检验标本采集 运送规章制度
医院检验外送标本制度
![医院检验外送标本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082e99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9.png)
医院检验外送标本制度在现代医疗服务体系中,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对于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检验质量并减轻医院检验部门的负担,许多医院实行了检验外送标本制度。
本文将介绍一套典型的医院检验外送标本制度范本,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参考。
首先,医院应当建立一套严格的外送标本管理制度,确保每一份外送的标本都能得到妥善的处理。
这包括对标本的采集、运输、接收以及最终处理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
**一、标本采集**1. 采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采集方法。
2. 采集时需使用合适的容器,并确保标本的质量符合检测要求。
3. 标本应标明患者信息、采集时间等关键数据,以确保可追溯性。
**二、标本运输**1. 外送标本应由专人负责,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与保密。
2. 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3. 根据标本性质选择合适的温度条件进行保存和运输。
4. 确保标本在规定时间内送达指定实验室。
**三、标本接收**1. 检验部门应设立专门的接收区域,对照送检单核对标本信息。
2. 检查标本容器是否完好无损,确认标本状态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3. 对于不合格或异常的标本应及时反馈给送检单位,并按规定流程处理。
**四、检验过程**1. 实验室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检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2. 检验人员应记录所有相关的检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3. 对于紧急或特殊的检验项目,应优先处理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五、结果报告**1. 检验结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审核,确保无误后才能发布。
2. 结果报告应包含必要的检验信息,便于临床医生理解和使用。
3. 报告应在规定时间内发送至请求部门,并做好记录。
**六、后续处理**1. 对于检验后的标本,应根据医院规定和生物安全要求进行处理。
2. 保留一定时间的备份样本,以备复查或进一步研究之用。
3. 定期对整个外送标本流程进行评估和优化,以提高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医院检验外送标本制度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的复杂过程,需要各个环节紧密协作,确保标本的质量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运送标本管理制度
![运送标本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07ec75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a.png)
运送标本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运送标本管理工作,保障标本的安全和完整性,保障标本样品质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与运送标本相关的工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收集、包装、运输、接收、存储和使用标本等环节。
第三条所有与运送标本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遵守和执行本制度,确保标本运送工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第四条本制度由本单位主管领导负责解释和修改。
第二章标本运送前的准备工作第五条标本运送前,必须对标本进行清点和检查,确保样本符合运送条件,完整无损。
对于易变质的样本,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送达目的地。
第六条标本包装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确保标本在运送过程中不泄漏、不损坏。
同时,应在包装上标注标本种类、数量、运送路径、发运日期等信息。
第七条进行标本运送前,必须对运送路线进行调查和评估,确保路线通畅、安全,避免出现拥堵或交通事故等情况。
第八条标本运送前,必须对运送车辆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运行正常,且标本运送过程中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第三章标本运送的操作流程第九条在标本运送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好标本的包装和装载,保证标本在运送过程中不会发生挤压、震动、温度变化等情况。
第十条标本运送过程中,必须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监测和记录标本的运送过程,确保标本的安全和完整性。
第十一条标本运送过程中,必须合理安排运送时间,以尽量缩短标本在运送过程中的时间,减少标本变质的可能。
第十二条标本运送过程中,必须对运送途中的物流环节进行严格监管,确保标本在运送过程中不会遭受丢失、损坏等情况。
第四章标本运送后的处理第十三条标本运送到达目的地后,必须及时将标本送交给接收方,并进行交接确认。
第十四条接收方必须对接收到的标本进行清点、检验和存储,确保标本在接收后不会受到二次损害。
第十五条如发现标本在运送过程中有损坏或遗失的情况,必须及时向上级主管机构报告,并按照有关程序进行处理。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c8da758ee06eff9aef807bf.png)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1、制定《标本采集手册》,对检验、医护、运送等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避免由于标本采集、运送、管理等因素而影响检测质量及生物安全。
2、标本采集前应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以减少因运动、过度空腹、饮食、饮酒、吸烟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3、采集时核对患者基本信息、检验项目、标本类型、容器、抗凝剂选择、采集量等,按照正确的标本采集途径,规范的操作方法,采集合格的标本。
4、标本采集后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送检,避免因暂存环境和时间延缓等因素,而影响标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要按规定的贮存条件及方式妥善保管。
5、建立标本验收、登记、处理的工作程序。
接收标本时须认真核对患者基本信息、标本类型、标本量、容器、标识、检验目的等,对不符合采集规范的标本应及时通报送检医师或其它相关人员,明确处理意见,做好记录。
不合格标本不得上机检测,更不能将明知是“失真的”检验结果签发报送临床,危及救治质量和患者安全。
6、标本接收后应及时处理,防止标本中被测成分降解或破坏。
缓检标本应核对后妥善保存。
7、向外单位送检或接收外单位送检的标本应专人负责并有. 记录,医院其他科室使用检验标本从事科研时,必须征得专业主管、科主任同意,并作详细记录备案。
8、检验后的标本应按规定根据不同要求和条件限时保留备查,特殊标本特殊保存。
9、标本采集、运送及检验人员须严格执行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使用合格的标本输送箱,加盖封闭运送,检验申请单不得与标本容器卷裹混放。
接触标本时须佩带防护手套,工作完毕后,按要求彻底清洗双手,防止感染。
10、废弃标本应严格按照实验室感染性材料和废弃物管理相关规定处理。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word文档交流 2。
院外检测标本运送管理制度
![院外检测标本运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777e4d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f.png)
院外检测标本运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院外检测标本运送管理,确保标本运送过程的安全、迅速、准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从事院外检测标本运送的工作人员和相关部门。
第三条院外检测标本运送工作应当遵循安全、及时、准确、高效的原则,确保标本质量,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需要。
第四条院外检测标本运送工作由专人负责,实行责任制,确保标本运送全过程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标本运送准备工作第五条院外检测标本运送前,应当认真填写标本运送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标本类型、采集时间、送检原因等内容,并由检验科或者采样科室审核签字。
第六条院外检测标本应当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容器进行包装,并在容器上标注清晰的标识,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类型、采集时间、送检科室等信息。
第七条院外检测标本运送前,应当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确保标本容器密封良好,避免标本泄露、污染等问题。
第八条院外检测标本运送前,应当根据标本类型和保存要求,采取相应的冷链、保温等措施,确保标本在运送过程中的温度稳定。
第三章标本运送过程管理第九条院外检测标本运送应当选择合法、信誉良好的物流公司,并与物流公司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条院外检测标本运送过程中,应当保持与物流公司的密切沟通,实时掌握标本运送动态,确保标本安全、及时送达。
第十一条院外检测标本运送过程中,应当定期检查标本容器密封情况,避免标本泄露、污染等问题。
第十二条院外检测标本运送过程中,应当定期监测标本温度,确保标本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输。
第十三条院外检测标本运送结束后,应当及时对运送过程进行记录,包括物流公司、运送时间、运送温度等信息,以备查验。
第四章标本接收与反馈第十四条院外检测标本送达目的地后,应当由接收科室进行核对,确保标本与运送单信息一致,并在核对无误后签字确认。
第十五条接收科室应当及时将标本送检,确保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标本采集及运送制度
![标本采集及运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c95821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71.png)
标本采集及运送制度〔一〕、各种标本采集:1、血液标本的采集依据化验单,认真核对患者身份。
釆血尽可能在上午7—9 点间进展。
病人采血前应禁食12 小时,以保证各类物质检验结果的恒定。
静脉采血时,除卧床病人,采血时一般取坐位,成人多用肘前静脉,肥胖者可用腕背静脉,婴幼儿常用颈静脉,偶用前肉静脉。
采血者要戴口罩,帽子,手套。
做到一人一巾一针一管,防止交义污染。
用一次性采血针由静脉采血,穿刺成功后应马上松开止血带,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应超过一分钟。
正在静脉输液者应停顿输液三分钟,从未输液的另一侧或输液部位以下的部位采血。
消毒时,用络合碘拭子以静脉穿刺点为中心向外环状擦拭,消毒范围的直径至少为lcm。
需要全血或血浆,应将血液注入含有适当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内,马上轻轻充分混匀。
需要血清标本,则直接将血液注入真空采血管内,待其凝固后分别血清。
2、尿液标本的采集一般以早晨第一次尿液作试验,其结果较为恒定牢靠。
采集时应避开月经血、及其他分泌物混入,容器务必清洁,必要时加防腐剂。
中段尿、导管尿等特别尿样的釆集一般III 医护人员行相关操作留取标本。
尿液标本应准时送检并在采集后2 小时内完成检验。
3、粪便标本采集宜颖,不行混有尿液,一般取指头大小,并取有病理成份的局部〔如脓血、粘液〕送检,外观无特别的从外表、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放于不吸水一次性干净专用盒内,检查阿米巴时应马上送检,并留意保温。
4、脑脊液标本的采集脑脊液一般由腰椎穿刺术取得,格外必要时也可由小脑髓池或脑室穿刺,收集于三支无菌管内,马上送检。
避开放置过久形成凝块、细胞破坏、葡萄糖分解、细菌溶解或死亡。
5>阴道分泌物标本的采集一般山妇科医师采集。
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前24 小时应避开性生活、盆浴。
应于各种治疗、检查前采集标本,避开阴道冲洗或上药,被检者在采样前2 小时不能排尿。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用阴道扩张器暴露宫颈,采样前,用棉拭子将宫颈口过多的分泌物轻轻搽拭干净。
标本采集与管理规章制度
![标本采集与管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e8d585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13.png)
标本采集与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标本采集与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所有从事标本采集与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实验室技术人员、医务人员等。
第三条标本采集与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严谨、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实验室应设立专门的标本采集与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管理标本采集与管理工作。
第五条实验室应定期进行标本采集与管理工作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第二章标本采集第六条标本采集应选择适当的采集容器,并确保采集容器内无残留物。
第七条标本采集应按照标本采集要求进行,避免污染或损坏标本。
第八条采集血液标本时,应注意采血技术,避免造成血液混入或血管破裂。
第九条采集尿液标本时,应注意保持尿标本的新鲜度,避免细菌大量增殖。
第十条采集粪便标本时,应注意采样量,避免出现样本不足的情况。
第十一条采集组织标本时,应注意标本的保存和处理,避免组织坏死或脱水。
第三章标本保存与运输第十二条标本应按照标本保存要求进行保存,避免标本变质或污染。
第十三条标本保存时,应注意标本的正确位置和编号,避免标本混淆。
第十四条标本运输应采用专用运输箱和冷藏袋,保持标本的温度和湿度。
第十五条标本运输应避免剧烈摇晃和高温环境,避免标本变质或破损。
第四章标本处理与分析第十六条标本进入实验室后,应及时进行标本处理,避免标本损坏或变质。
第十七条标本分析时,应先进行标本质量检测,确保标本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八条标本分析时,应按照实验室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出现分析误差。
第十九条标本分析结果应及时录入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二十条标本分析结果应进行科学解读,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确保临床诊疗的准确性。
第五章废弃标本处置第二十一条废弃标本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第二十二条废弃标本应经过消毒处理,再进行封装和清理,避免污染其他物品。
第二十三条废弃标本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销毁,确保废弃标本不再被使用。
检验科样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
![检验科样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611c77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f.png)
检验科样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
1. 介绍
本文档旨在规范检验科样本采集、运送及管理的制度,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样本质量。
2. 采集样本
- 所有样本采集必须由合格的医务人员进行,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性。
- 采集前,医务人员应核实患者身份,并向患者解释采集过程和注意事项。
- 采集过程中必须遵守消毒规范,确保采集器具和环境的洁净与无菌。
- 不同类型的样本应使用相应的,并在上标明患者信息和采集时间。
3. 样本运送
- 样本运送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定,确保样本的安全和隐私保护。
- 运送过程中,样本应妥善包装,防止泄漏和交叉污染。
- 运送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掌握正确的运送方法和紧急情况
处理。
4. 样本管理
- 样本收到后,应立即进行登记,并妥善存放在指定的样本库中。
- 样本库应保持洁净、干燥,并定期清理和消毒。
- 样本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处理和分析,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 样本的销毁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定。
5. 监督与评估
- 监督部门应定期对样本采集、运送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 发现问题或存在风险时,应及时采取纠正和改进措施。
- 员工应参与培训和研究,不断提高样本质量和工作效率。
6. 其他规定
-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检验科的所有样本采集、运送和管理工作。
- 未尽事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定执行。
以上为检验科样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请各位员工遵守并落实相关规定。
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及时与主管部门联系。
谢谢!。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7b0fe1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0.png)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检验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科室,负责对患者的检验项目进行采集、运送和管理工作。
为了确保患者的检验结果准确可靠,需要建立完善的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个针对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的制度,详细介绍这个制度的内容与要求。
一、标本采集标本采集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要求所有的检验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标本的采集:1.样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a.提前将所有需要的采集器械准备妥当,确保其清洁和无损。
并随时将需要的试剂、标注纸张等放置在采样车边。
b.检查临时采样车辆,确保车辆内部整洁,且各参数处于正常状态。
c.密切关注标本采集区域的动态,保持环境整洁,防止交叉感染。
2.采样前的身体准备:a.检验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医院标准,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并佩戴帽子、口罩和手套。
b.检验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并无潜在传染病。
3.采样技术操作:a.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采样,确保采样器械对采样区域的伤害最小,并保持标本完整。
b.严格按照标本采集流程进行操作,避免交叉污染。
4.采样完成后的处理:a.检验工作人员要标明采样时间和采样人员的姓名,并且填写相应的标本采集登记表。
b.将采集的标本妥善包装并加封,确保其不泄露和不污染。
c.标记好标本的类型和编号,并及时将其送往检验科。
二、标本运送标本运送是保证标本及时送达检验科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要求以下的标本运送要求:1.标本采集完成后,要尽快将标本送往检验科,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标本采集地点与检验科之间的运送路线要熟悉并合理规划,最大限度地减少运送时间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3.标本运送员在运送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驾驶,确保标本不受振荡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4.标本运送员要按照检验科的要求进行标本的保温或冷藏处理,以确保标本在运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三、标本管理标本管理是保证标本安全和有效利用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要求以下的标本管理要求:1.检验科要建立完善的标本管理系统,确保标本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标本运送采集管理制度
![标本运送采集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263a1a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4.png)
标本运送采集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标本运送和采集管理工作,确保标本运送安全、准确,保障标本采集质量,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标本采集和运送工作的人员,包括医院、临床检验中心、病理科、采血点等。
三、标本运送管理1. 标本运送人员的要求1.1 标本运送人员必须接受过专业的培训,熟悉运送标本的操作流程和规范。
1.2 标本运送人员必须定期体检,确认身体健康,不得患有传染病,确保标本的安全。
1.3 标本运送人员必须着符合要求的工作服装,并佩戴相应的工牌和证件,确保标本的安全性。
1.4 标本运送人员要认真核对标本信息,保证标本准确性,确保标本能够及时送达目的地。
2. 标本运送的操作流程2.1 标本运送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将标本装入密封袋,填写标本送检单,并在标本上粘贴标签。
2.2 标本运送人员应将标本送交给指定的运输车辆,确保标本得以安全运送。
2.3 在运送过程中,标本运送人员应密切观察标本的状况,确保标本不受损坏或变质。
2.4 标本运送人员在到达目的地后,应将标本送达指定的实验室或科室,并与接收人员核对标本信息,确保标本的准确性。
3. 标本运送的安全保障3.1 标本运送车辆应定期保养,确保运输工具的安全性,避免因车辆故障导致标本损失。
3.2 标本运送车辆应设有专门的标本运输箱或袋,确保标本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3.3 标本运送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确保标本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3.4 标本运送人员应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避免交通事故对标本的影响。
四、标本采集管理1. 标本采集的操作规范1.1 标本采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和规范。
1.2 标本采集人员必须定期接受标本采集培训,掌握标本采集的最新技术和方法。
1.3 标本采集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1.4 标本采集人员应仔细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确保标本的准确性。
标本采集管理制度(三篇)
![标本采集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b1994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0.png)
标本采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规范标本采集工作,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标本采集的人员。
第三条标本采集应遵循以下原则:1.确保安全和隐私权;2.对标本进行正确的采集、保存、运输和处理;3.确保标本采集的质量和准确性;4.合理使用标本。
第四条标本采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资质和培训。
第五条标本采集工作应在指定的地点和时间进行。
第六条标本采集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
第七条标本采集应记录相关的信息。
第八条标本采集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九条标本采集人员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
第二章标本采集的管理流程第十条标本采集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确定标本采集的目的和范围;2.制定标本采集计划;3.组织实施标本采集;4.对采集到的标本进行处理和保存;5.准备标本采集报告。
第十一条标本采集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本采集的目的、范围和标准;2.标本采集的方法和工具;3.标本采集的时间和地点;4.标本采集的人员配备;5.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
第十二条标本采集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采样前应仔细阅读标本采集说明书,并了解相关的流程和要求;2.采样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3.采样前应对工具和容器进行消毒和清洁;4.采样时应使用正确的方法和工具,确保采样量足够;5.采样后应及时将标本放入合适的容器中,并进行适当的保存和运输。
第十三条标本采集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本采集的目的和范围;2.标本采集的时间和地点;3.标本采集的方法和工具;4.标本采集的人员配备;5.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
第三章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第十四条标本采集应设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和管理部门。
第十五条质量控制和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关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并进行培训和指导。
第十六条标本采集人员应严格遵守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
第十七条标本采集人员应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
第十八条质量控制和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和评估标本采集工作。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d6b854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2.png)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一、标本采集管理制度1.1 标本采集人员需具备专业资格和培训检验科标本采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学历、资格证书,并接受相关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标本采集方法、标本质量控制、生物安全及应急预案等。
1.2 制定标本采集标准操作规程根据检验项目要求,制定标本采集的标准操作规程,包括采集方法、采集时间、采集部位、采集量等。
同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和检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标本采集容器和添加剂。
1.3 核对患者信息在采集标本前,应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确保标本与患者信息一致。
在采集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病情,确保患者安全。
1.4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在采集标本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采集后,及时将标本送至实验室,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5 特殊标本采集管理对于特殊标本,如血液、尿液、粪便、分泌物等,应根据其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采集。
同时,加强对特殊标本采集、运送和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二、标本运送管理制度2.1 设立标本运送专用通道设立标本运送专用通道,确保标本在运送过程中的安全、迅速和准确。
同时,加强对运送通道的管理,防止标本遗失、污染和损坏。
2.2 使用规范的标本运送容器使用规范的标本运送容器,确保标本在运送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对于特殊标本,如细胞培养液、染色体标本等,应采用特殊的运送容器和措施。
2.3 标本运送人员培训和管理标本运送人员应具备相关知识,了解标本运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同时,加强对标本运送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2.4 建立标本运送记录制度建立标本运送记录制度,详细记录标本运送时间、运送途径、运送人员等信息。
在标本运送过程中,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2.5 应急预案针对标本运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如标本遗失、损坏、污染等,制定应急预案。
同时,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门诊检验样本采集与运输管理制度
![门诊检验样本采集与运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4e70e8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c.png)
门诊检验样本手记与运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保障医院门诊检验样本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规范门诊检验样本的手记与运输流程,提高门诊检验工作效率,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要求订立,适用于本医院门诊检验科的全部工作人员。
第二条职责分工门诊检验科是本医院负责门诊检验样本手记、运输和分析的部门,其职责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门诊检验样本的手记环境和设备符合卫生要求;2.负责门诊检验样本的准确手记和医嘱核对;3.确保门诊检验样本的正确运输和储存;4.依据医嘱执行相应的门诊检验工作;5.及时向医生和患者供应检验结果。
第二章门诊检验样本手记管理第三条手记环境和设备为保证门诊检验样本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门诊检验科必需供应符合要求的手记环境和设备。
具体要求如下:1.手记室必需保持清洁,无尘、无烟、无异味;2.手记室应配备充分的手记工具,包含试管、缓冲液、消毒剂等;3.手记室应配备合格的冰箱和标签打印机,用于样本的储存和标识;4.充分的光线和通风系统,确保手记区域的舒适性;5.手记室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第四条手记人员资质要求门诊检验样本的手记必需由经过培训并获得相应资质证书的人员完成。
具体要求如下:1.门诊检验科负责人负责订立门诊检验样本手记培训计划,并监督培训活动;2.全部参加门诊检验样本手记的人员必需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3.门诊检验科负责人必需保证人员的资质证书的及时更新;4.门诊检验样本手记人员必需佩戴有效的工作证件和个人防护用具;第五条门诊检验样本手记过程1.门诊检验样本的手记必需依照医嘱和手记规范进行;2.门诊检验样本的手记人员必需核对患者身份和医嘱信息,并做好记录;3.手记时必需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保证样本的纯洁性;4.手记必需避开造成疼痛和出血,必需时可使用麻醉剂;5.手记完成后,手记工具必需进行正确的处理,并做好相应记录;6.手记的样本必需及时送至样本处理区进行处理。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dd5af5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2.png)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一、总则1.1 为了规范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生物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检验科内部标本采集、运送、接收、保存、处理等全过程。
1.3 检验科全体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标本质量符合要求。
二、标本采集2.1 标本采集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解释标本采集的目的、注意事项,并取得患者同意。
2.2 医护人员应根据检验项目要求,正确选择采集部位、采集方法和采集量,确保标本质量。
2.3 医护人员应使用合格的采集容器,根据检验项目要求添加适当的抗凝剂或固定剂。
2.4 医护人员应在采集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标本污染。
2.5 采集后的标本应立即送检,如需暂时存放,应按照标本保存条件要求存放。
三、标本运送3.1 标本运送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熟悉标本运送流程和注意事项。
3.2 运送人员应根据标本类型和运送条件选择合适的运送工具,确保标本在运送过程中不受污染。
3.3 运送人员应在运送过程中保持与检验科的密切联系,确保标本及时送达。
3.4 运送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标本污染。
3.5 运送人员应在标本送达后及时与检验科人员进行交接,确保标本信息准确无误。
四、标本接收4.1 检验科人员应在标本送达后及时进行接收,核对患者信息、标本类型、数量、容器等是否符合要求。
4.2 检验科人员应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进行拒收,并通知医护人员及时处理。
4.3 检验科人员应对接收的标本进行登记,确保标本信息准确无误。
4.4 检验科人员应对标本进行初步检查,确保标本质量符合要求。
五、标本保存5.1 检验科应根据不同标本类型和保存条件要求,设置相应的标本保存区域。
5.2 检验科人员应按照标本保存条件要求,正确存放标本,确保标本质量。
5.3 检验科人员应定期检查标本保存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5.4 检验科人员应对过期或不再需要的标本进行妥善处理,确保生物安全。
六、标本处理6.1 检验科人员应对接收的标本进行规范处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检验标本采集、运送规章制度
![检验标本采集、运送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73fc6f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5.png)
检验标本采集、运送规章制度一、概述标本采集、运送规章制度是医疗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规定了医护人员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标本采集、运送细节和流程。
该规章制度通过规范化手段保证了标本采集、运送过程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减少了可能存在的医疗事故产生的风险,提高了诊疗效率。
二、规章制度内容1、标本采集前准备(1)准备必要的采集设备和材料。
(2)检查采集设备和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和规定。
(3)对于需要快速采集的标本,必须确保采集前严格按照准备计划进行。
2、标本采集(1)标本采集前,必须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确认,并与患者核对。
(2)采集血液时,要注意采血针选择,确保针头不生锈,不损坏,并注意采血针穿透后的口径和角度。
(3)在采集样本时,医护人员必须遵守工作程序并正确标示标本。
(4)正确采集标本后,立即填写标本信息和患者信息,并将样本送到实验室。
3、标本运送(1)标本要尽快送到实验室并在标本单上填写好相关信息。
(2)运送标本前应检查标本是否妥善包装,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破损或泄漏。
(3)运输期间标本应避免受到温度、湿度、震动等不良环境影响。
4、其他规定(1)任何时候禁止将标本随意丢弃或携带标本出实验室。
(2)采血中发生意外,需及时处理并登记相关信息,避免医疗事故。
(3)严禁医护人员在准备、采集标本及运送标本时穿戴袖口较宽的笼袖、羽绒服等松大衣物。
(4)医护人员要经常接受有关标本采集、运送工作的培训,以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
三、总结标本采集、运送规章制度是医疗机构防范医疗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标本采集、运送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医护人员遵守规章制度的要求,必要的安全处理措施和保障措施。
开展此项工作,需要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大力支持,以确保制度及工作程序的有效贯彻执行,最终从源头上保证患者的安全。
外送检验标本规章制度
![外送检验标本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6a1e87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1a.png)
外送检验标本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外送检验标本的取样、包装、运输、保存和报告等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外送检验标本的取样、包装、运输、保存和报告工作,包括医学检验标本、食品检验标本、环境检验标本等。
第三条外送检验标本的取样、包装、运输、保存和报告等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严谨的原则,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条本规章制度由______(机构名称)制定,并由______(负责人名称)负责解释。
第二章取样第五条取样前,操作人员应对标本的种类、数量、保存条件等进行了解,并严格按照标本取样检验规定进行操作。
第六条取样时,应使用干净、无菌的采样器具,并避免受到外界污染。
第七条取样时,应留取足够的标本量,以保证检验的可靠性。
第八条取样完成后,应在标本容器上做好标本标识,包括标本编号、取样日期、患者姓名等信息。
第九条取样完成后,及时将标本送至指定的外送检验单位。
第十条取样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有关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取样操作规范。
第三章包装第十一条对于不同种类的标本,应采用相应的包装方法和包装材料。
第十二条包装过程中,应保证标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破损或泄漏。
第十三条包装完成后,应在包装外部做好标识,标注标本种类、数量、取样日期等信息。
第十四条包装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有关包装标本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包装操作规范。
第四章运输第十五条标本在运输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温度,确保标本的质量不受影响。
第十六条运输操作人员应保证标本的交接过程安全、稳定,避免发生破损或泄漏。
第十七条标本运输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运输温度,并记录监测结果。
第十八条标本运输完成后,应确保及时将标本送达指定的外送检验单位。
第十九条运输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有关标本运输的培训和考核,确保运输操作规范。
第五章保存第二十条外送检验单位应建立标本保存管理制度,明确保存期限、保存条件等要求。
检验科标本提取、运送及管理规范
![检验科标本提取、运送及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ba078c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f.png)
检验科标本提取、运送及管理规范提示
本文档旨在确保检验科标本的提取、运送和管理过程规范化,
以确保标本质量和工作效率。
标本提取
- 标本提取应由受过相关培训的专业人员执行,他们应熟悉标
本提取的准备工作和操作流程。
- 在提取标本前,必须先核对患者信息,包括姓名、生日和医
疗记录号,以确保准确性。
- 标本提取时应采取洁净的操作台和消毒工具,以防交叉感染。
- 标本提取过程中,应遵循相应的安全措施,包括佩戴手套、
口罩和护目镜。
标本运送
- 标本运送应使用特制的标本,以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 标本应以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运送到检验科,以确保标本质量。
- 标本运送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和高温环境,以防标本受损
或退化。
标本管理
- 标本在运送到检验科后,应立即登记并送交相应的负责人。
- 检验科负责人应进行标本接收并核对相关信息,以确保标本
的正确性。
- 标本应妥善保存,并按照标本种类、日期和病人信息进行分
类和编码。
- 标本的保存时间应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要求进行确切的记录
和管理。
总结
通过遵循上述检验科标本提取、运送及管理规范,我们可以确
保标本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这些规范将有助于减少错误和交叉感染
的发生,提升工作流程的顺畅性和准确性。
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送规定 文档
![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送规定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850ed3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0.png)
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送规定一、标本采集前应做好告知工作,严格查对,按照正确的标本采集途径、规范的操作方法、采集合格的标本。
二、采集标本配有唯一的条形码标签用于识别。
三、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和送检规范(一)检验标本由执业护士、医师及检验技术人员采集。
(二)病区标本采集和送检程序1、医生开具检验医嘱2、护士核对后打印检验项目条形码3、选择正确的标本容器4、采集者在标本采集前仔细核对病人腕带(姓名、床号、住院号)、检验项目、标本类型及特殊要求;采集完毕后,再次核对上述信息,无误后在医嘱上签字。
5、尽量第一时间或按规定时间护士核对后由保洁人员将标本送往检验科,因特殊原因不能立即送走的,一定将标本放入合适的盛器内,并且放置环境符合要求。
6、尿液、粪便常规检验标本,留取后放在指定标本存放处,由保洁员送往检验科。
7、检验科人员收取标本时应认真核对标本相关信息,并在病房实验标本交接登记本签收。
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一、血液检验标本采集方法血液检验标本分为全血、血浆、血清等。
全血标本主要用于临床血液学检查,例如血细胞计数和分类、形态学检查等;血浆标本适合内分泌激素、血栓和止血检测;血清标本多适合于临床化学和免疫学的检测。
按照血标本采集部位的不同,分为静脉血、动脉血和毛细血管血三种。
绝大多数检查采用静脉血,少数检查如血气分析、乳酸和丙酮酸测定等需要采集动脉血,毛细血管血主要用于各种微量法检查或大规模普查。
静脉血是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标本,真空采血法是最好的静脉血采集技术。
基本原理是双向针的一端插入真空试管内,另一端在持针器的帮助下刺入静脉,血液在负压作用下自动流入试管内。
由于在完全封闭状态下采血,避免了血液外溢引起的污染,并有利于标本的转运和保存。
标准真空采血管采用国际通用的头盖和标签颜色显示采血管内添加剂种类和检测用途,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盛血试管。
(一)静脉血采集方法、注意事项和采集样品所用材料的安全处置:1、止血带或压脉器:采集静脉血时,止血带压迫静脉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40秒为宜,否则容易引起淤血、静脉扩张,并且影响某些指标的检查结果,如乳酸升高、pH 值降低、K+、Ca2+、肌酸激酶升高等。
医学检验科检验标本采集运送验收保存制度
![医学检验科检验标本采集运送验收保存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e579dd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d.png)
医学检验科检验标本采集运送验收保存制度Ⅰ目的加强医学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验收.保存过程的管理,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
Ⅱ范围适用于医学检验科人员、临床护士、运送人员。
Ⅲ制度一、标本采集(一)医护人员应了解在标本采集前影响结果的非病理性因素(药物、饮食、运动、治疗、生理变化、生活环境和习性、标本采集时间),正确指导患者,采取切实措施,规范采集标本前患者的一切行为,保证采集的标本符合疾病的实际情况,留取合格的标本。
(二)配备足够合格的采样人员,用合格的采样器材按标准的采样程序采样。
(三)血液标本采集基本要求:保持标本完整性,控制各种干扰因素,保持标本新鲜,在允许保存时间范围内,拒绝不合格血标本(脂血、溶血、凝固)。
(四)标本采集的时间1.随机和急诊标本:随机和急诊标本是指无时间限定或无法规定时而必须采集的血和尿标本。
此类标本在送检时应加以注明,评价检验结果时应注意昼夜节律影响。
便于分析检查结果时参考。
2.空腹标本:空腹标本一般指进食8小时后(不能超过12小时)在清晨采集;测定血肌酐应禁肉食3天,且不能饮咖啡、茶等;乳糜血患者检测血脂应素食3天后。
3.指定时间标本:指定时间标本多属功能试验采集的各种标本,因试验目的不同,采集标本的时间各有不同,必须按试验要求采集,如葡萄糖耐量试验等。
(五)静脉血采集基本要求1.患者体位:住院患者卧位。
不应在输液侧采血,如不可避免,必须注明。
否则一切后果由采血者负责。
2.血管选择:应选用较大的血管,常从肘静脉取血,也可选用其他部位的静脉。
小儿不能作静脉穿刺时采用毛细血管尤为合适。
3.注射器:针头外径1毫米。
针头外径>1毫米可引起创伤,导致血管碎片入血,促发凝血。
针头外径<0.7毫米血液采集时间延长,针头内压力梯度可导致溶血和血小板激活。
4.消毒部位:穿刺处所用消毒液已干。
5.止血带:压脉带控制在1分钟内,抽血时患者握拳。
抽血速度应缓慢,将血液沿管壁徐徐注入标本容器,以免产生大量泡沫或溶血,保证血量。
检验标本采集运送规章制度
![检验标本采集运送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0d732a6240c844768eaee22.png)
检验标本采集、运送规章制度一、检验科制定标本采集规范,包括对患者的准备要求、标本采集的方式与途径、标本处理、运送、保存环境等内容,要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教育与培训,使员工能知晓和遵循,避免由于标本采集环节因素而影响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遵循,避免由于标本采集环节因素而影响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二、标本采集前做好事前向患者告知,正确识别患者无误,按照正确的标本采集途径、规范的操作方法、采集合格的标本。
三、采集到的标本应有唯一性的识别标志,条形码识别系统。
四、标本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送达检测,避免因采集不当、暂存环境与时间的延缓,而影响标本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不得将明知是可能是“失真的”检验标本送检。
五、建立标本验收、登记、处理的工作程序,对不符合标本采集规范的标本应及时通报送检医师或其它相关人员明确处理意见,不得上机检测,更不得将明知是“失真的”检验结果签发报送临床,危及救治质量与病人安全。
六、为确保生物安全性与严防医院感染,应当使用密闭容器收集标本,开放型容器收集标本应当使用加盖的标本运送箱,加盖封闭放置标本及运送,符合生物安全性要求。
应当根据不同的检查项目将标本分开放置于标本箱内,避免混淆,血、尿标本分开放置,盛放标本工具应当加盖密闭,检查申请单不得与标本容器卷裹混放。
七、具有高危传染性标本、传染病医院的标本以及急诊抢救病人的标本,在采集后应由专人用专门盛具及时送检。
八、标本运送人员在拿取标本时必须佩带防护手套,接触标本后,按要求彻底清洗双手,防止污染。
九、各类标本在采集、暂存与运送过程中发生标本洒漏、标本容器破损等紧急意外事件,有紧急处理的程序与措施。
标本采集与管理规章制度1.采血前应逐条仔细核对检验单上的各项信息,有漏填、错填项目应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
2.要求孕妇避免剧烈活动,采血前4小时勿喝茶或咖啡、抽烟或饮酒,空腹或清淡饮食后采血。
3.孕母血清标本采集通过静脉采血,使用一次性无抗凝剂真空采血系统采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标本采集、运送规章制度一、检验科制定标本采集规范,包括对患者的准备要求、标本采集的方式与途径、标本处理、运送、保存环境等内容,要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教育与培训,使员工能知晓和遵循,避免由于标本采集环节因素而影响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遵循,避免由于标本采集环节因素而影响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二、标本采集前做好事前向患者告知,正确识别患者无误,按照正确的标本采集途径、规范的操作方法、采集合格的标本。
三、采集到的标本应有唯一性的识别标志,条形码识别系统。
四、标本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送达检测,避免因采集不当、暂存环境与时间的延缓,而影响标本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不得将明知是可能是“失真的”检验标本送检。
五、建立标本验收、登记、处理的工作程序,对不符合标本采集规范的标本应及时通报送检医师或其它相关人员明确处理意见,不得上机检测,更不得将明知是“失真的”检验结果签发报送临床,危及救治质量与病人安全。
六、为确保生物安全性与严防医院感染,应当使用密闭容器收集标本,开放型容器收集标本应当使用加盖的标本运送箱,加盖封闭放置标本及运送,符合生物安全性要求。
应当根据不同的检查项目将标本分开放置于标本箱内,避免混淆,血、尿标本分开放置,盛放标本工具应当加盖密闭,检查申请单不得与标本容器卷裹混放。
七、具有高危传染性标本、传染病医院的标本以及急诊抢救病人的标本,在采集后应由专人用专门盛具及时送检。
八、标本运送人员在拿取标本时必须佩带防护手套,接触标本后,按要求彻底清洗双手,防止污染。
九、各类标本在采集、暂存与运送过程中发生标本洒漏、标本容器破损等紧急意外事件,有紧急处理的程序与措施。
标本采集与管理规章制度
1.采血前应逐条仔细核对检验单上的各项信息,有漏填、错填项目应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
2.要求孕妇避免剧烈活动,采血前4小时勿喝茶或咖啡、抽烟或饮酒,空腹或清淡饮食后采血。
3.孕母血清标本采集通过静脉采血,使用一次性无抗凝剂真空采血系统采集。
标本采集过程中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垫。
4.采血时,应尽量统一采血姿势;应尽量在使用止血带一分钟之内采血,看到回血马上解开止血带;当需要重复使用止血带时,应使用另一上臂。
操作过程应注意避免污染、震荡和搞错标本。
5.严重溶血标本原则上不能使用,应通知临床重新采血送检或在化验单上注明“溶血”字样,提醒医生注意。
6.标本容器应注明样本编号和病人姓名。
7.标本采集后应在24小时内及时送检。
对不能在24小时内进行检测的标本,应在采血后8小时内尽快处理分离血清,加塞在-20oC保存标本采集管理制度标本采集管理制度。
8.标本检测后,应置于-70oC冷冻保存至少两年。
标本采集及送检规章制度
一、目的:确保实验室标本的安全、有效,保证检验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
三、内容:
1、标本的采集
1)、血液标本的采集:静脉采血时,除卧床病人,采血时一般取坐位,成人多用肘前静脉,肥胖者可用腕背静脉,婴幼儿常用颈静脉,偶用前囟静脉。
静脉采血用止血带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应超过一分钟,穿刺成功后应立即松开止血带。
正在静脉输液者应停止输液三分钟,从未输液的另一侧或输液部位以下的部位采血。
血清(浆)标本的收集各室应根据所检验项目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标本收集管,并确定采血量。
动脉采血一般由临床科室护士采集。
2)、尿液标本的采集一般由患者或护理人员按医嘱留取。
取样时应注意明确标记,避免污染,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尿杯收集尿样。
中段尿、导管尿等特殊尿样的采集一般由医护人员行相关操作留取标本。
3)、粪便标本的采集由患者留取后收集于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粪杯送检标本采集管理制度文章标本采集管理制度出自应取新鲜标本,选取异常成分的粪便,如含有黏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标本,外观无异常的从表面、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取3~5g及时送检。
4)、阴道分泌物标本的采集一般由妇科医师采集。
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前24小时应避免性生活、盆浴。
应于各种治疗、检查前采集标本,避免阴道冲洗或上药,被检者在采样前2小时不能排尿。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用阴道扩张器暴露宫颈,采样前,用棉拭子将宫颈口过多的分泌物轻轻搽拭干净。
更换棉拭子,用生理盐水浸润的棉拭子伸到宫颈管内0.5·2cm,稍用力转动两周,以取得分泌物及脱落细胞。
5)、痰标本的采集嘱病人先行清水反复漱口,并指导或辅助病人深咳嗽,从呼吸道深部咳出新鲜痰液于无菌容器送检。
一般应采集清晨第一次咳出的痰液,采样时应收集带血丝部分或有干酪样颗粒的部分。
痰液极少者可用45’C10%NaCl溶液雾化吸入导痰。
痰液收集于一次性洁净专用痰杯内及时送检。
6)、其他标本的采集脑脊液、胸腹水及支气管灌洗液等其他标本由临床医师按相应操作采集。
2、标本的送检样本应置于被承认的本质安全防漏的容器中运输。
病房标本由各病区工人负责运送,门诊标本由我科工友运送,标本采集后均应及时送检。
运送过程中标本管口垂直朝上放置,避免振动、外溅。
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标本要防止运送过程中的污染。
3、标本的签收所有标本均可能具有传染性,涉及标本处理的全过程均应按科室制定的生物安全手册进行。
各室标本的接收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接收标本时须检查标本状态、核对标本管标识与检验申请单内容的一致性,如姓名、住院号、检验项目等,有不清新情况时应及时与送检科室联系核实。
工作人员有权拒收与检验申请单不一致的、标识不清的标本。
各室应根据检验目的对标本的要求判断标本是否应该拒收,如血液凝固、严重溶血、标本量不足等,拒收标本时应及时通知采样科室标本采集管理制度百科。
4、标本的检验各室应严格按所在室的标准操作规程开展检验,保证检验质量,及时发放检验报告。
5、标本废弃物的处理按科室制定的相关规程处置。
标本采集核对规章制度
一、护士应掌握各种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
二、采集标本严格遵医嘱执行。
三、标本采集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医嘱和检验单逐项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四、标本采集时要携带检验单再次核对确认病人(必要时病人参与确认)。
标本采集与管理规章制度
1、人员要求:筛查工作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有资质的人员承担;
2、产前筛查需按知情同意、孕妇自愿的原则:医务人员告知孕妇或其家属产前筛查的性质、目的以及与诊断性检查相比筛查的局限性,孕妇和/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进行筛查操作;
3、筛查孕妇资料登记要求所有参与产前筛查孕妇资料应按照产前筛查申请单内容逐项登记清楚,随血样一道送至产前筛查机构。
4、使用唯一编码编码要求准确、清楚,每位孕妇使用唯一编码,要求复读给孕妇听;编码操作者固定,做到三“三查七对”操作时三查:即查编码、查离心管、查血清管;
5、血样登记表与本人七对:即对姓名、年龄、对编码、对末次月经、对B超孕周、对地址、对通讯电话;
6、血清管编码的书写要求:编号要求字迹清楚,准确无误;
7、血样的处理要求:全血于室温放置2小时待血液完全凝集后再进行离心,分离血清时要仔细,避免溶血现象,他离出的血清用一次性吸管转入血清管中,血清管盖须拧紧,防止血清漏出,标本如能在7天内检测完毕,则置2--8℃保存;如检测时间超过7天,则置-20℃冰箱保存。
筛查结果的原始数据和血清标本必须保存至少一年,血清标本须保存于-70℃,以备复查;
8、筛查时孕周计算尽可能按B超孕龄,如不能取得B超孕龄,则按末次月经推算,但如遇孕妇朋经不规则的或末次月经记不清楚,则必须进行B超孕龄测量,孕龄测量需精确到天数,早孕期统一以关臀长为准,中孕期统一以双顶径孕周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