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工作程序
心理咨询的设置与一般程序

心理咨询的设置与一般程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的提高,心理咨询已经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领域。
无论是在学校、医院还是社区,心理咨询的设置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心理咨询的设置和一般程序,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一、心理咨询的设置1. 学校设置心理咨询中心学校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和生活场所,是心理咨询的重要环境。
每个学校都应该设立一个心理咨询中心,提供学生心理咨询的服务。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可以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
2. 医院设立心理咨询科室医院是人们解决身体健康问题的地方,同时也是心理咨询的重要场所。
医院应设立心理咨询科室,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
心理咨询师应与其他医务人员进行紧密合作,协助患者综合治疗,促进康复。
3. 社区心理咨询服务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为了满足居民对心理健康的需求,社区应当设置心理咨询服务点。
在社区心理咨询服务点,居民可以咨询心理问题、寻求心理支持,心理咨询师还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心理健康意识。
二、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1. 咨询预约和初访患者需要提前通过电话或者线上平台预约咨询时间。
在初访阶段,心理咨询师会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患者的问题,并初步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2. 问题诊断和目标制定在初访之后,心理咨询师通过与患者进一步的对话和测试,对患者的问题进行诊断,确定治疗的目标。
例如,患者可能面临着焦虑、抑郁等问题,心理咨询师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目标,如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
3. 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心理咨询师会运用各种心理咨询技巧,与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通过沟通和引导,帮助患者了解并处理他们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 结束咨询和跟进在达到预定目标之后,心理咨询师会与患者结束咨询,并进行跟进。
心理咨询师会帮助患者总结咨询过程中的收获和学到的技巧,并提供必要的后续支持。
初步诊断

初步诊断1.诊断名称:心理正常心理不正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确诊的神经症一般心理问题各类精神病严重心理问题变态人格可疑神经症1.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判断依据:(1)有病无病三原则主客观统一性原则内在一致性原则个性相对稳定性原则(3)求医行为主动求医被动求医医生转介2.心理问题的关键点:(1)与症状有内在联系,是多种症状的原因(2)长期存在,性质不变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诊断、诊断依据、诊断程序)1. 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1)有现实刺激(常形冲突)(2)近期发生(2个月以内)(3)内容尙未泛化(4)情绪反应强度不大(5)社会功能损害不大2.诊断程序:(一)分析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排除躯体疾病(二)根据“三原则”、自制力、求医行为,排除精神病(三)分析心理冲突的类型,排除神经症性问题(四)分析情绪是否泛化,排除严重心理问题(五)确定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症状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六)该病例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诊断、诊断依据、诊断程序)1.严重心理问题的特点: (1)有现实刺激(常形冲突)(2)病程2个月以上,半年以下(3)内容已经泛化(4)情绪反应强烈(5)社会功能损害较大2.诊断程序:可疑神经症的诊断:1. 可疑神经症的特点:(1)心理冲突是变形的(2)用许又新标准打分:4-5分2.诊断程序:(一)分析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排除躯体疾病(二)根据“三原则”、自制力、求医行为,排除精神病(三)分析心理冲突的类型,排除心理问题(四)用许又新标准打分:总分 4-5分(五)该病例初步诊断为:可疑神经症许又新标准:1)病程:不到3月为短程评1分;3月到1年评2分;一年以上评3分。
2)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1分,需借助外界2分,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帮忙也无济于事3分。
3)社会功能:轻微妨碍1分,显著下降2分,完全回避3分。
总分:3分以下排除神经症,4—5分为可疑病例,不小于6分为确诊神经症。
门诊心理科工作流程

门诊心理科工作流程一、工作流程概述门诊心理科工作流程是为了确保心理科门诊工作的有序、高效进行而制定的一系列工作步骤。
本流程主要包括预约挂号、就诊、诊断、治疗、复诊、随访等环节。
二、工作流程详细步骤1. 预约挂号- 患者通过电话、网络、现场等多种方式预约心理科门诊。
- 预约成功后,系统自动生成预约号,并短信通知患者。
2. 就诊- 患者按照预约时间,携带相关资料到心理科门诊就诊。
- 接诊医生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了解患者病情,并填写初诊病历。
3. 诊断- 接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心理测评、问诊、观察等方法,初步判断患者心理问题类型。
- 若需进一步检查,如脑电图、磁共振等,由接诊医生开具检查单,患者至相关科室进行检查。
4. 治疗- 根据诊断结果,接诊医生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 接诊医生向患者说明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并获得患者同意。
5. 复诊- 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定期到医院心理科门诊复诊。
- 接诊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6. 随访- 对治疗效果进行跟踪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定期向患者发送健康指导信息。
三、工作流程管理- 设立心理科门诊管理工作组,负责协调、监督、完善门诊心理科工作流程。
- 定期对门诊心理科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 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机制,及时了解患者需求,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四、工作流程变更记录- 如有工作流程变更,需经门诊管理工作组审批。
- 变更内容需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确保工作流程的顺利进行。
以上为门诊心理科工作流程,旨在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心理服务,保障患者权益。
咨询心理学重点

第一讲1.心理咨询的涵义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通过特殊的人际关系,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增进心身健康,提高适应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与潜能发挥。
2.心理咨询的内容1)人生各个时期所遇到的心理问题2)各种情绪与行为障碍3)各种不可控制的强迫思维、意向和强迫行为、动作的诊断和治疗4)某些性心理、生理障碍5)心身疾病6)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指导7)长期慢性躯体疾病8)要了解各种心理卫生知识者9)接受各种心理检查者10)有其他心理疑虑而需要咨询者3.心理咨询的类型1)按内容分:障碍咨询、发展咨询2)按对象多少分:个别咨询、团体咨询3)按方式分:门诊咨询、现场咨询、信函咨询、专栏咨询、电话咨询、互联网咨询4)按时间分:长期咨询、短期咨询、限期咨询4.心理咨询的原则1)开发潜力原则2)咨询者与来访者相结合原则3)综合性原则4)灵活性原则5)矫正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6)对来访者负责的原则7)保密原则8)不建立双重关系第二讲1.心理咨询场所设置1)环境设置:光线柔和、安静舒适、整洁温馨、色调优雅,具有适度的唤醒水平。
意义:使来访者安心、放松、舒适、注意力集中和保守秘密。
2)物品设置3)座位设置:双方座位都要看到门,避免背靠着门。
距离:75CM-100CM角度:90,邻边而坐2.心理咨询收费设置意义制约方式和手段体现了自我成长的动力。
自我价值的体现。
保持适当的距离(工作关系)3.咨询过程1)建立咨询关系阶段2)评估及确立目标阶段3)干预策略的选择与补充阶段4)评估及终止咨询阶段第三讲1.影响咨询关系的主要因素1)共情(最核心因素)共情:是体验别人内心世界,就好像那是自己的内心世界一样的能力。
共情的意义:①咨询者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来访者,从而能更准确地掌握有关信息。
②来访者会感到自己被悦纳、被理解,从而会感到愉快、满足,这对咨询关系会有积极的影响。
③促进了来访者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达到更多的自我了解和咨询双方更深入的交流。
心理诊断咨询测验技能三级

主讲:王秀希
王秀希简介
河北省心理学会会员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邯郸学院心理系讲师 邯郸学院教育与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北京盛心阳光咨询有限公司签约心理咨询师
心理诊断技能
第一章
心理诊断技能
初诊接待与 资料的 搜集、整理
初步诊断
第一节 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
第一单元 确定造成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 确定问题关键点工作程序: P22-P23 1.填写收集到的全部临床资料; 2.按先后顺序,列出临床表现,再列出 收集到的各类资料与临床相关资料,进 行对比分析。 3.找到引起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第二单元 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 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
第四单元 临床资料整理与评估
给临床资料赋予意义的方法: 1 2 3 就事论事; 相关分析; 分析迹象。P19。
第四单元 临床资料整理与评估
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 1 2 3 暗示;P19。 早期印象; 求助者的处境和人格特点。
第二节 初步诊断
1、确定造成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 2、形成初步印象对健康水平进行分析; 3、确定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 4、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5、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6、提出心理评估报告。
表达真诚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P58:
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真诚应实事求是; 真诚不是自我发泄;表达真诚应适度;
真诚还体现在非言语交流上;表达考虑时间因素;
真诚体现在咨询师的坦诚上。P59-60
第一节
建立咨询关系:共情
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包含:
• 借助知识 和经验把 握其体验 与经历和 人格间联 系,理解 问题实质。
诊断依据

实性的刺激2、 分析求助者的自知力、是否有求治的愿望,内心冲突是否具有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
3、 分析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
4、 分析求助者的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基础。
5、 综合以上分析、排查,诊断为精变作基础2、 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和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3、 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4、 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5、 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体验到不良情绪②持续时间未超过两个月③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下,基本维持正常生活,但效率有所下降④思维合乎逻辑,反应尚未泛化⑤人格无明显异常。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或如何进行初步诊断):1、 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2、 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和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3、 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4、 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5、 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6、 形成初步诊断。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1、 该求助者历年体检正常,其心理问题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基础。
2、 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统一,心理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好,没有幻觉、妄想等待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 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找工作有关,由现实性刺激引发,与其处境符合,没有变形的内心冲突,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4、 该求助者心理问题局限在找工作上,没有泛化,且公持续一个多月,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5、 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是:由现实刺激引发,持续时间一个多月,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受损程度微轻,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要点。
据此,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鉴别诊断:1、与躯体疾病相鉴别:该求助者有睡眠问题和食欲下降等躯体症状,但历年体检正常,可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基础。
《心理咨询流程图》及心理咨询常规流程

《心理咨询流程图》及心理咨询常规流程心理咨询流程图来访者
预约登记
初诊接待
会谈法摄入性会谈一般资料
心理测验、观察法个人成长史
作品分析法收集、整理资料精神状态
身体状态
既往史分析、评估社会工作及社会交往
症状诊断:缩小范围,在全部临床资料里面找出“阳性症状”
找出问题关键点:再缩小范围,再在阳性症状里面找出“核心症状”
生物因素
病因诊断:
社会因素
心理因素
初步印象
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健康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问题性质)
精神病性障碍:自知力+求医行为+典型精神病性症状+三原则
心理异常确诊神经症
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
可疑性神经症
心理安康
心理正常
10项指标严重心理问题
四个维度
心理不安康一般心理问题
明确诊断:心理问题的诊断:六大工作程序
确定咨询方案(干预措施):制定咨询目标(重要)
实施方案:确定何种理论中何种技术
1、求助者的自我评估
阶段小结
2、心理咨询师的评估
3、心理测验(复测)
疗效评定,总结经验成功与失败的4、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结束(继续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历)
5、周围人的评价
6、症状改善情况
心理咨询的流程:
1、预约登记: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助理进行心理咨询预约登记。
心理咨询师助理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①:向来访者介绍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的形式,心理咨询解决问题的范畴,确保来访者对心理咨询有初步的认识。
②:进行简单的询问,了解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大致判断来访者所要咨询的问题范围。
③:填写《心理咨询预约登记表》。
心理诊断学题库

《心理诊断学》课程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诊断学的研究对象识记:心理诊断的内涵心理诊断是根据心理紊乱症状学知识,综合运用心理诊断的各种技术手段,收集并分析来访者的资料,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描述,探索心理问题的原因,对心理问题定性并归类,同时对相似的问题进行鉴别诊断的过程。
理解:心理诊断与心理评估的区别与联系;心理诊断的任务心理评估和心理诊断在方法,原理及技术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两者也存在一些问题。
1心理诊断要对心理问题进行归类,强调结果和确定行,因此,显得相对静止和孤立,而心理评估是一个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的过程,强调过程性,更显示出动态性和变化性。
2心理诊断是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的性质,程度和原因作出判断,显得单一而又所侧重。
而心理评估是对来访者的全面心理评价,把握来访者各种心态和个性特征以及心理健康水平3在对象上有所不同。
4两者目的不同。
任务:1来访者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异常精神活动的排除诊断。
3对心理问题的分类诊断。
4,探索心理问题的原因。
5对心理问题进行鉴别诊断。
整理来访者的信息有:精神状态,身体状态,社会功能。
区分正常与异常精神活动的原则:统一性,一致性,个性相对稳定性原则。
心理问题类型: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心理问题的原因宏观社会原因,认知原因和生物学原因微观探索导致心理问题的具体原因第二节心理诊断的基本原则及方法学基础理解:心理诊断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由定性向定量发展原则、经济性原则、系统化原则、客观性原则、分解性原则、过程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应用:心理诊断的方法学问题1联系的观点:要求在各类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质。
2历史思维的方法学:当咨询师面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时,会考虑到其历史的依据,发展的过程,发展方向和客观逻辑3,因果决定论的方法学宇宙中发生的一切都能由确定的因果律作出说明,因果决定论要求心理诊断的重要成分是探索心理问题的病因,尽管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和隐晦性。
最新心理咨询师-技能考试复习概要--小抄(可打印)

(一)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初诊接待中,工作人员应有的仪态是:坐姿端正、服饰整洁、表情平和、保持正常社交距离。
*初诊接待中,工作人员不应有的仪态是:①坐姿随意、服饰入时、表情热情、密切注视着求助者;②坐姿随意、服饰整洁、表情平和、不停地扫视求助者;③坐姿端正、服饰入时、表情热情、视线不离开求助者。
(二)礼貌地接待方式和礼貌语言(三)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那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初诊接待时正确的询问方式是“你希望我能帮助您解决什么问题”。
*初诊接待时不正确的询问方式是:①您有什么样问题需要解决,说吧;②您能否告诉我到底出了什么事吗;③您找我究竞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四)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五)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对保密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说明保密原则时亦须说明保密例外。
*心理咨询中对于保密原则的把握不正确的是:①心理咨询员时刻保守求助者的秘密;②求助者的所有情况均在保密之列。
(六)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初诊接待中向求助者介绍心理咨询时正确的描述是:1,简要地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2,心理咨询如何进行,3,咨询主要解决什么问题,4而什么问题不能解决,5,说明协助二字的含义,6,咨询是一个过程,有些问题甚至是难以完美地解决的。
(七)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包括:①如实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信息;②要按共同商订的时间表进行心理咨询。
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不包括应按时完成作业并协商解决收费问题。
(八)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门诊、电话、网络等)四、进行初诊接待注意事项?初诊接待时应该正确把握的内容是如下:(一)避免紧张情绪(二)语言表达初诊接待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是可以适当地使用专业术语。
对初诊接待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应禁止使用专业术语。
(三)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心理咨询中对于保密原则的把握正确的是求助者对于泄密有诉诸法律的权利。
(四)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对心理测量功能的理解正确的是在咨询范围以内可适当向求助者做出承诺。
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程序

小调查
▪ 你们有求助过心理咨询吗?假如 有,整个咨询大概是怎样的?
(室内环境、谈话过程)
▪ 假如没有,你想象中的心理咨询 应该是怎样的?
一、什么是心理咨询?
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 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来访者就自身存在的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通过语言文字等交流 媒介,向咨询者进行述说、询问与商讨,在其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共同 的讨论找出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进而寻求摆脱困境 解决问题的条件和对策,以便恢复心理平衡、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增进身心健康。
▪ “我很想知道,是什么 让你感到忧郁?”
▪ “看看我能给你什么帮 助。”
咨询师的态度,能让当事人感觉到 这种相互关系,眼前这个人是能为她 分担忧愁的。
当她开口向咨询老师讲述了自己不 为人知的故事时,彼此信任的关系也 就建立起来了,咨询便顺理成章地进 入探索阶段。
做好了以上的开头,来访者一定 会“喜欢”你吗?
每一个主动寻求心理 咨询帮助的人,都是 一个有勇气的人,值 得被欣赏的人!
想一想
1 • 什么人需要去心理咨询?
2 • 一次心理咨询后,就能解决问题? 3 • 心理咨询后,一定会感觉很快乐?
4 • 心理咨询师能帮我解决具体问题?
5 • 心理咨询和长辈或朋友的开导有区别吗?
误解一:有病的人,才会去看心理咨询
4、帮助指导: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社会环境因素
鱼龙混杂的传媒网络信息,给人们的心灵带来强烈 冲击;
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如经济危机压力、择业就业压 力、人际关系压力等从不同方面向人们压过来。
这一切,都很容易让人们感到恐慌、焦虑、烦躁, 并且打破人们的心理平衡,使人们对生活缺乏信心,对 前途失去希望,更有甚者觉得生活都失去意义。此时, 人们也就处于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中。
诊断依据

实性的刺激2、 分析求助者的自知力、是否有求治的愿望,内心冲突是否具有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
3、 分析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
4、 分析求助者的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基础。
5、 综合以上分析、排查,诊断为精变作基础2、 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和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3、 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4、 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5、 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体验到不良情绪②持续时间未超过两个月③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下,基本维持正常生活,但效率有所下降④思维合乎逻辑,反应尚未泛化⑤人格无明显异常。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或如何进行初步诊断):1、 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2、 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和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3、 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4、 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5、 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6、 形成初步诊断。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1、 该求助者历年体检正常,其心理问题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基础。
2、 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统一,心理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好,没有幻觉、妄想等待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 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找工作有关,由现实性刺激引发,与其处境符合,没有变形的内心冲突,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4、 该求助者心理问题局限在找工作上,没有泛化,且公持续一个多月,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5、 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是:由现实刺激引发,持续时间一个多月,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受损程度微轻,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要点。
据此,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鉴别诊断:1、与躯体疾病相鉴别:该求助者有睡眠问题和食欲下降等躯体症状,但历年体检正常,可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基础。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 (1)

一、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1)有因:一般心理问题由现实因素激发。
(2)有时:一般心理问题不间断持续一个月,间断持续二个月。
(3)有度:一般心理问题情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不泛化。
二、严重心理问题:(1)有因:严重心理问题由现实的刺激(强烈、对个体威胁较大)激发。
(2)有时:严重心理问题间断或不间断持续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3)有度:严重心理问题痛苦难以自行解脱,社会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反应对象被泛化。
三、神经症的诊断标准:许又新三标准四、神经病的诊断标准:郭念峰的病与非病三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人格稳定性原则。
五、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生物学因素、社会学因素、心理因素六、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七、商定咨询方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咨询目标。
2、双方各自特定的责任、权利、义务。
3、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
4、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5、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
6、咨询的费用。
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
八、系统脱敏法的原理:沃尔普的电击猫实验。
原理是交互抑制,让一个原可引起微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引起焦虑的作用。
九、使用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1、以事实根据为前提。
2、避免个人发泄。
3、避免无情攻击。
4、要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
5、可用尝试性面质。
十、求助者中心疗法对人性的看法:1、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2、人拥有有机体的评价过程。
3、人是可以信任的。
十一、求助者中心疗法坦诚交流(促进设身处地理解的技术/坦诚交流/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包括哪些(艾根,二册,101页):1、不固定角色。
2、自发性。
3、无防御反应。
4、一致性。
5、自我的交流。
十二、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七个阶段:第一阶段:求助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求助者不愿主动寻求治疗和帮助。
如何判断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

如何判断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对照症状学标准:1、一般心理问题:由现实生活、工作压力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有现实意义且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严重心理问题:是较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引起心理障碍,体验着痛苦情绪;2、一般心理问题:求助者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未超过2个月;严重心理问题:超过2个月,未超过半年,不能自行化解;3、一般心理问题:不良情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下,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社会交往,但效率下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影响;严重心理问题:遭受的刺激越大,反应越强烈。
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失去理智控制,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影响;4、一般心理问题:情绪反应的内容没有泛化;严重心理问题:反应对象被泛化。
心理诊断技能听课记录心理正常包括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心理不健康包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部分可疑神经症。
心理正常是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
心理不正常含变态人格,确诊的神经症,其他各类精神障碍。
心理不正常是精神科的工作范围。
但是根据中国目前的国情,神经症是可以做心理咨询的,精神障碍的康复期也是可以做心理咨询的。
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
(有因,有度,有时)一般心理问题是指在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常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
这类心理问题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心理咨询有较好的效果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条件:Ø强烈的现实性的刺激。
Ø二个月以上半年以内。
Ø泛化。
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
(郭念峰)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同一)性原则。
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
(知情意统一,高兴的说不开心的事不统一)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心理不健康的第一类型——心理问题"诊断为心理问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情绪反应尚未泛化。
心理咨询师三级操作技能考试问答题总结

心理咨询师三级操作技能考试问答题总结要想通过操作技能的考试,问答题是一个重点难点,但是只要认真地归纳总结,做好问答题还是有迹可循,有法想的哦!在考三级期间,我对问答题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帮到考试的朋友们,相信会为你节约不少的时间。
我总结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问答题的考试范围(按书中章节进行归纳,明确考试的大概范围)二、历年真题(了解历年考试出题的情况,便于预测)三、必考题(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一点要记住必考题,记住方法)四、问答题归纳(对必考题、真题的补充,时间充足的情况下理解记忆。
)最后我想啰嗦一句:除了必考题,真题,对于后面的问答题,我考过以后的感悟就是,就算有些题没有作为问答题的方式来考,也很有可能出现在选择题中哦!付出才有回报哦!一、问答题的考试范围(按书中章节进行归纳,明确考试的大概范围)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中操作技能的考核包括案例选择题(单选多选穿插进行)和案例问答题,其中的案例问答题主要是围绕所给案例回答4个问题,占总成绩的20%。
问题从每年的真题可以看出,这4个题分布在操作技能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中。
以下是我在备考时按书中章节进行归纳的考试的大概范围。
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一、保密例外二、遵守保密性原则的重要性三、求助者需了解的内容四、不当提问的消极作用五、摄入性会谈的注意事项六、滥用心理测验七、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原则八、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工作程序九、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工作程序十、对该求助者做出的诊断程序是什么十一、对求助者应该做哪些鉴别诊断十二、与症状相似的相比较十三、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十四、咨询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第二章心理咨询技能第一节建立咨询关系一、尊重的含义及意义:二、如何理解和掌握尊重三、对求助者表达尊重的注意事项四、什么是热情五、如何理解和掌握热情六、对求助者表达热情的注意事项七、什么是真诚八、咨询师的真诚具有重要的意义九、如何理解和把握真诚十、对求助者表达真诚的注意事项十二、共情在心理咨询中的意义十三、缺乏共情的表现或后果十四、咨询师如何理解和掌握共情十五、什么是积极关注十六、对求助者积极关注,应当注意的要点十七、对求助者积极关注的注意事项第二节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一、咨询目标的特征二、如何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三、咨询方案的内容第三节咨询方案的实施一、参与性技术包括哪些二、影响性技术包括哪些三、放松训练的含义、原理及实施四、阳性强化法的原理及操作过程五、合理情绪疗法(RET)六、关于阻抗的相关问题七、依赖的含义及其工作程序八、关于移情的相关问题九、咨询对象一般应具有的特征有哪些?十、进行效果评估,心理咨询师应该选择哪些维度十一、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如何把握十二、心理咨询师使用多种方法,有效性的共同因素是什么十三、心理咨询的效果通过何种机制起作用十四、咨询效果不佳,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什么十五、在转介时需注意什么十六、不能顺利转介时候怎么办5、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特点是:由现实刺激引发,持续时间……,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受损程度轻微,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要点。
心理诊断的步骤与技巧

心理诊断的步骤与技巧心理诊断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系统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心理专业人士了解和评估个体的心理状况和问题。
本文将介绍心理诊断的一般步骤和常用技巧。
一、信息收集在进行心理诊断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来自个体自述、观察者的报告、测量工具的测试结果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等。
信息收集的方式可以包括面谈、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
1. 面谈面谈是最常用的信息收集方式之一,通过与个体面对面的交流,心理专业人士可以了解个体的心理历史、家庭背景、目前的心理状况等。
面谈的技巧包括倾听、提问和观察非言语行为等。
2. 观察观察是另一种重要的信息收集方式,通过观察个体的言语、行为、姿势以及情绪表达等,心理专业人士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观察可以在诊断者与被诊断者共同生活或工作的环境中进行,也可以通过录像、录音等方式进行。
3.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可以收集到大量客观的信息。
通过被试者填写相关的问题,心理专业人士可以评估个体的心理特征、特殊问题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等。
二、信息整理和分析在信息收集阶段之后,心理专业人士需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准确地进行诊断。
这一步骤可以包括对个体的心理特征、问题表现、心理健康水平等进行归纳和总结。
1. 归纳将收集到的信息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将相似的信息进行归纳和整合,以便更好地理解个体的心理状况和问题。
2. 总结对归纳后的信息进行概括和总结,明确个体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关键点。
三、诊断和评估基于信息整理和分析的结果,心理专业人士可以进行诊断和评估。
诊断是指对个体的心理问题和疾病进行辨识和分类,而评估则是对个体的心理状况和功能进行评定。
1. 诊断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心理专业人士可以对个体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
诊断可以采用精细的分类系统,如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也可以采用简化的诊断标准。
2. 评估评估是对个体的心理状况和功能进行量化和客观化的评定,通常使用标准化的测试工具。
心理咨询师考试用教材整理三级咨询技能

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第一节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初诊接待工作程序:1、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2、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语言。
3、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4、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
5、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
6、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7、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8、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
初诊接待注意事项:1、避免紧张情绪。
2、语言表达。
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在的保密原则。
4、说明咨询测量功能的有限性.5、咨询时的仪态。
第二单元摄入性会谈摄入性会谈的工作程序:1、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
2、确定提问方式3、倾听4、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5、对会谈内容归类6、结束会谈确定会谈内容和范围所依据的参照点: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5、确定会谈的内容和范围。
会谈过程中了解求助者思想和行为的工作提纲:1、外表和行为2、交谈过程中的语言特点3、思维内容4、认知过程及功能5、情绪6、灵感与判断不恰当的问题的消极作用:1、造成依赖2、责任转移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5、求助者可因为处在被“审问”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6、提问过多可以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不恰当的提问类型:1、“为什么……”:具有强烈的暗示性。
2、多重选择性问题:封闭性的,会影响咨询师获得信息。
3、多重问题:往往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4、修饰性反问:这类问题不需要也无法回答。
5、责备性问题:这类问题往往使求助者产生防卫心理。
6、解释性问题:这类问题可能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会谈内容的选择原则: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1)病程:1-2个月;(2)精神痛苦程度:内心感到痛苦,但生活与工作都能正常进行;(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社会功能未见明显受损,心理冲突未泛化。
综上所述,该求助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1)病程:2-6个月;(2)精神痛苦程度:自我感到十分痛苦,自我不能自行化解,心理问题已明显泛化,但心理冲突依然是常形,具有现实意义和道德色彩;(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社会功能部分受损,部分社交活动回避,工作效率有所下降。
综上所述,该求助者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可疑神经症的诊断模板: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诊断“三标准”:(1)病程:X某已痛苦_月有余,_分。
(2)精神痛苦程度:X某可自己主动设法摆脱,1分/X某可需借助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2分/X某几乎完全无法摆脱,3分。
(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X某社会功能未见明显受损,工作、学习、社交活动均能照常进行,1分/X某社会功能呢个部分受损,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着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部分社交活动开始主动回避,2分。
/X某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完全不能工作学习,完全回避必要的社交活动,3分。
综上所述,X某总分为3分,神经症诊断不成立。
/X某总分已超过6分,可疑神经症初步诊断成立。
/X某总分4-6分,该求助者发病已3月有余,可初步诊断为可疑神经症。
神经症诊断的基本程序如下:第一,病程。
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分1;3个月到1年为中程,评分2;1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
第二,精神痛苦的程度。
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1;中毒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2;重度着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异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
第三,社会功能。
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1;中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着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2;重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工作程序
1.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
2.与精神病性障碍相鉴别
3.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
4.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5.形成初步诊断
一般心理问题特点
•有因:由现实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有时: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间断地持续两个月;
•有度:
可控: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
社会功能: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未泛化: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四个条件:
第一,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冲突是常形的,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第二,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第三,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第四,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工作程序
1.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
2.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
3.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
4.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
5.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6.形成初步诊断
严重心理问题特点
•有因: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
体验着痛苦情绪
•长时: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再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不可控: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
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四个条件:
第一,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
内心冲突是常形的。
在不同的刺激作用下,求助者会体验到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
第二,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第三,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
大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是,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四,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
“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严重心理问题”,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
“严重心理问题”与神经症的鉴别要点是“内心冲突的性质”(是否变形)和“病程”。
神经症具有如下五个特点:
第一,意识的心理冲突。
第二,精神痛苦。
第三,持久性。
第四,神经症妨碍着病人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第五,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
心理冲突有常形与变形之分。
心理冲突的常形有两个特点:一是它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
二是它有明显的道德性质。
心理冲突的变形也有相应的两个特点:一是它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它涉及的是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一般人认为简直不值得为它操心,或者使不懂精神病学的人感到难以理解,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为什么病人却解决不了。
二是它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