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谣言
戊戌、庚子年间的谣言与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戊戌、庚子年间的谣言与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入天主教者,皆先服药一丸。归家即焚毁神像, 从此不供 佛 不 烧 香 也。 不 意 至 今 日,此 等 议 论 竟出之当国诸巨公口中,尚欲与之图富强、讲权 利,能乎?”[3]337刚 毅 等 守 旧 派 则 常 在 慈 禧 太 后 跟前造谣,“今欲倾我大清天下者,为康有为,而 新法皆有为所臆造,今用新法,是用有为,以叛 徒执政,实从古无”,“皇上所览书籍,皆有为所 进,即其自著之妖言,古人安有是论”。此种言 论冠冕堂皇地横行于朝堂之上,当光绪皇帝对 此类言论予以反驳时,慈禧太后便怒斥道:“上 岂但览有为所进书籍,且服有为所进天主教迷 药矣,何足与言?”皇帝不敢再言,而刚毅等人则 “退而 遍 告 朝 士,以 帝 饮 狂 药 ”,于 是 众 口 喧 腾。[3]468-469政变之 前,日 本 前 首 相 伊 藤 博 文 来 华游历,与康有为和光绪皇帝见了面,守旧派官 员就开始发布“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来 京,将专政柄”[4]461的谣言,此种谣言,在朝堂看 来就是骇人听闻的,故时论认为政变发生,与伊 藤博文来华有很大关系。[5]891
关键词:晚清;守旧派;谣言;社会
法国学者卡普费雷认为,谣言是“社会中出 现并流传的未经官方公开证实或者已经是为官 方所辟谣的信息”。[1]18谣言,往往 是 现 实 政 治 和社会危机的反映,当社会剧烈变化或转型,人 们对新的事物和社会环境难以适应,或是有重 大事件发生,人们缺乏心理准备和应对经验,再 加上信息不公开透明,沟通渠道不畅等,就容易 出现各种 谣 言。 晚 清,是 中 国 传 统 向 近 代 转 型 最为剧烈的历史时期,社会的剧烈动荡,引发谣 言空前奔涌。而戊戌变法至义和团运动期间, 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更是呈现出前所未 有的非常态嬗变情势,故而谣言尤多。然而,目 前学界尚未对该时期的谣言进行集中和专门的 研究,基于此,本文拟对戊戌、庚子年间的谣言 进行探讨,挖掘其所反映的社会心理,展现其所 带来的社会影响,以此管窥当时清政府的统治 危机,加深对当时社会的认识。
清末新政期间毁学风潮探析_晏婷婷
2006/7清末新政期间毁学风潮探析晏婷婷摘 要:清末新政期间是近代中国新式教育体系的创始之期,然而与此同时却出现了诸多捣毁新式学堂和攻击学堂师生的事件,甚至演变成席卷全国的毁学风潮。
本文通过对新政期间各地毁学风潮发展的阶段、原因和各界的态度与各地采取的补救措施三个方面的分析,揭示出新式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以及新政举措的不同步性。
关键词:毁学风潮;原因;不同步性;挽救措施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2006)7-223-03作 者:湖南女子职业大学基础课部;湖南,长沙,41000420世纪初年,随着朝廷兴学谕令的颁布,近代中国的新式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特别是在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从中央到地方学务机构的不断完善之后,举办新式学堂成为从中央到地方推行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
新式学堂的大量涌现有力推动了新式教育体系的发展。
然而与此同时,各地捣毁学堂的事件却层出不穷,据作者接触的资料,整个新政期间的毁学事件即不下百起,特别是在1909-1911年更为严重,形成了席卷全国的大风潮,这对刚刚兴起的新式教育体系打击不小。
长期以来,学术界侧重于民变的研究,而对于新政期间针对于新式学堂的毁学风潮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①,本文拟就清末新政期间的毁学风潮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 毁学风潮的发生与发展庚子国难之后,清廷朝野上下亟待改革的愿望日益明显。
1901年1月29日,远在西安的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了变法诏书,拉开了清末新政的序幕。
同年9月清廷宣布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并要求各省、府、州、县分别设立大、中、小学堂。
1902年张百熙就任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后着手厘定学制,并于年底编成《钦定学堂章程》。
此章程虽未实行,但却成为后来各届政府编制学制的蓝本。
1904年编定的“癸卯学制”便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
此学制明确规定了各地兴办新式学堂在近几年内应完成的目标。
1905年清廷宣布自1906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作为替代的新式学堂无疑是传统知识分子追求的新目标。
从《申报》看清末的谣言及政府应对
清末十年间,各类谣言伴随着动荡的时局产生和扩散。
目前学界对其有所研究,如黄珍德的《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谣言》[1]论述了新政谣言,刘威、赵政的《清末东北鼠疫的谣言传播与辟谣》[2]研究了东北鼠疫谣言的传播和阻止等。
这些研究对清末谣言和应对措施有所涉及,但都是针对具体的某一事件展开的,缺乏宏观审视。
基于此,本文拟从《申报》入手,致力于探析谣言四起的清末十年间《申报》记载的谣言类别以及政府的应对措施等。
一、谣言类别主要有政治、社会民众、文化等方面的谣言。
(一)政治关于政治方面的谣言主要涉及战事、政府机关事务、治安、外交等。
在战事方面,有不少关于义和拳运动的谣言报道。
如关于义和拳活动的谣言,1900年,民众在茶坊、酒肆中聚集谈论着,说北方省份的义和拳召集党羽为难各地的教堂、教士,多次与官兵对抗,“罪大恶极”,后又传其已派遣党羽四处招募,“无稽谰语层出不穷,闾巷不逞之徒复从而和之”。
但实际上义和拳“皆啸聚于燕齐两省,尚未阑入吴越之间”,认为谣言的迅速扩散是有匪徒有意暗中煽惑[3]。
此外还有关于义和拳如何神勇的流言,目的是为了夸大义和拳的威力,吸引更多人加入义和拳。
关于政府机关事务的传谣。
有人事方面的,1901年10月,时人称张野秋尚书要参劾36名京官,后谣言“以讹传讹,相习成风”[4]。
有涉及官制的,1907年3月,针对改外省官制的政事,谣传外省官制已渐次议定,有谓“巡道宜裁”者,有谓“臬司独立不便”,还有传并不设立佐县分治事官的,传闻不一,并不属实[5]。
另外有关于征兵、服饰以及外国插手中国政治事务等谣传。
关于地方治安情况的传言也有不少。
如扬州郡城团练从创设开始,“禁暴诘奸,颇著成效”,后有匪人捏造谣言称该团要裁撤人员,导致不少人不再捐输经费[6],影响治安管理,等等。
关于外交的传谣。
1904年日俄战争,有“不逞之徒难免不造作谣言,以期煽惑愚民乘机起事”,他们称日俄失和与中国挑衅有关,煽惑滋事[7],影响中国外交关系。
慈禧太后的光绪新政改革的虚与实
慈禧太后的光绪新政改革的虚与实慈禧太后是清朝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她统治期间曾经进行过一系列的改革尝试,被称之为光绪新政。
然而,这些改革到底是真正的推动社会进步,还是一场虚幻的表演?本文将探讨慈禧太后的光绪新政改革的虚与实。
一、废除知县制度的虚实之争在光绪新政中,慈禧太后废除了知县制度,引入了县长制度,这被认为是一大突破。
然而,实际上,县长制度的实施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改革效果。
县长们大多是官僚贵族出身,他们对人民的需要与利益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和关心,维持了原有的封建统治格局,并没有真正推动地方政治的变革。
因此,可以说慈禧太后在废除知县制度方面的改革是虚假的。
二、推行洋务运动的虚实之争洋务运动是慈禧太后推动的一项重要改革。
在这一运动中,慈禧太后大力引进西方技术和制度,试图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跃进。
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洋务运动遭遇了许多困难和阻力。
一方面,贪污腐败、官僚主义的问题在洋务局内部广泛存在,许多资金投入到洋务运动中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另一方面,西方技术的传播和融合速度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导致洋务运动的实际成果并不明显。
因此,尽管洋务运动被吹捧为一项伟大的改革,事实上,它的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三、兴办煤铁企业的虚实之争为了推进工业化进程,光绪新政兴办了一系列的煤铁企业。
然而,这些企业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首先,由于技术水平和资金投入的不足,企业的产量和质量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许多企业陷入了贪污腐败的泥潭,效益不佳。
因此,慈禧太后在兴办煤铁企业方面的努力,实际上是徒劳无益的。
综上所述,慈禧太后的光绪新政改革在许多方面都存在虚与实之争。
废除知县制度、推行洋务运动以及兴办煤铁企业等措施,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大胆的改革尝试,但实际上却并未带来真正的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
这些改革缺乏实质性的意义,主要是为了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因此,我们在评价光绪新政时应该看到其中的虚实之争,客观地认识其中的利弊,形成对历史的全面理解。
清末新政真相
清末新政真相慈禧愿意启动新政,是受了载泽谬论的误导载泽告诉慈禧,可以借助“立宪”把权力从地方督抚手里夺回来“宪法之行,利于国,利于民,而最不利于官”,这是清末皇族少壮派代表人物载泽的一句“名言”,近年来引用率颇高。
清末新政的核心是“立宪”,载泽又是新政核心决策层里的人物;引用者们大抵是希望借这一名言,来说明晚清最后十年的改革,其实很有诚意。
但引用者们忽略或者故意无视了载泽这句话的背景。
1905年,慈禧派了载泽、端方、戴鸿慈等五人出洋考察各国政治;1906年,载泽考察归来,向慈禧进了一道《奏请宣布立宪密折》,这句“名言”,就出自该密折。
引用者往往只顾着拿这句“名言”来证明清末新政的诚意,却忘了去领会载泽为什么会得出“宪法唯独最不利于官”这样一个结论。
个中逻辑,其实载泽在密折里说得非常明白。
载泽说,现在“在外各督抚,在内诸大臣”当中,有不少人以立宪会损害君主大权为由,不遗余力阻挠立宪;殊不知,君主立宪的核心是“尊崇国体,巩固君权,并无损之可言”。
这些督抚大臣们之所以频频阻扰,是因为他们很清楚,立宪后,“其权必不如往日之重,其利必不如往日之优”,朝廷决不能上他们的当。
载泽还以日本宪法为例,列举了17条立宪后将由君主完全掌控的统治大权,进而得出结论:立宪后,“国之内政外交,军备财政,赏罚黜陟,生杀予夺,以及操纵议会,君主皆有权以统治之”,君权不减反增,如此,可使“皇位永固”,“君位万世不改”。
换言之,在载泽看来,立宪可以帮助君主从地方督抚手里把更多的权力夺回来。
但载泽对“立宪”的理解完全是错的这个逻辑显然是错的。
无论是证之学理,还是验之史实,“立宪”的核心,一定都是“限制君权保障民权”八个字;至于“官权”是否会受到损害,则是不一定的事情。
载泽拿日本举例,也是大错特错。
明治维新前,天皇只是个摆设,清廷却是古老的皇权专制体制;就君主立宪的客观需求而言,天皇确实需要增强一些权力,清廷皇室的权力则严重过剩。
载泽对立宪的理解,如此荒谬,其“名言”——“宪法之行,利于国,利于民,而最不利于官”——自然也说明不了清廷有多少改革诚意。
谣言清末革命党的政变利器
谣言:清末革命党的政变利器作者:瞿骏来源:《决策与信息》2012年第05期辛亥革命作为一个扭转历史、牵涉极广、影响久远的大事件,与之相关的人与事,百年后看来都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感,更何况当时那些身处时势剧变之中、茫茫然不知未来将向何处去的困局中人。
从辛亥八月到壬子二月间,中国几成一充斥着谣言的“八卦世界”。
吴宓就感慨:“吾辈今日处此,如在梦中,外间真确消息毫未闻知,实为不妥之至。
”叶圣陶也觉得当时各类消息互有异同,莫衷一是,真假难辨。
报纸公开“造谣”从洋务运动开始,中国现代转型之路已走了五十多年,上海、广州、北京等大城市开始成为全国的新闻中心,并与欧洲诸国间的信息流动接轨,其中最重要的中转传播渠道当然是新兴的电报。
不过就国内新闻而言,各报往往把最强力量放在本地和北京,其余仅是在重要城市设置一二访员,且薪金微薄,消息的可靠性很难得到保证。
而就国外新闻而言,当时即使是路透社电也不会直接送中文报纸,中文报纸要发布其新闻需要从西文报转译,更无论其他外国通讯社。
正因辛亥时期的报纸如此运作,谣言也就从空隙中生产出来。
以当时报纸的集中地上海为例,《时报》、《申报》、《新闻报》、《民立报》等大报报道革命的重要形式就是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东京、柏林、巴黎、伦敦等“寰球世界”的电文。
表面上看,这些电文来源广泛,让读者足不出户即能知道革命形势,而实际上其中却充斥着各种不可深究的谣言。
像一外国通讯社凭道听途说就发新闻说荆州、沙市等地满人屠杀汉人,“惨状”不堪目睹。
宋教仁、徐血儿等革命党人马上跟进炒作,利用其大做文章来鼓吹反满的急迫与必要,而假装对此消息来源的可靠性一无所知。
“民贼”亦是当时谣言的一大主角。
革命后没几天,袁世凯在《民立报》北京专电中已被侠士所杀。
据守南京、纵兵杀人的江南提督张勋则在南京专电中被路人看见手持人心购买豆腐,然后以油煎之,下酒甚乐。
在满人和“民贼”被全面“污名化”之际,革命领袖则在报纸电文中被塑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神话故事。
历史趣谈晚清预备立宪为何匆匆落幕?立宪实际是一场骗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晚清预备立宪为何匆匆落幕?立宪实际是一场骗
局
导语:晚清时期,迫于内外交困的不利形势,清廷突然宣布“预备立宪”。
一时间,国人失望已久的晦暗情绪霎那间被希望点燃。
大家翘首以盼,热切关注
晚清时期,迫于内外交困的不利形势,清廷突然宣布“预备立宪”。
一时间,国人失望已久的晦暗情绪霎那间被希望点燃。
大家翘首以盼,热切关注着这场关乎国家未来乃至个人命运的不同寻常的改革。
为表诚意,清廷把欲行改良的事体按先后列出一份清单,重点有中央与地方的官制改革、司法改革,比如中央成立资政院,地方成立咨议局,议员由民众投票产生,允许一部分条件成熟的地方实行自治,司法独立等等,按年以及先后秩序逐步推行。
清政府这次“立宪运动”虽有外力逼迫的因素,但其自身亦不乏诚意,可以说是为了顺应历史潮流与汹涌民意,抑或是借改良自救之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立宪”的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开,犹如《水浒传》中“三十六天罡与七十二地煞”被洪太尉一起释放了出来,局面竟至无法收拾。
事情完全朝着朝廷意愿与大众希翼相反的方向走去,“预备立宪”竟然预备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
“立宪”比“庚子新政”走得更远,是一场要动真格、力度更大、更为迅猛的改革的伊始。
其实,翻阅各种史料后获知清廷这么做也是逼不得已,有极其深刻的内因与外因,可谓内外一起发力倒逼庙堂自我革新产生的难得向好局面。
从外部环境看,东西列强强烈要求清廷改革,在《辛亥条约》签署前的谈判中,各国公使都表达了这种意愿,希望清政府励精图治,自内而外进行一场彻底改革,回归到人类文明的轨
生活常识分享。
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谣言
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谣言清朝末期,中国经历了很多重大的改革,大量的新政策和新思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
然而,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化,清朝政府和保守势力开始宣扬一些谣言,试图扭曲新政的本意并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清末新政时期的谣言。
清末新政的背景清朝晚期,由于种种原因,国家内忧外患,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社会各界呼吁改革和革新。
针对这种情况,1898年,清政府发布了“戊戌变法”,试图通过各种措施推动政治和社会改革。
然而,这一改革方案受到了清朝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不久就失败了。
1901年,魏源等改革派推出了“新政”,试图通过更温和的方式推进改革。
这一方案元气大伤,但是足以成为清朝最后一次变法的范例,并在其后的维新运动中得到了进一步继承和发展。
在这个新时代,清朝中央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试图改变官僚专制,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然而,这些改革和新政策所带来的变化并不总是被人们欢迎,许多人担忧改革可能会破坏他们的既得利益,这才引发了谣言的出现。
清末新政的谣言谣言一:“皇权流失”是新政的目的这个谣言似乎是由保守势力和地方官员制造的,他们认为清朝政府在新政时期试图削弱皇权。
狂热的反对者甚至声称,这些改革试图推翻清朝的统治,而且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转向洋务派和以前的变法派,因为他们都反对执行一党專制政治原则。
还有些人认为,新政的参与者计划在中国任命一个国王,脱离清朝王朝。
现实是,新政并不是要推翻或削弱清朝政府,而是要建立一个新的体系,重点是平衡皇权和民权。
他们试图减少官僚权力和腐败,加强百姓的权利,提高统治能力,使清朝政府能够更好地服务和保护人民。
谣言二:“吸收外国人口”是清政府的本意中国的国家繁荣是百姓的愿望,但是有些商人和官员担心改革和新法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利益,他们制造了这种谣言,声称新政官员试图吸收大量外来移民,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居民。
这些外来人口想要摧毁中国文化,带来严重的犯罪和混乱。
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清朝最后十年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的历史时期之一,也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历史时期。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西太后挟光绪帝仓皇出逃,满清皇室威严丧尽,颜面扫地。
而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走狗,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社会矛盾加剧。
在统治内外交困之际,慈禧太后不得不重新祭起改革的大旗,宣布实行“新政”,企图力挽狂澜,延续统治。
然而事与愿违,“新政”非但没有能够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反而半路夭折,连累清王朝本身也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垮台。
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为什么比洋务运动更能体现清政府学习西方的决心与实效更具有社会转型色彩的“新政”会失败,而成为清朝灭亡的助推器呢?就我理解,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一、改革者魄力不足,“新政”具有欺骗性亨廷顿认为,“改革者必须比革命者具备更高超的政治技巧,一个成功者必须是一个一流的政治家。
”⑴细数世界史上改革成功的案例,德国有“铁血宰相”俾斯麦,俄罗斯有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日本有明治天皇与伊藤博文等,而中国恰恰缺少这样的人。
主持这次改革的最高统治者是慈禧太后和摄政王载沣。
先看慈禧,虽不能说慈禧没有做过一点好事,但作为封建专制最高统治者的政治代表,她绝不是站在历史潮流的前头引导社会前进的人物。
她大半生都是在政治权力中度过,她关注的是如何维护自身权力,如何让清政府免于灭亡,至于救亡图存不过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危机。
她或许具有改革的意识,但是她并没有领导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的能力,而在国人心中,她只是个擅玩小聪明的权利狂,“但知权利,绝无政见”。
再看载沣,他比慈禧太后没有能力也没有手段还没有威望。
他主持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如驱逐袁世凯、重用亲贵、成立皇族内阁、拒绝立宪派的请愿及实行铁路国有政策等,均激化了社会矛盾,起到了反面作用。
有这样的改革者,改革焉有不败之理?再者说,“新政”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并未从根本上触及封建根基,因而被斥责为“假维新”“伪变法”,陈天华曾说﹕“见从前守旧惹的祸来,才敷衍行了一段新政,不过是掩人耳目”。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清朝末年,面临严重的国内外问题,国力衰退,社会动荡,清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挽救国家命运,这就是所谓的清末新政。
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最终导致了清政府的失败。
那么,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将对此进行探讨。
清末新政的失败与清政府自身的腐败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政府的腐败问题已经严重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清政府高层官员贪污腐败、生活奢靡、任人唯亲,导致了官民矛盾的激化,民众对于清政府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
而清末新政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并没有针对腐败问题进行有效的治理,没有彻底根除官员腐败的根源,因此无法取得民众的支持和信任。
清末新政面临着强大的外国压力。
清政府在这一时期失去了对外交际的控制,被列强逼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失去了国家的独立与权力。
尽管新政试图通过改革来增强国家的实力,加强国防能力,但是面对列强的强力干涉和打压,新政的努力往往是徒劳无功的。
清政府的主权受到了严重的侵蚀,所以即便是有了与人民顺应的改革政策,也会因为外国势力的干预而束手无策。
清末新政实施的改革措施并未得到广大农民阶层的支持。
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生活和工作条件的改善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清末新政所推行的改革措施以城市为中心,忽视了农民的权益和利益,缺乏对农民的有效保护和扶持。
相反,新政给农民带来了更大的负担与压力,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导致了农民起义的频繁发生。
这无疑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使得新政的改革无法取得农民的支持与拥护。
清末新政的失败还与时局的变动有关。
清末中国社会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化。
清末新政推行的改革措施并没有解决这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问题,没有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而随着社会矛盾的发展和加剧,清末新政逐渐失去了对社会的控制力,最终导致了新政的失败。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清政府自身的腐败、外国压力、农民阶层的不满以及时局的变动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历史:四个谣言题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有识之士面对西方殖民列强的侵略或挑战,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或回应措施,如下:(1)林则徐、魏源等人身体力行,翻译外国书籍,仿效西方战舰火器,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但回应很小;尽管如此,开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河,形成了一股思潮。
(2)19世纪60、7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内部兴起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继承了林、魏等人的主张,掀起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虽然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但是它却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准备条件;(3)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开始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军事上开始编练新军。
这是近代化历程上的一件大事。
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4)20世纪初,《辛丑条约》签署后,清政府实施“新政”,经济上鼓励发展工商业;军事上举办新式军队等。
但是清政府新政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地方政府借新政之名大肆搜括。
加剧了阶级矛盾。
(5)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1906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立宪”,后来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这是一个骗局,使清政府内部分裂,汉族官僚离心,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局面。
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除了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外,还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缺陷有关。
试简述百日维新后、辛亥革命前(1898——191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并予以评价。
答案一:近代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主要政治课题是独立和民主。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太平天国革命和义和团运动代表农民小生产者,曾提出过素朴的反侵略、反压榨的斗争纲领。
资产阶级维新派传播了救亡图存和社会变革的思想,并尝试付诸实践。
他们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表现出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开拓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他们摒除了农民阶级的笼统排外倾向和皇权主义,突破了维新志士的君主立宪藩篱,结合中国国情,认真吸取了西方的民主主义,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民主革命的理论观点和主张。
大清王朝的不可能三角:清末新政必定失败
大清王朝的不可能三角:清末新政必定失败清政府渴望以君主立宪的方式继续保证自己的政权,但他殊不知,少数满人统治大批汉人本身就是一种原罪,他在中国从不曾建立真正的合法性。
更何况,那曾经手握大权的满洲亲贵,也绝不同意放弃手中的权力。
清末,清政府内忧外患,这种巨大的压力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做出改革,与法国、奥斯曼、波斯等其他君主国一样,清政府希望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希望在保留满清皇帝的前提下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清王朝为了建立君主立宪曾经做过两次尝试,一次是光绪和康有为等人的戊戌变法,但是由于维新触怒了太多的旧势力,加上光绪帝缺乏政治手段,因此惨遭失败,清末的改革一度陷入停滞。
但是庚子国变的巨大灾难再一次警醒了清朝,在经受颠沛流离的屈辱后,慈禧太后也下定决心进行改革。
一、异族统治:清王朝的原罪平心而论,清末新政的力度,甚至比戊戌变法还要大,慈禧派出载泽等人考察西洋各国,学习西洋先进经验,为立宪做准备,同时,慈禧还废除科举,开始普及新学,在军事上,任命袁世凯等人扩大新军,按照西式标准训练。
同时,慈禧还准备组建内阁,进行政治改革。
这样的改革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慈禧的这些改革事后证明不仅没能延续清朝的统治,反而成为了清朝覆灭的原因。
慈禧没有意识到清朝其实是一个合法性相当欠缺的政权,他是一个异族建立的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政权,而且清朝历代,对于汉人的打压非常严重,皇帝往往信任满臣,而对汉臣非常苛刻,雍正乾隆甚至大兴文字狱,来打压汉人士大夫,直到太平天国之乱,满人无可用之人,才重用曾国藩等汉族军阀,即使如此,也是防范严重。
这种强大的屈辱感使得汉人不可能对清朝建立真正的忠诚。
那些成功的君主立宪国家,大家之所以在君主丧失权力后依然崇敬君主,很大原因在于君主本身即是民族的象征,代表了这个国家的历史,而且与地方豪强、人民之间没有深仇大恨。
现代化意味着民族主义,人民的民族意识会空前高涨,这些成功实行君主立宪的国家,君主的身份完全契合民族主义的需要,所以他们才能幸存。
影响近代中国最深的三大谣言
影响近代中国最深的三大谣言例一:形容政改的“Sick Man”,曲解成嘲讽体质的“东亚病夫”近日,原新华社记者李竹润出面澄清称,国内流传多年、影响甚广的谣言“西点军校学员学雷锋”,是他在1981年一时不察,以笔名“黎信”引入的一则西方“愚人节新闻”。
揆诸历史,此类有意、无意酿成巨大影响的谣言甚多。
仅以晚清民国为限,择其影响最深者,试举三例:“东亚病夫”一词,在中国近代所掀起的民族主义浪涛之规模,已无需多言。
惟西媒使用该词形容晚清中国,其初衷所指,与国人体格并无丝毫关系。
溯其根源,如《上海体育志》所言:1896年10月17日,“租界英文报纸转载了英国伦敦《学校岁报》专论,称…夫中国,——东方之病夫也‟。
此后,中国人常被西方人贬为…东亚病夫‟”。
所谓“租界英文报纸”,系指《字林西报》,所谓“专论”,当日的改革派刊物《时务报》曾登有中文译稿,名曰《中国实情》。
文章主旨,乃是针砭当日清廷改革失败。
开篇即谓:清国政治,“麻木不仁久矣” ,乃是“病夫” (Sick Man)。
全文并无一字提及国人体格。
事实上,直至今天,作为一种使用习惯。
“Sick Man ”一词仍时常出现在西方媒体的政治新闻标题中。
如《The Economist》杂志,即有报道如下:《The sick man of the euro》(1999/06/03)、《Reviving the sick men of Europe》(2003/07/24)、《The real sick man of Europe》(2005/05/19)……第一次使用“病夫”一词形容国人体质者,实是晚清舆论第一喉舌梁启超。
在1903年发表的《新民说》里,梁指责国人:“不讲卫生,婚期太早,以是传种,种已孱弱……绝无运动……以文弱为美称……缠绵床第以耗其精力,吸食鸦片以戕其身体……合四万万人,而不能得一完备之体格,呜呼!其人皆为病夫。
”此后,洋人骂国人乃“东亚病夫”之说,伴随当日“民族主义救中国”之风潮,愈传愈广,骤成“定论”。
辛亥革命时期的谣言研究:基于《申报》史料的记载
《 申报》 馆在 1 9 0 5 年首次大整顿中, 广延各省访 事,
延 聘北 京及 各 省 会 的 机 关 中人 , 担任 重要访稿 , 采
为 公共 舆 论 的媒 介 扮 演 着 很 重 要 的 角 色 。《 申报 》 作 为 在 整 个 上 海 新 闻事 业 发 展 过 程 中 比较 完 备 的
新闻中心 , 在 公 众 舆 论 生 活 中 的 地 位 日渐 凸 显 。
何 ?特别 是 那些 具有 社 会 影 响力 的谣 言 , 它 们 是 否
第 3 5卷 第 4期
2 0 1 5年 8月
河池 学 院学报
J OU RNAL OF HE CHI UNI VE RS I T Y
Vo 1 . 3 5 N 0 . 4
Aug . 2 01 5
辛 亥 革命 时期 的谣 言研 究 : 基 于《申报》 史 料 的记 载
岳 鹏 星 ,吕承文
文化现 象, 为剖析清末历 史情状的视 角之一 。辛亥革命 时期 , 清政府 固守专制传 统 , 钳制舆论 。 由于 国家治理能 力
低效 , 对 于 谣 言 防控 不 力 , 加 之 地 方 上 的 天 灾人 祸 , 民智未开 , 给 谣 言 的 产 生 与 传 播 培 植 了温 床 。革 命 党 人 利 用 谣
( 1 . 苏 州大 学 社 会 学 院 ,江 苏 苏' k l ' l 2 1 5 1 2 3; 2 . 宁波大学 法 学 院 ,浙 江 宁波 3 1 5 2 1 1 )
[ 摘
要] 辛亥革命 时期 的谣 言是 时代造就的产物 , 并在 公众舆论 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谣 言作 为一种社会
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谣言
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谣言
黄珍德
【期刊名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清末新政期间,各地"讹言繁兴",谣言蜂起,并逐步汇合为强大的反对新政的社会舆论,最终以暴力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与清末新政时期普通民众的社会心理有着相当大的联系.由于当时社会的急剧变动、普通群众的落后意识和清末新政给普通民众带来沉重的捐税负担,趋利避害的社会心理驱使普通民众视清末新政为"病民之政",因而不断信谣传谣,乃至掀起反对新政的武装斗争,冲击了新政的深入开展,动摇和瓦解了清朝的统治.
【总页数】6页(P98-102,115)
【作者】黄珍德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广州,5106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2
【相关文献】
1.清末新政时期语言规划与国家认同 [J], 史玄之
2.清末新政时期留欧教育研究 [J], 金灿灿
3.清末新政时期朝鲜人移入中国东北原因及影响探究 [J], 李卓
4.清末新政时期东北农科职业教育实践考述 [J], 郭海洋
5.清末新政时期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改革 [J], 侯建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谣言作者:黄珍德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更新时间:2007年07月09日一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满清王朝蒙受了奇耻大辱,慈禧太后匆忙率领清朝皇室“西狩”。
在严重的内外危机面前,两年多以前镇压过戊戌变法的清朝最高统治者也不能不痛定思痛,极感变法维新的必要,于是被迫祭出改革大旗。
1901年1月29日,逃亡西安的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昌言变法之不可缓,并要求各大臣“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各举所知,各抒己见”(注: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四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602页。
)。
4月21日,清政府设立督办政务处,作为议商变法条陈和制订各项新政措施的办事机关。
从此,清末新政正式开始,直到清朝统治灭亡为止,历时十年之久。
清末新政无疑是清王朝自救的又一次努力,客观上却是近代中国要求向现代社会转型这一主题的体现,符合历史潮流,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之后中国的一些现代设施,正是肇端于斯。
对此,近年来学术界已经作了比较充分的肯定。
不过,进步的事物不一定都会立即获得广泛的同情与支持,何况还存在“正人行邪法,邪法可归正。
邪人行正法,正法悉归邪”(注:马鸿谟编:《民呼、民吁、民立报选辑》(一),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42页。
)的问题。
清末十年的许多新政措施理应有助于弥补传统中国之不足,如兴学校以广教育、办巡警以保治安、行自治以伸民权,等等。
立宪知识分子办报纸,设学会,孜孜于鼓吹民权、立宪,积极宣传新政于中国有利无害。
然而,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更由于国家的恶性操作,新政给社会带来了太多的苛征暴敛。
因而,清末新政在集镇农村引起的不是广泛的响应,而是普遍的冷漠、不满和反对。
它在广大普通民众眼中的形象日益败坏和歪曲,以至“谣诼蜂起”(注:柴德赓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以下简称《辛亥革命》)第三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01页。
)。
谣诼,即现代意义上的谣言。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谣言是指缺乏明确和可靠的事实根据却广为传播的不真实的信息;同时它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反映着许多社会问题和群体心理。
它可能是某些人为某种特定的目的而故意捏造,也可能只是传闻或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扭曲、变异,但不管怎样都真实地体现了传谣者和信谣者对于某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往往是他们集体无意识的自然流露和宣泄。
清末新政时期流传于大江南北、黄河内外的关于新政的谣言,在某种程度上表征了普通民众对于新政的排斥态度,既体现了中国普通民众意识落后性的一面,同时也是新政得不到广大普通民众认同的反映。
清末新政时期在社会广泛流传的关于清末新政的谣言大体上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新政乃清政府奉列强旨意为洋化中国而举办。
这是普通民众在以排外为主要内容的义和团运动被中外统治势力联合镇压下去之后对于仿效西方和日本的清末新政恶性预设的结果。
如据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初四日陕西巡抚曹鸿勋电奏:陕西省扶风、渭南两县办理地方新政不得人心,曾有“匪徒煽惑愚民”,“指学堂为洋教,指电线为洋人所设,指统税为洋税”,两县民众信之,掀起一股打学堂、砍电线杆、毁税局的风潮。
(注:柴德赓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以下简称《辛亥革命》)第三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80-481页。
)《东方杂志》曾刊文指出:中国普通民众“富于排外之思想”,将清末新政一律视为“西政西法”,无不“病民”,他们对于筹款办新政“不以为政府筹集国用而以为西人搜括民财”。
(注:《书赫德〈筹饷节略〉后》,《东方杂志》第一卷,第五期。
)第二,新政专与人民为难,是害人之举、虐民之政。
这是普通民众对新政给自己带来沉重捐税负担的一种推而广之的偏见。
如当调查户口刚刚开始举办的时候,江西省的广大集镇乡村就已经“讹言朋兴”,“此唱彼和”,“或曰将以抽丁当兵也,或曰将以按人勒税也”,总之于民有害无利,因而反对新政的斗争接连不断。
(注:《记江西调查户口之风潮》,《东方杂志》第六卷,第八期。
)又如浙江省遂昌县设立学堂、调查户口,南乡一带地区顿时遍布谣言,说学堂不利于农民,有害于农业生产,其创办结果只会害人虐民。
不久,大批农民聚集,声称要“誓灭学堂,以安农业”,民变旋即爆发。
(注:柴德赓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以下简称《辛亥革命》)第三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59-460页。
)第三,封建迷信所致的奇谈怪论。
这类讹言主要针对调查户口和编钉门牌。
如1910年安徽省南陵县调查户口,“愚民之反对调查者,皆云中国极贫,故将百姓生辰八字,卖与洋人,筑造五百里长之铁马路,又云每五尺长,即用一人以顶桥梁”。
(注:《安徽南陵县乡民滋事余闻》,《东方杂志》第七卷,第六期。
)再如江苏一带调查户口时,“询取居民姓名年籍,小民无知,因疑滋惑,各属传讹,屡次生事”,“居民间有用红布妄书符禄,缝缀儿童臂袖,以资压胜”。
(注:柴德赓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以下简称《辛亥革命》)第三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11页。
)江苏宜兴一带地方调查特详细,要求无论男女老幼都必须填注姓名和出生年月,即有谣言传“调查取男女生辰,为修筑铁路镇压黄河桥工之用”。
(注:柴德赓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以下简称《辛亥革命》)第三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89页。
)二揆诸史实,谣言是任何时代、任何地区都广泛存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但在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谣言如此众多和普遍,并逐步汇合为强大的反新政的社会舆论,而且多数最终演化为暴力形式的反抗国家行为,这在中外历史上不多见。
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与清末新政时期普通民众的社会心理有着相当大的联系。
首先,由于接踵而来的民族危机和阶级对抗,近代中国社会处于不断的急剧变动之中。
作为清政府挽救危机的一项举措,清末十年的新政确实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对中国封建传统的根基亦有所触动。
在这场社会重大变革中间,由于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急剧,普通民众惶恐不安,社会心理紧张而不稳定,这种情况下谣言最容易产生和散布。
姑且不论官制改革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激烈冲击,试办地方自治给中国基层社会亦造成重大的变化。
地方自治是清末预备立宪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清朝统治覆灭前的两年多时间里,各地在乡镇广设自治公所、自治研究所,选举议事会和董事会,调查户口和编钉门牌,大张旗鼓地推行起地方自治。
乡镇地方自治以“以本乡之人办本乡之事”(注: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27页。
)为号召,内容主要包括学务、卫生、巡警、善举、筹款等等,力图以自治辅助官治,逐步走向宪政,显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然而,乡镇地方自治虽深入到乡村社会,却仅仅落脚到绅士阶层,以绅权行所谓的“地方自治”。
清朝中央政府的上谕就明确指示“选择正绅,迅即筹办”地方自治(注: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50页。
);《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亦明文规定:地方自治由“合格绅民”办理(注: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28页。
)。
时人即指出,地方自治“政府责成于督抚,督抚责成于州县,州县责成于绅士”(注:长舆:《论莱阳民变事》,《国风报》第一年(宣统二年),第十八期。
)。
在实际操作中亦不过如此,各地的地方自治都由设立在县城、府城的议事会和董事会办理,这些机构绝大多数为绅士把持。
如湖北全省的议事会和董事会中,出身于绅士的人,分别占其成员的98.6%和99.5%。
(注:转引[美]周锡瑞:《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2页。
)各地方上因此出现了一大批议事会议员、董事会董事以及学董、警董、局董、委员等,他们多由绅士组成。
因此可以说,地方自治实际上是以官绅合治代替官治。
故许多绅士因此不再具备代表乡村社会的一面,同官吏一样成为国家权力的代表,“俨然与现在政府互相提契”(注: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302页。
)。
清末政府向绅士放权,促使更多的绅士(尤其是在城绅士)进入国家政权,极大地刺激了绅士的权利欲。
许多绅士因此孜孜于追逐名利,借用新政的旗帜满足日益膨胀的权利欲。
虽然他们也办了一些实事,如兴学、调查户口等,但真正关心民众疾苦者不多,相反,鱼肉百姓者屡见不鲜,严重恶化了绅民关系。
因此,地方自治不仅未给普通民众带来益处,反而造成深重的灾难。
御史萧丙炎在1911年的一份奏折中就痛陈道:“臣闻各省办理地方自治,督抚委其责于州县,州县复委其责于乡绅,乡绅中公正廉明之士,往往视为畏途,而劣监刁生,运动投票得为职员及议员与董事者,转居多数。
以此多数刁生劣监,平日不谙自治章程,不识自治原理,一旦逞其鱼肉乡民之故技,以之办理自治,或急于进行而失之操切,或拘于表面而失之铺张,或假借公威为欺辱私人之计,或巧立名目为侵蚀肥己之谋,甚者勾通衙役胥差,交结地方长官,藉端牟利,朋比为奸。
”(注: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57页。
)地方自治使社会秩序发生如此大的变动,尤其是地方绅士与政府官吏互相利用,“同恶相济”(注:山东旅京同乡:《莱阳事变实地调查报告书》,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近代史资料》第1期,科学出版社1954年版。
),使普通民众处于一种焦虑、惶恐、不安的心理状态之中,于是到处议论,对即将发生和不知情的事情进行猜测,以讹传讹,谣言和流言就应运而生了。
如1910年秋江西省宜春地方政府征收捐税,民众群起反抗,当地政府担心受到攻击,乃造谣说:“此非我官府要钱,乃绅士要钱。
”(注:马鸿谟编:《民呼、民吁、民立报选辑》(一),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1页。
)这则谣言传遍全县,普通民众因地方自治和学堂皆绅士主持从而信之,并以为“凡一切新政”皆“绅士无故生事”,因而转攻绅士,声称“必欲进城毁学,杀尽学界绅首而已”。
(注:《辛亥革命》第三册,第417页。
)江苏省如皋县调查户口由当地绅士、学董主持,详细询问姓名年岁,碰巧有一家因传染病死了三人,登时谣言遍地,传绅士将百姓“八字卖与洋”以谋钱财,“群谋毁学”。
(注:《辛亥革命》第三册,第401页。
)广东连州由“城绅”办理调查户口,登时社会“哗噪”,“兽惊鸟骇”,谣言纷纷,(注:左绍佐:《连州事件日记摘录》,《近代史资料》195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