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下册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九年级上册科学部分章节的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酸碱盐
1. 酸的性质、碱的性质、盐的性质。

2. 酸碱指示剂、溶液的酸碱度。

3. 中和反应、溶液的pH值。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物质变化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2. 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3.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1.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2. 原子的构成:原子核、核外电子。

3.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第四章:物质的分类
1. 混合物和纯净物。

2. 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

3. 溶液的分类。

第五章:化学与社会发展
1. 能源的综合利用:化石燃料、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2. 化学与环境: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及保护。

3. 化学与健康:营养物质、药物与健康。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有相应的实验和练习题,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实践和巩固。

九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部编人教版)
一、物质与反应
1. 物质的分类
2. 燃烧与燃烧反应
3. 酸、碱和盐的性质及其应用
4. 金属与非金属物质的特性
5. 化学与生活中的应用
6. 常见的化学反应及其方程式
二、光与视觉
1. 光的传播和反射
2. 镜面反射和平面镜成像
3.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点
4. 光的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5. 光的颜色和彩色光的合成
三、电与磁
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
2. 简单电路的组成和特点
3. 电学元件的应用
4. 磁场的产生和磁力的作用
5. 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感应定律
6. 电能的转换和应用
四、能源与能量转换
1. 能量的概念和形式
2. 能源的分类和利用
3. 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
4. 热能的传递和转化
5. 光能、电能和化学能的转换和应用
五、生物多样性与分类
1. 物种的形成和进化
2.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
3. 动物和植物的分类原则和特征
4. 常见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和生态性
以上为九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的简要汇总,详细内容可参考《九年级科学上册教材》。

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一、力和运动1.力的分类: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拉力等。

2.力的合成与分解:力可以合成为合力,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力的矢量和;合力可以分解为其他力,如平行力的合力等于向量和,垂直力的合力等于向量的矢量差。

3.运动的三要素:位置、时间、速度。

4.动量和冲量:物体的动量等于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相互作用的物体的总动量在相互作用前后保持不变。

5.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指出没有合外力作用的物体必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牛顿第三定律指出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物体相互之间作用力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光的反射与折射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质均匀介质中以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定律:光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角的光线、法线、入射角在同一平面上。

3.光的折射定律: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的正弦与入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4.可见光谱:太阳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和色散形成的连续光谱。

5.复制光的原理:镜子反射光线形成虚像,凸透镜和凹透镜折射光线形成实像。

三、静电与电路1.静电:物体失去或获得电荷时产生静电现象,带电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电场力。

2.电荷守恒定律:封闭系统中的总电荷不变。

3.电场:带电物体周围存在电场,电荷受电场力作用。

4.电流和电路:电流是电荷的流动,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用电器组成的闭合回路。

5.电阻和电阻定律:电阻是电流对电压的阻碍程度,欧姆定律指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6.并联和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总电压相等;串联电路中总电流相等,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的电压之和。

四、热与温度1.热与温度:物体的热是物体的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的内部动能。

2.温度:温度是用来度量物体的热的大小,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华氏度和开氏度。

九年级科学下知识点总结(最全)

九年级科学下知识点总结(最全)

九年级科学下知识点总结(最全)一、物理学1、物体的运动物体的运动是由重力、空气阻力及其他力作用于物体而产生的结果。

运动的过程中有距离、时间、速度、加速度的概念。

记录物体的运动过程,可以用分段速度曲线替代方程式来表示。

2、势能与动能势能是储存在物体状况中的能量,随物体高度或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动能是物体受力运动时所产生的能量,随物体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势能与动能之间存在着能量守恒定律。

3、力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现象,它对物体有使动作不同的作用。

对23个主要力分类,分为核力、引力、电磁力、气动力和弹力。

4、气体气体是由无定形的固体和液体的分子构成的物质,具有温度、压力、焓和容积等物理量。

可以用 ideal gas law 和 van der Waal 气体定律来应用.5、电磁学电磁学主要研究电荷的施加及相互的作用。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在导体中,距离越远感应电动势就越弱,根据电磁互补定律,两个发射电流的量相反,相位相差180°,互补电流和相应的磁场相互抵消。

二、化学1、化学分子化学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最小物质(除去原子之外,物质中仍可存在其他分子),它具有构型结构、性质特性和反应活性等,是化学反应的核心。

2、化学反应细分可以分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加成反应、裂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合成、分解反应等。

3、化学平衡平衡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状态下,化学反应物质按相等质量相互作用而满足热力学动力学条件;偏心平衡时表示反应有一个方向偏离化学平衡状态,当此条件满足时,反应就会趋向化学平衡。

4、电解电解是指使溶液中的溶解物被电荷所解离而形成的反应。

电解可分为两种:水解及其他电解;前者能够是使溶液中的离子被水分子正负电荷电催化而分离;而后者则通过不同的催化剂分离,其中具有重要含义的电解分类有水熔解及传统电解。

5、溶液溶液是指一种由溶解物植物,溶解物和溶剂组成的混合液体,它具有博斯、浓度、稀释率等物理量。

九年级上册科学书的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科学书的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科学书的知识点九年级上册科学书是中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教材,本文将为你整理九年级上册科学书的部分知识点,并进行简要介绍。

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 原子结构:介绍了原子的组成结构,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并解释了原子序数、原子量等相关概念。

2. 元素与化合物:介绍了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以及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3. 分子与离子:解释了分子和离子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二、物质的变化与能量转化1. 化学反应: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化学方程式等,并探讨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

2. 燃烧反应:讲解了燃烧反应的特点、条件和影响因素,以及燃烧反应的能量转化过程。

3. 酸碱反应:介绍了酸碱的概念、性质和常见的酸碱反应,包括中和反应和盐的生成等。

三、光的传播与成像1. 光的反射:阐述了光的反射规律,包括入射角、反射角等,并介绍了镜面反射和 diff反射。

2. 光的折射:解释了光的折射规律,包括入射角、折射角等,并探讨了透明介质中光的传播路径。

3. 光的成像:介绍了光的成像原理,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并讲解了实物与像的关系。

四、机械与能量1. 力和运动:阐述了力的概念和分类,包括接触力、万有引力等,并介绍了简单机械原理。

2. 动能和势能:解释了动能和势能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的转化关系。

3. 机械工作和能量转化:讲解了机械工作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

五、电流与磁场1. 电路基本知识:介绍了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导线、电阻等,并解释了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2. 电流与电压:讲解了电流和电压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计算方法。

3. 磁场与电磁感应:阐述了磁场的概念和特性,以及电磁感应的原理和应用。

综上所述,九年级上册科学书涵盖了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物质的变化与能量转化、光的传播与成像、机械与能量以及电流与磁场等多个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每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质的构成和性质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和区别。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的定义,化合物的分类和性质。

物质的分类: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状态变化。

化学反应: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第二章: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定义、特点及判断方法。

物质的转化:单质、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与还原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酸碱反应:酸碱的定义,中和反应,pH的概念。

沉淀反应:沉淀的形成,溶解度与溶度积。

第三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的形态: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的概念和应用。

能量转化:不同能量形态之间的转化过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在热力学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概念,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第四章:电路和电流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开关、负载。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电流的方向。

欧姆定律: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

串联与并联电路:电路的连接方式,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

电功率和电功:功率的计算,电能的转换。

第五章:磁与电磁磁的性质:磁性、磁极、磁场。

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电磁铁。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发电机原理。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原理,安培力。

电磁波:电磁波的产生,波的性质,应用。

第六章:光和光学光的性质: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光速。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

光的色散:色散现象,光谱。

光学仪器:显微镜、望远镜的构造和原理。

第七章:运动和力机械运动:运动的描述,参照物的概念。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三大定律的内容和应用。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平衡。

重力和摩擦力:重力的计算,摩擦力的产生和影响。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的原理和应用。

第八章:地球和宇宙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

天体运动:开普勒定律,行星运动。

九年级科学上知识点总结(最全)

九年级科学上知识点总结(最全)

九上第一章 知识要点一、酸的通性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 红 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2、酸 + 碱 --- 盐 +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胃舒平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 AlCl 3 + 3H 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Cu(OH)2 + H 2SO 4 === CuSO 4 + 2H 2O 。

3、金属氧化物 +酸 ---- 盐 + 水 (复分解反应)①用盐酸除铁锈 Fe 2O 3 + 6HCl === 2FeCl 3 + 3H 2O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 2SO 4 ==== CuSO 4 + H 2O4、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①生锈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5、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 HCl + AgNO 3 === AgCl ↓ + HNO 3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 H 2SO 4 + BaCl 2 ==== BaSO 4 ↓+ 2HCl二、碱的通性1、碱能使紫色石蕊变 蓝 色,使无色酚酞变 红 色。

2、酸 + 碱 -----盐 +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烧碱中和石油中的硫酸 H 2SO4 + 2NaOH ==== Na 2SO4 + 2H 2O3、非金属氧化物 +碱 --- 盐 + 水①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变质 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O②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二氧化硫 2NaOH + SO 2 == Na 2SO 3 + H 2O4、碱 + 盐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不能久置 Ca(OH)2 + CuSO 4 ==== Cu(OH)2↓ + CaSO 4②氯化铁与烧碱反应 3NaOH + FeCl 3 ==== Fe(OH)3↓ + 3NaCl三、金属的性质1、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2①2、金属单质 + 酸①镁带与稀硫酸反应 Mg+ H 2 SO 4 === Mg SO 4 + H 2↑小结:金属与酸反应条件是:金属活动顺序表排在H 前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置换反应)①湿法炼铜 Fe + CuSO 4 === FeSO 4 + Cu②红色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 Cu + 2AgNO 3=== Cu(NO 3)2 + 2Ag小结: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 金属加溶盐 强进弱出 。

初三科学知识点全部归纳总结

初三科学知识点全部归纳总结

初三科学知识点全部归纳总结初三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万有引力和重力1. 引力的概念和特性2. 万有引力定律3. 地球的重力第二章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1. 光的传播与视线2. 光的反射定律3. 镜面反射与平面镜4. 曲面镜的成像第三章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1. 光的折射定律2. 透明介质中光的传播3. 光的色散现象第四章物质的三态变化和粒子理论1. 物质的三态变化2. 过饱和的现象3. 粒子理论第五章电流和欧姆定律1. 电流的基本概念2. 电路的符号表示3. 欧姆定律和电阻第六章电能与电功1. 电能和电功的概念2. 电能与电功的转换3. 电表的使用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转化1. 机械能守恒定律2. 动能和势能3. 能量转化与机械效率第八章电流的磁效应1. 电流在磁场中的作用2. 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强度3. 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第九章电磁感应和电动机1. 电磁感应现象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 电动机的原理和应用第十章交流电和电力1. 交流电的特点和表示方法2. 电阻、电感、电容在交流电中的特性3. 电力和电能消耗第十一章运动的描述和运动规律1. 点的运动和均匀运动2. 非匀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3. 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第十二章静力学和压强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2.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3. 浮力的原理和应用第十三章热和温度1. 热的传递方式2. 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3. 物质的热膨胀性质第十四章热能与机械能转化和热机1. 热能与机械能转化的原理2. 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工作原理3. 热机的效率第十五章波动和声音的传播1. 机械波的传播特点2. 声波的特点和声速3. 声音的反射和回声第十六章电磁波和光的性质1.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2. 光的特性和光的色散3. 光的波动说和粒子说第十七章基因和遗传1. 细胞的基本结构2. 基因的概念和DNA的结构3. 遗传的规律和遗传的应用第十八章物质的排列状态和分子运动1. 物质的微观结构2. 物质的排列状态和密度3. 分子运动的特点和分子间力总结:初三科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对于学生们复习和备考非常重要。

人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科学探究1.1 科学探究的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调查法- 比较法- 文献法- 假设法1.2 科学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制定计划-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解释和结论- 反思和评价- 表达和交流第二章物质及其变化2.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元素- 化合物- 混合物- 纯净物- 有机物- 无机物2.2 原子和分子- 原子- 分子- 离子- 元素符号- 化学式2.3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催化剂- 反应速率第三章能量与生活3.1 能量的种类和转化- 机械能- 热能- 光能- 电能- 核能- 生物能3.2 生活中的能量转化- 摩擦生热- 燃烧- 太阳能电池- 风力发电- 食物链第四章生物与环境4.1 生物的特征- 生命活动需要营养- 能进行呼吸- 能排出废物-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能生长和繁殖- 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由细胞构成4.2 生物的分类- 植物- 动物- 微生物4.3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第五章地球与宇宙5.1 地球的结构- 地壳- 地幔- 地核5.2 地球的运动- 自转- 公转-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形成5.3 宇宙的探索- 恒星- 行星- 星系- 宇宙大爆炸- 黑洞第六章技术与发明6.1 技术的种类和作用- 机械技术- 电子技术- 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 新材料技术6.2 重要的发明和发现- 轮子的发明- 火的发现和利用- 电灯的发明- 计算机的发明- 互联网的发明- 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份人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涵盖了主要的学科内容,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九年级全一册科学知识点

九年级全一册科学知识点

九年级全一册科学知识点在九年级的全一册科学教材中,我们将接触到一系列有趣的科学知识,涵盖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个领域。

这些知识不仅仅有助于我们了解自然界的奥秘,还能够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和批判思维。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起探索这些科学知识点。

第一部分:物理知识点物理是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九年级一册的物理教材中,我们将学习到许多关于力学、光学和电磁学的知识。

力学是物理学中最基础的分支之一。

我们将学习到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了解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规律。

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通过了解光的折射、反射和色散等现象,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路径和现象背后的原理。

电磁学是研究电荷、电流和电磁场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我们将学习到电荷、电场和电流的基本概念,了解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等重要现象。

第二部分:化学知识点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学科。

在九年级的化学教材中,我们将学习到有关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和化学反应等知识。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

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了解元素的性质、排列规律和周期性变化。

化学键是化合物中原子相互结合的力量。

我们将学习到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不同种类的化学键形成的原理和相关概念。

化学反应描述了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

我们将学习到化学反应的平衡、速率和能量变化等概念,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第三部分:生物知识点生物学是研究生命以及生命现象的学科。

在九年级全一册的生物教材中,我们将学习到关于细胞、遗传和生态等方面的知识。

细胞是生物世界中最基本的单位。

我们将深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细胞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原理。

遗传是生物传递性状的过程。

通过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多样性,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种的进化和多样性的形成。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我们将学习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物种间的相互关系和生态平衡的维持。

通过学习这些科学知识点,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世界的奥秘和规律。

科学九年级全册知识点

科学九年级全册知识点

科学九年级全册知识点科学九年级全册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科学知识点。

本文将对其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介绍和论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物理知识点1. 运动学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一部分。

它包括研究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参数,并通过数学模型描述和预测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和物体运动规律的学科。

它涉及到牛顿三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机械工作等内容。

3.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的学科。

它包括物体成像、凸透镜、色散等内容。

4. 热学热学是研究物体温度、热能传递和热力学循环等内容的学科。

它涉及到热传导、热膨胀、理想气体等知识点。

二、化学知识点1.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化合物是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这些元素和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特点。

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

它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置换反应等。

3. 电化学电化学是研究电流与化学反应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包括电解、电池工作原理等内容。

4.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是指物质由原子或分子构成,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

这些性质包括密度、比热容、溶解度等。

三、生物知识点1. 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具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等。

2. 遗传与变异遗传与变异是指生物体在繁殖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现象。

这些变异包括突变、基因重组等。

3.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生物种类随时间演化的过程。

它涉及到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等内容。

4.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体与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

它包括食物链、能量流动等知识。

总结起来,科学九年级全册的知识点涵盖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个学科领域。

它们是学生理解自然界规律和培养科学思维的基础。

通过深入研究和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将获得对科学的更深刻理解,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九年级科学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科学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科学知识点梳理一、电学基本概念1、电压、电阻、电流、电功率等基本概念的含义和单位。

2、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3、欧姆定律: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4、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任意一个节点的电流代数和等于零。

5、右手定则:用于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

二、电学基本公式1、欧姆定律:V=IR2、电功率公式:P=UI3、电功公式:W=UIt4、基尔霍夫定律:∑I=05、右手定则:F=BIL三、电学实验1、电路图的绘制:包括电源、电阻、开关、导线等基本元件的电路图。

2、电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连接电路、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记录实验数据等。

3、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电阻、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验证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等。

四、电学现象和应用1、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如电灯、电视机、洗衣机等。

2、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发电站、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系统等。

3、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如接地线、断路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等。

4、电磁感应的应用:如电动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等。

五、其他知识点梳理1、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概念和性质。

2、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方法。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标题:中考作文《自己决定》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审题指导】这个题目《自己决定》让我们思考的是自己的选择和决策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不断地面对选择,无论是小到日常琐事,还是大到人生方向,都需要我们做出决定。

这个题目提醒我们,每一次的决定都可能影响我们的生活轨迹,因此,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也需要学会尊重他人的决定。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从自身或他人的角度出发,讲述一次重要的决定过程,以及这个决定带来的影响。

我们也可以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来阐述决定的重要性,或者探讨决定的哲学意义。

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引言本文档旨在全面总结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课程内容,为考试和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将分学科逐一梳理重点概念、原理和公式,并提供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

物理学1. 运动与力学-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

- 力学基本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 功和能量的概念:功的计算、机械能守恒定律。

- 动量和冲量的概念:动量的计算、动量守恒定律。

2. 热学- 温度和热量:热量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 水的相变:冰点、沸点、比热容。

3. 电学- 电流的基本概念:电流、电阻、电势差。

- 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 磁学:磁场、电磁感应。

化学1.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原子结构:电子、质子、中子。

- 分子与化合物:键的类型(离子键、共价键)。

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 化学反应: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3.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碳链、碳环。

- 有机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

生物学1. 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 细胞的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 遗传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定律。

- 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3. 人体生理- 消化系统: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 循环系统: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血液循环。

学习策略- 定期复习:使用间隔重复技术,巩固记忆。

- 做笔记:梳理重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 实践操作:进行实验和项目,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结语通过本文档的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对九年级上册的科学知识点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记住,持续的努力和实践是成功的关键。

祝学习进步!。

九年级科学上全册知识点速记

九年级科学上全册知识点速记

九年级科学上全册知识点速记第一章:物理1.1 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 物质的分子结构:固体分子紧密排列、液体分子有规则但相对松散、气体分子间距较大。

-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如颜色、形状、硬度等)和化学性质(如燃烧、腐蚀等)。

1.2 力与压力- 力的定义: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态的作用。

- 力的计算: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 压力的定义: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 压力的计算:压力等于作用力除以受力面积。

1.3 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 物体的运动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 物体的受力分析:合力、分解力、平衡力。

1.4 机械能和机械运动- 机械能的定义: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 动能的计算: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 势能的计算:势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高度。

- 守恒原理: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

第二章:化学2.1 物质的分类和变化- 物质的分类:纯物质(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均匀混合物、不均匀混合物)。

-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2 酸、碱和盐- 酸的定义和性质:具有酸味、能与碱中和、能腐蚀金属等。

- 碱的定义和性质:具有碱味、能与酸中和、能与油脂化合等。

- 盐的定义和性质:化学物质,由酸和碱反应生成。

2.3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反应物、生成物、化学符号、系数等。

- 化学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

2.4 金属元素的性质和金属的利用- 金属元素的性质:导电性好、导热性好、金属光泽等。

- 金属的利用:制造工具、建筑材料、导电线、硬币等。

第三章:生物3.1 素材的分子成分和构造- 生物的主要组成: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等。

- 生物大分子的构造:氨基酸、核苷酸、单糖、甘油酯等。

3.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1. 物理知识点
- 运动与力
- 力的作用及计算
- 运动的三要素:时间、位移、速度
- 动力学定律:牛顿第一、二、三定律
- 光学
- 光的传播和反射
- 光的折射和色散
- 光的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
- 电学
- 电路基本知识:电流、电压、电阻
- 静电学:电荷、电场、静电力
- 电流与磁场
- 声学
- 声的传播和特性
- 声的强度和音量
- 声的反射和干涉
2. 化学知识点
- 物质的分类
- 纯净物与混合物
- 元素和化合物
- 金属和非金属
- 反应与能变化
-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物质的化学性质
- 燃烧和酸碱中和
-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 原子与分子
- 元素周期表
- 化学键和离子
- 化学方程式和反应速率-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 反应速率与影响因素- 能量变化与速率的关系
3. 生物知识点
- 生物多样性
- 物种的定义和分类
- 生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 细胞和遗传
- 细胞结构和功能
- 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 遗传物质的基本特性和遗传规律
- 生物的生长与发育
- 生物的生长过程和调控
- 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
- 生态学和环境保护
以上是最新的人教版九年级科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ferenced Sources:
- 人教版九年级科学教材
- 中国教育部最新科学课程标准。

九年级科学知识点上册

九年级科学知识点上册

九年级科学知识点上册【九年级科学知识点上册】一、物质的组成与转化1. 原子与分子2. 元素与化合物3.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4. 离子与离子反应5. 元素周期表二、物质与能量的关系1. 能量的种类和转化方式2. 热能的传递与传导3.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4. 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三、生物及其多样性1. 生物的组成与特点2.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3.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4.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四、物理规律及其应用1. 牛顿运动定律2. 电流与电阻3. 光的传播与成像4. 声的传播与利用五、地球与地理环境1. 地球的结构与形态2. 大气与天气变化3. 水资源与水循环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六、人类的生殖与发育1. 生殖细胞与性别2. 性别遗传与性别决定3. 生殖与发育的周期4. 青春期与心理健康七、物质的运动与传递1. 声音的传播与接收2. 热的传递与控制3. 功与机械能转化4. 电能的转化与应用八、细胞及其功能1. 细胞的结构与特点2. 细胞的功能和分工3. 细胞的分裂与增殖4. 遗传与变异九、繁殖与遗传1.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2. 同体与异体繁殖3. 遗传与进化4. 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十、自然界中的能量利用与转化1. 太阳能的利用2. 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3. 水能与风能的利用4. 地热与核能的利用十一、物质与环境1. 空气污染与大气环境保护2.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3. 土壤资源与土地环境保护4. 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环境保护【结束】。

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学1.细胞与生命: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质包括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

2.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核负责遗传信息的传递,细胞质负责物质合成和能量转换,细胞膜起着包裹细胞、选择物质通透性和维持内外环境稳定的作用。

3.细胞分裂与遗传:有两种类型的细胞分裂,即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是有关细胞增殖和发育,减数分裂是有关产生生殖细胞。

4.遗传与基因: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通过遗传物质DNA的复制而传递。

5.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生物体包括器官、组织、细胞和器官系统,不同器官系统协同工作以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

二、物理学1.热传导与热传导:热能传导是指物体间热能的传递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2.光的传播与光的成像:光的传播方式有直线传播和折射传播,光的成像是通过光线在光学系统中的折射和反射来形成的。

3.电学基础:电是载流子在闭合回路中运动所产生的现象,电流单位为安培,电压单位为伏特。

4.简单电路与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电流强度相同,电压相加,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电流相加。

5.动能、势能与机械能守恒:动能是因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因物体位置而具有的能量,机械能守恒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三、化学1.原子: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云,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3.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化学反应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化学反应的速率。

4. 相对论:相对论是指物质的质量和能量之间的等价关系,E=mc²,其中E为能量,m为物质的质量,c为光速。

5.开放性实验与气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与温度和体积有关,通过开放性实验可以实验气体的压强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四、地球科学1.太阳系:太阳系是太阳和绕其运行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天体组成的系统。

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探索规律的学科。

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大量的知识点,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我对九年级上学期科学课程的知识点进行的总结。

一、生物学知识点总结1. 细胞与细胞组织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类型。

细胞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进行繁殖。

不同类型的细胞可以组成不同类型的细胞组织,如动物体内的肌肉组织、骨骼组织等。

植物体内的组织包括维管组织、根组织等。

2. 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生物种群中基因传递的过程。

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单位,可以通过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组合来决定个体的性状。

遗传的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基因突变等。

进化是指物种随着环境的改变而逐渐演变的过程。

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了物种适应性和自然选择的概念。

3.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个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物栖息地和生态位组成。

生物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物理学知识点总结1. 运动与力学物体在空间中运动的规律可以用力学来描述。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力的单位是牛顿,可以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来计算物体的运动状态。

2. 热与能量热是能量的一种形式,热的传递方式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

能量是物体进行工作和产生热量的来源,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转化的原理是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

3. 光学光的传播方式包括直线传播和弯曲传播。

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可以通过光的入射角和出射角来计算。

光的成像由凸透镜和凹透镜完成,可以通过光的追迹法来确定成像位置。

三、化学知识点总结1.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物质由原子组成,可以根据原子种类和原子数量来确定物质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

酸和碱是常见的化学物质,酸碱中和反应可以生成盐和水。

2. 物质的分类和分离化学物质可以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类。

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酸碱盐一、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常见的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溶液指示剂在酸溶液中在碱溶液中石蕊溶液红色蓝色酚酞溶液无色红色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1)检验溶液是酸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

(2)检验溶液为碱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或者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思考:指示剂只能反映某种物质的酸碱性,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就是酸或碱。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二、常见的酸酸和碱都有腐蚀性,使用时一定要小心!闻溶液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许气体飘进鼻孔(如右图所示),千万不要直接凑近鼻子闻,因为这样做很危险!(一)、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观察现象并闻气味;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无色黏稠、油状液体打开瓶盖现象瓶口有白雾无明显现象原因有挥发性无挥发性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刺激性气味敞口久置现象质量减小质量增加原因有挥发性有吸水性分析:(1)①盐酸是HCl气体的水溶液,浓盐酸易挥发。

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后,看到有白雾,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

②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的,工业用浓盐酸因含有杂质Fe3+而略带黄色。

(2)浓硫酸的质量增加,原因是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有吸水性。

因此,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

(如右图所示)。

状元笔记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都会变稀,但原因不一样。

浓硫酸变稀,是因为吸水性,溶剂增加,溶质不变;浓盐酸变稀是因为挥发性,溶质减少,溶剂不变。

因此,浓盐酸和浓硫酸都要密封保存。

(二)浓硫酸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实验探究2】探究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步骤浓硫酸在纸上写字用木片蘸浓硫酸写字将浓硫酸滴到纱布上将浓硫酸滴到蔗糖上一段时间后的现象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黑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黑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黑由黄变黑结论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使纸张、木条、布甚至皮肤脱水被腐蚀启发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切不可将浓硫酸滴在皮肤和衣服上,因为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的原因:因为浓硫酸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和氧原子按2:1即水的形式夺取出来,生成黑色的碳。

九年级科学必备知识点下册

九年级科学必备知识点下册

九年级科学必备知识点下册第一章:生物学的基础知识1. 细胞及其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2. 细胞的生活活动细胞通过新陈代谢、物质运输、细胞分裂等生命过程来维持自身的生活活动。

3. 遗传与变异遗传是指父代的性状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

变异是指个体之间存在着遗传信息的差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第二章:生物多样性1. 分类与进化分类是对生物进行有条理的归类,而进化是生物种群经过长时间的适应和演化,逐渐产生新的物种。

2. 植物界的多样性植物界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们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有所差异。

3. 动物界的多样性动物界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等,脊椎动物包括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

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纯物质又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2. 燃烧与火灾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一种现象,而火灾是燃烧失控的结果,需要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

3. 酸碱与中性物质酸碱是在水溶液中具有酸性或碱性性质的物质,中性物质在水溶液中不具有酸性或碱性。

第四章:力学1. 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是物体位置的变化,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匀速曲线运动和变速曲线运动。

2. 力的概念和分类力是能够改变物体状态或形状的原因,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3. 能量与功能量是物体具有的做功能力的能力,而功是力对物体作用所做的功率。

第五章:光学1. 光的传播与折射光在真空中传播是直线传播,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2. 光的成像光的成像是光线经过折射或反射后,在物体背后形成的像。

3. 视觉与光的偏振视觉是通过眼睛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化为图像的过程,而光的偏振是指光的振动方向只在一个平面上的现象。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法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和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物质和反应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范本九年级科学上下册知识点汇总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章知识要点一、酸的通性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2、酸 + 碱 --- 盐 +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胃舒平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加热 点燃点燃 点燃 3、金属氧化物 +酸 ---- 盐 + 水 (复分解反应) ①用盐酸除铁锈 Fe 2O 3 + 6HCl === 2FeCl 3 + 3H 2O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 2SO 4 ==== CuSO 4 + H 2O 4、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①生锈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5、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 HCl + AgNO 3 === AgCl↓ + HNO 3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 H 2SO 4 + BaCl 2 ==== BaSO 4 ↓+ 2HCl 二、碱的通性1、碱能使紫色石蕊变 蓝 色,使无色酚酞变 红 色。

2、酸 + 碱 -----盐 +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烧碱中和石油中的硫酸 H 2SO4 + 2NaOH ==== Na 2SO4 + 2H 2O 3、非金属氧化物 +碱 --- 盐 + 水①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变质 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O ②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二氧化硫 2NaOH + SO 2 == Na 2SO 3 + H 2O 4、碱 + 盐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不能久置 Ca(OH)2 + CuSO 4 ==== Cu(OH)2↓ + CaSO 4 ②氯化铁与烧碱反应 3NaOH + FeCl 3 ==== Fe(OH)3↓ + 3NaCl 三、金属的性质1、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①红色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 2Cu+O 2=== 2CuO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 2 === Fe 3O 4 2、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①镁带与稀硫酸反应 Mg+ H 2 SO 4 === Mg SO 4 + H 2↑小结:金属与酸反应条件是:金属活动顺序表排在H 前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置换反应)①湿法炼铜 Fe + CuSO 4 === FeSO 4 + Cu②红色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 Cu + 2AgNO 3=== Cu(NO 3)2 + 2Ag 小结: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 金属加溶盐 强进弱出 。

四、 有机物的性质 1、可燃性①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 4 + 2O 2 ==== CO 2 + 2H 2O②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 2H 5OH + 3O 2 === 2CO 2 + 3H 2O 五、物质鉴别1、据物质颜色鉴别Cu 红 CuO 黑 CuSO 4粉末白色 CuSO 4溶液蓝色 CuSO 4·H 2O 蓝 Fe (银白) Fe 2O 3 (红) FeCl 3 (黄) Fe(OH)3 (红褐色) 2、根据反应现象鉴别(1)鉴别NaOH 溶液与石灰水 Ca(OH)2 + CO 2 ==== CaCO 3 ↓+ H 2O (2)鉴别稀硫酸与稀盐酸 H 2SO 4 + BaCl 2 ==== BaSO 4 ↓+ 2HCl(3)鉴别肥皂水、食盐水、盐酸 分别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3、Cu(OH)2 蓝色絮状沉淀 Fe(OH)3红褐色絮状沉淀 六、常见物质化学式及俗称及重要性质1.硫磺: S 淡黄色粉末2. KCIO 3 白色物质易溶于水3.金刚石、石墨、 活性炭:C4. 甲烷:CH 4 (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5. 高锰酸钾:KM n O 4 紫黑色6. 酒精:乙醇C 2H 6O7.生石灰:CaO 白色固体、易吸水 8. 石灰石 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 3 9. 干冰(二氧化碳):CO 2 10.胆矾、蓝矾:CuSO 4•5H 2O 蓝色固体 11. 食盐----NaCl 纯碱 苏打----- Na 2CO 3 七、四大反应类型: 1、各举一例: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八、物质特性1、浓H 2SO 4 :吸水性(用于干燥剂)、 脱水性(使木材、纸张等炭化变黑)。

2、浓盐酸:挥发性,产生白雾(盐酸小液滴)3、固体NaOH :吸水性(用于干燥剂,不能干燥CO 2)、与空气中CO 2反应变质。

4、Na2CO3·10 H2O:在干燥空气中风化失去结晶水(属于化学变化)。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方法:(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三)根据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一)、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

(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二)、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氧气、氮气、铁、硫等。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1.1单质按性质不同分金属和非金属:金属如铁,铜、镁等;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

金属非金属颜色具特殊的金属光泽有多种颜色,但无金属光泽延展性具良好的延展性不具延展性可锻性具良好的可锻性不具可锻性硬度比较硬硬度不一致导电性良好的导电性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电导热性良好的导热性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热密度密度高密度低熔点熔点高熔点低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顺序为:银>铜>铝>铁。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

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1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注意:a.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就属于无机化合物。

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2.2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但包括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

(三)、无机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

1.1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元一氧”。

氧化物可分为: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CaO、MgO等。

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H2O、SO2等。

1.2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1.3碱:电解质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1.4盐:由金属(或铵根)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三、物质转化的规律:(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1)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如:点燃点燃∆S + O2 ==== SO2 C + O2 ==== CO2 C + 2S === CS2(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如:CO2+H2O == H2CO3 SO2+H2O == H2SO3 SO3+H2O == H2SO4(二)、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1)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或金属氧化物。

如:∆ ∆ 点燃Fe + S === FeS 2Fe + 3Cl2 ==== 2FeCl3 3Fe + 2O2==== Fe3O4(2)某些金属氧化物和水反应可以生成相应的碱。

如:CaO + H2O === Ca(OH)2 Na2O + H2O === 2NaOH K2O + H2O === 2KOH(三)、金属的冶炼1.金属冶炼主要是指将金属氧化物转化为金属的过程。

在金属氧化物中加入还原剂,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从而使其还原成全属单质。

2.可以作还原剂的物质主要有 碳 、一氧化碳 和氢气 。

(1)、木炭和氧化铜粉末在高温下的反应: ∆C + 2CuO === 2Cu + CO 2实验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从孔雀石中冶炼铜:①孔雀石(或铜锈)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为绿色粉末。

∆②孔雀石加热: Cu 2(OH )2CO 3 === 2CuO + H 2O + CO 2 ∆③氢气还原氧化铜: H 2 + CuO === Cu + H 2O现象:黑色粉末状固体逐渐变为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操作注意事项:实验开始时需先通一会氢气,再加热氧化铜,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加热时试管爆裂;实验停止后,要继续通人氢气,直到试管冷却为止,防止灼热的铜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铜。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 2O 3 ===== 2Fe + 3CO 2操作注意事项: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实验时应该先通—会一氧化碳,以排除试管中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引起爆炸。

多余的一氧化碳不能直接排到空气中,应对着火焰烧掉。

3.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能从氧化物中夺取氧的能力叫做还原性,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可作还原剂。

如碳、一氧化碳和氢气等。

重要提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中容易出现的典型错误:(a )试管口高于试管底。

应使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

(b )试管口加了胶塞。

试管口不能加胶塞,否则气体排不出,容易造成试管炸裂。

(c )导管略伸入试管口。

应使导管贴试管上壁伸入试管底部。

4.有关纯度问题的汁算(1)根据混合物质量及其纯度,计算纯净物质量: 纯净物质量 = 混合物质量 × 纯度 (2)根据纯净物的质量,求出其中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 某组成元素的质量 ÷ 纯净物的质量 (3)求工业产品中的含杂质的物质的质量(即混合物质量)混合物质量 = 纯净物质量 ÷ 纯度(四)、 化合物之间的转化1.鸡蛋外壳与稀盐酸的反应:CaCO 3 + 2HCl ===CaCl 2 + H 2O + CO 2 现象:一会下沉,一会又浮上来,不断地上下沉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