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育》投稿邮箱

合集下载

教育类知名期刊【范本模板】

教育类知名期刊【范本模板】

封面简介期刊名称: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创办日期: 1972.10.01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刊期:月刊电话:(029)85308197 85212152Email信箱:zhongzhengcan8197@163。

com国内统一刊号: 61—1030/G4国际标准刊号:1002—2147投稿须知稿件要求:(1)本刊只刊登首发稿。

为保证作者的署名权和知识产权,作者和课题负责人应在“论文出版协议”上签名。

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文字修改权,对所发稿有版权。

(2)排版要求:请参考征稿简则。

网络投稿程序:(1)作者注册;(2)查看投稿须知;(3)查看版权协议;(4)填写稿件信息;(5)填写作者信息;6)上传稿件和附件.注意:(1) 带*的内容为必添项。

(2)每篇文章都需要有投稿作者和通讯作者,可以由同一人担任.如果是学生,通讯作者应该是指导教师。

(3) 为提高稿件的外审效率,请作者推荐合适的专家供编辑部参考。

推荐专家至少为两位,多填不限。

(4)要把所有的署名作者一一填写,因为在打印录用通知时需要把所有的作者姓名全部打印上去。

稿件流程: (1)作者上传的稿件成功后,作者会接到系统自动发送的收稿通知;(2)稿件经初审合格后,作者会收到初审编辑发的稿件接受通知;(3)作者按照初审编辑的通知到编辑部递交有关材料;(4)稿件经复审或专家外审;(5)复审或外审通过的稿件编修;(6)稿件由副主编定文发表。

(7)稿件刊出后半个月左右,期刊会寄送到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假期顺延)。

(8)若作者投稿100天后未收到本刊编辑部的任何通知,可自行处理稿件,并通知编辑部,请勿一稿多投。

如不拟刊用,不退原稿,请自留底稿。

来稿如涉及保密事项,概由作者本人负责。

封面简介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封面简介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0-0186CN:11—1278/G4邮发代号:2—29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课程-教材-教法创刊时间:1981读者对象为中小学教师和教研员、师范院校师生、课程教材研究者、教育行政领导栏目设置课程研究与实践、教材评价、中小学各科教材与教学、教学理论与方法、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与借鉴、学术动态等栏目。

汾阳市实验小学:十项措施构建学校德育新模式

汾阳市实验小学:十项措施构建学校德育新模式

文赵毅汾阳市实验小学有着近百年的办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山西省首批义务教育示范学校、德育示范学校。

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的办学宗旨,始终发挥着示范校、窗口校、特色校的重要作用,不断引领着汾阳市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

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管理网络,探索学生心理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不断丰富德育工作内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

走“习惯培养、润德化心、活动延伸、落在实处”的德育工作特色之路。

坚持以“六年奠基一生,好习惯成就未来”作为德育理念,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努力把德育工作做细、做活、做出成效。

一、撑好一个支点,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确立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发展”的教师培养理念,全面关心教师的精神追求和发展愿景,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采取师德修养培训、教师阅读促进、教师培训提升、教育技能强化等措施,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政治素养、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

德育工作绝不是一节品德课、一次晨会、一节班队会就能完成的教育任务。

只有形成全校“人人管德育、个个抓德育”的局面,才能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

学校建立了由校长亲自挂帅,政教处、教导处、体卫处、总务处和少先大队具体执行的高效能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尤其是在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方面,我校严格落实班主任例会制度和培训制度,增强班主任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让班主任植根于先进的教育理论和鲜活的教育实践的沃土中,实现专业成长。

二、抓住一条主线,做细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多年来,我校扎实有效地加强学生的常规训练,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真正落实《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班级纪律、卫生、出操、穿校服、佩戴红领巾等方面进行检查。

我们采取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使每个学生时刻约束自己养成习惯,保证班集体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班风班貌。

《新一代》杂志社投稿发表

《新一代》杂志社投稿发表

《新一代》杂志社投稿发表杂志简介投稿请加本id号《新一代》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共青团甘肃省委主办的一份青年刊物,兼顾教育教学研究,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月刊。

内容丰富新颖,版式精美独特,四封、环衬之设计富有艺术感染力,栏目别致,题材广阔,力求以新视角去体现时代特征,用真情感去回应青年心声,进而为高等院校、高职院校,中等职业及中小学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发表各类原创性的学术理论、成果综述、评职、晋级等方面提供主阵地。

邮发代号:54—4。

国际刊号:ISSN1003-2851 国内刊号:CN62-1003/G0。

二、征稿对象中等职业及中小学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

三、征稿栏目杂志栏目设置:教育教学方面:管理方略、德育论坛、教育理论、教学探索、专业研究、素质教育、教育新观察、改革前沿、科教研究、教育教学方法、课改论坛、教学案例、多媒体教学、班主任论坛、教与学管理、教育心理研究、体育与艺术教育。

四、征稿要求1、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书写规范,文责自负。

字数在1500-5000字左右(字数多的请注明)。

来文随附作者单位、邮编、手机、电话、电邮等个人信息,来稿请附作者详细简介: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单位及职称,职务,主要研究方向。

2、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搞时确定,同时注明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

来稿严格按学术论文格式要求,附有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

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

3、论文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专项基金或攻关项目,应标注于文章作者姓名单位下方。

4、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般采取电子文档。

文档名请作者设为作者姓名,以便查阅。

5、来稿不退。

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请勿一稿多投!2200——2400字符/版。

本刊来稿必复,如采用将在15天内通知作者,作者来稿前后可与编辑部联系,以便查收。

编辑部在刊发时有权对来稿进行必要的删改,不同意删改的要在来稿中注明。

最新教育类杂志投稿邮箱,欢

最新教育类杂志投稿邮箱,欢

最新教育类杂志投稿邮箱,欢博文收藏03-04 1539:最新教育类杂志投稿邮箱,欢迎补正:本资料由宗权老师整理1、《北京教育》(普教版) (王雪莉副主编)《人民教育》《辅导员》(教学版)《中国德育》《体育教学》《中外教育研究》《中国火炬》(图片邮件)《中小学管理》《中国教师》>《中华家教》《中小学心理健康》《初中教育研究》(韦国锋)《基础教育课程》《基础教育参考》《教育情报参考》《教育与职业》《中国基础教育》.《班主任》《中小学信息技术》《现代校长与管理艺术》《现代教育管理与教学》《生活教育》《中国教育导刊》《教学交流》《中国音乐教育》《中小学校长》《思想政治课教学》 (程光泉——理论、课改) (李兆谊——伦理道德、国情、高考、经济)《教育科学研究》《中国教工》《继续教育》《新教育》(中央教育科研所)《父母课堂》《少年儿童研究》《课程教材教法》刘启迪(课程论、音乐、体育、美术)苏丹兰(教学论、教师教育)郭利萍(小学语文)胡晓(中学语文)王维花(小学数学)李冰(中学数学、生物、计算机)陈兵(中小学外语)钮瑛(物理、化学、科学)李洁(历史、地理、小学品德与生活、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学思想政治、历史与社会)2、《西藏教育》xzjybjb@3、《甘肃教育》:(综合)(语文外语)(数理化生物)(政史地音美体)《教育革新》4、《山东教育》(综合)xdjydb@(中学)(小学)(幼教)《当代教育科学》(原《山东教育科研》)《当代教育研究》《高考指导》《创新教育》《济南教育》《基础教育论坛》5、《上海教育》《上海教育科研》《思想理论教育》(《新德育》)《基础教育》(上海)《现代教学》《当代学生》《素质教育大参考》6、《青海教育》7、《贵州教育》《贵州基础教育》(最近没用)8、《云南教育》(中学教师)(文科)(理科)(外语)《云南教育》(小学教师)(文科)(综合)《课程教材教学研究》9、《新教育》(原《海南教育》)(肖老师)、(戴欣)《教师》10、《广东教育》(综合版)(高中版)(教研版)(职教版)《师道》《广东第二课堂》《教育导刊》(综合)(幼儿) 《中小学德育》11、《今日教育》(重庆)(幼教)《高考金刊》《教育故事》《地理教育》《基础教育》(重庆)12、《安徽教育》《安徽教育论坛》《教育文汇》《科教文汇》、《家教世界》(陈主编)《中国农村教育》(安徽黄山市)《中国学校卫生》(安徽蚌埠市)13、《山西教育》:投稿系统已经投入使用:《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中学版)《校园心理》《新课程》 (教师版) 《信息教研周刊》专题栏目:教研类、话题类:技术应用:14、《天津教育》《家长》15、《福建教育》(中学)(小学)《福建幼儿教育》《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福建教师》《福建基础教育研究》16、《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中学)《黑河教育》《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校长参考)《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研究》(原名《函授教育》)《教育探索》(有段时间不收电子稿)17、《吉林教育》 (韩凤山——理论) (刘云程——管理) (理科教学)(文科教学)(尹长俊——中小学校长、思想政治教育工、班主任、生活类的教育叙事、师路心语、校园故事)《中小学教育》《青年教师》《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家教指南》、《中国家庭教育》《中学生心理》(高亮)(孟广丽)《校长阅刊》18、《江苏教育》 (教育管理)(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江苏教育研究》投稿系统已投入使用:《江苏教育通讯》《好家长》《初中教学研究》(江苏无锡)《早期教育》(教师版)(家教版)《学校管理》19、《江西教育》(管理版)(教学版)(综合版)《江西教育科研》《小学教学研究》《琴童》《南昌教育》《都市家教》20、《四川教育》《成都教育》《当代职校生》《教育科学论坛》《时代教育》21、《湖南教育》十日谈(综合版):何宗焕十日谈(文科版):黄耀红十日谈(理科版):申建春本期聚焦:倪正松本刊特稿:刘秋泉要闻快车、一月教育大事记:陈文静局长在线、局长面对面、心声:江新军教育旬报:刘茜阳锡叶德育时空:何宗焕班级经纬、理论前沿、话题交锋:赖斯捷校长方略、教师博客、九州瞭望、域外视窗:李统兴讲坛、文苑、刺玫瑰、书屋、随笔、麓山红叶:刘良初行动反思(文科版):黄耀红体验作文、文学教育、阅读教学、案例品评、案例诊断、教育叙事:陈敏华英语平台、文科综合、音体美园地、备课笔记、学科短论:许云莉专家论坛、专题策划、教师博客、教研在线:申建春行动反思(理科版)、教材探微、案例点评、教学故事、成长手记、备课笔记:徐旺课堂观察、解题教学、信息技术、史海拾贝、问题解答、理化生园地:李闯《当代教育论坛》《学生家长社会》(下旬版)(李泽君)《中学生百科》(梁编)22、《湖北教育》(教育教学)(高中生学习)《湖北职校》《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素质教育论坛》(下半月)(上半月)《班主任之友》(中学版)(小学版)《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综合天地)《心理辅导》(沈之菲)《职校天地》23、《广西教育》 (小学A版)(中学B版)《基础教育研究》《小学教学参考》(综合)(语文)(数学)《南宁教育》《中学文科》(教研论坛)(初中)(袁妮)《金色年华》24、《浙江教学研究》《教学月刊》(小学)(中学)《幼儿教育》(家教版)《现代教育》(浙江温州)《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家长)(何彩琰)25、《河南教育》《教育论坛》《现代家长》(杨子)(花洁)《小学教学》(语文—周培红)(语文—杨清莲)(数学—殷现宾)(数学—李争)26、《河北教育》(综合版)李书卿(主任)卷首语、政策解读、特稿、教育时评、对话、记者观察董志伟(副主任)政策解读、本期话题、教育资讯、教育时评、本刊专访、记者观察、思想前沿、班主任工作:(1)管理笔谈;(2)工作手记、杨海鹰政策解读、课改视窗、教研园地、教学文萃唐文博政策解读、教育资讯、特稿、本刊专访、记者观察、思想前沿张海涛教育资讯、本期故事、教育时评、亮点看台、思想前沿、调研报告、心理健康教育杨思博领导艺术、听故事·学管理、治校方略、教师管理、校长沙龙、反光镜张彦娟校园巡礼、校长风采、人物志、传灯录、菜根谭《河北教育》(教学版)(狄玉春(主任)于新蓬(副主任)张芳(小学数学)课题成果展示、名师教学欣赏、特级教师谈教学、教学研究、教材教法、教学设计、优质课欣赏、案例与反思、综合评价、小学数学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小学数学期末综合评价、教学随笔、探讨与争鸣、教学实录与评析、短章荟萃王晓霞(英语、其他学科)课题成果展示、名师教学欣赏、特级教师谈教学、教学研究、教材教法、教学设计、优质课欣赏、案例与反思、综合评价、小学英语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小学英语期末综合评价、教学随笔、探讨与争鸣、教学实录与评析、短章荟萃葛典社(小学语文)课题成果展示、名师教学欣赏、特级教师谈教学、教学研究、教材教法、教学设计、优质课欣赏、案例与反思、综合评价、对话语文教育、小学语文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小学语文期末综合评价、教学随笔、探讨与争鸣、教学实录与评析、短章荟萃宋国珍(教学改革、视窗、副刊)卷首语、心香一瓣、教育故事、教师感悟、教师随笔、儿女亲情、读书、我的博客、教改前沿、教师培训、校本教研、图文说学校、教师相册、教研员视点、休闲时刻《教育实践与研究》《语文教学之友》27、《陕西教育》(教学版)《义务教育参考》(马博)《西北职校》《陕西教育科研》28、《内蒙古教育》(理论研究版)(基础教育版)29、《辽宁教育》黄海岩:李阳:史晓红:李小娇:《招生考试通讯》(中考)(包包)《现代教育管理》(原《辽宁教育研究》)《现代家庭教育》30、《宁夏教育》《宁夏教育科研》31、《新疆中小学教学》提醒大家注意:一、没有《新疆教育》、《浙江教育》、《海南教育》、《重庆教育》等杂志;二、《安徽教育》仍在办,但它是内部刊物,没有cn刊号,不过安徽有份《教育文汇》杂志非常优秀,有稿费,不刊登论文类稿子,接受教育叙事,随笔杂文等。

常用教学类期刊投稿地址

常用教学类期刊投稿地址

常用教学类期刊投稿地址《语文月报》广州应元路21号510030《作文评点报》吉林四平师范学院136000《作文成功之路》黑龙江大庆市开发区建设路5号163316《作文导报》北京首都师大100037《读写天地》石家庄市石正路活动机地院内050041《中学生作文指导》长春市长庆街32号130021《语文天地》(初、高)哈尔滨师范大学150080《语文教学与研究》武汉华中师大430079《学语文报》武汉市武汉教育学院430010《中学语文报》杭州市903邮政信箱310009《中学语文》武汉湖北大学430062《读书月报》南昌市江西师大330027《语文周报》河北石家庄市河北师大050091《学语文》安徽芜湖安徽师大241000《语文研究》山西太原并州南路282号省社科院030006《阅读与写作》广西南宁市广西大学530004《语文教学论坛》沈阳皇姑区陵东街建学里1号110032《语文教学阵地》昆明建设路1号650031《今日中学生》kids@ 610041 成都市上南大街吉祥大厦6楼《学习方法报》(分年级版)030031山西太原黄陵路西巷5号《初中生阅读世界》长春市同志街55号130021《阅读与鉴赏》(高、初)石家庄市友谊北大街330号050061《中华家教》100035 北京官园内儿童发展中心《家庭教育指导》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200071《现代家教》山东烟台市文化路13巷10号264000《校园与家庭》长沙市上大垅省作协410003《独生子女》湖北武汉市东湖路39号430071常用教学类期刊E-Mail地址《花季·雨季》杂志编辑顿号xudunhao@ 《年轻人·中学生必读》dan48@《中国中学生报》编辑部zgczsb@. 《中学生读写》成都市盐道街3号154600《班主任之友》bzr@《成才导报》管理纵横jybnb@《成才导报》园丁沙龙xiaodong770511@ 《成才之路》fuhongjun99@《初中生》czs@《初中生必读》czsbd@《初中生学习指导》studyln@《初中生周报》czszb@《德育报》二版dybyxy@《德育报》三版dybchengyu@《读写月报》China-dxyb@《教师报》jiaoshibao@《教师报》ctwnews@《教学与管理》jxygl@《教学月刊》zhongxueban@《教育导报》jydb@《教育评论》JYPL@《教育时报》jysb@《教育探索》explore@《教育现代化》jyxdh@《现代教育报》xwb@《新教育周刊》cew@《新作文》xzw_new@《语文教学与研究》hsywjy@《语文教学之友》ywjxzy@《语文世界》ywsj82-719@《语文新圃》ywxp@《语文学习》sephywxx@《语文月刊》ywyk@《语文知识》ywzs@《语文周刊》初zbywc@《阅读与鉴赏》ydyxsh@《中国德育》zgdy82027875@《中国教育》zgjy@《中国教育学刊》cetnet@gmdaily@《中小学电教》zxxdj@《中小学管理》zhxxgl@《语文教学通讯》txa@《写作导报》xiezuodaobao@ 《中小学班主任谋略》bzrml@ 《班主任之友》bzr@《读与写》ncs@《作文指导报》zwzdbzx@《作文大王》zwdwzx@《语文学习报》chinese@《读写月报》dxyb-xz@《成才之路》luoqingcczl@《语文学习》sephywxx@ 《语文月刊》ywyk@《作文评点报》editor@《语文世界》ywsj2-295@《作文报》vzwbs@ 《作文周刊》vczb.zwzk@《学习报(语文)》yuwen@ 《语文教学之友》ywjxzy@《课程研究》(中央教科所) kcyj@ 《创新作文》cxzwxxb@。

精品资料--信箱(精校完美打印版)

精品资料--信箱(精校完美打印版)

高考语文备考:更新的投稿信箱高考语文备考:更新的投稿信箱北雁南飞这是近期修改的最新教育类杂志投稿邮箱,欢迎补正:1、《北京教育》(普教版)wangxueli0202@163(王雪莉副主编)《人民教育》随笔chengl@ 教学qianlixin@126 管理zhuzhe36@gmail《新德育》xdybjb@163《辅导员.少先队》:李沧海fdylch@126(人物、方法)张玉勋fdyzyx2007@126(理论)施亮shiliang634@163(文体资料)赵迪94zd@sina(经验、活动)吴建荭fdywjh@126(方法、征文)宋得铭fdysdm@126(活动、信息)陆宁fdyluning@126(特邀编辑)《辅导员》(教学版)fdyjxb@126《中国德育》zhgdeyu@163《体育教学》tyjx@《中外教育研究》zwjyyj010@126《中国火炬》zghjzzs@sinazghjzzstp@sina(图片邮件)《中小学管理》zhxxgl@《中国教师》zgjs@《中华家教》zhjj@《中小学心理健康》网站投稿系统www.ourfeeling《初中教育研究》bnuwei@ (韦国锋)《基础教育课程》kecheng@《基础教育参考》edreview@《教育情报参考》gcyzyb@sohu《教育与职业》zazhi1917@《中国基础教育》tougao@bnuedu.《班主任》banzhuren85@sina 《中小学信息技术》itedu_bj@163《现代校长与管理艺术》xdxz8@126《现代教育管理与教学》cjjgl@sohu《生活教育》shjy6@163(北京)shjy1934@126,com (南京)《中国教育导刊》jydk@mod-edu《教学交流》jiaoxue119@163《中国音乐教育》zgyyjy@vip.sohu《中小学校长》xiaozhang@《思想政治课教学》guangquancheng@163(程光泉——理论、课改)lizhaoyi925@gmail(李兆谊——伦理道德、国情、高考、经济)《教育科学研究》esr1203@sina《中国教工》zgjg@《继续教育》jjzhx_bjb@sina《新教育》(中央教育科研所)jks.jyfz@《父母课堂》fmktbkzs@126《少年儿童研究》shaoer高考语文备考:@sina《课程教材教法》刘启迪(课程论、音乐、体育、美术)liuqd@苏丹兰(教学论、教师教育)sudl@郭利萍(小学语文)guolp@胡晓(中学语文)hux@王维花(小学数学)wangwh@李冰(中学数学、生物、计算机)libing@陈兵(中小学外语)chenb@钮瑛(物理、化学、科学)niuy@李洁(历史、地理、小学品德与生活、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学思想政治、历史与社会)lijie@2、《西藏教育》:xzjybjb@1263、《甘肃教育》:jyzh2@163(综合)ywwy3@163(语文外语)sxlh.jy@163(数理化生物)zsdymt@163(政史地音美体)《教育革新》jygx@4、《山东教育》(综合)xdjydb@sohu(中学)sdjyz@foxmail(小学)sdjyx@foxmail(幼教)sdjyyj@beelink《当代教育科学》(原《山东教育科研》)sdjk@《当代教育研究》zxsg168@163《高考指导》gkzd@beelink《创新教育》sdcxjytg@163《济南教育》jnjy0531@163《基础教育论坛》jcjygg@sohu5、《上海教育》sh-education@sina《上海教育科研》shanghai_edu@vip.163《思想理论教育》(《新德育》)xindeyu@vip.163《基础教育》(上海)jss@《现代教学》xiandaijiaoxue@163《当代学生》ddxs2002@《素质教育大参考》suzhijiaoyu01@1266、《青海教育》qhjybjb@1637、《贵州教育》guizhoujiaoyu@hotmail《贵州基础教育》gzshxyxbbjb@163 (最近没用)8、《云南教育》(中学教师)ynchencheng@126(文科)zhaoguanrong@163(理科)80990935@qq(外语)《云南教育》(小学教师)liulingnan2@163(文科)noirmadlax776@foxmail(综合)《课程教材教学研究》kcjx@9、《新教育》(原《海南教育》)xinjiaoyu.hi@163 、daixinA801@163(戴欣)《教师》teacher1910@12610、《广东教育》(综合版)edu@(高中版)gzh@jyb@(教研版)g8*******@126(职教版)《师道》sd@《广东第二课堂》dekt@《教育导刊》jydk@21cn(综合)jydk@163(幼儿) 《中小学德育》zxxdy@vip.16311、《今日教育》jrjyjs@126(重庆)dangdaiyoujiao@126(幼教)《高考金刊》gkjk@vip.163《教育故事》zcs.313@163《地理教育》dljy@《基础教育》(重庆)jcjy9@16312、《安徽教育》anhui@《安徽教育论坛》ahjylt@sina《教育文汇》jywenhui@《科教文汇》kjwhbjb@kjwhzzs、kjwh0551@163《家教世界》jjsjj9@163amfcy@163(陈主编)《中国农村教育》zgncjy@(安徽黄山市)《中国学校卫生》xwbjb@(安徽蚌埠市)13、《山西教育》:投稿系统已经投入使用://www.sxjybks/《教学与管理》jxygl@sohu(理论版)jxyglxxb@sohu(中学版)《校园心理》campusxl@163《新课程》xinkecheng2005@sohu(教师版) 《信息教研周刊》专题栏目:hanxiaojie@教研类、话题类:lilin@技术应用:libin@14、《天津教育》tianjinjiaoyu123@126《家长》jiazhang1992@12615、《福建教育》zhongdeng@(中学)xiaojiao@(小学)《福建幼儿教育》youjiao@《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zhicheng@《福建教师》fjjs666@126《福建基础教育研究》fjjcjyyj@16316、《黑龙江教育》hljjy-2@163(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hljjy-1@163(中学)《黑河教育》heihejiaoyu@163《教书育人》jiaoshi@jiaoshuyuren(教师新概念)xiaozhang@jiaoshuyuren(校长参考)《成人教育》crjy@ 《继续教育研究》(原名《函授教育》)jxjyyj高考语文备考:@163《教育探索》info@exploreedu(有段时间不收电子稿)17、《吉林教育》hanfengshan321@163(韩凤山——理论)liuyuncheng99@163(刘云程——管理)jljybxm@sian(理科教学)maolin818@163(文科教学)yin.banji@163(尹长俊——中小学校长、思想政治教育工、班主任、生活类的教育叙事、师路心语、校园故事)《中小学教育》zxxjy@《青年教师》jilinedu@jilinteachers@《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zhongxuexiaozhang@126《家教指南》、《中国家庭教育》jjzn@《中学生心理》ga_liang@163(高亮)mguangli@163(孟广丽)《校长阅刊》xiaozhangyuekan@12618、《江苏教育》jsjyjygl@21cn(教育管理)jsjyxxjx@21cn(小学教育)jsjyzyjy@21cn(职业教育)《江苏教育研究》投稿系统已投入使用://:81/《江苏教育通讯》JSJT@《好家长》njhjz@《初中教学研究》(江苏无锡)czjxyj@tomczjyzwh@163《早期教育》earlyedu@jlonline(教师版)jiajiao28_274@(家教版)《学校管理》xxglbjb@12619、《江西教育》jxjyglb@126(管理版)jxjyjxb@126(教学版)jxjyzhb@126(综合版)《江西教育科研》jxjykybjb@126《小学教学研究》xxjxyj@sohu《琴童》qintong2000@《南昌教育》ncjyzz@163《都市家教》dushijiajiao@16320、《四川教育》scjy607@126scjy200@sina《成都教育》cdjy@《当代职校生》zhixiaosheng@tom《教育科学论坛》jiaokeluntan@vip.163《时代教育》time218@12621、《湖南教育》十日谈(综合版):何宗焕hzh630729@163、(文科版):黄耀红huangyh315@126、(理科版):申建春shenjch66@126本期聚焦:倪正松bqjujiao@126本刊特稿:刘秋泉liuqiuquan@sina要闻快车、一月教育大事记:陈文静yaowenkc@126局长在线、局长面对面、心声:江新军jiangxinjun555@163教育旬报:刘茜阳锡叶jyxunbao@126德育时空:何宗焕hzh630729@163班级经纬、理论前沿、话题交锋:赖斯捷dandanchyangch@sina校长方略、教师博客、九州瞭望、域外视窗:李统兴jiangfeng2000@163讲坛、文苑、刺玫瑰、书屋、随笔、麓山红叶:刘良初yyns@163行动反思(文科版):黄耀红huangyh315@126体验作文、文学教育、阅读教学、案例品评、案例诊断、教育叙事:陈敏华hnjywkb@163英语平台、文科综合、音体美园地、备课笔记、学科短论:许云莉xuyunli006@sina专家论坛、专题策划、教师博客、教研在线:申建春shenjch66@126行动反思(理科版)、教材探微、案例点评、教学故事、成长手记、备课笔记:徐旺zyb0522@126课堂观察、解题教学、信息技术、史海拾贝、问题解答、理化生园地:李闯lichuangde520@126《当代教育论坛》keyanyuan@163《学生家长社会》(下旬版)xjs1108@tomhncslzj@163(李泽君)《中学生百科》a0a9@sina(梁编)22、《湖北教育》hbjyjx@hbjybks(教育教学)gzsxx@hbjybks(高中生学习)《湖北职校》hbzj@vip.163《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xxdjpj@163《素质教育论坛》szjylt@sina(下半月)szjy2351676@163(上半月)《班主任之友》bzrzy@(中学版)bzrzy@163(小学版)《语文教学与研究》ywjy@(教研天地)wxjy2005@126(综合天地)《心理辅导》xlxhzz@163(沈之菲)《职校天地》zhjtd168@16323、《广西教育》gxjyA@126(小学A版)gxjybb@126(中学B版)《基础教育研究》JCJY@《小学教学参考》zonghe168@163zonghe166@126(综合)yuwen6868@163(语文)shuxue688@163(数学)《南宁教育》hhjnnsh@163《中学文科》xxyks2000@21cn(教研论坛)zxwkcz@163(初中)yi_yi123@sina(袁妮)《金色年华》jsnh@24、《浙江教育科学》yangqun@《教学月刊》xiaoxueban@jxyk(小学)zhongxueban@jxyk(中学)《幼儿教育》youerjiaoyu@(家教版)《现代教育》xdjy@(浙江温州)《家庭教育》jtjybjb@163(中小学生家长)sunshin816@sina(何彩琰)25、《河南教育》hnjy66336844@163tech@《教育论坛》jylt411@《现代家长》yangzi001@126(杨子)shihan9103@(花洁)《小学教学》zhoupeihong@vip.sohu(语文—周培红)qly5360@126(语文—杨清莲)yinxianbin@126(数学—殷现宾)lz970130@(数学—李争)26、《河北教育》(综合版)李书卿(主任)lishuqing6868@卷首语、政策解读、特稿、教育时评、对话、记者观察董志伟(副主任)dongzhiwei2003@163政策解读、本期话题、教育资讯、教育时评、本刊专访、记者观察、思想前沿、班主任工作:(1)管理笔谈;(2)工作手记、杨海鹰YHY87083246@sina政策解读、课改视窗、教研园地、教学文萃唐文博jybtwb@sohu政策解读、教育资讯、特稿、本刊专访、记者观察、思想前沿张海涛xue-110@163教育资讯、本期故事、教育时评、亮点看台、思想前沿、调研报告、心理健康教育杨思博yangsibo2008@163领导艺术、听故事·学管理、治校方略、教师管理、校长沙龙、反光镜张彦娟hbjyjyj@163校园巡礼、校长风采、人物志、传灯录、菜根谭《河北教育》(教学版)(狄玉春(主任)diyuchun1@163于新蓬(副主任)xp7055746@sina张芳(小学数学)zhang87055746@163课题成果展示、名师教学欣赏、特级教师谈教学、教学研究、教材教法、教学设计、优质课欣赏、案例与反思、综合评价、小学数学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小学数学期末综合评价、教学随笔、探讨与争鸣、教学实录与评析、短章荟萃王晓霞(英语、其他学科)wxx7055746@sina课题成果展示、名师教学欣赏、特级教师谈教学、教学研究、教材教法、教学设计、优质课欣赏、案例与反思、综合评价、小学英语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小学英语期末综合评价、教学随笔、探讨与争鸣、教学实录与评析、短章荟萃葛典社(小学语文)gedianshe2001@课题成果展示、名师教学欣赏、特级教师谈教学、教学研究、教材教法、教学设计、优质课欣赏、案例与反思、综合评价、对话语文教育、小学语文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小学语文期末综合评价、教学随笔、探讨与争鸣、教学实录与评析、短章荟萃宋国珍(教学改革、视窗、副刊)song7083246@sina卷首语、心香一瓣、教育故事、教师感悟、教师随笔、儿女亲情、读书、我的博客、教改前沿、教师培训、校本教研、图文说学校、教师相册、教研员视点、休闲时刻《教育实践与研究》hb-jysj@163《语文教学之友》ywjxzy@16327、《陕西教育》sxnedu@126(教学版)《义务教育参考》ywjy2006@163(马博)《西北职校》lcx8511@sina《陕西教育科研》sxjyky@12628、《内蒙古教育》b6204160@126c6204162@126(理论研究版)nmljy1952@sohunmljyzh@126(基础教育版)29、《辽宁教育》lnjybjh@黄海岩:lnjyzzshhy@126李阳:lnjyzzsly@126史晓红:lnjyzzssxh@126李小娇:ljyzzslxj@126《招生考试通讯》(中考)xuxia311@sohu(霞子)《现代教育管理》(原《辽宁教育研究》)bianjibu2004@126《现代家庭教育》forevercow@12630、《宁夏教育》nxjyqk@163《宁夏教育科研》nxjiaokesuo@16331、《新疆中小学教学》xjzxxjx@sohu,com提醒大家注意:一、没有《新疆教育》、《浙江教育》、《海南教育》、《重庆教育》等杂志;二、《安徽教育》仍在办,但它是内部刊物,没有cn刊号,不过安徽有份《教育文汇》杂志非常优秀,有稿费,不刊登论文类稿子,接受教育叙事,随笔杂文等。

中学生学报教研周刊(3篇)

中学生学报教研周刊(3篇)

第1篇一、封面【本期主题】核心素养下的中学生教育探索【本期关键词】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教学方法、课程改革、德育教育二、卷首语尊敬的各位教师、家长、同学们:大家好!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核心素养成为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标。

本期《中学生学报教研周刊》聚焦核心素养,旨在为广大师生提供有益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共同探讨如何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栏目一:核心素养解读【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终身学习的基础素质。

它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四、栏目二: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本期我们将探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程改革,分析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期我们将介绍一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以期为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

五、栏目三:德育教育【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期我们将探讨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教育的方法】德育教育的方法有很多,本期我们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如榜样教育、情感教育、实践活动等,以期为教师提供德育教育的思路。

六、栏目四:优秀教学案例分享【案例一: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本案例以语文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

【案例二:数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本案例以数学教学为例,分析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

2024年《德育新论》读书心得范本(2篇)

2024年《德育新论》读书心得范本(2篇)

2024年《德育新论》读书心得范本在老师的介绍下,我阅读了鲁洁、王逢贤教授主编的____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德育新论》一书。

这本书介绍了道德教育与道德哲学、文化学与德育、德育与认知、道德与情感、德育的本质和面临的新挑战、德育的目标及其分类、德育过程理论、德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在书中,鲁洁教授提到德育是最具魅力的,因为它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它面对的是人心,而不是冷冰冰的理性。

德育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这个观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当今社会,我们过于追求形式,大量开展过于“形式化”的德育活动,如孝道、雷锋精神教育等,我们做到了教育,但真正起到的实质性作用却很少,因为大家都把孝道、雷锋精神当成课本知识进行记忆而已,并没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对此,鲁洁教授提出了“生活德育论”理论,倡导学校应该让学生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而不要过于追求形式。

同时,在现代教育观念中仍存在的“以成绩来评论一个学生的好坏”现象,不可否认,分数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理论学习的情况,但在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将德育、美育、体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来迎合时代的发展和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过程中师生关系有平等性、目的性、示范性。

师生关系是发挥教育者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

没有师生之间的交往、接触,就谈不上师生人格、个性的相互碰撞,乃至影响、也就不存在教育者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渗透过程。

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达到和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

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是站在神圣讲台上的引路人,但是,更重要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培养的促进者,是学生的朋友。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关心、爱护、指导和帮助。

作为老师首先要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要爱护和尊重每一位学生,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帮助每一个困难的学生树立信心。

[转载]中学语文教师备用的邮件、杂志及通联地址

[转载]中学语文教师备用的邮件、杂志及通联地址

[转载]中学语文教师备用的邮件、杂志及通联地址原文地址:中学语文教师备用的邮件、杂志及通联地址作者:无意苦争春邮件地址杂志名称*******************教学改革与实验(语文)******************现代教育导报***********.cn语文教学与研究****************.cn家教***************莫愁(家教版)****************.cn基础教育参考*************德育报(1)******************德育报(2)**************德育报(3)******************河南教育(1)******************河南教育(2)*************教育时报(课改)******************北京教育*********************上海教育*******************.cn信息技术教育*************.net现代教育报(1)**************.cn现代中小学教育(1)**************.cn现代中小学教育(2)**************.cn天津教育******************.cn家长(天津)*****************广东教育(教研)*****************广东教育(班队)*****************广东教育(家教)**********师道***********.cn教育信息化***********中国电化教育****************.com中小学心理健康(1) ********************中小学心理健康(2)*****************教师博览(叶万军)****************教育文汇************.cn中小学教材教学************.cn课程教材教法**************宁夏教育***************.com成才导报(舒刊)************.com中国教师**************小学语文研究*********************中华家教***************教育故事(1)*****************.com教育故事(2)************.cn中小学教学研究******************.cn福建教育*************.com教育时报(新论)***************教育信息报(何雪)***************江西教育(新课程1)*****************江西教育(新课程2)********************现代教育技术*******************新教育探索*************.com中国教师报论坛*******************.com中国教师报新课程*************.net中国教师报课堂*************.com中国教师报班级在线******************科技导报(1)*********************科技导报(2)****************教书育人************爱满天下********************.cn教师报(教研)**************教育时报(读书)*****************教育时报(课堂)*************河北教育*****************.cn辽宁教育**************.cn黑龙江教育*****************内蒙古教育*********************.cn山西教育*****************教育时报(管理***************语文建设*******************教学月刊**************教育研究****************.cn课程与改革*********************.cn教书与育人*****************教学与研究***************教育情报参考************************语文学习报(1)**********.cn语文学习报(2)*****************.cn教育杂志***************.cn常州晚报教育****************中小学电教***********.cn教育技术研究*************基础教育************中国电化教育**************.cn语文报教师版******************新课程**************教学与管理**************.cn中小学教师培训****************.cn人民教育*********************.cn教育导刊*************课改杂志******************新作文******************.net中小学管理*****************班主任******************作文周刊教师版*****************教育导报*******************基础教育课程。

德育教研活动新闻稿(3篇)

德育教研活动新闻稿(3篇)

第1篇【新闻稿】近日,为了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我校德育教研活动在多功能厅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以“共筑学生心灵成长之路”为主题,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坚实的德育保障。

一、领导致辞,明确德育工作方向活动伊始,我校校长张华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张校长首先对各位德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指出,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健全人格的关键环节。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张校长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德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他强调,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学生群体,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

二、经验分享,交流德育工作心得随后,来自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德育工作者代表分别分享了他们在德育工作中的实践经验。

以下是部分精彩分享:1. 一年级组:以养成教育为基础,培养良好习惯一年级组的代表分享了他们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的经验。

他们以养成教育为基础,通过制定详细的学习、生活规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2. 二年级组:家校共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二年级组的代表强调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他们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群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了良好的教育合力。

3. 三年级组: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关爱学生心灵成长三年级组的代表分享了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做法。

他们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咨询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专家讲座,引领德育工作创新在经验分享环节结束后,我校特别邀请了著名德育专家李明教授为全体德育工作者作专题讲座。

李教授以“新时代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为题,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深入剖析了德育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类论文可投稿期刊目录(高校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类论文可投稿期刊目录(高校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类论文可投稿期刊目录《安徽教育学院学报》ahjy-xb@sohucom《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ahndskxb@mailhfahcn《安徽师范大学学报》ahsd@chinajournalnetcn《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bfxbsk@centernjtueducn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bjjx@chinajournalnetcn《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ielei@bupteducn《成都行政学院学报》cdxuebao@com《楚雄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cxtceducn《大连教育学院学报》dljy@chinajournalnetcn《东北师大学报》(哲社)dswkxb@nenueducn《东华大学学报》xuebao@dhueducn《鄂州大学学报》ezdxxb@tomcom《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gdyoung@cncom《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GGB@Chinajournalnetcn《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gxql@chinajournalnetcn《贵州教育学院学报》gzjyxyxb@sinacomcn《贵州民族学院学报》loocy-wppd@com《贵州师范大学学报》gzsdxb@sohucom《海南师范学院学报》xbwk@mailhainnueducn《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gaojiaosuo@hebusteducn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shekeb@mailhebtueducn《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sxb@hhueducn《河南教育学院学报》xbbjb@vipcom《河南科技大学学报》skxb@mailhausteducn《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hnzfxyxb@vipsinacom《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hljb@chinajournalnetcn《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社hysyxb@net《红河学院学报》hhu@com《呼伦贝尔学院学报》hlbrxyxb@sinacom《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uebao@hnusteducn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hdlb@chinajournalnetcn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kxb@scaueducn《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hdxbzsb@hqueducn《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ssust@mailhusteducn 《怀化学院学报》hhxyxb@tomcom《江汉大学学报》xbbjb@jhuneducn《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skxb@ujseducn《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skxb@ujseducn《江西行政学院学报》jxxzxyxb@com《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jxkjsyxb@com《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xuebao@jgsueducn《聊城大学学报》ldxbs@lctueducn《临沂师范学院学报》lysyxb@com《洛阳大学学报》ldxb@netxuebao@lyueducn《绵阳师范学院学报》mysyxb@com《南昌教育学院学报》njybjb@com《南京工业大学学报》xbzsb@njuteducn《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njfueducn《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xuebaotang@xnet《南京医科大学学报》nyxb_sh@njmueducn《南阳师范学院学报》nysyxb@xnetnysf@chinajournalnetcn《内江师范学院学报》njsyxb@nj-publicsccninfonet《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qdds@chinajournalnetcn《泉州师范学院学报》xb@qztceducn《三峡大学学报》xbsk@ctgueducn《厦门教育学院学报》xmjy@chinajournalnetcn《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skb@sdaueducn《汕头大学学报》ybweng@stueducn《商丘师范学院学报》sqsyxbbjb@vipsinacom《沈阳大学学报》sydxxb@com《苏州科技学院学报》:xuebao@mailustseducn《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tjsdxb@com《天水市行政学院学报》TSXB@chinajournalnetcn《皖西学院学报》wxxyxb@wxceducn《潍坊学院学报》journal@wfueducn《渭南师范学院学报》xb@wntceducnwolf@chinajournalnetcn《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sk@xsyueducn《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gaojs@nwpueducn《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uebao@vipsinacom西北民族大学学报xbmz@sinacom 《西藏大学学报》zdxb@tibeteducn《咸阳师范学院学报》xysyxb@netxbbjb@xynceducn《湘潭大学学报》JXTU@xtueducn《襄樊学院学报》xfxyxb@xfueducn《新疆师范大学学报》sdxb@vipsinacom《徐州教育学院学报》xuebao@mailxzjycn《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bskb@ysueducn《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ynmyxb@com《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ask@highway-chinacom《长春大学学报》xueb@ccu-educn《肇庆学院学报》xbbjb@zqueducn《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zqxb@vipcom《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zngdxb@mailcsucn《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ctbueducn《重庆师范大学学报》csdzs@cqnueducn安徽教育学院学报ahjy-xb@sohucom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assd@chinajournalnetcn安庆师范学院学报xuebao@aqtceducn鞍山市师范学院学报assfxyxb@comassfxyxb@com宝鸡文理学院杂志社bjwl@chinajournalnetcn北方工业大学学报xuebao@ncuteducn北京城市学院学报zhubian@bcueducn北京大学教育评论jypl@gsepkueducn北京工商大学学报xuebao@btbueducn北京工业大学学报xuebaosk@bjpueducn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kxb@mailbucteducnshekexuebao@com北京教育学院学报bjjx@chinajouranalnetcn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wkxb@bnueducn比较教育研究bjb@netcn渤海大学学报woshi@com成都大学学报cddb@chinajournlanetcn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gj@dlmueducn德州学院学报dzxyxb@dzueducn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Dswkxb@nenueducn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skxbzf@seueducn复旦教育论坛jylt@fudaneducn赣南师范学院学报gnsy@chinajournalnetcn高等教育研究gjbjb@mailhusteducn高教研究与探索bianjibu@peoplemailcomcn广西民族学院学报xb@com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Gxss@chinajournalnetcn广西师范大学学报gxss@chinajournalnetcn广西师范学院学报xb@gxtceducn贵州教育学院学报liugongmao@yahoocomcn贵州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gzsdxb@sohucom哈尔滨学院学报xuebao@vipcom合肥工业大学学报杂志社hfgs@chinajournalnetcn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iaoyub@mailhebtueducn河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版学报skxb@hpueducn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HNSK@chinajournalnetcn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版)zhiyejiaoyuban@net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hsy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hbsx@chinajournalnetcn湖南科技大学期刊社xuebao@hnusteducn湖南科技学院学报llxyxb@com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hnauxb@publiccshncn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hunnu@educn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uebaso@ecusteducn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xbjk@xbecnueducn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twhliu@scuteducn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scnueducn华南师范大学学报xb@scnueducn吉林师范大学学报SLXS@chinajournalnetcn吉首大学学报skxb@vipsinacom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xbzs@jmueducn江南大学学报Jdrwxb@sytueducn江苏高教jsgjzjs@ecjseducn江苏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SJB@chinajournalnet江西教育学院xuebao@yahoocomcn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xsdb_cn@sinacom江西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Jxsasb@sinacom教育参考Jyck@hotmailcom教育导刊JYDK@chinajournalnetcn教育发展研究eduyj@yahoocomcn教育科学Jykx@sohucom教育科学研究Esr@sinacom教育探索info@exploreeducom教育研究jyyjzz@net教育与经济JYJI@chinajournalnetcn教育与职业Zazhi@net开封大学学报xb@kfueducn廊坊师范学院学报lfsyxb@yahoocomcn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lsxb@lnnueducn洛阳师范学院学报wkxb@lynceducn或lkxb@lynceducn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wkxb@njnueducn南京师大学报:wkxb@njnueducn南京邮电学院学报xbskb@njupteducn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xbjkb@ntueducn南通师范学院学报ntxuebao@nttceducn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nmjx@chinajournalnetcn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xbjkb@nbueducn宁波大学学报xbrwb@nbueducn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nbddxb@nbtvunetcn齐齐哈尔大学学报qdxb@sohucom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sk@qusteducn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uebao@qhnueducn青海师范大学学报xuebao@qhnueducn清华大学教育研究jysbjb@mailtsinghuaeducn山东科技大学学报gaojiao@sdusteducn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sduteducn,dxxb@sduteducn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c@dnssxtueducn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uebao@snnueducn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skxb@sjtueducn上海教育Sh_education@sinacom上海教育科研Shanghai-edu@eastdaycom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uebao@shtueducn沈阳师范大学学报Ssxb@tomcom师范教育sfjyzzh@sohucom苏州大学学报:sdcbs@sudaeducn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uebaosk@tyuteducn太原师范学院学报dsyi@publictysxcn泰山学院学报xuebao@tanceducn天津市教科院学报TJJK@chinajournalcomcn天水师范学院学报TSSY@chinajournalnetcn武汉科技大学学报wkdskxb@wusteducn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sk@mailwhuteducn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sk@mailxidianeducn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zkjds@com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skxb@mailxjtueducn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sdxb@nwnueducn西南交通大学学报gjs@homeswjtueducn西南教育论丛xnjylc@sohucom西南科技大学学报xbswist@swusteducn西南民族学院学报@com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wkxb@swnueducn西南师范大学学报wkxb@swnueducn现代教育技术xdjyjs@mailtsinghuaeducn湘南学院学报xuebao@xnueducn孝感学院学报xgxyxbbjb@sohucom新疆大学学报xuebao@xjueducn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sdxb@vipsinacom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uebao@xznueducn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uebao@xznueducn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adge@biteducn延安教育学院学报yajyxb@net延边大学学报shekexb@ybueducn扬州大学学报:xuebaorw@mailyzueducn扬州大学学报xuebaorw@mailyzueducn玉溪师范学院学报yxsyxb@yxtcnet;ghj@yahoocomcn云南师范大学学报ynnuns@sohucom长春工程学院学报xb@cciteducn长春师范学院学报zqspc@sinacom长沙大学学报xbbjb@ccsucn长沙理工大学学报dlxysk@net浙江省金华市浙江师范大学zjsdxbskb@sohucom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xb@dangxiaosinanetcddxxb@com中国成人教育zcry@chinajournalnetcn中国大学教学zgdxjx@sinacom中国高等教育gdjy@edumailcomcn中国高等教育评估xqz@esshec,educn中国高教研究Cher@net中国教育学刊ziyx@chinajournalnetcn中国研究生bjb@mailcdgdceducn中国职业技术教育cvte@publicbtanetcn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YYS@cqddcqcn重庆教育学院学报xb@cqecnetcn1.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四川理工大学学报4.中北大学学报5.辽东学院学报:ldxyxb@6.北京工业大学学报7.西南石油大学学报8.浙江工业大学学报9.河北科技大学学报10.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1.西南科技大学学报:xbskswust@1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3.长沙理工大学学报14.辽宁师范大学学报:lsxbwk@15.燕山大学学报16.山东科技大学学报17.长江大学学报:xb_skb@;18.中北大学学报:xbsk@16.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slxb@ ;slxueb@1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nhxbskb@;hec01@18.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shgyxb@19.西安石油大学学报:xbsk@20.中国农业教育:cae@21.思想教育研究:sx@2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qhdzbc@ ; shitou1128@23.高校后勤研究:gxhqyj@24.陕西教育:tougaozzs@;25.学理论:xuelilun2008@ ; wwxll2009@26.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hbzyxb@27.大学教育:daxuejiaoyu100@28.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tycsxb@29.长春教育学院学报:ccjy2004@30.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31.赤峰学院学报32.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33.天津师范大学学报34.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35.蚌埠学院学报:bbxyxbbjb@36.北京教育学院学报:bjjx@37.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qiuyun@38.成都理工大学学报:skbjb@39.大连教育学院学报:dljy@40.河南工业大学学报:xbwk@41.湖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hbxuebao@4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yishixuebao@43.内蒙古大学学报:nmdxb4210@44.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nmjx@45.陕西教育(高教):lwb308@46.长春理工大学学报:custsxb@4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yanjiushengxuebao@48.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49.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科)4050.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科)4051.沈阳工程大学学报(社科)4052.沈阳大学学报(社科)4053.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科)16054.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4055.景德镇高专学报7056.辽宁医学院学报(社科)4557.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6058.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科)5059.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科)4060.孝感学院学报(社科)6061.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7062.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7063.齐齐哈尔师范大学学报(社科)6064.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4065.佳木斯大学学报(社科)7066.长春理工大学学报9067.邢台学院学报7068.滁州学院学报4069.安阳师范学院学报4070.咸宁学院学报7071.琼州学院学报5072.阜阳师范学院学报4073.鸡西大学学报7074.绥化学院学报7075.新乡学院学报6076.贺州学院学报4077.牡丹江大学学报6078.西昌学院学报(社科)6079.辽宁师专学报(社科)7080.新余学院学报4581.焦作大学学报4582.宿州学院学报4083.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5084.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7085.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科)4586.辽宁科技学院学报4087.长江大学(社科)9088.淮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5089.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科)4090.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5091.许昌学院学报4092.凯里学院学报5093.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5094.上海财经大学学报95.贵州财经学院学报96.华中师范大学学报97.广东商学院学报9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99.浙江工商大学学报100.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01.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02.燕山大学学报103.湖北经济学院学报104.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105.东北财经大学学报106.云南财经大学学报107.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08.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09.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10.兰州商学院学报111.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12.常州工学院学报113.青岛科技大学学报114.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115.渤海大学学报(社科)116.安徽科技学院学报117.吉林行政学院学报118.湖北理工学院学报119.黄冈师院学报120.河南城建学院学报121.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122.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2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24.烟台大学学报125.《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xuebao@ 126.《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XBBJB@ 127.烟台大学学报128.西安外事学院学报129.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30.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3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132.石河子大学学报133.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34.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类杂志投稿电子邮箱汇编

人文社会科学类杂志投稿电子邮箱汇编

人文社会科学类杂志投稿电子邮箱汇编(精华)哲学政法类管子学刊gzxk@现代哲学hsxdzx@哲学动态zxdt-zxs@道德与文明daodeyu@心理发展与教育pdae@心理科学xinlikexue@心理科学进展jinzhan@心理学报xuebao@心理学探新tanxin@应用心理学appliedpsy@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kaimingxy@科学与无神论w8078@天风info@中国道教china_taoism@宗教学研究zjxyjxu@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jgzy@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liyuhua@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xuebao_6256@长春市委党校学报ccdx@成都行政学院学报cdxuebao@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fjfzlln@福州党校学报CZK@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gdyoung@广东行政学院学报GDXZ@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GXSYXB@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gzsy19@国家行政学院学报xuebao@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hbgonganbjb@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hnga@江苏警官学院学报xbtg@江苏行政学院学报Jsxyxb@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t_1025@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kkyycc@宁夏党校学报nxdxxb@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sdxb@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sxqgy_kyc@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sxzfxb@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公安理论与实践)xuebao@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xuebao@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tgxb001@天津行政学院学报xb238@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rpc@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fxbjb@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xb@ cddxxb@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gldxxb@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huamjn@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gxnnswdx@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szdxxb@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sjznet@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scjdxb@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tjdxxb@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xuebao@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zqxb@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zysh@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xuebao@ byi2001@北京行政学院学报bacjournal@兵团党校学报btwf@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xbbjb2005@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fjgzxb@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fjzfxb@甘肃行政学院学报gsxzxyxb@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gaxk88@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XB@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gxql@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GZGG@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xuebao@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bswd@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xb417@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hnzfxyxb@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zfbjb@湖北行政学院学报exyxb@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SYB@ jssyxb@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361213@江西行政学院学报jxxzxyxb@辽宁警专学报lnjzxb@南京政治学院学报njzyxb@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sxjzxb@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sxqg@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sxsx@ sxsxzxy@上海行政学院学报dzlt@四川行政学院学报scxzxyxbao@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TZFG@天水行政学院学报TSXB@武警学院学报wjxyxb@西南政法大学学报xiandaifaxue@云南警官学院学报YNGAXY@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sfw168@sohuc.om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3799092@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hzsw@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njdxxb@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zglb@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SWDS@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scdxxbao@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tyswdxxb@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yvdx@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zgzzswdxxb@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gadx@中华女子学院学报znxy@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ysyxb@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mdllyj@毛泽东思想研究大连干部学刊yxly_zbz@党政论坛dzlt@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gfgb@ 科学社会主义sszydx@理论前沿lilunqianyan@青年探索qntansuo@人大建设rdjs@社会主义论坛luntun@天津人大rdbjb@学习论坛xxnt@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Tese816@当代青年研究sassqssz@妇女研究论丛17656@ luncong@国外理论动态lldongtai@军队政工理论研究jdzgllyj@理论导刊lldk@ lldk@理论探索llts@民主与科学minkebu@ mzkx@人大研究rdyj@社会主义研究whtm@行政论坛xzlt160@政策瞭望ZCLW001@中国青年研究qny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xxdj@现代国际关系cir@国际观察gjgc2001@外交评论xuebao@国际问题研究gyzz@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xbbjb@法学论坛luntan@法医学杂志fyxzz@犯罪研究crimeres@科技与法律kjyfl@现代法学mls@行政与法xzyf-001@政法学刊zfxk@法律与医学杂志evi_sci@法学杂志fxzzh@法治与社会fzysh@青少年犯罪问题fzxt@时代法学w@政治与法律xu19972001@社会科学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北京社会科学bjshkx@长白学刊jlcbxk@船山学刊csxkhn@大学时代logo@当代韩国dangdaihanguo@当代亚太bjb-yts@东北亚论坛dbylt@东北亚论坛dbylt@东疆学刊djxk@东南亚研究odns@东岳论丛helenhan@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fjltzzs@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fdwkxb@甘肃社会科学gssk143@广东社会科学gdshhkx@贵州社会科学gzshkx@国外社会科学guowaisheke@河南社会科学sheke@湖北社会科学hbsk@湖湘论坛bjb@江淮论坛askyjhlt@晋阳学刊jyxk369@开放时代opentimes@理论观察llgc@理论学刊llsj@理论与现代化tjskl66@岭南学刊xkb@内蒙古社会科学nmgshhkx@南方论刊nanfanglunkan@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uebao@ 攀登pandeng234@前沿2001qianyan@人文杂志webmaster@日本学论坛rbxlt@山东社会科学sdshkxzzs@社会观察sass_shgc@社会科学家glkxj@ glkxj@思想战线sxzx@唐都学刊tdxk@天津社会科学TJSHKX@文史哲LHP@西域研究xjskyzzs@新疆社科论坛xjsklt@ sklt@ 学术交流xsjl@学术论坛xslt@学术研究gdes@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yinshanxuekan@云梦学刊journal-yynu@浙江社会科学zjshkx@北方论丛bflc@兵团建设btjszzs@长江论坛Chjlt@ Chjlt@大庆社会科学DQSHKX@德国研究dgyj1234@东方论坛dflt@东南学术dnxsh@法国研究wyxysfs@甘肃理论学刊glxk@广西社会科学gxshkx@桂海论丛dxghlc@和平与发展hpyfz@黑河学刊hhxk@湖南社会科学hnsheke01@江汉论坛jhlt@江苏社会科学3701531@江西社会科学jxsheke@开发研究kfyj@兰州学刊LZXK@理论界lilunjie2004@理论学习-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llxx2001@ 理论月刊llyki@美国研究zhaomei@南都学坛nysyndxt@南京社会科学njsh@ njsh@南洋问题研究xianan@宁夏社会科学socsinx@齐鲁学刊qlxk2003@求是学刊qsxk@日本研究japanstudies1972@社会society1981@社会科学shkx@社会科学论坛shkxlt@探索与争鸣tsyzm@天府新论tianfuxinlun@天中学刊tzxk@新疆社会科学(汉文版)xjskyzzs@新视野xisy@学海xuehai1990@学术界araofl@学术探索xstsyn@学习与探索xxts@殷都学刊xb@浙江学刊zjxkzzs@中州学刊zzukxa@广西民族研究gxmzyjs@黑龙江民族丛刊hljpngs@民族研究mzyjbjb@人口研究rkyjbjb@西北民族研究xbmzy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pre@南方人口southpopulation@人口学刊rkxk@中国人口科学zazhi@人类工效学yjingn@人文地理rwdl@华夏地理culturalgeography@史学集刊sxjk@史学月刊sxyk@文史杂志scwszz@当代中国史研究ddzgs@鲁迅研究月刊lxyjyk@史林shilin33@史学理论研究sxllyj@世界历史sjls03@中国历史地理论丛zglsdllc@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lab_sh_museum@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uebao@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ahsd@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bjwl@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uebaosk@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kxb@ shekexuebao@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blgsk@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wenjunli@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ielei@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ask@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cutskxb@ skxb@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_skb@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xbsk@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kbjb@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gjxbs@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sk@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uebao@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skxbzf@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sk2002@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fmujwxb@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yjzx@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idaxbsh@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gxss@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gyxyxb@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gut_xuebao@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gzsdxb@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xbbjb@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hsyxuebao@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xbbjb@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journal-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hbxuebao@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sxb@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wk@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kxb@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hudaxuebao@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hbsx@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hdxbskb@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uebao@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ldjournal@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shekexuebao@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xb338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bzs@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kxb@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hdxbzsb@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inbox@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hysz@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kxb@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ILI@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oxbwk@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xbbjb@江南社会学院学报jnsh@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xbskb@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xndsk@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lzy@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ss@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ss@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lnu_xb@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ludongxuebaowk@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ndxbrwsk@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NMMS@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NCDL@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nhds@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zsb@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skb@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zsb@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qdxb0452@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xbsk@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gaojiao@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skb@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lxf@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qks@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slgxb@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u66135506@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sysg@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sdxb@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uebao@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sxb206@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cnu@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lgxy_wk@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sdcbs@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uebaosk@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tdxbeb@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wkxuebao@mail.tongji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whds@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wkdskxb@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sk@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kxb@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wlxbsk@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BDR@《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bmz0931@ xbmz@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sdxb@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xccxbrwsh@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gjs@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dxbs@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85522071@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xuebao@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sdxb1980@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uebao@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yzxb@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ycgb@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bskb@榆林学院学报ylgd@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ynmyxb@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ynnuns@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zdxb_w@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zjsdxbskb@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xuebao@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sk@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sk@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kxb@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xuebao@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hekexeb@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dzs@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wkxb@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bkbjb@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cqust_xb@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ued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zngdxb@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kxb@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uebshk@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sk@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zzhyxb@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zdxbw@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zhangy@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ynnucff@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yndxxb2222@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xuebaorw01@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ycsz@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hekexb@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wkxb@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bwk1@ xyxb2006@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xuebao@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XTU@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nskxb@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bswist@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wkxb@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skxb@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zmz@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uebao2606@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gaojs@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dxbsk@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sk@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zkjds@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sk@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WHDS@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tjsdxb@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dsyi@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xuebao@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csf@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bzsb@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sdzsbxb2001@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99www@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xyxuebao@绍兴文理学院学报xuebao@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uebao@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skxb93@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ybweng@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skxuebao@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xbc@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stu@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dxxb59@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sdxbzsb@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uebao@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sk@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machb@ NXDX@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xbrwb@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nyxb_sh@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wkxb@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sk@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hec01@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xuebaos@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Sankan@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nmndskxb@ nmndxbsk@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gelxbsk@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mdjsfxy@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ldxbs@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lsxbwk@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政治、教育学xb1962@ 管理学、历史、文学xuebao000@ 哲学、经济学1988xb@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ldxyxb@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xbsk@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yxxb@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xsasb@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kxb@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kxb@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drwxb@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bjb@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dskxb@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hwxb@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bzs@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lsdxbbjb@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xuebao@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uebao2261@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ssust@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03@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uebaso@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twhliu@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hbdldxxb-s@ HDLB@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scasci@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kb4618538@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hgbjb@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yysz@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b-sk@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HNSK@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kxb@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skb@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shekeb@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kdxbskb@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bs@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sk@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xbwk@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hekeban@ hitskb@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loocy-wppd@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gdxbs@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b@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b3260122@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gjs@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GSXB@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zsxb@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ed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ecitxb@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dswkxb@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shkb@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g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ddb@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dlxysk8185@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ZQSPC@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xb503@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woshi909@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wkxb@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ldxbbj2@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bfxbsk@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bhdxxb@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bhskxb@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xuebao@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ahndskxb@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bskb@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uebao@教科文艺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sxdk@;sxdk845@安阳师范学院学报xb@百色学院yjszxb@比较教育研究bjb@昌吉学院学报cjxy@ cjxykyc@长沙大学学报xbbjb@大理学院学报eoj@大学教育科学dxjy8821123@当代教育论坛keyanyuan@德州学院学报dzxyxb@电影评介filmreview@复旦教育论坛jylt@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js@高等教育研究学报gjshi@高教发展与评估hede2005@高教探索gaojiao@高校理论战线gxllzx@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yjzx@航海教育研究dmugjs@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chjxb@河池学院学报HCSF@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bjb@菏泽学院学报wyw@衡阳师范学院学报hysyxb@呼伦贝尔学院学报hlbrxyxb@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dppd@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xb@湖州师范学院学报xuebao@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xbjk@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xbedu@嘉应学院学报JYUJED@江苏高教jsgjzz@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tctxb@焦作大学学报bjb@教师教育研究gdsz@ gdsfjyyj@ 教学研究jxyj@教学与研究jiaoyuyan@教育科学jykx915@教育科学研究esr1203@教育与职业zazhi1917@井冈山学院学报jgsmcxb@乐山师范学院学报xuebao@理工高教研究gaojiao@临沂师范学院学lysyxb@洛阳师范学院学报wkxb@ lkxb@茂名学院学报SHGD@闽江学院学报mjxyxb@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xbjkb@平顶山学院学报pdsz@ pdsuxb@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qnsyxb99@钦州学院学报qzyxyxb@曲靖师范学院学报wbjb@三明学院学报fjsmxyxb@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sxcdxb@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6yrx@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cecxbb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sqsyxbbjb@韶关学院学报sgxyxb2003@石家庄学院学报sszk@四川文理学院学报scwlxyxuebao@ dxszxuebao@ 绥化学院学报WZF281@台州学院学报journal@太原大学学报tyuxb@唐山学院学报xuebao@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tjttu_xbbjb@ xbbjb@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tjsdxbjc@天水师范学院学报TSSY@铜陵学院学报tlxyxb@皖西学院学报wxxyxb@潍坊学院学报journal@西藏大学学报zdxb@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xuebao@咸阳师范学院学报xysyxb@ xysyxbwk@现代大学教育MUEbjb@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xdjykxgjyj@湘南学院学报xuebao@ xnxyxb@孝感学院学报xgxyxbbjb@ xgxyxb@忻州师范学院学报YZSF@许昌学院学报xcxy.xb@雁北师范学院学报ybsf@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xuebaogj@宜春学院学报Yichuncollege@艺术评论ysp12508@湛江师范学院学报xb3041@肇庆学院学报xbbjb@浙江树人大学学报zsdxb_cn@中国教育学刊zjyx@中国图书评论Chinabookreview@中华文化论坛FCC@中山大学学报论丛puedjol@中州大学学报zzdxxb126@重庆三峡学院学报huzhonghua@周口师范学院学报xuebao@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zzszxb@中国文化研究zgwhyj@中国软科学zgrkx@中国高教研究cher1234@中国大学教学zgdxjx@中北大学学报xbzr@浙江传媒学院学报xyxb@运城学院学报xuebao@玉溪师范学院学报yxsyxb@ ghj@艺术探索wyk1303@ wyk4433@艺术百家yishubaijia@宜宾学院学报ybxyxb@伊犁师范学院学报a0432-yn@燕山大学学报xuebao@邢台学院学报xtsf@新余高专学报xygzxb@新闻大学xwdx@襄樊学院学报xfxyxb@现代传播journalcuc@现代教育技术xdjyjs@咸宁学院学报ssy1966@文艺评论wypl54@渭南师范学院学报wnsyxb@通化师范学院学报wangqian4870@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journal@天津市教科院学报tjjk@唐山师范学院学报ts_xuebao@泰山学院学报xuebao@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tyjyxyxb@塔里木大学学报maoyanhongchina@宿州学院学报szxyxb2004@四川外语学院学报xb2005@沈阳大学学报sydxxb@上饶师范学院学报srxb@商洛学院学报slsf@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bjb@泉州师范学院学xb6677@清华大学教育研究jysbjb@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qdds@莆田学院学报ptxyxb@平原大学学报pdxbbjb@ pydx@ 攀枝花学院学报(综合版)xuebao@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nbddxb@南阳师范学院学报nysyxb@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xbjkb@南京晓庄学院学报njxzxb@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nmjx@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njsyxb@绵阳师范学院学报mysyxb@洛阳大学学报ldxb@ xuebao@龙岩学院学报bgxuebao@丽水学院学报lsxyxb@廊坊师范学院学报lfsyxb@科学技术与辩证法bianjibu@科学•经济•社会ses@凯里学院学报klxyxb@开封大学学报xb@喀什师范学院学报kashgarxuebao@晋中学院学报jgzk@教育与现代化zhoufg@教育学报jiaoyuxb@教育发展研究jyfz@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jxkjsyxb@江西教育科研Y ANG@嘉兴学院学报jxxyxb@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xuebao@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xddxb@ jxddxb@ 惠州学院学报xb@黄山学院学报hsxbhdm@黄冈师范学院学报xuebao@淮南师范学院学报xbbjbu@怀化学院学报hhxyxb007@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xbj@红河学院学报hhu3648241@衡水学院学报xb@黑龙江高教研究hljg@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xuebao@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iaoyub@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CJXY@杭州师范学院学报hsyxuebao@韩山师范学院学报hs_xb@邯郸学院学报hdxyxb@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xb912@哈尔滨学院学报xuebao0451@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xuebao2006@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wzfx@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zsxb@广播电视大学学报crtvuj@高校教育管理gjxb@ gxjygl@高教论坛gxgjyj@高等建筑教育gdjzjy@高等工程教育研究gangong@赣南师范学院学报gnsy@涪陵师范学院学报flsyxb@当代传播ddcb@ webmaster@当代电影dddy@大庆师范学院学报xuebao163712@大连大学学报ldxsqk@楚雄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巢湖学院学报chxyxb@长治学院学报jdns@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gxygjs@滨州学院学报bzsx@北京教育(高教版)bjjybjb@鞍山师范学院学报assfxyxb@ assfxyxb@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xuebao@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bbs/dispbbs.asp?boardid=49&ID=262183。

《海峡教育报

《海峡教育报

各位老师:《海峡教育报·综合版》真诚向您约稿!2006—2007学年综合版坚持“开心学习,快乐成长”理念,在“展示才艺平台,倾诉成长烦恼,提高读写水平”的基础上,增设“德育视窗”版,强化心理沟通,努力打造“班报”平台。

本学年综合版共出版40期,每期八版,上、下学期各出版20期。

版面设置是:一版新闻版,二版《校园点击》,三版《德育天地》,四版《传媒搜索》(与《探索者》隔周出版),五版《青春对话》,六版《读写天地》,七版《百草园地》,八版《动漫城》。

欢迎各位老师根据以下栏目设置的要求来投稿:一版新闻版:主要刊登最新的教育政策、校园新鲜事、师生心声、教育热点新闻等。

您可以自己写稿和拍摄图片,也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为报社提供新闻线索。

由于新闻有时效性,文字和图片请您尽量用电子邮件发给报社。

二版《校园点击》:学校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两个栏目欢迎老师赐稿。

课改一线:关注我省高中新课改的最新动态及做法。

在我省高中实行课改的第一年,为广大师生提供经验交流、解决问题及拓展思维的平台。

老师们有什么心得体会或困惑难题,都可拿出来交流。

字数在1500字以内。

课堂传真:展现教学上的一些新思路和新做法,以课堂教学实录为主,体现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精彩片段,挖掘课堂教学新意。

老师们可把精彩的教学实例、心得记录下来,力求生动、有启发性。

三版《德育天地》:主要刊登各地教育部门、各学校德育工作动态,学校(教师)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学生自我教育的新思路等内容。

你可以为“德育新事”、“班·团·队传真”等栏目提供线索。

下面的栏目欢迎赐稿。

班主任手记:这是本版面的一个主打栏目。

德育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在实践工作中,有非常生动的感受和实例,把这些内容表达出来,能够打动人、感染人。

来稿要求:心得体会要以具体事例给人以启迪,文字表述适合学生阅读。

文章字数在千字左右。

德育链接:登载各地各校德育工作动态,各校老师均可积极投稿,也可指导各校学生记者进行采写。

约稿函模板

约稿函模板

约稿函模板篇一:约稿函范本约稿函尊敬的XXX教授:感谢您在百忙中阅读我的来信,我是XXXXXXXXXXXXXXX 杂志xx部xx。

目前我xx部在XXXX教授的联络下,将与在XXXXX主管下的XXXX杂志合作出版《XXXX专刊》。

此专刊将是我国首个XXXXX类杂志,对此我们在深感荣幸的同时更倍感责任重大。

为了把此专刊办成XXXX领域的前沿刊物,广泛传播XXXX理念、普及XXXX知识、推动学术发展,我们特诚挚的邀请您参与到杂志的编撰中来。

本专刊的将以XXX为主题,划分XXXX、XXXX、XXXX、XXXX、XXXX 等栏目,历数XXXX的发展历程,剖析XXXX的发展现状,分享XXXX的前沿动态。

X教授作为XXXXXX专委会的主任委员,对此刊物的支持将成为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故而我们特向您约稿如下:封面文章——XXXX。

核心内容:详述中国XXXX发展历程,总结中国XXXX发展现状,展望XXXX发展方向和前景。

我们带着创办全国第一XXXX刊物的宏愿,以及对您崇高学术地位和高深学术造诣的崇敬,谨向您发出最诚挚的邀请,带领我们共同完成此刊物的编撰工作,共同推动中国XXXX学术的提高与发展,促进中国XXXX产业的进步与繁荣。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

遥祝康泰《XXXX》xx组20XX/7/31篇二:约稿信约稿信尊敬的刘晶教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阅读此信。

首先请允许我向您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A出版社青少年教育xx室主任王超。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切,且秉承我社青少年教育xx室“照亮青少年教育改革前进道路”的出版理念,我们正在策划一个有关青少年教育方法革新的选题。

经我社人员及专家的推荐,我们认为您是本次选题的最佳执笔人选。

您作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兼博士生导师,对青少年教育方法已研究多年,在新方法的探究上也颇有见地,因此,由您来担任本书作者,实在是再合适不过,故而我代表A出版社向您约稿。

不知您此前是否了解英国BBC二台播放的《中式学校: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纪录片?该片中有关中英教育方式的大碰撞正是我们此次选题的灵感。

全国有影响力的投稿邮箱

全国有影响力的投稿邮箱

全国有影响力的投稿邮箱读者:duzhe@光明日报gmdaily@读者欣赏duzhexs@小品文选刊xpwxk@青年文摘qnwz@意林y2530303@微型小说选刊wxxsxk@ 青年博览:陈一鸣:cym7300242@ cym7300242 @读友:dyou@ dyou@.c n大众文摘:dzwz@知音文摘liangyou@《高中生·快乐阅读》guoying1230@ mizi6629@1 《科海故事博览·智慧文摘》hu_shuanglin25@163.co m《报刊博览》jxrbbkjc@《新智慧》(文摘版)xinzhihuiyuegao@《健康文摘》jkwz@《启迪》qidijg@(荐稿)qidi200706@ (原创)读者》(乡土人文版)编辑蒲安应puw@《意林·少年版》执行主编宋春华song13747@sina.co m《青年文摘》(绿版)副主编万玉云wenzhu-wyy@vip.sina.co m《意林金故事》yilinxiaoshuo@ her1000@126. com《青少年文汇》qsnwh@《人口文摘》bj_dykj@《社区·读书》sqds0601@《微型小说精品》zhangguisheng001@ wxxsjp@1 《男人世界》nrsj7186@《读者(少年版)》gdsnwz@《小小说选刊》xxsxk@《哲思》zhesi88@ zhesi88@《37°女人》林钰lin.jade@《党员文摘》dywzbjb@《经典美文》wy_jdmeiwen@《文苑》wenyuanzg@《北京纪事·纪实文摘》beijingjishi@(公共信箱)张向阳zhangxiangyang666@ 麻雯mawen214 @李小灵lixiaoling0430@ 王文娜w angwenna@《读者俱乐部》唐一稳tudutang@ 郑玖梅zjm_80@126. com肖友松xiaoyousong126@ 心砚xinyan_430@1 《东西南北》董冰dongb193@ 王淼dxnbwm@yah 杨微momo_5218@ 贾喜程dxnbjxc@16 肖云峰maomixiaochou@ 孙淑鸿sunshuhong142 5@王蕾dxnbxy@ 庞椿盈pangliu_1@hotmail. com《名人传记·财富人物》caifubianji@,zbk1118@126. com《故事Party》storyparty@《科普童话》kpth2006@ sharryabc@yahoo.(探险、探秘、探案、想象、科幻故事、童话故事、儿童生活故事)《启迪》qidijg@(荐稿)qidi200706@ (原创)静眉yangqiutian@(荐稿)sinbad-ideal@ (原创)《城市情报》赵雯wenzi969@(情感文摘)《快乐青春》klds@《中国少年文摘》duzhetieba@(公共)wuyusan@ (吴霰)。

新学期德育主任发言稿(8篇)

新学期德育主任发言稿(8篇)

新学期德育主任发言稿(8篇)第一篇:新学期德育主任发言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感到很荣幸。

其实在座的许多班主任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这里谈不上班级管理经验,只是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做法。

一、以身作则,身正为范纪律上,和学生同步作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

如不迟到不早退;在教室里不接打电话不玩手机,树立正面的形象。

学习上,加强学习,与时俱进,至于世事新闻、热门锐词、体育娱乐都知道一点,便于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穿衣着装,合符规范,加强行为引导。

二、业务求精,学高为师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老师要用自己的广博学识征服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敬佩你、崇拜你、信服你,特别喜欢上你的课,让他们认识到跟着你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这样教育学生的时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正确引导,强化育人我告诉学生应该做的两件事:学会做人,学会读书,其实就是德育和智育问题。

现在有些学生的与做派有点偏激、怪异,需要正确的引导,我通过古今中外的大量实例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要求学生遇到教育问题,可以质疑,但不能无理取闹,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是学生,就是学习的人,应该接受教育,理解批评。

四、营造氛围,润物无声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

我搜罗了大量积极向上的短小文章、名言锦句,在后面黑板上定期地粘贴、抄录;每天让一个学生为全班朗读一文章。

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一举多得。

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俗话说“班门弄斧”,可我认为弄斧必到班门,若得方家指点,才会有更大提高,希批评指正。

谢谢。

第二篇:新学期德育主任发言稿尊敬的、各位老师: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最直接的组织者、教育者,在上、学习上、生活上积极地教育和引导学生。

一个班级班风学风的好坏,与班主任的工作是密切相关的。

2024年《德育新论》读书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德育新论》读书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德育新论》读书心得体会2024年,《德育新论》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读书过程中获得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以下是我的读书心得体会。

《德育新论》这本书主要讨论了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德育的有效方式。

书中强调了德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有道德修养、责任感和社会意识的公民。

通过德育的指导,学生将不仅仅获得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发展自己的品格和精神。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德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品质。

在现代社会,只有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有能力和素质的人。

因此,教育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和课程安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

我深深地认同书中包含的一个观点,即德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而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责任。

这也正是我对德育的一个新的认识。

德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参与和合作。

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学校则可以通过制定德育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而社会则可以通过法律法规和道德约束来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只有当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才能够真正达到德育的目标。

另外,我在书中看到了一些新的德育教育方法。

作者提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约束能力。

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书中还提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教育不是一味地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成为有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人。

此外,《德育新论》中还提到了德育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德育不应该被孤立地看待,应该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

例如,德育与语文学科的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德育与体育学科的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身体素质。

这种跨学科的教育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新校报征稿启事范文(通用十二篇)

新校报征稿启事范文(通用十二篇)

校报征稿启事范文(通用十二篇)5校报征稿启事范文(篇一)征文启事一般是为了某项活动而进行的一次性征求稿件的通知。

征文启事的写作,关键是要做到内容清楚。

内容一般有如下几项:1.征文的宗旨,即本次征文的意图、目的;2.征文的对象,即哪些人可以参加本次征文活动;3.征文的要求,包括是否限定题目、题材,对体裁及字数的要求等等;4.征文的时间,即征文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结束;5.稿件的处理,如怎样评定奖次,设哪些奖级,是否公开发表等;6.其他事项,如对稿件投送地址、接收人的交待,是否交评审费用等等。

征文启事的格式与“通知”的格式大体相仿,前面有标题,可用“征文启事”四个字,也可起个名称以示区别,写成“**杯赛征文启事”,还在“**杯”后加上征文范围或对象,写成“**杯全国(或省、市)**(职业,如中学生、教师之类)作文大赛征文启事”等;结尾处有落款,即征文活动的发起单位或组织;还有启事发出时间。

校报征稿启事范文(篇二)中国诗文奖,由中国诗歌会主办,一年一届,已成功举办2014、2015、2016年度三届。

2017年度中国诗文奖评选现在启动,欢迎广大文朋诗友踊跃参与!奖项设置:设金奖、银奖和铜奖,颁授获奖证书。

获奖作品编入《作家与文学》年刊进行推介,现场赠阅、颁发或快递样刊和证书。

邀请复评通过者参加将于2017年7月中上旬举办的中国作家诗人采风行——多彩贵州美丽黔东南诗意之旅系列活动,与多彩贵州美丽黔东南进行一次的诗意约会!投稿要求:每人限投2017年度最佳诗文作品一件,诗歌限30行内,不分行者限150字内,题材、诗型不限,风格不拘,要有诗味、有内涵、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简练、有佳句、有技巧;文限千字内,题材、体裁不限,要有思想、有文采、有特色、有章法(不能同时投同期组织的2017年度作家与诗人奖评选)。

校报征稿启事范文(篇三)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属于我们自己的报纸————红星海学报,从今天起就正式发行了。

新德育投稿邮箱

新德育投稿邮箱

《新德育》投稿邮箱《新德育》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伦理学会主办。

本刊以繁荣德育学术、深化德育科研、指导德育实践为目标,以普及德育理论、探索德育规律、研究德育方式、推介德育经验、展示德育功效、传播德育信息为己任,以政策性、科学性、思想性、实用性、创造性并举为特点,竭诚为教育决策服务,为学校德育工作服务,为广大教师和德育工作者服务。

本刊共设十一个栏目:德育资讯政策法规——报导中央国家机关、地方行政部门最新公布的与德育有关的政策法规文件,刊发学习领会文件精神的体会文章和贯彻文件的方案、举措、意见、建议。

要闻摘编——报导近期国内外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德育要闻。

热点聚焦(追踪)——对于引发轰动的德育话题、人物、事件进行报导(追踪),从中探索德育的规律,总结经验教训。

德育特写——用纪实手法记录各地有内涵、有特色、现场感强的德育人物及单位的德育活动。

专题报导——报导封面宣传学校新颖、突出的德育专题活动和德育名校、先进的单位会员成功的德育经验、创新的德育管理工作举措。

理论研究深度探析——围绕广盛德育工作者热切关心的重大选题作理性分析与深度透视。

专题研讨——对不同领域德育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的专项研究。

百家争鸣——发表德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中的不同窗术观点,增进学术繁荣。

随想杂谈——受某种特定的事例、事物、情景、文章的启发而生发出的关于德育工作的感想。

课程教学德育教学——德育学科课程教学方式、教学规律研究,德育活动课程指导与实践。

教学育人——在各科教学中结合学科知识进行思想、情感、意志、良好适应及创新精神等道德品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学科美育——在各科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探索和体验,丰硕并深化德育内涵和本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课堂传真——记录优秀课堂教学原生态,并附学生、教师、专家的讨论和评析。

班级德育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的经验体会及班集体建设等专项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案例分析——记录和选取班主任工作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切剖析和理性试探。

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篇一在咱们这个时代啊,德育工作可不像以前那样老套啦,出现了好多超酷的新形式呢。

以前一提到德育,我就感觉像是在听老夫子念经,枯燥得很。

但现在不一样啦,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

我们学校搞了个“德育小剧场”,这可太有意思了。

就像是把那些干巴巴的德育知识都变成了一场场精彩的小戏。

同学们自己写剧本,自己演。

有一次啊,他们演了一个关于诚实的故事。

有个同学演的是一个在考试中想作弊的学生,那小表情,活灵活现的,就像真的动了歪心思一样。

然后另一个同学演他的好朋友,及时制止了他,还给他讲了一通大道理。

演的时候,那台下的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感觉比上课都专注。

这就像是把德育变成了一场有趣的电影,我们不知不觉就被带入到剧情里,接受了教育。

还有呢,现在网络也成了德育工作的新阵地。

学校有自己的公众号,上面经常会推送一些德育小故事。

这些故事可不是那种长篇大论的鸡汤文,而是简短又有趣的。

比如说有个故事讲的是一只小蚂蚁努力搬食物,来告诉我们坚持和团结的道理。

而且还配了超级可爱的小动画,哇塞,感觉就像在看抖音小视频一样轻松。

也许有人会说,这能有啥用啊?但我觉得,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可大了。

每天刷一刷,就像吃小零食一样,不知不觉就吸收了不少正能量。

另外,社区也加入到德育工作里来了。

我们社区搞了个“志愿者小明星”活动。

只要你参加社区的志愿活动,像给孤寡老人打扫卫生啦,在社区里做环保小卫士啦,就可以得到积分。

积分多了就能成为“志愿者小明星”。

这可把我们这些小年轻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大家都争着抢着去做好事,感觉自己就像超级英雄一样。

这时候,德育就不再是老师在课堂上喊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不过呢,我也有点小担心。

这些新形式是挺好玩的,但会不会大家只是图个新鲜,并没有真正把德育的东西记在心里呢?就像看小剧场的时候,大家可能只是看个热闹。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新形式已经让德育工作变得生动多了,不再是以前那个沉闷的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德育》投稿邮箱
《新德育》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伦理学会主办。

本刊以繁荣德育学术、深化德育科研、指导德育实践为目标,以普及德育理论、探索德育规律、研究德育方法、推介德育经验、展示德育成果、传播德育信息为己任,以政策性、科学性、思想性、实用性、创造性并举为特点,竭诚为教育决策服务,为学校德育工作服务,为广大教师和德育工作者服务。

本刊共设十一个栏目:
德育资讯
政策法规——报道中央国家机关、地方行政部门最新颁布的与德育有关的政策法规文件,刊发学习领会文件精神的体会文章以及贯彻文件的方案、举措、意见、建议。

要闻摘编——报道近期国内外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德育要闻。

热点聚焦(追踪)——对于引起轰动的德育话题、人物、事件进行报道(追踪),从中探索德育的规律,总结经验教训。

德育特写——用纪实手法记录各地有内涵、有特色、现场感强的德育人物及单位的德育活动。

专题报道——报道封面宣传学校新颖、突出的德育专题活动以及德育名校、先进的单位会员成功的德育经验、创新的德育管理工作举措。

理论研究
深度探析——围绕广大德育工作者热切关心的重大选题作理性分析与深度透视。

专题研讨——对不同领域德育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的专项研究。

百家争鸣——发表德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中的不同学术观点,促进学术繁荣。

随想杂谈——受某种特定的事例、事物、情景、文章的启发而生发出的关于德育工作的感想。

课程教学
德育教学——德育学科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规律研究,德育活动课程指导与实践。

教学育人——在各科教学中结合学科知识进行思想、情感、意志、良好习惯及创新精神等道德品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学科美育——在各科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探索和体验,丰富并深化德育内涵和本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课堂传真——记录优秀课堂教学原生态,并附学生、教师、专家的讨论和评析。

班级德育
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的经验体会及班集体建设等专项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案例分析——记录和选取班主任工作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理性思考。

心理健康
方法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研究与体验,实践经验总结及其理论问题研究。

个案研讨——以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案研究为主的过程状态描述与原理探讨。

教师心理健康——对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调研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工作方法研究与实践。

法纪教育
法制论坛——对学校办学、常规管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类法制问题的研究讨论。

法制经纬——学校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家庭、社区法制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科研窗口
调研报告——对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中的各类问题进行的情况调查、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

实验报告——介绍各地区、学校、教师承担的德育科研课题、实验项目的进展、运用的方法和实验效果。

科研指导——对实验区、实验校的课题实验与研究进行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德育管理
师德建设——针对师德建设的方法、规律等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的各类研究及实践。

校长论坛——校长工作的方法与规律,学校管理科学化的理论与实践。

党团园地——新时期学校党组织、团组织建设的工作方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少先队工作——新时期少先队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校园文化——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与管理,网络德育。

家校和谐
和谐学校——和谐校园、和谐班级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和谐家庭——学校指导家庭教育及和谐家庭建设,学校与家庭协调配合的研究及实践。

社会育人
社会课堂——校外德育活动、德育基地建设的经验做法。

校本德育——根据地方历史文化特点编写校本教材,开展德育活动的经验做法。

教育链接
卷首寄语——位于卷首,刊发富有哲理的德育短文。

资料卡片——与德育相联系的知识性、趣味性资料。

国外德育——介绍国外德育理论和方法模式,探讨德育发展规律及经验教训。

教育文苑——刊发教师和学生创作的散文、微型小说、读后感、小品、诗词、歌曲、童谣等精短作品。

读编往来——读者来信、读者评刊、问题解答。

投稿信箱:xdybjb@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100088—128信箱李吉宁收邮编:1000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