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厂生产的常规水处理工艺流程
自来水厂生产的常规水处理工艺流程
自来水厂生产的常规水处理工艺流程常用净水处理工艺内容提要:●什么是预处理工艺?预处理方法有哪些?●什么是常规水处理工艺?常规处理工艺有哪些局限性?●什么是预处理工艺?预处理方法有哪些?答:预处理工艺是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前对原水进行的处理,以改善常规处理的效果。
预处理的方法有:投加粉末活性炭吸附法、化学氧化法、生物氧化法和膜过滤以及慢滤法等。
●什么是常规水处理工艺?常规处理工艺有哪些局限性?答:常规水处理工艺包括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等单元技术,主要是去除水中悬浮物、胶体杂质和细菌。
常规水处理适应于原水水质混浊度长期不超过500NTU,瞬时水混浊度不超过1000NTU的原水处理。
常规水处理工艺的局限性:(1)不易破坏胶体稳定性,除浊效果下降,通常除浊率50%至60%;(2)不能有效去除有毒有机污染物,出厂水仍含有一些“三致”污染物;(3)加氯消毒副产物又使水中毒物含量增加;(4)出水生物稳定性较差,造成管网水污染,产生腐蚀;(5)常规处理工艺不能满足高标准水质标准要求。
●什么是深度处理工艺?深度处理方法有哪些?答:深度处理工艺就是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后增加的水处理工艺,目的是弥补常规处理工艺的不足,对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一步去除。
深度处理方法有:活性炭过滤法、臭氧——活性炭法、膜法、光催化氧化法等。
●自来水常用的反应池种类有哪些?答:常用的反应池有四种:隔板反应池(平流式、竖流式、回转式)、涡流式反应池、机械式反应池、折板式反应池。
●什么叫混凝剂?选择的原则是什么?决定投加量的因素有哪些?答:在给水处理中,为去除水中悬浮物和胶体杂质而投加的主要药剂叫混凝剂。
选用混凝剂的原则:能够生成重、大、强的矾花,净水效果好,对水质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价格便宜,货源充足,运输方便并便于储存等。
决定混凝剂投加量的因素:(1)进水量;(2)原水水质;(3)原水的PH值(水的酸碱度);(4)原水水温。
●目前水厂常用混凝剂有哪些?答:(1)硫酸铝:AI2(SO4)318H2O(2)三氯化铁:FeCI36H2O(3)硫酸亚铁:FeSO4 7H2O(4)聚合氯化铝:[AI2(OH)nCI6-n]m(5)碱式氯化铝:AIn(OH)mCI3n-m(6)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CH2-CH-CONH2●什么叫助凝剂?助凝剂的种类有哪些?答:助凝剂本身不起凝聚的作用,但是和混凝剂配合使用,能够增大矾花的尺寸、重量和强度,提高净水效果。
自来水生产的工艺流程
自来水生产的工艺流程
自来水,是指经过处理后,符合人体生活、生产和社会经济活动所需的卫生要求,并通过管道供应给用户使用的水。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自来水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是原水处理阶段。
原水通常来源于地表水或地下水,首先需要进行初级处理。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和大颗粒的有机物,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格栅过滤、沉淀和混凝。
接下来是中级处理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去除溶解在水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等。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沉淀和过滤。
此外,还需要添加适量的消毒剂,如氯或臭氧,以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然后是高级处理阶段。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进一步提高水的质量,以满足用户对清洁、透明和无异味的要求。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反渗透、臭氧氧化和颗粒活性炭过滤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硬度调节剂,使水的硬度符合用户需求。
最后是储水和配水阶段。
在这一阶段,处理过的水被储存在水库或水池中,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为了确保水质的卫生安全,需要进行定期的水质监测和消毒处理。
同时,通过管道网络将水供应给用户,确保水流畅、稳定。
总的来说,自来水生产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水处理、中级处理、高级处理和储水配水等多个阶段。
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
生物处理,将原水转化为清洁、卫生和符合要求的自来水,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同时,需要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和消毒处理,保证水的卫生安全。
自来水生产工艺的科学运用,是保障公众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之一。
自来水水处理工艺流程
自来水水处理工艺流程现代自来水处理工艺流程基本上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个阶段。
下面将会详细介绍每个阶段的流程。
物理处理阶段:1. 水源净化:从河流、湖泊或地下水中引入水源后,首先经过物理净化过程,如筛网过滤,去除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
2. 沉淀澄清:引入的水经过沉淀池,加入絮凝剂使悬浮物和细小颗粒凝固聚集,沉淀于底部,使水质更清澈。
3. 浊度过滤:通过砂滤器或活性炭过滤器,将残留的悬浊物和微小颗粒进一步过滤去除,使水变得更清澈。
化学处理阶段:4. 结缔作用:在水中加入结缔剂(如聚合氯化铝),帮助凝结小颗粒和细菌,使其更好地沉淀于底部。
5. 去除重金属:一些水源可能含有重金属离子,如铅、汞。
通过加入特定化学试剂(如锌石灰法)或氧化剂(如高锰酸钾),使重金属离子产生沉淀沉淀剂,从而从水中去除。
6. 调节PH值:根据水的自然PH值,通过加入碱性或酸性物质,将水的PH值调整至适合的范围,提高水的稳定性。
生物处理阶段:7. 活性炭吸附:通过在水中加入活性炭,吸附有机物质、异味物质和余氯等,改善水的口感和气味。
8. 除氨氮:加入特定的细菌菌剂,使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无害物质,降低对水质的影响。
9. 消毒处理:为了杀死水中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氯气消毒、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等。
10. 加药调节:根据实际需要,可能需要在水中加入其他特定化学药剂,如腐蚀抑制剂、水垢抑制剂等,以提高水的质量和安全性。
11. 光氧化:通过紫外线照射水中的有机物质,使其发生光化学反应,降解有机物,改善水的清洁程度。
以上是一般自来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不同地区和水源的水处理工艺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尽管如此,核心的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个阶段基本上是共通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自来水处理工艺的效率和安全性也在不断提高,为人们提供更加清洁和可靠的自来水资源。
自来水厂的处理流程
过程包括“原水-→混合槽-→网格反应池”。原水是指未 经加工的自来水生产用水。通常原水中都带有诸如藻类、腐 殖质、泥沙之类的轻微颗粒,这时自来水生产的第一道工序 就是在原水中投加“净水剂”——碱式氯化铝(俗称为矾), 碱式氯化铝在原水中可产生正电荷,令水中的轻微颗粒受静 电作用而形成较大的颗粒团,以易于沉淀。而“前加氯”则 可根据原水情况选择是否投加,其作用主要有:①助凝剂, 主要是氧化水中的腐殖质和胶体,使之能产生混凝沉淀;② 杀藻剂,根据原水中的藻类含量多少而决定是否投加(水中 藻类的含量过高可产生异味),以杀灭藻类。“前加泥”是 水中藻类过多时,增加水中的吸附能力,使净水剂能起到更 有效作用。“前加碱”是原水PH值过低时,影响水体的混 凝沉淀效果,故要投加石灰等碱类,增加水的沉淀效果,并 使其出厂水PH值保持在中性。原水在投加净水剂等多项药 剂之后,再经过混合槽和网格反应池,这样水中的轻微颗粒 就有足够的时间形成较大的颗粒团。
自来水厂工艺流程
自来水厂工艺流程自来水厂工艺流程自来水厂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农田灌溉等各种需求而建设的设施,主要通过处理水源水来生产安全、卫生的饮用水。
下面将介绍一下自来水厂的工艺流程。
首先,自来水厂的工艺流程以原水处理为第一步。
原水主要是从水源中获取,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原水处理一般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步骤。
预处理主要是将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去除,以便下一步处理。
混凝沉淀则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使悬浮物和胶体颗粒聚集成较大的絮状物,并通过重力沉淀分离。
过滤则是使用砂滤器或活性炭滤器等过滤介质将水中的微小颗粒和溶解物质进一步去除。
最后,通过消毒处理,使用氯或其他消毒剂来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确保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第二步是水质调节和加药。
在原水处理后,由于水源的不同和季节变化等原因,一些水质指标可能无法达到饮用水标准,因此需要进一步进行调节。
常见的水质调节包括调节pH值、硬度和碱度等。
同时,根据水质情况,可能需要加入一些药剂进行除臭、除铁、除锰等处理。
第三步是净化和浓缩。
在净化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和膜分离等技术进一步去除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和无机物质,以提高水的清洁度和透明度。
同时,可以通过逆渗透、超滤等技术进行浓缩处理,得到高纯度水或纯水。
最后一步是水质监测和配水。
在自来水厂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水质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同时,根据不同的用水需求,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加氯、湿度调节、PH值调节等工艺处理,并通过水泵将处理好的水源水送至市区的水压管网中,供居民和企事业单位使用。
综上所述,自来水厂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水处理、水质调节和加药、净化和浓缩以及水质监测和配水等多个步骤。
通过这些工艺流程,自来水厂能够生产出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同时,自来水厂也肩负着对水质进行监控和配水的责任,确保城市居民获得清洁、便利的自来水供应。
自来水厂五大工艺流程
自来水厂五大工艺流程自来水厂是城市供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艺流程的稳定运行对保障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至关重要。
自来水厂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原水处理、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和配水五大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自来水厂的五大工艺流程。
首先是原水处理环节。
原水处理是自来水厂生产过程中的第一道工序,主要是对水源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水中的浮游物、悬浮物、泥沙等杂质。
原水处理一般包括过水、格栅、除砂器等工艺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大颗粒杂质,为后续工艺流程提供清洁的水源。
其次是预处理环节。
预处理是指对原水进行初步的除污染物处理,包括除铁、除锰、除氨等工艺。
预处理工艺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等污染物,提高水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三是混凝沉淀环节。
混凝沉淀是自来水厂中的重要工艺环节,通过加入混凝剂使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凝聚成较大的团簇,然后通过沉淀槽等设备将其沉降下来。
这一过程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浑浊物质,提高水质的澄清度。
接下来是过滤消毒环节。
过滤消毒是自来水厂中的关键工艺环节,主要是通过过滤器将水中的微小颗粒和有机物进一步去除,然后通过加入消毒剂对水进行消毒处理,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确保水质的安全卫生。
最后是配水环节。
配水是指将经过处理的水通过管网输送到用户手中,这一环节需要对水质进行再次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同时需要合理调节水厂的产水量,保障城市居民的日常用水需求。
总体来说,自来水厂的五大工艺流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共同保障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在实际生产中,自来水厂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操作,确保工艺流程的稳定运行,为城市居民提供清洁、安全的饮用水。
自来水工艺流程
自来水工艺流程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就是自来水工艺流程。
自来水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水处理、净化、消毒、输送等环节,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自来水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
首先,原水处理是自来水工艺流程中的第一步。
原水可以是地表水、地下水或者其他水源,其水质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处理效果。
原水处理主要包括过滤、沉淀、絮凝等步骤,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泥沙、微生物等杂质,提高水质。
接下来是水的净化过程。
净化过程是自来水工艺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残留药物等有害物质,保证自来水的安全饮用。
常见的净化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膜分离等技术,这些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水质。
随后是消毒环节。
消毒是自来水工艺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它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保证自来水的卫生安全。
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氯气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净化水质,保障自来水的卫生。
最后是自来水的输送环节。
输送环节主要包括水厂的配水系统、管网输送等环节,它可以将经过处理的自来水输送到用户手中。
在输送过程中,需要注意管道的保温、防腐、防漏等工作,以确保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不受到二次污染。
总的来说,自来水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多个环节的处理和管理。
只有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操作,才能保证自来水的安全、卫生。
希望通过对自来水工艺流程的介绍,大家能够更加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提高对自来水的认识和使用意识。
自来水厂处理工艺
如今家家户户都在使用自来水,缓缓流出的自来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你知道这些自来水是怎么来的吗?源头在哪?又是如何输送到千家万户的呢?下面贤集网小编就给大家讲讲自来水厂处理工艺流程,让大家好好了解下我们日常的自来水处理有哪些工艺流程。
一、自来水厂处理工艺流程1、混凝反应处理原水经取水泵房提升后,首先经过混凝工艺处理。
即:2、沉淀处理混凝阶段形成的絮状体依靠重力作用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称为沉淀,这个过程在沉淀池中进行。
水流入沉淀区后,沿水区整个截面进行分配,进入沉淀区,然后缓慢地流向出口区。
水中的颗粒沉于池底,污泥不断堆积并浓缩,定期排出池外。
3、过滤处理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有空隙的粒状滤料层通过黏附作用截留水中悬浮颗粒,从而进一步去除水中细小悬浮杂质、有机物、细菌、病毒等,使水更加澄清的过程。
4、过滤后消毒处理经过过滤后,原水浊度进一步降低,同时使残留细菌、病毒等失去混浊物的保护或依附,为消毒创造良好的条件。
消毒并非把微生物全部消灭,而是消灭其中的致病微生物,起到保证饮用水达到饮用水细菌学指标的作用。
同时,消毒使城市水管末梢保持一定余量的氯,以控制细菌繁殖、预防污染。
消毒的加氯量(液氯)在1.0-2.5g/m?之间。
主要是通过氯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在细菌内部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酶系统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
消毒后的水由清水池送经水泵房提升达到一定的水压后,再通过输水管网、配水管网送给千家万户。
二、自来水厂现场处理工艺流程讲完了理论上的自来水厂处理方式后,小编再给你详细讲解自来水厂现场处理工艺流程:1.水源地- 取水泵房- 净水厂,一句话,高扬程,大功率水泵伺候,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三类水即可,选用水泵时考虑部分水头损失,根据用户需求量控制好进场水量。
某地取水泵房2.高锰酸钾- 预臭氧- 前加氯,其中高锰酸钾、氯气投加方法是在主进水管道上开孔设置投加点,将药物直接泵送至管道内与水混合,预臭氧有单独的构筑物,池体内部投加充分混合并且要将尾气回收破坏。
自来水厂处理工艺流程图
自来水厂处理工艺流程图自来水厂处理工艺流程图一般包括原水处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终级处理四个阶段。
原水处理阶段通常包括水源地选址与保护、水源地加固、引水和开凿、水池蓄水等几个步骤。
首先,对水源地进行选址,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水源地的环境,防止污染。
然后,进行引水和开凿工作,确保原水的顺利输送。
最后,建造水池储存原水,以便后续处理。
初级处理阶段主要是对原水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进水泵站、自来水厂格栅、砂石分离器和沉砂池等工序。
原水通过进水泵站进入自来水厂格栅,通过去除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如树叶、石块等。
然后,将水送入砂石分离器,通过重力分离去除较大的颗粒杂质。
最后,将水送入沉砂池,在重力的作用下,进一步沉淀和去除悬浮物和颗粒污染物。
中级处理阶段主要是对水进行化学处理,如絮凝、混凝、沉淀和过滤等工序。
首先,在水中加入絮凝剂,使微小颗粒污染物聚集成较大颗粒,方便后续混凝处理。
然后,在水中加入混凝剂,使颗粒污染物和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沉淀物。
接着,将水送入沉淀池,在其中通过重力沉淀,使沉淀物与水分离。
最后,将经过沉淀处理的水送入过滤器,通过过滤去除残留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
终级处理阶段主要是对水进行消毒和改善水质的处理,如pH调节、除臭、除菌等工序。
首先,通过加入草酸钠或石灰进行pH值调节,以保持水的稳定性。
然后,通过加入除臭剂,去除水中的异味。
最后,通过加入消毒剂,如氯或臭氧等,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确保水的安全性。
在每个阶段的处理过程中,还可以加入其他辅助工艺和设备,如活性炭吸附、反渗透等工艺,来进一步提高水质和去除特殊污染物。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自来水厂处理工艺流程图,其中包括原水处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终级处理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工艺和设备,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原水可以得到净化和改善,最终变为清澈、安全的自来水。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流程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流程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1.混凝反应处理:原水经取水泵房提升后,首先经过混凝工艺处
理。
即:投加石灰ClO2和凝聚剂,还有助凝剂,经混合、絮凝、沉淀和过滤等工艺处理,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杂质。
2.沉淀处理:絮凝阶段形成的絮状体依靠重力作用从水中分离出
来的过程称为沉淀,这个过程在沉淀池中进行。
水流入沉淀区后,沿水区整个截面进行分配,进入沉淀区,然后缓慢地流向出口区。
水中的颗粒沉于池底,污泥不断堆积并浓缩,定期排出池外。
3.过滤处理: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有空隙的粒状滤料层通过
黏附作用截留水中悬浮颗粒,从而进一步除去水中细小悬浮杂质、有机物、细菌、病毒等,使水更加澄清的过程。
4.滤后消毒处理:经过絮凝、沉淀和过滤后的出水,还可能含有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此时需要用消毒剂如氯等杀灭剩余的病菌,进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自来水厂处理工艺流程
自来水厂处理工艺流程自来水厂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其处理工艺流程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活饮用水质量。
自来水厂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水处理、絮凝沉淀、过滤、消毒和配水等环节,下面将对这些环节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原水处理环节。
原水一般来自于河流、湖泊或地下水,其水质可能含有泥沙、微生物、有机物等杂质。
因此,首先需要对原水进行预处理,包括过滤、调节水质、除杂质等工艺。
预处理后的水进入絮凝沉淀环节。
絮凝沉淀是自来水处理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加入絮凝剂使水中的微小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凝聚成较大的絮凝体,然后经过沉淀池的沉降作用,使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沉淀到池底。
这样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浑浊物质。
接下来是过滤环节。
经过絮凝沉淀后的水仍然含有一定量的微小颗粒和有机物,需要通过过滤器进一步去除。
过滤器一般采用多层砂滤或活性炭滤料,能有效去除水中的微小颗粒和有机物,使水变得更加清澈透明。
然后是消毒环节。
消毒是为了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保证水质卫生安全。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氯气消毒、次氯酸钠消毒、臭氧消毒等。
消毒后的水质量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可以安全饮用。
最后是配水环节。
经过前面的处理工艺,水质已经符合卫生标准,可以进行配水。
根据城市不同的用水需求,自来水厂会对水进行加氯、加草酸、调节pH值等工艺处理,最终将处理好的水通过管网输送到各个用户家中。
总的来说,自来水厂的处理工艺流程经过原水处理、絮凝沉淀、过滤、消毒和配水等环节,最终将水处理成卫生安全的饮用水。
这些工艺环节相互配合,相互衔接,确保了自来水的质量和安全,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优质的生活饮用水。
自来水厂五大工艺流程
自来水厂五大工艺流程自来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而自来水厂是生产和供应自来水的重要基地。
自来水厂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将原水经过处理和净化,最终转化为可以直接饮用的自来水。
下面将介绍自来水厂的五大工艺流程。
第一大工艺流程是原水处理。
原水可以是自然水源,如河流、湖泊或地下水,也可以是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
原水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原水中的杂质、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以净化水质。
原水处理包括预处理和初级处理两个阶段。
预处理主要是去除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如泥沙、悬浮物和有机物;初级处理则是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去除水中的微生物和有害物质,如过滤、沉淀、氧化和消毒等。
第二大工艺流程是絮凝沉淀。
在原水处理后,水中仍然会存在一些微小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这些物质会使水浑浊不清。
絮凝沉淀工艺通过添加絮凝剂和混凝剂,促使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团簇,然后沉降到水底,从而达到去除浑浊物质的目的。
常用的絮凝剂有氯化铁、硫酸铝等,常用的混凝剂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铝等。
第三大工艺流程是过滤。
经过絮凝沉淀后的水仍然会含有一些微小的颗粒物质和有机物质,为了进一步净化水质,需要进行过滤处理。
过滤工艺通过将水通过多层不同粒径的过滤介质,如石英砂、活性炭和滤膜等,去除水中的微小颗粒物质和有机物质,使水变得清澈透明。
第四大工艺流程是消毒。
经过原水处理、絮凝沉淀和过滤后的水质已经相对清洁,但仍然可能存在微生物和病原体。
为了确保自来水的卫生安全,需要对水进行消毒处理。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氯气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保证自来水的卫生安全。
第五大工艺流程是配水输送。
经过原水处理、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后的水质已经可以直接饮用,但为了保证自来水的水质在输送过程中不受污染,需要进行配水输送工艺。
配水输送主要包括水塔、水管和泵站等设施,通过这些设施将处理后的自来水输送到用户家中,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用水需求。
自来水制备的基本流程,常规处理工艺
自来水制备的基本流程,常规处理工艺1.自来水生产的第一步是从水源中取水。
2.取出的水经过初步过滤,去除大颗粒的杂质。
3.接着会进行混凝沉淀,让悬浮在水中的微小颗粒沉淀到底部。
4.水再经过过滤,去除微小颗粒和有机物质。
5.接下来是加氯消毒,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6.消毒后的水再经过净水处理,去除余留的杂质和氯气。
7.最后,水会经过配水系统输送到家庭或工业单位。
8. The first step in the production of tap water is to take water from the source.9. The taken water undergoes preliminary filtration to remove large particles of impurities.10. Then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is carried out to allow tiny particles suspended in the water to settle to the bottom.11. The water is then filtered again to remove tiny particles and organic matter.12. Next is the addition of chlorine for disinfection, to kill bacteria and viruses in the water.13. The disinfected water then undergoes waterpurification to remove remaining impurities and chlorine gas.14. Finally, the water is conveyed to homes or industrial units throug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15.常规处理工艺中还包括软化处理,去除水中的钙和镁离子。
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图
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图水处理是指对水质进行改善和净化的过程,常用于饮用水、锅炉水、循环水、工业用水等方面。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图。
水处理工艺流程图:1.原水进水:原水来源可以是自来水、地下水、河水等,进入水处理厂的原水进水口。
2.格栅过滤:通过格栅过滤将进水中的大颗粒杂物如树枝、叶子等过滤掉,防止堵塞后续处理设备。
3.混凝剂投加:将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等投加到进水中,混凝剂能够使微小悬浮颗粒凝聚成较大的沉淀物。
4.混凝:通过搅拌或机械装置将混凝剂和进水彻底混合,在混合的过程中使颗粒物质发生聚集,形成较大的絮凝物。
5.絮凝剂投加:投加絮凝剂如聚合硫酸铁等,使聚集成的絮凝物形成更大的块状物质。
6.沉淀:将絮凝物与水分离,使絮凝物沉入水底形成污泥,借助沉淀器等设备来实现。
7.过滤:将沉淀后的水通过滤料进行过滤,去除残余的颗粒物质和悬浮物,提高水质。
8.活性炭吸附:通过投加活性炭等吸附剂来吸附水中的有机物、杂质和异味物质。
9.消毒:为了杀死水中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可使用消毒剂如氯气、次氯酸钠等进行消毒操作。
10.调整水质:根据需要,对水质进行调整,如调节水的酸碱度、硬度、余氯含量等。
11.清洗和消毒设备:对处理过程中使用的设备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保证处理水的卫生和安全。
12.出水:经过上述处理后,水质得到改善和净化,成为可用于饮用、工业用水等的处理水。
以上是一个常用的水处理工艺流程图,不同的水处理厂根据水质的不同和处理需求,可能会有所差异。
水处理过程中的设备包括格栅过滤器、混凝槽、沉淀器、过滤器、活性炭吸附器、消毒装置等。
通过逐步的处理工艺,可以将水中的悬浮物、杂质、有机物和微生物去除,提高水质,确保安全用水。
自来水厂五大工艺流程
自来水厂五大工艺流程自来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自来水的处理则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工艺流程,确保水质清洁、安全。
下面将介绍自来水厂常见的五大工艺流程。
1. 入水处理自来水的源头是水库、河流或地下水等自然水源,这些原水中会含有各种悬浮物、微生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等杂质。
入水处理的目标是通过预处理手段去除这些杂质,进而降低后续工艺的负荷。
主要步骤包括混凝、絮凝、沉淀、过滤等,其中混凝和絮凝主要通过给水中加入化学物质使杂质聚集起来,沉淀则是通过重力使杂质沉降,过滤则可进一步去除细小杂质。
2. 加药消毒原水处理后,还需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残留的细菌和病原体,保证自来水的卫生安全。
常用的方法包括氯气消毒、次氯酸钠消毒和臭氧消毒等。
其中,氯气消毒是最常见的方法,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藻类等微生物。
3. 混合沉淀加药消毒后的水进入混合沉淀池进行沉淀。
在混合沉淀池中,水与混凝剂混合,形成较大的絮状物,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絮状物会逐渐沉淀到池底。
混合沉淀的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浊度和悬浮物,净化水质。
4. 过滤净化混合沉淀后的水通过过滤器进行细致的过滤净化。
过滤器通常采用石英砂、煤炭、活性炭等材料。
这些材料能有效去除残余的悬浮物、有机物和部分重金属离子等。
通过过滤净化,水质进一步提升,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5. 加氯调节最后一道工艺流程是对净化后的水进行后期处理和调节。
为了防止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再次受到污染,常常会在此步骤中加入适量的氯气。
氯气具有持久的消毒效果,可以保持水质的卫生安全。
同时,在此步骤中,还可针对水的硬度、pH值等进行调节,以确保自来水的口感和稳定性。
通过以上五大工艺流程,自来水厂能够将原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净化,生产出符合标准的清洁饮用水。
这些工艺流程的合理运用,可以保障自来水质量的稳定和安全,为人们提供健康、方便的生活条件。
自来水厂在工艺流程中还应注意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采取适当的节水措施,减少废水排放和化学药剂的使用量。
小型自来水厂工艺流程
小型自来水厂工艺流程
小型自来水厂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原水处理,首先是从水源(如河流、湖泊或地下水)抽取原水,经过预处理去除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通常包括过滤和沉淀等
工艺,以保证原水的清洁和安全。
2. 净化处理,经过原水处理后,进入净化处理阶段,通过加入
絮凝剂使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再经过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和混
浊物,使水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3. 细菌消毒,为了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原体,通常会采用氯气、次氯酸钠或紫外线等消毒方法,确保水质达到卫生标准。
4. 过滤处理,经过净化和消毒后的水再经过砂滤或活性炭过滤
等工艺,去除水中的微小悬浮物和异味物质,提高水质的透明度和
口感。
5. 调节水质,根据当地水质情况和用户需求,可能需要进行
pH值调节、软化处理或添加适量的矿物质等工艺,以调节水质和提
升口感。
6. 储水和配水,经过以上处理后的水质达到自来水标准,可以储存在水箱中,并通过配水系统将水送达用户家庭或工厂,以满足日常生活和生产用水需求。
7. 残余处理,在整个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废水等残余物需要得到妥善处理,可以采用沉淀、过滤和消毒等方式,确保环境不受到污染。
以上是小型自来水厂的一般工艺流程,不同地区和规模的自来水厂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这些步骤是保证生产出安全、清洁的自来水的关键工艺。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流程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流程介绍自来水厂是为城市或城镇供应饮用水的重要设施,水处理工艺流程对水质的提升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来水厂的水处理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环节。
预处理预处理是自来水厂水处理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杂质和悬浮物。
预处理包括以下环节:1. 输水管道清洗自来水经过输水管道输送到自来水厂,这些输水管道可能会积聚一些沉淀物、藻类等杂质,需进行定期清洗以减少对水质的影响。
2. 滤网过滤水经过滤网过滤,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和杂质,如树叶、泥沙等。
3. 絮凝剂添加在这一步骤中,絮凝剂被加入到水中,吸附和聚集悬浮物,使其变得更容易被沉淀。
混凝与沉淀混凝与沉淀是水处理过程中关键的环节之一。
混凝通过对水中悬浮物的聚集,形成较大颗粒的絮凝物,便于沉淀。
1. 絮凝剂投加正电性絮凝剂如铁盐或铝盐被加入到水中,与水中的悬浮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絮凝物。
2. 转速调节通过调节混凝池内的搅拌器转速和时间,使絮凝物充分产生并与悬浮物结合。
3. 沉淀池沉淀池是将带有絮凝物的水停留一段时间,使大颗粒的絮凝物沉淀到底部。
沉淀后的水被送至下一个环节。
过滤过滤是水处理工艺中的关键步骤,通过过滤,可以去除混凝与沉淀环节中仍然存在的微小悬浮物、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1. 砂滤池砂滤池是最常见的过滤方式,水通过一层层的不同粒径的砂层,去除微小悬浮物和微生物。
砂滤池需要定期清洗和更换砂粒。
2. 活性炭滤池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异味物质。
活性炭滤池用于进一步提升水质。
3. 无菌过滤无菌过滤通常用于去除最小的微生物,如细菌和病毒。
通过微孔膜的过滤,水中的微生物被拦截,确保出厂水的安全性。
消毒消毒是为了杀灭水中潜在的病原体,保证出厂水的卫生安全。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1. 氯消毒氯是最常用的消毒剂,可以杀死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
但氯消毒会产生臭味和味道,需要进一步处理。
2.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消毒方法,通过紫外线照射,可以杀死水中的微生物。
自来水水处理工艺流程
自来水水处理工艺流程
《自来水水处理工艺流程》
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水处理工艺是确保自来水安全饮用的关键环节。
自来水水处理工艺流程经过多个步骤,确保水质达到国家卫生标准,保障了大家的健康。
首先,水处理厂会进行混凝沉淀,将自来水中的悬浮物和浊度物质沉淀下来。
接下来是过滤过程,通过多层过滤器去除细微的颗粒和有机物。
之后是消毒,使用氯气、臭氧或紫外线等方法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紧接着是添加氯化铁、聚合氯化铝等絮凝剂,使水中的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去除。
最后是臭氧和活性炭的处理,去除水中的异味和有机物质。
通过这一系列的处理工艺,自来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质都得到了有效去除和杀灭,确保了自来水的安全和卫生。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水处理工艺还将环保理念融入其中,在保障水质的同时也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自来水水处理工艺流程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它保障了我们饮水的安全,保护了我们的健康。
我们也应该珍惜每一滴自来水,从源头开始保护水资源,共同创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自来水厂工艺流程
自来水厂工艺流程自来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自来水厂是生产和处理自来水的重要场所。
自来水厂工艺流程是指自来水从原水到变成可供人们饮用的水的整个生产流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自来水厂的工艺流程。
1. 原水采集自来水厂的原水一般来自于河流、湖泊、地下水或者其他水源。
在进行原水采集之前,需要对水源进行调查和评估,了解水质情况,以便后续的处理工艺。
同时,需要对原水进行采样和分析,确定水质指标,为后续的处理提供依据。
2. 水处理水处理是自来水厂的核心工艺环节,主要包括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步骤。
首先是絮凝,通过加入絮凝剂使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后续的沉淀和过滤。
然后是沉淀,将絮凝后的水进行静置,使颗粒沉降到底部,形成混凝沉淀。
接着是过滤,将沉淀后的水进行过滤,去除残余的颗粒和杂质。
最后是消毒,通过加入消毒剂对水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细菌和病毒,确保水质安全。
3. 净水经过水处理后的水称为净水,但在这一步还需要进行一些进一步的处理,包括软化、除铁除锰、除氨等。
软化是指去除水中的硬度离子,使水变得更加柔软。
除铁除锰是指去除水中的铁和锰离子,避免对水质造成影响。
除氨是指去除水中的氨氮,减少对水质的污染。
4. 出厂水质检测经过以上工艺处理后的水称为出厂水,但在出厂之前需要对水质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主要检测项目包括水质指标、微生物指标、有机物指标等。
5. 出厂经过检测合格的水称为出厂水,可以正式出厂供应给用户使用。
出厂水需要通过管网输送到用户的家中,供人们饮用、生活和生产使用。
以上就是自来水厂的工艺流程,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从原水到变成可供人们饮用的水,确保了水质的安全和可靠。
自来水厂工艺流程的完善和科学性,对保障人们的生活用水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来水厂生产的常规水处理工艺流程
常用净水处理工艺
内容提要:
●什么是预处理工艺?预处理方法有哪些?
●什么是常规水处理工艺?常规处理工艺有哪些局限性?
●什么是预处理工艺?预处理方法有哪些?
答:预处理工艺是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前对原水进行的处理,以改善常规处理的效果。
预处理的方法有:投加粉末活性炭吸附法、化学氧化法、生物氧化法和膜过滤以及慢滤法等。
●什么是常规水处理工艺?常规处理工艺有哪些局限性?
答:常规水处理工艺包括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等单元技术,主要是去除水中悬浮物、胶体杂质和细菌。
常规水处理适应于原水水质混浊度长期不超过500NTU,瞬时水混浊度不超过1000NTU的原水处理。
常规水处理工艺的局限性:
(1)不易破坏胶体稳定性,除浊效果下降,通常除浊率50%至60%;
(2)不能有效去除有毒有机污染物,出厂水仍含有一些“三致”污染物;
(3)加氯消毒副产物又使水中毒物含量增加;
(4)出水生物稳定性较差,造成管网水污染,产生腐蚀;
(5)常规处理工艺不能满足高标准水质标准要求。
●什么是深度处理工艺?深度处理方法有哪些?
答:深度处理工艺就是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后增加的水处理工艺,目的是弥补常规处理工艺的不足,对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一步去除。
深度处理方法有:活性炭过滤法、臭氧——活性炭法、膜法、光催化氧化法等。
●自来水常用的反应池种类有哪些?
答:常用的反应池有四种:隔板反应池(平流式、竖流式、回转式)、涡流式反应池、机械式反应池、折板式反应池。
●什么叫混凝剂?选择的原则是什么?决定投加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在给水处理中,为去除水中悬浮物和胶体杂质而投加的主要药剂叫混凝剂。
选用混凝剂的原则:能够生成重、大、强的矾花,净水效果好,对水质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价格便宜,货源充足,运输方便并便于储存等。
决定混凝剂投加量的因素:
(1)进水量;
(2)原水水质;
(3)原水的PH值(水的酸碱度);
(4)原水水温。
●目前水厂常用混凝剂有哪些?
答:(1)硫酸铝:AI2(SO4)318H2O
(2)三氯化铁:FeCI36H2O
(3)硫酸亚铁:FeSO4 7H2O
(4)聚合氯化铝:[AI2(OH)nCI6-n]m
(5)碱式氯化铝:AIn(OH)mCI3n-m
(6)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CH2-CH-CONH2
●什么叫助凝剂?助凝剂的种类有哪些?
答:助凝剂本身不起凝聚的作用,但是和混凝剂配合使用,能够增大矾花的尺寸、重量和强度,提高净水效果。
助凝剂种类:酸碱类、矾花核心类、氧化剂类、高分子化合物类。
水厂常用助凝剂有:骨胶、活化硅酸、海藻酸钠、聚丙烯酰胺等。
●滤池常见故障有哪些?如何处理?
答:常见故障:气阻、跑砂、漏砂、截污能力不足,水头损失增加,水生物繁殖结泥球等。
气阻:增高滤料层表面以上水深,调换表层滤料,增大滤料粒径,适当加滤速,延长冲洗时间。
跑砂和漏砂:检查配水系统进行维修,适当调整冲洗。
强度和截污能力不足,水头损失增加:提高沉淀效果,降低滤前水浊度,降低滤速,增大冲洗强度,延长冲洗时间。
水生物繁殖结泥球等:清刷池壁、排水槽,滤前加氯防止微生物繁殖,采用表面冲洗用漂粉精浸泡,更换表层滤料。
●水中酸碱度(PH值大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是什么?
答:混凝剂投入原水中之后,由于水解的作用,水中氢离子的数量会增加,提高水的酸碱度,PH值随之降低(偏酸性水质),这会阻碍水解过程的进行,不利于形成更多的铝或铁的氢氧化物胶体。
因此,水中必须有一定的碱度,保证混凝剂投入水中能够充分水解,这样混凝效果就会更好。
●活性炭的作用是什么?
答:活性炭是去除水中臭味、天然合成溶解有机物、微污染物质的有效物质。
这是因为活性炭表面比较粗糙且空隙较大,大部分比较大的有机物分子和芳香族化合物等能够牢固地吸附在活性炭表面或空隙中,被活性炭带走;活性炭也对腐殖质、合成有机物和低分子量有机物明显的去除效果。
●生物活性炭处理技术的优点和条件是什么?
答:使用生物活性炭的优点:提高水质,增加对水中溶解有机物的除去效果,延长活性炭的再生周期,减少了运行费用;水中的氨氮可被生物转化为硝酸盐,从而减少了后氯化的投氯量,降低了三卤甲烷的生成量。
使用生物活性炭的条件:避免预加氯处理,否则微生物就不能在活性炭上生长,因而失去它的生物氧化能力。
学校直饮水系统工艺流程简要说明-反渗透直饮水设备
学校直饮水系统工艺流程简要说明
本工艺分为预处理、反渗透两部分。
(1)预处理
预处理部分由PP滤芯过滤器、活性炭滤芯过滤器组成。
PP滤芯过滤器内部装有聚丙烯热熔纤维滤芯,可去除水中的颗粒杂质、悬浮物、胶体絮凝、有机颗粒团,降低浊度,减轻后续处理的负担。
同时吸附水中的部分铁锰离子等,降低水中铁锰离子含量。
活性碳滤芯过滤器内部装有果壳型活性炭滤芯,能吸附分解水中溶解性杂质,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氯及异味物质,可有效保护后置反渗透膜。
活性炭去除游离氯的化学原理如下: Cl2 + H2O = HCl + HClO
HClO = HCl + [O]
原子氧与炭原子由吸附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化合状态:
C + 2[O] = CO2
综上所述,氯与活性炭的反应可如下式:
C + 2Cl2 + 2H2O = 4HCl + CO2
适合的预处理对反渗膜装置长期安全运行是十分重要的。
有了满足反渗透进水水质要求的预处理,就可以确保产品水(反渗水)流量维持稳定、脱盐率维持在某一值上时间长、产品水回收率可以不变、运行费用做到最低、膜使用寿命最长等。
具体说来,反渗透预处理是为了做到以下几点:
l 防止膜表面上污染,即防止悬浮杂质、微生物、胶体物质等附着在膜表面上或污堵膜元件水流通道。
l 防止膜表面上结垢。
反渗透装置运行中,由于水的浓缩,有一些难溶盐如CaCO3、CaSO4、BaSO4、CaF等沉淀在膜表面上,因此要防止这些难溶盐的形成。
l 确保膜免受机械和化学损伤,以使膜有良好的性能和足够长的使用寿命。
(2)反渗透
反渗透技术是美国在二十世纪六十代研制成功的,最初用于美国宇航技术,以解决宇航员在太空循环用水问题,后逐渐转为民用,因其高效率、低能耗能、无污染等独特优势,已成为当前海水淡化、纯水制备等行业之首选技术,我们熟悉的瓶(桶)装纯净水几乎都是利用反渗透系统制取的。
RO(Reverse Osmosis)反渗透技术是利用压力差为动力的膜分离过滤技术,其孔径小至纳米级(1纳米=10-9米),在一定的压力下,H2O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源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透过RO膜,从而使可以透过的纯水和无法透过的浓缩水严格区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