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繁殖障碍诊断及治疗-精品文档
奶牛主要繁殖障碍及疾病防治技术研究
![奶牛主要繁殖障碍及疾病防治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3e199da8bd63186bcebbc41.png)
奶牛主要繁殖障碍及疾病防治技术研究奶牛繁殖性能的高低取决于奶牛产后泌乳是否正常,繁殖数量是否增长,直接影响到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此病平时容易被养殖户忽略,应勤观察,早发现,早治疗。
本文从疾病发病的临床表现人手,通过对发病情况的处理和技术分析,希望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1 奶牛繁殖障碍疾病1.1 繁殖障碍疾病名词注解。
繁殖障碍指奶牛在养殖过程中生殖机能发生紊乱,生殖器官存在畸形,导致生殖活动异常的现象。
目前,我国奶牛始配年龄超过规定数值,或孕产后经过65天以上(三个发情周期)仍无繁殖倾向,或者到达繁殖年龄母牛经过65天以上的配种仍未达到受孕,或不需要配种的,即为繁殖障碍。
1.2 病因及分类。
从获得此病时间上划分为先天获得和后天获得两类。
幼稚病、生殖器官畸形、两性畸形、异性孪生母犊和遗传倾向等症主要是先天获得。
而母牛饲养管理不当、繁殖技术失误、生殖器官疾病等为后天获得。
上述病症有时不是单一存在,要针对实际病情综合分析。
2 繁殖障碍性常见疾病及其防治2.1 卵巢引起的繁殖障碍疾病。
据相关数据显示,产后奶牛卵巢的机能障碍平均得病率为5.5%―25%,其中因排卵不正常导致繁殖障碍得病率18%~34%.因囊肿方面原因导致的发病率为6%~19%。
持久黄体病、卵巢囊肿、卵巢静止等都是由于卵巢机能受损所形成的病变。
2.1.1 持久黄体。
因持久黄体造成卵巢疾病的占30.33%.也是影响奶牛繁殖障碍的主要因素。
2.1.2 病因。
主要是由于饲养和管理不当造成的,如日常添加饲料时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E等,奶牛运动量不足、冬天牛舍内温度过冷以及矿物质等代谢障碍都会造成卵巢机能的减退:子宫内有胎衣排不出、有化脓炎症、子宫积液等都可造成持久黄体。
2.1.3 诊断。
主要临床表现为母畜长期不发情,发情周期停止。
通过直肠手诊检查发现卵巢一侧(或有时两侧)有增大,在牛腹部表皮可见大小不一的突出黄体,用手触摸感觉到比卵巢馊。
2.1.4 治疗。
舍饲奶牛繁殖障碍及应对措施
![舍饲奶牛繁殖障碍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4d4ca775acfa1c7aa00cca6.png)
牛场 周 围应 设 排 水 沟 , 时排 出污 水 , 外 粪 及 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染性疾 病 主要有 布 氏杆菌病 、 放线 菌病 等 , 传染 性 非
疾病 主要 有 胎衣 不 下 、 宫炎 、 后 食欲 不 振 ( 料 子 产 吃
药 ,造 成牛体 疾病 的耽误 ,导 致久 配不孕 的 现象 出
现, 从而 致使 泌乳期 延长 , 三年 二胎 或二年 一胎 的牛
较 多 , 养殖户 带来 极大 损失 , 见 表 4 给 详 :
寰 2 某 牛 场 每 1 0头 奶 牛 发瘸 情 况 o
也会 导 致 牛体 机能 紊 乱 、 代谢 失 调 等而 引 发各 种 疾 病 , 正 常 的繁 殖机 能带来 隐患 , 表 3 对 见 :
表 3 发 病 牛 直肠 检 查 发 现 卵巢 疾 病 的种 类及 比例
15 其他 方面 因素 .
严 把 进 料 关 , 同 阶段 饲 喂 不 同 的饲 料 , 到 不 做 投 喂 的 饲料 品质 和 数 量 得 当 ,营 养不 能过 剩 或 不
足, 以免 引 起奶 牛 的肥 胖 与 消瘦 。注 意适 当添 加 干
要配 合 当地 兽 医检疫 人 员 做好 疫病 工 作 , 期 定 注射 疫苗 , 规范 牛场 制 度 , 做到 规 范用药 , 会一 些 学 常规 用药 , 对于 久配 不 孕 、 子宫 积液 、 质 过 于肥 胖 体
不吃 草或 吃草不 吃料 ) , 等 一些 养殖户 不合 理 的用药
表 4 奶 牛 正 常 繁 殖 指标 的理 想 水 平 与 异 常水 平对
2 提 高舍 饲 奶 牛 繁 殖 力 的措 施
2 1 改善奶 牛体 能 .
最新 奶牛繁殖障碍发生的原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精品
![最新 奶牛繁殖障碍发生的原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76b912120722192e4536f6e1.png)
奶牛繁殖障碍发生的原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1 主要原因营养因素。
奶牛主要是由于以下营养因素引起繁殖障碍。
能量不平衡是导致奶牛发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指机体无法摄取充足的能量或者能量处在负平衡状态;饲料中添加高水平的蛋白质,是由于高含量蛋白会导致机体血液中的尿素水平升高,严重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还会造成体内激素发生紊乱,如黄体酮含量减少等,都会引起繁殖障碍。
另外,高蛋白水平还会促使能量负平衡的状态进一步加重。
气候和环境因素。
奶牛发生繁殖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受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奶牛在气候炎热的夏季容易发生热应激,从而导致机体受胎率下降,并容易发生流产或者胚胎死亡。
疾病因素。
一般来说,奶牛繁殖系统中任何器官发生病变都会对其繁殖功能造成不利影响,这主要是由于疾病会导致机体的生殖环境发生变化。
例如,奶牛患有卵泡囊肿、阴道炎或者子宫颈炎等疾病,都会影响体内胚胎的发育或者胎儿的出生。
2 类型及症状隐性发情。
奶牛任何年龄段都能够出现隐性发情,通常能够达到13%左右。
这种牛奶通常产后经过大约40天才能够出现第一次发情,且此时即使卵巢上存在发育的卵泡,也能够正常排卵,但只表现出非常微弱的发情症状,不会出现明显爬跨,且外阴部分泌少量黏液。
如果没有仔细观察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在气候炎热的夏天或者气候寒冷的冬天会表现出更加不明显的发情,往往发生误情失配。
但随着奶牛产后时间的不断延长,会逐渐表现出明显的发情症状。
屡配不孕。
可生育奶牛中大约有15%容易表现出该症状。
病牛主要症状是排卵障碍和胚胎早期死亡。
排卵障碍,又可分成排卵延迟和不排卵,其中不排卵病牛的发情周期基本正常,且卵泡能够发育达到最大体积,但无法排卵,接着成熟的卵泡会逐渐退化和闭锁,变成闭锁卵泡。
胚胎早期死亡,是指奶牛成功受孕后胚胎在10~35天内发生死亡,临床上病牛主要表现出不规则发情。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病与治疗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病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8db618e2c281e53a5902ffe2.png)
病毒对酸敏感袁对碱不敏感的特点袁可用过氧乙酸对牛舍地 面及食槽等进行消毒袁对非疫区要加强饲养管理袁牛舍周围 的杂草尧污物要及时清理袁保持清洁卫生曰禁止将病牛运输到 没有发病的地区袁且病死牛必须采取无害化处理袁以减少传 染遥 经验证明, 早发现尧早隔离尧早治疗这是防治本病的有效 措施遥 6小结
应用促卵泡激素的治疗该病效果明显袁 肌肉注射 100~200IU 袁隔日进行袁2~3 次即可遥 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本身 有重要的作用袁 在静脉注射的过程中需要确定注射剂量袁肌 肉注射治疗优势明显遥
参考文献 [1] 王春 .规模化牧场奶牛呼吸道疾病诊断与防控要点[J].兽医刊,
2017袁21:12-14. [2] 朱新荣,等.奶牛场常见疾病调查[J].中国奶牛,2017袁04:37-40. [3] 谷城. 奶牛跛行风险因素的调查及跛行程度与血浆生化指标关
患牛的治疗需要增强子宫收缩袁促进胎儿胎盘和母体胎 盘的分离袁避免存在腐败的现象袁合理的治疗后有明显的预 防优势遥
. A2 ll子宫R内i膜gh炎ts Reserved.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重要的繁殖性疾病袁牛场发生几率比 较高袁也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遥 患病母牛表现正常受孕繁殖袁 母牛的泌乳性能降低袁导致母牛淘汰遥 从阴门中排出分泌物 后作为临床诊断指标遥 慢性子宫内膜炎袁发情时的分泌物做 出初步诊断和分析遥 控制感染清除子宫内容物很重要袁能有 效促进子宫收缩袁 消除全身症状遥 治疗可用 25% 的硫酸镁 100m L袁远征促孕灌注液 1 支袁连续应用遥 增强体质的阶段袁 可以补钙袁连用 3d遥 3 卵巢疾病
可能存在频繁和不规则以及长时间的持续发情等袁临床 表现外生殖器水肿袁阴唇增大后袁可能存在松弛的现象袁为了 避免出现阴门排出异常或者其他异常反应等袁需要进行直肠 检查袁 可以触碰到一侧或者两侧一个或者多个直径为 2.5~6.5cm 的囊泡遥 一般持续在 10d 左右遥 在治疗中盲肠检查 比较重要袁需要掌握外表发情和正常发情特征袁一般情况下 发情时间延长达到 3~5d遥 如果出现卵泡闭锁的现象袁诊断需 要间隔一段时间进行袁进行多次检查后确诊遥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31ba9c1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d.png)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前言奶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动物之一,而奶牛的乳制品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奶牛的繁殖也越来越重要。
但是一些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却经常会让奶牛养殖者头痛不已。
本文将介绍奶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一、产后恶露不净产后恶露不净是一种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它会影响奶牛的健康状况和生产能力。
1. 症状产后恶露不净母牛排尿困难,产后恶露排出不完全,而且过多,颜色暗红,味道恶臭。
2. 防治•加强预防:及时为奶牛打疫苗,保持牛舍清洁,加强饲养管理。
•给予适当的药物:可选用红链霉素、泰菌素等药物,但应该在兽医的指导下使用。
•牛舍环境要干燥,保持空气清新,防止细菌滋生。
二、产后感染产后感染是奶牛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之一,严重时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1. 症状产后感染母牛发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产后恶露排出异常,而且时间长。
2. 防治•加强预防:及时为奶牛打疫苗,保持牛舍清洁,加强饲养管理。
•给予适当的药物:可选用红链霉素、泰菌素等药物,但应该在兽医的指导下使用。
•保持牛舍环境清洁、干燥,防止细菌滋生。
三、乳腺炎乳腺炎是奶牛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之一,严重时会影响奶牛的乳制品质量。
1. 症状乳腺炎母牛乳房红肿,热痛,分泌物增多,甚至呈现淡红色。
2. 防治•加强预防:及时为奶牛打疫苗,保持牛舍清洁,加强饲养管理。
•反复对患病牛进行治疗:可选用红链霉素、泰菌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但须在兽医的指导下使用,同时要配合食疗,给予牛群充足的维生素E、叶酸。
•长期进行繁殖计划管理:每头奶牛的健康状况都要仔细记录,同时加强对奶牛的营养、生产能力的调节和管理。
四、反应性性病反应性性病是奶牛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之一,是由螨虫引起的。
1. 症状反应性性病母牛性欲不振,配种和发情的次数减少。
2. 防治•加强预防:及时对牛舍进行消毒,加强饲养管理。
•给予适当的药物:可选用常见的乌头碱、伯氨喹等药物进行治疗,但应在兽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奶牛繁殖障碍
![奶牛繁殖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75dd2add80eb6294dd886cd8.png)
奶牛繁殖障碍前言繁殖障碍就广义而言包括了母牛、公牛的因素,及人为的因素。
本讲义仅就母牛生殖的一些疾病作讨论。
在理论上每只健康的母牛每年都能生产一头小牛,而维持其最高的产乳量。
本省因夏季炎热期间较长、圈饲、运动不足、给饲不正确,加上种种人为的不正当处置,奶牛的繁殖性疾病相当严重,与乳房炎和蹄病并列为奶牛三大疾病之一,甚至高居淘汰之主因。
而这些使母牛不能完全发挥其繁殖功能的因素就是我们所要讨论的繁殖障碍。
常见的奶牛繁殖障碍壹、先天畸型1. freemartin 异性双胎2. 膣狭窄、肉柱及膣瓣残留3. 重复子宫4. 双子宫颈口贰、阴唇的疾病1. 阴唇闭锁不全2. 阴唇炎参、膣部的疾病1. 囊肿2. 阴道狭窄3. 气膣与尿膣肆、子宫颈管的疾病1. 闭锁不全、阻塞及疤痕2. 炎症伍、子宫的疾病1. 子宫弛缓2. 伤害3. 子宫内膜炎多发于产后,因胎衣滞留、难产、助产不当受伤、助产不干净、子宫弛缓无力等造成子宫感染。
此外,因阴户或子宫颈无法正常关闭、气膣、尿膣、钠的缺乏或因配种时的感染,或是因荷尔蒙不平衡、囊肿等使子宫分泌物增加,造成细菌的繁殖等。
一般多因畜主发现病牛常发情且有时伴有分泌物流出。
临床上由直肠检查及阴道检查来诊断。
病牛约有70-85 %在治疗后可再受孕,但若由放线菌Actinomyces pyogenes感染或是用强刺激性制菌剂清洗子宫而造成子宫的硬化,则预后不佳。
(1).卡他性子宫内膜炎第一级:不受孕、发情周期正常,发情黏液有增多的现象但不明显,有时出现轻度的混浊。
发情时直肠检查,子宫收缩性不佳,子宫壁增厚的现象并不明显。
此型对人工授精人员造成很大的困扰。
(2).卡他性子宫内膜炎第二级:发情黏液明显增加,并出现乳白色絮状,甚至结块的炎症产物在其中。
发情期以外的时期亦可见到不正常的分泌物由阴户排出,此等分泌物往往粘在尾根部及及其两侧座骨凸起处。
直肠检查时可发现子宫的致密度增加及子宫壁轻度增厚,发情时子宫明显无收缩性。
浅析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
![浅析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e0feae5fe45c3b3567ec8ba3.png)
到 明显 的症 状 ,只有 发生 到急 性期 才 摘要 :随着养 殖业 的不 断发展 ,在养
殖过 程 中也 会 发 生 一 些 疾 病 困扰 养 殖 会 出 现 明 显 的 症 状 , 但 这 时 治 疗 要 及
时 , 此 病 在 现 严 重 的 症 状 后 又 转 变
的 阳性 牛 要坚决 淘 汰 .以防疫 情进 一
产 的母牛 进行 身体 的检疫 后再 进 行配 种 ,如 果 发 现 发 病 立 刻 进 行 相 应 的 治
症状 。而 且这 种疾 病发病 快 ,一 年 四 季 均会 发生 .死亡 率极 高 ,因此 得 了 这 种疾 病应该 及 时治疗 ,不及 时隔离
疗 ,防止 再进 行传染 。进行 母牛 的 配 种前 3 0 d ,肌 肉注射牛细小病毒灭活 疫 苗2 ml ,7 d后再 注射 2 ml 。1 5 d后方 可
资源 育繁
注 奶 牛 的 表 现 ,从 而尽 早 的 发 现 该 病 。 在 牛 的 养 殖 过 程 中 经 常 会 发 生 牛 细 小
会加重此病的发生。 1 . 4 牛 Q 热的临床表现 患 上此 病后 表现 不 明显 ,而 且这
种 疾 病 可 以 在 不 同 动 物 中 传 播 . 而 且 也 会传染 人类 .因此此 类疾 病 的发病 很 广 泛 .得 了 此 病 的 牛 就 会 表 现 为 发 热 , 从 而 导 致 流 产 . 对 牛 的 生 殖 造 成
时 使用抗 生 素进行 治疗 ,主要使 用 红 霉 素或 四环 素进行 抗菌 治疗 患病母 牛
和 公 牛 的 生 殖 器 官 ,连 续 治 疗 5 d 。 对 带 病 的 牛 群 进 行 消 毒 处 理 ,病 牛 进 行
他疾病 。
奶牛的繁殖障碍疾病治疗措施
![奶牛的繁殖障碍疾病治疗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bf06e2b5022aaea988f0f32.png)
毛治国,兽医师,毕业于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兽医专业,现在 任职于滑县光明生态示范奶牛养殖有限公司。
奶牛的繁殖障碍疾病治疗措施毛治国(滑县光明生态示范奶牛养殖有限公司河南安阳 456000)奶牛繁殖障碍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卵巢 机能不全、卵巢囊肿、持久黄体和排卵延迟等疾病。
1奶牛繁殖障碍疾病介绍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 一。
发病率高达30%-40%,占繁殖障碍的70%左右。
根据病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按炎症性质可分为卡他性、化脓性、纤维蛋白性、坏死性和坏疽性等。
临床上以慢性较为多见。
卵巢机能不全是指有发情表现而无卵泡排卵以 及有排卵而无发情表现的一种疾病。
它包括卵巢机能减退、卵巢萎缩、卵泡萎缩以及卵巢静止等引起的 异常变化,尤其在高产奶牛常见。
卵巢囊肿是指卵巢上长期存在大于成熟并含液体的卵泡。
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
卵泡囊肿 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 细胞死亡、卵泡液未吸收或者增加而形成的。
黄体囊肿是由于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黄体化而形成的,或 者是正常排卵后由于某种原因黄体不足,在黄体内形成空腔,腔内聚集液体而形成的。
奶牛的卵巢囊肿主要是卵泡囊肿,发生率为75%左右,黄体囊肿为25%左右。
持久黄体又称黄体滞留,是指奶牛在分娩后或性周期排卵后,妊娠黄体或发情周期黄体长期存在 而不消失。
由于黄体滞留,黄体分泌孕酮的持续作用,抑制了卵泡的发育。
临床上以性周期停止,奶牛不发情为特征,常发于高产奶牛。
排卵延迟是指母牛在发情结束后12h 卵泡未能 破裂排卵。
72 | > 2020 4 01JW技术僉说2治疗措施2.1子宫内膜炎治疗原则是促进子宫内炎性渗出物的排出,消除或抑制子宫感染,增强子宫免疫功能,加速子宫的的自净作用。
2.1.1子宫冲洗疗法:目的是清洗子宫,消除炎症,通过抗生素等药剂的处理,达到子宫净化。
每天或隔天一次,每次反复冲洗直到回流液清亮为止。
奶牛的繁殖障碍和超声波繁殖检验诊断
![奶牛的繁殖障碍和超声波繁殖检验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21478828bcd126fff7050bd7.png)
拉前腿放平
1) 难产
2) 不能起立
3) 代谢性疾病
4) 胎盘停滞
5) 真胃移胃
• 第三章超声波和繁殖检验诊断定期繁殖检 Nhomakorabea的背景和目的
• 早期确认分娩后卵巢、子宫的恢复状态 • 检测最近出现的问题点——确认繁殖情况
• 早期选拔淘汰牛
• 正确的诊断以及治疗
• 治疗后早期受精,早期妊娠诊断
• 诊断内容的透明化,共有化
• 治疗闭锁神经麻痹 –捆绑两后肢 –预防褥疮和麻痹 –柔软的地面:2-4小时间隔转换方向 –充分的补助疗法 –维生素E, 硒 –抗生素疗法
• 闭锁神经麻痹的预后 –不易形成正确良好的预后 –严重的两侧性:预后不良 –轻微症状:7-10后恢复 –完全恢复:2-4 周 –禁止过分的起立刺激
2. 腓骨神经麻痹 Peroneal paralysis
4. 子宫 内膜炎 Endometritis
• 子宫受损时发病率最高 • 降低子宫内精子的运动性和生存性 • 阻碍受精卵的着床 • 牛不孕症的主要原因
子宮內膜炎
子宮內膜炎
子宫内膜炎的原因
(1) 因素
• 雌激素 : 抑制子宫感染细菌 • 孕酮 : 降低抑制感染细菌的机能,即黄体期初期( 受精后3-6天)感染 ⇒子宫内膜炎 • 体内过多的蛋白质⇒ 子宫内环境变化
胎盘停滞的原因
1) 未成熟的胎盘(Immature placenta) : 胎盘脱落 障碍:流产、助产、早期自然分娩等 2) 子宫无力(Uterine inertia) : 产乳热, 难产, Ca:P不均衡, 子宫捻转,早产 3) 子宫感染 4) 营养障碍 :Ca:P不均衡, 胡萝卜素/维生素A, 碘, 硒 5) 激素 : 孕酮和雌激素 6) 其它 : 老龄,遗传性,运动,哺乳(Suckling), 再 发情等
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feb7c3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79.png)
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及防治措施奶牛繁殖障碍指的是奶牛在繁殖过程中出现的生理或疾病问题,导致无法正常怀孕或顺利产犊。
这对于奶牛的生产效益和稳定性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将从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原因和常见症状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浅谈。
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原因是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营养不良:奶牛在繁殖过程中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包括繁殖相关的激素分泌和卵子发育。
如果奶牛饲养条件不良,饲料质量不高,或者饲料供应不足,都会导致营养不良,进而影响奶牛的繁殖能力。
2. 环境因素:奶牛繁殖过程中的环境因素也会对其繁殖能力产生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环境温度、湿度、噪音和光照等,都可能导致奶牛产犊困难或周期性不正常。
3. 疾病和感染:奶牛在繁殖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疾病和感染的影响。
常见的疾病有子宫炎、子宫内膜炎等,而感染则可能来自于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
奶牛繁殖障碍的常见症状有:1. 不孕或急性流产:奶牛在繁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孕或急性流产的情况。
这通常是由于疾病或感染导致的,如子宫内膜炎、细菌感染等。
2. 不正常的发情周期:奶牛的发情周期通常为21天左右,如果奶牛的发情周期不正常,如间隔时间过长或过短,或者完全没有发情,这也可能是奶牛繁殖障碍的表现之一。
3. 体重减轻:如果奶牛在繁殖过程中体重减轻,这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或消化系统问题引起的。
营养不良会影响奶牛的繁殖能力,而消化系统问题可能导致奶牛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
1. 合理饲养管理:提供充足、均衡的饲料,确保奶牛获得足够的营养是预防繁殖障碍的关键。
还要保持合适的饲养环境,确保奶牛在舒适的环境中繁殖。
2. 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定期对奶牛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导致繁殖障碍的疾病和感染。
根据兽医的建议,对奶牛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其抵抗力。
3. 合理配种和繁殖管理:合理选择配种公牛,确保其优良的遗传性状传递给下一代。
在繁殖管理上,要掌握奶牛的发情情况,安排好配种时间,并进行合理的孕检和产犊管理。
奶牛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及防治
![奶牛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857e6fdcad51f01dc281f11b.png)
奶牛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及防治在奶牛繁殖工作中,经常遇到奶牛不能正常发情,甚至不能受孕等繁殖障碍。
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因素有奶牛生殖道疾病、内分泌紊乱及胎产病等。
1 生殖道疾病在久配不孕的牛中,大多数牛只有生殖道炎症,且多数为子宫内膜炎和子宫颈炎,很少有输卵管炎的,除非该牛只有子宫撕裂史。
生殖道炎症之所以引起不孕,是因为生殖道发炎危害了精子、卵子及合子。
同时,使卵巢的机能发生紊乱从而造成不孕,常见的生殖道炎症如下:1.1 子宫内膜炎产房卫生条件差,临产母牛的外阴、尾根部污染粪便而未彻底洗净消毒;助产或剥离胎衣时,术者的手臂、器械消毒不严,胎衣不下腐败分解,恶露停滞等,均可引起产后子宫内膜感染。
1.1.1 症状:根据病理过程和炎症性质可分为急性黏液脓性子宫内膜炎、急性纤维蛋白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和隐性子宫内膜炎。
通常在产后一周内发病,轻者无全身症状,发情正常,但不能受孕;严重的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反刍减少等表现。
患牛拱腰、举尾,有时努责,不时从阴道流出大量污浊或棕黄色黏液脓性分泌物,有腥臭味,内含絮状物或胎衣碎片,常附着尾根,形成千痂。
直肠检查,子宫角变粗,子宫壁增厚。
若子宫内蓄积渗出物时,触之有波动感。
1.1.2 防治:产房要彻底打扫消毒,对于临产母牛的后躯要清洗消毒,助产或剥离胎衣时要无菌操作。
对于患牛主要是控制感染,促使子宫内炎性产物的排出,对有全身症状的进行对症治疗。
如果子宫颈未开张,可肌注雌激素制剂促进开张,开张后肌注催产素或静注10%氯化钙溶液100~200毫升,促进子宫收缩而排出炎性产物。
然后用0.1%高锰酸钾液或0.02%新洁尔灭液冲洗子宫,20~30分钟后向子宫腔内灌注青霉素链霉素合剂,每天或隔天一次,连续3~4次,但是,对于纤维蛋白性子宫内膜炎,禁止冲洗,以防炎症扩散,应向子宫腔内注入抗生素,同时进行全身治疗。
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治疗
![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77c4d09767ec102de3bd893e.png)
国畜禽种业中2019.07作者简介:高德强(1961-),山东省平度市人,大专,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和动物检疫工作。
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治疗高德强(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动物卫生与产品质量监督站266714)摘要:母牛繁殖过程包括一系列环节,从发情、排卵开始,经过配种、受精、受精卵附植及妊娠、分娩、泌乳,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均可导致繁殖障碍的发生,严重影响母牛扩群增量,影响牛场养殖经济效益。
文章介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症状、诱因及治疗方法。
关键词:母牛;繁殖障碍;诊断治疗1牛繁殖障碍性疾病诊治作用牛繁殖障碍性疾病是影响母牛扩量扩群的关键,很好解决牛繁殖障碍性疾病是每个基层兽医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将牛繁殖障碍病的几种病症及诊断治疗做要点介绍。
2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症状及诱因此病症状因处在繁殖不同时期而异,但最常见、最普遍的诱因是因生殖道疾病、激素分泌紊乱、营养失衡等因素造成[1]。
2.1不发情此病诱因是疾病、营养、气候等因素综合作用所致,一般来说,子宫内膜炎是不发情的主要诱因,而持久黄体、黄体囊肿是长期不发情的主要诱因。
当前,养牛以散养为主,管理较粗放,营养搭配不合理,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补给不到位,常常导致内分泌失衡,造成母牛不发情。
还有气候性因素造成的不发情,但这样的诱因往往是短暂的,只要调整养殖环境母牛即可发情。
2.2暗发情又称隐发情,表现为发情症状不明显,但机体仍然会定期排卵。
这些暗发情的症状较普遍,不少养殖户反应,近期改良的杂交母牛不少发情症状不明显,或者发病在夜间,容易错过最佳配种期[2]。
此外,长期用低能量饲料同样会造成发情症状不明显。
2.3常发情表现为经常有发情,病因多数与卵巢囊肿相关,2~5胎次的奶牛最为多见。
2.4屡配不中当前,分析可造成屡配不妊的因素有很多。
但具体而言主要有这几方面因素。
第一,人为因素,输精时间不恰当,过早或过晚;输精方法不妥当可能造成对配种母牛的应激;精液解冻或保存不当造成精子活力下降等。
奶牛的繁殖障碍疾病治疗措施
![奶牛的繁殖障碍疾病治疗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1df656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8.png)
c linical veterinary online奶牛的繁殖障碍疾病治疗措施李卓(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河畔镇兽医站730722)摘要:畜牧业的发展是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个人收入水平的重要手段,奶牛养殖是当前的主要养殖产业之一,但是奶牛养殖中常发的比如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卵巢囊肿等繁殖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着奶牛的生产性能,让养殖户的经济收入明显下降。
基于此,本文就奶牛的繁殖障碍疾病治疗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奶牛;繁殖障碍疾病;治疗繁殖障碍疾病是导致繁殖力降低或者无法进行繁殖的一类疾病,主要特征是妊娠奶牛发生流产,产木乃伊胎、死胎、畸形胎儿、无活力的弱仔,以及不育症等,针对繁殖障碍疾病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是减少损失的重要途径,同时也需要养殖户在日常饲养中加强管理,可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生概率。
1几种常见奶牛繁殖障碍疾病的治疗1.1子宫内膜炎奶牛患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是以细菌及真菌为代表的病原微生物感染,而且其会在不同区域或者不同情况下受到不同细菌的感染,在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极易使奶牛发生繁殖障碍。
确诊为子宫内膜炎的奶牛会从阴道流出大量包含胎衣碎片和絮状物的分泌物,有明显的腥臭味。
在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上可采用中医以及西医两种治疗方式。
一是中医治疗,首先利用硼砂3g与盐100mL对病牛的子宫进行冲洗,然后用当归、黄英及白术等药物煎汤注入子宫。
每隔Id冲洗1次,连续用药2~3次即可取得显著效果;二是西医治疗,一般是以全身性给药以及清洗、灌注子宫的方式对病牛进行治理,子宫的清洗和灌注则需要使用0.9%生理盐水、5%碳酸氢钠溶液及0.1%高猛酸钾溶液等药物,之后根据牛的病情发展实际使用大剂量的抗菌药物叫1.2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指奶牛产犊后12h应排出胎衣,未排出者称为胎衣不下。
如果无法顺利排出胎衣会导致奶牛的食欲及产奶量变化。
在胎衣不下的治疗上一般是采用中医以及西医两种治疗方式,一是中医疗法,选取炙甘草、红花、益母草及白术等药物用水煎服;二是西医治疗,即通过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的方式促使奶牛排除胎衣,除此以外,还可以使用手术治疗方式来助奶牛剥离胎衣。
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671e18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4.png)
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及防治措施奶牛繁殖障碍指的是奶牛在配种,受孕,分娩等繁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来自于奶牛的身体状况,也可能来自于配种和管理的问题。
以下是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及防治措施:一、常见的奶牛繁殖障碍及原因1.卵巢囊肿:它是由于卵巢病变而形成的。
当卵巢出现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的囊肿时,将影响雌牛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
2.卵泡发育不良:它主要表现为奶牛排卵周期延长、黄体形成不良或不成熟。
这可能与牛群中营养不良、年龄过大或疾病感染有关。
3.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是导致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内分泌失调是由肾上腺、卵巢、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等体内某些腺体功能障碍引起的。
4.营养不良:这是另一个导致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奶牛体重下降、产奶量减少、肌肉消瘦等。
5.生理性因素:供应不足的水和食物、光照时间过长或过短、运输和环境压力等都可能导致生理性因素的繁殖障碍。
1.改善奶牛的饲养环境:一定要保持牛舍清洁卫生,水源干净,食物营养充足,光线适宜,避免过度运动、过度疲劳、精神压力过大等。
2.注重营养管理:为了保证奶牛健康和正常的繁殖功能,必须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源。
检查饲料的品质,根据奶牛的要求进行营养平衡调节。
3.规范的配种和管理:配种季节应选在春季和夏季,保证配种的时间和方法都是标准的。
同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兽医检查和注射疫苗等操作程序管理奶牛。
4.药物治疗:当奶牛出现繁殖障碍时,应及时采用药物治疗。
但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根据兽医指示使用,并注意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以免出现过敏或其他副作用。
总之,解决奶牛繁殖障碍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影响着奶牛的生产效益,更可能导致肉质和奶制品的质量下降。
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管理中注重预防和控制,并及时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
分析繁殖障碍性牛病的临床鉴别诊断与防治探析
![分析繁殖障碍性牛病的临床鉴别诊断与防治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f8f81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b.png)
分析繁殖障碍性牛病的临床鉴别诊断与防治探析繁殖障碍性牛病是牛群中常见的一种病害,表现为牛繁殖系统功能障碍,导致繁殖率下降、怀孕失败或者小产、流产等问题。
针对这种疾病的出现,需要进行临床鉴别诊断和防治探析。
一、临床鉴别诊断1. 萎缩性子宫炎萎缩性子宫炎是指由乳房炎、脓毒症、产后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引起的子宫退化萎缩及功能降低,导致繁殖障碍。
临床表现为子宫收缩力弱、宫颈管阻塞、宫内环境不利于胚胎生长发育等。
治疗上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并在生理期和产期对牛进行保健。
2. 激素依赖性发情激素依赖性发情是指有些牛经常表现出高度激素敏感性,体内激素水平较低时未能发情,而给予激素后可引起发情。
临床表现为发情期间黏膜充血、外阴肿胀、排尿频繁等。
治疗上可通过适量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及采取适当的环境调节措施来改善。
3. 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指子宫内膜面积受到感染或损害,导致宫内环境不利于胚胎生长发育,从而引起怀孕失败和流产。
临床表现为怀孕早期牛体温升高、产后子宫炎的牛分泌物增多、子宫黏膜内分泌异常等。
治疗上主要采取抗生素治疗并保持宫颈通畅,加强营养和饲料管理。
二、防治探析繁殖障碍性牛病的防治应在饲养管理、环境卫生、配种、疾病防治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具体如下:1. 合理饲养管理饲养管理对繁殖障碍性牛病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日常的饲养管理应注重营养和饲料的质量、饥饿和腹泻的防止、环境的调节和保持等方面。
2.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牛群的繁殖状况,包括发情情况、发情后的配种情况、妊娠情况以及产后子宫炎的情况等。
对于存在异常的牛要及时诊断治疗,以提高牛群的繁殖率。
3. 疫病防治疫病防治同样也是繁殖障碍性牛病防治的重要方面,比如要做好乳房炎的防控工作,防止脓毒症、产后子宫内膜炎等病害的出现。
4. 合适的配种对于萎缩性子宫炎等疾病的牛,需要采用人工授精,使之产生健康的后代,提高其繁殖能力。
总之,繁殖障碍性牛病的预防和控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从而保障牛群的健康和繁殖能力。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症状及治疗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症状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18cf11047cd184254b3535e7.png)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症状及治疗在生产中,经常遇到奶牛不能正常发情,甚至不能受孕等繁殖障碍,引起奶牛繁殖障碍原因很多,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根据临床症状诊断与发病原因导致奶牛繁殖障碍的疾病有: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持久黄体等。
一、胎衣不下(一)病因对妊娠母牛饲养管理不良,妊娠期间运动不足,导致母牛产后子宫收缩迟缓无力,或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粘连,都是胎衣不下的因素。
(二)临床症状胎衣不下常可分为全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部分胎衣不下是指大部分垂于阴门外,少部分粘连,一般不易发现,分娩后数小时胎衣不下,患牛就可出现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等症状,并伴有间歇性腹痛、呻吟、弓背、轻微怒责、站立不安等表现。
全部胎衣不下是指整个胎衣停留在子宫内或阴道内,仅少量胎膜悬垂于阴门外,或看不见胎衣。
胎衣不下初期一般没有全身症状,1-2天后,胎衣开始腐败分解,从阴道内排出污浊并混有胎衣碎片的恶臭液体,患牛持续出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泌乳量下降等症状。
(三)治疗1灌水法:将多量温水加0.1%的高锰酸钾,灌入子宫内,促使子宫收缩,或者找到胎衣的脐带静脉,静脉内灌注适量生理盐水和浓盐水,以增加胎衣的重量,使胎衣和子宫壁更容易分离。
2药物疗法:在产后12小时内在皮下或肌肉注射垂体后叶素50-100 IU,也可注射催产素10ml,麦角新碱6-10ml。
为预防出现败血症状,在体温升高时,可每天注射磺胺噻唑一次,直至体温降下后第二天为止,同时可静脉注射10-20%葡萄糖溶液。
3手取法:先把指甲剪光磨平,再将手和胳膊用消毒水洗净并涂上油脂;用0.1%高锰酸钾水消毒外阴,在往子宫内灌注少量温水。
把手从阴道壁和胎衣中间插入,另一只手托着外边露出的胎衣,手达到子宫颈时,用食指和中指的指头,插入胎衣上的脉管和子宫壁的中间,慢慢把胎衣分开,做完后,多灌进些温水。
二、子宫内膜炎(一)病因子宫内膜炎是由于在生产后期、人工受精、分娩、助产、阴道检查时由于消毒不严格导致病源微生物的侵入而感染致病。
牛繁殖障碍性疾病诊治
![牛繁殖障碍性疾病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de97ffd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1.png)
牛繁殖障碍性疾病诊治当下我国的畜牧业向规模化与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在畜牧养殖业中养牛业属于重要的主体结构,其对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但在牛的实际养殖过程中,常会出现繁殖障碍性疾病,延长了母牛的生产周期,降低其利用价值,降低养殖人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与进步。
养殖相关人员应该明确导致牛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生的原因、诊断及防治措施,以使该行业能够健康发展。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某养牛殖场2021年5—10月明确诊断为子宫内膜炎的72头病牛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研究样本分为2组,西药组与联合组各36头。
2组研究样本日龄、体质量、症状及病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对比。
1.2 致病因素1.2.1 传染性因素①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流行性较强,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在牛感染该病毒后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只有一小部分牛会出现影响其繁殖性能的表现,此病潜伏期为15~120 d,多为隐性感染,若怀孕母牛发生感染,则在其怀孕约7个月时可能出现流产现象,精神状态不佳,并且同时可能伴有胎衣不下等症状,此外,部分病牛还会表现出滑液囊炎及关节炎等。
②牛衣原体病:子宫炎、睾丸炎、心包炎及关节炎等均为该病的表现,若怀孕母牛感染,则在其孕后期会出现死胎、早产及无征兆流产等情况,若为弱胎则在生产几天后就会死亡;若公牛感染牛衣原体病,则其在交配过程中所产生的分泌物会伴有血液,降低其精液质量。
③牛细小病毒病:此病症流行范围较广,多发于春季与夏季,具有十分明显的季节性,感染途径有胎盘传染及交配传染等。
怀孕母牛感染该病后多出现死胎及流产情况,同时伴随着腹泻或者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致死率较高。
④钩端螺旋体病:在健康牛感染钩端螺旋体病之后临床症状表现也不十分明显,属于一种隐性感染,部分发病的妊娠母牛会表现出流产、皮肤黏膜坏死及黄疸等症状。
⑤牛生殖道弯曲杆菌病:此病症感染初期无明显症状表现,潜伏期较长,只有急性发病时才会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若怀孕母牛感染此病,则在孕期为6个月左右时会出现流产情况,并且之后再无生育能力,对牛只健康的危害程度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繁殖障碍诊断及治疗
近几年来奶牛养殖业在不断的发展,但是由于营养、疾病、 饲养管理等一些原因造成奶牛繁殖障碍的比例在不断增加, 最为重要的是要对繁殖障碍奶牛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奶牛业的 发展会受到奶牛繁殖障碍综合征的严重影响, 而且还会造成奶牛 业在经营中的很大一部分亏损。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问题。
根 据美国的一些数据表明,全球大约有 15%的母牛不能生殖繁衍,
每年奶牛的不孕症会造成大约达 4-5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奶牛繁殖障碍的诊断
1. 检测产后母牛生殖机能状态
为怀孕为止。
利用孕酮分泌型式和奶牛发情行为的记录相联系, 然后进行分析。
结果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 a. 如果有 30 天以上 正常的表现是发生正常周期性变化的孕酮浓度稳定。
c. 卵巢周期 正常但没有发情表现就是指暗发情。
d. 卵巢活动尚未开始或卵巢 停止活动的一般表现为产后( 50 天以后)的乳汁孕酮度度持续 偏低。
2. 抗透明带免疫性不孕症的诊断
a. 透明带抗体的检测法: 主要由酶联免疫吸附法、 透明带沉 淀
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放射免疫法。
b. 精卵相互作用直接
目前 在母牛产后, 过两周对每一头牛采集两次乳样,
直到确诊
乳汁孕酮浓度连续升高, 那么表明有持久黄体存在。
b. 发情周期
检测法:可以通过进行检测精子F去向透明带仓鼠卵子穿透试
验。
3.抗精子免疫性不孕症的多种诊断方法
其中有以下的一些检测方法:精子凝集试验、间接免疫荧光
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性标记抗免疫球蛋白或G 蛋白试验、配种后试验、精子F 宫颈粘液穿透或接触试验、混合凝集试验、补体依赖性精子制动式细胞毒试验、免疫株结合试验。
二、治疗原则
应当根据病因对奶牛繁殖障碍病症的治疗方法采取恰当的措施。
到现在为止,治疗奶牛繁殖障碍的临床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
1.激素疗法
对于卵泡交替发育、卵巢静止、多卵泡发育可以通过促卵泡素(FSH进行治疗。
和促卵泡素相似作用的还有PMSG也能够
用于催情。
可以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LH)或孕酮对卵泡囊肿进行治疗。
对于治疗持久黄体前列腺素及其类似物都有特别效果F2a,而且还能够对治疗子宫内膜炎有很大的作用。
对于治疗黄体囊肿以及持久黄体可以用催产素进行治疗。
可用孕酮和促黄体素治疗一些排卵延迟的病牛是非常有效果的。
关于诱导青年母牛发情的催产素的一些报道早在1959 年的时候Armstrong和Hamse就发现了,后来Cook(1982)发现要
使得外周血浆13, 14双氢-15酮PGF2x浓度和孕酮水平下降
可以通过注射催产素达到目的,这就表明了对于黄体催产素具有溶解的作用。
一些催产素对奶牛持久黄体和黄体囊肿的治疗效果相关的正式报道是在1986 年由段恩奎首次报道。
2.激光疗法
用氦氖激光对奶牛疾病性不孕症进行治疗,其效果较好。
3.针灸疗法
对于持久黄体、卵巢静止、治疗子宫弛缓、黄体囊肿、卵巢萎缩等非常有帮助。
4.中药疗法
这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经验疗法。
完带汤、益母鸡冠汤、子宫丸等可治疗子宫疾病;复方淫阳汤、益母艾归汤、大温经汤、养
情汤、益母黑豆汤能够治疗卵巢疾病。
还有就是,关于治疗奶牛子宫复旧可以用补中益气汤,防治子宫内膜炎则可以通过清宫消炎混悬剂进行治疗;奶牛胎衣不下就用祛衣散预防;奶牛胎衣不下就用祛衣灵进行治疗;牛流产就用保胎散等进行预防;对于治疗公畜死精子、性欲低下、采精量少等症可用壮阳散解决问题
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性不孕症可以用复方仙阳汤;为了促进产后
5.手术疗法
用卵巢摘除、挤破、穿刺等手术方法治疗卵巢囊肿。
三、其他的一些促进措施
1.使用全价配合饲料
定期对饲料营养成分化验检测从而达到保证奶牛日粮营养
平衡的目的,使用专用配合精饲料保证奶牛饲料的质量。
2.推广奶牛繁殖技术规范
利用科学技术对奶牛精子进行标准化的冻精。
严格执行人工
授精操作规范(妊娠诊断、输精时间、卵巢检查、部位等);种公牛冻精的要求是解冻之后精子具有有效精数量、力度、活力等,这些都要符合要求;重视母牛发情鉴定(观察时间,定期检查方法等)。
3.实施母牛产后重点监控
在母牛产后15 天内,要对子宫恶露变化进行重点监控(数量、异味、炎性分泌物、颜色等);在产后20至40 天,主要进行检测的是母牛子宫复旧进程;产后40至60天,重点需要监测
的是产后出现首次发情的时间和卵巢活动。
4.提高奶牛不孕症防治效果
应对母牛子宫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定期进行牛群主要血液生化指标的监测;定期进行奶牛酮病和隐性乳房炎的监测;有条件时可进行乳汁孕酮测定分析。
5.重视繁殖技术管理
制定牛群繁殖动态监控程序表和相关的主要繁殖技术指标;建立一个完整的繁殖记录体系;改进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使得牛群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繁殖率有所增长,不孕症受到控制。
6.加强干奶期、围产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在干奶期对奶牛要合理投料,需要控制母牛膘情以及体况,
防止母牛过于肥胖;围产期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A、D、E 的补给和微量元素硒的补充还有矿物质Ca、P 比例的合理调配,这样可以使得胎衣滞留和子宫复旧延迟相对减少;对盲目接生助产方法进行改进;对产房的环境卫生和消毒严格把关,使得产后生殖器官的感染变小。
通过有效的医学治疗手法和相关的预防措施,提高奶牛的繁殖率,推动奶牛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