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高血压药物治疗
常用降压药有哪五大类及代表药物
常用降压药有哪五大类及代表药物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常用降压药品种繁多。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调节血压,达到稳定血压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降压药物按作用机制分为五大类,并列举每类的代表药物。
1. 利尿剂
利尿剂是降压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类别之一,通过促进尿液排泄增加体内的尿量,从而减少体液量,有效降低血压。
常见的利尿剂包括:
•氢氯噻嗪
•螺内酯
•袢利尿片
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肾素的活性,进而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达到降压的目的。
代表药物有:
•印度制剂
•利妥昔单抗
•依普利林
3. 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内,减少平滑肌细胞对钙的敏感性,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常用药物包括:
•氨氯地平
•非洛地平
•维拉帕米
4. β受体阻滞剂
这类药物通过阻断肾上腺素能β受体,减少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降低心脏的耗氧量,进而降低血压。
代表药物有:
•美托洛尔
•雷米普利尔
•塞利洛尔
5.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这类药物作用于血管紧张素II受体,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生理活性,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常见药物包括:•氯沙坦
•缬沙坦
•厄贝沙坦
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合理的药物选择对于控制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在使用降压药物时,一定要遵医嘱,定期监测血压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治疗效果的达成。
常用高血压药物包括(二)2024
常用高血压药物包括(二)引言: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常见疾病之一,对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常用高血压药物(二)。
概述:本文将详细介绍五种常见的高血压药物及其作用机制、副作用等内容。
其中包括ACE抑制剂、ARB、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和负性肌力药。
正文:一、ACE抑制剂1. 作用机制:ACE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2. 常见代表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3. 适应症:高血压、心衰等。
4. 副作用:干咳、低血压等。
二、ARB1. 作用机制:ARB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达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效果。
2. 常见代表药物:氯沙坦、厄贝沙坦等。
3. 适应症: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
4. 副作用:头痛、眩晕等。
三、钙通道阻滞剂1. 作用机制: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细胞内钙离子的通道,降低心脏收缩力和血管收缩,从而降低血压。
2. 常见代表药物: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
3. 适应症:高血压、心绞痛等。
4. 副作用:头晕、水肿等。
四、利尿剂1. 作用机制: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出,减少体内液体潴留,从而降低血压。
2. 常见代表药物:氢氯噻嗪、呋塞米等。
3. 适应症:高血压、水肿等。
4. 副作用:尿频、低血钾等。
五、负性肌力药1. 作用机制:负性肌力药抑制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脏排血量,从而降低血压。
2. 常见代表药物: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3. 适应症:高血压、心律失常等。
4. 副作用:心动过缓、乏力等。
总结:常用高血压药物包括ACE抑制剂、ARB、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和负性肌力药。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来降低血压,并在不同的高血压病例中具有广泛的适应症。
然而,每种药物都有自己的副作用,患者在使用时应遵医嘱,并且密切关注任何不良反应的出现。
2023执业药师继续教育--高血压的药物治疗管理技能
成绩: 100分,考试合格!
单选题
1.ARB类和ACE类降压药的优点不包括 (D) v正确
A逆转心室重构
B改善胰岛素抵抗
C减少蛋白尿
D.可降低血脂
2.高血压患者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是 (C) V正确
A肥胖
B饮酒
C遗传史
D.高钠饮食
3.服用降压药后,患者出现踝部水肿,可能的降压药是 (C)正确 A依那普利
B美托洛尔
C非洛地平
D氢氨噻唛
4.患者测量血压的正确方式不包括(D ) V正确
A双脚平放在地面
B坐在有靠背的座椅上
C不感尿
D 袖带要勒紧
5.妊娠高血压患者首选的降压药是 (A) v正确
A拉贝洛尔
B氨氯地平
c 美托洛尔
D颛沙坦
6.伴有痛风的高血压患者,应避免使用的降压药是 (B) v正确
A比索洛尔
B明达帕胺
C特拉唑唛
D氨沙坦钾
7.伴有哮喘的高血压患者,应避免使用的降压药是 (C) v正确
A厄贝沙坦
B硝苯地平
C美托洛尔
D氬氣噻唛
8.患者的收缩压是167 mmHg ,舒张压是102 mmHg,其高血压类型是 (B) V正确
A.1级高血压
B.2级高血压
c. 3級高血压
D.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9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男性患者乳房发育,血钾升高的利尿药是 (C) v正确
B氢氣噻唛
C螺内酯
D.阿米洛利
10.不属于DASH饮食的是 (A) v正确A高胆固醇食品
B.富含微量元表
c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纤维素
D少饱和脂肪。
高血压合理用药第2版
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来降低血压,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Angiotensin II 受体拮抗剂
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来降低血压,如氯沙坦、缬沙坦等。
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
利尿剂与β受体拮抗剂:适用于伴有 心绞痛或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高血压患 者。
β受体拮抗剂与ACE抑制剂或 Angiotensin II 受体拮抗剂:适用于 伴有糖尿病、慢性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联合用药
当单一药物无法控制血 压时,应考虑联合使用 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
长期治疗
高血压需要长期治疗, 不可随意停药,否则可
能导致血压反弹。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血压情况,根 据血压变化调整治疗方
案。
常用降压药物
利尿剂
通过增加尿量来降低血压,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
β受体拮抗剂
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来降低血压,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
利尿剂与ACE抑制剂或 Angiotensin II 受体拮抗剂: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 的高血压患者。
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ACE抑制剂 和 Angiotensin II 受体拮抗剂的联合 应用:适用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即 单一药物无法控制血压时。
03 非药物治疗高血压CHAPTERFra bibliotek饮食控制
01
02
心理调适与社会支持
心理调适
高血压患者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不 良情绪对血压的影响。
寻求社会支持
参加高血压患者交流团体,与病友分享经验,互相鼓励支持。
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的理解与支持对高血压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可以为患者 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日常生活的照顾。
谢谢
常用降压药有哪五大类及代表药
常用降压药有哪五大类及代表药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身体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目前,控制高血压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使用降压药物。
降压药种类繁多,根据其作用机制和药物类别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以下将介绍降压药的五大类及代表药物:
1. 利尿剂
•代表药物:氢氯噻嗪(HCTZ)、呋塞米(Furosemide)利尿剂通过促使肾脏排放溶液,减少体液量,降低血容量,从而减轻心脏负担,降低血压。
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AAS抑制剂)
•代表药物:硝苯地平(Nifedipine)、卡托普利(Captopril) RAAS抑制剂通过干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降低收缩血压,保护心脏和肾脏功能。
3. 钙通道阻滞剂
•代表药物:氨氯地平(Amlodipine)、地尔硫胺(Diltiazem)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细胞内钙离子通道的开放,降低心脏的通透性及心肌细胞内钙浓度,从而放松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4.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代表药物:非洛地平(Nifedipine)、普罗钠洛尔(Prazosin)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通过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减少交感神经活性,使心脏负荷减轻,降低血压。
5. 钾通道开放剂
•代表药物:米诺环素(Minoxidil)钾通道开放剂通过影响钾离子通道的开放,导致血管平滑肌松弛,从而增加血管直径,减轻心脏负担,降低血压。
以上就是常用降压药的五大类及其代表药物。
在应用降压药物时,患者应遵医嘱服药,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适当调整用药量,以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
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依赖药物,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有助于维持正常血压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治高血压的最好方法2篇
治高血压的最好方法2篇治疗高血压的最好方法一直备受关注,因为高血压已经成为了当前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
目前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很多,其中包括药物治疗、血压监测和生活方式改善等。
但是,在这些方法中,什么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呢?本文将详细介绍治疗高血压的两种最佳方法。
方法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高血压的传统方法,并且是最常用的方法。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来为其开具药物处方,以帮助其降低血压。
下面是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几种药物:1. 利福平利福平是一种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它属于钙通道阻滞剂,能够阻止血液中的钙参与血管收缩,从而使血管放松,血压下降。
常见的利福平包括阿利尔、诺洛心和特立卡等。
2. 美托洛尔美托洛尔是一种贝塔受体阻滞剂,也是用于治疗高血压的常见药物之一。
它通过阻止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和血管的作用,从而降低心脏负荷和血压。
常见的美托洛尔药品包括美托洛尔龙、倍他洛尔等。
3. 氢氯噻嗪氢氯噻嗪是一种利尿剂,它能够通过促进钠、氯离子的排泄,减少体内水分,从而降低血容量,最终降低血压。
常用的氢氯噻嗪药品包括佳乐松和利尿降压片等。
除了上述药物外,还有其他多种药物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患者应当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按照医生的剂量要求按时服用。
方法二:生活方式改善除了药物治疗,通过生活方式改善也可以降低高血压患病率和减轻症状。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生活方式改善方法:1. 饮食调整饮食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应该遵循低盐、低脂肪、高纤维的饮食原则。
应该减少高热量食品的摄入,如油炸食品和糖果,同时也要少吃盐、肉类、甜食等食品,多吃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品。
2. 锻炼身体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和促进心脏健康。
例如,每周进行至少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骑自行车或游泳,可以有助于降低血压。
3. 戒烟和限制饮酒吸烟和饮酒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患者应尽量戒烟和限制饮酒,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血压治疗的联合用药方案
高血压治疗的联合用药方案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已成为降压治疗的基本方法。
为了达到目标血压水平,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使用2 种或2种以上降压药物。
一、联合用药的适应证:血压≥160/100 mmHg或高于目标血压20/10 mm Hg的高危人群,往往初始治疗即需要应用2种降压药物。
如血压超过140/90 mmHg,也可考虑初始小剂量联合降压药物治疗。
如仍不能达到目标血压,可在原药基础上加量,或可能需要3种甚至4种以上降压药物。
A:ACEI或ARB;B:β受体阻滞剂;C:二氢吡啶类CCB;D:噻嗪类利尿剂;F:固定复方制剂。
a对血压≥140/90mmHg的高血压患者,也可起始小剂量联合治疗;b包括剂量递增到足剂量图选择单药或联合降压治疗流程图二、联合用药的方法:两药联合时,降压作用机制应具有互补性,同时具有相加的降压作用,并可互相抵消或减轻不良反应。
如在应用ACEI或ARB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效果可达到甚至超过将原有的ACEI或ARB剂量倍增的降压幅度。
同样加用二氢吡啶类CCB也有相似效果。
三、联合用药方案:1 ACEI或ARB+噻嗪类利尿剂:ACEI和ARB可使血钾水平略有上升,能拮抗噻嗪类利尿剂长期应用所致的低血钾等不良反应。
ACEI或ARB+噻嗪类利尿剂合用有协同作用,有利于改善降压效果。
2 二氢吡啶类CCB+ACEI或ARB:CCB具有直接扩张动脉的作用,ACEI或ARB既扩张动脉、又扩张静脉,故两药合用有协同降压作用。
二氢吡啶类CCB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踝部水肿,可被ACEI或ARB减轻或抵消。
CHIEF研究表明,小剂量长效二氢吡啶类CCB+ARB用于初始治疗高血压患者,可明显提高血压控制率。
此外,ACEI或ARB也可部分阻断CCB所致反射性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和心率加快的不良反应。
3 二氢吡啶类CCB+噻嗪类利尿剂:FEVER研究证实,二氢吡啶类CCB+噻嗪类利尿剂治疗,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的风险。
抗高血压药(2)
AT1受体拮抗药与ACE抑制药比较 1、AII生成途径除ACE外,还存在非ACE途径,ACEI对非
ACE途径如糜酶途径生成的AII无作用,因此,对AII生 成的阻断作用是不完全的。而AT1受体阻断药能在AT1 受体水平阻断AII的作用,对RAS的阻断作用较完全。
2、ACEI在减少AII生成的同时,也抑制激肽酶II,使体内 缓激肽积聚,可引起扩血管效应,有利于降压,但缓 激肽在肺部积聚是引起ACEI主要不良反应干咳的重要 因素。 AT1受体阻断药则无此作用。
(五)血管扩张药 1、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药:肼屈嗪 2、钾通道开放药:二氮嗪
第二节——常用的抗高血压药
一、利尿药
降压机制 1、初期降压机制是排钠利尿,造成体内钠水负平衡,
使细胞外液和血容量减少,导致心排出量降低, 血压下降
2、长期应用利尿药,血容量与心输出量逐渐恢 复正常时,血压仍有持续性降低,机制可能为: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米诺地尔(minoxidil) 药理作用与机制 钾通道开放药 临床应用 难治性严重高血压 不良反应
二氮嗪(diazoxide) 钾通道开放药
第四节——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原则 (一)有效治疗与终身治疗 (二)保护靶器官 (三)平稳降压 (四)联合用药
膜β2受体,抑制正反馈调节; 5、促进前列环素合成。
临床应用
适用于各型高血压患者,对高血流动力 学及肾素活性偏高的青年高血压患者疗 效较好。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二)α受体阻断药 药理作用与机制 α1受体阻断药舒张小动脉、小静脉,降
低立位和卧位血压。
体内过程
临床应用 各型高血压,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前列腺
6、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体内过程
常用的降压药有哪些(二)2024
常用的降压药有哪些(二)引言:降压药是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通过降低血压来预防和控制相关的健康问题。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降压药物。
概述:-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 利尿剂- 钙通道阻滞剂(CCB)- β受体阻断剂正文: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1. 作用机制: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止血管紧张素转化成血管收缩物质。
2. 临床应用: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保护肾脏功能。
3. 常见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等。
4. 常见副作用:咳嗽,低血压,高血钾等。
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1. 作用机制: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防止血管收缩而降低血压。
2. 临床应用: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和肾脏功能。
3. 常见药物:洛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
4. 常见副作用:头痛,胃肠道不适,肌肉疼痛等。
三、利尿剂1. 作用机制:增加尿量,排除多余的液体和盐分,降低血压。
2. 临床应用:降低血压,减轻水肿症状。
3. 常见药物: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醛固酮拮抗剂等。
4. 常见副作用:多尿,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等。
四、钙通道阻滞剂(CCB)1. 作用机制: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血管平滑肌细胞,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2. 临床应用:降低血压,缓解心绞痛。
3. 常见药物: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维拉帕米等。
4. 常见副作用:头痛,低血压,心动过速等。
五、β受体阻断剂1. 作用机制:阻断肾上腺素对β受体的作用,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负荷。
2. 临床应用:降低血压,防止心肌梗死。
3. 常见药物: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等。
4. 常见副作用:乏力,头晕,心率过慢等。
总结:常用的降压药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断剂。
每种药物都有特定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但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在选择药物时,应咨询医生,并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常用高血压药有哪些(二)2024
常用高血压药有哪些(二)引言概述: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控制,可能会引发许多严重并发症。
常见的高血压治疗方法之一是药物治疗。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常用的高血压药物。
正文:1. 利尿剂:- 非噻嗪类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来降低血压,如氯噻酮。
- 环戊酮类利尿剂:环戊酮类利尿剂可增加尿量,如呋塞米。
- 袢利尿剂:袢利尿剂通过抑制在肾小管腔内对钠和水的重吸收来减少血容量,如托拉塞米。
2. 钙通道阻滞剂:- 二氢吡啶类: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钙离子通道,从而扩张血管,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
- 非二氢吡啶类: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也具有血管扩张作用,但对心脏的作用较弱,如维拉帕米、地尔硫{}3. ACE抑制剂:- 醛固酮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通过抑制醛固酮与肾脏中的醛固酮受体结合,减少钠的重吸收,如螺内酯。
- 直接抑制剂:直接抑制剂抑制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
4. 阿尔法受体阻滞剂:- 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α-1受体,从而减少交感神经传导,如哌唑嗪、坦索罗辛。
- 非选择性α-1和α-2受体阻滞剂:非选择性α-1和α-2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α-1和α-2受体,从而引起血管扩张和降低周围阻力,如普拉萨星、菲塞格宾。
5. 中枢作用药物:- α-2兴奋剂:α-2兴奋剂通过刺激脑干中的α-2受体,减少交感神经活性,降低血压,如肼酮索。
- 直接作用于脑干静脉血管的药物:直接作用于脑干静脉血管的药物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如甘露醇。
总结:高血压药物有多种类别,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阿尔法受体阻滞剂和中枢作用药物。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来降低血压,有效预防高血压引发的并发症。
然而,选择合适的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023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治疗高血压方法及其药物种类
2023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治疗高血压方法及其药物种类1500字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
非药物治疗主要针对轻度和中度高血压患者,包括以下方法:1. 饮食控制:减少食盐摄入,每日摄入量不超过6克;增加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低脂奶制品的摄入;限制饮酒,男性每天不超过两个单位,女性不超过一个单位。
2. 肥胖控制: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量的运动来减少体重,达到正常范围。
3. 减少饮食中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减少红肉、脂肪奶制品和加工食品的摄入,增加鱼类、坚果和植物油的摄入。
4. 增加体育锻炼: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
药物治疗主要针对需要降低血压的重度高血压或非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以下几类:1. 利尿剂:如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等。
通过增加尿量来减少体液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2. 交感神经阻滞剂:如贝塔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等。
通过抑制交感神经对心率和心肌收缩的调节,降低心输出量和心脏负荷,从而降低血压。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雷米普利等。
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减少血管阻力和液体体积,降低血压。
4.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氯沙坦、缬沙坦等。
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在受体上的结合,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活性,达到类似于ACEI的降压效果。
5. 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通过抑制细胞内钙离子的流入,减少平滑肌的收缩,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除了上述常用的降压药物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他类型的药物,如中枢性α2受体激动剂、肾素抑制剂等。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高血压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并进行定期监测和调整。
同时,药物治疗应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控制高血压,并避免或延缓潜在的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 版)
七、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2)高血压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需积极控 制高血压,将血压降至< 130/80 mmHg,以 ACEI/ARB 联合β 受体阻滞剂和(或)利尿剂。如仍 有心力衰竭症状则需加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经上 述联合治疗血压仍不能控制,需应用CCB,可选用氨 氯地平或非洛地平。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血压正常或 较低的患者,应由常规降压治疗剂量的1/8 ~ 1/4 起始, 缓慢递增剂量,直至达到抗心力衰竭的目标剂量或患 者最大耐受剂量。
预防冠心病心室重构:ACEI 和ARB均可应用,ACEI 不耐受压合并ACS:推荐β 受体阻滞剂在发病24 小时内应用,至少应 I
A
用3 年以上;推荐ACEI 作为降压和改善预后的优先选择;不能耐
受ACEI 的患者优选ARB 进行降压和改善预后治疗。利尿剂可用于
合并心力衰竭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
③ CCB + β 受体阻滞剂或利尿剂;
④单片复方制剂。
①和②是优先推荐的联合方案,单片复方制剂可
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三种药物联合降压方案优选 RAAS 抑制剂+ CCB +利尿剂。
二、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 化
推荐建议
推荐等级 证据质量
高血压伴颈动脉增厚和斑块及冠状动脉斑块推荐使用 I
A
CCB
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尚无随机对照研究 “头对头”比较不同降压药物或不同血压控制水平对 心血管转归的影响。
七、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1)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射血分数保留的舒张功能 不全)患者,应积极控制高血压:血压控制目标均为 < 130/80 mmHg。原则上5 类降压药物均可治疗,优 先推荐有循证医学证据的ARB 和ACEI,或ACEI/ARB 联合β 受体阻滞剂或利尿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最 终应用剂量往往会明显高于高血压治疗中的剂量。
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高血压药物的分类1.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哒帕胺(寿比山、钠催离);2.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心得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氨酰心安),比索洛尔(康可、博苏)、拉贝洛尔(柳胺苄心定)、卡维地洛(金络、络德);3.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心痛定、拜新同(即拜心痛)、地尔硫(恬尔心)、氨氯地平(络活喜)、非洛地平(康宝得维)、拉贝洛尔(乐西平、司乐平)、尼群地平等)。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开博通)、依那普利(怡那林、悦宁定)、培哚普利(雅施达)、笨那普利(洛丁新)、福辛普利(蒙诺)、雷米普利(瑞秦)等。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洛沙坦(科素亚)、缬沙坦(代文)、替米沙坦(美卡素)、厄贝沙坦(安博维)等。
各类落压药物适应症和禁忌症各种落压药物都有它自身的特点,有它的适应证和禁忌症,关于我们来讲,首先更应该记住它的禁忌症,尤其是尽对禁忌症,也确实是根基讲,在某些情况下是尽对不准许使用的。
1.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如HCT即双氢克尿噻);适应证: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禁忌症:痛风病人尽对不能用,相对禁忌为妊娠。
2.β受体阻滞剂适应证:心绞痛,心梗后,快速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妊娠高血压;禁忌症:因为该类药物可减慢心率,因此2~3度房室传导阻滞尽对不能用,该类药物也会引起支气管收缩,因此哮喘、慢性堵塞性肺病的病人也尽对不能用,此外,四面血管病、糖耐量减低、经常运动者可慎重使用该类药物。
3.钙通道阻滞剂二氢吡啶类(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尼群地平等);适应证:老年高血压,四面血管病,妊娠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心绞痛,颈中动脉粥样硬化;该类药物使用的比例特殊大;禁忌症:该类药物没有明显的尽对禁忌症,相对禁忌症为快速心律失常充血性心衰。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依那普利等。
)适应证: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梗后,左室功能不全,非糖尿病肾病,1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该类药物也是临床使用较广较多的一类;禁忌症:妊娠、高血钾、双侧肾动脉狭窄为其尽对禁忌症。
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二)
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二)作者:余振球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08年第01期降压药的选择常用的五大类药物:噻嗪类利尿药、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均已被证实能确切降低血压,减少心、脑、肾损害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大量临床试验已证明,降压治疗的收益主要来自降压本身,而非来源于所选择的降压药物,故选用不同降压药使血压下降相同幅度,可达到类似的临床效果。
同时,各类降压药有不同的适应证、禁忌证,要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基础上发挥其降压疗效。
此外,须考虑药物对并发症的作用。
因此。
对于每个患者用药选择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而定,即个体化治疗原则,如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伴随的疾病、既往用药史、降压药与患者其他口服药有无相互作用、药物价格与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药物在患者当地的供应状况、患者是否能够坚持正确的服用方法等。
对于因患者个体差异导致的疗效、不良反应与预期不一致者应有估计,并采取相应对策。
降压药的联合应用联合用药较单药治疗更容易实现血压的控制,大多数患者血压达标需要1种以上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2级以上(超过目标血压20/10m Hg以上)高血压起始治疗应考虑降压药联合治疗。
联合用药可以同时服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每种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如效果不满意,可逐渐加大剂量,或加用第三种降压药。
联合用药的优点是不同种类的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联合使用可以有协同作用,血压控制率更高,其不良反应可以相互抵消或至少不重叠或相加。
联合用药使每种药不需用很大剂量,这也减少了不良反应,患者的耐受性更好。
现有的临床试验结果支持以下类别降压药的组合:①利尿药与B受体阻滞剂;②利尿药与ACEI或ARB:⑤钙拮抗剂(二氢吡啶)与β受体阻滞剂;④钙拮抗剂与ACEI或ARB:⑤钙拮抗剂与利尿剂:⑥α受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
必要时也可用其他组合,包括中枢作用药α1受体激动荆、咪达唑啉受体调节剂,以及ACEI或AR8。
合并用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各药的按需剂量配比,其优点是易根据临床调整品种和剂量,灵活性强,但调整过程较复杂,时间较长。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选择有哪些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选择有哪些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压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的发病风险。
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
那么,高血压的药物治疗选择都有哪些呢?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一、利尿剂利尿剂通过促进肾脏排尿,减少血容量来降低血压。
常见的利尿剂有噻嗪类(如氢氯噻嗪)、袢利尿剂(如呋塞米)和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
噻嗪类利尿剂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或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
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低钾血症、血糖血脂代谢紊乱等不良反应。
袢利尿剂的利尿作用较强,常用于肾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肿伴高血压患者。
保钾利尿剂常与排钾利尿剂合用,以预防低钾血症。
二、钙通道阻滞剂(CCB)CCB 能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从而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
包括二氢吡啶类(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和非二氢吡啶类(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二氢吡啶类 CCB 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周围血管病患者。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脚踝部水肿、头痛、面部潮红等。
非二氢吡啶类 CCB 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
但可能会引起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CEI 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常见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ACEI 特别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但可能会引起干咳,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
对于双侧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及妊娠妇女禁用。
四、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ARB 作用机制与 ACEI 类似,但不会引起干咳。
常见药物有氯沙坦、缬沙坦等。
ARB 适用于不能耐受 ACEI 干咳不良反应的患者,以及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患者。
五、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来降低血压。
常用6大类降压药
常用6大类降压药1、利尿剂:双氢氯噻嗪、阿米洛利、吲达帕胺(寿比山)和螺内酯。
2、β-受体阻滞剂(药名最后2个字为“洛尔”者,均属此类):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比索洛尔(康可)、醋丁洛尔(天诺敏)、拉贝洛尔(降压乐)、纳多洛尔(心得乐)、索他洛尔(心得怡)、卡维地洛(络德、达利全)和普萘洛尔(心得安)。
3、钙拮抗剂二氢吡啶类(药名中有“地平”2个字者均属此类):硝苯地平缓释片(伲福达)、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非洛地平(波依定)、氨氯地平(络活喜、安内真);非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异搏定)、地尔硫卓(恬尔心、合贝爽)。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英文缩写ACEI,药名最后2个字为“普利”者,均属此类):卡托普利(开搏通)、贝那普利(洛汀新)、依那普利(依苏)、培哚普利(雅施达)、雷米普利(瑞泰)、福辛普利(蒙诺)等。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英文缩写ARB,药名最后2个字为“沙坦”者均属此类):氯沙坦(科素亚)、缬沙坦(代文)、坎地沙坦(维尔亚)、厄贝沙坦(安搏维)、替米沙坦(美卡素)。
若加半片氢氯噻嗪12.5毫克,科素亚则变为海捷亚、代文变为复代文、安搏维变为安搏诺,且降压作用均增加。
6、α-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
各种降压药具有不同的优势。
因此,高血压患者可根据血压水平、危险分层、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降压药。
临床研究提示:预防脑卒中:ARB优于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优于利尿剂;预防心衰:利尿剂优于其他类;延缓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不全:ACEI或ARB优于其他类;改善左心室肥厚:ARB优于β-受体阻滞剂;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钙拮抗剂优于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
临床常用六类降压药物:1、利尿剂利尿剂是使用最早,最常用的降压药物,降压作用显著,对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和肥胖的高血压病人降压尤为适用,但不适宜痛风、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病人。
可与其他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合用,能增加降压的效果。
由于长期应用易引起低血钾等不良反应,现在已经很少大剂量地使用。
高血压病题库
高血压病题库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 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 导致肾病B. 导致眼底病变C. 导致脑卒中D. 导致心脏病答案:C。
解析:脑卒中是高血压病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血压长期升高会损伤脑血管,容易引发脑血管意外等情况。
2. 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是()A.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B. 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C. 收缩压≥150mmHg和(或)舒张压≥95mmHgD. 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00mmHg答案:A。
解析:这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只要收缩压达到140mmHg以上或者舒张压达到90mmHg以上,或者两者都达到,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病。
3. 下列哪项不是高血压病的高危因素()A. 高盐饮食B. 适量运动C. 肥胖D. 家族史答案:B。
解析:适量运动是有助于预防高血压病的,而高盐饮食、肥胖和家族史都是高血压病的高危因素。
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25分)1. 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A. 减少钠盐摄入B. 增加运动C. 戒烟限酒D. 保持心理平衡答案:ABCD。
解析:减少钠盐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增加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戒烟限酒能减少心血管系统的损害,保持心理平衡也对血压控制有好处。
2.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包括()A. 小剂量开始B. 优先选择长效制剂C. 联合用药D. 个体化治疗答案:ABCD。
解析:小剂量开始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长效制剂作用时间长、血压波动小,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个体化治疗是因为不同患者的情况不同。
3. 高血压病可能损害的器官有()A. 心脏B. 大脑C. 肾脏D. 眼睛答案:ABCD。
解析:高血压病长期发展会导致心脏肥大、冠心病等;影响大脑的血液循环,引发脑卒中等;损害肾脏功能;还会导致眼底病变等。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血压偶尔升高不需要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策略——何时开始服药?
高危、很高危或3级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开 始降压药物治疗。
2级高血压患者,应考虑开始药物治疗
血压仍≥140/90 mmHg时,再开始降压药 物治疗。
1级高血压患者,可在生活方式干预数周后,
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长期治疗原则 个体化原则 小剂量开始 优先选择长效制剂 联合应用
每加用一种药物可使血压降低10mmHg
Weir, M. 4th annual Diov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eb 2003. Seville, Spain
大量研究表明需要两个以上药物联合 治疗使血压达标
IDNT* (≤135/85 mm Hg)
3
2.7 2.8 3.6 3.3 2
对各级高血压,CCB均可高效达标
起始收缩压(mmHg) 1级
0 -10 -20 -30 27.74 -40 -50 - 46.90 -40
起始舒张压(mmHg) 3级
总体 0 - 7.45 - 14.07 -20
2级
1级
85~89 90~94
2级
3级
总体 130~139 140~149 150~159 160~169 170~179 ≥180
R6
NH CH R3 N R2
利尿剂
H2NO2S SO2
临床应用:服药2~3周后达高峰。适用于轻、中 度高血压,尤其适用于盐敏感性高血压、老年 人 收缩期高血压、心衰伴高血压,利尿剂能增强其 它降压药的疗效。
不良反应:电解质紊乱、高脂血症、降低糖耐量、 增加血尿酸及血浆肾素活性。
常用利尿剂
限制钠盐摄入或联合使用利尿剂可使起效迅速和
作用增强。
ACEI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1)适用于各型高血压,降压时不 伴有反射性心率加快;(2)长期应用不易引起 电解质紊乱和脂质代谢障碍;(3)防止和逆转 高血压患者血管壁的增厚和心肌肥大; 尤其适用于伴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伴 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 代谢综合征、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患者
内容提要
降压治疗的依据、目的、目标
药物治疗策略、原则
药物分类与选择
降压达标
抗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益处 —— 主要依赖于血压降低本身。 降压达标并非越快越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 应根据病情在数周至数月内(而非数天)将 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年轻、病程较短的 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可快一点;但老年人、 病程较长或已有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的患者, 降压速度则应慢一点。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动脉硬化: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急进型高血压: 难治性高血压:
内容提要
降压治疗的目的、目标
药物治疗原则
降压药物分类与选择
常用降压药简介
钙通道阻滞剂
利尿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b-受体阻滞剂 a-受体阻滞剂 其它复方制剂等
CCB
——常见不良反应
头痛、面红、心悸、踝部水肿、 牙龈增生、便秘 无绝对禁忌症
R6
NH CH R3 N R2
利尿剂
H2NO2S SO2
降压作用机制:
– 初期:排钠利尿,减少血容量。
– 长期:①动脉壁细胞内Na+↓,通过Na+Ca++交换,使胞内Ca++↓→血管平滑肌对血 管收缩剂反应性↓
–②诱导动脉壁产生扩血管物质,如激肽和前 列腺素等。
其他, 47% ISH, 53%
Chin J Cardiol June 2003 Vol.31 No.6 456-459,19 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
治疗ISH 的临床益处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荟萃分析 (三项研究荟萃:SHEP,Syst-Eur,Syst-China,15693个病人)
总死亡 0 心血管 死亡 心血管 事件 卒中 冠脉事件
长期治疗原则
一般来说,高血压病人需要终身服药。 对部分1、2级高血压患者在较长时间理想降 压治疗的基础上,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减量 或逐渐停药观察。若血压再次升高,必须恢复药 物治疗。
个体化治疗原则
由于每位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 同,其发病机理也不尽相同,对治疗(药
物及非药物疗法)的反应也不一样,因此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必须分别对待,选择 最合适治疗方法、药物及剂量,以期获得 最佳疗效。
联合用药的适应症
一种药物达足量而血压不能控制时; 患者血压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 患者并存多种危险因素或疾病; 注意药物价格,以保证患者有足够的费 用长期甚至终身服药。
有效的药物联合应用
利尿剂最有效+源自β-B+ACEI or ARB
+
+
亦最佳
CCB
适合不同病人的联合降压方案(1)
CCB的分类
二氢吡啶类:包括尼群地平、 硝苯地平(拜新同、伲福达、心痛定)、 氨氯地平(络活喜、压氏达、安内真)、 非洛地平(波依定、康宝得维)
等地平类药物
非二氢吡啶类:如地尔硫卓(合心爽)、 如维拉帕米(异搏定)等
CCB临床应用
效应:降压迅速、稳定,可显著降低脑 卒中风险,可与其他4类药联合应用 适应症:中、重度高血压,尤其适用于 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稳 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 化及周围血管病患者。
UKPDS 38† (<85 mm Hg—diastolic)
ABCD‡ (<75 mm Hg—diastolic)
MDRD§ (<92 mm Hg—mean arterial pressure)
HOT|| (<80 mm Hg—diastolic) ALLHAT ¶ (<140/90 mm Hg)
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症: CCB + ACEI
适合不同病人的联合降压方案(2)
高血压肾病: 高血压合并脑中风: ACEI+ARB+CCB CCB+利尿药, CCB+ACEI, ACEI/ARB+利尿药 ACEI/ARB + CCB 长效CCB+利尿药 CCB+ACEI/β-B+利尿药 利尿药+CCB+ ACEI +β-B 必要时加α-B+醛固酮拮抗药
100
80 60 40 20 0 18:00 0:00 6:00 Time of day 12:00
20
15 10
5
0
Muller et al. N Engl J Med 1985;313:1315–1322 Marler et al. Stroke 1989;20:473–476
优化联合治疗原则
抗高血压机理及副作用
心脏射血
β 受体阻滞剂
心动过缓
容量
离子紊乱
血管收缩
低血压 心脏阻滞 咳嗽
利尿剂
钙拮抗剂、ACEI
钙通道阻滞剂(CCB)
降压作用主要通过阻滞细胞外钙离子经L型钙 通道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降低阻力血管 的收缩反应性。 钙拮抗剂还能减轻血管紧张素Ⅱ和α 1肾上腺 素能受体的缩血管效应,减少肾小管钠重吸 收。 钙拮抗剂降压起效迅速而强力,降压疗效和 降压幅度相对较强 ,对糖脂代谢无影响。
需要的降压药物数量
*Irebesartan Diabetic Nephropathy Trial. †United Kingdom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Appropriat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Diabetes. §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 ||Hypertension Optimal Treatment. ¶ Antihypertensive and Lipid-Lowering Treatment to Prevent Heart Attack Trial. Adapted from Lewis et al, N Engl J Med, 2001; Bakris et al, Am J Kidney Dis, 2000; Cushman et al, J Clin Hypertens, 2002.
减少事件 (%)
10 -13% 20
(P = 0.02)
-18%
(P = 0.01)
-23% -26%
(P < 0.0001) (P = 0.001)
30
-30%
(P < 0.0001)
40
Staessen JA, Gasowski J, Wang JG, et al. Lancet. 2000;355:865-872.
高效:速尿(呋噻米)、丁氧苯酸(布 美他尼 )、托拉塞米(特苏尼 ) 中效:双克(氢氯噻嗪)、氯噻酮 弱效:螺内酯(安体舒通)、氨苯蝶啶、 阿米洛利 — 保钾利尿剂 吲达帕胺(寿比山、纳催离):具有利 尿和钙拮抗双重作用
我国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我国60 岁及以上的人群中, 单纯性收缩高血压患病率 为 21.5% ,占老年高血压总人数的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