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大作业(含课程设计)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大作业)
摘要银行家算法是一个用来预防系统进入死锁状态的算法,用它可以判断系统的安全性,如果系统当前处于安全状态,则可以为申请资源的进程分配资源,如果不是安全状态,则不能为申请资源的进程分配资源。
银行家算法执行过程中,首先判断申请资源的进程所申请的资源数目是否合法,若是合法的,则可以为其进行试分配,再利用安全性算法求出安全序列,·如果存在安全序列,则说明可以给申请资源的进程分配资源,分配成功,继续为其它进程服务。
如果找不到安全序列,则说明为该进程分配资源后系统会进入不安全状态,所以不能为该进程分配资源,使该进程进入阻塞状态。
若申请资源的进程申请的资源数目不合法,则不需要进行试分配,直接使其进入阻塞状态,处理其他申请资源的进程。
论文首先对算法的设计从总体上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各个细节,再对算法分模块设计,并对各个模块的算法思想通过流程图表示,分块编写代码,并进行调试和测试,最后进行组装测试及系统测试,使其成为一个可以用来判断系统安全状态的程序。
关键词:可用资源最大需求矩阵分配矩阵需求矩阵安全性算法安全序列目录一、绪论 (3)二、需求分析 (4)三、算法分析 (5)四、详细设计 (6)五、程序调试 (9)六、总结 (11)参考文献 (12)附录(源代码) (13)一、绪论Dijkstra (1965)提出了一种能够避免死锁的调度算法,称为银行家算法。
它的模型基于一个小城镇的银行家,他向一群客户分别承诺了一定的贷款额度,每个客户都有一个贷款额度,银行家知道不可能所有客户同时都需要最大贷款额,所以他只保留一定单位的资金来为客户服务,而不是满足所有客户贷款需求的最大单位。
这里将客户比作进程,贷款比作设备,银行家比作系统。
客户们各自做自己的生意,在某些时刻需要贷款。
在某一时刻,客户已获得的贷款和可用的最大数额贷款称为与资源分配相关的系统状态。
一个状态被称为是安全的,其条件是存在一个状态序列能够使所有的客户均得到其所需的贷款。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大作业
华南理工大学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大作业
一、题目: 动态内存分区分配方式模拟
二、目的
假设初始态下,可用内存空间为640K,并有下列请求序列,请分别用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为作业分配和回收内存块,并显示出每次分配和回收后的空闲分区链的情况来以及内存占用情况图。
作业1申请130K
作业2申请60K
作业3申请100k
作业2释放60K
作业4申请200K
作业3释放100K
作业1释放130K
作业5申请140K
作业6申请60K
作业7申请50K
作业6释放60K
三、实验要求:
每人完成一份大作业实验报告。
报告分设计思想、数据定义、处理流程、源程序、运行结果、设计体会等部分。
1)给出数据定义和详细说明;
2)给出实现思想和设计流程;
3)调试完成源程序;
4)屏幕观察运行结果;
5)总结自己的设计体会;
编程工具及操作系统平台不限,建议用VC6. 0或JA V A开发。
四、提交内容
本大作业每个人必须单独完成。
最后需提交的内容包括:源程序(关键代码需要注释说明)、可运行程序、算法思路及流程图、心得体会。
将以上内容刻入光盘,光盘上写明班级、学号、姓名信息,再将大作业要求、源程序及注释、算法思路及流程图、心得体会等打印出来。
最后将打印稿及光盘统一交给教务员。
过期自负。
大作业严禁抄袭。
发现抄袭一律以不及格论。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进程、线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核心知识;2. 了解操作系统的历史发展,掌握不同类型操作系统的特点及使用场景;3. 掌握操作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法和常用的调度算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操作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分析系统性能瓶颈、优化系统资源分配等;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操作系统编程能力,如进程创建、线程同步、文件操作等;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学会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尊重知识产权,遵循法律法规;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提高学生的系统分析和编程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计算机系统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概述: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功能、类型及特点,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操作系统的起源与发展- 操作系统的功能与类型- 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2. 进程与线程:讲解进程与线程的概念、状态、调度算法,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进程与线程的定义与区别- 进程状态与转换- 进程调度算法3. 内存管理:分析内存管理的基本原理、策略和技术,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 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 虚拟内存技术- 页面置换算法4. 文件系统:介绍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存储原理,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操作操作系统大型作业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所在班级:0310401班学生学号:031040109学生姓名:李雨晴论文题目:生产者和消费者问题任课教师:李艳老师完成日期: 2012年12月2日目录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1)一、课程的地位、目标和任务 (3)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1.课程设计要求: (3)2.学习要求: (3)三、题目分析 (3)1.题目的特点: (3)2.采用信号量机制: (4)2.1. PV原语操作的动作 (4)2.2信号量 (4)四、课程设计的内容 (5)1.实验程序的结构图(流程图) (5)2. 数据结构及信号量定义的说明 (5)2 .1 CreateThread (5)2.2. CreateMutex (6)2.3. CreateSemaphore (6)2.功能模块 (7)五、课程实现的内容 (7)1.课程设计的实验环境 (7)2. 实验的步骤 (8)2.1 打开VC (8)2.2在工程中创建源文件" R_WP1.cpp": (8)2.3通过调用菜单命令项build->build all进行编译连接 (8)3.代码实现的具体分析 (8)3.1.使用信号量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10)3.2.使用消息传递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12)六、个人体会 (15)参考文献 (15)附录:具体实现代码 (16)一、课程的地位、目标和任务“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是理解和巩固操作系统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的重要实践环节。
本课程通过设计实现一个综合作业,加深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设计与调试的实践经验,为今后进一步从事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分析、研制和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要求:教学内容:用信号量机制解决生产者和消费者问题。
重点:信号量实现进程同步的算法难点:进程同步的实现2.学习要求:理解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型,掌握利用信号量实现进程同步的方法,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编程实现,获得实际应用和编程能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I》作业_操作系统(共5篇)
《大学计算机基础I》作业_操作系统(共5篇)第一篇:《大学计算机基础 I》作业_操作系统《大学计算机基础 I》操作系统(Windows XP)作业Φ对象: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 I》课程的所有本科学生Φ目的:检验大家对Windows XP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要求:1.每位同学的作业必须是独立完成,并在《大学计算机基础I》实验报告册中的第一次“一般性实验”内如实填写完成过程,如有雷同视为未完成(允许将作业用打印纸B5打印后粘贴在报告册相应位置);2.提交作业的时间为布置作业后下次上机时学习委员收齐统一交给实验老师,未在规定时间提交视为未完成,按零分计(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提交除外,如病假、事假)。
二、作业内容:1.操作题:(请在报告册内写出完成下列各题的操作步骤)1)如何设置显示器的分辩率?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2)如何在“任务管理器”中结束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3)请用记事本和快捷方式分别在D:下建两个文本文件,名字分别为T1.txt和T2.txt4)将T2.txt文件用快捷方式“发送”到桌面,观察在桌面上创建了文件夹还是文件快捷方式?在新安装的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桌面上如何添加“我的电脑”、“我的文档”、“网上邻居”的图标2.简答题:1)分别写出Windows XP菜单的种类和具体的名称2)简述Windows XP窗口与对话框的区别第二篇:《大学计算机基础I》第一次实验报告作业《大学计算机基础I》第一次实验报告对象: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I》课程的所有本科学生目的:检验大家对Windows XP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填写报告内容:如实填写完成下面操作所涉及到的命令以及详细过程,每完成一道题要求有截屏图片为证(在word里完成)。
完成作业后请将电子作业先提交给学习委员,由学习委员在下周上课时提交全班电子作业给老师,文件名为学号+姓名(如:222013XXXXXXXX张三)。
并将电子作业的过程部分如实填写在实验报告册内的“《大学计算机基础I》课程实验报告一中的“二、实验主要内容及过程”内,无需截图”。
大工18春《操作系统》大作业题目及要求答案
网络教育学院《操作系统》课程设计题目:题目四学习中心:专业:年级:学号:学生:1.谈谈你对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建议?答:转眼间,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即将结束。
在这个学期中,通过老师的悉心教导,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一些原理和具体操作过程。
在学习操作系统之前,我只是很肤浅地认为操作系统只是单纯地讲一些关于计算机方面的操作应用,并不了解其中的具体操作过程和实用性。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才知道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 OS)是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件资源包括软件资源及数据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为其它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等,使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有效的、友善的服务界面。
通过这次的对操作系统的总结,有收获也有遗憾、不足的地方,但我想,我已经迈入了操作系统的大门,只要我再认真努力的去学习,去提高,凭借我对网页设计的热情和执着,我将来设计出的网页会更加专业,更完善。
感谢老师在百忙中阅卷,也感恩老师这学期以来对我的照顾,在老师的深刻讲授下让操作系统这门十分枯燥和难理解的学科变得生动有趣。
祝愿老师早日职称晋升,立项通过,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谢谢老师!题目四:进程同步与互斥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一、设计思路:1.1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生产者—消费者问题(Producer_consumer)是一个经典的进程同步问题。
它描述的是:有一群生产者进程在生产产品,并将此产品提供给消费者进程去消费。
为使生产者进程和消费者进程能并发执行,在它们之间设置有个缓冲区的缓冲池,生产者进程可将它所生产的产品放入一个缓冲区中,消费者进程可从一个缓冲区取得一个产品消费。
尽管所有的生产者进程和消费者进程都是以异步的方式运行的,但它们之间必须保持同步,即不允许消费者进程到一个空缓冲区去取产品,也不允许生产者进程向一个已装有消息尚未被取走产品的缓冲区投放产品。
1《操作系统》大作业题目及要求
学习中心:
专业:
年级:年春/秋季
学号:
学生:
题目:三进程同步与互斥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1.谈谈你对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建议?
通过这些实验,让我们对身边的计算机网络有了更为客观、形象、具体的认识。
而不是仅仅限于书本上的文字表达,或者是思维中模糊的想象。
这门实验课程,不仅是对理论课程的巩固,更是对理论课程的扩充。
2.《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从以下5个题目中任选其一作答。
题目三:进程同步与互斥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设计思路: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是一种同步问题的抽象描述。
计算机系统中的每个进程都可以消费或生产某类资源。
当系统中某一进程使用某一资源时,可以看作是消耗,且该进程称为消费者。
而当某个进程释放资源时,则它就相当一个生产者。
流程(原理)图:
1、生产者
2、消费者。
操作系统大作业
操作系统⼤作业操作系统实验报告进程调度实验⼀.实验题⽬⽤C语⾔编写和调试⼀个进程调度程序,模拟进程调度过程。
调度算法采⽤优先数算法和先来先服务算法。
⼆.⽬的要求1.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加深对进程的概念及进程调度算法的理解。
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2.加深对操作系统课程的理解。
使学⽣更好地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功能,具有分析实际操作系统、设计、构造和开发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能⼒。
3.培养学⽣的系统程序设计能⼒。
三.实验内容设计⼀个有N个进程并⾏的进程调度程序。
其中:1)进程调度算法:采⽤最⾼优先数优先的调度算法分配处理机和先来先服务算法来排队,总的过程采⽤时间⽚轮转算法。
2)每个进程有⼀个进程控制块(PCB)表⽰。
进程控制块可以包含如下信息:进程名、优先数、到达时间、需要运⾏时间、已⽤CPU时间、进程状态。
3)进程的优先数及需要的运⾏时间可以事先⼈为地指定。
进程的到达时间为进程输⼊的时间。
4)进程的运⾏时间以时间⽚为单位进⾏计算。
5)每个进程的状态可以是就绪W(Wait)、运⾏R(Run)、或完成F(Finish)三种状态之⼀。
6)就绪进程获得CPU后都只能运⾏⼀个时间⽚。
⽤已占⽤CPU时间加1来表⽰。
7)果运⾏⼀个时间⽚后,进程的已占⽤CPU时间已达到所需要的运⾏时间,则撤消该进程;如果运⾏⼀个时间⽚后进程的已占⽤CPU时间还未达所需要的运⾏时间,也就是进程还需要继续运⾏,此时应将进程的优先数减1(即降低⼀级),然后把它插⼊相应优先级就绪队列等待CPU。
8)每进⾏⼀次调度程序都打印⼀次运⾏进程、就绪队列、以及各个进程的PCB,以便进⾏检查。
9)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所要进程都完成为⽌。
四.整体功能设计五.进程调度流程图:EXIT六.C语⾔编程实现及数据结构6.1 C程序见报告后⾯的代码6.2 数据结构6.2.1 在实验中共有8个进程。
进程优先级为1到3,进程状态为:“wait”,“run”,“finish”中的⼀种。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大作业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大作业1)给出数据定义和详细说明;struct block_s{/*该块的实际长度,不包括block_s的大小。
*/】int length;/*申请该块的作业,为0表示该块空闲。
*/int owner;/*当该块是空闲块时,offset表示下一空闲块的偏移,offset为TOTAL_BYTE表示该块是最后一个空闲块。
当该块非空闲块时,offset表示作业实际申请的大小。
|*/int offset;};2)给出实现思想和设计流程;该算法遍历空闲链表,找第一个大小能满足要求的块。
然后,若找到的块足够大,再把该块切成两块,返回第一块给调用者;把第二块加到空闲区链表中。
@)该算法遍历整个空闲链表,找一个大小能满足要求的块。
并且该块是所有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块中,大小最小的块。
然后,若找到的块足够大,再把该块切成两块,返回第一块给调用者;把第二块加到空闲区链表中。
|3)调试完成源程序;#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 10 /*假定系统允许的最大作业为n,假定模拟实验中n值为10*/#define m 10 /*假定系统允许的空闲区表最大为m,假定模拟实验中m值为10*/ #define minisize 100struct{float address; /*已分分区起始地址*/float length; /*已分分区长度,单位为字节*/int flag; /*已分配区表登记栏标志,用"0"表示空栏目*/}used_table[n]; /*已分配区表*/,struct{float address; /*空闲区起始地址*/float length; /*空闲区长度,单位为字节*/int flag; /*空闲区表登记栏标志,用"0"表示空栏目,用"1"表示未分配*/}free_table[m]; /*空闲区表*/allocate(char J,float xk){/*采用最优分配算法分配xk大小的空间*/int i,k;float ad;k=-1;for(i=0;i<m;i++) /*寻找空间大于xk的最小空闲区登记项k*/if(free_table[i].length>=xk&&free_table[i].flag==1),if(k==-1||free_table[i].length<free_table[k].length)k=i;if(k==-1)/*未找到可用空闲区,返回*/{printf("无可用空闲区\n");return 0;}/*找到可用空闲区,开始分配:若空闲区大小与要求分配的空间差小于msize大小,则空闲区全部分配;若空闲区大小与要求分配的空间差大于minisize大小,则从空闲区划出一部分分配*/if(free_table[k].length-xk<=minisize){free_table[k].flag=0;ad=free_table[k].address;xk=free_table[k].length;}else{free_table[k].length=free_table[k].length-xk;ad=free_table[k].address+free_table[k].length; }/*修改已分配区表*/i=0;while(used_table[i].flag!=0&&i<n) /*寻找空表目*/ i++;if(i>=n) /*无表目填写已分分区*/{printf("无表目填写已分分区,错误\n");/*修正空闲区表*/if(free_table[k].flag==0)/*前面找到的是整个空闲分区*/free_table[k].flag=1;$else{/*前面找到的是某个空闲分区的一部分*/free_table[k].length=free_table[k].length+xk;return 1;}}else{/*修改已分配表*/used_table[i].address=ad;used_table[i].length=xk;used_table[i].flag=J;}return 1;}/*主存分配函数结束*/reclaim(char J){/*回收作业名为J的作业所占主存空间*/int i,k,j,s,t;float S,L;/*寻找已分配表中对应登记项*/s=0;while((used_table[s].flag!=J||used_table[s].flag==0)&&s<n) s++;if(s>=n)/*在已分配表中找不到名字为J的作业*/{printf("找不到该作业\n");return 0;}/*修改已分配表*/used_table[s].flag=0;/*取得归还分区的起始地址S和长度L*/S=used_table[s].address;L=used_table[s].length;j=-1;k=-1;i=0;/*寻找回收分区的空闲上下邻,上邻表目k,下邻表目j*/while(i<m&&(j==-1||k==-1)){¥{if(free_table[i].address+free_table[i].length==S)k=i;/*找到上邻*/ if(free_table[i].address==S+L)j=i;/*找到下邻*/}i++;}if(k!=-1)if(j!=-1)/* 上邻空闲区,下邻空闲区,三项合并*/?{free_table[k].length=free_table[j].length+free_table[k].length+L;free_table[j].flag=0;}else/*上邻空闲区,下邻非空闲区,与上邻合并*/free_table[k].length=free_table[k].length+L;elseif(j!=-1)/*上邻非空闲区,下邻为空闲区,与下邻合并*/){free_table[j].length=free_table[j].length+L;}else/*上下邻均为非空闲区,回收区域直接填入*/{/*在空闲区表中寻找空栏目*/t=0;while(free_table[t].flag==1&&t<m)!t++;if(t>=m)/*空闲区表满,回收空间失败,将已分配表复原*/{printf("主存空闲表没有空间,回收空间失败\n");used_table[s].flag=J;return 0;}free_table[t].address=S;$free_table[t].length=L;free_table[t].flag=1;}return 1;}/*主存回收函数结束*/main( ){int i,a;float xk;char J;/*空闲分区表初始化:*//free_table[0].address=10240;free_table[0].length=102400;free_table[0].flag=1;for(i=1;i<m;i++)free_table[i].flag=0;/*已分配表初始化:*/for(i=0;i<n;i++)used_table[i].flag=0;while(1)¥{printf ( "选择功能项(0-退出,1-分配主存,2-回收主存,3-显示主存)\n");printf("选择功项(0~3) :");scanf("%d",&a);{case 0: exit(0); break;case 1: /*a=1分配主存空间这一句后面需要代码*/printf("请输入作业名请输入作业大小:");scanf("%c%f\n",&J,&xk);allocate( J, xk);¥case 2: /*a=2回收主存空间这一句后面需要代码*/printf("需要回收的作业:");scanf("%c\n",&J);reclaim(J);case 3: /*a=3显示主存情况*//*输出空闲区表和已分配表的内容*/printf("输出空闲区表:\n起始地址分区长度标志\n");for(i=0;i<m;i++)printf("%6.0f%9.0f%6d\n",free_table[i].address,free_table[i].length, free_table[i].flag);printf(" 按任意键,输出已分配区表\n");printf(" 输出已分配区表:\n起始地址分区长度标志\n");for(i=0;i<n;i++)if(used_table[i].flag!=0)printf("%6.0f%9.0f%6c\n",used_table[i].address,used_table[i].length, used_table[i].flag);elseprintf("%6.0f%9.0f%6d\n",used_table[i].address,used_table[i].length, used_table[i].flag);break;default:printf("没有该选项\n");}/*case*/}/*while*/}/*主函数结束*/4)屏幕观察运行结果;5)总结自己的设计体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不仅让我了解了模型机的硬件结构和怎么去设计微程序,更重要的还让我学会了、或者说是验证了“做事一定要有次序和对事物的总体把握”这句话。
操作系统大作业...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大作业实验报告年级:09年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姓名:陈德富学号:200915553013004一、题目: 创建线程,利用互斥实现线程共享变量通信二、目的掌握线程创建和终止,加深对线程和进程概念的理解,会用同步与互斥方法实现线程之间的通信。
三、概述:为了确保读线程读取到的是经过修改的变量,必须在向变量写入数据时禁止其他线程对它的任何访问,直至赋值过程结束后再解除对其他线程的访问限制。
这保证了线程了解其他线程任务处理结束后的结果而采取的保护措施称为线程同步。
从大的方面来讲,线程的同步分为用户模式的线程同步和内核对象的线程同步。
用户模式中线程的同步方法有原子访问和临界区等方法。
它的特点是同步速度特别快,适合对线程运行速度有严格要求的场合。
内核对象的线程同步由事件、等待定时器、信号量以及信号灯等内核对象构成。
由于这同步机制使用了内核对象,使用时一定要将线程从用户模式切换到内核模式,而这种转换一般要耗费近千个CPU周期,所以同步速度较慢,但适用性却要远优于用户模式的线程临界区临界区是一段独占对某些共享资源访问的代码,在任意时刻只允许一个线程对共享资源进行访问。
通过对多线程的串行化来访问公共资源或一段代码,速度快,适合控制数据访问若有多个线程试图同时访问临界区,那么在有一个线程进入后其他所有试图访问此临界区的线程将被挂起,并一直持续到进入临界区的线程离开。
临界区在被释放后,其他线程可继续抢占,并以此达到用原子方式操作共享资源的目的。
使用临界区保持线程同步以下是通过一段代码说明了临界区在保护多线程访问共享资源中的作用。
通过两个线程分别对全局变量g_cArray[10]进行写入操作,用临界区结构对象g_cs来保持线程的同步,并在开启线程前对它进行初始化。
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体现出临界区的作用,在线程函数对共享资源g_cArray[10]的写入时,以Sleep()函数延迟1毫秒,令其他线程同它抢占CPU的可能性加大。
大工《操作系统》大作业参考题目及要求【内容仅供参考】784
题目:1.谈谈你对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建议?在本科的课程的学习中我对计算器的操作系统有了很深层次的认识.对于一个系统的组成与他的组件都有了全方面的新认识.一个系统的组成以及系统的完美运行.需要各个组件的通力协作才能保证一个系统的完整运行2.《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从以下5个题目中任选其一作答。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注意:从以下5个题目中任选其一作答。
总则:不限制编程语言,可以选用C/C++等(具体工具平台及语言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习惯选用,不必完全按照上述技术要求)作业提交:大作业上交时文件名写法为:[以附件word文档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注意命名),点提交即可。
如下图所示。
注意事项:独立完成作业,不准抄袭其他人或者请人代做,如有雷同作业,(2)算法思路:简单介绍算法的基本思想,100字左右即可。
(3)算法数据结构:列出主要用的数据结构,比如最大需求矩阵Max[][] ,已分配矩阵Allocation[][]等,只需要列出数据结构名称即可。
(4)主要函数代码:由于银行家算法比较难,列出部分核心代码即可。
每一个函数需要简单说明此函数的功能。
比如“coutprint()函数,该函数功能是打印输出”。
题目五银行家算法(Banker’s Algorithm)是一个避免死锁(Deadlock)的著名算法,是由艾兹格·迪杰斯特拉在1965年为系统设计的一种避免死锁产生的算法。
它以银行借贷系统的分配策略为基础,判断并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银行中,客户申请贷款的数量是有限的,每个客户在第一次申请贷款时要声明完成该项目所需的最大资金量,在满足所有贷款要求时,客户应及时归还。
银行家在客户申请的贷款数量不超过自己拥有的最大值时,都应尽量满足客户的需要。
在这样的描述中,银行家就好比操作系统,资金就是资源,客户就相当于要申请资源的进程。
银行家算法是一种最有代表性的避免死锁的算法。
大连理工大学《操作系统》大作业离线作业答案
学习中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 18年秋季学号:学生:题目:进程同步与互斥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1.谈谈你对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建议:在学习操作系统之前,我只是很肤浅地认为操作系统只是单纯地讲一些关于计算机方面的操作应用,并不了解其中的具体操作过程和实用性。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才知道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件资源包括软件资源及数据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为其它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等,使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有效的、友善的服务界面。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也知道了计算机操作系统是铺设在计算机硬件上的多层系统软件,不仅增强了系统的功能,而且还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多层次的抽象。
操作系统的一些原理在生活中也有所应用本次课程设计中,完成本题我觉得还可以用其他语言来做,也让我更加熟悉掌握学习过的编程语言。
为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问题,使用的是C++语言,自我感觉比较好的是运用到了线程,将缓冲区作为一个循环队列,简单模拟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于缓冲区的输入输出,结果是比较成功的。
2.《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从以下5个题目中任选其一作答。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题目四:进程同步与互斥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要求:(1)撰写一份word文档,里面包括(设计思路、流程(原理)图、源代码)章节。
(2)设计思路:简单描述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
可设计生产者进程主要计算进程,消费者进程输出打印进程,二者彼此独立,运行速度不确定,可能会产生还未生产就需要消费这种情况,此时引用一个或若干个缓冲区,存放生产者生产的信息,解决速度不确定带来的问题。
(3)流程(原理)图:绘制流程图或原理图。
(4)源代码:列出源代码,也可以仅列出伪代码。
1. 需求分析1.1问题描述:一组生产者向一组消费者提供消息,它们共享一个有界缓冲区n,生产者向其中投放消息,消费者从中取得消息。
操作系统大作业
报告:用C++编程模拟实现文件夹以及文件的建立、改名、复制、移动和删除等功能一、概述本报告描述了如何使用C++编程模拟实现文件夹以及文件的建立、改名、复制、移动和删除等功能。
在这个程序中,我们将使用C++中的文件流和目录操作函数来实现这些功能。
二、程序设计1. 文件夹和文件的建立在C++中,我们可以使用文件流中的ofstream和ifstream类来进行文件的输入和输出操作。
为了创建一个文件夹或者文件,我们需要调用Windows API中的CreateDirectory和CreateFile函数。
下面是一个创建文件夹的例子:-----------------------------------------------------------------C++#include <windows.h>#include <iostream>#include <string>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string dirName = "C:\\testDir";if (CreateDirectory(dirName.c_str(), NULL)){cout << "Directory created successfully." << endl;}else{cout << "Error creating directory." << endl;}return 0;}-----------------------------------------------------------------下面是一个创建文件的例子:-----------------------------------------------------------------C++#include <windows.h>#include <iostream>#include <string>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string fileName = "C:\\testFile.txt";HANDLE hFile = CreateFile(fileName.c_str(), GENERIC_WRITE, 0, NULL, CREATE_ALWAYS, FILE_ATTRIBUTE_NORMAL, NULL);if (hFile != INVALID_HANDLE_VALUE){cout << "File created successfully." << endl;CloseHandle(hFile);}else{cout << "Error creating file." << endl;}return 0;}-----------------------------------------------------------------2. 文件的改名要改变文件名,我们需要使用Windows API中的MoveFile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大作业
一、题目: 页面置换算法模拟实验
二、目的
分别采用最佳(Optimal)置换算法、先进先出(FIFO)页面置换算法和最近最少使用(LRU)置换算法对用户输入的页面号请求序列进行淘汰和置换,从而加深对页面置换算法的理解。
三、内容和要求
请用C/C++语言编一个页面置换算法模拟程序。
用户通过键盘输入分配的物理内存总块数,再输入用户逻辑页面号请求序列,然后分别采用最佳(Optimal)置换算法、先进先出(FIFO)页面置换算法和最近最少使用(LRU)置换算法三种算法对页面请求序列进行转换,最后按照课本P150页图4-26的置换图格式输出每次页面请求后各物理块内存放的虚页号,并算出每种算法的缺页次数。
最后评价三种页面置换算法的优缺点。
三种页面置换算法的思想可参考教材P149-P152页。
假设页面号请求序列为4、3、2、1、4、3、5、4、3、2、1、5,当分配给某进程的物理块数分别为3块和4块时,试用自己编写的模拟程序进行页面转换并输出置换图和缺页次数。
四、提交内容
本大作业每个人必须单独完成,大作业以WORD附件形式提交。
最后需提交的内容包括:算法算法思路及流程图、数据结构说明、源
程序(关键代码需要注释说明)、运行结果截图、心得体会及总结。
大作业严禁抄袭。
发现抄袭一律以不及格论。
请大家严格按照大作业题目来编写程序,不要上交以前布置的大作业。
如果提交的大作业题目与本文档要求不符,成绩一律为不及格。
请大家按时在网院网上系统里提交大作业,过了规定时间将无法再补交大作业。
答:
一、思路
页面置换算法:当CPU接收到缺页中断信号,中断处理程序先保存现场,分析中断原因,转入缺页中断处理程序。
该程序通过查找页表,得到该页所在外存的物理块号。
熟悉UNIX/LINUX的常用基本命令,练习并掌握UNIX提供的vi 编辑器来编译C程序,学会利用gcc、gdb编译、调试C程序,学会如何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