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吞咽障碍的评定和治疗幻灯片

合集下载

吞咽功能障碍的评定ppt课件

吞咽功能障碍的评定ppt课件
(3)咽期情况
口唇闭合情况,有无 钡剂过早流向咽部, 有无食物在面颊残留
钡剂有无流向鼻腔, 食团由硬腭到咽反 射开始的时间是否 超过1秒
是否有咽反射启动延迟,通
过咽部的时间是否超过1秒, 有无钡剂流入气管喉部上提
及关闭动作是否正常
22
(三)吞咽功能评定
(4)食管期约肌的功能及食管蠕动情 况
或消失
30
(四)食管期吞咽障碍
任何食管协调性收缩的障碍都可以引起 输送异常
31
吞咽障碍的评定标准
32
吞咽障碍的程度评分
33
真性球麻痹与假性球麻痹的鉴别
34
脑卒中相关吞咽障碍的症状
35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36
23
(三)吞咽功能评定
2.反复唾液吞咽测试:测定随意引发吞咽反 射的方法
检查时被检查者取坐位,卧床者应取放松体位; 检查者将手指放在被检查者的喉结及舌骨处, 让其尽量快速反复吞咽唾液,若口腔干燥无法 吞咽时,可先在舌面上注1ml水再进行吞咽; 观察喉结和舌骨随吞咽运动越过手指再下降的 过程,30秒内能做3次即可
14
(二)吞咽过程
15
二、常用的评定方法
(一)评定目的 1.明确吞咽困难是否存在。 2.找出引起吞咽困难的原因。 3.分析吞咽功能的障碍程度,判断代偿
能力。 4.提出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制定康复目
标。
16
(二)一般状况评定
1.病史 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 族史。
2.临床检查 一般情况、精神状况、头 面部。
第十三章 吞咽障碍的评定
1
吞咽的相关概念
食物经咀嚼而形成的食团由口腔运送入胃的整 个过程。吞咽不是一个随意活动,而是一种反 射

吞咽障碍的评定和康复治疗ppt-课件

吞咽障碍的评定和康复治疗ppt-课件
#进
结构性吞咽障碍
食通道完整或基本完整,参与进食活动的
进食通道异常
肌肉暂时失去了神经的控制
头颈部癌症等手术切除
口腔癌、喉癌、食道癌、鼻咽癌 #神经性疾病
喉部及气管切开,化学物质灼伤、#肌肉、骨骼运动不协调
#年老体弱、痴呆、重症肌无力
烧伤等
# 食管蠕动运动障碍、食管括约肌功能异
局限性在于:该检查根据患者主观感觉,与临床
局部皮肤过敏、破损或感染;
(a)观察发音的音高、音量、言语的协调性、空吞咽时候上抬在运动。
2)
洼田饮水试验分级
1级优
能够顺利的1次咽下
2级良
分2次以上,能够不呛的咽下
3级中
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
4级可
分2次以上咽下,也有呛咳
5级差
全量咽下困难,频繁呛咳
是日本学者洼田俊夫提出的评定吞咽障碍的实验方法,分级明确
适应证:意识清醒、全身状态稳定、轻中度患者
吞咽障碍患者的膳食除了尽量按平衡膳食的种类及比例选择外,还必须考虑容易进食,而又不引起误吸等安全方面,因此,可作适当的加工,调制食物质地;
摄食训练法
• 目的:以安全管理和口腔卫生为基础,阶梯性摄食训练过渡到普通食物
• 适应证:意识清醒、全身状态稳定、轻中度患者
方法: 嘱患者用力缩拢双唇
沿着唇的全长用压舌板尽力抬起缩拢的上唇
-确定上唇肌力
临床提示: 口轮匝肌力
下颌
方法:
•嘱患者尽力张口
•注意是否对称及其张开的宽度(正常成人门齿之间距离 45-50 mm )
肌力减退体征:
•难以将食物放入口中
•咀嚼固体食物困难,选择液体饮食,这样
可以用吸管吸入。

最新吞咽障碍及吞咽功能的评定_图文幻灯片

最新吞咽障碍及吞咽功能的评定_图文幻灯片
每6小时用一次甘露醇,中间2次交替使用高渗 糖,但仍头痛、恶心、呕吐,渴欲饮水,水入 即吐。五苓散加减。
猪苓60~90g 茯苓15g 白术9g 桂枝3g 白茅根30g 泽泻15g 酒军10~15g
提示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 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金匮要略》
原方出入加减
[例3] 患者女,36岁,1996年就诊。白塞氏病。
制附子10g 干姜6g 炙甘草18g
3剂药后诸症缓解,口服利胆片(自制药) 巩固,又见反复,仍用上方,6剂而愈。
提示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 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 逆汤主之。
直接使用法
[例2] 患者女,32岁,1986年就诊。胃炎。
胃痛不适,胀满难忍,不泛酸,食 寒凉疼痛加重,脉沉,舌淡,白苔。方 用小建中汤。
原方出入加减
[例4] 患儿女,9岁。癫痫失神发作。 2004年就诊。
分娩时曾用胎头吸引器,6岁时开始出现 失神发作。服用丙戊酸钠不能完全控制。柴胡 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6g 黄芩3g 桂枝3g 生姜1片 党参3g 制半夏4.5g 茯苓9g 大枣3枚 大黄3g 龙骨15g 牡蛎15g 白矾1.5g 郁金10g
提示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 胁烦惊,小便不利,谵语, 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 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原方出入加减
[例5] 患者男,59岁,1997年就诊。中风后遗症。
• 2、吞唾液测试:病人取坐位,护士将手指放在病人的喉结及舌 骨处,观察在30秒内病人吞咽的次数和活动度;
判断标准
• 正常:1级5秒之内 • 可疑:1级5秒以上或两级 • 异常:3,4,5级 • 大于等于3级,禁止经口进食,可考虑留置胃管或肠管
经方与临床
破题

2021吞咽功能障碍的评估与护理完美版PPT

2021吞咽功能障碍的评估与护理完美版PPT
吞咽功能障碍的评估与护理
无忧PPT整理发布
前言
吞咽功能障碍是指饮食摄入和转运到胃部出 现障碍。 吞咽功能障碍并非独立的疾病实体,而是许 多构造性或神经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人 口老化、颅脑外伤和脑血管疾病、颅内手术 广泛开展等因素。 吞咽障碍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①营养不良。 ②吸入性肺炎 ③窒息
无忧PPT整理发布
泛开展等因素。 锚定效果:减少自发的移位
吞咽障碍的护理干预 通过幽门
经胃管补充营养的合并症发生率较高〔腹痛、腹泻就高达10%~20%〕 冰块刺激、按摩患侧皮肤 可紧抵上腭但不能抵左右牙龈 吞咽障碍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无忧PPT整理发布
吞咽的神经支配
第五、七、九、十 、十一、十二对脑 神经 第一至第三对颈椎 神经
Ⅰ级(优) Ⅱ级(良) Ⅲ级(中) Ⅳ级(可) Ⅴ级(差)
无忧PPT整理发布
吞咽障碍的护理
无忧PPT整理发布
Ⅲ级以上吞பைடு நூலகம்障碍的患者
确定训练方案、形成康复路径
留置螺旋型鼻胃肠管
分阶段一对一 护理干预
观察进食、康复训练对吞咽功能的影响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康复训练咨询和方法指导
无忧PPT整理发布
心理护理
无忧PPT整理发布
吞咽的过程
无忧PPT整理发布
咽喉期的过程
无忧PPT整理发布
吞咽障碍的临床表现
无忧PPT整理发布
口腔准备期和口腔期受影响的表现:
食物不能准确送入口腔内; 食物的咬断和咀嚼困难; 口轮匝肌功能缺陷可以导致口内唾液和/或食
物溢出 舌的各向运动差及口面部肌张力不稳定或增
高,致食团不能正确运送到牙齿间进展咀 嚼,也不能顺利地传输到腭咽部
无忧PPT整理发布

吞咽困难的评定与康复PPT课件

吞咽困难的评定与康复PPT课件

口准备阶段的吞咽障碍
咀嚼肌无力 食团形成障碍 吞咽不能或延迟
唇(口轮砸肌) 从口角漏出 流涎
颊肌 食团形成障碍 口内食物残留
舌与软腭 食团形成障碍 舌腭连接功能障碍 误吸
口自主阶段的吞咽障碍
舌、颊肌功能障碍 食团推进障碍 分次吞咽 仰头吞咽 吞咽启动困难 吞咽延迟 口内食物残留
咽阶段的吞咽障碍
颊肌 笑肌
向外拉嘴角、闭拢口唇 面神经
笑时向外侧拉嘴角,形 成酒窝
咀嚼肌 (咀嚼、搅拌、食物形成)
咬肌 闭拢下颌
颞肌 使下颌向前向后运动
翼内肌
两侧同时作用时抬高下颌, 一侧作用时使下颌对侧偏
两侧同时作用时抬高或突出 翼外肌 下颌,一侧作用时使下颌对
侧偏
三叉神经
腭肌
舌肌 (咀嚼、食块形成、食块送吞)
咽阶段
食团由口峡送入咽,刺激软腭和咽峡周围, 引发吞咽反射
1. 腭咽闭合:软腭上升,咽后壁向前突出, 以封闭鼻腔,防止食物进入鼻腔。迷走神经、 舌咽神经支配。
咽阶段
2. 咽缩肌群收缩、蠕动运动,使食团通 过咽部。迷走神经控制。
3. 吞咽中枢控制的气道保护机制: 喉上提:舌下神经支配 喉闭合:喉返神经支配
Swallowing Study,VFSS)
应用x线透视装置,让患者吞咽钡造影剂, 观察造影剂从口腔、咽喉到食道移动情 况。
它是评估吞咽机制,确定吞咽障碍的 “金标准”。
适应症:口腔、咽部、食管期吞咽障碍 患者
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
优点:
设备要求不高,简单 易行
对吞咽运动的细微异 常改变较敏感
具体方法是:用鼻深吸气,两手按住桌子或 在胸前对掌,用力推压,闭唇、憋气5 秒钟。

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PPT参考幻灯片

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PPT参考幻灯片
14
洼田饮水试验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评定1级 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2级 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显著,饮水试验评定3级以上
15
反复唾液吞咽测试
16
三、吞咽障碍的功能训练
口腔器官运动训练 冷刺激 呼吸训练和有效咳嗽训练
17
17
口腔器官运动训练
吞咽障碍的 康复护理
神经外科
1
目 Contents 录
01 吞咽障碍的概述 02 吞咽障碍的评估
03 吞咽障碍功能训练 04 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
2
一、概述
吞咽障碍的定义 吞咽障碍是由于下
颌、双唇、舌、软腭、 咽喉、食管括约肌或 食管功能受损,不能 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 口送入胃内取得足够 营养和水分的进食困 难。
下颌练习 把口张开至最大,维持5秒, 然后放松。 将下颌向左右两边移动,维 持5秒,然后放松。
18
18
口腔器官运动训练
腮部练习 紧闭嘴唇,鼓腮,维持5 秒,放松,再作将空气快速 地在左右面颊内转移,重复 做5~10次。
19
19
口腔器官运动训练
唇部练习 咬紧牙齿,说“yi”, 然后拢起嘴唇,说 “wu”,轮流重复5~10 次。
或下端食管括约肌的松弛,如胃食管反流病、弥漫性食管 痉挛等 2、食管性器质病变:由于炎症、纤维化或增生使食管官腔变 窄,包括继发于胃食管反流的溃疡性狭窄、食管瘤、感染 性食管炎、食管手术后 3、外源性纵膈疾病:通过直接侵犯或淋巴结肿大阻塞血管, 包括肿瘤(肺癌、淋巴瘤)、感染(如结核)、心血管因 素
部肌张力障碍、脊髓灰质炎后肌萎缩等 5、口咽部器质性疾病:①扁桃体炎、咽喉炎等感染性疾病;②甲状腺肿;

吞咽障碍的评估与治疗ppt课件

吞咽障碍的评估与治疗ppt课件
2级:食物误咽。有误咽,改变食物形态没有效果,长期管理应积 极进行胃造瘘。需间接训练+直接训练。
1级:唾液误咽。连唾液都产生误咽,有必要进行持续的静脉营养 ,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不能试行直接训练。
优点:1.不需要复杂的检查手段,评价方法更简单。
2.把症状和相对应的治疗措施结合起来,对临床的指导价值更大。
吞咽障碍的评估
X线透视检查法(VFSS) 以50g硫酸钡加水100ml调成糊状,让患者每次吞咽5ml, 通过透视,观察造影剂在口腔-咽喉-食管推进移动的情况。
• 口腔期:0、1、2、3分 • 咽喉期: 0、1、2、3分 • 误咽: 0、1、2、3分
优点:更直观的判断吞咽障碍的部位
吞咽障碍的评估
血氧饱和度检查法 基于误吸可以导致水或食物进入呼吸道,从而 引起反射性支气管收缩、狭窄,导致通气-血流 比例失调,继而血氧饱和度下降,以吞咽时或吞 咽后2min血氧饱和度数值降低≥2%作为判定误 吸存在为标准。 优点:简便、易行
• 通过评估,可以确定和识别患者是否存在吞咽障碍
• 护士给予照顾者正确安全喂食知识的指导与监督是帮助 患者防止误吸,增加营养的关键
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康复训练(间接训练、直接训练) 胃肠营养 针灸治疗 电刺激治疗 球囊扩张治疗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康复训练 间接训练(基础训练):进(摄)食前的准备训练
安全喂食技巧
• 疲劳有可能增加误吸的危险,所以:进食前应休息;吃饭时 间不能拖的太长
• 由于用吸管喝水需较复杂的口腔肌肉功能:吞咽障碍的患 者不能使用吸管喝水
• 如果用杯子喝水,杯子的水应在半杯以上,因为杯子的水少 时,患者需低头饮水,这样的体位增加了误吸的危险

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简洁版ppt课件

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简洁版ppt课件
脊髓侧索硬化症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
重症肌无力症 Myasthenia Gravis
3
吞咽障碍临床症状——1
声音有水声 流口水 气息声 有低温 体重减轻
口中有残物 咀嚼困难 呼吸短促 反胃
4
吞咽障碍临床症状--2
吃饭时呛着 吃饭后咳嗽 不够清醒 吃太快
吃饭后觉得仍有食物在 喉头
要吞好几次
花很长时间才吃完
5
一、吞咽过程
(一)吞咽过程 (正常) 1.口腔期 触发咽反射。 2.咽期 口咽处到食管入口段的快速短暂的
反射运动通常不到1秒。 3.食管期 推动食团或液体由食管入口移动
到胃。
6
口腔准备阶段不正常
牙齿无法对齐 无法将食物侧移动两侧 无法压碎食物 食物掉到侧夹沟 食物掉到口腔底部 食团在口腔四散
称为门德尔松方法,是用于吞咽时自主的延长并加强喉的上举和前置运 动来增强环咽肌打开程度的方法。最近的生物学分析表明喉和舌骨最大程 度的前置和上提时环咽肌打开程度最大。提示环咽肌开放是舌骨上和舌骨 下肌群收缩的结果。病人在指导下完成这一方法:让病人在吞咽中自己感 觉喉的提升,尽量延长喉在最大提升位置的时间。
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
1
吞咽困难的发生率
在美国有一千五百万的成人有吞咽困难 超过六十岁的美国人有六百二十万有吞咽困难 每年在卒中的病人中有三十万到六十万的人有吞咽
困难
2
谁有吞咽困难?
中风病人 脑伤,脑肿瘤病人 脊椎受伤病人 頭頸部癌症病人 肺气肿病人 帕金森症病人 老人癡呆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8
口腔阶段: 舌头將食物后推至舌后启动 咽部期吞咽: 不正常

吞咽障碍的评定和治疗-PPT课件

吞咽障碍的评定和治疗-PPT课件
12
吞咽生理—摄食-吞咽阶段
6、食块通过食道(食道相)
食块进入食道后,由于食道内的负压作用, 使食块沿食道下行入胃。
13
吞咽障碍的定义
吞咽障碍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由于 摄食-吞咽过程中一个或多个阶段受损 而导致吞咽困难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吞咽障碍可影响摄食及营养吸收,还可 导致食物误吸入气管导致吸入性肺炎, 严重者危及生命。
37
基础训练(间接训练)
基础训练是针对那些与摄食-吞咽活动有关的 器官进行功能训练。(摄食训练则是实际进食 的直接训练)。用于脑卒中急性期或中、重度 吞咽障碍患者进食训练前的预备训练。
38
基础训练(间接训练)
舌部运动
先进行舌肌按摩。再嘱患者张口,将舌头向前伸出, 然后做左右运动摆向口角,再用舌尖舔下唇后转舔上 唇,按压硬腭部、上下牙龈。每次运动20次。然后将 舌缩回,若患者不能自动进行舌运动时,护士可用压 舌板或匙在舌部按摩,或嘱患者将舌伸出时用纱布轻 轻把舌向外牵拉,然后进行上下左右运动。分别于早、 中、晚饭前进行,每次5min。
43
基础训练(间接训练)
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
用冰冻的棉棒蘸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 壁,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每日3次。
寒冷刺激,能有效地强化吞咽反射, 促进吞咽力度。
44
基础训练(间接训练)
皮肤摩擦促进吞咽 用手指上下摩擦甲状软骨至下颌下方的皮肤,
可引起下颌的上下运动和舌部的前后运动,继 而引发吞咽。可用于口中含有食物却不能吞咽 运动的患者。
9
吞咽生理—摄食-吞咽阶段
3.咀嚼及食块形成 在口腔内,食物与唾液混合,形成容易吞咽的食块。
流质饮食直接吞咽;果冻、粥类等半流质食物需通过“推 压咀嚼”(舌体上下活动,使食物在舌与硬腭之间被推压、 挤碎)形成食块;固体食物还需“磨碎咀嚼”(下颌做上 下、回旋运动,舌体左右活动、使食物在臼齿上磨碎)以 形成食块。此时软腭与舌根之间(口峡部)闭锁,避免食 物进入咽部。

吞咽障碍的评估与康复治疗方法PPT课件

吞咽障碍的评估与康复治疗方法PPT课件
4级 机会误咽(chance aspirator):用一般的方法摄食吞咽有误咽, 但经过调整姿势或一口量的调整和咽下代偿后可以充分防止误咽。包 括咽下造影没有误咽。仅有多量的咽部残留、水和营养的主要径口摄 食,有时吃饭需要选择调整食物,有时需要问歇性的补给静脉营养。 如果用这种方法可以保持患者的营养供给就需要积极的进行咽训练。
正常人的吞咽过程
1、 口腔前期 在口腔前期,人们通过视觉和嗅觉感知食物,用餐具、 杯子或手指将食物送到口中。
2、 口腔准备期 在口腔准备期,人们要充分张口,接受食团并将其 保持在口腔内,在口腔感知食物,品评食团的味道和质地。如果是固 体食物,需要咀嚼肌、下颌及面颊运动操作、准备食团使其适于吞咽。 在这个阶段,软腭位于舌后部以阻止食物或流质流入咽部。
吞咽障碍的危险信号
吸入性肺炎的可能 痰多有咳嗽 不明原因发热 反复肺炎 体重下降迅速
对于存在误吸风险的患者
避免: 进食易松散、黏性大、不均一的食物 易松散的食物可导致误吸 粘性大的食物可导致窒息 不均一食物可导致误吸和窒息
对于存在误吸风险的患者
建议: 密度均匀、黏性适当、不易松散的食物 通过咽和食道时易变形且很少在黏膜上残留
6级(摄食咽下有轻度困难):摄食时有必要改变食物形 态,口腔残留少,不误咽。
5級 口腔问题(oral aspirator):主要是吞咽口腔期 的中度或轻度障碍,需要改善咀嚼的形态,吃饭的时间延 长,口腔内残留食物增多,摄食呑咽时需要他人的提示或 者监视,没有误咽。这种程度是吞咽训练的适应证。
吞咽障碍分级(日本才藤)
3级 水的误咽(water aspirator):有水的误咽,使用误咽防止法也 不能控制,改变食物形态有一定效果,吃饭只能吃咽下食物,但摄食 的能量不充分,多数情况不需要静脉营养,全身长期的营养管理需要 考虑胃造瘘。

吞咽障碍的康复评定与治疗PPT课件

吞咽障碍的康复评定与治疗PPT课件
吞咽障碍的 康复评定与治疗
1
一、概述
吞咽障碍多见于脑损伤患者,临床表现为液 体或固体食物进人口腔,吞下过程发生障碍 或吞下时发生呛咳、硬噎,可引起营养不良、 脱水、心理障碍、吸人性肺炎、窒息等并发 症,是导致脑损害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病死 率升高的重要因素
2
吞咽中枢的部位
3
吞咽反射的病理生理机制
(4)交互吞咽:不同形态的食物交替吞咽,有助于除去咽 部残留物。
(5)随意性咳嗽:使进入气道内的食物被咳出来。
23
(二)直接策略
即食团性质。食物的选择很重要,在餐前30分,做好进食 准备,环境要安静、舒适、明亮。选择患者易接受的食物: 如易吞咽、外观能刺激食欲、温度适宜、能刺激吞咽反射 的食物,做成糊状。有粘性、不易松散,通过咽部及食道 时不在粘膜上残留,降低误吸率。碳酸饮料或果汁比纯水 的误吸率低,对不能耐受碳酸饮料者,应使用汤勺进食较 浓稠的流质食物,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患者液体摄人量 不足的问题。
24
摄食训练方法
躯干上抬30度,仰卧位,头部前屈,给予患者易于吞咽的 食物,如菜泥、果冻和蛋羹等,每次摄人量以1/2汤匙(14ml)开始,然后酌情增加到1汤匙,进食速度以30分钟内 摄入70%的食物量(首次食物量为50-100ml,随着吞咽功能 的改善可逐渐增加)为宜。
每次进食吞咽后,嘱患者反复做8次空吞咽动作,使食物 全部咽下,以防误吸入气管,该方法还能起到诱发吞咽反 射的作用。
4
二、吞咽障碍的评定
评定的目的:确定摄食途径:经口有无吞咽困难; 为什么发生吞咽困难哪些器官异常;鼻饲经皮内 镜下胃造痿术(PEG)。
评定的步骤与方法:首先要详细询问病史,其次 要详细查体,了解吞咽障碍发生的时问、程度及 其与进食的关系,观察患者的姿势控制、口舌感 觉、运动功能和咽反射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吞咽生理—摄食-吞咽阶段
4.食物入咽(口腔相) 咀嚼完成以后,舌上举,食块沿硬腭从舌尖被推
至舌根,抵达诱发吞咽反射的部位,随之,口唇闭锁, 下颌固定不动,将发生吞咽动作。
9
吞咽生理—摄食-吞咽阶段
5.食块通过咽部(咽相) 食块抵咽,旋即软腭和会厌分别闭锁咽部与鼻腔、
气管的通路,引起瞬间吞咽性呼吸停止,同时,舌根 向咽后壁推压,咽壁产生蠕动,将食块送入食道。这 一过程谓之吞咽反射,正常人完成该反射历时约0.5S 。 误咽是由于吞咽动作无力,食物吞咽不完全,残 留于咽部的食物于呼吸时进入气管,或者由于吞咽反 射动作失调,气管闭锁不全所致。
15
评定方法:摄食-吞咽过程评价
③口腔期:口腔内知觉、味觉、吞送(量、方式、 所需时间)、口腔内残留。
④咽部期:喉部运动、噎食、咽部不适感、咽部 残留感、声音变化(开鼻声:软腭麻痹;湿性嘶 哑:声带上部有唾液等残留)、痰量有无增加。
⑤食管期:胸口憋闷、吞入食物逆流(喉部酸液 回流)。
16
评定方法:吞咽功能评价
7
吞咽生理—摄食-吞咽阶段
3.咀嚼及食块形成 在口腔内,食物与唾液混合,形成容易吞咽的食块。
流质饮食直接吞咽;果冻、粥类等半流质食物需通过“推 压咀嚼”(舌体上下活动,使食物在舌与硬腭之间被推压、 挤碎)形成食块;固体食物还需“磨碎咀嚼”(下颌做上 下、回旋运动,舌体左右活动、使食物在臼齿上磨碎)以 形成食块。此时软腭与舌根之间(口峡部)闭锁,避免食 物进入咽部。
如饮用一勺水就呛住时,可休息后再进行,两 次均呛住属异常。
20
评定方法:其它相关评价
基础疾病(脑损伤、肿瘤、肌无力)、 身体状态(发热、脱水、低营养、呼吸、 体力)、引起吞咽障碍的食物性状、吞 咽所需时间、一次摄食量、吞咽体位、 帮助吞咽的方法、残留物去除法的有效 性、吞咽疲劳、环境、帮助者的问题等。
12
吞咽障碍的病因
各种影响正常吞咽生理的因素均可导致吞 咽障碍,
神经性吞咽困难:脑卒中、脑外伤 口咽部炎症疼痛不敢吞咽; 食管内梗阻及食管腔外压迫; 咽与软腭感觉障碍; 肌病性或心因性疾病吞咽障碍 ……
13
Hale Waihona Puke 吞咽障碍的评定意义(1)筛查是否存在吞咽障碍; (2)明确吞咽障碍的病因和解剖生理变化; (3)确定有无误咽的危险; (4) 确定是否需要改变提供营养的手段; (5)为吞咽障碍治疗提供依据。
对于患有意识障碍、高级脑功能障碍而不能听 指令的患者,这种测试施行有困难。这时可在 口腔和咽部做冷按摩,观察吞咽情形和吞咽发 生所需时间。
1.将冰冻的棉棒蘸上冰水 2.将口唇、舌尖、舌面、舌后部、口腔内粘膜
充分湿润。 3.轻微刺激吞咽反射引发部位(腭弓、舌根、
咽部后壁)
18
评定方法:吞咽功能评价
判断:食指水平置于甲状软骨和舌骨之间,甲 状软骨越过手指即为吞咽顺利越过。若无为有 吞咽障碍。
若刺激吞咽反射引发部位至吞咽发生的时间为 3秒以内,进行临床跟踪; 3-5秒,进行饮水试 验;5秒以上,可疑吞咽障碍;仅以此项就发 生噎呛时为有吞咽障碍。
19
评定方法:吞咽功能评价
B.“饮水试验”(洼田氏):让患者喝1-2勺 水,如无问题,瞩患者取坐位,将30ml温水递 给患者,让其“像平常一样喝下”,记录饮水 情况,I.可一口喝完,无噎呛;II.分两次以上 喝完,无噎呛;III.能一次喝完,但有噎呛; IV.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噎呛;V.常常呛住, 难以全部喝完。情况I,若5秒内喝完,为正常 ;超过5秒,则可疑有吞咽障碍;情况II也为可 疑;情况III、IV、V则确定有吞咽障碍。
A.“反复唾液吞咽测试”:被检查者采 取坐位,或放松卧位。检查者将手指放 在被检查者的喉结及舌骨处,让其尽量 快速反复吞咽,观察30 s内喉结及舌骨随 着吞咽运动越过手指,向前上方移动再 复位的次数。当被检查者口腔干燥无法 吞咽时,可在舌面上注入约1ml水后再让 其吞咽。高龄患者做3次即可。
17
评定方法:吞咽功能评价
吞咽障碍的评定和治疗
吞咽相关的解剖
2

3
吞咽生理—摄食-吞咽阶段
1.对食物的认识 是食物入口之前的阶段。 意识水平低下的患者,即使见到食物亦无
任何反应;精神不能集中、对食物反应冷漠的 患者,在进食时则极易发生误咽。 2.进食
口唇及前齿协调地适应食物和餐具的形态, 将食物纳入口中。
口唇闭合不良的患者不能顺利地将食物纳 入口中,即使将食物送入口腔,亦多漏出。
14
评定方法:摄食-吞咽过程评价
①先行期(对食物的认识):意识状态、脑高 级功能障碍(注意力、语言、知觉、记忆、运 用、情感、智力)、食欲。
②准备期(进食和咀嚼/食块形成):牙齿状态 、口部开合、口唇闭锁、食物从口中洒落、舌 部运动(前后、上下、左右)、下颌(上下、 旋转)、咀嚼运动、进食方式、有无流涎变化 。
10
吞咽生理—摄食-吞咽阶段
6、食块通过食道(食道相)
食块进入食道后,由于食道内的负压作用, 使食块沿食道下行入胃。
11
吞咽障碍的定义
吞咽障碍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由于 摄食-吞咽过程中一个或多个阶段受损 而导致吞咽困难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吞咽障碍可影响摄食及营养吸收,还可 导致食物误吸入气管导致吸入性肺炎, 严重者危及生命。
24
吞咽训练的意义
可防止吞咽相关肌群发生废用性萎缩, 加强口唇、舌和咀嚼肌的运动, 提高吞咽反射的灵活性 , 改善摄食和吞咽能力, 减少吸入性肺炎、窒息、脱水、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增强患者自我生存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社会
21
器械性检查
录像吞咽造影、 内窥镜(电视)、 超声波、 吞咽压检查 体表肌电 ……
22
吞咽障碍的治疗
23
常见的吞咽障碍
脑卒中的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引起的吞咽障碍。 球麻痹:延髓运动神经核或颅神经损伤,下运
动神经原损伤。吞咽障碍症状重于构音障碍, 咽反射消失或很弱,舌肌萎缩或有肌束震颤。 代偿能力差,康复效果差。 假性球麻痹:双侧皮质延髓束损伤,上运动神 经原损伤,支配吞咽肌肉的下运动神经原未受 损。构音障碍重于吞咽障碍,咽反射存在(延 缓、不协调),代偿能力强,康复效果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