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02-社会与文化
社会学概论第二讲社会与文化.
三、文化的含义与特性
(4) 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关于文化的概念与定义 之述评》,归纳了关于文化的160种定义。 (5) 总结: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活动的全部成果, 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2、文化的特性 (1)人造性与造人性; (人类创造文化,文化又不断塑造人类) (2)复合性;(3)象征性;(4)传递性;(5)变迁性;(6)多样性。
①宏观社会:社会的整体结构; ②微观社会:社会的个体结构;
(2) 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
①个人关系:日常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或互动;
②群体关系:社会的群体或组织层次上发生的社会关系;
③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的最高层次,固定化而持久的社会关系。
(3)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①血统的先天联系;②空间与地理位置的联系;③社会分工形成的关系
三、文化的含义与特性
1、文化的含义
(教材p.66-68)
(1) 文化(culture)原意为耕耘、耕作,人类对自然的开拓。
(2) 文艺复兴时期:凡是非自然的现象都属于文化现象。
eg. 普芬多夫的定义:文化是社会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人和 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即包括物质与非物质因素。
(3) 文化只包括精神因素。
(6) 社会系统是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3、社会的功能
(1)整合;(2)交流;(3)导向;(4)继承和发展。
二、社会运行与社会结构
1、社会运行
(教材p.55)
(1) 概念: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 类型:①纵向运行: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社会学概论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探究与文化变迁分析
社会学概论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探究与文化变迁分析社会学概论: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探究与文化变迁分析在社会学领域中,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重要课题。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塑造和影响着社会结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并分析文化变迁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一、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探究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群体中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信仰、观念、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道德准则等的整合体。
社会则是由人们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实际活动所形成的一种有机结构。
文化与社会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
1.1 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化塑造社会的价值观念。
通过信仰、道德准则、风俗习惯等,文化为社会成员提供了一种价值取向,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其次,文化影响社会结构。
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往往会形成不同的社会结构。
例如,家族文化倾向于形成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结构,而现代化文化则更注重个人独立性。
最后,文化影响社会变迁。
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改变,而这种文化变迁又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社会的组织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1.2 社会对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社会对文化的影响也是相互的。
首先,社会条件和环境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结构、经济制度、科技水平等都会影响到文化的生成和变迁。
其次,社会的规范和行为习惯对文化产生影响。
社会规则和行为准则会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影响文化的形成和传承。
最后,社会对文化的认同和接受程度也影响着文化的存续和发展。
如果社会对某种文化价值持肯定和认同态度,那么该文化将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二、文化变迁分析文化变迁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它是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变革过程。
2.1 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全球化作为21世纪的一大特征,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全球化加速了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进程,使不同文化之间发生了深度互动。
社会学概论PPT教学课件 第二章 社会
四、社会的结构
(一)社会结构概念 ★ 结构概念首先出现在自然科学中. 两层意思:(1)任何事 物都由一定的要素组合而成;(2)组成事物的要素是按照
确定方式组合起来的,彼此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关系。
★ 由于结构这一概念能成为分析事物十分有用的工具, 因而被广泛引用到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
人口波动规律理论
由上,马尔萨斯推论出三个命题:(1)人口增加必然要受 到生活资料的限制;(2)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 不断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有力的抑制;(3)抑制人口增 长的力量使现实人口与生活资料相平衡。 上述命题构成马尔萨斯的人口波动规律理论:当人口增长到 接近食物供给的极限时,所有的预防性和积极性抑制自然就 会以更大的力量发挥作用……直至人口降到食物所能维持的 水平以下;然后,食物再度丰富起来,于是又产生了更多的 人口;经过一定时期,更多的人口又因同样的原因受到抑制。 这种循环往复的人口发展与倒退运动被称作“人口波动理 论”,是“大自然的规律。辅导源自料复习思考本章内容
一般而言,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的学说。社会是由人口、资
源等若干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个人与社会有机体的关系 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本章将在探讨社会本质的基础
上,阐述社会结构及其构成要素,揭示社会运行的条件与
机制。
第一节 社会的本质 第二节 社会的要素 第三节 社会的运行
4.索维的“适度人口论”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1)建构人口理论的两个前提:一是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 需的;二是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
(2)两个增长级数理论:人口的增殖力与土地的生产力之 间的关系是不平衡的,前者要大于后者,因为在不加限制的 情况下,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其增殖力是无限的;而生活 资料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因此人口过剩和食物匮乏便成为 必然。
《社会学概论》文化
美国人的价值观 (罗伯逊, p.79)
威廉斯(1970): 成就与成功、活 动与工作、博爱、效率和实用、进步、 物质舒适、平等、自由、一致、科学与 理性、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民主、个 人主义等
亨林斯(1975)认为,老美还有其 它价值取向:教育、虔诚信奉宗教、大 男子主义、浪漫爱情、一夫一妻、异性 爱等。
“文化模式”与“文化类型” 两个 概念经常等同使用。
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都是由文化元 素并经由文化丛整合在一起的体系。
16
四、文化的功能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pp.39-41。
1,整合功能; 2,导向功能; 3,维持秩序的功能; 4,传续功能。
17
人类、文化、环境三者相互作用 文化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手段。
6
Forms of norms: mores, folkways, laws, public policy and so on.
Some norms such as mores are attached a good deal of importance by people, other norms such as folkways are of less importance
12
3,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和工商文化 农耕文化涉及婚嫁文化、家文化
13
5,主文化和亚文化
主文化 是一个社会中大多数成员认同 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文化,是占主导 或统治地位的文化。
亚文化 一个社会内部的不同区域文 化、不同阶层的文化(精英文化vs大众 文化)、不同群体的文化(军旅文化、 校园文化、企业文化)
10
Symbols assume many different forms. 1. Gesture. body posture or movement with
第二章 社会学与文化
8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社会唯名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 社会唯名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 社会唯名论—— 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 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 实存在的只是个人。它把个人行动及其细 实存在的只是个人。 节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节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它否认社会的 真实存在,用个人的存在排斥社会的存在。 真实存在,用个人的存在排斥社会的存在。 代表人是吉丁斯、韦伯等。 代表人是吉丁斯、韦伯等。 社会——是在一定地域内进行着的、 社会——是在一定地域内进行着的、 ——是在一定地域内进行着的 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方式为基础的、 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方式为基础的、 相互作用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相互作用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9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观
社会是人们相互 交往的产物 社会的基础和本 质是生产关系 社会是历史的、 社会是历史的、 具体的
10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三、社会的特征
社会由人群组成 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社会是有文化、 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人类社会具有心理的、 人类社会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 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 力的活的机体
34
回到课件构成
回到各章安排
20世纪 年代是美国自二战以来最为 世纪60年代是美国自二战以来最为 世纪 深刻严肃的历史时期, 深刻严肃的历史时期,源于物质生活的极大 丰富和传统信仰的缺失。那时, 丰富和传统信仰的缺失。那时,年轻人的迷 惘和其与日俱增的社会责任感产生了激烈的 碰撞,在摇滚乐的催化下,年轻人开始融合 碰撞,在摇滚乐的催化下, 在这个矛盾中, 在这个矛盾中,并最终形成了那个时代最具 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一种完全自发而纯粹 代表性的文化现象 一种完全自发而纯粹 精神性的运动:嬉皮运动。 精神性的运动:嬉皮运动。
社会学概论第三章课件(2024版)
3文化规范 体系 习俗/ 道德 法律/ 宗教
4文化 1/ 文化传播
交流
2/ 3/
文化冲突 文化采借
5文化 6 1/ 文化震惊 2/ 主文化和亚文化 多样性 3/ 文化中心主义和
文化自觉 及其内容
文化相对主义
P92
第二节 社会的基本要素 P80-85
三环境
01 支持作用
环境的 功能
02 供给作用 03 调节作用
04 文化启迪作用
第三节 什么是文化 P85-93
1 2 文化 文化的特征:
概念
1/ 2/
创造性 习得性
文化 1/ 文化特质
结构
2/ 3/
文化集丛 文化模式
3/ 共享性
4/ 累积性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殊性和共性
《社会学概论》
Part
THREE
社会与文化(共3节)
第三章
与 社会
文化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P76-80 第二节 社会的基本要素 P80-85 第三节 什么是文化 P85-93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P76-80
一、社会的涵义与特征 P76
1/ 社会以人为主体 2/ 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3/ 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4/ 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04 老龄化加速 05 性别失衡
第二节 社会的基本要素 P80-85
二自然 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特征:
A、有限性 B、无限性 C、系统性 D、不均匀性
(二)自然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P83
1、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2、影响生产部门布局和生产发展方向; 3、自然资源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社会学理论知识:文化和社会——结构、实践和变革
社会学理论知识:文化和社会——结构、实践和变革文化和社会是社会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的核心内容。
社会则是一种可以互动的组织形式,是一组人通过互动和沟通建立起的系统性关系。
一个社会的文化会影响它的社会结构和对外交往的方式,同时,社会的结构、实践和变革也会对文化产生影响。
一、文化和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不同个体、团体之间的关系和组织形式。
社会结构由各种组织方式构成,包括家庭、学校、公司、政府等,每个组织的存在都会对社会结构产生影响。
不同的文化对这些组织方式的存在和形式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会导致不同的社会结构。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家庭和婚姻关系相对自由,而在东方文化中,家庭和婚姻关系则相对保守和传统。
这种文化的差异会导致在不同地区的家庭和婚姻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社会结构。
二、文化和社会实践文化和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
文化是一种共享的、传承的方式,不断通过实践的方式得以延续和发展。
社会实践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文化的应用和体现。
一个社会的文化会影响它的社会实践,而社会实践也会对文化产生影响。
例如,在一些传统的文化中,女性的地位比男性低,但随着女性平权意识的增强,这种性别差异的现象日渐减少。
又如,传统文化中很多观念彼此矛盾,很容易导致困惑;而随着实践优化和进步,社会各界的共识不断迭代就可以在实践中取得更多的进步。
三、文化和社会变革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的文化与社会结构也会发生改变。
文化和社会变革的关系也是相互关联的。
文化的变化会引发社会结构的改变,而社会结构的改变又会影响文化演变的方向。
例如,科技革命的到来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也带来了对于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冲击。
同时,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改变也会影响到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文化和社会的变革与人们的观念和思想的更新息息相关。
总之,文化和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彼此相互影响和塑造。
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变迁,都是经过实践不断进行的,其中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社会学概论》第三章 社会与文化 PPT
• (二)人口数量和质量p81
• 1、人口数量 • 人口数量,又称为人口规模,是对人口的量的规
定性,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和。 • 2、人口质量 • 人口质量,又称为人口素质,是对人口的质的规
定性,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 想素质。
• 中国人口成为社会包袱的原因,一方面是人口数 量过多,另一方面是人口质量偏低,人力资源开 发利用不足。
第三章 社会与文化
学习内容
•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 第二节 社会的基本要素 • 第三节 什么是文化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p76
• 一、社会的涵义与特征p76
• (一)社会的涵义 • 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
总和。
• (二)社会的特征p77
• 1、社会是以人为主体。人(人群)是最基本要 素
均寿命越来越长,人口老龄化加速。 • 5、人口性别失衡。我国当前出生人口性别比明显升高,
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比女性人数多很多。 • 如何解决人口问题: • 解决我国当前人口问题必须着眼的目标是建设“人口均衡
型社会”。所谓人口均衡型社会,是指社会人口数量、素 质、结构、分布等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并且人口与经 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 A.文化特性 B.文化模式
B
• C.文化结构 D.文化特质
第一,有用性。比如工具、技术等
第二,符合或者接近本民族的价值观与民族性格。 如音乐、舞蹈、体育、管理等容易被采借,而宗 教、民族服饰等不容易被采借
• 文化融合,是指采借过来的文化与本土文化协调 起来,融为一体的过程。咖啡馆、歌舞厅、超市 等
五、文化多样性p91
• (一)文化震惊 • 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
社会学文化与社会
文 化 与 社 会
4、社会学对文化的解释:
在社会学看来,社会是文化的,是文化构成 了社会,经济与政治及其他社会现象无一不 是文化的内容,文化类型也就是社会类型。 文化与社会不可分离地共生并存。 没有文化便没有社会, 没有社会也就没有文化。
文 化 与 社 会
文化为人类提供了适应和改变自然 环境的能力 文化影响社会的组织形式和运转形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吝啬、自私的缺点。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 韦伯则认为中国人:
勤劳
忍耐
守旧
注重礼仪
在中国乡村传教40多年的教士史密斯的看法
文 化 与 社 会
优点: 节俭、勤劳、生命力强、富于韧力
最大特点 爱面子
缺点: 缺乏诚信、缺乏爱心、 守旧、马虎、忽视精确、 缺乏公共精神和时间观念
“为了革新中国,必须追溯性格的动因, 使人格升华,良心必须得到实际的推崇。”
我国历史上一直强调的是伦理、道德和儒家思 想,留下的都是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的传 记,甚至连四大发明的发明者的资料都不多。
据统计,美国电视台的科技节目,平均 占到总节目量的20%,日本电视台占15%, 而我国电视台只有6%左右。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百年沧桑 文 化 与 社 会
汉唐文化的灿烂以及后来很长一段时期对周边 可接触文化的高位势,不幸成为了后来故步自 封、盲目自大、僵化保守的根源。
国民性格过去比较集中地表现在8个方面:
文 化 与 社 会
1、因循守旧 3、伦理至上 5、调和、中庸 7、重家庭关系
2、要面子,重形式 4、安于命运 6、重人情 8、崇拜权力,惧怕权威
国民行为的“社会取向”:
符合社会期望、不得罪他人、 顺从他人并受他人意见的左右。
第四章 文化 《社会学概论》
四、文化的功能
对于社会学家而言,文化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机制。
▪个体的层面,文化起着塑造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 ▪群体的层面,文化起着目标、规范、意见和行动整合的功能; ▪社会的层面,文化起着社会整合、社会导进的作用。
注意:以上三个层面的功能不是孤立而是互相联系的。
▪ 1.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 ▪ 2.文化的社会导向功能
提及 人次
5 5 5 4 4 4 2 2 2
中国与美国文化的比较
文化内容
中国
美国
产业特点 社会关系
农业人口比重大,重工 业和制造业占主导地位
重家庭、家族等血缘关 系
第三产业、信息、高技 术产业在工业中占据主 导地位
重事缘、业缘等非血缘 关系
价值观 谈话方式
集体主义、集体成就 个人主义、个人成就
进入主题有较多的寒暄、 开门见山、直接进入主
▪文化融合: 亦称文化涵化,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化系
统经过接触之后,各自被迫或自觉,或不知不觉地改变自 己的部分文化,在此基础上混合形成一个新文化系统的文 化变迁形式。
▪文化互化:文化涵化都是相互的、双边或多边的,纯粹单方
面的一个文化系统接受另一个文化系统特质之现象几乎是 没有的,文化的这种双边或多边的涵化就是文化互化。
客套
题
感情表达
含蓄、不外露
对生日、逝世的态度 重视纪念死者
直接表达,外露 重视庆贺生日
二、文化区与文化圈
文化的空间结构 是指文化的空间分布,即文化 的各部分在空间上是怎样结合并形成一个文化区 域以及不同的文化区域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
▪文化区,是指一个在同一社会经济体系和文化中
生活方式较为一致的地区,是文化空间分布的最 小单位
社会学概论_课件
发生变化的过程
社会发展的概念与目标
社会发展的概念: 指社会结构、社会 关系、社会制度、 社会文化等方面的 变化和发展
社会发展的目标: 实现社会公平、公 正、和谐、稳定提 高人民生活水平促 进社会进步
社会发展的动力: 科技进步、经济发 展、文化创新、制 度改革等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互动类型:包括面对面互动、网络互动、 群体互动等
面对面互动:指人们面对面进行交流和 互动如交谈、握手、拥抱等
网络互动:指人们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 互动如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网络论坛 等
群体互动:指人们通过群体活动进行交 流和互动如聚会、会议、比赛等
人际关系的概念与类型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和互动形成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文化传承与社会化过程
文化传承:通过教育、家庭、社会等途径传递和继承文化 社会化过程:个体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包括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等 文化与社会化的关系:文化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社会化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文化传承与社会化的影响:对个体行为、社会结构、文化变迁等方面产生影响
文化冲突与文化变迁
社会变迁与发展
第七章
社会变迁的概念与类型
社会变迁的类型:包括社会 结构变迁、社会关系变迁、 社会价值观变迁等
社会变迁:指社会结构、社 会关系、社会价值观等发生 变化的过程
社会结构变迁:指社会阶层、 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等发生
变化的过程
社会关系变迁:指社会交往、 社会互动、社会网络等发生 变化的过程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社 会现象收集数据
实验法:通过实验验 证社会理论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 查收集数据
社会学概论自考笔记社会与文化
第三章社会与文化第一节什么是社会一社会的含义与特征(一)社会的含义1、含义: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总和。
2、派别: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不仅是个体的集合,而且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只是一种集合名称,而非实体,真正客观存在的只是个人。
(二)社会的特征1、社会以人为主体。
人是社会关系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是社会生活的开拓者。
2、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3、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4、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二社会结构概念与类型(一)社会结构概念1、含义: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2、生产关系的结构:(1)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2)劳动者在生产中相互交换活动的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合租方式;(3)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
(二)社会结构类型1、关系性社会结构,指社会结构按照一定的秩序和一定的相互关系组合,这种相互关系是社会结构的本质。
2、实体性社会结构,指社会结构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
3、规范性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结构中的各种社会实体同时作为社会规范而存在着。
三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一)社会建设1、含义:社会建设就是在社会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资源和机会的社会体制和运行机制。
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采用了社会建设的概念,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2、社会建设的意义:加强社会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就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二)2024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二)引言概述:社会学概论是研究社会现象及社会行为的一门学科。
本文旨在整理社会学概论的知识点,帮助读者快速了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正文:一、社会学的基本概念1. 社会: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内容2. 社会学的定义和特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目的3. 社会学的发展历程:社会学的起源、发展和分支4. 社会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家庭、教育、文化、政治等社会现象的研究二、社会学的理论1. 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2. 社会行为主义:关注个体和个体行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3. 社会冲突理论:强调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冲突的存在4. 符号互动主义:关注符号的运用和解释在社会交互中的作用5. 现代化理论:探讨社会现代化对社会变迁的影响三、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 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等手段进行研究2. 定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入访谈、参与观察等方式收集非数字化数据3.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主动参与研究对象所在的社会环境4. 社会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大量数据5. 历史研究方法:研究社会现象的历史变迁和演变过程四、社会学的重要概念1. 社会化:个体在社会中逐渐掌握和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2. 犯罪与社会控制:研究犯罪现象以及社会对犯罪行为的控制机制3. 社会不平等:研究社会阶层、贫富差距和社会地位等问题4. 社会变迁: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过程5. 文化与社会:研究社会中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五、社会学的应用与发展1. 应用社会学:将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研究2. 社会工作:运用社会学知识帮助个体和社区解决问题3. 市场营销:通过社会学研究市场需求和消费行为等问题4. 教育与社会:研究教育制度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5. 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化社会、全球化和多元化社会对社会学的影响总结:社会学概论是探讨社会现象及社会行为的重要学科,其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对于理解社会和分析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学概论 第二章 文化
四、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所谓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 在两种文化的比较重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例如,先 进的科学技术、发达的教育、优质的社会服务等。 所谓非评比性文化,也可称为中性文化,指在文化比 较中没有明显优劣、高下之分。这类文化多与人们的行为 方式、习惯、习俗相关。例如,庆典方式、赠礼方式、哀 悼方式、禁忌等。
讨论:你赞成文化中心主义还是文化 相对主义?
三、文化震惊
文化震惊(culture shock)指生活在某种文化 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外一种文化模式时所 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
讨论:请列举日常生活中文化震惊的例子
第四节
一、认同功能
文化的功能
所谓认同功能是指文化使得社会成员有了共同的可以 交流的符合基础、心理基础,他们相互认可,认定自己 属于同一种文化。因此,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
二、文化的特性 (1)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任何文化都是人民后天习得 的,文化不能通过生理遗传。 (2)复合性。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 是由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起。例如电影、电视等都 是多种因素的复合体。 (3)象征性。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 现的范围。例如,白与黑在东西方文化中有不同的象 征意义。 (4)传递性。包括纵向传递(代际间的传递)和横向传 递(地域和民族间的传播)。
文化丛(cultural trait-complex):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 而组成的一组文化特质。如,我国春节的民间庆祝活动可 以视为一个文化丛,它包括放鞭炮、点灯笼、吃饺子、走 亲戚等。 文化区域(cultural area):指在地理空间上不同区域 分布的特定文化现象。例如,中国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 河姆渡文化。例如,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的仰韶文化。 文化模式(cultural pattern):指一个社会中所有文 化内容(包括文化特质和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 和结构。
《社会学概论》第二章:文化与社会
课堂展示
下面三张幻灯片展示的文化符号 属于哪个国家?你还能说出其它 的文化符号吗?
• “+-” •Θ • ... •√ •☆ •×
• “+-”:白天有人,晚上没人; • Θ:单身或租户 • ...:家庭成员三个人 • √:已进入过 • ☆:目标 • ×:非目标
我 们 常 见 的 文 艺 节 目 欣 赏 方 式
文化滞后
• /shtml/2016/0 3/19/1/9997.shtml?u=62628&from=timelin e&isappinstalled=0
故宫里的星巴克
六年前,应故宫博物院的邀请,星巴克 在故宫开了分店。我们是抱着对紫禁城 文化历史传统的尊重和高度敏感开设这 家分店的。我们一直并且会继续表达我 们对(紫禁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社会 风俗的尊重。我们也为让这家店适应紫 禁城的环境作了认真的努力。
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我们应自觉学习、 主动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
《阿凡达》出现“一票难求” 的罕见景象,不到一周,中国票 房已突破两亿元人民币,《阿凡 达》成为内地最快破亿元票房纪 录的电影。
据悉《阿凡达》制造团队共 有2000多人,其中数字工程师超 过800人,而全剧组有对白的演 员仅有37人,这是一部完全不同 于普通影片的概念性产品。《阿 凡达》动用了近20万个处理器, 整部影片80%的制作成本在于数 字设备的投入和使用上。这部影 片是数字表演的开山之作,同时 也是人类虚拟建模技术高度发展 的标志性作品。
最终,许大同的一位美 国朋友亲自来中国体 验这种传统的中医疗 法,了解刮痧的功效 后,亲自解救焦灼的 许大同一家,终于使 他们一家团圆。
文化反思
电影看似是一连串的误会和巧合造成了人物命运的曲 折,究其根源,是中美文化差异使然。许大同和妻子 简宁都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与人交流毫无障碍, 连他们自己都觉得美国梦实现了,但根深蒂固的文化 差异使其连连碰壁。小丹尼斯这个从小生活在美国的 孩子在幼儿园里与小朋友们冲突不断。正如语言学家 拉多所说的:“不懂文化的模式规则就不可能学会真 正的语言。”
社会学与社会文化研究社会文化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社会学与社会文化研究社会文化与社会变革的关系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学科,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
社会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共同体的文化现象,包括宗教、语言、习俗、价值观念等。
而社会变革则是社会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那么,社会学与社会文化之间以及社会文化与社会变革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首先,社会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关系密切。
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1900年代初开始逐渐形成,并逐渐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现实生活中。
而探究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文化差异、文化传承等问题,也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社会学研究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文化的本质和特点,揭示社会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其次,社会文化与社会变革密不可分。
社会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共同体的文化现象,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折射和表现。
社会变革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需要不断推动社会向着更加进步与充满活力的方向发展。
社会文化与社会变革之间不仅存在相互作用,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往往推动了社会变革的发生,而社会变革的推动也会对社会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学研究社会文化与社会变革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变革与文化的碰撞、融合,这也为社会学家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空间。
只有不断深入研究社会文化与社会变革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总的来说,社会学与社会文化研究以及社会文化与社会变革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通过深入研究社会学、社会文化和社会变革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希望社会学家们能够继续深入研究,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社会
1、“社会”的词源考察:本意为集会、聚 会
2、唯实论与唯名论
社会是真实存在的实体,独立于个体之外且对 个体构成实实在在的限制
只有个体才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只是一个概念, 是人们的主观想像或抽象
3、马克思主义社会观
3.1 社会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
与“社会个体”相对,强调不可还原性和强制 性
与“社会过程”相对,强调相对稳定性 与“社会功能”相对,强调本质性
(二)社会结构的要素
1、地位(status)
某一社会个体或群体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所占有 的位置
自致地位(achieved status)与先赋地位 (ascribed status)
报酬、声望与权力 多种社会地位之间的关联或冲突 首要地位(master status)
2、角色(role)
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一个人占有的是地位,扮演 的是角色。
是人们对特定社会地位的行为期待;把握好具有某 种身份的人的“规范”
是关于特定社会地位的一整套权利和义务规范 角色期待和角色扮演之间的差距 角色集 角色与自我认同 角色冲突-角色混同-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示意
团体格局
差序格局
三、考察社会的几种视角
微观-宏观-中层 个人关系-群体关系-社会制度 血缘、地缘、业缘
四、 社会结构
一、什么是社会结构 二、社会结构的要素 三、社会结构分析
(一)什么是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是社会各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 三种使用方式:
3、群体与组织
群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认同和团 结感的人所组成的人的集合
组织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标而有意识地建立 起来的群体
4、社区(community)
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某种互动 关系和集体认同的社会群体
社区的要素:区域、人群、社会互动、集体认 同
社会网络研究:关系社会;强关系、弱关系 (潜规则、 显规则);社会资本
桥(bridge)。
比如:性的社会网络理论。
性产业网络图
男朋友、老公
老板
妈咪、鸡头 吧哥、吧姐
小姐
MB
Trans.
三陪:(坐台、素台、平台;表演)
按摩:(打飞机、吹箫)
客人
性交:(出台、荤台; 打炮/快餐、包夜)
房主、帮工、避孕套销售者-
公安、CDC-
○非
网 络
△多
伴 侣
○
△
单 一
伴
侣
○
性的社会网络简易图
○
△
△
△
○
▲
第
二
△
网 络
○
◎
▲
○
▲
第
△
一 网
络
再婚
○
离婚
○
*◎:性服务小姐;▲:桥梁人;△:男性;○:女性
第二节 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多样性 文化变迁
一、 什么是文化
一、文化的含义 二、文化的构成 三、文化的功能 四、文化分析的理论视角
社会设置(social institution)
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基本需要而按照一定规则建 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社会要素组合。
(三)社会结构分析
地位结构观与网络结构观
“地位结构观”把社会结构看成社会地位、角 色的特定分布状态
“网络结构观”把社会结构看作是人们通过自 己的行为结成的一种现实的、生动的关系网络。
能力的活的机体。
二、社会的类型
1、按生计方式来分
1.1 伦斯基的分类
狩猎和采集社会 园耕社会 游牧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1.2 马克思的“五阶段论”与“亚细亚生产方 式”
2、按社会关联的方式来分
2.1 滕尼斯(Tönnies):礼俗社会 (Gemeischaft)与法理社会(Gessellschaf)
3.2 社会是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的统一
3.3 实践是社会的存在方式,社会在本质上是 实践的
社会的特点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 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社会是由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
(4)网络结构观关心人们对社会资源的摄取能力,而地位结构观 强调人们是否占有和占有多少某种社会资源;
( 5)网络结构观指出了人们在其社会网络中是否处于中心位置, 其网络资源多寡、优劣的重要意义,而地位结构观则将一切都归 结为人们的社会地位如阶级阶层地位、教育地位和职业地位等
社会网络是一套分析社会结构的理论和方法,其基本观点 是将个人或组织之间的社会联系所构成的系统视为一个 个“网络”,并认为整个社会就是由这些网络所构成的大 系统
社会学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复习
社会学的经典理论与代表人物
理解社会系统的三种理论视角:功能论;冲 突论;互动论
第二讲 社会与文化
第一节 社会
威廉戈的小说:当一群小孩落到了孤岛上 小规模社会的形成:劳动分工和社会结构的
2.2 迪尔凯姆(Durkheim):机械团结 (mechanical solidarity)与有机团结 (organic solidarity)
陌生人社会与熟人社会
2.3 费孝通: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 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 络”。家庭、人伦
团体格局: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 先有了这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团体的界限。
(一)文化的含义
两种基本看法: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成果的总和,包括物 质的和非物质的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泰勒: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 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 成员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和习惯。
Hale Waihona Puke (1)网络结构观从个体与其他个体的关系(诸如亲属、朋友或熟 人等)来认识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而地位结构观则按照个体的 属性特征来规定个体的社会位置;
( 2)网络结构观将个体按其社会关系分成不同的网络,而地位结 构观则按照个体的属性特征对其进行分类;
( 3)网络结构观分析人们的社会关系面、社会行为的“嵌入性”, 而地位结构观注重的是人们的身份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