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生理性病害图解
黄瓜病虫害实拍图片附显微镜镜检图
黄瓜病虫害实拍图片附显微镜镜检图
黄瓜叶斑病
黄瓜叶斑病发病原因:黄瓜叶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高湿易发病
显微镜下的黄瓜叶斑病病原菌说明是真菌性病害
黄瓜靶斑病
显微镜下的黄瓜靶斑病病原菌说明是真菌性病害
黄瓜炭疽病
发生原因:高湿87%以上、温度24 ℃左右有利于发病,超过30℃发病受抑制
显微镜下的黄瓜炭疽病原菌说明是真菌性病害
黄瓜霜霉病
这个不需要显微镜大家都认识
黄瓜疫病
这个是卵菌纲低等真菌
黄瓜灰霉大家都认识
黄瓜菌核病很少见,大家用药大频繁病菌起不来
黄瓜枯萎病治不好的病
黄瓜枯萎病土传病害
黄瓜蔓枯病
虽然流胶但不是细菌性病害
这才是细菌性病害--黄瓜角斑病
黄瓜细菌性圆斑病
黄瓜细菌性蚀脉病
比较少见
常见的病毒病基本无药可治
黄瓜生理性萎焉根系出问题了。
黄瓜霜霉病优秀PPT
• ㈡两种病害的区别
相同点:发病初期两种病害均在叶片背面出 现水浸状病斑,且受叶脉的限制,病斑成多 角形、黄褐色。
不同点:霜霉病属真菌性病害,病斑较大, 黄色至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背面着生灰褐色 至黑褐色霉层,叶肉不变薄,后期不穿孔, 不侵染茎杆和果实。病害发生的适温范围是 15~30 ℃。而角斑病属细菌性瘸害,病斑 初期较小,淡黄至黄褐色,后期病斑变白呈 薄纸状,常开裂穿孔,可侵染茎杆及果实, 病斑呈水浸状,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可见乳白 色菌浓。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5~28℃,空 气湿度在75%以上。
黄瓜霜霉病
• 一、黄瓜霜霉病病因与病征
• 二、黄瓜霜霉病与细菌性角斑病的区 别
• 三、日光温室中黄瓜霜霉病生态防治 技术
一、黄瓜霜霉病病因与病征
• ㈠病原物及发病条件 • 黄瓜的霜霉病菌是由鞭毛菌亚门的真菌侵
染引起的,称古巴假霜霉菌。病菌主要是 靠风雨传播,其病害发生的适温范围是 15~30 ℃ ,当气温在20~24℃,空气湿 度大于80%时病害易流行,低于15℃或高 于30 ℃发病受抑制。
势低洼,在高温多雨的年份发病较普遍严重。
•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苗期至成株 期均可受害。幼苗期子叶染病,开始产生近圆形 水浸状凹陷斑,以后变褐色干枯。成株期叶片上 初生针头大小水浸状斑点,病斑扩大受叶脉限制 呈多角形,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面病斑上产 生乳白色粘液,干后形成一层白色膜,或白色粉 末状物,病斑后期质脆,易穿孔。茎、叶柄及幼 瓜条上病斑水浸状,近圆形至椭圆形。病瓜后期 腐烂,有臭味。
※利用BP模型对黄瓜霜霉病图像特征识别实验简述
• 在实验中,采集农作物黄瓜叶部图像,将所测量的黄瓜霜 霉病造成的叶部几何特征值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变 量.根据黄瓜霜霉病不同阶段的病理描述建立识别诊断及 其阶段的图像几何特征.一共5种,包括病斑位置、病斑 形状、病斑纹理和统计熵等特征值的提取与选择.成功的 分割图像的背景和对象后,需要对将要被识别的对象进行 描述,提取其特征值来进行识别.通常对被识别对象的描 述有两种选择,即边界特征的描述和区域内部特征的描述。 其中早期特征主要体现在子叶病斑色彩呈褪绿色,病斑纹 理出现水浸状病斑,病斑统计熵较小,病斑位置沿叶脉分 布(见图1).中期特征则病斑统计熵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 呈多角形淡褐色或黄褐色斑块(见图2).而后期特征病斑破 裂或连片,致叶缘卷缩干枯(如图3)。,最后把提取的几何 特征分量和图像统计熵输入神经网络,经训练与测试后对 结果进行分析。
黄瓜病害图片课件
白粉病的防治案例
总结词
白粉病主要危害黄瓜叶片,可通过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进行控制。
详细描述
农业防治方面,加强田间通风、降低湿度、增加磷钾肥等措施有助于减轻白粉病的发生。化学防治方 面,可选用三唑酮、苯醚甲环唑等农药进行喷雾防治,需注意交替使用农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炭疽病的防治案例
总结词
炭疽病主要危害黄瓜叶片和果实,可通 过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进行控制。
细菌性角斑病
总结词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主要危害叶片和茎部,导致叶片出现 水渍状斑点。
详细描述
细菌性角斑病症状为叶片上出现水渍 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多角形或近圆 形病斑,严重时叶片枯死。防治方法 包括加强管理、降低湿度、清除病残 体和药剂防治等。
PART 03
防治黄瓜病害的方法
农业防治
详细描述
炭疽病初期症状为叶片上出现淡黄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褐色或黑褐色病斑,严 重时叶片枯死。防治方法包括加强管理、降低湿度、清除病叶和药剂防治等。
灰霉病
总结词
黄瓜灰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 要危害花朵和幼果,导致花朵和 幼果腐烂。
详细描述
灰霉病症状为花朵和幼果出现水 渍状软腐,表面产生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包括加强管理、降低湿 度、清除病残体和药剂防治等。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农用链 霉素、多抗霉素等,可有 效防治黄瓜病害。
抗性诱导
通过诱导植物自身的抗性 机制,提高其对病害的抵 抗力。
化学防治
选择合适的农药
注意安全间隔期
根据病害种类选择合适的农药,如百 菌清、甲基托布津等。
北方温室黄瓜的生理性病害
北方温室黄瓜的生理性病害常见的是结果期的瓜(或花)打顶和生育期的叶片异常。
一、瓜条异常㈠瓜(或花)打顶1.表现:植株矮小,生长点脱失。
一般雌花离生长点45㎝,卷须与茎夹角45°,否则为生长不良。
瓜打顶→生长点附近皆小黄瓜。
2.成因:地温低、干旱、肥害(施肥多,土壤溶液EC值高;浇轻水、洗盐)、夜温低(昼夜温差过大)。
EC值即电导率。
预防土壤盐渍化:土壤盐渍化的衡量指标即EC值。
EC值≤0.5,为正常;EC值>0.5,根系生长受抑制。
开始时不能加大施肥量,以免造成土壤盐渍化。
缓解瓜(或花)打顶的方法:浇水;摘除多余的花或瓜,减负;喷叶面肥:芸苔素内酯100~200ppm,还可喷920(赤霉素)→每克1喷雾器,但效果不好。
一般植株4~5片叶时,始见瓜;隔一节有瓜,属正常。
结瓜多少,与品种有关,与管理水平有关。
黄瓜多为单性结实。
雌花分化的迟早、瓜码的疏密与品种的结成性有关。
2片真叶期,第一朵雌花开始分化,此时,适当降低夜温,保持昼夜温差较大(10~15℃),有利于坐雌花,减少雄花数量,雌花可单独成果。
秋延后黄瓜,如果7~8月份育苗,可适当使用乙烯利处理:2片真叶喷一次,4~5片真叶喷一次。
40%乙烯利水剂100ppm。
或增瓜灵(有效成分:乙烯利),一般一袋兑水一喷雾器。
㈡化瓜雌花开放后,逐渐枯萎,叶大而节间长。
一般见于狂长、徒长苗。
起因是:夜温高、温差小,肥水过量。
处理方法:控温、控水。
控温:太阳刚出来时,早晨棚内温度不能超过15℃为宜。
外界最低气温达13~15℃时,夜间可不收风,但棚内夜温不可低于8℃。
化学处理:用比效隆50~100ppm+石红(作标记用)蘸花,要求连瓜带花。
2,4-D(二四滴)因含致畸剂,已被禁用。
㈢畸形果肥水管理不正常,易产生畸形果。
包括:大肚瓜、蜂腰瓜、尖嘴瓜等。
大肚瓜的成因:水分供应不均衡,有时也与蜜蜂授粉有关(授粉后,种子多,生长快)。
正常情况下,黄瓜从开花到采收需要的时间为:冬季→10天,春季→一周左右。
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黄瓜栽培中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黄瓜灰霉病的防治
农业防治:
(1)清除病残体:收获后期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减少棚内初侵染源。苗期、瓜膨大前及时摘 除病花、病瓜、病叶,带出大棚、温室外深埋,减少再侵染的病源。 (2)加强栽培管理:加强通风换气,浇水适量,忌在阴天浇水,防止温度过高;注意保温, 防止寒流侵袭。 (3)合理控温:调节温湿度,控制病菌侵染。室内温度提高到31~33℃,超过33℃开始放 风,下午温度维持在20~25℃,降至20℃时关闭风口,使夜间温度保持在15~17℃。
地势低洼、管理不当、连作、通风不良时发病严重。 (4)磷、钾肥不足时发病也重
黄瓜栽培中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1、农业预防 品种选择:利用抗病力较强品种。 种子处理:在无病区或无病植株上留种,防止种子带菌。催芽前应进行种子 消毒。常用的方法有:温汤浸种,用55℃温水浸40分钟; 2、栽培管理 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利用无菌的大田土育苗。利用高垄栽培, 铺设地膜,减少浇水次数,降低田间湿度。保护地及时通风。雨季及时排 水。及时清洁田园,减少田间病原。 3、药剂防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抽蔓期 又称初花期,从植株“团棵” 到根瓜坐住为止,约15 ~25d。
结果期 从根瓜坐住到拉秧为结果期。 露地夏秋黄瓜只有40d左右,日光温室冬 春茬黄瓜长达150~180d
黄瓜的需肥特点
CaO 3.6-4.4kg N 2.8-3.2kg
K2O 3.6-4.4kg
每1000kg商品
P2O5 0.8-1.3kg MgO 0.6-0.7kg
光照:华北型品种对日照的长短要求不严格,已成为日照
中性植物,多数品种在8-11小时的短日照条件下,生长良 好。
黄瓜炭疽病、靶斑病、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区别
黄瓜炭疽病、靶斑病、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症状及区别一、黄瓜靶斑病【发病症状】黄瓜靶斑病是由山扁豆生棒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引起的病害。
该病发生速度快,危害严重,一般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有利于发病。
其症状与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及炭疽病较类似,不易区分,极易混淆,生产上误按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和炭疽病用药,防治效果较差,危害损失较重。
黄瓜靶斑病又称“黄点子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也危害叶柄、茎蔓及瓜条。
期初叶片被染病会出现黄色水浸状米粒大小近圆形或不规则斑点,病斑中央颜色一般较浅,呈灰白色、半透明似靶心状,易穿孔,边缘通常有黄绿色晕圈,病斑多时可达数百个,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为白色至黄褐色凹斑。
后期病斑连成一片,干裂坏死,导致叶片枯死,湿度较大时病斑背面可见稀疏的灰黑色霉状物,呈环状。
【发病条件】病原以分生孢子丛或菌丝体在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
病菌借气流或雨水飞溅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各地该病的发生多见于黄瓜生长中后期。
病原具有喜温好湿的特点,病菌侵入经潜育6~7天后发病,高湿或通风透气不良的条件下易发病;气温25~27℃,湿度饱和的条件下发病重;温差大也有利于发病。
土壤肥沃,底肥充足,黄瓜植株生长健壮的田块,靶斑病发生较轻;肥力不足,土壤贫瘠,植株长势较弱,叶片色黄,质地较薄,则发病严重。
大水漫灌,放风不及时,田间湿度较大的田块,往往发病较重;保护地中缓冲室及过道附近发病明显较轻;灌后遇雨,发病重。
【防治方法】黄瓜靶斑病一般发生较重,普通药剂效果不显著,主要原因是靶斑病由真菌和细菌混合侵染发生,单独预防真菌或细菌很难取得很好效果;靶斑病对目前一般真菌性药剂产生了很强抗药性;以链霉素为代表的细菌性病害治疗药剂目前抗性严重,而对细菌性病害有特效的铜制剂往往不能混用,且不安全。
因此,要争取做到预防为主,防治为辅,具体方法如下:1. 种子消毒,黄瓜靶斑病病原菌的致死温度为55℃,可采用温汤浸种的办法:种子用常温水浸种15分钟后,转入55℃至60℃热水中浸种10至15分钟,并不断搅拌,然后让水温降至30℃,继续浸种3至4小时,捞起沥干后置于25℃至28℃处催芽,可有效消除种内病菌,用温汤浸种最好结合药液浸种,杀菌效果更好。
黄瓜病害防治图精简版要点
黄瓜病害目录黄瓜白粉病 (3)黄瓜霜霉病 (4)黄瓜细菌性缘枯病 (5)黄瓜灰色疫病 (6)黄瓜软腐病 (7)黄瓜焦边叶 (8)黄瓜(德里腐霉)猝倒病 (9)黄瓜幼苗腐霉根腐病 (10)黄瓜苗期子叶病害 (11)黄瓜叶斑病 (12)黄瓜红粉病 (13)生理性萎蔫和急性凋萎 (14)黄瓜高温障碍 (15)黄瓜(长蠕孢)圆叶枯病 (16)黄瓜花腐病 (17)黄瓜低温生理病 (18)黄瓜泡泡病 (19)嫁接黄瓜根腐病 (20)黄瓜起霜果和裂果 (21)黄瓜细菌性枯萎病 (22)黄瓜细菌性圆斑病 (23)黄瓜缺素症 (24)黄瓜黄化叶 (26)黄瓜绿斑花叶病 (27)黄瓜真滑刃线虫病 (28)黄瓜花斑叶 (29)黄瓜叶烧病 (30)黄瓜氨害和亚硝酸害 (31)黄瓜硼过剩 (32)黄瓜褐脉叶 (33)黄瓜花打顶 (34)黄瓜瓜佬 (35)黄瓜苗“载帽” (36)黄瓜蔓枯病 (37)黄瓜炭疽病 (38)黄瓜菌核病 (39)症状黄瓜叶片、叶柄、茎均可染病但多见于叶片。
叶片染病,叶正面出现白色圆斑,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圆斑,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
病斑布白灰,长满白色菌丝,并有很多小黑点。
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卷须、蔓和花梗也可受害。
初在叶片背面形成水渍状小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水渍状。
潮湿时,病斑上生紫黑色霉层。
叶正面病斑初黄色,边缘不明显,后变黄褐色。
严重时病斑连片,全叶卷缩、干村,仅留心叶。
黄瓜细菌性缘枯病症状叶部发病,最初在水孔附近产生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大成淡褐色不规则病斑,并沿叶脉向叶片扩大呈现V字形,病斑似水烫过。
叶柄、茎卷须上的病斑也为水渍状呈褐色。
瓜条从尖端开始软化。
湿度大时,病部溢出大量乳白色菌脓,严重时瓜条会软化。
黄瓜灰色疫病症状主要为害叶、茎和瓜条。
叶片染病,产生圆形暗绿色病斑,后呈软腐状下垂。
茎部染病,茎变细,发霉或呈暗绿色软腐,后期稍微开裂,病部生白色粉状霉。
果实染病,果斑暗绿色圆形,呈水渍状,病部及其四周凹陷,发病早的在病部产生逐渐密集的白色霉状物或呈现紧密的污白色天鹅绒状霉,果实下部病班凹陷显著,近果梗的上半部不明显。
棚室黄瓜常见生理性病害与防治方法
1 大肚 瓜 . 2
1 . 症 状 。瓜 中部或 顶部异 常膨 大 。 .1 2 1 . 病 因 。虽 然 已经 授 粉 ,但 果实 受 精 不 完全 , .2 2 仅 仅在先 端 形成种 子 , 由于种 子 发育过 程 中会 吸收 较 多 的养 分 ,所 以先 端果 实组 织优 先发 育 ,特 别肥 大 ,最终 形 成大肚 瓜 。营 养充 足 时整个 瓜 条仍然 可 发 育 起 来 形 成 正 常 瓜 条 ,如 果营 养 不足 或 供 水 不
所掩 盖而 已。
肥 量大 ,肥 料 未腐 熟或 没有 与 土壤 充分 混匀 ,或一
次施 肥 过 多( 尤其 是 过 磷酸 钙) ,容 易造 成 肥 害 。 同 时 ,如果 土壤 水分 不 足 ,溶液 浓度 过 高 ,使根 系吸 收 能力减 弱 ,使幼 苗 长期 处于 生 理干 旱状 态 ,也会
3 4・
目前 来看 ,不 含苦 瓜 素 的黄瓜 是没 有 的 ,只不 过 多
水 蹲 苗 过度 造 成 土 壤 干旱 。地温 高 ,浇 水 不 及 时 ,
新 叶没 有发 出来 ,导致 花 打顶 。② 肥害 : 定植 时施
数 品种 由于苦 瓜素 的含 量 少而 被其 他可 溶 性 固性物
量使 用化肥 ,土壤 含盐 量过 高 导致 土壤溶 液 浓度 过
象 的直 接 原 因有 :茎 叶过 密 ,行 距 窄 ,植 株 郁 闭 ,
通风 不 良,肥 料不 足 ,温度 过 高 ,干旱 缺 水 ,植株
生长 衰弱 ,营 养不 良等 。② 花 芽分 化异 常 :在 花 芽
分化和 花 芽发 育过程 , 由于营养 不 良、温 度 障碍 等
苦。
2 病 因 。黄 瓜 苦 味 的 发 生 是 由于 瓜 内含 有 一 种 . 2 苦 昧物 质 一 苦 瓜 素 的缘 故 。一般 存 在 部 位 以近 果 梗 的肩部 为 多 ,先 端 较少 。苦 味有 品种 遗 传性 ,所 以苦 昧 的有 无 和 轻 重 因 品种 而 不 同 。 同时 生 态 条
黄瓜生理病害典型症和相似症叶脉褐变或坏死
黄瓜生理病害典型症和相似症-叶脉褐变或
坏死
黄瓜叶脉出现黄化或褐变坏死,症状表现几乎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又不一样,因为他们是分属于不同原因造成。
(1)锰过剩症引起的叶脉褐变叶内锰的含量过高,一般先从网状的支脉开始出现褐变,然后发展到主脉。
如果锰的含量继续增高,则叶柄上的刚毛变黑,叶片也开始枯死。
锰过剩可能是因为土壤当中的锰被激活成为可吸收状态,但多数是因为经常施用含锰的农药所致。
(2)低温多肥引起的生理性叶脉褐变在低温多肥的情况下,沿叶脉出现黄色小斑点,并逐渐扩大为条斑,近似于褐色斑点。
其发病多在下位的老叶,而且是从叶子的基部主叶脉开始,集中在几条主叶脉上,呈现向外延伸状。
有的认为前者是锰过剩的急性发作,后者是慢性发作,也属锰过剩的一种,但实际的发病机理并不是很清楚的。
(3)菊苣假单胞病沿黄瓜叶的主脉出现系列黄色不规则枯斑,透过阳光可在黄色斑内看到如同地图上标明是城镇房屋街道样的紫红色相连的方方块块。
缺镁时主脉附近的叶脉间褪绿,褪绿部分逐渐向叶缘扩大,也属于类似症,应予区别。
(4)病毒病为害由绿斑花叶病毒引起的黄瓜病毒病,其叶脉出现黄化,并在叶脉周围出现黄色星形病斑。
(5)霜霉病一些对黄瓜霜霉病具有较好抗性的品种,
感染霜霉病后,表现为沿主脉、支脉到小叶脉,出现如同铁锈色一样的症状。
黄瓜病虫害防治图谱大全
•黄瓜白粉病黄瓜白粉病,俗称白毛,系常发性病害,是黄瓜中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黄瓜白粉病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病情发展速度很快,若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措施不当,往往造成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功能下降,黄瓜早衰,对产量影响很大。
症状黄瓜叶片、叶柄、茎均可染病但多见于叶片。
叶片染病,叶正面出现白色圆斑,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圆斑,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
病斑布白灰,长满白色菌丝,并有很多小黑点。
病原属子囊菌亚门,瓜类单丝壳白粉菌。
系专性弱寄生菌,只在活寄主上存活。
分生孢子梗圆柱形,分生孢子长圆形,无色,单胞。
闭囊壳褐色,球形,壳有1倒梨形子囊,有8个椭圆形的子囊孢子。
分生孢子产生的适宜温度为15~30℃,相对湿度75%以上。
发病特点病菌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或在保护地黄瓜上、温室花卉上继续为害越冬,并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
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
在16~24℃的适宜温度和75%相对温度下,有利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
饱和湿度即叶面有水珠的情况下,该菌会吸水破裂而死。
高温、高湿又无结露或管理不当,黄瓜生长衰败,则白粉病严重发生。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及肥水管理。
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注意棚室通风、透光、降湿。
3、药剂防治。
可选用的保护剂有各种硫制剂,如50%硫悬浮剂500倍,40%达科宁悬浮剂600倍,75%百菌清600倍,80%山德生可湿性粉剂600倍,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
可用的吸性杀菌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40%福星乳油6000~8000倍,10%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2000~3000倍,20%福•晴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好力克43%悬浮剂3000--4000倍液、25%晴菌唑乳油5000~6000倍,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 62%仙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使用保护剂要早,若病害已盛发,应使用具吸性杀菌剂,连续3~4次,间隔期一般为7~10天。
黄瓜病虫害各类与防治方法.pptx
猝倒病、立枯病、 “沤根”(由低温引起的生理 性病害)是蔬菜苗期的主要病害,全国各地大都有 分布,
立枯病
猝倒病
区别?
立枯病和猝倒病的区 别
1、立枯病:顾名思义站立枯死。在根部出现 溢缩,话句话说就是根部1-2厘米处根部细了 一节,小叶子是有不同程度的萎蔫。立枯病 不产生絮状白霉。
2、猝倒病:就是突然跌倒,它也是根部病害 的一种,但是它的根部不会出现溢缩。这也 是二者的重要区别之一,另外就是猝倒病变 现小苗的叶子并没有萎蔫。(区别之二)病 残体及周围床土上可生一层絮状白霉(区别 之三)
黄瓜主要虫害
黄瓜主要害虫 瓜蚜、白粉虱 斑潜蝇 根结线虫。
09:58
白粉虱难治为什么?
1、繁殖代数多:在北方温室一年发生10余 代,出现世代重叠严重
2、产量高、繁殖时间短:成虫羽化后1―3 天可交配产卵,平均每个产142.5粒。3天若 虫开始危害叶部背面。
综合:白粉虱抗性比较强
09:58
靶斑病症状识别
黄瓜靶斑病又称“黄点子病”, 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直径 约1毫米左右。发病中期病斑扩 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 叶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 体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 后期病斑直径可达10~15毫米, 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 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 黑色霉状物,呈环状。
别缓慢,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使用时要慎 重。
黄瓜灰霉病
目前,黄瓜灰霉病是保护地生产中的 重要病害,发生及其普遍。尤其近年来, 随着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地膜覆盖等保 护措施的改进,黄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加之茬次增多,为黄瓜灰霉病的滋生蔓延 创造了条件,一般损失在30%以上。
症状
部位:幼瓜、叶、茎。 症状:
黄瓜生理性萎蔫症状识别与防治和治疗
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水分流失,保证黄瓜植株的水分供应。同时,要定期检查土壤肥力,及时补充营养元素,促 进根部发育。
治疗案例
治疗方法
对于已经出现生理性萎蔫的黄瓜植株,可以采取滴灌或喷灌的方式,补充水分,缓解症状。同时,可 以结合叶面喷肥或根部追肥,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促进植株恢复健康。
治疗要点
注意控制灌溉的水量和时间,避免过量浇水导致根部腐烂。同时,要选择适当的肥料种类和施用量, 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促进黄瓜植株的恢复和生长。
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最好能与非瓜 类作物进行轮作,减少病 害的发生。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病株、病叶,保 持良好的田间卫生,增加 通风透光性,为黄瓜提供 良好的生长环境。
化学防治
定期喷药
在发病初期,每隔7-10天喷 施一次化学药剂,如多菌灵、 甲基托布津等,以预防和控制
病害的蔓延。
合理配药
根据病害发生的情况,选择适当 的药剂浓度和配比,确保治疗效 果。
部缢缩,纵向皱缩,供应水分不足,根部发育不良。
症状原因
02
由于水分供应不足或根部发育不良导致。
症状识别要点
03
注意观察黄瓜叶片的颜色变化,以及茎部是否有缢缩现象,根
部发育是否不良。
防治案例
预防措施
加强水分管理,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根部发育。同时,注意合理施肥,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提高 土壤肥力。
施肥过量
施用化肥过量,导 致土壤中盐分过高 ,影响根系吸收水 分和养分。
温度不适
温度过高或过低, 影响植株的正常生 长发育。
水分过多
浇水过多,导致土 壤湿度过大,影响 根系呼吸和吸收养 分。
02
防治方法
黄瓜病虫害防治图谱大全
•黄瓜白粉病黄瓜白粉病,俗称白毛,系常发性病害,是黄瓜中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黄瓜白粉病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病情发展速度很快,若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措施不当,往往造成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功能下降,黄瓜早衰,对产量影响很大。
症状黄瓜叶片、叶柄、茎均可染病但多见于叶片。
叶片染病,叶正面出现白色圆斑,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圆斑,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
病斑布白灰,长满白色菌丝,并有很多小黑点。
病原属子囊菌亚门,瓜类单丝壳白粉菌。
系专性弱寄生菌,只在活寄主上存活。
分生孢子梗圆柱形,分生孢子长圆形,无色,单胞。
闭囊壳褐色,球形,壳内有1倒梨形子囊,内有8个椭圆形的子囊孢子。
分生孢子产生的适宜温度为15~30℃,相对湿度75%以上。
发病特点病菌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或在保护地黄瓜上、温室花卉上继续为害越冬,并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
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
在16~24℃的适宜温度和75%相对温度下,有利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
饱和湿度即叶面有水珠的情况下,该菌会吸水破裂而死。
高温、高湿又无结露或管理不当,黄瓜生长衰败,则白粉病严重发生。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及肥水管理。
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注意棚室通风、透光、降湿。
3、药剂防治。
可选用的保护剂有各种硫制剂,如50%硫悬浮剂500倍,40%达科宁悬浮剂600倍,75%百菌清600倍,80%山德生可湿性粉剂600倍,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
可用的内吸性杀菌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40%福星乳油6000~8000倍,10%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2000~3000倍,20%福•晴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好力克43%悬浮剂3000--4000倍液、25%晴菌唑乳油5000~6000倍,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 62%仙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使用保护剂要早,若病害已盛发,应使用具内吸性杀菌剂,连续3~4次,间隔期一般为7~10天。
黄瓜
黄瓜生理性病害图解2010-02-28 00:59黄瓜畸形瓜黄瓜畸形瓜包括弯曲瓜、大肚瓜、尖嘴瓜、蜂腰瓜、瘦肩瓜、钩子瓜等。
植株生长衰弱、营养不良,均易产生弯曲瓜。
授粉但受精不完全时可形成大肚瓜。
瓜条从中部到顶端膨大受阻,于是形成尖嘴瓜。
蜂腰瓜,瓜条中部细如蜂腰,纵切瓜条可见变细部分果肉已经空洞。
瘦肩瓜,果梗变得特短,肩部变得瘦而长如瓶状的畸形瓜。
钩子瓜,瓜先端弯曲如钩。
黄瓜瓜佬在瓜秧上结出的黄瓜很小,形状像小香瓜样。
黄瓜氨气危害氨过剩幼苗叶片褪色,叶缘呈烧焦状,向内侧卷曲;植株心叶叶脉间出现缺绿症,致心叶下的2-3片叶褪色,叶缘呈烧焦状。
棚室保护地氨害多发生在施肥后3-4天,中位叶片正面出现大小不一的失绿斑块或水渍状斑,叶尖、叶缘干枯下垂,且植株上部发病重,一般突然发生。
黄瓜花打顶瓜生长点附近的节间缩短,生长点形成雌花和雄花间杂的花簇。
开花幼瓜不长,也生出心叶。
主要出现在棚室中。
黄瓜化瓜黄瓜化瓜发生十分普遍,尤其是日光温室栽培黄瓜,由于管理不当,化瓜现象十分严重。
黄瓜雌花未开花或开花后,子房不膨大,迅速变黄脱落。
黄瓜二氧化硫危害棚室保护地亚硝酸气害施肥后10-15天,中位叶初在叶缘或叶脉间出现水浸状斑纹,后向上下扩展,受害部位变为白色,病部与健部分界明显,从背面观察略下陷。
黄瓜缺镁症在黄瓜植株长有16片叶子后易发病。
黄瓜的生育期提早,果实开始膨大、且进入盛期时,发现叶脉间产生褐色小斑点,下位叶叶脉间的绿色渐渐黄化,进一步发展会发生严重的叶枯病或叶脉间黄化;生育后期除叶缘残存点绿色外,其他部位全部呈黄白色,叶缘上卷,致叶片枯死。
黄瓜叶片皱缩症该病为生理病害。
当植株缺硼时叶片会出现皱缩。
叶片沿叶脉皱缩,叶脉扭曲,叶片外卷畸形,叶缘不规则褪绿黄化,黄化部位呈线状。
严重时生长点附近的叶片萎缩干枯。
黄瓜果实表皮木质化,瓜内形成较大的空腔,瓜条弯曲。
黄瓜生理性病害——黄瓜黄化叶
要点一
田间表现
要点二
防治方案
黄瓜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失绿变黄,叶脉间出现黄色 斑点,严重时全叶黄化。
加强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管理,合理施肥浇水,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发病初期喷洒适量硫酸亚铁溶液,改善土壤酸碱度。
案例二:黄瓜黄化叶的化学防治方法与效果
防治方法
使用含铜、锌微量元素的混合制剂,如硫酸铜、硫酸锌 的混合溶液进行喷洒。
防治方案
结合田间管理、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种方法,制 定综合防治方案。
实施效果
通过综合防治方案的实施,能够有效地控制黄瓜黄化 叶的病情,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THANKS
感谢观看
生物防治
使用生物制剂
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 治黄瓜黄化叶病,如使用木霉菌
等生物农药。
以菌治菌
通过培养和施用拮抗菌剂,以菌 治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
促进生态平衡
通过农业措施维护生态平衡,如 增加有机肥、轮作等,减少病原
菌的数量和危害。
05
CATALOGUE
案例分析与应用
案例一:黄瓜黄化叶的田间表现与防治方案
细菌性叶斑病病斑较小,呈多角形或圆形,边缘有黄色晕圈,中间有透明小点。
与黄瓜霜霉病的鉴别
霜霉病叶片先出现水浸状小斑点,随后扩大成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的病斑,病斑边 缘界限不明显。
病原菌与诊断方法
病原菌
黄瓜黄化叶的病原菌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等多种病原菌。其中,病毒是主要病原之一。
诊断方法
根据症状表现、相似病害鉴别以及病原菌检测进行诊断。同时,需要注意观察黄瓜植株的生长情况、土壤湿度和 天气变化等因素。
发病规律
01
发病时间
黄瓜常见病害
•
黄瓜霜霉病
• 主要症状:主要为害叶片,病叶正面有黄绿病斑,
叶缘和叶背有水浸斑,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 黄褐斑,潮湿时叶背面有黑灰色霉层,后期病叶 卷曲形成黄干叶,易破碎。 发病原因:属真菌病害。病菌借助叶片上的水滴 侵入叶肉,靠空气流通和田间操作传播。当气温 在20℃—24℃时,相对湿度在85%以上,叶面有 水珠时,易发病。
•
黄瓜细菌性叶缘枯病
• 主要症状:叶片发病,多在叶边缘水孔附近产生水
浸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淡褐色不规则形斑, 或由叶缘向叶中间扩展的“V”斑,病斑周围有晕 圈。 发病原因:冬茬、冬春茬温室黄瓜易发病,病菌 从叶缘水孔侵入,发病后,病部细菌借风雨、农 事操作时出传播。温度20℃左右,相对湿度90% 以上,叶面结露和叶缘有水珠是病菌活动、侵入 和蔓延的重要条件。
黄 瓜 常 见 病 害
瓜类猝倒病
• 主要症状:茎基部有水侵状病斑,逐步变
为黄褐色,并逐渐干枯,缢缩呈线状,使 幼苗突然贴地倒伏(这时叶片尚未凋萎, 故称猝倒病),当湿度大时,会程腐烂状 并有白色絮状菌丝。 • 发病原因:真菌病害,在1-3叶的幼苗期最 易发病,在苗床或营养钵积水条件下传播 较快。
黄瓜白粉病
黄瓜枯萎病
• 主要症状:枯萎病多在黄瓜开花结果后才发病,在
茎叶上表现症状。病叶呈失水状,萎蔫下垂,植 株的一侧或部分叶片先发病,逐渐蔓延到全株叶 片。病茎基部纵裂,茎的维管束变成褐色。潮湿 时病部表面有白色或粉色雾状物,并有胶状物溢 出。 发病原因:属于真菌性病害。病菌在土壤中越冬, 通过根毛或根部的伤口侵入植株,借助管理作业 或灌溉水传播。当气温在24℃左右、相对湿度在 90%左右时易发病。
•
黄瓜敌敌畏药害
• 主要症状:多从叶片边缘或叶尖出现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瓜生理性病害图解
2010-02-28 00:59
黄瓜畸形瓜
黄瓜畸形瓜包括弯曲瓜、大肚瓜、尖嘴瓜、蜂腰瓜、瘦肩瓜、钩子瓜等。
植株生长衰弱、营养不良,均易产生弯曲瓜。
授粉但受精不完全时可形成大肚瓜。
瓜条从中部到顶端膨大受阻,于是形成尖嘴瓜。
蜂腰瓜,瓜条中部细如蜂腰,纵切瓜条可见变细部分果肉已经空洞。
瘦肩瓜,果梗变得特短,肩部变得瘦而长如瓶状的畸形瓜。
钩子瓜,瓜先端弯曲如钩。
黄瓜瓜佬
在瓜秧上结出的黄瓜很小,形状像小香瓜样。
黄瓜氨气危害
氨过剩幼苗叶片褪色,叶缘呈烧焦状,向内侧卷曲;植株心叶叶脉间出现缺绿症,致心叶下的2-3片叶褪色,叶缘呈烧焦状。
棚室保护地氨害多发生在施肥后3-4天,中位叶片正面出现大小不一的失绿斑块或水渍状斑,叶尖、叶缘干枯下垂,且植株上部发病重,一般突然发生。
黄瓜花打顶
瓜生长点附近的节间缩短,生长点形成雌花和雄花间杂的花簇。
开花幼瓜不长,也生出心叶。
主要出现在棚室中。
黄瓜化瓜
黄瓜化瓜发生十分普遍,尤其是日光温室栽培黄瓜,由于管理不当,化瓜现象十分严重。
黄瓜雌花未开花或开花后,子房不膨大,迅速变黄脱落。
黄瓜二氧化硫危害
棚室保护地亚硝酸气害施肥后10-15天,中位叶初在叶缘或叶脉间出现水浸状斑纹,后向上下扩展,受害部位变为白色,病部与健部分界明显,从背面观察略下陷。
黄瓜缺镁症
在黄瓜植株长有16片叶子后易发病。
黄瓜的生育期提早,果实开始膨大、且进入盛期时,发现叶脉间产生褐色小斑点,下位叶叶脉间的绿色渐渐黄化,进一步发展会发生严重的叶枯病或叶脉间黄化;生育后期除叶缘残存点绿色外,其他部位全部呈黄白色,叶缘上卷,致叶片枯死。
精品
黄瓜叶片皱缩症
该病为生理病害。
当植株缺硼时叶片会出现皱缩。
叶片沿叶脉皱缩,叶脉扭曲,叶片外卷畸形,叶缘不规则褪绿黄化,黄化部位呈线状。
严重时生长点附近的叶片萎缩干枯。
黄瓜果实表皮木质化,瓜内形成较大的空腔,瓜条弯曲。
. .
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