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案例分析共5页文档
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案例分析
![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7564f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69.png)
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案例分析社会责任感是我国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每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它是我们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基础。
中小学生是我国特殊的公民,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未来中国梦的实现者。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状况却令人担忧,下面的案例就说明目前一些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问题,我们教育者只有认真分析形成这种问题的原因,采取得力措施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才能使他们担当起社会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我县召开了第27届田径运动会,圆满成功,只是有一个问题让人不理解,那就是会场的环境遭到破坏。
我县体育场是近几年建设的,基本建设标准较高,有壮观的观礼台、平整的运动场,场地四周绿树成荫、繁花似锦。
参加县运动会的主体是中小学生,还有社会各界人士。
运动会进行过程中,在中小学生方阵中间,垃圾成堆,矿泉水瓶子、饮料瓶子、水果皮、小食品包装袋、餐巾纸等到处都是,纸片、塑料袋横飞。
尽管有垃圾箱,但很多学生不往里扔;尽管设有清洁工不断清扫,但不少学生随手扔的现象,让清洁工头疼。
会议组织者三番五次强调要保持场内卫生,学校领导也对学生说服教育,但是效果不佳。
在体育场边缘的小树林中,总有学生往树枝上挂东西,导致树枝折断,附近的鲜花、绿草被学生踩踏。
还有这样一幕:一初中女生将香蕉皮扔在跑道上,一管理人员上前制止,让她捡起来。
女生说:“不是我扔的,我没有责任捡它,即使是我扔的,也有打扫卫生的清洁工负责清扫,与我何干!”管理人员说:“就是你扔的,我亲眼看到的,保持环境卫生人人有责!”女生仍不承认,居然傲慢地走开了。
在场的人看到后都愤愤不平,认为现在的中小学生责任意识、环保意识太差,太缺乏教育了。
上述案例说明了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问题。
在体育场上不遵守环境卫生有关规定,随便乱扔垃圾,不但是不道德行为,而且是严重的社会责任感缺失行为。
中小学生理应当遵守社会公德,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可现实生活中却与此相反,做出一些违背社会公德、不负社会责任的行为。
农村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问题成因的探究
![农村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问题成因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3696b36ff46527d3240ce090.png)
子心灵扭曲 , 孤僻 、 任性 、 倔强 , “ 拜金 主义” 、 “ 功利主义 ” 等思想 社会 , 不可避 免地会受到这些不 良现象的 冲击 . 久 而久之 . 成人 2 . 个 别学生 家里是暴发 户 , 孩子在 家中娇 生惯养 , 把 孩子 未成年人不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 在一 个半 幼稚 、 半 成熟 的时期 , 认知能力较差 , 人格不健 全 , 其辨别 能力 、 自制能 力不 强 . 情绪容易冲动 。 思想容易偏激 . 思维容 易产生片 面性 他们不能客观 的、 理智的对待各种 事物 . 对社会现 象的认识过 于简单 . 对 自己的行为不能做 出正确的估价和评断
◆德 育研 究  ̄S A N WE N B A I J I A
农村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问题成因的探究
苏艳 春
河北 省 高 阳县 蒲 口总校
责任是 人的根本 , 是一切 道德 的源泉 。正是 在承 担责任 种 道德 义务 当前 我 国农村 小学 生社 会 责任感 缺 失 问题 突
很注重对学生智力 因素 的培养 , 而往往忽略责任感 、 意志 、 兴趣
学生德育工作很难取得成效
农村学生 活动范围小 没什 么德 育场所 。互联 网的普及对
于未成 年人 的思想道德建设也是一把双刃剑 . 它在 开发未成 年
人智力 、 娱乐身心的同时 , 也在传播着庸俗 、 低劣 、 暴力 、 色情 等
拔。小学生 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 自律 观念 不强 , 经受不住诱惑 ,
应 负的责任都揽 在 了 自己身上 , 事事包办代替。
于是“ 孩子要学 习, 家 长前边挤 , 孩子要动手 . 家长先伸 手” 孩 子们 逐渐丧失学 习、 劳动 的主动性 、 积极性 , 久 而久之 , 便会 萌发这样 的念头 : 我的一切事情都 由家长安排 、 代劳是天 经地 义 的事 。 看来 , 家 长任意剥夺孩子的 自由 . 把孩子的责任都往 自 己身上扛 。 是造成小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关键原因 。农村家长缺 乏 与孩 子的交流 , 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 同时 . 农村家长 对 孩子进行教育 。家庭教育与学校 教育缺乏 配合 和协调 , 致使
对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个案分析word资料4页
![对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个案分析word资料4页](https://img.taocdn.com/s3/m/7994e41571fe910ef02df891.png)
对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个案分析一、背景中职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和未来的接班人,关系到国家、社会、企业以及个人的发展进程,中职生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承担起历史的使命和任务。
然而,我国还存在相当多的中职生缺乏社会责任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因此,本文以中职生的社会责任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个案的分析和思考,旨在提高我国中职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案例实录一通过进行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在对自己生存其中的环境的责任意识不强,有近50%的学生表示自己不能做到不乱丢废弃电池,外出找不到垃圾桶时也不会把垃圾带回去;有40%的学生表示,自己不会积极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清扫马路、植树造林和照顾孤寡老人等活动;甚至有15%的学生觉得自己不应该为国家尽绵薄之力。
访谈时,几乎100%的学生表示,自己只考虑个人将来的生活状况,根本就没有想过国家、社会还需要自己贡献些什么,自己还应为社会留下点什么。
此外,中职生还存在仪表问题,有的中职生头发剪了几次仍不合格,有的编出种种理由不穿校服,有的戴着耳钉,老师来了放下头发挡着,老师一走马上把头发别到耳后在同学中炫耀。
打架也是中职生的常事,有的班内打,有的学生打,还有的叫了外人来帮着打。
这些情况都反映出中职生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令人担忧。
实录二班会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教育形式,通过班会以达到提高认识,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班级凝聚力,促进中职生形成社会责任感。
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学工处和校团委提出了不同的教育主题,如校团委以《扬起理想的风帆》为主题,中职生是——迈好职校生活的第一步,建立良好的团风,班风,中职生是——将爱心奉献社会,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中职生是——坚定职业意识,培养职业道德,树立职业理想,从这里走向成熟。
对于主题团会广大团员同学都表现出很高的热情。
积极参与认真准备,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同学的自我教育,既锻炼学生干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增加班级的凝聚力。
社会责任缺失案例
![社会责任缺失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e0b067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4.png)
社会责任缺失案例引言概述:社会责任是企业和个人对社会和环境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一些企业或者个人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案例。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即环境污染、劳工权益、产品安全、虚假宣传和社会公益,分析并详细阐述这些案例。
一、环境污染:1.1 违法排放废水和废气:某化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违法排放废水和废气,导致周边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1.2 非法倾倒有毒废物:一些企业为了避免处理费用,将有毒废物非法倾倒到河流或者土地中,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1.3 滥用化学物质:某创造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滥用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原材料,给员工和周边居民带来了健康隐患。
二、劳工权益:2.1 违法加班和低工资:某服装创造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违法加班,低于法定工资标准支付工人工资,严重侵犯了劳工权益。
2.2 不提供安全保障:一些建造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不提供安全保障措施,导致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2.3 非法雇佣童工:个别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非法雇佣童工,剥夺了儿童的正常学习和成长权益。
三、产品安全:3.1 隐瞒产品质量问题:某食品企业为了保护品牌形象,隐瞒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食用后浮现健康问题。
3.2 低质量产品流入市场:一些创造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原材料和工艺,生产出低质量产品,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
3.3 未经严格测试上市:个别药品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未经严格测试就将药品上市销售,导致患者用药风险增加。
四、虚假宣传:4.1 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某化妆品企业为了提高销售额,发布虚假广告,夸大产品功效,误导消费者购买,伤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4.2 虚假宣传医疗效果:个别医疗机构为了吸引患者,虚假宣传医疗技术和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了经济和身体上的损失。
4.3 虚假销售数据欺骗投资者:某上市公司为了提高股价,虚假宣传销售数据,欺骗投资者,导致投资者蒙受经济损失。
学生的责任教育案例分析(3篇)
![学生的责任教育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28100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0c.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生责任教育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责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其成为有道德、有担当的新一代。
本文以某中学学生责任教育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学生责任教育的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二、案例描述1. 案例背景某中学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一所市级重点中学。
该校近年来一直重视学生责任教育,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学生在面对责任问题时,存在逃避、推诿等现象。
2. 案例过程(1)发现学生责任问题该校在开展学生责任教育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值日、课堂纪律等方面,存在责任心不强、不认真履行职责的现象。
(2)开展责任教育活动为提高学生责任感,该校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责任教育课程建设。
将责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开设专门的责任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责任的意义、表现和履行方式。
②开展主题班会。
定期组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讨论责任问题,分享责任经验,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
③设立“责任之星”评选活动。
评选出每月“责任之星”,鼓励学生积极履行责任,树立榜样。
④加强家校合作。
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责任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3)取得一定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校学生在责任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部分学生的责任意识明显提高,能够主动承担责任,履行职责。
三、案例分析1. 成功之处(1)重视责任教育课程建设。
将责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责任知识,提高责任意识。
(2)开展主题班会。
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责任,分享经验,提高责任意识。
(3)设立“责任之星”评选活动。
通过评选活动,激发学生的责任热情,树立榜样,推动责任教育深入开展。
2. 存在问题(1)责任教育形式单一。
虽然该校开展了多种责任教育活动,但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
(2)家校合作不够紧密。
部分家长对责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家校合作不够紧密。
(3)学生责任意识培养不足。
社会教育缺失_案例分析(2篇)
![社会教育缺失_案例分析(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da200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0e.png)
第1篇一、引言社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对个体的价值观、道德观、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培养。
然而,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教育缺失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
本文以留守儿童教育困境为例,分析社会教育缺失的原因、表现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留守儿童教育困境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工作,留在农村地区生活的儿童。
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在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困境。
2. 案例表现(1)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亲情关爱,容易产生孤独、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他们难以适应学校生活,与同学关系紧张,甚至出现抑郁、厌学等极端情况。
(2)学习问题: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环境、教育资源等因素的限制,学习条件相对较差。
他们在学习上存在诸多困难,如阅读能力差、数学计算能力弱等,导致学习成绩普遍偏低。
(3)生活问题:留守儿童在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依赖性较强。
他们难以适应学校集体生活,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卫生状况堪忧。
3. 原因分析(1)家庭原因: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留在家中,导致亲情关爱缺失。
同时,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无法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
(2)学校原因: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不完善,导致教育质量低下。
此外,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难以满足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
(3)社会原因: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不足,缺乏针对性的帮扶政策。
同时,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
三、社会教育缺失的影响1. 对个体的影响(1)心理影响:社会教育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
(2)学习影响: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偏低,影响其未来发展。
(3)生活影响:留守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差,影响其健康成长。
2. 对社会的影响(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影响教育公平。
(2)留守儿童问题严重,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
不患无策 只怕无心——中年级学生责任心缺失案例分析
![不患无策 只怕无心——中年级学生责任心缺失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e14f4daeaad1f346933fd0.png)
一、案例背景在语文课上课前,我所带的四年级同学都在认真的做课前准备,只有小雨一个人还在翻箱倒柜的找语文书。
等我走进教室之后,小雨依然没有找到他的语文书,他只有站起来向我解释:“老师,我还没找到我的语文书。
”面对心急如焚的小雨,我让全班同学帮助他一起找书,过了好一会儿,我见小雨依然没有找到他的书,就帮助他问了问同学们:“是不是有人拿了小雨的语文书,忘记归还了?”这时,小明同学慢悠悠地举起手来:“老师,我想起来了,好像在我这,我之前和他借来抄笔记了。
”就这样,小明同学的一次不负责任的行为浪费了大家十几分钟的课堂时间。
除此之外,在平日的生活学习中,小明总是喜欢乱用其他同学的东西,例如,作业本,课堂笔记,课本等,这不仅对其他同学的生活学习造成了影响,同时,也给老师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另外,在进行班级大扫除的时候,其他同学都是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班级劳动当中,只有小明同学能拖就拖,遇到体力活就往后退,非但没有责任心,还不愿意帮助班级的同学。
二、原因分析在上述的案例中,小明同学是一个十分自我的孩子,他不懂得尊重别人,无论是对老师,对同学,甚至是对自己,都没有做到尽心尽力。
面对同学,他总是喜欢拿别人的东西,而且不能按时归还,甚至不告而拿。
这不仅会在其他同学需要这些物品的时候,对其他同学造成一定的困扰,同时,久而久之,其他同学也就不再愿意将自己的东西借给小明。
面对自己,小明甚至没有对自己认真负责,无论是自己的声誉,还是自己的作业任务,他都没有认真对待,这些都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三、提升中年级学生的责任心品格的措施(一)在班级管理中培养中年级学生的责任感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可以适当的将权力下放给学生,设立人人岗位班干部职位,让学生了解并注意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和生活,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更好的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责任感。
另外,身为班干部,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担当起榜样的作用,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多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作用。
“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与培养”浅议
![“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与培养”浅议](https://img.taocdn.com/s3/m/3c7060d849649b6648d747fb.png)
“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与培养”浅议【摘要】本文从目前中小学生责任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失这一普遍现象,指出这一现象的一些具体表现,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结合当前实际和中小学生特点提出了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具体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缺失培养我们可以这样简单地理解,社会责任感就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和集体负责,对国家和全社会负责。
我是一名高中一线教师和班主任,感着到目前中小学生的责任意识越来越淡漠,责任感严重缺失。
其实早在1996年联合国21世纪教育联合委员会就已经提出,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是21世纪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
但当时我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形成目前这样一种社会人格残缺,家庭和社会不太和谐的被动局面。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值得欣喜的是,一些有识之士和有关部门已经积极着手解决这一难题,国家领导也非常重视,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到了一个战略的高度,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问题的复杂性、严重性,我们必须动员全社会的人力和物力,集思广益,共同探索解决。
下面是我对这一问题的一些不成熟的见解和看法。
1.目前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具体表现其一,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精神支柱,信仰缺失,没有目标和理想,整天无所事事,上课不是玩手机就是睡觉,更有甚者就是想着晚上出去玩游戏或者上网。
有少数学生早恋,玩感情游戏,甚至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瞎混。
对自己的学习、前途和家庭毫不负责。
其二,一部分学生毫无纪律观念,经常违纪,影响他人学习、影响班级集体和学校。
比如2010年湖南娄底某高中某学生在上英语课时与同学下棋,老师指出,他们不但不听,反而辱骂、欧打老师。
其三,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管他人感受,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方设法要弄到手。
孩子在家庭中缺乏责任心案例
![孩子在家庭中缺乏责任心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fa5ba9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6.png)
孩子在家庭中缺乏责任心案例
案例一:小明是一个10岁的男孩,他的父母非常疼爱他,从小就满足他的所有需求。
然而,小明却变得越来越懒散,不愿意做家务,也不愿意学习。
每当父母催促他做作业时,他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脱。
在学校里,他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总是把自己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这种过度溺爱导致了小明缺乏责任心,无法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案例二:小红是一个12岁的女孩,她的家境并不富裕,父母为了生活忙碌奔波。
小红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都需要自己照顾,但她却总是把这些事情推给父母。
每当父母责怪她时,她总是抱怨自己很累,没有时间去做这些事情。
小红的这种态度让她的父母非常担忧,他们担心小红长大后会因为缺乏责任心而无法独立生活。
案例三:小华是一个14岁的男孩,他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非常重视他的教育。
他们为小华报了很多课外辅导班,希望他能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
然而,小华却对学习毫无兴趣,总是把时间花在玩游戏和看电视上。
每当父母责怪他时,他总是说:“这些都是你们让我学的,我不喜欢。
”小华的这种态度让父母非常失望,他们觉得小华缺乏责任心,无法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青少年教育失败的案例(2篇)
![青少年教育失败的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0aefa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6.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张华,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
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视。
然而,在张华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他最终走向了教育的失败。
二、家庭教育问题1. 父母过度溺爱张华的父母对他的溺爱程度非常高,从小到大,张华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导致他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在家庭中,张华习惯了享受,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2. 父母忽视教育方法张华的父母虽然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在教育方法上却存在误区。
他们常常采用棍棒教育,认为只有严格管教才能让孩子成才。
这种教育方式使张华产生了逆反心理,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3. 家庭教育环境不佳张华的家庭环境较为简陋,父母忙于农活,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
家庭中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张华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学校教育问题1. 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张华就读的学校,教师普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使得张华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无法发挥自己的潜能。
2. 学校管理存在漏洞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较为宽松,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不高。
这使得张华在课堂上随意发言、纪律散漫,逐渐养成了不良习惯。
3. 校园文化氛围不浓厚张华就读的学校,校园文化氛围较为淡薄,缺乏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这使得张华在课余时间没有充实自己的机会,导致他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
四、社会环境问题1. 社会风气不良张华所在的地方,社会风气较为复杂。
不良信息的传播,使张华受到了不良影响,导致他产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观念。
2. 网络成瘾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张华沉迷于网络游戏,荒废了学业。
他常常通宵达旦地玩游戏,导致视力下降、作息紊乱,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
3. 社会责任感缺失张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社会责任感。
他对待他人冷漠,对待集体活动不积极参与,这使得他在人际交往中遇到了困难。
五、案例分析张华的教育失败,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及改进建议
![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及改进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e19cbfff61fb7360b4c65ec.png)
否具有公平性 、 合理 性 、 正义性 , 久而久 之 , 成了 中小 少一事 的原则 , 造 要么 对上级 考核项 目、 惩 目标 和迎接 奖
中小学生社会 责任感 的缺失有 着较 为复杂 而深刻 所 当然 , 稍不顺心便哭 闹不休 、 不依 不饶 , 全无感 恩 回报 的社会 、 家庭 、 学校等方面的原因。 子从小就知道做事 可以急功近利 、 不择手段
1 以成 败 论 英 雄 和 拜 金 主 义 盛 行 的 社 会 风 气使 孩 连父母都不爱 、 家庭都 没有责 任感 的人 , . 对 你还能 指望
孤僻 , 感情冷漠 , 以及其他 不健康 的心理 问题。网络交 们为学校 、 班级担 当一定 的职 责, 这样 既可 以让他们体 流的随意性和隐匿性 , 也容易导致 中小学生交往 的不 负 会到成功 的快乐 , 正面强 化他们 的责任感 , 又可 以减轻
责任 , 甚至道 德缺失 。根 据 20 02年 对北 京 5所学 校的 学校和教 师的负担。 、 、
记 。随着年龄的增 大 , 孩子们会 纷纷效 仿。入学 以后 , 于德育范畴的社会责任教育更是鲜有 问津 了。 多数父母长辈为了不让孩 子输在起跑线 上 , 对孩子 的学 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 , 父母乃 至全 家几 代人的希望 和
4 互联网对 中小 学生社会 责任 感的培 养也 造成 不 . 网络交流 的虚拟性使 许多 中小 学生之 间的交往 以 习格外关注 , 忽视 了孩子责任意识 的教育。再加上现在 良影 响 疼爱全部倾 注在这一个 孩子身 上 , 般呵护 , 爱在所 间接形式 为 主, 百 溺 以符号 化 为特征 , 并且 不受 时 空 限制。 难免。有时即使孩子做错 了事情 , 不少家 长也是以孩子 这种交 际方式虽然 能提 高效率 , 阔眼界 , 开 但也直接 削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与社会责任感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与社会责任感](https://img.taocdn.com/s3/m/6d5dffe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5.png)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与社会责任感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案例分析引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案例,探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有效性以及对学生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案例一:义务植树行动背景描述:某小学开展了一次义务植树行动,邀请学生参与种植树苗,并讲解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
分析与讨论:这样的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又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了解到树木对净化空气、保护水源等方面的作用,激发了他们主动爱护环境的积极性。
此外,通过植树行动,学生倾注心血并共同参与一个大项目,增进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案例二:班级志愿者活动背景描述:一位小学教师组织全班学生成立了志愿者小组,定期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如参观疗养院、为老人献爱心。
分析与讨论: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学生不仅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还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通过与疗养院的老人交流,学生们了解到如何关心和照顾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也认识了社会中的不同群体,培养了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案例三:社会实践活动背景描述:一所小学组织学生们参观了当地的公益艺术展览和慈善活动,并与相关从业人员进行交流。
分析与讨论: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与公益艺术家和慈善人士交流,学生们了解到艺术对社会的正面影响以及慈善行为的重要性。
这种经历激发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参与意愿,培养了他们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结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通过开展各种案例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植树行动、志愿者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了解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公民意识,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字数:548字。
未成年教育的缺失案例(3篇)
![未成年教育的缺失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37597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1.png)
第1篇在我国,未成年人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未成年教育的缺失现象依然存在。
本文将以一个真实的案例——小明的悲剧,来揭示未成年教育的缺失问题。
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年仅12岁的男孩,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
他的父亲因工作繁忙,长期在外地,母亲则因为疾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小明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二、缺失的教育1. 家庭教育缺失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小明的母亲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
在她看来,只要小明能够吃饱穿暖,就是对她最大的安慰。
因此,小明在家庭教育方面严重缺失。
2. 学校教育缺失小明就读于一所农村小学,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无法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此外,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小明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面临诸多困境。
3. 社会教育缺失小明生活的农村地区,社会风气较为淳朴,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良现象。
例如,赌博、毒品等不良风气在小明所在的村庄时有发生。
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小明对这些不良现象产生了好奇心,开始模仿。
三、悲剧发生1. 逃学上网小明因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学习成绩一直不尽如人意。
为了逃避现实,他开始逃学,沉迷于网络游戏。
在游戏中,他找到了一种暂时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2. 深陷赌博随着网络游戏的深入,小明逐渐了解到赌博的乐趣。
他开始尝试用零花钱进行赌博,结果输得越来越多。
为了还债,他开始向同学借钱,甚至偷窃。
3. 家庭破碎小明的行为逐渐被家人发现,家庭矛盾不断升级。
最终,小明与母亲的关系破裂,被迫离开家。
他无处可去,只能流浪街头。
4. 痛苦的结局在流浪街头的过程中,小明经历了无数磨难。
他遭受了暴力侵害,染上了疾病。
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小明因饥饿和寒冷而离世。
四、反思小明的悲剧让我们看到了未成年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缺失,共同导致了小明的悲剧。
为了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未成年教育工作:1. 家庭教育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缺乏责任教育的案例(2篇)
![缺乏责任教育的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40104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19.png)
第1篇一、背景责任教育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家庭负责。
在我国,责任教育一直被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但现实中,许多家庭和学校在责任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一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责任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诸多问题。
本文将结合一个典型案例,分析缺乏责任教育的表现及危害。
二、案例小明,一个17岁的男孩,本应是在校园里享受青春、努力学习的好时光,然而,他却因为缺乏责任教育,走上了一条令人惋惜的道路。
小明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普通工人。
从小,小明就表现得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异。
然而,随着小明的成长,他逐渐暴露出缺乏责任感的倾向。
1. 学习方面:小明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经常抄袭同学的作业,考试作弊。
他认为,只要成绩好,其他方面都可以不管。
这种观念让他对学习缺乏责任感,成绩逐渐下滑。
2. 生活方面:小明在家里懒散,不爱打扫卫生,经常让父母为他收拾。
他认为,这是父母应该做的。
这种观念让他对家庭缺乏责任感。
3. 社会交往方面:小明在与同学、朋友交往中,自私自利,不懂得关心他人。
他认为,自己只要快乐就好。
这种观念让他对社会缺乏责任感。
4. 法律观念方面:小明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接触到一些不良信息,开始模仿一些违法行为。
他认为,这些行为只是小事,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这种观念让他对法律缺乏责任感。
三、缺乏责任教育的危害1. 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缺乏责任教育导致小明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养成良好的习惯,无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将影响他今后的生活和工作。
2. 对家庭的影响:小明缺乏责任感,让父母为他担忧,家庭负担加重。
同时,小明对家庭的忽视,使家庭关系紧张,影响家庭和谐。
3. 对社会的影响:小明缺乏责任感,可能导致他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给社会带来安全隐患。
此外,他自私自利的性格,也会影响周围人的情绪,不利于社会和谐。
四、对策与建议1. 家庭责任教育: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成长,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孩子在家庭中缺乏责任心的案例
![孩子在家庭中缺乏责任心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76ab0c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f.png)
孩子在家庭中缺乏责任心的案例
以下是一个关于孩子在家庭中缺乏责任心的案例:
小明是一个五年级的学生,他在家里非常缺乏责任心。
每天放学回家后,他总是把书包一扔,然后坐在电视机前玩电子游戏,或者拿起手机浏览社交媒体。
他从不主动做家务,如收拾房间、洗碗或打扫卫生。
当父母要求他做家务时,他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脱,比如“我在学校很累”、“我还有很多作业要做”等等。
即使被迫做了家务,他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总是抱怨不停。
除了缺乏责任心,小明还有一些不良习惯。
比如,他经常把东西乱扔乱放,不注意个人卫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等。
这些不良习惯不仅影响了他的学习,还影响了他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小明的父母曾经多次与他沟通,试图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改正。
但是,小明总是听不进去,认为父母是在找茬、唠叨。
他的态度让父母非常失望和担忧。
这个案例表明,孩子缺乏责任心和不良习惯会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父母应该从小就教育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成为有责任感、积极向上的人。
责任的教育案例分析(2篇)
![责任的教育案例分析(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fc97a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a.png)
第1篇背景介绍:小明,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父母只能供他完成基础教育。
小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学习成绩一直不错。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明开始对学习失去兴趣,经常逃课、打架,甚至在学校里闹事。
老师和家长都感到十分困扰,不知道如何引导小明走上正轨。
案例分析:1. 教育责任缺失在小明的成长过程中,教育责任缺失是导致他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首先,家庭教育的缺失。
由于父母忙于农活,很少有时间陪伴小明,导致小明在家庭中缺乏关爱和引导。
其次,学校教育的缺失。
老师对小明的关注度不够,没有及时发现他的问题,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帮助。
2. 责任教育的重要性责任教育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在小明的案例中,责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3. 案例实施(1)家庭责任教育首先,家长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多关心小明的生活和学习,给予他足够的关爱。
同时,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小明的个性,引导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校责任教育学校要加强对小明的关注,及时发现他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展责任教育:- 举办主题班会,引导小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激发他改正错误的决心;- 开展课外活动,让小明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强责任感;- 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共同关注小明的生活和学习。
(3)社会责任教育社会要为小明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关注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要共同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小明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4. 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责任教育,小明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努力改正。
他不再逃课、打架,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他的关注和关爱让他感受到了温暖,使他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结论:通过本案例可以看出,责任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共同努力,关注学生的教育问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爱心的人。
社会实践教育案例分析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教育案例分析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1d3c477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b.png)
社会实践教育案例分析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教育是指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
社会实践教育案例分析在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社会实践案例,探讨社会实践教育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促进作用。
案例背景该社会实践案例发生在一所中学。
学生们在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前往当地的贫困社区,与贫困家庭展开互动,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深入了解了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和困境。
他们发现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意识到贫困是一个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个人的困扰。
这种感知和理解激发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
他们开始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种不公平现象。
一位学生说,“我意识到幸福的生活并不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应该助人为乐,用自己的行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实践能力提升在这个案例中,学生们不仅了解了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还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他们通过与贫困家庭的互动,发现了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
例如,一些学生组织了募捐活动,为当地的贫困家庭筹集了一定的资金和物资。
另外一些学生通过向企事业单位反映贫困家庭的情况,争取更多的帮助和资源。
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主动思考和行动,并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
合作与团队意识培养在这个社会实践案例中,学生们是以一个团队的形式参与活动的。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合作。
这种合作与团队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许多学生表示,在活动中,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协调团队中的分工和合作关系。
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也为他们今后面对各种社会问题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总结与启示通过这个社会实践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实践教育对于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品德与生活第十册公民责任与社会义务案例分析
![小学品德与生活第十册公民责任与社会义务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8c445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c.png)
小学品德与生活第十册公民责任与社会义务案例分析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和社会义务意识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通过学习公民责任与社会义务的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激发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本文将通过几个案例分析,探讨小学生在面对公民责任与社会义务时的具体举措。
案例一:垃圾分类的责任小张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居住的城市最近推行了垃圾分类新政策。
学校也组织了一次垃圾分类教育活动。
小张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在学校和家庭中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且自觉地按照要求将垃圾分类投放。
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参加了社区里的垃圾分类志愿者活动,帮助邻居们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
这个案例体现了小张在面对公民责任时的积极行动。
他不仅主动学习了垃圾分类的知识,还以身作则地在家庭和社区中倡导垃圾分类。
通过这样的案例分析,能够鼓励其他学生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案例二:尊重他人的权利小芳是一个爱讲笑话的小学生,但有时候她的笑话可能会伤害别人的感情。
一次,她在班级里开了一个玩笑,不料却让一个同学流下了眼泪。
小芳立即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向同学道了歉,并主动承诺不再开这样的玩笑。
这个案例展示了小芳在面对自己行为造成的伤害时的责任感与认知能力。
她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伤害,并且勇于向对方道歉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这样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到尊重他人的权利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同时也鼓励他们在面对自己的错误时及时纠正,并向他人道歉。
案例三:关心社区环境小明是一个住在偏远乡村的小学生,他注意到村里的道路状况非常糟糕,给居民的交通出行带来了困扰。
于是,他主动筹款购买了几袋石子,并组织志愿者清理了道路上的杂草和垃圾,并进行重新铺路的工作。
他的行动不仅得到了邻居们的认可和支持,也得到了村干部的表扬和奖励。
这个案例体现了小明关心社区环境的责任心。
他不仅主动行动起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了社区的道路环境,还得到了社区的肯定。
社会责任缺失案例
![社会责任缺失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849551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1.png)
社会责任缺失案例社会责任缺失案例:环境污染一、案例背景某地区的一家化工厂长期以来没有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该化工厂主要从事染料生产,但其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
该案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社会争议,成为一个典型的社会责任缺失案例。
二、案例描述1. 化工厂的排放问题该化工厂长期以来没有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和废气处理设备,直接将废水和废气排放到周边的河流和大气中。
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机物,导致周边水体受到严重污染,不仅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还给周边居民的饮水安全带来了威胁。
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则通过大气传播,对周边居民的健康产生了潜在的风险。
2. 社会影响该化工厂所在地的居民对其环境污染问题表示强烈不满,多次举行抗议活动,要求政府采取措施解决该问题。
由于该化工厂是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政府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然而,由于化工厂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社会舆论对其进行了广泛的谴责,媒体也加大了对该化工厂的曝光力度,使得该案例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三、案例分析1. 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该化工厂之所以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由于其对环境保护的漠视和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
化工厂管理层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没有将环境保护纳入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中。
此外,政府在环境监管方面的不力也是导致该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之一。
2. 环境污染的影响该化工厂的环境污染问题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首先,受到污染的水源使得居民的饮水安全受到威胁,可能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其次,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对周边居民的呼吸系统和健康状况产生了潜在的危害。
此外,环境污染还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四、案例解决方案1. 加强环境监管政府应加强对化工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并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案例分析
社会责任感是我国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每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它是我们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基础。
中小学生是我国特殊的公民,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未来中国梦的实现者。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状况却令人担忧,下面的案例就说明目前一些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问题,我们教育者只有认真分析形成这种问题的原因,采取得力措施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才能使他们担当起社会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我县召开了第27届田径运动会,圆满成功,只是有一个问题让人不理解,那就是会场的环境遭到破坏。
我县体育场是近几年建设的,基本建设标准较高,有壮观的观礼台、平整的运动场,场地四周绿树成荫、繁花似锦。
参加县运动会的主体是中小学生,还有社会各界人士。
运动会进行过程中,在中小学生方阵中间,垃圾成堆,矿泉水瓶子、饮料瓶子、水果皮、小食品包装袋、餐巾纸等到处都是,纸片、塑料袋横飞。
尽管有垃圾箱,但很多学生不往里扔;尽管设有清洁工不断清扫,但不少学生随手扔的现象,让清洁工头疼。
会议组织者三番五次强调要保持场内卫生,学校领导也对学生说服教育,但是效果不佳。
在体育场边缘的小树林中,总有学生往树枝上挂东西,导致树枝折断,附近的鲜花、绿草被学生踩踏。
还有这样一幕:一初中女生将香蕉皮扔在跑道上,一管理人员上前制止,让她捡起来。
女生说:“不是我扔的,我没有责任捡它,即使是我扔的,也有打扫卫生的清洁工负责清扫,与我何干!”管理人员说:“就是你扔的,我亲眼看到的,保持环境卫生人人有责!”
女生仍不承认,居然傲慢地走开了。
在场的人看到后都愤愤不平,认为现在的中小学生责任意识、环保意识太差,太缺乏教育了。
上述案例说明了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问题。
在体育场上不遵守环境卫生有关规定,随便乱扔垃圾,不但是不道德行为,而且是严重的社会责任感缺失行为。
中小学生理应当遵守社会公德,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可现实生活中却与此相反,做出一些违背社会公德、不负社会责任的行为。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原因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上自私自利、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等思想意识潜滋暗长,并有迅速漫延之势。
在经济领域,一些不法商人,置国家法律于不顾,肆意造假,以次充好,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也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在政治领域,一些腐败官员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污染了社会风气。
这些不良社会现象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定会造成负面影响。
另外,社会上对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宣传不够,公民对国家、社会应该负有什么责任?中小学生应该负有什么责任?都不是很清楚。
不能大张旗鼓地宣传那些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即使有宣传,也只是一阵风罢了,没有形成法律和制度。
二、学校原因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块:教学、教育、后勤。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战略主题,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主要是高考、中考、期
末统一考试等考试指挥棒的影响。
这个影响力很大,社会、家庭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不看别的,就看升学率,甚至只看升学个数。
因此在学校工作中,教学是实指标、硬指标,教育(德育)是虚指标、软指标。
学校不能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安排一些德育活动不愿意接受,组织一些德育活动也不愿意参加,理由是怕耽误教学时间,影响升学率,使学生失去接受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机会。
另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也不能很好地配合与沟通,学生只在学校这个狭小空间接受教育,很难走到社会的广阔天地间接受教育,因为安全问题制约着学校的校外活动。
这样,学生只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对社会的很多事情不了解,更不了解有哪些社会责任了,因此出现上述案例中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三、家庭原因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离不开家庭,如果一个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培养起来了,那么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就不难了,试想,一个对家庭都不负责任的孩子怎么会在社会中担当起责任?然而,据调查了解到孩子在家庭中能够担当责任的却不多,这和我们的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家庭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再加上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此有条件娇惯和溺爱孩子。
很多家长都认为只有娇宠孩子,他将来才能出人头地。
其不知娇宠过度只能适得其反。
现代家庭多属核心家庭,即“6十1”型家庭,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6位长辈呵护1个宝宝,在家庭中是以孩子为中心的,6位长辈整天要为孩子转,服务于孩子的起居生活。
在孩子小的时候,这些服务是应该的,但很多家庭在孩子上初中时
还是百般呵护,不让孩子承担一点家务,甚至连内衣内裤、手帕也不让其自己洗,有的家长还代替孩子到学校做值日,这种全方位替代式的呵护,扼杀了孩子应有的自理、自立能力,也扼杀了他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对他将来走向社会和自身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得到责任感的培养,在社会上就难以担当社会责任了,这是产生案例中那种现象的家庭原因。
四、学生自身原因
现在的中小学生都是九零后、零零后,他们赶上了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好时代,是改革开放成果的享受者。
一些中小学生平时不注重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不能从社会正能量中吸取营养,不能从丰富的学习资源中吸取养料,使得他们思想迷茫、不思进取,过分地讲究吃、穿、玩,对国家大事不关心、对社会责任不担当,甚至连力所能及的义务也不愿意承担。
还有些中小学生整天盲目追星和网络游戏,他们的理想、道德、社会责任感逐步被淡化。
做好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工作,不止是学校的事情,全社会都要肩负起教育的责任。
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只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将来他们才能承担起“天”降的大“任”。
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媒体宣传公民尤其是中小学生应负哪些社会责任,同时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那些敢于担当社会责任、对社会有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让他们的事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对不履行责任、义务的人要给予必要的惩戒,使中小学生在社会中吸取正能量,营造
他们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是学校要加大教育力度。
中小学校要把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纳入到学校的议事日程上,把社会责任感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到各项活动中,如募捐、志愿者行动等,以此来培养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是家庭要发挥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作用。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要从家庭做起,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家庭责任感,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进而为父母担忧。
让孩子知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只有在家庭中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将来走向社会才能敢于担当社会责任。
【邓炳华,黑龙江省龙江县教师进修学校德育部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姜慧超,黑龙江省龙江县教师进修学校德育部教研员,中学一级教师】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2、推销产品要针对顾客的心,不要针对顾客的头。
3、不同的信念,决定不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