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地区室外给水排水设计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陷性黄土地区室外给水排水设计探讨

【摘要】西北地区包括黄土高原上的湿陷性黄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类土质,具有强度高,遇水容易湿陷下沉的特点,本文就位于湿陷性黄土地质上的某工程为例,进行研究与探讨,简要地通过检漏管沟、防护距离以及管道检漏的防水措施、管道的接口形式、管材的选用等方面的内容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黄土地区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为类似的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建议。

【关键字】湿陷性黄土;给水排水;设计;室外

0引言

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在我国陕西、甘肃、山西大部分地区,宁夏、河北、内蒙古、东北三省、青海等地也有分布,土质的特点表现为强度较高,但是如果遇到水就会表现为软化效应,使土的承载能力显著降低,甚至由于下陷,使土在自身重力以及部分附加应力的作用下发生沉降,湿陷性黄土是一种下沉量大、下沉速度快的黄土,湿陷性黄土遇到水发生的失稳变形,一直以来对建筑物的危害就较大,所以防水问题是湿陷性黄土地区工程设计的重点,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其中配套的给排水工程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就很明显了,本文就某厂工程的给排水设计为例,从各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其需要注意的措施。

1工程概况

位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某厂总占地面积约为29平方公里,该场地的地貌为黄土缘边台地,整个厂区属于半填半挖的非岩质边坡,大部分地段的地质属于湿陷性黄土,自重湿陷性黄土的表现形式为黄土在自重条件的作用下被水浸湿,就会发生显著的下沉,厂区黄土层含水量小,地下水埋深约为80米,可以不考虑地下水对建筑物的影响。

2给水排水设计

1)给排水管道材料与接口设计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给排水设计,管道本身的强度及接口的严密性非常重要,因为管道与接口本身与黄土接触,因此保证水不会从管道中泄露是最关键的部分,这是防止建筑物地基湿陷性沉降的第一步,从最近几年的工程实践情况来看,塑料管有着重量轻,耐腐蚀,水流阻力小,节约能源,安装简捷,综合造价低廉等优点,因此较多地参与到湿陷性黄土地区的给排水设计当中,但是对于大管径的塑料管生产来说,却有生产厂家少、技术不成熟、产品质量不稳定而且管材与管件的配套不够完善等缺点,造成工程采购上的部分困难,增加了造价。在实际工程中,直径小于150毫米的排水管道可以采用排水用柔性接I=1承插式铸铁管及管件,A型柔性连接以抵御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均匀沉降,增强管道的安全性,防止渗水;直径大于200毫米的排水管道则可以采用离心成型钢筋混凝土管,采

用套管连接,石棉与水泥的比例为一比三。

为了预防管道锈蚀渗水造成建筑物湿陷,明装排水铸铁管除锈以后可以刷两道防腐漆,管沟内的排水铁管与附件在外侧刷铁红醇漆两道,再涂刷过氯乙烯防腐漆,管沟内的钢管则采用特强级环氧煤沥青进行防腐。

2)检漏管防水措施设计

厂区的建筑物根据其重要性、高度以及受水的可能性分为三类:甲类、乙类和丙类,防水措施一般用于乙类和丙类建筑物,因此不同的用水车间和建筑物应当设置不同类型的检漏管沟:室外重力管道按建筑物的重要性在距离建筑物7到12米外侧直埋,在建筑物防护范围内选择与室内管沟类型相同的室外管沟,并以1%的坡度排至室外的检漏井,如果室外排水管道不能满足建筑物的防护距离,则在防护范围内做C型防水钢筋混凝土管沟。

3)室外压力管道设计

室外的压力管道应当全程都做管沟,但是管沟按照一定的坡度,则会增加埋深,影响工程的造价,因此,为了节省造价,本工程的压力管道可以布置在半通行的管沟部分,管沟的结构用料仍然用C型防水混凝土,出用户管沟应当按照1%的坡度排向检漏井。

4)室外排水管道设计

室外的排水管道除了建筑物防护范围内应当做检漏管沟以外,其余直埋的排水管道应当按照《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及《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等的相关规定设计,管道基础和排水检查井的基础应当按照国标图集04S531来进行,在进行检查井选用时,采用防水性能较好的钢筋混凝土检查井。

3结语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设计中,最需要考虑的就是防止建筑物的地基湿陷,因此在该地区进行给排水设计的意义和作用不言而喻,在初步设计的阶段,设计人员就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来进行设计,在车间进行给排水设计的配管时,充分考虑管网的走向;在管沟选型时,考虑与室外管沟的连接;在满足建筑物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多与其他专业协商,尽量将用水设施集中设置在一个地方,并避免底层用水,以通过缩短或者减少设计中的地下管线,减少地基产生湿陷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盛培基.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节能问题应引起重视[J]. 江西能源, 2007, (3).

[2] 刘中平.住宅给排水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山西建筑, 2007, (27).

[3] 邱国均, 戴陆洲.住宅给排水工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 2007, (11).[4] 杨天强.我国建筑给排水实用新技术[J]. 科技咨询导报, 2007, (28).

[5] 宋明.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几点经验[J]. 科技咨询导报, 2007, (23).

[6]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