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营养-讲义.ppt
合集下载
早产儿营养ppt课件
辅食添加
早产儿添加辅食的时间应根据宝宝的 发育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而定,应选择 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逐步增 加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03
早产儿营养问题与解决方 案
喂养不耐受
喂养不耐受是指早产儿在喂养过 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消化系统症状,
如腹胀、腹泻、呕吐等。
喂养不耐受的原因可能与早产儿 消化酶活性不足、肠道菌群不成
熟、喂养方式不当等有关。
解决喂养不耐受的方法包括调整 喂养方式、使用酶制剂、益生菌 等,以促进早产儿消化系统的成
熟和适应。
营养不足与过度
早产儿营养不足是指由于摄入的营养素不足,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导致生 长迟缓、营养不良等问题。
早产儿营养过度则是指摄入的营养素超过了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容易导致肥胖、代 谢性疾病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关注早产儿的护理 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 在的健康问题,以确保其健康成
长。
04
早产儿营养研究与进展
最新研究与发现
早产儿营养需求
研究发现早产儿对能量、蛋白质、 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需求 与足月儿存在差异,需根据胎龄、 出生体重和生长速度制定个性化
的喂养方案。
早期营养干预
研究表明早期营养干预对早产儿 生长发育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早期喂养可促进肠道发育和功能 成熟,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
02
早产儿营养摄入
母乳与配方奶的选择
母乳
早产儿最好首选母乳喂养,因为 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免疫活性 物质,有助于早产儿发育和减少 感染风险。
配方奶
在母乳不足或无法母乳喂养的情 况下,可以选择特制的早产儿配 方奶,以满足早产儿特殊的营养 需求。
喂养方式与技巧
少量多次
早产儿添加辅食的时间应根据宝宝的 发育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而定,应选择 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逐步增 加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03
早产儿营养问题与解决方 案
喂养不耐受
喂养不耐受是指早产儿在喂养过 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消化系统症状,
如腹胀、腹泻、呕吐等。
喂养不耐受的原因可能与早产儿 消化酶活性不足、肠道菌群不成
熟、喂养方式不当等有关。
解决喂养不耐受的方法包括调整 喂养方式、使用酶制剂、益生菌 等,以促进早产儿消化系统的成
熟和适应。
营养不足与过度
早产儿营养不足是指由于摄入的营养素不足,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导致生 长迟缓、营养不良等问题。
早产儿营养过度则是指摄入的营养素超过了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容易导致肥胖、代 谢性疾病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关注早产儿的护理 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 在的健康问题,以确保其健康成
长。
04
早产儿营养研究与进展
最新研究与发现
早产儿营养需求
研究发现早产儿对能量、蛋白质、 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需求 与足月儿存在差异,需根据胎龄、 出生体重和生长速度制定个性化
的喂养方案。
早期营养干预
研究表明早期营养干预对早产儿 生长发育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早期喂养可促进肠道发育和功能 成熟,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
02
早产儿营养摄入
母乳与配方奶的选择
母乳
早产儿最好首选母乳喂养,因为 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免疫活性 物质,有助于早产儿发育和减少 感染风险。
配方奶
在母乳不足或无法母乳喂养的情 况下,可以选择特制的早产儿配 方奶,以满足早产儿特殊的营养 需求。
喂养方式与技巧
少量多次
早产儿营养案例PPT课件
母乳
蛋白质含量高但利用低 钙磷含量不足 含有较多生长必须脂肪酸 免疫保护作用 室温下 冰箱
4h 2~4℃ 48h
低温冰箱
-20 ℃ 3月
母乳添加剂
以牛乳为原料 强化成分主要为蛋白质 矿物质及维生素 每 100ml 增加 14 大卡 粉剂或液体 先给半量 24h 能够耐受给全量
指生后4天以内开始喂养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2, ( 2 ):CD001970
喂养时间 体重>1500g 无临床异常情况 生后 12小时内肠道内喂养 极低出生体重儿 无临床异常情况 生后头 3天内肠道内喂养 2~3 周内达到完全肠内喂养
喂养内容
早产儿配方奶
热卡
蛋白质 乳糖 矿物质 维生素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强化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
喂养量< 100~150ml/kg /day
补充维生素A、D、C
非强化母乳或婴儿配方奶
补充多种维生素
铁强化配方奶或铁强化HMF提供
需要量> 2mg/kg /day
Nutr Clin Pract 2009, 24: 363-376
喂养量
0.5~1ml/kg /h 12~24ml/kg /d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5, ( 3 ):CD000504
不同体重早产儿喂养量
出生体重 生后日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00g 12 24 36 48 60 72 84 96 120 144 156 1001~1500g 喂养量( ml/kg· d) 16 24 32 48 64 80 104 128 152 >1500g 24 40 64 88 112 136 152
早产儿营养管理 ppt课件
ppt课件
2
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一组特殊的群体。 已成为备受瞩目的医学和社会问题。随着早产 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逐年提高, 人们更加关注早产儿的营养与健康。
ppt课件
3
合理的营养支持策略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关键
环节之一,不仅关系到近期的生长发育,而且会 影响到远期的预后,充足均衡的营养是保证早产 儿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
ppt课件
17
母乳喂养的近期益处
母乳喂养的近期好处:可以降低NEC的发生率;
Sisk等对202例VLBW婴儿采用自己母亲的母乳进行喂养: VLBW婴儿出生14d内肠道营养中至少50%为母乳,可使 NEC风险明显降低。ELBW婴儿生后14内喂养成分中每增 加100ml/kg母乳,14d后NEC或死亡可减少13%。
母乳喂养可为成长期婴儿提供长期的保护作用:减少感染性疾病、过敏 性疾病的发生,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维持恰当的体成分构成,避免肥胖, 保护心血管系统远期健康及降低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ppt课件
19
由于母乳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早产儿在生后早期即应开 始母乳喂养; 国际卫生组织、美国儿科学会和欧洲儿科胃肠、肝病和营 养学会等均积极倡导在NICU进行母乳喂养; 初乳对早产儿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尤为 重要。 初乳成为早产儿生后的第一口奶是我们临床工作努力的目 标。
第三阶段称“出院后时期”,是指出院至1岁,目标是完成追赶性生长。
ppt课件 6
不同体重标准反映了出生前宫内营养储期备的差异,不同 的年龄阶段反映了随着生后的成熟其生长和代谢的变化。
早产儿喂养策略随个体不同、年龄段不同而不同。
(5)早产儿保健ppt课件
早产儿生理特点 血液系统
• 血容量 足月儿85ml/kg ,早产儿89-105ml/kg • 出生时白细胞数量较多(15-20×109/L) 4-6天内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 血红蛋白含量较高(Hb 153-156±12-13g/L) • 维生素K依赖因子Ⅱ、Ⅶ、Ⅸ、Ⅹ活性低
• 易早期出现贫血,贫血程度重
系统
住院期间常见问题
• 呼吸窘迫综合症(RDS) • 呼吸暂停 • 慢性肺部疾病 • 动脉导管未闭
出院后注意事项
慢性肺疾病恢复期,肺功 能逐步恢复,需合理喂养、 关注呼吸、肤色、哺乳能 力,预防感染。
若出院时仍未闭合,需动 态复查,并关注呼吸、心 率、肤色、哺乳能力。 合理喂养,注意哺乳能力、 呕吐、腹胀、排便情况。
早产儿出院后护理 营 养 ü 强化母乳--早产儿最优化的喂养方式 • 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尤其是出院前评价 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强化母乳喂养至 胎龄40周 • 此后母乳强化的热卡密度应较住院期间略低, 如半量强化(72kcal/100ml),根据生长情况 而定
早产儿出院后护理 营 养 ü 配方奶喂养 • 早产儿配方奶: 人工喂养的极(超)低出生体 重儿需要喂养至胎龄40周;如母乳喂养体重增 长不满意可混合喂养(早产儿配方奶不超过每 日总量的1/2),作为母乳的补充。 • 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PDF): 各种营养素和 能力介于早产儿配方奶和标准配方奶之间的一 种早产儿过渡配方奶,适用于人工喂养的早产 /低出生体重儿或作为母乳补充。
• 早产儿: 1、 常出现周期性呼吸,即呼吸停止<20秒, 但不伴有心率缓慢及发绀
2、呼吸暂停:呼吸停止>20秒,伴有心率缓 慢<100次/分及发绀 3、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生理特点 消化系统
早产儿课件PPT课件
蛋白质需求量大
早产儿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需要 更多的蛋白质来支持生长发育。
母乳喂养优势及技巧
母乳喂养优势
母乳可提供早产儿所需的 全面营养,同时有助于增 强免疫力、促进智力发展 等。
母乳喂养技巧
早产儿吸吮能力较弱,需 采用特殊的哺乳姿势和喂 养方法,如侧卧哺乳、挤 压乳房等。
母乳强化剂使用
对于部分早产儿,医生建 议使用母乳强化剂以提高 母乳的营养密度。
早产儿课件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早产儿概述 • 早产儿生理特点 • 早产儿营养需求与喂养策略 • 早产儿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 早产儿心理行为发展及干预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早产儿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259 天)的新生儿,其中胎龄小于28 周者称为极早早产儿或超未成熟 儿。
社会对早产儿家庭的关注和支 持将不断加强,为早产儿家庭
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加强呼吸道管理,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促进肺部发育。
呼吸道感染
注意手卫生和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感染,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消化系统疾病防治策略
喂养不耐受
采用少量多次喂养方式,逐渐增加奶量,避免过 度喂养。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保持肠道通畅,避免感染,必要时手术治疗。
胃食管反流
调整喂养姿势和奶量,避免过度喂养和哭闹时喂 奶。
。
02
认知行为疗法
引导早产儿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
03
家庭干预
对家庭环境进行评估和干预,提高父母的育儿技能和改善家庭氛围。
早产儿保健PPT课件
• 败血症 • 肺炎
早产儿常规护理和随访 注意预防感染。
10
早产儿出院后护理
保温 营养 感染预防 体位
11
保温
正常体温(36.5-37.5℃) 手足温暖 室温控制(24-26℃/22-24℃/18-22℃) 袋鼠式护理 带帽 洗澡(室温25℃±,水温35-40℃,迅速擦干)
• 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尤其是出院前评价 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强化母乳喂养至 胎龄40周
• 此后母乳强化的热卡密度应较住院期间略低, 如半量强化(72kcal/100ml),根据生长情况 而定
17
早产儿出院后护理 营 养
配方奶喂养 • 早产儿配方奶: 人工喂养的极(超)低出生体 重儿需要喂养至胎龄40周;如母乳喂养体重增 长不满意可混合喂养(早产儿配方奶不超过每 日总量的1/2),作为母乳的补充。 • 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PDF): 各种营养素和 能力介于早产儿配方奶和标准配方奶之间的一 种早产儿过渡配方奶,适用于人工喂养的早产 /低出生体重儿或作为母乳补充。
• 生理反射较弱 • 易发生脑室管膜下出血----双下肢痉挛性脑瘫
脑室管膜下存在丰富的胚胎生发层组织 • 易发生脑白质损伤-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6
早产儿生理特点 泌尿系统
• 浓缩功能差和肾溶质负荷重。需更多的水才能 完成对溶质的排出 • 肾糖阈较低,尿糖阳性率高 • 晚发性酸中毒
碳酸氢根阈值低,排酸能力差
30
对出生胎龄≤34W,或出生体重<2000g的 早产儿,应进行眼底病变筛查,随诊直 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
31
筛查间隔时间应根据第一次检查结果而定。 如双眼无病变或仅有1期病变,可隔周复查一次, 直到ROP退行,视网膜血管长到锯齿缘为止。
早产儿静脉营养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
9
营养需要及营养液的成分
❖ 『脂肪需要』胃肠道外营养中应用脂肪乳剂即 可满足热卡需要,又科降低所需葡萄糖的浓度, 并预防必需脂肪酸缺乏。此外,由于其对血管 壁的作用,脂肪乳与其他营养液一起输入,可 较长时间保持周围静脉通畅。早产儿脂蛋白脂 酶活性差,细胞摄取,利用脂肪酸能力低,应 缓慢输入,24小时平均连续输入。
❖ 1.每天测量体重、每周测身长、头围、皮下脂 肪厚度
❖ 2.血生化检查 ❖ 3.必要时做血常规、凝血及血培养
完整版课件
15
结论
❖ 胃肠道外营养并不是毫无危害,应掌握有关代 谢知识及操作技术,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及 时发现及处理各种生化代谢异常,继发感染等。 才可以避免严重的合并症。
完整版课件
16
新生儿科
早产儿静脉营养
完整版课件
1
早产儿静脉营养
❖ 定义:静脉内营养又称胃肠道外营养(PN), 对长期不能接受经口喂养的患病新生儿及早产 儿通过静脉提供各种营养素,达到正常的生长 发育。
完整版课件
2
适应症
❖ 1.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外科手术治疗前后; ❖ 2.短肠在综合征; ❖ 3.NEC内科保守治疗患者; ❖ 4.严重RDS,频发呼吸暂停需用呼吸机而不能鼻饲者; ❖ 5.顽固性腹泻; ❖ 6.无法从胃肠道喂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及早产儿; ❖ 7.严重营养不良者.
完分
❖ 『维生素需要』维生素需要量以口服量为基础。可在 静脉营养液中加维生素液体制剂。
❖ 1.可用静脉营养的复合维生素:水乐维他、九维他、 嘉利多维等。
❖ 2.脂溶性维生素(A、D、E)(脂维他、维他利匹特), 其中30~80%的含量在输注时流失。由于维生素粘在 注射器上,或因光疗使其成分下降。将复合维生素加 入脂肪乳溶液中,可将其流失率降至10%。
早产儿保健讲解PPT
早产儿的皮肤较薄,容易受伤和感染 早产儿的呼吸系统不完全发育,需要特 殊呼吸支持
早产儿的身体特点
早产儿的消化系统较不健全, 需要特殊的喂养方式
早产儿的保健 要点
早产儿的保健要点
早产儿需要在保温箱中保持恒温,避免 感冒和体温过低 早产儿需要经常观察呼吸情况,及时就 医处理呼吸困难
早产儿的保健要点
早产儿的康复 训练
早产儿的康复训练
早产儿可能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帮助促 进身体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康复训练可以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 等方面的专业指导
早产儿的康复训练
家庭成员需要积极配合康复训 练,源自进早产儿的康复进程早产儿的心理 支持
早产儿的心理支持
早产儿的家庭成员需要给予早产儿充分 的关爱和心理支持
早产儿的发育监测
早产儿发育不良时,需要及时 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早产儿的家庭 护理
早产儿的家庭护理
家庭成员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 免给早产儿带来感染风险
家庭成员需要提供温暖和安全的环境, 为早产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早产儿的家庭护理
家庭成员需要定期与医生交流 ,了解早产儿的健康状况并咨 询相关问题
家庭成员可以通过亲子互动、温暖的陪 伴等方式,帮助早产儿建立安全感
早产儿的心理支持
家庭成员需要理解早产儿可能 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给予积极 的心理支持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早产儿需要定期体检,及时发 现和处理身体问题
早产儿的喂养 方式
早产儿的喂养方式
早产儿刚出生时无法吸吮,需要通过胃 管喂养
随着早产儿成长,可以逐渐过渡到母乳 或奶粉喂养
早产儿的喂养方式
早产儿喂养需要按照专业医生 的建议进行,避免过度喂养或 不足喂养
早产儿的身体特点
早产儿的消化系统较不健全, 需要特殊的喂养方式
早产儿的保健 要点
早产儿的保健要点
早产儿需要在保温箱中保持恒温,避免 感冒和体温过低 早产儿需要经常观察呼吸情况,及时就 医处理呼吸困难
早产儿的保健要点
早产儿的康复 训练
早产儿的康复训练
早产儿可能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帮助促 进身体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康复训练可以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 等方面的专业指导
早产儿的康复训练
家庭成员需要积极配合康复训 练,源自进早产儿的康复进程早产儿的心理 支持
早产儿的心理支持
早产儿的家庭成员需要给予早产儿充分 的关爱和心理支持
早产儿的发育监测
早产儿发育不良时,需要及时 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早产儿的家庭 护理
早产儿的家庭护理
家庭成员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 免给早产儿带来感染风险
家庭成员需要提供温暖和安全的环境, 为早产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早产儿的家庭护理
家庭成员需要定期与医生交流 ,了解早产儿的健康状况并咨 询相关问题
家庭成员可以通过亲子互动、温暖的陪 伴等方式,帮助早产儿建立安全感
早产儿的心理支持
家庭成员需要理解早产儿可能 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给予积极 的心理支持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早产儿需要定期体检,及时发 现和处理身体问题
早产儿的喂养 方式
早产儿的喂养方式
早产儿刚出生时无法吸吮,需要通过胃 管喂养
随着早产儿成长,可以逐渐过渡到母乳 或奶粉喂养
早产儿的喂养方式
早产儿喂养需要按照专业医生 的建议进行,避免过度喂养或 不足喂养
0—3岁婴幼儿营养与喂养 第四章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营养喂养 课件PPT
第二节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
二、 早产儿出院后的喂养 (一)高危早产儿——母乳喂养
对母乳高危早产儿,出院后继续足量强化喂养至胎龄38—40周,然后调整为半量 强化喂养。足量强化喂养能量密度是100ml,80—85kcal。半量强化是100ml,73— 73kcal。母乳喂养的早产儿,鼓励出院后妈妈部分直接哺乳,部分挤出来加入人乳强化剂 喂养
第二节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
二、 早产儿出院后的喂养
(三)低危早产儿喂养注意事项 (1) 低危早产儿和足月儿是有差异的。低危早产儿可能存在直接哺乳时吸吮力弱。吃奶量不多、睡眠 时间长等情况。所以,出院早期,哺乳间隔不能大于3个小时,否则可能发生低血糖、生长缓慢等风险。 (2) 一般来说,出院后半个月至一个月时间,早产儿自己也会形成自己的生长规律,家长应同时注意 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和铁剂。 (3) 如果早产儿发育生长缓慢(每天体重增长少于25克,碱性磷酸酶升高,血磷降低),就可以应 用母乳强化剂,一直到生长满意。
早产儿消化道发育不成熟,主要表现为胃排空慢、肠蠕动少、肠胀气,或因胃食管 反流而出现呕吐。早产儿肌张力低、机体调节能力差,吸吮—吞咽—呼吸不协调,表现为 吸吮活动无节律,下颌和舌活动异常,食物或液体在咽食管阶段时仍有呼吸,吞咽时食物 进入气道致呛咳或吸入肺部。
第一节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生理及营养需求
第三节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一、早产儿出院后管理内容
(一)早产儿首次就诊时建立管理档案,对早产儿进行专案管理 (二)早产/低体重儿营养风险评估 (三)全身检查和体格生长监测与评价
第三节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一、早产儿出院后管理内容
(四)喂养咨询与指导
1. 乳类喂养
(1) 强化营养: 采用强化母乳、早产儿配方奶或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喂养。按矫正年龄的体重未达到第25百分位的适于 胎龄早产儿及未达到第10百分位的小于胎龄早产儿,出院后均需继续强化营养。当早产儿达到上述体格生长标准时,家长应逐 渐减低强化营养的能量密度,期间密切监测生长速度及血生化指标,直至停用。
《早产儿营养与喂养》课件
《早产儿营养与喂养》 PPT课件
早产儿,指出生时孕龄不足37周的婴儿。他们身体尚未完全发育,需要特别 关注和照顾。本课件将深入探讨早产儿的营养与喂养,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 重要话题。
什么是早产儿
1 定义与特点
早产儿是指在妊娠时孕龄不足37周的婴儿。他们的器官和系统尚未完全发育,需要特别 关注和照顾。
常见的喂养问题与处理法
1 问题的原因
早产儿喂养可能遇到各种问题,如吸吮困难、腹泻或消化不良。了解问题的原因和相应的处理方法, 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早产儿喂养后的影响
1 预防措施
喂养对早产儿的发育和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了解喂养后可能出现的影响和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早产儿 更好地成长。
早产儿喂养的案例分享
1 经验总结
分享一些成功喂养早产儿的案例,并总结出有效的经验和方法,以帮助其他家庭面对相 似的挑战。
早产儿的营养需求
1 特殊情况
由于早产儿的不完全发育,他们对营养有额外的需求。了解这些需求可以帮助确保他们获得必要的营 养支持。
早产儿的喂养注意事项
1 方法与技巧
早产儿的喂养需要细心和耐心。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顺利进行喂养并促进 早产儿的健康成长。
克服早产儿喂养的挑战
1 解决方案
早产儿喂养可能面临各种挑战,如饮食问题、呕吐或吞咽困难等。了解解决方案,可以 帮助克服这些挑战。
早产儿,指出生时孕龄不足37周的婴儿。他们身体尚未完全发育,需要特别 关注和照顾。本课件将深入探讨早产儿的营养与喂养,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 重要话题。
什么是早产儿
1 定义与特点
早产儿是指在妊娠时孕龄不足37周的婴儿。他们的器官和系统尚未完全发育,需要特别 关注和照顾。
常见的喂养问题与处理法
1 问题的原因
早产儿喂养可能遇到各种问题,如吸吮困难、腹泻或消化不良。了解问题的原因和相应的处理方法, 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早产儿喂养后的影响
1 预防措施
喂养对早产儿的发育和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了解喂养后可能出现的影响和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早产儿 更好地成长。
早产儿喂养的案例分享
1 经验总结
分享一些成功喂养早产儿的案例,并总结出有效的经验和方法,以帮助其他家庭面对相 似的挑战。
早产儿的营养需求
1 特殊情况
由于早产儿的不完全发育,他们对营养有额外的需求。了解这些需求可以帮助确保他们获得必要的营 养支持。
早产儿的喂养注意事项
1 方法与技巧
早产儿的喂养需要细心和耐心。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顺利进行喂养并促进 早产儿的健康成长。
克服早产儿喂养的挑战
1 解决方案
早产儿喂养可能面临各种挑战,如饮食问题、呕吐或吞咽困难等。了解解决方案,可以 帮助克服这些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
• 早产儿的营养需求 • 早产儿肠内营养 • 早产儿肠外营养 • 早产儿营养治疗的目标
早产儿的营养需求
“两个体重标准”
出生体重<1500 克
出生体重>1500 克
“三个年龄阶段”
分期 时间
目标
转变期 生后7天以内 维持营养和代谢的 平衡
稳定- 临床状况平稳 达到宫内增长速率 生长期 至出院
母乳喂养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 Hylander:极低出生体重儿212例
• 母乳组和配方奶组院内感染率分别为 29.3%和47.2%,败血症/脑膜炎发生 率分别为19.5%和32.6%。
• 在控制了胎龄、机械通气时间和禁食 时间的影响因素后,母乳喂养作为独 立的相关因素与感染呈负相关,与败 血症/脑膜炎呈负相关。
2.18和30个月神经运动发育评估
Vohr BR. NICHD Neonatal Research Network. Pediatrics 2006;118;e115-e123
母乳喂养与神经运动发育
Vohr BR. NICHD Neonatal Research Network. Pediatrics. 2007;120:e953-e959
母乳喂养减少NEC,降低死亡率
研究单位:NICHD新生儿协作网 研究对象:BW<1000克早产儿1272例 观察指标:1.记录生后14天内母乳摄入量
2.14天后NEC发生和死亡率 无NEC存活1099例,NEC或死亡173例
Meinzen-Derr J. J Perinatology 2009;29:57-62
• 低出生体重儿纯母乳喂养应持续到6个月。
早产儿母乳喂养
• 母乳喂养对早产儿尤其重要,其营养价值和生物 学功能更适合早产儿的需求。
• 蛋白质含量高,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比例达 70:30;脂肪和乳糖量较低,易于吸收;钠盐较 高,利于补充早产儿的丢失。
• 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对小肠的成熟起一定作用。 • 为早产儿提供最理想的免疫防御和免疫调节。 • 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促进早产儿中枢神经
系统和视网膜的发育有积极的意义。
早期母乳喂养的益处
营养性作用 抗感染作用 抗炎作用 益生元效应
母乳中的营养性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EGF)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胰岛素(Insulin) 胰岛素样因子-1(IGF-1) 耐热因子(Heat-stable factors) 三叶草因子(Trefoil factors)
出院后 出院至1岁 完成追赶性生长 时期
• 不同体重标准反映了出生前宫内营养储 备的差异,而不同的年龄阶段则反映了 随着生后的成熟其生长和代谢的变化。
• 由于早产儿的自身特点,在不同的生理 阶段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不同。我们在 制定早产儿的营养方案时,应针对每个 孩子、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来进行调整 和规划。
4.0
9
3.5
3.1
2.5 2.0
钙,mg
120140
120140
120-140 120-140 70-120 70-120
磷,mg
60-90 60-90 60-90 60-90 35-75 35-75
早产儿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 早期肠内营养对维持早产儿消化道结 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必需的,兼有直 接的营养作用和间接的促进胃肠功能 的作用。
母乳中营养性因子的作用
加快胃排空,减少胃潴留 减少腹胀,提高加奶速度 降低肠道通透性,减少NEC
母乳—胃肠功能成熟的促进因子
母乳中的抗感染因子
细胞 (巨噬细胞, T、B 淋巴细胞) 乳铁蛋白 溶菌酶 低聚糖 脂肪酸,单甘油酯类 分泌型IgA CD14
母乳中低聚糖的作用
抗感染:抑制病原体的结合 抗炎症反应 益生元:促进肠道内益生菌的定植
早产儿 营养支持
《早产儿全球行动报告》(2012.5)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出生1500 多万早产儿,占新生儿总数11.1%。
早产、窒息和感染性疾病始终是全球新生 儿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每年有110万早产 儿出生后不久夭折。
早产儿人数最多的国家
• 印度 – 3,519,100 • 中国 – 1,172,300 • 尼日利亚 – 773,600 • 巴基斯坦 – 748,100 • 印度尼西亚 – 675,700 • 美国 – 517,400 • 孟加拉国 – 424,100 • 菲律宾 – 348,900 • 刚果民主共和国 – 341,400 • 巴西 – 279,300
母乳喂养减少NEC,降低死亡率
Meinzen-Derr J. J Perinatology 2009;29:57-62
母乳喂养与神经运动发育
研究单位:NICHD新生儿协作网 研究对象:BW<1000克早产儿1035例 分组:母乳组 775例;配方奶组 260例 观察指标:1.记录住院期间每日母乳摄入量
母乳 + 强化剂
母乳
早产儿 住院期间 乳类选择
足月儿 配方奶
早产儿 配方奶
低-中等收入国家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南
WHO 2011 强烈推荐:
• 低出生体重儿,包括极低出生体重儿应母乳喂养。
• 不能母乳喂养的低出生体重儿,包括极低出生体重 儿应给予捐赠的人乳喂养。
• 能够直接哺乳的低出生体重儿一旦临床状况稳定就 立即让其接触母亲的乳房进行吸吮。
2013共识:不同胎龄早产儿的营养需求
Kg/d <28 28-31 32-33 34-36 37-38 39-41
胎儿生长
体重增长,g 20
17.5 15
13
11
10
瘦体重增长,g 17.8 14.4 12.1
10.5
7.2
6.6
营养需求
能量,kcal
125 125 130
127
115 110
蛋白质,g
母乳喂养的优越性
低-中等收入国家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南
WHO 2011
• 低出生体重儿在婴儿和儿童期是生长迟缓、 感染性疾病、发育落后和死亡的高风险人群。
• 各国可以通过改善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降低 其死亡率,适宜的管理包括喂养、体温维持、 脐带与皮肤卫生、早期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等。
• 尤其喂养的干预措施能改善其近远期预后, 对于降低这一高危人群的新生儿和婴儿死亡 率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