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云杉叶锈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青海云杉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青海云杉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环境控制H2592019年10月·下青海云杉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邢康(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实验林场,青海 海东 810599)摘 要 青海云杉是我国特有树种,其种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较高。

在青海云杉栽培新时期,青海云杉病虫害具有较多新特点,单方面选取化学防治措施产生的作用较低。

本文基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云杉常见病虫害发生现状进行分析,选取综合性措施对青海云杉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控。

关键词 青海云杉;病虫害;发生;防治云杉抗病能力高低与病虫害发生存有反比例关系,对植物生长来说,抗病能力较强,病虫害发生几率较小。

抗病能力较低,会诱发较多病虫害。

在自然环境恶化影响下,青海云杉整体生长现状与之前相比明显下降,导致病虫害发生概率全面提升。

1 青海云杉主要病害防治1.1 苗木立枯病立枯病对松、杉科树木产生的危害较为严重,主要是对树木幼苗产生威胁。

其基本表现为茎叶腐烂、种芽腐烂、幼苗生长猝倒。

其中出土前立枯病难以辨认,主要是缺苗,翻开土层之后能得出种芽组织开始产生腐烂问题。

通过肉眼能判定幼苗茎叶生长腐烂,在扎根过程中茎部会产生褐色斑点,有部分苗木开始出现倒伏问题,此时能判定苗圃云杉患上了立枯病。

立枯病实际发病较急,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基于物理与防治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种植管理人员要做好选种操作,首先要选取饱满、新鲜、发芽率较高的种子,此种子生长中具有较强抗病性。

其中此病立枯病菌大多是存在于土壤中,所以要对土壤选取针对性处理措施。

林区腐殖土中立枯病菌含量较少,可以选取相应比例进行调控。

在播种之前,要选取硫酸亚铁溶液对种植土壤选取消毒处理措施。

在肥料选取中可以应用羊粪,其发酵温度能有效杀死立枯病菌。

在发酵杀菌时要在育苗前一年开展,可以选取堆肥发酵法。

之后要对种植土壤进行深翻,避免大量病原菌滋生。

在云杉种植区域要建立更为完善的排灌水系统,避免过多水分导致大量病菌繁殖。

杂草环境会滋生立枯病菌,要及时将苗圃杂草清除。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锈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药剂筛选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锈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药剂筛选

2024年第2期现代园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锈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药剂筛选赵得才(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夏玛自然保护站,甘肃武威733299)摘要:为探究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锈病防治方案,分析了青海云杉锈病发生规律,并通过相关试验筛选出防治药剂。

结果表明,青海云杉锈病在6月中旬-7月上旬进入多发期,发病率受降雨影响显著;发病率与海拔呈正相关关系,与郁闭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海拔3000m地带及郁闭度达到0.3时,发病率最高。

基于发病率与海拔和郁闭度的关系,分别建立青海云杉锈病发病率预测方程,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P<0.01),且拟合效果良好。

不同药剂类型和施药次数均可显著影响防治效果,3种药剂中,推荐使用三唑酮施药2~3次防治青海云杉锈病。

关键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锈病;发病规律;防治药剂青海云杉()是我国特有树种,隶属于松科云杉属,主要分布在我国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在内蒙古大青山部分地区也有分布[1-2]。

青海云杉树木高大、树干通直,株高可达23m,胸径可达60cm,木材性质与云杉(Picea asperata)相近,质地优良,且抗旱性强,是祁连山区、小陇山林区等西北林区重要的用材林树种[3]。

病虫害是为害森林生态系统的重大灾害,会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发育[4],而锈病是为害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规模较大、危害性较强[5]。

本研究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分析了青海云杉锈病发生规律,并通过相关试验筛选出防治药剂,旨在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锈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青海云杉锈病概况青海云杉锈病是由祁连金锈菌()诱发的一种青海云杉常见病害,多发于青海云杉叶部。

发病时针叶可见淡黄色病斑,呈段状,病斑表面分布有病菌性孢子器,表现为橘黄色针尖或椭圆状突起。

随着病情的发展,孢子器会逐渐破裂,内部病原菌孢子四散,实现病害的传播与蔓延,病叶随后枯萎脱落。

为害严重时,林内青海云杉大面积落叶,植株光合效率下降,生长养分缺乏,长势减缓,次年植株新芽晚发甚至不发,果实数量和种子萌芽率明显降低,严重影响青海云杉生长及林分更新。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2017年第11期现代园艺敌的种群消长动态研究[J].茶叶通讯,2016(4)16侯建文,赵烨烽.茶园蜘蛛优势种的初步观察[J].茶叶,1982(4)17张觉晚,孙少华.茶园蜘蛛群落多样性研究[J].中国茶叶,2004(2)18姜瑞德,王继青,张涛,程星,冯明祥.7种农药对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和捕食性蜘蛛的影响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2)19洪海林,刘恒贵,沈毓芬,饶辉福,施仕胜.茶园蜘蛛的种类、消长、控害作用与保护利用[J].中国茶叶,2010(2)20陈银方.浙江省山地茶园蜘蛛研究初报[J].生物防治通报,1992(2)21李荫昌.茶园蜘蛛的初步调查及其保护和利用[J].茶叶,1988(2)22高宇,孙晓玲,金珊,张正群,边磊,罗宗秀,陈宗懋.我国茶园蜘蛛生态学研究进展[J].茶叶科学,2012(2)23邢树文,朱慧.潮州凤凰山茶园蜘蛛多样性与优势度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5(21)24杨东鹏.有机管理措施对有机茶园生物群落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425胡强.茶园环境与管理方式对叶蝉和蜘蛛的调控及叶蝉的防治研究[D].西南大学,200926谢振伦.岭南茶区茶树昆虫群落结构与特性[J].广东茶业,2007(3)27冯明祥,王继青,张涛,姜瑞德,程星.农药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稳定性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2(2)28赵冬香.茶树—假眼小绿叶蝉—蜘蛛间化学、物理通讯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29谢振伦,赖时华,曾福卿,余龙,邓超秀.无公害茶园蜘蛛群落结构及其动态的研究[J].广东茶业,1993(1)30陈银方,兰建军,叶春福,丁岳良.松阳县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3,(11):1411-1413+1475.31黎健龙,苗爱清,唐劲驰,唐颢,吴利荣,黎秀娣.复合间作栽培模式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9)32韩宝瑜,周鹏,崔林,周孝贵,夏艳.不同管理方式的茶园生境中茶尺蠖及天敌密度的差异[J].植物保护学报,2007(1)33曾明森,吴光远,王庆森,余素红.福建茶园蜘蛛种类与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J].贵州科学,2008(2)(责任编辑张芝)青海云杉也称为白松,是我国特有树种,分布在祁连山区、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海拔1600~3800m地带。

青海云杉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青海云杉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林业科学农家参谋-113-NONG JIA CAN MOU青海云杉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本三存(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林川乡农村社会经济服务中心,青海海东,810500)【摘 要】青海云杉是青海省实施植树造林工作的主要树种之一,从实际的情况来看,青海云杉的大面积种植对于林业持续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青海云杉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如果青海云杉的病虫害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防治,将会对青海省的林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在深入分析青海云杉基本生长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阐述了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关键词】青海云杉;生长特点;病虫害;防治技术云杉是青海省的主要天然林树种之一,但是随着青海省的灌草植被逐渐恢复,当地逐渐出现了较多的病虫害,并且这些病虫害对于青海云杉也造成了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实践中,青海云杉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在深入分析青海云杉病虫害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阐述了行之有效的防治技术,希望对促进青海省林业资源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抗病能力的强弱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有着明显的反比例关系。

对于植物来说,其本身的抗病能力越强,发生病虫害的几率就会越小,相反,抗病能力越弱,就越容易发生病虫害现象。

在青海省,由于个别地区受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很多云杉品种不适合种植,所以就会导致这一地区的云杉品种较为单一。

同时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青海云杉的整体生长情况较之前相比也呈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就给许多病虫害以可乘之机,出现病虫害的概率也会大幅度提升。

并且一旦哪个区域发生病虫害,就会迅速蔓延到其他区域,进而影响整个地区的云杉。

1 青海云杉主要病虫害1.1 苗木立枯病苗木立枯病是青海云杉的主要病虫害之一,也是青海云杉种植过程中比较常见的。

通常情况下,青海云杉的苗木立枯病都发生在每年的四月份到六月份之间,只是在极少数的情况下,苗木立枯病会发生在秋季[1]。

同时,苗木立枯病在不同的发病季节也会出现出不同的表现特点。

云杉叶锈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云杉叶锈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2024年第4期现代园艺云杉为我国特有的常绿乔木树种,由于具有特殊的生长习性,在甘肃和青海被大量选用为绿化树种。

云杉属于浅根性树种,生长速度慢,稍耐阴,能生存在干燥及寒冷的环境条件下,适宜生长在气候凉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棕色森林土地带。

云杉作为造林绿化的优良材料,具有突出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方面,云杉根系发达,有利于保持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既能涵养水源,又能防止水土流失,同时,针叶还能吸收二氧化碳,起到净化空气、减缓气候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云杉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美观,被广泛用于建筑、家具、造纸等行业,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的需求。

叶锈病是云杉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寄主植物有云杉、紫果云杉、柏树、小檗、山柳等,主要为害云杉人工幼林。

植株受害后既会造成针叶发黄,并提前脱落,又会影响来年新针叶的生长发育,致使幼林难以郁闭成林。

严重时造成植株延迟发芽或不发芽,枝梢数量减少或枝梢长度缩短,树势渐衰,最终导致整片云杉林枯萎或死亡。

1云杉叶锈病相关概况1.1病源特点云杉叶锈病病原菌为祁连金锈菌(Wang,Wu et Li),春夏之交在针叶上产生锈孢子器,包被破裂后散出锈孢子,在针叶背面生成冬孢子堆。

遇阴雨天气,冬孢子堆会产生担孢子,并借助气流传播到嫩梢上,寄主芽内成为越冬场所,翌年萌发产生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

其中,性孢子器依附在针叶表皮下面,呈淡黄色;锈孢子器直径0.2mm左右,初期为淡黄色,包被膜破裂后呈白色,半埋于针叶组织中,内部含有大量呈椭圆形淡黄色的锈孢子。

云杉叶锈病原菌生活史无夏孢子,冬孢子单胞为长椭圆形,无色且3~5个呈串排列,冬孢子堆外表覆有一层橘黄色似蜡质的保护层。

云杉叶锈病具有循环侵染的特点,青海杜鹃既是转寄主,又是侵染源,5-7月锈孢子转寄到上面,产生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冬孢子堆成熟时会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

借助风雨可传播到云杉枝叶上,约15d左右,云杉针叶上开始出现病斑,病斑上随之产生锈孢子器,当锈孢子器包被破裂时,锈孢子随之借风雨传播到青海杜鹃叶上面,每年循环侵染。

青海云杉叶锈病发病规律及多种综合治理方法运用研究

青海云杉叶锈病发病规律及多种综合治理方法运用研究

L i n y e g u o s h u青海云杉是一种具有丰富价值和重要意义的树种,它既是祖国的绿色财富,又是珍贵动植物生存的基础,所以应该珍惜和保护它,要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

而叶锈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病害,在青海云杉的栽培生产中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其发病面积较大,防治起来困难。

因此,必须要用科学地手段对其进行防治。

本文通过对青海云杉叶锈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策略进行了研究,探究出了多种有效的防治方法,为青海云杉的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首先,本文通过对青海云杉叶锈病的发病规律的研究,揭示了该病害在生长季节末期发病率高、发病率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的规律。

其次,深入分析了该病害的发病机理,并提出了多种防治措施,包括化学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

在实践工作中,还需要采用综合治理方法,如建立混合营林、整理疏伐枯枝、根系培育等,从多个方面对青海云杉进行综合防治。

除了叶锈病,青海云杉在生长过程中也还受到其他病害的侵蚀,如立枯病等。

因此,育林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防病虫害知识的学习,深入探究防治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优化,才能有效地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一、囊谦县的基本情况介绍1、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囊谦县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地理位置特殊,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囊谦县地处青海省与西藏自治区交界处,东邻贵德县和治多县,南接曲麻莱县,西、北接西藏江达县和类乌齐县。

囊谦县是青海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域之一,是三江源保护生态屏障的一部分。

囊谦县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季候,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m以上,西北部高而平缓,一般海拔高度在4500-5000m。

全年气温低,年平均气温在0℃左右。

夏季温度虽然较低,但阳光强烈,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曾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囊谦县年降水量偏少,全县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27.3mm左右,且呈现明显的分布不均。

一般来说,夏季降水最多,而冬季和春季则多为无降水或降雪天气。

囊谦县特有的青藏高原高寒特殊气候条件,为其独特的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环境基础。

青海云杉叶锈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青海云杉叶锈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青海云杉叶锈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症状】病害初期在云杉针叶上呈现淡黄色段斑,在段斑上集生多数针尖状小突起,即病菌性孢子器,其顶部分泌有数根黄色细丝状蜜露,数天后在段斑上出现多数桔黄色微隆起的椭圆状或长条状锈孢子器。

锈孢子器包被膜陆续破裂,散出大量黄色粉状锈孢子。

剩下的包被膜呈白色,病叶呈土黄色干枯而脱落。

在转主寄主青海杜鹃叶片上,病斑不规则形,杏黄色,在病叶背面集生很多冬孢子堆。

冬孢子堆头状,桔红色,色泽鲜艳,基部有一根淡黄色菌丝束梗。

【防治方法】云杉幼林叶锈病防治,侧重加强抚育,促进幼林尽快郁闭,可减轻病害,在离村庄和水源较近的幼林,于6月中旬喷洒粉锈宁500~600倍液。

对大面积云杉天然林叶锈病,化学防治难以实施,而且防治效果只管当年,花费太大,不能治本。

在灌木林里对青海杜鹃叶锈病进行化学防治也同样因水源、交通等问题难以实施。

因此,应当以营林措施为主来综合治理青海云杉叶锈病。

合理控制森林抚育间伐量,保持林分郁闭度在0.7以上。

在宜林地尽可能营造针阔叶混交林。

在高山灌木林里,与青海杜鹃天然混交的其他灌木有10余种(如高山柳、烈香杜鹃、千里香杜鹃、头花杜鹃、金露梅、银露梅等),这些灌木种经几年调查和人工接种试验,均不受祁连金锈菌侵染,如果用这些灌木种人为地逐年取代青海杜鹃,减少叶锈病侵染源,这种对天然灌木林进行合理改造的措施从理论上讲,应是逐步根治青海云杉叶锈病,确保大面积水源涵养林永不衰退的重要途径。

但是由于工程浩大,还要考虑到物种生态平衡和演变,在施工中防止水土流失等问题,因此,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防治云杉苗期叶锈病的简易而特效方法是在6月10日前后4天内,苗床上搭起塑料膜拱棚,棚高50cm为宜,切忌塑料膜紧靠苗木,以防日晒后烫伤苗木。

棚两端保持开放,这样既可减少叶锈菌冬孢子与云杉苗接触,又可改变苗床小气候,增温减湿,不利于此菌冬孢子侵染,有利于促进苗木生长,同时还能防止晚霜天灾,减少杂草,节省锄草劳力,提高苗木质量,降低育苗成本,每年从6月10日到7月20日止,搭棚40天即可见效。

浅析青海云杉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策略

浅析青海云杉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策略

浅析青海云杉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策略作者:张燕来源:《种子科技》2021年第03期摘要:青海云杉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青海云杉在生长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在具体防治的过程中,应该结合使用化学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才能提高防治的效果。

分析了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和价值,同时论述了青海云杉出现病虫害的原因和病害的种类,重点阐述了病虫害的具体防治策略,希望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海云杉;病虫害;防治策略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3-004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763.7 文獻标志码: B在青海云杉生长的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会影响青海云杉的生长,如果将青海云杉应用到绿化建设中,必须要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为了做好青海云杉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需要认识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掌握青海云杉病虫害发生的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1 青海云杉生长习性及价值1.1 生长习性青海云杉属于常绿针叶乔木树种,能够适应高寒环境,喜阴寒,适宜在温度比较低的高寒地区种植。

青海云杉在生长的过程中对湿度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情况下,青海云杉具有一定的耐旱性,如果土壤潮湿,会造成青海云杉根部的腐烂,不利于青海云杉的生长。

青海云杉的实用性也比较强,成年的青海云杉木材能够用于家具的制作,并且也可以作为建筑的重要材料。

1.2 价值首先,青海云杉具有一定的耐烟尘作用,尤其在公路绿化和园林绿化中能够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其次,青海云杉树形端庄高大,可以作为公园的树木装饰。

最后,青海云杉在涵养水源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营造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比较明显。

2 青海云杉病虫害发生的原因青海云杉因为其独特的绿化价值被应用于城市园林和公路绿化建设中,并且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随着生态环境恶化和全球气候变暖,为害青海云杉的病虫害数量越来越多,影响青海云杉的健康生长。

青海云杉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青海云杉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青海云杉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研究青海云杉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珍贵树种,其生长环境较为苛刻,能在高海拔、寒冷干燥的地区生存,是青藏高原重要的植被类型之一。

青海云杉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影响了其健康生长和发展。

为了保护和维护青海云杉资源,科研人员从事了大量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研究工作。

本文就对青海云杉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主要病害(一)青海云杉松锈病松锈病是青海云杉的一种常见真菌病害,主要表现为树干、树枝及树叶表面出现红褐色或暗褐色的小斑点,严重时会蔓延成大片,严重影响树木的光合作用,使得树木生长发育受阻。

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树木疏伐通风,适当修剪病损部位,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

(二)青海云杉白粉病白粉病是青海云杉树叶上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的粉末状污斑,后期会蔓延成大片,影响树叶的光合作用,严重的话会导致叶片枯黄甚至脱落。

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及时清除枯黄叶片,加强树冠通风,适量喷施杀菌剂。

二、主要虫害(一)青海云杉松毛虫松毛虫是青海云杉的一种常见害虫,主要是以青海云杉树叶为食,大量食叶会导致树木养分损失严重,生长受阻。

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适时喷洒杀虫剂,加强树木疏伐通风,增加天敌昆虫。

三、防治措施(一)加强科学管理在青海云杉的种植和管理过程中,要加强科学栽培管理,保持林地的整洁干燥,及时清除病死树木和枝条,减少病害虫的滋生环境。

(二)选择抗病虫品种在青海云杉的引种和育种过程中,要选择抗病虫性强的优良品种,提高树木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害虫害发生的可能。

(三)合理施肥在栽培管理过程中,要合理施肥,保证树木的养分供应,提高其免疫力,增强抗病虫能力。

(四)适时喷洒药剂对于已经发生病害虫害的青海云杉,要适时喷洒杀虫剂、杀菌剂,控制病害虫害的发展,减少病害虫害对树木的损害。

青海云杉作为中国的珍贵树种之一,其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和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害虫害对青海云杉的危害,保护和维护青海云杉资源,促进其健康生长和发展。

青海云杉病虫害防治技术

青海云杉病虫害防治技术

青海云杉病虫害防治技术【摘要】青海云杉是一种珍贵的植物资源,但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有效保护青海云杉,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技术。

本文通过对青海云杉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概述,详细介绍了青海云杉病害和虫害的防治技术。

针对不同的病害和虫害类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

在总结了青海云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强调了综合防治的重要性,并呼吁广大相关行业和研究者加强研究和实践,共同保护和发展青海云杉资源,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为青海云杉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青海云杉,病虫害,防治技术,综合防治,病害防治技术,虫害防治技术1. 引言1.1 青海云杉病虫害防治技术概述青海云杉是我国珍稀的珍贵树种之一,但由于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和气候条件,青海云杉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

为了有效保护青海云杉,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技术。

青海云杉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包括对病害和虫害的防控措施。

在病害方面,常见的疾病包括青松锈病、青松枯萎病等。

有效的防治方法包括定期检查树木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合理施肥、喷洒杀菌剂等。

在虫害方面,青海松毛虫、青海杉小白松象等昆虫是常见的害虫。

有效的防治方法包括挖掘虫害源头,加强树木保护措施,如树皮涂抹防虫剂等。

青海云杉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保护青海云杉健康生长的重要手段,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避免病虫害对青海云杉的危害,保护青海云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正文2.1 青海云杉病害防治技术青海云杉是我国珍贵的特产树种,但其常常受到各种病害的侵害,严重影响了生长和发展。

对青海云杉的病害防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要及时发现病害。

定期对青海云杉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病害的迹象,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对于一些常见的青海云杉病害,比如松墨盘疮、针孢、胶皮瓢、青霉病等,可以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进行防治。

青海云杉叶锈病发病规律及不同时期防治措施探讨

青海云杉叶锈病发病规律及不同时期防治措施探讨

L i n y e g u o s h u青海云杉作为青海省最具有优势的乡土树种之一,是当地重要的林分组成。

在青海地区,云杉树种在水源的涵养、防风固沙、维护生态环境、保持森林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近几年受到气候条件、人工造林等因素的影响,青海云杉种植面积在青海省愈发集中,且呈现逐年扩展的趋势。

近年来,以青海云杉为主的大面积纯种林的建立,为各种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基础。

叶锈病作为青海云杉生长期间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害,在青海地区林区特别是云杉纯种林中发生较多,并且发生范围越来越广泛,发病危害周期越来越长,对青海云杉树种造成的影响也随之提升。

青海云杉在感染叶锈病后,受害针叶出现脱落,最终整株树体黄化,长期受害植株易枯死,对青海省林业发展阻碍严重。

基于此,本文将结合青海云杉叶锈病的发病规律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几点不同时期的防治措施,旨在科学防控青海云杉叶锈病的发生,保障青海省林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安全性。

一、青海省云杉形态特征及叶锈病的发生现状分析1、青海云杉特征青海云杉属于松科云杉属乔木,种植后具有生长缓慢、适应性强等特征,对于部分干旱、贫瘠的区域,也能够良好生长。

但是在选择种植区域时,应当选择排水便利的阴坡、山谷为造林地点最佳,不适宜种植在易出现水涝的地区。

青海云杉成年后植株高度可达到23m,胸径粗度可生长至60cm。

青海云杉一年生幼树植株枝叶为淡绿色,二年生幼树的枝叶为淡粉色或褐黄色。

青海云杉的球果为长圆形或圆柱形,球果长度为7~11cm,直径长2~ 4cm。

青海省青海云杉的种植区域多为1600~3800m的高海拔地区,在部分阴坡、山谷区域多为纯种林。

青海云杉的树材可用范围广泛,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舟车、建筑、家具等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利用。

同时,由于其具有较好的防风固沙、水土涵养、适应性强等功能,近年来,在青海省多地区人工造林中应用较多。

2、青海省云杉叶锈病发生现状随着近年来气候变化、人为活动等不良因素影响,青海省森林病害的发生与危害程度逐步加重,特别是青海省乡土优势品种云杉类植株病虫害的发生种类与危害程度,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

青海云杉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青海云杉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HEBEINONGJI摘要:青海云杉是青海和甘肃地区特有的林木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也起到T重要的作用。

此外,因为青海云杉的生态功能和绿化功能,使该树种在园林绿化和城市建设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青海云杉在生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干扰,影响青海云形的生长质量,无论是在林区,还是在园林建设中种植青海云杉都必须重视病虫害的问题,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调查研究显示单纯的化学防治方式作用不明显,物理防治方式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本文主要分析了青海云杉主要病虫害以及发生的原因,重点阐述了青海云杉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关键词:青海云杉;病虫害;防治策略青海云杉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对策研究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王志麟前言青海云杉是一种常绿针叶乔木树种,能够适应干旱寒冷的高原气候,主要生长在我国的青海和甘肃等海拔比较高的山谷和河谷地区,另外,青海云杉可以作为园林绿化的树种,可以单株栽植成景,可以多株群植成林,有很好的园林景观绿化功能。

但是青海云杉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直接影响其生长质量,为了保证青海云杉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应该展开青海云杉病虫害防治和研究工作。

1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和价值1.1生长习性青海云杉树比较喜欢阴寒,生长缓慢,适合在高寒的环境中生长,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甘肃省和青海省高海拔地区,该树种对环境中的湿度要求高。

此外,如果在过于潮湿的环境中,云杉树根会腐烂,如果过于干旱,会影响树木对水分的需求。

因此,青海云杉对土壤要求比较高,在中性土壤中生存比较好,适合在河谷地带生长。

此外,青海云杉对本土的适应性很高,不能很好地适应本土以外的环境,不利于培育,幼苗的成活率比较低,是我国比较难栽培的树种之一。

青海云杉的生长速度比较慢,长成之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城市园林建设重要的绿化树种,可提高园林的美观性。

青海云杉也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成年树木可以制作家具,还是重要的建筑原材料和工业原料。

云杉叶锈病流行规律与综合防治策略探讨

云杉叶锈病流行规律与综合防治策略探讨

隆德县位于六盘山西麓、宁南边陲。

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

地处北纬35°21′-35°47′、东经105°48′-106°15′之间。

东望关陕,西眺河洮,南走秦州,北通宁朔;襟带秦凉,拥卫西辅,有“关陇锁钥”之称。

隆德县气候属中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性气候,春低温少雨,夏短暂多雹,秋阴涝霜旱,冬严寒绵长,素有"溽暑有风还透骨,芳春积雪不开花"之说。

年平均气温5.1℃,为全区最低气温,1月份最低,极值为-25.7℃。

7月份最高,极值为31.4℃。

年平均日照时数2228h,无霜期124天,最少94天。

当地的林地面积较为广泛,其中以云杉为优势树种的天然林面积相对较多,林地以云杉为主,沙棘、高山柳、野樱桃、杜鹃、忍冬等。

近年来,随着当地人工造林工作的不断向前推进,利用云杉营造了大面积的纯种林。

由于整个林分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差,经常造成各类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其中叶锈病是危害云杉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成灾区感染病株率能够达到90%以上,锈孢子在云杉枝叶上呈现黄色疱疹状排列,破裂之后会散溢出大量的黄色锈孢子粉末,感病植株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新梢逐渐枯死,病情加重之后会导致整个植株第2年不能正常发芽,远远看去整个云杉林成像黄褐色,好像火烧一样。

所以为了降低该类病害造成的影响,要明确疾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

在云杉林防护管理过程中,需要掌握叶锈病的发生流行规律,明确该病的发病症状,然后构建综合性的防治措施,降低叶锈病的发生流行率,确保云杉能够健康生长发育。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云杉叶锈病的流行规律与防治措施,希望对更好的提升防治成效有一定借鉴作用。

一、病原特征云杉叶锈病的病原为祁连金锈菌,祁连金锈菌是一种寄生真菌,其生活史可以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器官侵染、病斑形成和再感染。

祁连金锈菌的生活史开始于孢子的萌发。

青海云杉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青海云杉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青海云杉是青海地区特有的林木品种,具有经济效益显著,生态效益明显的特征。

近年来,随着青海地区人工造林工程不断向前推进,营造了大面积的青海云杉纯种林,由于林分结构相对较为简单,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一旦受到应激因素的影响,将会降低身体抵抗能力,给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提供条件,危及到林木的健康生长。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青海云杉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一、青海云杉立枯病1、发病特点青海云杉地枯病是苗期发生流行率较高的一类病害。

播种出土之前,由于病原菌侵入到种子当中,造成种子腐烂苗条上表现为缺苗。

幼苗出土之后被病原菌侵染之后,会表现为茎叶粘连在一起,不断腐烂被称为首腐病。

幼苗出土在扎根阶段,受到病原侵染之后,会造成苗木幼嫩的茎部组织不能够木质化,外表形成角质层和木栓层,病菌从根部侵入产生褐色的斑块,斑块不断扩大,形成水渍状,病菌在幼苗茎部组织内开始蔓延,破坏幼苗的茎部组织,造成幼苗迅速倒伏,引起典型的猝倒。

2、防治措施青海云杉立枯病应该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在育苗阶段就应该抓起,一方面应该科学选择种子,要确保种子新鲜,储藏时间不能够超过两年,颗粒饱满,发芽率较高,发芽势较好,种子发芽率要确保达到90%以上。

另外在种子选择过程中,避免在黏重、偏盐碱的地区建造苗床,并做好营养土的有效消毒工作。

播种前选择使用硫酸亚铁将其配置成3%浓度的水溶液,9L/m2均匀的喷洒在苗床上。

施肥管理过程中,应该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保证有机肥完全腐熟。

育苗之前应该在春秋两季对土壤分别进行一次翻耕处理,翻耕深度控制在30cm以上。

要确保灌溉顺利,及时将苗床的水排出。

当苗床出现患病植株之后,可以选择使用70%的敌克松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者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灌根处理,具有一定的效果。

二、青海云杉叶锈病1、发病特点叶锈病在青海云杉的各个生长阶段都可以发生流行,该种疾病传播范围较广,不仅会危害青海云杉的天然林,人工林幼苗阶段和苗圃阶段都可以受到病原的侵染。

青海云杉叶锈病、立枯病防治研究

青海云杉叶锈病、立枯病防治研究

HEBEINONGJI摘要:青海云杉主要生长在青海和甘肃等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青海云杉树冠浓郁,树体高大挺拔,并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且能够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此外,青海云杉还具有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因其韧性强和材质广泛用于建筑家具和器具等行业,社会经济价值比较高。

青海云杉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青海云杉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青海云杉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作者:谢丽琼来源:《种子科技》2021年第01期摘要:青海云杉是我国青海地区重要的树种,其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比较高,同时,青海云杉在造林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意义重大。

详细阐述了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和发生病虫害的原因,并提出了青海云杉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青海云杉;病虫害;防治措施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1-006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763.7 文献标志码: B青海云杉是一种常绿针叶乔木树种,比较喜欢阴凉和寒冷的地区,能够很好地适应青海地区的高寒气候,是我国青海地区的重要树种,对促进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意义重大。

同时,青海云杉还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制作,以及作为纤维工业原料,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但是,在青海云杉的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直接影响着青海云杉的造林质量。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青海云杉病虫害的发生有了新的特点,防治难度加大,仅采取一种防治手段效果并不明显,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手段,才能有效提高防治效果。

1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青海云杉是我国独有的树种,主要生長在我国青海地区,其生长周期比较长,喜欢阴凉寒冷的环境,适宜在低温高寒地区种植,是青海地区重要的林木资源。

首先,青海云杉对外界的生长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对湿度的要求较高,如土壤比较干燥则可能会缺少水分,影响青海云杉的正常生长。

其次,青海云杉对土壤也有比较高的要求,适合在中性土壤中生长,在河谷阴坡等湿润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对本土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如移栽到其他地区则很难成活,所以青海云杉也是人工培育比较困难的树种之一。

最后,因为青海云杉的生长速度较慢,但是其观赏价值较高,长成后的青海云杉不仅能够制作家具,也可以作为重要的纤维工业原料,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2 青海云杉的应用作用青海云杉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能够在道路和园林绿化中应用,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青海云杉叶锈病、立枯病防治研究

青海云杉叶锈病、立枯病防治研究

青海云杉叶锈病、立枯病防治研究作者:鲁国瑜来源:《种子科技》2020年第13期摘要:青海云杉树体高大挺拔,树冠浓郁且散发淡淡的清香,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青海云杉还有较强的韧性,材质较好,被应用于很多方面,如建筑、家具、舟车、桥梁和纤维工业原料等。

但在青海云杉栽培管理过程中,叶锈病、立枯病等病害的发生对其健康生长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加强对这些病害的防治成为促进青海云杉健康生长的关键。

关键词:青海云杉;叶锈病;立枯病;防治青海云杉是我国的特有树种,在我国祁连山、青海以及甘肃、宁夏和内蒙古等海拔1 600~3 800 m的山区均有分布,主要生长在阴坡、山谷等地带,形成单纯林。

在青海云杉的生长过程中,常发生叶锈病、立枯病等病害,对青海云杉的健康生长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为此,研究青海云杉叶锈病与立枯病的防治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生长习性青海云杉属于针叶高大乔木树种,生长过程中较喜光,而且具有较好的耐寒力,喜湿、忌水涝,适应性非常强,但抗风能力较差。

在冷凉潮湿的中性土壤中生长良好,幼树阶段比较耐阴,长大后对光照条件需求较高。

在土层深厚、肥沃,具有良好排水条件,湿润凉爽的高山地带生长较好,能抵御-30 ℃低温,但是其嫩枝抗霜性较弱,开花期为4—5月,9—10月球果成熟[1]。

2 主要病害防治2.1 叶锈病叶锈病是青海云杉生长过程中的一种严重病害,对云杉树的针叶危害巨大,会导致针叶发生早期脱落,对云杉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2.1.1 发病规律祁连金锈菌是引发叶锈病的主要病原之一,病菌冬孢子在6月中旬开始萌发,并形成担子、担孢子,在气流作用下开始传播,导致云杉幼芽发病,一般潜伏期8~11 d, 6月下旬到7月上旬开始发病,3~5 d后产生锈孢子器、15~20 d后锈孢子器成熟,在气流作用下,于青海杜鹃上进行寄生,造成感染。

很多时候当年并没有发病症状,却成为病原菌的重要寄主,会导致青海云杉每年发病,有效侵染期20 d左右。

青海云杉叶锈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青海云杉叶锈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植物 护理 学
现 代 农业 科技
21 0 0年 第 l 2期
青海云杉叶锈病 的发病规律及 防治措施
李 龙章
( 海 省湟 源 县 园 林 工 作 站 . 海 湟源 8 2 0 ) 青 青 1 10
摘 要 介 绍 了青海 云杉 叶锈病 的症 状 、 原及 发病 规律 , 病 并提 出防治措 施 , 以为 青海 云杉 叶锈 病 的 防治提 供参 考。 关键 词 青海 云杉 叶锈病 ; 病规律 ; 发 防治措 施 中图分 类号 ¥ 6 .1 7 31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0 — 7 9 2 1 )2 0 6 — 1 0 7 5 3 ( 0 0 1— 14 0
青 海云杉 ( i acOs oi) 甘 肃 、 Pc r i l 是 e Sf a 青海 2省 的优 良 乡 土树 种 , 成大 面积 天然 水 源涵 养林 。 组 叶锈 病是 青 海云 杉 的 主 要病 害 , 分布 在 甘 肃 的祁 连 山北 坡 , 肃 南 、 威 、 浪 、 如 武 古
满 , 芽 率低 , 发 影响 天然 更新 和育苗 造林 。
1 症状
病 害初 期 在 云杉 针 叶 上 呈现 淡 黄 色段 斑 , 段 斑 上 集 在
生 多数针 尖 状小 突起 , 即病 菌性 孢子 器 , 顶部 分 泌有 数根 其 黄 色细 丝 状蜜 露 , 天后 在 段 斑 上 出现 多 数桔 黄 色 微 隆起 数
形, 杏黄 色 , 在病 叶 背面 集 生很 多冬 孢子 堆 。 孢子 堆 头状 。 冬
桔 红色 , 色泽鲜艳 , 基部 有一 根淡 黄色 菌丝 束梗 。
2 病 原
病原 菌 为 祁连 金 锈 菌 ( hyo y aql n n  ̄Wag Wu C rsm x i es i a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云杉叶锈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青海云杉是甘肃、青海2省的优良乡土树种,组成大面积天然水源涵养林。

叶锈病是青海云杉的主要病害,分布在甘肃的祁连山北坡,如肃南、武威、古浪、天祝、永登、景泰等县海拔2600~3000m的林区,洮河流域康东、临潭两县交界的莲花山自然保护区以及青海省互助、大通、乐都、门塬、祁连、泽库、贵德、斑玛等县林区。

据2005年调查,青海云杉叶锈病不仅危害云杉天然林,而且人工幼林、苗圃均受害严重。

病株针叶早期脱落,次年迟发芽或不发芽,新梢年生长量只有健株的10%,病情重的林分生长衰弱,叶色黄绿,枝叶稀疏,球果少,种籽不饱满,发芽率低,影响天然更新和育苗造林。

1症状
病害初期在云杉针叶上呈现淡黄色段斑,在段斑上集生多数针尖状小突起,即病菌性孢子器,其顶部分泌有数根黄色细丝状蜜露,数天后在段斑上出现多数桔黄色微隆起的椭圆状或长条状锈孢子器[1]。

锈孢子器包被膜陆续破裂,散出大量黄色粉状锈孢子。

剩下的包被膜呈白色,病叶呈土黄色干枯而脱落。

在转主寄主青海杜鹃叶片上,病斑不规则形,杏黄色,在病叶背面集生很多冬孢子堆。

冬孢子堆头状,桔红色,色泽鲜艳,基部有一根淡黄色菌丝束梗。

2病原
病原菌为祁连金锈菌,其发育阶段[0]、[Ⅰ]在云杉针叶上,[Ⅱ]产生在青海杜鹃叶背面,其生活史为中缺夏孢子型。

性孢子器瓶状,淡黄
色,μm×μm,埋生于针叶表皮下,其孔口突出表皮。

锈孢子器口径0.2~0.3mm,包被膜质,淡黄色,破裂后呈白色,包被细胞长椭圆形,矩形,μm×μm,内壁厚5μm,外壁1.7μm,内外壁均平滑[2]。

锈孢子器半埋于针叶组织内,器内串生多数锈孢子,锈孢子淡黄色,近圆形或近椭圆形,μm×μm,孢膜厚3.5μm左右,无色,表面有密而短的疣点。

冬孢子堆头状,外围有一层拟蜡质保护物,桔红色。

基部束梗淡黄色,长0.2~0.5mm。

冬孢子单胞,无色,长椭圆形,μm×μm,多数为4~5个1串,串长100~135μm。

3发病规律
病菌冬孢子6月中旬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主要通过气流传播到云杉幼嫩针叶上侵染。

在平均气温14~16℃条件下,潜育期8~11d,6月底至7月初发病,产生性孢子器。

3~5d后产生锈孢子器,7月中、下旬锈孢子陆续成熟,由气流传到转主寄主青海杜鹃上侵染,受侵植株的当年生叶不表现症状,次年5月底出现病斑。

只有少数病斑在6月初产生冬孢子堆,大多数在第3年6月初才产生大量冬孢子堆。

此病害循环中缺少夏孢子阶段。

病菌以菌丝体在青海杜鹃叶片里越冬,每年对云杉针叶的有效侵染时期约20d左右。

病害与降雨情况有明显关系,凡是6月中旬连续数日有小阵雨,晴、阴交替的天气,既有利于冬孢子萌发,又有利于担孢子传播和侵染。

同时由于阴雨降温,云杉新叶生长缓慢,延长感病期,病害较重。

若遇连续数天大雨,则不利于病菌孢子传播和侵染,病害则减轻。

病害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逐渐加重。

孤立木、疏林、林缘以及林冠上部
病情较重,郁闭度大于0.7的林内病情较轻。

同一苗床的两侧苗木病情比中间的重,苗木上层病情重于下层[3]。

一年生云杉苗无叶锈病,主要原因是幼苗出土后基本上已错过担孢子侵染盛期,同时在苗床上加覆盖物或搭遮荫棚,起到阻挡担孢子侵染的保护作用。

在同一立地条件下,三、四年生苗,病情重于二年生苗,幼林病情一般重于成年林,纯林病情重于云杉与桦木、山柏等混交林。

地势平缓、土层较厚、地位级较高的林分,病害较轻,反之,病情较重。

综上所述,不同林分因子、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树势寄主抗病性有显著差异。

4防治措施
防治云杉苗期叶锈病的简易而特效方法是在6月10日前后4d内,苗床上搭起塑料膜拱棚,棚高50cm为宜,切忌塑料膜紧靠苗木,以防日晒后烫伤苗木。

棚两端保持开放,这样既可减少叶锈菌冬孢子与云杉苗接触,又可改变苗床小气候,增温减湿,不利于此菌冬孢子侵染,有利于促进苗木生长,同时还能防止晚霜天灾,减少杂草,节省锄草劳力,提高苗木质量,降低育苗成本,每年从6月10日至7月20日,搭棚40d即可见效[4]。

如果在拱棚两头苗床上于6月中旬喷1次国产粉锈宁500~600倍液,效果更理想。

云杉幼林叶锈病防治,侧重加强抚育,促进幼林尽快郁闭,可减轻病害,在离村庄和水源较近的幼林,于6月中旬喷洒粉锈宁500~600倍液。

对大面积云杉天然林叶锈病,化学防治难以实施,而且防治效果只管当年,花费太大,不能治本。

在灌木林中对青海杜鹃叶锈病进行化学防治也同样因水源、交通等问题难以实施。

因此,应当以营林
措施为主来综合治理青海云杉叶锈病。

合理控制森林抚育间伐量,保持林分郁闭度在0.7以上。

在宜林地尽可能营造针阔叶混交林;在高山灌木林中,与青海杜鹃天然混交的其他灌木有10余种,这些灌木种经几年调查和人工接种试验,均不受祁连金锈菌侵染,如果用这些灌木种人为地逐年取代青海杜鹃,可减少叶锈病侵染源。

这种对天然灌木林进行合理改造的措施从理论上讲,应是逐步根治青海云杉叶锈病、确保大面积水源涵养林永不衰退的重要途径。

但是由于工程浩大,还要考虑到物种生态平衡和演变,在施工中防止水土流失等问题,因此,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