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信号线的分析和LAYOUT
差分线分析与LAYOUT
实际运用中差分信号线的分析和LAYOUT随着近几年对速率的要求快速提高,新的总线协议不断的提出更高的速率。
传统的总线协议已经不能够满足要求了。
串行总线由于更好的抗干扰性,和更少的信号线,更高的速率获得了众多设计者的青睐。
而串行总线又尤以差分信号的方式为最多。
所以在这篇中整理了些有关差分信号线的设计和大家探讨下。
关键字:差分信号线,LVDS,眼图,LAYOUT。
1.差分信号线的原理和优缺点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在高速电路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路中最关键的信号往往都要采用差分结构设计,什么另它这么倍受青睐呢?在PCB设计中又如何能保证其良好的性能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进行下一部分的讨论。
何为差分信号?通俗地说,就是驱动端发送两个等值、反相的信号,接收端通过比较这两个电压的差值来判断逻辑状态“0”还是“1”。
而承载差分信号的那一对走线就称为差分走线。
差分信号和普通的单端信号走线相比,最明显的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抗干扰能力强,因为两根差分走线之间的耦合很好,当外界存在噪声干扰时,几乎是同时被耦合到两条线上,而接收端关心的只是两信号的差值,所以外界的共模噪声可以被完全抵消。
b.能有效抑制EMI,同样的道理,由于两根信号的极性相反,他们对外辐射的电磁场可以相互抵消,如图在A-A‘的电流是从右到左,那B-B‘的是从左到右,那么按右手螺旋定则,那他们的磁力线是互相抵消的。
耦合的越紧密,互相抵消的磁力线就越多。
泄放到外界的电磁能量越少。
c.时序定位精确,由于差分信号的开关变化是位于两个信号的交点,而不像普通单端信号依靠高低两个阈值电压判断,因而受工艺,温度的影响小,能降低时序上的误差,同时也更适合于低幅度信号的电路。
目前流行的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就是指这种小振幅差分信号技术。
2.差分信号的一个实例:LVDS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是一种低摆幅的电流型差分信号技术,它使得信号能在差分PCB 线对或平衡电缆上以几百Mbps的速率传输,其低压幅和低电流驱动输出实现了低噪声和低功耗。
LAYOUT走线策略
LAYOUT走线策略发布时间:2007-4-2 浏览次数:513 次【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布线(Layout)是PCB设计工程师最基本的工作技能之一。
走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大多数高速的设计理论也要最终经过Layout得以实现并验证,由此可见,布线在高速PCB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针对实际布线中可能遇到的一些情况,分析其合理性,并给出一些比较优化的走线策略。
主要从直角走线,差分走线,蛇形线等三个方面来阐述。
1.直角走线直角走线一般是PCB布线中要求尽量避免的情况,也几乎成为衡量布线好坏的标准之一,那么直角走线究竟会对信号传输产生多大的影响呢?从原理上说,直角走线会使传输线的线宽发生变化,造成阻抗的不连续。
其实不光是直角走线,顿角,锐角走线都可能会造成阻抗变化的情况。
直角走线的对信号的影响就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拐角可以等效为传输线上的容性负载,减缓上升时间;二是阻抗不连续会造成信号的反射;三是直角尖端产生的EMI。
传输线的直角带来的寄生电容可以由下面这个经验公式来计算:C="61W"(Er)[size="1"]1/2[/size]/Z0在上式中,C就是指拐角的等效电容(单位:pF),W指走线的宽度(单位:inch),εr指介质的介电常数,Z0就是传输线的特征阻抗。
举个例子,对于一个4Mils的50欧姆传输线(εr为4.3)来说,一个直角带来的电容量大概为0.0101pF,进而可以估算由此引起的上升时间变化量:T10-90%=2.2*C*Z0/2 = 2.2*0.0101*50/2 = 0.556ps通过计算可以看出,直角走线带来的电容效应是极其微小的。
由于直角走线的线宽增加,该处的阻抗将减小,于是会产生一定的信号反射现象,我们可以根据传输线章节中提到的阻抗计算公式来算出线宽增加后的等效阻抗,然后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反射系数:ρ=(Zs-Z0)/(Zs+Z0),一般直角走线导致的阻抗变化在7%-20%之间,因而反射系数最大为0.1左右。
1_差分信号原理与分析
如果差分信号走线过程中的参考平面改变了,到底会对差分信号的质量产生何种影响?差分线的设计原则是等长等距不能cross-moat.这都是有原因的.差分信号P\\N的差值就是我们所要传递的信号,同时每一个线上面都有共模信号.后者是造成电磁辐射的主要源头,常常在靠近连接器的地方加共模choke抑制.差分线等长等距的原因是因为p上面信号值减去N上面信号的时候,必须是对应地减去,如果不等长或者不等距,将使得这样的差值发生根本性的破坏.信号完整性检查眼图的时候会发现超标.而楼上大家关心的是能不能crossmoat的问题.这一点我详细说明.我先说信号参考同一个板层就是习惯上说的layer,如果差分信号在top层走,以layer2作为参考平面.差分信号的两根线下面都有高速返回的镜象电流,紧贴在差分信号的下面.之所以紧贴是因为这样可以使得信号遇到的电感最小.差分信号的上升沿很短,一般在2ns左右.假如这时候差分信号的参考平面有沟道,比如说layer2的电源不止一个,举个例子,差分信号的下面原来参考的是+5V电源层,现在参考+3.3v,这时候就会出问题.因为+5与+3.3的两个模块之间有沟道.镜象电流在沟道处被割断,将寻找低阻抗路径完成返回电流的连续.换句话说路径的改变造成了电流环路面积的增大,这个直接影响就是EMI测试的超标.在EMI中这称为return path uncontinuity.如果信号穿层从top到bottom.信号的参考平面从layer2到了倒数第二层,倒数第二层如果是GND.差分信号的参考平面绝对不能够改变.比如usb信号在第一层走的时候下面参考的是+5v,那么到了最下面的倒数第2层.必须在倒数第2层割出一块+5的电源在USB差分线的下方.这是原理.在EMI中这还是return path uncontinuity的一种情况.事实上面高速信号(包括差分信号)以某些电势位(比如+1.8v,+3.3v)作为参考平面(就是镜象电流流过的那层)不是一种好的方法,这会造成电源的不干净.比教好的做法是以地(0v电势位)作为参考平面,换层到top时候,把第二层划出一块地.目标就是差分信号的参考平面永远是同一个电势位.任何不同都会造成返回路径不连续从而引起环路面积增大,最后造成EMI超标.信号的反射和差分本来就是两回事,差分的本来目的确实是为了抑制共模干扰,具体要求和前后级的具体电路和CMRR有关。
布线Layout是PCB设计工程师最基本的工作技能之一走线的好坏将
布线(Layout)是PCB设计工程师最基本的工作技能之一。
走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大多数高速的设计理论也要最终经过Layout 得以实现并验证,由此可见,布线在高速PCB 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针对实际布线中可能遇到的一些情况,分析其合理性,并给出一些比较优化的走线策略。
主要从直角走线,差分走线,蛇形线等三个方面来阐述。
1.直角走线直角走线一般是PCB布线中要求尽量避免的情况,也几乎成为衡量布线好坏的标准之一,那么直角走线究竟会对信号传输产生多大的影响呢?从原理上说,直角走线会使传输线的线宽发生变化,造成阻抗的不连续。
其实不光是直角走线,顿角,锐角走线都可能会造成阻抗变化的情况。
直角走线的对信号的影响就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拐角可以等效为传输线上的容性负载,减缓上升时间;二是阻抗不连续会造成信号的反射;三是直角尖端产生的EMI。
传输线的直角带来的寄生电容可以由下面这个经验公式来计算:C=61W(Er)[size=1]1/2[/size]/Z0在上式中,C 就是指拐角的等效电容(单位:pF),W指走线的宽度(单位:inch),εr指介质的介电常数,Z0就是传输线的特征阻抗。
举个例子,对于一个4Mils的50欧姆传输线(εr为4.3)来说,一个直角带来的电容量大概为0.0101pF,进而可以估算由此引起的上升时间变化量:T10-90%=2.2*C*Z0/2 = 2.2*0.0101*50/2 = 0.556ps通过计算可以看出,直角走线带来的电容效应是极其微小的。
由于直角走线的线宽增加,该处的阻抗将减小,于是会产生一定的信号反射现象,我们可以根据传输线章节中提到的阻抗计算公式来算出线宽增加后的等效阻抗,然后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反射系数:ρ=(Zs-Z0)/(Zs+Z0)一般直角走线导致的阻抗变化在7%-20%之间,因而反射系数最大为0.1左右。
而且,从下图可以看到,在W/2线长的时间内传输线阻抗变化到最小,再经过W/2时间又恢复到正常的阻抗,整个发生阻抗变化的时间极短,往往在10ps 之内,这样快而且微小的变化对一般的信号传输来说几乎是可以忽略的。
差分信号分析
分传输的电压来表示的。
另一方面,一个差分信号作用在两个导体上。
信号值是两个导体间的电压差。
尽管不是非常必要,这两个电压的平均值还是会经常保持一致。
可以想象,这两个导体上被同时加入的一个相等的电压,也就是所谓共模信号,对一个差分放大系统来说是没有作用的,也就是说,尽管一个差分放大器的输入有效信号幅度只需要几毫伏,但它却可以对一个高达几伏特的共模信号无动于衷。
这个指标叫做差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CMRR),一般的运算放大器可以达到90db 以上,高精度运放甚至达到120db。
因为干扰信号一般是以共模信号的形式存在,所以差分信号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放大器系统的信噪比。
优点当不采用单端信号而采取差分信号方案时,我们用一对导线来替代单根导线,增加了任何相关接口电路的复杂性。
那么差分信号提供了什么样的有形益处,才能证明复杂性和成本的增加是值得的呢?差分信号的第一个好处是,因为你在控制'基准'电压,所以能够很容易地识别小信号。
在一个地做基准,单端信号方案的系统里,测量信号的精确值依赖系统内'地'的一致性。
信号源和信号接收器距离越远,他们局部地的电压值之间有差异的可能性就越大。
从差分信号恢复的信号值在很大程度上与'地'的精确值无关,而在某一范围内。
差分信号的第二个主要好处是,它对外部电磁干扰(EMI)是高度免疫的。
一个干扰源几乎相同程度地影响差分信号对的每一端。
既然电压差异决定信号值,这样将忽视在两个导体上出现的任何同样干扰。
除了对干扰不大灵敏外,差分信号比单端信号生成的 EMI 还要少。
差分信号提供的第三个好处是,在一个单电源系统,能够从容精确地处理'双极'信号。
为了处理单端,单电源系统的双极信号,我们必须在地和电源干线之间某任意电压处(通常是中点)建立一个虚地。
用高于虚地的电压来表示正极信号,低于虚地的电压来表示负极信号。
接下来,必须把虚地正确地分布到整个系统里。
MIPI Layout说明(转载)
MIPI Layout说明June 27, 2013By admin With Comments are off for this postMIPI Layout 说明前言:随着新的总线协议不断提高信号速率,如今的PCB 设计人员需要充分理解高速布线的要求并控制PCB 走线的阻抗;对于MIPI 信号来说,PCB 走线不再是简单的连接,而是传输线。
MIPI 属于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差分信号的优点在于更好的抗干扰性、更高的速率和更少的信号线连接。
关键词:线对:指一组差分线,如CLK+和CLK- ,DN1+与DN1-1 差分阻抗控制:PCB 走线的关键参数之一是其特性阻抗(即波沿导线传送时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PCB上导线的特性阻抗是衡量高速电路板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高速信号走线的阻抗和器件或信号所要求的特性阻抗必须一致。
如阻抗偏差过大或不一致,会使其信号失真,造成不工作或不稳定;所以在高速线路板上的导线阻抗值应控制在某一范围之内,称为“阻抗控制”。
影响PCB 走线阻抗的因素主要有: 走线的宽度、走线之间的间距、导线厚度(铜厚)、绝缘介质的介电常数及厚度、是否有参考平面(地层或电源层)等。
这些参数与设计和PCB制作本身都息息相关,所以不仅设计上要做到,在PCB 发包时也需要告诉PCB 厂家哪些是差分线,由厂家在制作时也进行控制。
MIPI 的差分线阻抗控制标准是100 欧姆,误差不能大于±10%。
1.1 PCB 叠层分析:两层板上的MIPI 走线典型的叠层结构如下:如上图,PCB 传输线通常由信号走线、一个或多个参考层和绝缘材质组成;W1/W2 为差分线对走线的宽度,S 为差分线对走线之间的距离,T 为导线的厚度(铜厚),H1 为绝缘介质厚度,Er 为绝缘层的介电常数。
1.2 计算差分阻抗:差分阻抗需要用仿真软件来计算(推荐软件:Polar Si9000V7.1),计算好后再依据计算结果来走线。
pcb layout初学者如何理解差分信号
pcb layout初学者如何理解差分信号随着半导体技术和深压微米工艺的不断发展,IC的开关速度目前已经从几十M H z增加到几百M H z,甚至达到几GH z。
在高速PCB设计中,工程师经常会碰到误触发、阻尼振荡、过冲、欠冲、串扰等信号完整性问题。
本文将探讨它们的形成原因、计算方法以及如何采用Allegro中的IBIS仿真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1信号完整性定义信号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简称SI)指的是信号线上的信号质量。
信号完整性差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由板级设计中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
破坏信号完整性的原因包括反射、振铃、地弹、串扰等。
随着信号工作频率的不断提高,信号完整性问题已经成为高速PCB工程师关注的焦点。
2反射2.1反射的形成和计算传输线上的阻抗不连续会导致信号反射,当源端与负载端阻抗不匹配时,负载将一部分电压反射回源端。
差分线传输信号解决了不少问题。
什么是差分信号? 通俗地说,就是驱动端发送两个等值、反相的信号,接收端通过比较这两个电压的差值来判断逻辑状态0还是1。
而承载差分信号的那一对线就称为差分线。
差分线阻抗怎么算?各种差分信号的阻抗都不一样的,比如USB的D+ D-,差分线阻抗是90ohm,1394的差分线是110ohm,最好先看看规格书或者相关资料。
现在已经有很多计算阻抗工具,比如polar的si9000,影响差分阻抗的因素有线宽、差分线间距、介质介电常数、介质的厚度(差分线到参考面之间的介质厚度),一般是调整差分线间距和线宽来控制差分阻抗的。
做板的时候也要跟厂家说明哪些线要控制阻抗。
一个差分信号是用一个数值来表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差异。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所有电压信号都是差分的,因为一个电压只能是相对于另一个电压而言的。
在某些系统里,系统地被用作电压基准点。
当地当作电压测量基准时,这种信号规划被称之为单端的。
我们使用该术语是因为信号是用单个导体上的电压来表示的。
PCB layout之USB差分走线布线经验教训
PCB layout 之USB 差分走线布线经验教训前言
USB 是一种快速、双向、同步传输、廉价、方便使用的可热拔插的串行
接口。
由于数据传输快,接口方便,支持热插拔等优点使USB 设备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市场上以USB2.0 为接口的产品居多,但很多硬件新手在USB 应用中遇到很多困扰,往往PCB 装配完之后USB 接口出现各种问题。
比如通讯不稳定或是无法通讯,检查原理图和焊接都无问题,或许这个时候就需怀疑PCB 设计不合理。
绘制满足USB2.0 数据传输要求的PCB 对产品的性能及可靠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USB 协议定义由两根差分信号线(D+、D-)传输数字信号,若要USB 设备工作稳定差分信号线就必须严格按照差分信号的规则来布局布线。
根据笔
者多年USB 相关产品设计与调试经验,总结以下注意要点:
1 在元件布局时,尽量使差分线路最短,以缩短差分线走线距离(√为合
理的方式,×为不合理方式);。
差分走线,蛇形线的走线注意
电子博客网作者:不详布线(Layout)是PCB设计工程师最基本的工作技能之一。
走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大多数高速的设计理论也要最终经过Layout得以实现并验证,由此可见,布线在高速PCB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针对实际布线中可能遇到的一些情况,分析其合理性,并给出一些比较优化的走线策略。
主要从直角走线,差分走线,蛇形线等三个方面来阐述。
1.直角走线直角走线一般是PCB布线中要求尽量避免的情况,也几乎成为衡量布线好坏的标准之一,那么直角走线究竟会对信号传输产生多大的影响呢?从原理上说,直角走线会使传输线的线宽发生变化,造成阻抗的不连续。
其实不光是直角走线,顿角,锐角走线都可能会造成阻抗变化的情况。
直角走线的对信号的影响就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拐角可以等效为传输线上的容性负载,减缓上升时间;二是阻抗不连续会造成信号的反射;三是直角尖端产生的EMI。
传输线的直角带来的寄生电容可以由下面这个经验公式来计算:C="61W"(Er)1/2/Z0在上式中,C就是指拐角的等效电容(单位:pF),W指走线的宽度(单位:inch),εr指介质的介电常数,Z0就是传输线的特征阻抗。
举个例子,对于一个4Mils的50欧姆传输线(εr为4.3)来说,一个直角带来的电容量大概为0.0101pF,进而可以估算由此引起的上升时间变化量:T10-90%=2.2*C*Z0/2 = 2.2*0.0101*50/2 = 0.556ps通过计算可以看出,直角走线带来的电容效应是极其微小的。
由于直角走线的线宽增加,该处的阻抗将减小,于是会产生一定的信号反射现象,我们可以根据传输线章节中提到的阻抗计算公式来算出线宽增加后的等效阻抗,然后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反射系数:ρ=(Zs-Z0)/(Zs+Z0),一般直角走线导致的阻抗变化在7%-20%之间,因而反射系数最大为0.1左右。
而且,从下图可以看到,在W/2线长的时间内传输线阻抗变化到最小,再经过W/2时间又恢复到正常的阻抗,整个发生阻抗变化的时间极短,往往在10ps之内,这样快而且微小的变化对一般的信号传输来说几乎是可以忽略的。
差分信号线定义及布线
电路板设计中差分信号线布线的优点和布线策略布线非常靠近的差分信号对相互之间也会互相紧密耦合,这种互相之间的耦合会减小EMI发射,差分信号线的主要缺点是增加了PCB的面积,本文介绍电路板设计过程中采用差分信号线布线的布线策略。
众所周知,信号存在沿信号线或者PCB线下面传输的特性,即便我们可能并不熟悉单端模式布线策略,单端这个术语将信号的这种传输特性与差模和共模种信号传输方式区别开来,后面这两种信号传输方式通常更为复杂。
差分和共模方式差模信号通过一对信号线来传输。
一个信号线上传输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信号;另一个信号线上则传输一个等值而方向相反(至少在理论上是这样)的信号。
差分和单端模式最初出现时差异不大,因为所有的信号都存在回路。
单端模式的信号通常经由一个零电压的电路(或者称为地)来返回。
差分信号中的每一个信号都要通过地电路来返回。
由于每一个信号对实际上是等值而反向的,所以返回电路就简单地互相抵消了,因此在零电压或者是地电路上就不会出现差分信号返回的成分。
共模方式是指信号出现在一个(差分)信号线对的两个信号线上,或者是同时出现在单端信号线和地上。
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直观,因为很难想象如何产生这样的信号。
这主要是因为通常我们并不生成共模信号的缘故。
共模信号绝大多数都是根据假想情况在电路中产生或者由邻近的或外界的信号源耦合进来的噪声信号。
共模信号几乎总是“有害的”,许多设计规则就是专为预防共模信号出现而设计的。
差分信号线的布线通常(当然也有一些例外)差分信号也是高速信号,所以高速设计规则通常也都适用于差分信号的布线,特别是设计传输线1这样的信号线时更是如此。
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非常谨慎地设计信号线的布线,以确保信号线的特征阻抗沿信号线各处连续并且保持一个常数。
在差分线对的布局布线过程中,我们希望差分线对中的两个PCB线完全一致。
这就意味着,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来确保差分线对中的PCB线具有完全一样的阻抗并且布线的长度也完全一致。
PCB layout之USB差分走线布线经验教训
PCB layout之USB差分走线布线经验教训USB是一种快速、双向、同步传输、廉价、方便使用的可热拔插的串行接口。
由于数据传输快,接口方便,支持热插拔等优点使USB设备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市场上以USB2.0为接口的产品居多,但很多硬件新手在USB应用中遇到很多困扰,往往PCB装配完之后USB接口出现各种问题比如通讯不稳定或是无法通讯,检查原理图和焊接都无问题,或许这个时候就需怀疑PCB设计不合理。
绘制满足USB2.0数据传输要求的PCB对产品的性能及可靠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USB协议定义由两根差分信号线(D+、D-)传输数字信号,若要USB设备工作稳定差分信号线就必须严格按照差分信号的规则来布局布线。
根据笔者多年USB相关产品设计与调试经验,总结以下注意要点:1. 在元件布局时,尽量使差分线路最短,以缩短差分线走线距离(√为合理的方式,×为不合理方式);2. 优先绘制差分线,一对差分线上尽量不要超过两对过孔(过孔会增加线路的寄生电感,从而影响线路的信号完整性),且需对称放置(√为合理的方式,×为不合理方式);3. 对称平行走线,这样能保证两根线紧耦合,避免90°走线,弧形或45°均是较好的走线方式(√为合理的方式,×为不合理方式);4. 差分串接阻容,测试点,上下拉电阻的摆放(√为合理的方式,×为不合理方式);5. 由于管脚分布、过孔、以及走线空间等因素存在使得差分线长易不匹配,而线长一旦不匹配,时序会发生偏移,还会引入共模干扰,降低信号质量。
所以,相应的要对差分对不匹配的情况作出补偿,使其线长匹配,长度差通常控制在5mil以内,补偿原则是哪里出现长度差补偿哪里;6. 为了减少串扰,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其他信号网络及地离差分线的间距至少20mil(20mil是经验值),覆地与差分线的距离过近将对差分线的阻抗产生影响;7. USB的输出电流是500mA,需注意VBUS及GND的线宽,若采用的1Oz的铜箔,线宽大于20mil即可满足载流要求,当然线宽越宽电源的完整性越好。
差分信号线的分析和LAYOUT
实际运用中差分信号线的分析和LAYOUT随着近几年对速率的要求快速提高,新的总线协议不断的提出更高的速率。
传统的总线协议已经不能够满足要求了。
串行总线由于更好的抗干扰性,和更少的信号线,更高的速率获得了众多设计者的青睐。
而串行总线又尤以差分信号的方式为最多。
所以在这篇中整理了些有关差分信号线的设计和大家探讨下。
关键字:差分信号线,LVDS,眼图,LAYOUT。
1.差分信号线的原理和优缺点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在高速电路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路中最关键的信号往往都要采用差分结构设计,什么另它这么倍受青睐呢?在PCB设计中又如何能保证其良好的性能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进行下一部分的讨论。
何为差分信号?通俗地说,就是驱动端发送两个等值、反相的信号,接收端通过比较这两个电压的差值来判断逻辑状态“0”还是“1”。
而承载差分信号的那一对走线就称为差分走线。
差分信号和普通的单端信号走线相比,最明显的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抗干扰能力强,因为两根差分走线之间的耦合很好,当外界存在噪声干扰时,几乎是同时被耦合到两条线上,而接收端关心的只是两信号的差值,所以外界的共模噪声可以被完全抵消。
b.能有效抑制EMI,同样的道理,由于两根信号的极性相反,他们对外辐射的电磁场可以相互抵消,如图在A-A‘的电流是从右到左,那B-B‘的是从左到右,那么按右手螺旋定则,那他们的磁力线是互相抵消的。
耦合的越紧密,互相抵消的磁力线就越多。
泄放到外界的电磁能量越少。
c.时序定位精确,由于差分信号的开关变化是位于两个信号的交点,而不像普通单端信号依靠高低两个阈值电压判断,因而受工艺,温度的影响小,能降低时序上的误差,同时也更适合于低幅度信号的电路。
目前流行的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就是指这种小振幅差分信号技术。
2.差分信号的一个实例:LVDS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是一种低摆幅的电流型差分信号技术,它使得信号能在差分PCB 线对或平衡电缆上以几百Mbps的速率传输,其低压幅和低电流驱动输出实现了低噪声和低功耗。
差分信号的分析与LAYOUT
1. 差分信号:驱动端发送两个等值、反相的信号,接收端通过比较这两个电压的差值来判断逻辑状态“0”还是“1”。
2. 差分信号的优点:a 抗干扰能力强,因为两根差分走线之间的耦合很好,当外界存在噪声干扰时,几乎是同时被耦合到两条线上,而接收端关心的只是两信号的差值,所以外界的共模噪声可以被完全抵消。
b 能有效抑制EMI,由于两根信号的极性相反,他们对外辐射的电磁场可以相互抵消,按右手螺旋定则,那他们的磁力线是互相抵消的。
耦合的越紧密,互相抵消的磁力线就越多。
泄放到外界的电磁能量越少。
c 时序定位精确,由于差分信号的开关变化是位于两个信号的交点,而不像普通单端信号依靠高低两个阈值电压判断,因而受工艺,温度的影响小,能降低时序上的误差,同时也更适合于低幅度信号的电路。
3. 差分信号的布线要求:一是两条线的长度要尽量一样长,等长是为了保证两个差分信号时刻保持相反极性,减少共模分量。
另一是两线的间距(此间距由差分阻抗决定)要一直保持不变,也就是要保持平行。
平行的方式有两种,一为两条线走在同一走线层,一为两条线走在上下相邻两层.一般以前者实现的方式较多。
等距则主要是为了保证两者差分阻抗一致,减少反射。
对差分对的布线方式应该要适当的靠近且平行。
否则会影响信号的完整性。
4. PCB设计中,差分信号线布线的几个误区:a 认为差分信号不需要地平面作为回流路径,或者认为差分走线彼此为对方提供回流途径。
差分电路对于类似地弹以及其它可能存在于电源和地平面上的噪音信号是不敏感的。
地平面的部分回流抵消并不代表差分电路就不以参考平面作为信号返回路径,其实在信号回流分析上,差分走线和普通的单端走线的机理是一致的,即高频信号总是沿着电感最小的回路进行回流,最大的区别在于差分地的耦合之外,还存在相互之间的耦合,哪一种耦合强,那一种就成为主要的回流通路。
在PCB 电路设计中,一般差分走线之间的耦合较小,更多的还是对地的耦合,所以差分走线的主要回流路径还是存在于地平面。
差分走线,蛇形线走线注意
差分走线,蛇形线的走线注意差分走线,蛇形线走线注意电子博客网作者:不详布线(Layout)是 PCB 设计工程师最基本的工作技能之一。
走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大多数高速的设计理论也要最终经过 Layout 得以实现并验证,由此可见,布线在高速 PCB 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针对实际布线中可能遇到的一些情况,分析其合理性,并给出一些比较优化的走线策略。
主要从直角走线,差分走线,蛇形线等三个方面来阐述。
1.直角走线直角走线一般是 PCB 布线中要求尽量避免的情况,也几乎成为衡量布线好坏的标准之一,那么直角走线究竟会对信号传输产生多大的影响呢?从原理上说,直角走线会使传输线的线宽发生变化,造成阻抗的不连续。
其实不光是直角走线,顿角,锐角走线都可能会造成阻抗变化的情况。
直角走线的对信号的影响就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拐角可以等效为传输线上的容性负载,减缓上升时间;二是阻抗不连续会造成信号的反射;三是直角尖端产生的EMI。
传输线的直角带来的寄生电容可以由下面这个经验公式来计算:C="61W"(Er)1/2/Z0 在上式中,C 就是指拐角的等效电容(单位:pF),W 指走线的宽度(单位:inch),εr 指介质的介电常数,Z0 就是传输线的特征阻抗。
举个例子,对于一个 4Mils 的 50 欧姆传输线(εr 为 4.3)来说,一个直角带来的电容量大概为 0.0101pF,进而可以估算由此引起的上升时间变化量:T10-90%=2.2*C*Z0/2 = 2.2*0.0101*50/2 = 0.556ps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直角走线带来的电容效应是极其微小的。
由于直角走线的线宽增加,该处的阻抗将减小,于是会产生一定的信号反射现象,我们可以根据传输线章节中提到的阻抗计算公式来算出线宽增加后的等效阻抗,然后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反射系数:ρ=(Zs-Z0)/(Zs+Z0),一般直角走线导致的阻抗变化在 7%-20%之间,因而反射系数最大为 0.1 左右。
PCB设计中的差分信号布线技巧
PCB设计中的差分信号布线技巧在PCB设计中,差分信号布线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尤其是对于高速信号传输的电路而言。
差分信号传输可以减少串扰和噪音,提高信号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因此,合理布线差分信号对于整个电路的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PCB设计过程中,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进行差分信号布线。
首先,差分信号的布线应尽量保持对称。
差分信号通常由一个正向信号和一个反向信号组成,它们需要在PCB上同时传输。
因此,在布线过程中,要尽量保持这两条信号的路线对称,减少它们之间的不匹配,防止出现相位失调。
这样可以确保差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控制差分信号的长度匹配。
在高速传输中,由于信号是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的,信号线的长度差异会导致信号到达终点的时间不同,从而造成相位失调和信号失真。
因此,布线差分信号时,要尽量保持两条信号线的长度相同,可以通过采用匹配的布线方式或者使用长度调整器件来实现长度匹配。
此外,差分信号的布线需要避免与其他信号线交叉。
信号线之间的交叉会导致串扰和干扰,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
尤其是差分信号不应与高速数字信号或电源线交叉,这样容易导致信号失真。
因此,在布线时要尽量避免差分信号与其他信号线的交叉,可以采用分层布线或增加地线层等方法来减少信号之间的干扰。
另外,要注意差分信号的引脚布局。
正确的引脚布局可以减少差分信号的串扰和干扰,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在PCB设计中,通常推荐将差分信号的引脚布置在一起,并尽量减少信号线的弯曲。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信号的传输路径,提高信号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最后,对于高速差分信号的设计,在布线时还需要考虑信号线的阻抗匹配。
信号线的阻抗匹配是为了减少信号的反射和波纹,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
其中,差分信号需要保持一致的阻抗,可以通过控制信号线的宽度和间距来实现阻抗匹配。
综上所述,差分信号布线是PCB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合理布线差分信号,可以提高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LAYOUT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LAYOUT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Placement时应先将有固定位置的零件放置,其次是大零件的摆放(NB,SB,PCI,CHIPIC,IDE,FDD,CD-ROM等),最后是一些小的零件。
2.在摆放元件时,首先要计算走线的空间,大致规划好内层的分割以及走线的层次,哪些线走哪层都首先要规划好。
3.CLK GEN的电路尽量不要摆在靠近板边,零件的摆放要紧缩而少面积,且要摆置在各时钟信号适中的位置。
4.类比电路与逻辑电路的零件的摆放要完全分离。
且他们的GROUND也要独立分开。
5.POWER部分零件的PLACEMENT要集中在一起,且顺序明确,他们的TRACE要尽量的短宽而直接。
6.LAYOUT时,在PLACEMENT完成后,应先拉CLK线和电源线以及地线,然后再从连接线密集的地方开始layout。
它奉行的原则是:从鼠线密集的地方下手,短线先连接。
7.CLK TRACE 要减少转弯的次数,少用VIA(即少换层),不能超过两个,且越短越好。
8.PCB LAYOUT完成后,多余的空间要尽量铺成地,并打VIA与内层地多点连接,这样可以减少电路形成的环面积。
9.将CLK信布线于相邻于GROUND PLANE且不相邻于POWER PLANE,可得最佳EMI 效果。
且各种高速信号(如CPU,DIMM,AGP等的信号)最好都能运用此方法,做不到时,也尽量不要跨POWER层。
10.层与层间的走线最好垂直布线,因为正交可以减少辐射耦合。
11.避免走线的不连续性。
传输线突变的点是阻抗不连续点,如直角、过孔等,他将产生信号的反射,应尽量避免。
12.外层信号避免通过内层,内层的信号也避免跑到外层。
因为内层的信号线属于带状线,而外层信号线属于微波线,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线的阻抗是不同的,如果信号从内层到外层,或从外层到内层,就会产生反射。
13.串扰是信号间不希望有的耦合,它有容性和感性串扰。
容性串扰就是信号线间的容性耦合,当信号线在一定长度上靠得比较近就会产生,因此走线时尽量将信号线分开的远一些,以减小这种容性串扰。
实际运用中差分信号线的分析和 LAYOUT
实际运用中差分信号线的分析和LAYOUT随着近几年对速率的要求快速提高,新的总线协议不断的提出更高的速率。
传统的总线协议已经不能够满足要求了。
串行总线由于更好的抗干扰性,和更少的信号线,更高的速率获得了众多设计者的青睐。
而串行总线又尤以差分信号的方式为最多。
所以在这篇中整理了些有关差分信号线的设计和大家探讨下。
关键字:差分信号线,LVDS,眼图,LAYOUT。
1.差分信号线的原理和优缺点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在高速电路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路中最关键的信号往往都要采用差分结构设计,什么另它这么倍受青睐呢?在PCB设计中又如何能保证其良好的性能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进行下一部分的讨论。
何为差分信号?通俗地说,就是驱动端发送两个等值、反相的信号,接收端通过比较这两个电压的差值来判断逻辑状态“0”还是“1”。
而承载差分信号的那一对走线就称为差分走线。
差分信号和普通的单端信号走线相比,最明显的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抗干扰能力强,因为两根差分走线之间的耦合很好,当外界存在噪声干扰时,几乎是同时被耦合到两条线上,而接收端关心的只是两信号的差值,所以外界的共模噪声可以被完全抵消。
b.能有效抑制EMI,同样的道理,由于两根信号的极性相反,他们对外辐射的电磁场可以相互抵消,如图在A-A‘的电流是从右到左,那B-B‘的是从左到右,那么按右手螺旋定则,那他们的磁力线是互相抵消的。
耦合的越紧密,互相抵消的磁力线就越多。
泄放到外界的电磁能量越少。
c.时序定位精确,由于差分信号的开关变化是位于两个信号的交点,而不像普通单端信号依靠高低两个阈值电压判断,因而受工艺,温度的影响小,能降低时序上的误差,同时也更适合于低幅度信号的电路。
目前流行的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就是指这种小振幅差分信号技术。
2.差分信号的一个实例:LVDS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是一种低摆幅的电流型差分信号技术,它使得信号能在差分PCB线对或平衡电缆上以几百Mbps的速率传输,其低压幅和低电流驱动输出实现了低噪声和低功耗。
差分信号的设置与布线
差分对信号的设置与布线差分信号就是用两根完全一样,极性相反的信号传输一路数据,依靠两根信 号电平差进行判断逻辑状态“0”还是“1”。
为了保证两根信号完全一致,在布线时 要保持并行,线宽、线间距保持不变。
低电压差分信号,即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
它是一 种低摆幅的差分信号技术,它使得信号能在差分PCB线对或平衡电缆上以几百 Mbps的速率传输,其低压幅和低电流驱动输出实现了低噪声和低功耗。
在以前的protel99se包括更早的版本中,是不直接支持差分布线的,这也 使得在高速电路逐渐普遍的今天,protel99se的使用已经稍微不适应目前的电 路设计。
但是06年底altium公司推出的protel 升级版本altium designer增加了一千多种新功能, 完全可以面对和支持高速高密板的设计, 使得 “protel” 在中国的垄断地位更加稳固。
增加的功能当然也包括了支持差分对布线。
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altium designer中差分对的设置以及布线。
一、 差分线在 altium designer中的定义差分线的定义在软件中有两种方法:在原理图环境中定义和在pcb环境中 定义。
(一)原理图环境中定义在一个工程的原理图环境中选择Place\directives\differential pairs放置一对差 分符号,再加以命名即可。
注意差分对的命名规名称要相同,名称的后缀分别标 以_P和_N。
如图1所示:图 1(二)PCB环境中定义在一个工程的PCB环境中的pcb编辑面板中选择Differential pairs editor。
如图2所示:图2然后点击add增加差分对,弹出图 3的对话框:图3在这里可以重命名和定义差分信号。
二、 差分线在 altium designer中的布线三、在PCB环境下点击 Place\differential pairs routing 就可以进行差分布线了。
AD中关于差分线的设置和走线的方法
AD中关于差分线的设置和走线的方法在模拟电路设计中,差分线是一种用于传输差分信号的特殊线路结构。
差分信号是指由两个相互互补的信号组成的信号对,它们具有相同的幅值和频率,但相位相反。
差分线的设计和走线方法在高速、高精度的模拟电路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AD设计中关于差分线的设置和走线的方法。
一、差分线的设置差分线的设置包括差分线的布线方向、布线层次、长度匹配等方面。
下面分别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布线方向差分线的布线方向取决于信号的传输方向。
一般情况下,信号的传输方向是由发送方向接收方的方向确定的。
差分线的布线方向要尽量与信号传输方向保持一致,这样能最大程度地减小传输引起的干扰。
2.布线层次差分线的布线层次是指差分线在PCB板上布线的层次。
通常,差分线是通过内层进行布线的。
内层布线能有效地屏蔽外部干扰,减小信号的传输损耗和串扰。
内层布线的层数一般选取4-6层,具体根据设计需求和布局来确定。
3.长度匹配差分线的长度匹配是差分线设计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由于差分线上的两个信号是相互互补的,如果差分线的长度不匹配,会导致两个信号的相位差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因此,差分线的长度应该尽量匹配。
为了实现差分线的长度匹配,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使用等长线:差分线的长度可以通过使用等长线的方式来保证。
通过差分线的等长设计,可以使差分线的传输时间相等,从而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2)使用差分对延时器:差分对延时器是一种特殊的线路设计,可以用于实现差分线的长度匹配。
差分对延时器通过延时差分信号中一个信号的传输时间,从而使两个信号在接收端同时到达。
(3)使用布线工具:现代的电路设计软件和布线工具往往会提供差分线的长度匹配功能。
通过使用这些工具,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差分线的长度匹配。
二、差分线的走线方法差分线的走线方法主要包括屏蔽、分干扰区和走线规则等。
1.差分线屏蔽差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周围的干扰,为了减小干扰的影响,可以采用差分线屏蔽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分信号线的分析和LAYOUT随着近几年对速率的要求迅速提高,新的总线协议不断的提出更高的速率。
传统的总线协议已经不能够满足要求了。
串行总线由于更好的抗干扰性,和更少的信号线,更高的速率获得了众多设计者的青睐。
而串行总线又尤以差分信号的方式为最多。
所以在这篇文中整理了些有关差分信号线的设计和大家探讨。
1.差分信号线的原理和优缺点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在高速电路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路中最关键的信号往往都要采用差分结构设计,什么令它这么倍受青睐呢?在PCB 设计中又如何能保证其良好的性能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进行下一部分的讨论。
何为差分信号?通俗地说,就是驱动端发送两个等值、反相的信号,接收端通过比较这两个电压的差值来判断逻辑状态“0”还是“1”。
而承载差分信号的那一对走线就称为差分走线。
差分信号和普通的单端信号走线相比,最明显的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抗干扰能力强:因为两根差分走线之间的耦合很好,当外界存在噪声干扰时,几乎是同时被耦合到两条线上,而接收端关心的只是两信号的差值,所以外界的共模噪声可以被完全抵消。
b、能有效抑制EMI:同样的道理,由于两根信号的极性相反,他们对外辐射的电磁场可以相互抵消,如图在A-A的电流是从右到左,那B-B的是从左到右,那么按右手螺旋定则,那他们的磁力线是互相抵消的。
耦合的越紧密,互相抵消的磁力线就越多。
泄放到外界的电磁能量越少。
c、.时序定位精确:由于差分信号的开关变化是位于两个信号的交点,而不像普通单端信号依靠高低两个阈值电压判断,因而受工艺,温度的影响小,能降低时序上的误差,同时也更适合于低幅度信号的电路。
目前流行的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就是指这种小振幅差分信号技术。
2.差分信号的一个实例:LVDS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是一种低摆幅的电流型差分信号技术,它使得信号能在差分PCB线对或平衡电缆上以几百Mbps的速率传输,其低压幅和低电流驱动输出实现了低噪声和低功耗。
LVDS驱动器由一个驱动差分线对的电流源组成(通常电流为3.5mA),LVDS接收器具有很高的输入阻抗,因此驱动器输出的电流大部分都流过100Ω的匹配电阻,并在接收器的输入端产生大约350mA 的电压。
当驱动器翻转时,它改变流经电阻的电流方向,因此产生有效的逻辑″1″和逻辑″0″状态。
低摆幅驱动信号实现了高速操作并减小了功率消耗,差分信号提供了适当噪声边缘和功率消耗大幅减少的低压摆幅。
功率的大幅降低允许在单个集成电路上集成多个接口驱动器和接收器。
这提高了PCB板的效能,减少了成本。
不管使用的LVDS传输媒质是PCB线对还是电缆,都必须采取措施防止信号在媒质终端发生反射,同时减少电磁干扰。
LVDS要求使用一个与媒质相匹配的终端电阻(100±20Ω),该电阻终止了环流信号,应该将它尽可能靠近接收器输入端放置。
LVDS驱动器能以超过155.5Mbps的速度驱动双绞线对,距离超过10m。
对速度的实际限制是:①送到驱动器的TTL数据的速度;②媒质的带宽性能。
通常在驱动器侧使用复用器、在接收器侧使用解复用器来实现多个TTL信道和一个LVDS信道的复用转换,以提高信号速率,降低功耗。
并减少传输媒质和接口数,降低设备复杂性。
LVDS接收器可以承受至少±1V的驱动器与接收器之间的地的电压变化。
由于LVDS驱动器典型的偏置电压为+1.2V,地的电压变化、驱动器偏置电压以及轻度耦合到的噪声之和,在接收器的输入端相对于接收器的地是共模电压。
这个共模围是:+0.2V~+2.2V。
建议接收器的输入电压围为:0V~+2.4V。
3.差分信号的布线要求:对于PCB 工程师来说,最关注的还是如何确保在实际走线中能完全发挥差分走线的这些优势。
也许只要是接触过Layout 的人都会了解差分走线的一般要求,即差分对的布线有两点要注意,一是两条线的长度要尽量一样长,等长是为了保证两个差分信号时刻保持相反极性,减少共模分量。
另一是两线的间距(此间距由差分阻抗决定)要一直保持不变,也就是要保持平行。
平行的方式有两种,一为两条线走在同一走线层(side-by-side),一为两条线走在上下相邻两层(over-under)。
一般以前者side-by-side 实现的方式较多。
等距则主要是为了保证两者差分阻抗一致,减少反射。
对差分对的布线方式应该要适当的靠近且平行。
所谓适当的靠近是因为这间距会影响到差分阻抗(differential impedance)的值, 此值是设计差分对的重要参数。
需要平行也是因为要保持差分阻抗的一致性。
若两线忽远忽近, 差分阻抗就会不一致, 就会影响信号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及时间延迟(timing delay)。
下面是差分传输线模型为便于分析,差分线对常常根据它的奇模和偶模阻抗和延迟来描述,而这些与其差模和共模对应的部分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可以用方程1 来计算。
这儿Ctot = Cself + Cm 。
Cself 是一条线与地之间的电容,而Cm 是两条线之间的电容。
Lself 和Lm 分别是一条线的自电感,和两条线之间的互电感。
差分阻抗被定义为在两条差分驱动的导线之间所测得的阻抗。
(所谓差分驱动就是指当两个完全一样,但极性相反的信号)。
差分阻抗是对着奇模阻抗而言的,所谓奇模阻抗是指当两条导线被差分驱动[3]时,在差分线对中一条传输导线的阻抗。
偶模阻抗是指当两条导线都被一个单一的对地共模信号驱动时,在差分线对中两条导线的阻抗。
利用方程1,可以推得:差分阻抗共模阻抗但所有这些规则都不是用来生搬硬套的,不少工程师似乎还不了解高速差分信号传输的本质。
下面重点讨论一下PCB 差分信号设计中几个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认为差分信号不需要地平面作为回流路径,或者认为差分走线彼此为对方提供回流途径。
造成这种误区的原因是被表面现象迷惑,或者对高速信号传输的机理认识还不够深入。
虽然差分电路对于类似地弹以及其它可能存在于电源和地平面上的噪音信号是不敏感的。
地平面的部分回流抵消并不代表差分电路就不以参考平面作为信号返回路径,其实在信号回流分析上,差分走线和普通的单端走线的机理是一致的,即高频信号总是沿着电感最小的回路进行回流,最大的区别在于差分线除了有对地的耦合之外,还存在相互之间的耦合,哪一种耦合强,那一种就成为主要的回流通路。
在PCB 电路设计中,一般差分走线之间的耦合较小,往往只占10~20%的耦合度,更多的还是对地的耦合,所以差分走线的主要回流路径还是存在于地平面。
当地平面发生不连续的时候,无参考平面的区域,差分走线之间的耦合才会提供主要的回流通路。
尽管参考平面的不连续对差分走线的影响没有对普通的单端走线来的严重,但还是会降低差分信号的质量,增加EMI,要尽量避免。
也有些设计人员认为,可以去掉差分走线下方的参考平面,以抑制差分传输中的部分共模信号,但从理论上看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阻抗如何控制?不给共模信号提供地阻抗回路,势必会造成EMI 辐射,这种做法弊大于利。
所以要保持PCB地线层返回路径宽而短。
尽量不要跨岛(跨过相邻电源或地层的分隔区域。
)比如主板设计中的USB和SATA及PCI-EXPRESS等最好不要有跨岛的做法。
保证这些信号的下面是个完整地平面或电源平面。
误区二:认为保持等间距比匹配线长更重要。
在实际的PCB 布线中,往往不能同时满足差分设计的要求。
由于管脚分布,过孔,以及走线空间等因素存在,必须通过适当的绕线才能达到线长匹配的目的,但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差分对的部分区域无法平行,其实间距不等造成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相比较而言,线长不匹配对时序的影响要大得多。
再从理论分析来看,间距不一致虽然会导致差分阻抗发生变化,但因为差分对之间的耦合本身就不显著,所以阻抗变化围也是很小的,通常在10%以,只相当于一个过孔造成的反射,这对信号传输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而线长一旦不匹配,除了时序上会发生偏移,还给差分信号中引入了共模的成分,降低信号的质量,增加了EMI。
可以这么说,PCB 差分走线的设计中最重要的规则就是匹配线长,其它的规则都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应用进行灵活处理。
同时为了弥补阻抗的匹配可以采用接收端差分线对之间加一匹配电阻。
其值应等于差分阻抗的值。
这样信号品质会好些。
所以建议如下两点:(A)使用终端电阻实现对差分传输线的最大匹配,阻值一般在90~130Ω之间,系统也需要此终端电阻来产生正常工作的差分电压;(B)最好使用精度1~2%的表面贴电阻跨接在差分线上,必要时也可使用两个阻值各为50Ω的电阻,并在中间通过一个电容接地,以滤去共模噪声。
通常对于差分信号的CLOCK等要求等长的匹配要+/-10mils之。
误区三:认为差分走线一定要靠的很近。
让差分走线靠近无非是为了增强他们的耦合,既可以提高对噪声的免疫力,还能充分利用磁场的相反极性来抵消对外界的电磁干扰。
虽说这种做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非常有利的,但不是绝对的,如果能保证让它们得到充分的屏蔽,不受外界干扰,那么我们也就不需要再让通过彼此的强耦合达到抗干扰和抑制EMI 的目的了。
如何才能保证差分走线具有良好的隔离和屏蔽呢?增大与其它信号走线的间距是最基本的途径之一,电磁场能量是随着距离呈平方关系递减的,一般线间距超过4 倍线宽时,它们之间的干扰就极其微弱了,基本可以忽略。
此外,通过地平面的隔离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屏蔽作用,这种结构在高频的(10G 以上)IC 封装PCB 设计中经常会用采用,被称为CPW 结构,可以保证严格的差分阻抗控制(2Z0)。
差分走线也可以走在不同的信号层中,但一般不建议这种走法,因为不同的层产生的诸如阻抗、过孔的差别会破坏差模传输的效果,引入共模噪声。
此外,如果相邻两层耦合不够紧密的话,会降低差分走线抵抗噪声的能力,但如果能保持和周围走线适当的间距,串扰就不是个问题。
在一般频率(GHz 以下),EMI 也不会是很严重的问题,实验表明,相距500Mils 的差分走线,在3 米之外的辐射能量衰减已经达到60dB,足以满足FCC 的电磁辐射标准,所以设计者根本不用过分担心差分线耦合不够而造成电磁不兼容问题。
4,眼图在差分信号的测试当中我们经常要遇到一个测试项目是眼图,也有很多设计初学者都或许听过眼图这个测试。
但还是有很多不知道眼图到底是怎么来的。
学会看眼图对于自己的测试和DEBUG是非常有用的。
下面介绍下眼图。
在每一个时钟周期都会有信号在传输。
但是如果是一个很长的位流(bits),那么很难确定这个信号是否符合规(specif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