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是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件
简述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
![简述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60e90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2.png)
简述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摘要:一、引言二、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1.中央处理器(CPU)2.存储器1.随机存储器(RAM)2.只读存储器(ROM)3.输入设备4.输出设备5.接口和总线三、各组成部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四、结论正文:一、引言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实体部分,它由多个组成部件共同构成。
了解这些部件的功能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二、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1.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核心,负责执行程序指令。
它包括运算器、控制器等部分,能够完成数据的运算和控制计算机的操作。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
根据存储介质和读写性能的不同,存储器可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1.随机存储器(RAM)RAM是一种可读写存储器,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它是计算机临时存储器,断电后存储的数据会丢失。
2.只读存储器(ROM)ROM是一种只读存储器,用于存储固定程序和数据。
ROM中的数据不易丢失,适用于存放计算机启动程序、固件等。
3.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是将外部信息输入计算机的设备,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它们将外部信号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信号。
4.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是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呈现给用户的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它们将计算机内部的数据转换为用户可识别的形式。
5.接口和总线接口是计算机内部各个部件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桥梁,总线则是连接各个部件的传输通道。
它们负责计算机内部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三、各组成部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件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计算机的功能。
中央处理器负责指令的执行,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输入设备提供外部信息,输出设备展示处理结果,接口和总线确保数据传输的顺畅。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以及接口和总线。
了解这些部件的功能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计算机。
简述计算机存储器的组成及各部分特点
![简述计算机存储器的组成及各部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446d2c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2.png)
简述计算机存储器的组成及各部分特点
计算机存储器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用于存储和读取数据和指令。
它可以分为主存储器(内存)和辅助存储器(外存)两部分。
1. 主存储器(内存):主存储器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存储器,用于存储正在执行和待执行的程
序和数据。
主存储器的特点包括:
- 存取速度快:主存储器与CPU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非常快,可以实现指令的快速读取和写入。
- 容量有限:主存储器的容量相对较小,一般几十GB或几百GB。
因此,主存储器只能存储当前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 断电丢失:主存储器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当计算机断电时,存储在主存储器中的数据将会
丢失。
2. 辅助存储器(外存):辅助存储器用于长期存储大量的数据和程序,以及备份和交换数据。
辅助存储器的特点包括:
- 容量大:辅助存储器的容量一般比主存储器大得多,可以容纳大量的数据和程序。
- 访问速度相对慢:与主存储器相比,辅助存储器的数据读取和写入速度较慢。
- 非易失性:辅助存储器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即使计算机断电,存储在辅助存储器中的数
据也不会丢失。
辅助存储器的常见形式包括硬盘驱动器(HDD)、固态硬盘(SSD)、光盘、磁带等。
不同的
辅助存储器具有不同的容量、访问速度和使用特点,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和使用。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8fa555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66.png)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工具,它的工作原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硬件和软件。
下面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一、计算机的硬件组成1. 中央处理器(CPU):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它由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组成。
2. 存储器:计算机的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主要包括内存(RAM)和外存(硬盘、固态硬盘等)。
内存用于暂时存储正在执行的程序和数据,而外存用于长期存储。
3. 输入设备:计算机的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
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4. 输出设备:计算机的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显示给用户。
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音频设备等。
5. 总线:计算机的各个部件之间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总线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二、计算机的工作过程1. 启动过程:当计算机开机时,首先进行自检(POST)以检测硬件是否正常。
然后加载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到内存中。
2. 程序执行过程:计算机执行程序的基本步骤是取指令、译码、执行和访存。
CPU从内存中取出指令,然后译码并执行,执行过程中可能需要访问内存或者外设。
3. 输入输出过程:用户通过输入设备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计算机经过处理后,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显示给用户。
4. 存储器管理:计算机的存储器管理包括内存的分配和回收。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内存,将程序和数据加载到内存中,并在不使用时释放内存。
5. 文件管理:计算机的文件管理包括文件的创建、读取、写入和删除等操作。
操作系统通过文件系统管理文件,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文件操作接口。
三、1. 二进制系统: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系统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二进制系统由0和1两个数字组成,计算机通过电子开关来表示0和1。
2. 运算方式:计算机进行运算时采用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
逻辑运算包括与、或者、非等操作,而算术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等操作。
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
![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6443b80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6.png)
计算机的五⼤组成部分计算机硬件由五⼤组成部分控制器(CPU)运算器(CPU)存储器(内存、硬盘)输⼊设备(内存、硬盘)输出设备(显⽰器、打印机)例⼦1cpu是⼈的⼤脑,负责控制全⾝和运算内存是⼈的记忆,负责临时存储硬盘是⼈的笔记本,负责永久存储输⼊设备是⽿朵或眼睛或嘴巴,负责接收外部的信息存⼊内存输出设备是你的脸部(表情)或者屁股,负责经过处理后输出的结果以上所有的设备都通过总线连接,总线相当于⼈的神经例⼦21.你通过⽿朵接收⽼师讲的知识->输⼊2.通过⾃⼰的神经,将接收的数据存⼊⾃⼰的内存/短期记忆(总线、内存)3.光听不⾏,你还需要反应/处理⽼师讲的知识,于是你的⼤脑/cpu从短期记忆⾥取出知识/指令,分析知识/指令,然后学习知识/执⾏指令 (cpu取指、分析、执⾏)4.你通过作业或者说话输出你学到的结果5.你想要永久将知识保存下来,只能拿出⼀个笔记本,把刚刚学会的知识都写到本⼦上,这个本⼦就是硬盘(磁盘)CPU中央处理器介绍(控制器、运算器)简介中央处理器(CPU),是电⼦计算机的主要设备之⼀,电脑中的核⼼配件。
CPU是计算机中负责读取指令,对指令译码并执⾏指令的核⼼部件。
中央处理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控制器、运算器。
电⼦计算机三⼤核⼼部件就是CPU、内部存储器、输⼊/输出设备。
中央处理器的功效主要为处理指令、执⾏操作、控制时间、处理数据。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CPU 是对计算机的所有硬件资源(如存储器、输⼊输出单元) 进⾏控制调配、执⾏通⽤运算的核⼼硬件单元。
CPU 是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核⼼。
计算机系统中所有软件层的操作,最终都将通过指令集映射为CPU的操作。
相当于⼈体的⼤脑,负责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是服务器性能效率的最核⼼部件。
常见品牌:Intel(志强 xeon),AMD双CPU 时,只能同时装同⼀型号的⼀般的企业⾥的服务器,CPU个(颗)数2-4颗,单个(颗)CPU是四核。
内存总量⼀般是16-256G(32G,64G)。
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的区别
![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9d3f677b4b35eefdc9d33348.png)
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的区别内存储器内存又称为内存储器,通常也泛称为主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的主要部件,它是相对于外存而言的。
内存储器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
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储器中进行的,因此内存储器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
内存储器(Memory)也被称为内存,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
只要计算机在运行中,CPU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调到内存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内存的运行也决定了计算机的稳定运行。
内存是由内存芯片、电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组成的。
分类T一般常用的微型计算机的存储器有磁芯存储器和半导体存储器,微型机的内存都采用半导体存储器。
T半导体存储器从使用功能上分,有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又称读写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为ROM)。
1.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随机存储器随机存储器是一种可以随机读∕写数据的存储器,也称为读∕写存储器。
RAM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可以读出,也可以写入。
读出时并不损坏原来存储的内容,只有写入时才修改原来所存储的内容。
二是RAM只能用于暂时存放信息,一旦断电一旦断电一是可以读出,存储内容立即消失,即具有易失性。
RAM通常由MOS型半导体存储器组成,根据其保存数据的机理又可分为动态(Dynamic RAM)和静态(Static RAM)两大类。
DRAM的特点是集成度高,主要用于大容量内存储器;SRAM的特点是存取速度快,主要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
2.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是只读存储器,顾名思义,它的特点是只能读出原有的内容,不能由用户再写入新内容。
原来存储的内容是采用掩膜技术由厂家一次性写入的,并永久保存下来。
它一般用来存放专用的固定的程序和数据。
组成原理与计算机体系结构
![组成原理与计算机体系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1a090b9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17.png)
组成原理与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那么,计算机是如何诞生的呢?它的组成原理又是什么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原理和体系结构,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计算机。
一、计算机的组成原理计算机是由许多不同的部件组成的,这些部件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正常工作。
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硬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部件。
1、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它负责处理所有的指令和数据。
中央处理器包括两个重要的部分: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
控制单元的主要功能是从内存中取出指令并执行它们,而算术逻辑单元则是负责执行各种算数和逻辑运算。
2、随机存储器随机存储器是计算机的内存,它用于暂时存储数据和指令。
随机存储器的容量和速度非常重要,它们直接影响计算机的性能。
3、硬盘硬盘是计算机的主要存储设备,它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
硬盘的容量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增加,目前最大的硬盘容量已经达到数十TB。
4、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也是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而输出设备则包括显示器、打印机、喇叭等。
二、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接口,它描述了计算机的组成和运行方式。
计算机体系结构包含两个层次:指令集体系结构和微体系结构。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个层次。
1、指令集体系结构指令集体系结构是计算机处理器和编译器之间的接口。
它定义了计算机所支持的指令集以及这些指令的语法和语义。
指令集体系结构包含许多方面,比如地址模式、数据类型、寄存器、中断和异常等。
2、微体系结构微体系结构是计算机处理器内部的设计,它描述了如何实现指令集体系结构。
微体系结构包括处理器中的电路、指令流水线、分支预测、缓存和总线等。
三、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89S51内部存储器
![89S51内部存储器](https://img.taocdn.com/s3/m/c1d9fabb6bec0975f465e2cf.png)
附录C 51系列单片机内存和特殊寄存器存储器是组成计算机的主要部件之一,其功能是存储程序和数据。
在51系列单片机不同型号内部集成了不同容量的存储器,AT89S51内部集成了4KB (0000H~0FFFH ,12位)存储器。
而51系列单片机有16位地址线,寻址空间为64KB ,片外最大寻址范围64KB (0000H ~FFFFH ),在汇编语言中用指令MOVX 访问。
寻址范围如图C-1所示。
89S51的EA 引脚为访问内部或外部存储器的选择控制端,当EA =1时,CPU 将将访问内部存储器,当地址超过0FFFH 时,自动访问片外存储器。
当EA =0时,CPU 只能访问外部存储器,这种情况下外部地址从)0000H~FFFFH 。
访问片外存储器时,RD 和W R 信号有效,而访问片内存储器时,RD 和W R 无读写信号。
图C-1 AT89S51寻址范围示意图片内4KB 存储器中,存储器片内RAM 最大范围:00H ~FFH ,256B 。
又分为两部分:低128B (00~7FH )和高128B (80~FFH )为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区。
一、工作寄存器区80C51单片机片内RAM 的低端00H~1FH 共32B 是四个工作组寄存器,每组为8个单元。
寄存器0组:地址00H~07H ; 寄存器1组:地址08H~0FH ; 寄存器2组:地址10H~17H ; 寄存器3组:地址18H~1FH 。
每个工作组有8个寄存器,分别称为R0、R1、R2、R3、R4、R5、R6、R7。
使用寄存器工作组作当前工作寄存器。
当前工作寄存器的选择由程序状态寄存器PSW 的RS1、RS0位决定。
二、位寻址区片内RAM的20H~2FH单元为位寻址区,既可作为一般单元用字节寻址,也可对它们的位进行寻址。
CPU能直接寻址这些位(称MCS-51具有布尔处理功能),位地址分配如表C-2所示。
表C-2 位寻址区三、通用RAM区通用RAM区地址在30H~7FH范围。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件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3f800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f.png)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件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物理部分,包括硬盘、内存、主板、中央处理单元(CPU)等。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件对于学习和使用计算机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组成部件。
一、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原理1. 二进制系统:计算机硬件使用二进制系统进行数据处理。
在二进制系统中,所有的数据和指令都用0和1表示。
2. 逻辑门:逻辑门是计算机硬件中的基本单元,根据输入的信号产生相应的输出。
常见的逻辑门包括与门、或门、非门等。
3. 存储器:计算机硬件中的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
主要包括内存和硬盘等。
二、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件1. 中央处理器(CPU):CPU是计算机硬件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
CPU包括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和寄存器等。
控制单元负责控制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算术逻辑单元负责进行数学和逻辑运算,寄存器用于存储临时数据。
2. 主板:主板是计算机硬件中的核心部件,连接和支持其他各种硬件设备。
主板上集成了CPU插槽、内存插槽、扩展插槽等接口。
3. 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硬件中的主要存储设备,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指令。
内存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RAM是用于读写数据的临时存储器,ROM是用于存储固定数据和指令的只读存储器。
4. 硬盘:硬盘是计算机硬件中的主要存储设备,用于永久性地存储数据和程序。
硬盘有两种类型,分别是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
机械硬盘使用磁盘和磁头进行数据读写,固态硬盘使用闪存芯片进行数据存储和读写。
5. 显卡:显卡是计算机硬件中的图形处理设备,负责处理计算机显示器的图像信号。
显卡包括显卡芯片和显存等组件。
6.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指令。
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7. 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显示给用户。
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
淮海工学院存储器实验报告
![淮海工学院存储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c3a3739a32d7375a417802e.png)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验报告书课程名《计算机组成原理》题目:存储器实验班级:软件122学号:2012122734姓名:韩莹一、实验目的掌握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工作特性及数据的读写方法。
二、实验原理主存储器单元电路主要用于存放实验机的机器指令,如图2.5.1所示,它的数据总线挂在外部数据总线EXD0~EXD7上;它的地址总线由地址寄存器单元电路中的地址寄存器74LS273(U37)给出,地址值由8个LED灯LAD0~LAD7显示,高电平亮,低电平灭;在手动方式下,输入数据由8位数据开关KD0~KD7提供,并经一三态门74LS245(U51)连至外部数据总线EXD0~EXD7,实验时将外部数据总线EXD0~EXD7用8芯排线连到内部数据总线BUSD0~BUSD7,分时给出地址和数据。
它的读信号直接接地;它的写信号和片选信号由写入方式确定。
该存储器中机器指令的读写分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
手动方式下,写信号由W/R` 提供,片选信号由CE`提供;自动方式下,写信号由控制CPU的P1.2提供,片选信号由控制CPU的P1.1提供。
由于地址寄存器为8位,故接入6264的地址为A0~A7,而高4位A8~A12接地,所以其实际使用容量为256字节。
6264有四个控制线:CS1 第一片选线、CS2第二片选线、OE读线、WE写线。
其功能如表3—4所示。
CS1片选线由CE`控制(对应开关CE)、OE读线直接接地、WE写线由W/R`控制(对应开关WE)、CS2直接接+5V。
图中信号线LDAR由开关LDAR提供,手动方式实验时,跳线器LDAR拨在左边,脉冲信号T3由实验机上时序电路模块TS3提供,实验时只需将J22跳线器连上即可,T3的脉冲宽度可调。
三、实验电路1、实验接线图⑴MBUS连BUS2;⑵EXJ1连BUS3;⑶跳线器J22的T3连TS3;⑷跳线器J16的SP连H23;⑸跳线器SWB、CE、WE、LDAR拨在左边(手动位置)。
计算机系统组成是什么
![计算机系统组成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c173c0a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d.png)
计算机系统组成是什么计算机系统是如何组成的计算机系统是由多个不同组件、部件和技术构成的复杂系统。
每个组件都有特定的功能和目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负责执行程序和处理数据。
它通常由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组成。
控制单元负责指挥和协调系统的各个部件,实现程序的顺序执行,而算术逻辑单元则负责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2. 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
计算机存储器层次结构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主存储器通常是使用半导体材料制造的随机访问存储器(RAM),用于存储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和处理的数据。
而辅助存储器(如硬盘、固态硬盘和光盘等)则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
3. 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外部世界进行交互。
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和摄像头等,用于将数据和命令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
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和音频设备等则用于将计算机系统处理的结果反馈给用户。
4.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它协调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硬件和软件资源。
操作系统负责分配CPU时间、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接口等。
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macOS和Linux等。
5. 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用户使用计算机系统解决问题和完成工作的工具。
它包括各种办公软件、娱乐软件、图形设计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等。
应用软件使用户能够利用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实现各种任务和目标。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是一个相互协作的整体。
中央处理器通过存储器获取指令和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结果输出到输出设备中显示给用户。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各个组件的资源和协调他们之间的通信。
应用软件则建立在操作系统之上,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
另外,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还涉及到计算机体系结构、总线技术、输入输出控制等方面。
计算机考试题
![计算机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666d886ec3a87c24028c46a.png)
计算机考试题1、简述计算机硬件的五大组成部分。
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
2、列出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数值计算或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辅助设计,实时控制,人工智能等方面(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
3、计算机的特点1快速的运算能力2足够高的计算精度3超强的记忆能力4复杂的逻辑判断能力5按程序自动工作的能力。
4、简述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
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OS);应用软件是为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而设计的程序系统:例如Word、Excel、Powerpoint、Access、FrontPage、互联网等。
5、简述存储器的组成存储器包括内存和外存。
外存包括:硬盘、光盘、u盘等。
主要特点:可永久保存信息、存储容量大、但速度较内存慢的多。
内存是由半导体器件构成的。
分随机存储器(简称RAM);只读存储器(简称为ROM)。
1.随机存储器特点:断电后,存储内容立即消失。
RAM可分为动态(Dynamic RAM)和静态(Static RAM)两大类。
DRAM的特点是集成度高,主要用于大容量内存储器;SRAM的特点是存取速度快,主要用2、于高速缓冲存储器。
2.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是只读存储器。
顾名思义,它的特点是只能读出原有的内容,不能由用户再写入新内容。
原来存储的内容是采用掩膜技术由厂家一次性写入的,并永久保存下来。
它一般用来存放专用的固定的程序和数据。
不会因断电而丢失。
6、计算机病毒是什么?简述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数据的程序统称为计算机病毒。
这种特殊程序有以下6种特征:1、传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
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判别一个程序是否为计算机病毒的最重要条件。
2、未经授权而执行。
3、隐蔽性。
4、潜伏性。
5、破坏性。
6、从对病毒的检测方面来看,病毒还有不可预见性。
计算机系统的五大基本部件
![计算机系统的五大基本部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cdb554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3.png)
计算机五大组成部分计算机5大组成部分是:1、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控制系统;2、运算器,是计算机的运算系统;3、存储器,是计算机存储系统;4、输入设备,是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信息的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摄像头、触摸屏等;5、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音响、打印机等。
一、控制器:计算机的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器是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指挥全机中各个部件自动协调工作。
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计算机能够自动按照程序设定的步骤进行一系列操作,以完成特定任务。
1.工作过程:(1)取指令。
控制器的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PC)中存放当前指令的地址。
执行一条指令的第一步就是把该地址送到存储器的地址驱动器(罔巾没有面出),按地址取出指令,送到指令寄存器(Instruction Register,IR)中。
同时。
PC自动加1。
准备取下一条指令。
(2)分析指令。
一条指令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称为操作码(Operation code,OP)。
指出该指令要进行什么操作;另一部分称为数据地址码,用于指出要对存放在哪个地址中的数据进行操作。
在分析指令阶段,要将数据地址码送到存储器中取出需要的操作数到运算器。
同时把OP送到指令译码部件,翻译成要对哪些部件进行哪些操作的信号,再通过操作控制逻辑,将指定的信号(和时序信号)送到指定的部件。
(3)发送操作控制信号。
将有关操作控制信号,按照时序安排发送到相关部件,使有关部件在规定的节拍中完成规定的操作。
二、运算器:计算机的运算系统运算器:arithmetic unit,计算机中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操作的部件。
运算器由算术逻辑单元(ALU)、累加器、状态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组等组成。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的基本功能为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与、或、非、异或等逻辑操作,以及移位、求补等操作。
计算机运行时,运算器的操作和操作种类由控制器决定。
运算器处理的数据来自存储器;处理后的结果数据通常送回存储器,或暂时寄存在运算器中。
简单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功能
![简单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a1c4abd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c.png)
简单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功能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计算机硬件系统是由多个部件组成的,每个部件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下面就让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件的功能。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可以分为主要的四个部分,分别是中央处理器(CPU)、内存(Memory)、硬盘(Hard Disk)以及输入输出设备。
这些部件通过各自的功能相互配合,实现了计算机的各种操作和功能。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各种计算任务和指令。
它包括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单元负责指挥和协调各个部件的工作,算术逻辑单元则负责执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判断。
中央处理器的性能和速度直接影响了计算机的运行效率和速度。
其次是内存(Memory)。
内存是用来存储计算机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地方,它可以快速读写数据,以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内存可以分为主内存和辅助存储器(如硬盘),主内存用来存储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而辅助存储器则用来长期存储数据。
再来是硬盘(Hard Disk)。
硬盘是计算机的主要存储设备,用来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数据等信息。
硬盘有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两种类型,固态硬盘速度更快,但成本也更高。
硬盘的容量决定了计算机可以存储的数据量,而读写速度则影响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最后就是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输出设备用来与计算机进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键盘和鼠标用来输入数据和指令,显示器用来显示计算机的操作界面,打印机用来输出数据和文档。
输入输出设备的种类繁多,每种设备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用途。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以及输入输出设备,每个部件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这些部件通过相互配合,实现了计算机的各种操作和功能,提供了我们用来工作和娱乐的便利。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硬件系统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我们带来更便捷、更高效的计算体验。
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a441290a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1.png)
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硬件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物理组件,它们共同协作以使计算机正常运行。
计算机硬件通常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心脏,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
它负责处理和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和协调各个硬件之间的数据传输。
中央处理器包括算术逻辑单元(ALU)、控制单元(CU)和寄存器等。
二、内存内存也被称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用于临时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数据。
内存可以被CPU快速访问,其容量决定了计算机系统的运行速度和性能。
常见的内存类型有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三、存储器存储器用于长期保存计算机程序和数据。
常见的存储器类型包括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光盘、闪存卡等。
它们通过读写头或电子存储来实现数据的读写和存储。
四、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向计算机系统输入数据和指令。
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摄像头等。
通过输入设备,用户可以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并向计算机提供所需的信息。
五、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向用户显示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或输出数据。
常见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扬声器等。
通过输出设备,计算机可以将处理后的数据以人类能够理解的形式展示给用户。
六、总线总线是计算机各个硬件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通道。
它将CPU、内存、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连接起来,实现数据和指令的传递。
常见的总线类型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等。
综上所述,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它们协同工作,完成计算机系统的各项任务和功能。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征,从而更好地选择和使用计算机。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9925176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6.png)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领域,涉及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构建和运行。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一、概述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是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成和结构。
计算机组成涉及到计算机的物理部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总线等。
系统结构则关注计算机的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计算机组成1.中央处理器(CPU):CPU是计算机的核心,负责执行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它由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组成。
2.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和读取数据和指令。
它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两部分。
主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等。
3.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互。
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和扫描仪等,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和音响等。
4.总线:总线用于传输数据和指令,连接计算机内的各个组件。
三、系统结构1.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是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础,它将指令和数据存储在同一个存储器中,并采用顺序执行的方式处理指令。
2.并行结构:并行结构允许多个处理器同时执行指令,以提高计算机的处理能力。
常见的并行结构包括对称多处理器(SMP)和向量处理器等。
3.分布式系统:分布式系统由多台计算机组成,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协调工作。
分布式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高扩展性的优势。
四、组成与结构的关系计算机组成和系统结构相互依存,组成决定了结构的实现方式,结构又反过来影响了组成的选择和配置。
组成和结构的协调与平衡对于实现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计算机系统至关重要。
总之,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核心概念。
了解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关系,有助于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只有在正确的组成和结构的指导下,计算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为人类提供更加强大的计算和处理能力。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73b6b8d808a1284ac8504385.png)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互相依赖,不可分割,两个部分又由若干个部件组成(如图所示)。
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的“躯干”,是物质基础。
而软件系统则是建立在这个“躯干”上的“灵魂”。
(一)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五大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如下图所示)* 中央处理器( CPU ——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由运算器、控制器和一些寄存器组成;1.运算器运算器是计算机中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通常由算术逻辑运算部件(ALU)、累加器及通用寄存器组成。
2.控制器控制器用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地执行各条指令,通常由指令部件、时序部件及操作控制部件组成。
运算器和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这两部分合称中央处理单元(Centre Process Unit,简称CPU),如果将CPU集成在一块芯片上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该部件称为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简称MP)。
运算器进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系统;CPU 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主频和字长。
字长表示CPU每次计算数据的能力。
如80486及Pentium系列的CPU一次可以处理32位二进制数据。
时钟频率主要以MHz为单位来度量,通常时钟频率越高,其处理速度也越快。
目前的主流CPU的时钟频率已发展到500MHz以上,甚至高达2GHz以上。
*存储器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用来保存各类程序的数据信息。
存储器可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两类。
①主存储器(也称为内存储器),属于主机的一部分。
用于存放系统当前正在执行的数据和程序,属于临时存储器。
①辅助存储器(也称外存储器),它属于外部设备。
用于存放暂不用的数据和程序,属于永久存储器。
存储器与 CPU的关系可用 (图 1)来表示。
( 图 1)( 1)内存储器一个二进制位( bit)是构成存储器的最小单位。
计算机选择题
![计算机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6f29f3084431b90d6c85c748.png)
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称为。
答案(A)运算器运算器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答案(B)译码器输出设备是组成计算机的五大部件之一。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五大部件的是______。
答案(D)计算机网络设备冯·诺依曼计算机由五大部分组成,除了控制器、存储器外,下列四项中,也包括在五大部分中的是______。
答案(A)运算器冯·诺依曼计算机由五大部分组成,除了控制器、存储器外,不包括______。
答案(D)计算机操作系统存储器是组成计算机的五大部件之一。
下列四项中也属于五大部件的是______。
答案(B)输出设备冯·诺依曼计算机由五大部分组成,运算器是其中之一。
它完成的功能包括______。
答案(D)完成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冯·诺依曼计算机由五大部分组成,除了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还包括______。
答案(C)运算器计算机的构成通常划分为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及输出设备五大部分。
有时也划分成四个部分。
这四个部分应该是______。
答案(B)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计算机中的运算器是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主要部件。
这些功能______。
答案(A)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的存储器是组成计算机的五大部件之一。
下列四项中也属于五大部件的是______。
答案(B)输入设备存储器是组成计算机的五大部件之一。
下列四项中也属于五大部件的是______。
答案(A)控制器存储器是组成计算机的五大部件之一。
下列四项中也属于五大部件的是______。
答案(A)运算器计算机的构成通常划分为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及输出设备五大部分。
有时也划分成四个部分。
这四个部分应该是______。
答案(B)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是组成计算机的五大部件之一。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五大部件的是______。
答案(D)计算机辅助设计设备计算机中的运算器是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主要部件。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件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84f9eafad6195f302ba66c.png)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件,它主要是用来存储信息的。
存储器的类型有很多,按存储介质分为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器和光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芯片内包含大量的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地址代码加以区分,并能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
本章只讨论半导体存储器。
一、存储器的分类:1. 按工作方式不同: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两大类。
2. 按制造工艺不同:RAM ROM又可分为双极型半导体存储器和单极型MO醉储器。
MOS型RAM又可分为静态RAM和动态RA備种。
RAM中任何存储单元的内容均能被随机存取。
它的特点是存取速度快,一般用作计算机的主存。
ROM中的内容是在专门的条件下写入的,信息一旦写入就不能或不易修改。
根据信息的写入方式不同,ROh可以分为掩膜ROM可编程RO M PROM、可擦除可编程RO M EPRO M和电可擦除可编程RO M E2PRO)四种。
在正常工作时,信息只能读出不能写入,通常用于存放固定信息。
掩膜ROh中的内容是在出厂前已写好的,用户不能'静态MM CSRAN) ,动 gRAlMCDM)改写;PROM 由用户以专用设备将信息写入一次,写 后不能改变;EPRO 可由用户以专用设备将信息写入, 然后用紫外线照射擦除信息;E2PRO 采用电气方法擦 除信息。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情况如图5-1所示r 双极型RAH随机存取存睛器厲单 ffigM 1只读存储器[淹谟型测r 可輪程阿1可编程ROM J 可編程可擦除EFRO11I 电可编程可糕除E S EOM图5-1半导体存储器的分宾1、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RAM 既可向指定单元写入信息又可从指定单元读 出信息,且读写时间与信息所处位置无关。
RAM 根据制 造工艺的不同可分为双极型 RAM 和MOS S RAM 双极 型RAM 较MOS S RAM 来说,速度高、功耗大、集成度 低。
在断电后,RAh 中信息将消失。
1.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的结构RAM 勺一般结构形式包括存储矩阵、地址译码器 和读写控制器三部分,并通过数据输入/输出线,地址半导体存储器憑地址输. CS ]片选控制'数据諭入输出■位 AO^An-H n 位地址R 用读f 写揑制I csI ___ _片选控制 的读/写控制输入线片选控制线和读写控制线与外界发生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件,它主要是用来存储信息的。
存储器的类型有很多,按存储介质分为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器和光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芯片内包含大量的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地址代码加以区分,并能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
本章只讨论半导体存储器。
一、存储器的分类:
1.按工作方式不同: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大类。
2.按制造工艺不同:RAM、ROM又可分为双极型半导体存储器和单极型MOS存储器。
MOS型RAM又可分为静态RAM和动态RAM两种。
RAM中任何存储单元的内容均能被随机存取。
它的特点是存取速度快,一般用作计算机的主存。
ROM中的内容是在专门的条件下写入的,信息一旦写入就不能或不易修改。
根据信息的写入方式不同,ROM可以分为掩膜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EPROM)和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2PROM)四种。
在正常工作时,信息只能读出不能写入,通常用于存放固定信息。
掩膜ROM中的内容是在出厂前已写好的,用户不能
改写;PROM可由用户以专用设备将信息写入一次,写后不能改变;EPROM可由用户以专用设备将信息写入,然后用紫外线照射擦除信息;E2PROM采用电气方法擦除信息。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情况如图5-1所示。
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RAM既可向指定单元写入信息又可从指定单元读出信息,且读写时间与信息所处位置无关。
RAM根据制造工艺的不同可分为双极型RAM和MOS型RAM,双极型RAM较MOS型RAM来说,速度高、功耗大、集成度低。
在断电后,RAM中信息将消失。
1.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结构
RAM的一般结构形式包括存储矩阵、地址译码器和读写控制器三部分,并通过数据输入/输出线,地址
输入线片选控制线和读写控制线与外界发生联系。
如图5-2所示:
解释:存储矩阵由若干存储单元组成,一个存储单元称为存储器的一个字,它所含有的基本存储电路(二进制数)的个数称存储器的字长。
存储器中的每个字都对应唯一的地址编号。
外界的地址经地址译码器译出后的输出线称“字线”,它用来对存储矩阵中的存储单元进行选通。
每个存储单元中的基本存储电路通过各自的连线与读/写控制器相连,该连线称存储器的“位线”。
对于有n位地址和m位字长的存储器来说,共有2n×m个存储电路,即存储容量是2n×m位二进制数位。
读写过程:n位地址经地址译码器译出后,使2n条字线中的一条有效,这条有效的字线选中存储矩阵中的一个存储单元。
在片选信号CS=1,=1,被选中单元
的m个基本存储电路通过m根位线向外界读出存储单元的内容;当CS=1,=0时,由外界通过m根位线向选中的存储单元写入新内容。
当CS=0时,RAM禁止读写操作。
2.静态RAM(SRAM)
能存储一位二进制数的基本单元称基本存储电路。
在电源供电的情况下,所存的信息能稳定保持,不需要进行定时“刷新”的基本存储电路称为静态存储电路,由它构成的RAM称静态RAM。
静态存储电路有双极型和MOS型两种,这里以MOS为例。
电路说明:MOS型静态RAM的基本存储电路如图5-3所示,它由虚线框内的6个NMOS管组成。
T1、T3两个反相器交叉耦合构成一个基本RS触发器,用于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T2、T4 是负载管,Q和是触发器
的一对互补输出。
若Q=1,=0,则表示存储的信息是1,若Q=0,=1,表示存储的信息是0。
T5、T6受行选线Xi控制,当Xi=1时,T5、T6导通,触发器中存储的信息Q和分别送到位线D和。
T7、T8受列选线Yi控制,当Yi=1时,T7、T8导通,位线D和上的信息分别被送到输出线I/O和,从而使触发器的Q和与外界数据线相通。
读写过程:读操作时,使行选线Xi、列选线Yi均为1,触发器存储的信息由Q和经D和从I/O和读出。
写操作时,使行选线Xi、列选线Yi均为1,同时将要写入的数据加在I/O和上(要写1,使I/O=1、=0;要写0,使I/O=0,=1),经D和、Q和加到T3、T1的栅极上,使触发器存入相应的信息。
信息一旦写入,只要不断电,触发器保持不变。
3.动态RAM(DRAM)
动态RAM的基本存储电路是利用MOS管栅-源间电容对电荷的暂存效应来实现信息存储的。
因为电容存在漏电阻,为避免信息的丢失,必须给电容补充漏掉的电荷,这一操作称为“刷新”。
常见的MOS存储电路有单管电路、三管电路和四管电路。
目前大容量的动态RAM大多采用单管MOS动态存储电路。
电路如图5-4所示:(Cs用于存储信息,T为门控管。
)
读写过
程:
写入数据时,使字选线为1,门控管T导通。
来自数据线D的待写入信息经由位线存入电容Cs。
写入1时,位线为1。
电容Cs 充电;写入0时,位线为0,电容Cs放电。
读出数据时,使字选线为1,门控管T导通。
若电容Cs上有电荷,便会通过位线的分布电容CD放电,位线上有电流流过,表示读出信息1;若电容Cs上无电荷,位线上没有电流流过,表示读出信息0。
三、只读存储器(ROM)
ROM中的信息在正常工作时只能读出不能写入,断电后,信息仍保持,用于存放固定的信息,电路结构较RAM的简单。
根据制造工艺的不同,可将ROM分为掩膜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EPROM)和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2PROM)。
1.只读存储器的结构
ROM的一般结构由地址译码器、存储矩阵和读出
电路三部分组成。
图5-5说明:n位地址经译码器译出后使2n条字线中的一条有效,它选中存储矩阵2n个存储单元中的一个。
通过被选通单元的m个基本存储电路的位线,即可读出存储单元的内容。
对于有n位地址和m位字长的ROM来说,它的存储容量为2n×m位。
2.只读存储器(ROM)的基本耦合单元
ROM的基本耦合单元有二极管、三极管和MOS管。
掩膜ROM中的信息在制造过程中通过掩膜工艺存入,用户不能进行修改。
它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PROM在出厂时,其中所有的基本耦合单元全通或全断,即内容为全1或全0。
用户可以使用专门设备将自己的数据写入PROM中,数据一旦写入就不可修改。
PROM相当于由用户自己完成ROM生产中写入信息的工序,它适用于小批量生产。
常见的PROM基本耦合单元是熔丝型。
PROM在出厂时,每个字线位线交叉处接有带熔丝的三极管或MOS 管,如图5-8:
用户写入信息时,通过地址线和要写入的数据内容有选择的将某些耦合管的熔丝用规定的脉冲电流烧断,而其余耦合管的熔丝则保留。
对三极管来说,熔丝通表示1,断表示0;而MOS管正好相反。
EPROM的基本耦合单元采用浮栅雪崩注入MOS管,又称FAMOS管。
FAMOS管的栅极完全被二氧化硅绝缘层包围,无导线外引呈悬浮状态,故称为浮栅。
图5-9所示由N沟道FAMOS管构成的EPROM基本耦合单元。
解释:EPROM出厂时,所有FAMOS管的浮栅不带电荷,FAMOS管不导通,位线呈现1态;若FAMOS管漏极D 接25V高压,则漏源间瞬时产生雪崩击穿,浮栅累聚正电荷,使FAMOS管导通,位线呈现0态。
待高压撤销后,由于浮栅中的电荷无处泄漏,所存信息不会丢失。
EPROM中写入内容后,必须用不透光的胶纸将芯片上的石英玻璃窗口封住,以免所存信息丢失。
若用紫外光照射EPROM芯片上的石英玻璃窗口,10~20分钟后,所有FAMOS浮栅中的电荷都会消失,EPROM恢复到全1的状态,又可写入新的内容。
3.只读存储器的应用
ROM中地址译码器由与门阵列构成,存储矩阵由或门阵列构成。
地址译码器的每一根字线输出实际上对应地址编码输入的一个最小项,每一根位线输出相
当于若干个最小项之和。
任何组合逻辑电路都可以表示为最小项之和的形式,所以可以用ROM实现。
举例:用ROM实现二进制码转换为格雷码。
表5-2列出二进制码转换为格雷码的真值表,将表中的二进制码B3~B0作为ROM译码器的地址输入,译码器输出字线M0~M15相当于输入变量组合的最小项,格雷码中的每一位G3~G0相当于函数的输出变量。
将每一个输出变量所对应的的最小项之和在相应
的字线、位线交叉处标以小黑点,便得到图5-10所示的ROM阵列逻辑图。
由上面可知用ROM设计组合电路的过程不需函数化简,而且,ROM芯片的集成度较高,用它实现逻辑的电路可以减少芯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