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算量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11G101---1平法手算(柱)1

11G101---1平法手算(柱)1

公称直 屈强 极限强 径d(mm) 标值 度标值
6-22 300 420
说 明 H--热轧;P--光圆;R--带肋;F--细晶粒;R--余热。
热轧光圆筋强度300MPa 普通热轧带肋筋335MPa
6-50
335
455
细晶粒热轧带肋筋335MPa 普通热轧带肋筋400MPa 细晶粒热轧带肋筋400MPa 余热处理带肋筋400MPa
决定抗震等级的三个因素(1.结构类型;2.设防烈度;3.檐高)
混凝土标号:影响钢筋的锚固搭接(例如:C30


钢筋级别:影响钢筋的锚固搭接
保护层的厚度:影响钢筋的净长 搭接形式:影响柱的箍筋根数及纵向钢筋长度 钢筋长度=净长+锚固+搭接(Ll³接头个数n) 锚固=柱宽-保护层 ≥Lae 直锚 锚长 max([Lae(La),0.5hc+5d] 锚固=柱宽-保护层 <Lae 弯锚 锚长(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砼标号
←抗震等级→钢级别
结构类型+设防烈度+檐高 11G101-1与-3两本图集共计
新增36个节点,修改多达132处
11G与03G对比图集的变化
表示方法没有大变化;构造节点是主要变化
11G101--手算

影响钢筋计算的因素
+ E或e)
钢筋设置原则:
“▲能通则通▲”
即不截断或少截断 尽量采用焊接或机接连通
16
1.580
18
1.999
20
2.468
22
2.986
253.85628 Nhomakorabea4.837
30
5.553
11G101--手算
普通筋强度标准值(N/mm2)
牌号

钢筋重量表汇总

钢筋重量表汇总

钢的密度为: 7.85g/cm3钢材理论重量计算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 )。

其基本公式为:W(重量,kg )=F(断面积m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名称(单位)计算公式符号意义计算举例圆钢盘条(kg/m)W= 0.006165 ×d×dd = 直径mm直径100 mm 的圆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 0.006165 ×1002=61.65kg螺纹钢(kg/m)W= 0.00617 ×d×dd= 断面直径mm断面直径为12 mm 的螺纹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0.00617 ×12 2=0.89kg方钢(kg/m)W= 0.00785 ×a ×aa= 边宽mm边宽20 mm 的方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 0.00785 ×202=3.14kg 扁钢(kg/m)W= 0.00785 ×b ×db= 边宽mmd= 厚mm边宽40 mm ,厚5mm 的扁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 0.00785 ×40 ×5= 1.57kg六角钢(kg/m)W= 0.006798 ×s×ss= 对边距离mm对边距离50 mm 的六角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 0.006798 ×502=17kg八角钢(kg/m)W= 0.0065 ×s ×ss= 对边距离mm对边距离80 mm 的八角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 0.0065 ×802=41.62kg等边角钢(kg/m)= 0.00785 ×[d (2b –d )+0.215 (R2 –2r 2 )]b= 边宽d= 边厚R= 内弧半径r= 端弧半径求20 mm ×4mm 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钢筋算量基本理论一、钢筋工程量计算步骤(1)确定构件砼的强度等级和抗震级别;(2)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3)计算钢筋的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钢筋的搭接长度Ll,抗震搭接长度Lle;(4)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和重量(5)按不同直径和钢种分别汇总现浇构件钢筋重量(6)计算或查用标准图集确定预制构件钢筋重量;(7)按不同直径和钢种分别汇总预制构件钢筋重量二、钢筋工程量基本计算规则及公式(1)计算规则:钢筋工程量应区分不同钢筋类别、钢种和直径分别以吨(t)计算其重量。

(2)计算公式:钢筋工程量=钢筋下料长度(m)×相应钢筋每米重量(kg/m)式中:钢筋下料长度(m) =构件图示尺寸-砼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弯起部分的增加长度-量度差(钢筋弯曲调整值)+图中已经注明的搭接长度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3)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搭接长度的,按规定搭接长度计算;自然接头损耗及下料损耗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得另计。

钢筋的电渣压力焊、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三、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1、单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直钢筋净长=L-2C;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弯起钢筋两端带直钩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3)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 d)×2+(梁高-2×保护层+2 d)×2+14 d或24 d 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钢筋算量规则及示例

钢筋算量规则及示例

钢筋算量规则及示例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 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XM,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 35m计算。

二、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式中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以及各种类型钢筋设计长度的计算公式见以下: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1)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2)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且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且有质量可靠保证措施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室内正常环境中的构件的保护层厚度数值采用。

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计算公式

直径为d的钢筋的理论重量=d^2/100*0.617=d^2X0.00617^2为平方,0.617为直径为10钢筋的理论重量,只需要记住10钢筋的理论重量即可!直径12及以下的保留三位小数;直径12以上的保留两位小数;保留时候6舍7入!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

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φ6=0.222 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Φ6=0.222KgΦ8=0.395Kg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Φ16=1.58KgΦ18=2KgΦ20=2.47KgΦ22=3KgΦ25=3.86Kg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简式材料名称理论重量W(kg/m)扁钢、钢板、钢带 W=0.00785×宽×厚方钢 W=0.00785×边长2圆钢、线材、钢丝 W=0.00617×直径2钢管 W=0.02466×壁厚(外径--壁厚)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2边宽--边厚)不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工字钢 W=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槽钢 W=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备注1、角钢、工字钢和槽钢的准确计算公式很繁,表列简式用于计算近似值。

00781钢筋算量常识

00781钢筋算量常识

钢筋计算原理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柱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 (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顶层: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其中锚固长度取值: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钢材与钢筋的基本算法

钢材与钢筋的基本算法

灰铸铁&钢材重量计算方法机床铸件,大型铸铁平板铸件,灰铁铸件,球墨铸件铸造机械行业,机械加工行业,铸造行业必备基础常识:“钢材的理算公式”圆钢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方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长度六角钢重量(公斤)=0.0068×对边宽×对边宽×长度八角钢重量(公斤)=0.0065×对边宽×对边宽×长度螺纹钢重量(公斤)=0.00617×计算直径×计算直径×长度角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长度扁钢重量(公斤)=0.00785×厚度×边宽×长度钢管重量(公斤)=0.02466×壁厚×(外径-壁厚)×长度钢板重量(公斤)=7.85×厚度×面积圆紫铜棒重量(公斤)=0.00698×直径×直径×长度圆黄铜棒重量(公斤)=0.00668×直径×直径×长度圆铝棒重量(公斤)=0.0022×直径×直径×长度方紫铜棒重量(公斤)=0.0089×边宽×边宽×长度方黄铜棒重量(公斤)=0.0085×边宽×边宽×长度方铝棒重量(公斤)=0.0028×边宽×边宽×长度六角紫铜棒重量(公斤)=0.0077×对边宽×对边宽×长度六角黄铜棒重量(公斤)=0.00736×边宽×对边宽×长度六角铝棒重量(公斤)=0.00242×对边宽×对边宽×长度紫铜板重量(公斤)=0.0089×厚×宽×长度黄铜板重量(公斤)=0.0085×厚×宽×长度铝板重量(公斤)=0.00171×厚×宽×长度圆紫铜管重量(公斤)=0.028×壁厚×(外径-壁厚)×长度圆黄铜管重量(公斤)=0.0267×壁厚×(外径-壁厚)×长度圆铝管重量(公斤)=0.00879×壁厚×(外径-壁厚)×长度注:公式中长度单位为米,面积单位为平方米,其余单位均为毫米灰铸铁用于铸造行业较多,铸铁的理算方法:灰铸铁平板的重量核实方法:首先按图纸计算出体积,计算公式:长x宽x厚度x密度(吨/立方米)各种材料密度参数如下:材料密度位是t/m3 (吨/立方米),既g/cm3 (克/立方厘米)。

钢筋算量PPT课件

钢筋算量PPT课件
23
上部贯通筋
❖端支座锚固长度的判别条件: ❖1、当支座宽度-保护层>=Lae时,直锚, ❖锚固长度=max(Lae,0.5hc+5d) ❖2、支座宽度-保护层<Lae时,弯锚, ❖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24
❖ 例题:如图框架梁,一级抗震,混凝土等级 C40,Lae=33d,保护层厚度为25mm,定 尺长度=9m,绑扎搭接,搭接长度为1.4Lae, 求上部通长筋的长度。
❖ 钢线(分低碳钢丝和碳素钢丝两种)及钢绞线。 ❖ 冷轧扭钢筋:经冷轧并冷扭成型。
8
钢筋的种类
❖ 热轧钢筋根据其力学指标的高低分为四个种类
HPB300为热轧光圆一级钢筋 HRB335为热轧带肋二级钢筋 HRB400为热轧带肋三级钢筋 HRB500为热轧带肋四级钢筋
9
保护层厚度
表2-12 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mm)
② 梁截面尺寸:宽×高
③ 箍筋:
④ 梁上下通长筋和架立筋
⑤ 梁侧面纵筋
选注 值
⑥ 梁顶面标高高差
原位标注
21
梁平法
截面注写方式
——在梁平面布置图中,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 根梁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 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示梁平法施工图。
22
关于现浇连续梁
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的长度=各跨长之和+左右伸入支 座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
4
1)钢筋每米理论质量
❖钢筋每米理论质量 ❖=0.006165d*d(kg/m) ❖式中d带入mm
5
直径(mm)
4 5 6 6.5 8 8.2 10 12 14 16
1)钢筋每米理论质量
表2-11 钢筋每米长度理论质量

钢筋算量方法讲解(含图集说明)

钢筋算量方法讲解(含图集说明)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钢筋算量基本方法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广联达钢筋算量(图片讲解超实用)

广联达钢筋算量(图片讲解超实用)

• 下:下部钢筋(通长筋或不通长)
• 左:左支座钢筋
• 中:架立钢筋或跨中钢筋
• 右:右支座钢筋
• 箍筋
整理ppt
34
• 附加钢筋:吊筋、次梁加筋、加腋钢筋
识图—梁
整理ppt
35
整理ppt
36
梁的钢筋
图纸标注 6B25 4/2
2根贯通筋
两根第二 排负筋
整理ppt
两根第一排负筋
37
梁截面图
上部6根钢筋,两根蓝 色的是上部通长筋; 粉色的是负筋,我们
广联达钢筋算 量
感谢母校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工0701®
整理ppt
1
结构工程所需要计算的钢筋量
柱 剪力墙 梁板
基础 楼梯
其它
整理ppt
2
钢筋GGL2009软件工程量计算原理
钢筋工程量计算原理 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 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钢筋)
砼标号 抗震等级 钢筋级别
灰色标识纵筋锚固为12d
整理ppt
27
顶层柱纵筋03G101-1 P37
整理ppt
28
顶层柱纵筋03G101-1 P37 ➢中柱
整理ppt
29
顶层柱
• 角柱改类型 • 边柱改类型,在长锚边加“#”号 • 中柱不变
整理ppt
30
自动生成边角柱
• 软件可以根据 边柱的类型, 自动区分内外 侧钢筋的不同
整理ppt
3
结构类型
• 共性部分:工程、楼层、轴网
• 框架结构:柱—梁—板—基础—楼梯—其他
• 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暗柱—暗/连梁—板—

钢筋的计算公式

钢筋的计算公式

钢筋的计算公式钢筋是在混凝土结构中起到加固和增强的作用,其计算公式是根据结构设计和承载力要求来确定的。

钢筋的计算公式可以分为两种:强度设计与变形设计。

1. 强度设计公式:在强度设计中,主要是根据混凝土结构受力情况,计算钢筋的拉力、压力以及抗弯强度等。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强度设计公式。

a. 钢筋的拉力设计公式:钢筋的拉力设计公式可以表示为:T = A * f * γs其中,T表示钢筋的拉力;A表示钢筋的截面面积;f表示钢筋的抗拉强度;γs表示钢筋的安全系数。

b. 钢筋的压力设计公式:钢筋的压力设计公式可以表示为:C = A * f * γs其中,C表示钢筋的压力;A表示钢筋的截面面积;f表示钢筋的抗压强度;γs表示钢筋的安全系数。

c. 抗弯强度设计公式:抗弯强度设计公式可以表示为:M = W * f * γs其中,M表示结构的抗弯强度;W表示截面的抵抗力矩;f表示钢筋的抗拉强度;γs表示钢筋的安全系数。

2. 变形设计公式:在变形设计中,主要是考虑结构的变形和位移等因素,以使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大幅度的变形。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变形设计公式。

a. 钢筋的弹性变形公式:钢筋的弹性变形公式可以表示为:δ = (P * L) / (A * E)其中,δ表示钢筋的弹性变形;P表示受力;L表示长度;A 表示钢筋的截面面积;E表示钢筋的弹性模量。

b. 钢筋的塑性变形公式:钢筋的塑性变形公式可以表示为:δ = (M * L) / (f * A * γs)其中,δ表示钢筋的塑性变形;M表示结构的弯矩;L表示长度;f表示钢筋的抗拉强度;A表示钢筋的截面面积;γs表示钢筋的安全系数。

这些公式是根据结构设计和钢筋材料性能等因素进行推导和实验验证的,并且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进行钢筋计算时,需要结合具体的设计要求、结构形式和荷载情况,选取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还需要根据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标准进行计算,并参考专业技术书籍和相关工程实例进行验证,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最全钢筋基本算量计算公式

最全钢筋基本算量计算公式

最全钢筋基本算量计算公式1.钢筋计算是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钢筋计算公式。

2.钢筋截面积计算公式:钢筋截面积=π*(钢筋直径/2)^23.钢筋量计算公式:钢筋量=钢筋截面积*钢筋长度*比例系数4.比例系数:根据钢筋的类型和使用要求,采用不同的比例系数来计算钢筋量。

一般来说,混凝土梁的比例系数为0.01,混凝土柱的比例系数为0.025.钢筋重量计算公式:钢筋重量=钢筋量*钢筋密度6.钢筋弯曲长度计算公式:钢筋弯曲长度=弯曲度*钢筋直径7.钢筋折算长度计算公式:钢筋折算长度=钢筋长度+钢筋弯曲长度8.钢筋弯曲长度和折算长度的计算公式中,弯曲度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参数。

9.钢筋弯曲长度和折算长度一般用于计算梁、柱等结构中的钢筋长度。

10.钢筋拉力计算公式:钢筋拉力=钢筋截面积*强度设计值11.钢筋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钢筋抗弯承载力=钢筋截面积*强度设计值*距离中和轴的距离12.钢筋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钢筋抗剪承载力=钢筋截面积*强度设计值*有效高度13.钢筋抗剪承载力一般用于计算梁、板等结构中的钢筋抗剪能力。

14.钢筋屈服强度计算公式:钢筋屈服强度=底面应力/强度设计值15.这些公式涵盖了钢筋基本的计算内容,可以针对不同结构的设计需求进行具体应用。

16.钢筋计算还需要考虑钢筋的受力性能、锚固长度、间距、连接方式等因素,这些因素也需要结合具体的设计要求进行计算。

17.钢筋计算的结果是结构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依据,能够保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8.钢筋计算还需要遵循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

19.钢筋计算的准确性对结构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设计人员应该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0.钢筋计算是针对具体结构设计的特点而制定的,因此在进行钢筋计算时,应该综合考虑结构的实际情况,做出准确的计算。

钢筋算量

钢筋算量
4.钢筋工程量
现浇混凝土钢筋、预制构件钢筋、预应力钢
筋、钢筋网片、钢筋笼,按设计图示钢筋长度
乘以单位理论质量计算。计量单位为t。
4.钢筋计算
钢筋工程量
=
钢筋图示长度×钢筋每米理论质量
1)钢筋每米理论质量
钢筋每米理论质量 =0.006165d*d(kg/m) 式中d带入mm
1)钢筋每米理论质量
Hn/3+本柱层钢筋外露长度max(≥Hn/6, ≥500,≥柱截面大边尺寸(圆柱直径))+与上 层钢筋连接长度 (如采用焊接、机械连接时, 搭接长度为0)
中间层柱钢筋计算
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下层柱钢筋外露长度 max(≥Hn/6,≥500,≥柱截面大边尺寸(圆柱 直径))+本层柱钢筋外露长度max(≥Hn/6, ≥500,≥柱截面大边尺寸(圆柱直径))+与上 层钢筋连接(如采用焊接、机械连接时,搭接 长度为0)
室内潮湿环境;零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非严寒和非 寒冷地区与无侵蚀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 区的冰冻线以下与无侵蚀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干湿交替环境;水位频繁变动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 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冰冻线以上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 触的环境。 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区环境;受除冰盐影响环境;海 风环境。 盐渍土环境;受除冰盐作用环境;海岸环境。
4.
解答
中支座下排负筋12φ25: 1)单根长度: 0.65+6.55/4×2 =3.925米 2) 中支座下排负筋12φ25质 量:3.925×12×3.86=181.8KG
5.
解答
1跨梁底部纵筋8φ25: 1)单根长度: 15×0.025+0.625+6.55+38×0.025 +1.4×38×0.025=8.5+1.33=9.83米 2) 1跨梁底部纵筋8φ25质 量:9.83×8×3.86=303.6KG

《钢筋计算基本知识》课件

《钢筋计算基本知识》课件

02
钢筋种类与规格
钢筋的种类
01
02
03
04
热轧钢筋
热轧钢筋是经过高温轧制而成 的,具有较好的塑性和延展性

冷轧钢筋
冷轧钢筋是通过冷轧工艺制成 的,其强度和硬度较高,但塑
性和延展性较差。
预应力钢筋
预应力钢筋是在生产过程中施 加预应力,以提高其承载能力
和抗裂性能。
钢绞线
钢绞线是由多股钢丝绞合而成 的,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柔
级。
构造要求
03
满足混凝土结构的构造要求,如钢筋的锚固、搭接等。
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计算
裂缝宽度限值
根据规范规定,确定混凝土结构 的裂缝宽度限值。
裂缝宽度计算公式
采用适当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 如经验公式、理论公式等。
影响因素
考虑影响裂缝宽度的各种因素, 如混凝土收缩、温差、地基变形
等。
05
钢筋工程量计算
钢筋配料需要考虑钢筋的规格、数量、长度、弯曲角度、弯曲半径等因素,同时还 需要考虑钢筋的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变形和损耗。
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是将配料好的钢筋通 过各种加工设备加工成符合施 工要求的形状和规格的过程。
常见的钢筋加工包括调直、切 断、弯曲、焊接等。
钢筋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钢筋 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同时 还需要保证加工好的钢筋的质 量和安全性能。
提高施工效率
准确的钢筋计算能够减少现场加工 和绑扎的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 缩短工期。
钢筋计算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遵守规范
钢筋计算应严格遵守相关 规范和标准,确保计算结 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事求是
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需要 进行计算,避免主观臆断 和随意更改数据。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件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件

热轧
细晶粒
HRBF400
钢筋
屈服强度标准值为400MPa
01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基础知识
常见热轧带肋钢筋的符号和直径
01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基础知识
混凝土钢筋结构钢筋选用规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
(1)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钢筋,也可采用HPB300、
架立筋钢筋构造三维图
02 梁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6.侧部钢筋构造——侧部构造纵筋的锚固
搭接和锚固长度
可取15d,d为侧
部钢筋直径。
侧部构造纵筋的锚固
02 梁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6.侧部钢筋构造——侧部受扭纵筋的搭接
抗震搭接长度取值为 ,位置在梁中部 /3范围内。其
抗震锚固长度为 ,锚固方式同框架梁下部或上部纵筋。
30
40
小于表中数据的1.4倍;二、三类环境中,应
三b
40
50
采取专门的有效措施。
(1)构件中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3)混凝土强度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
厚度数值应增加5mm。
(4)基础底面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有混凝土
垫层时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01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基础知识
2.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环境类别
条 件

室内干燥环境;
无侵蚀性静水浸没环境
二a
室内潮湿环境;
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
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冷冻线以下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钢筋计算基本参数

钢筋计算基本参数

工程 内容
01051500 后张 1. 4 法预 钢 应力 筋 钢筋 种 。。。 。。 类 、 。 规 格 01051500 支撑 2. 8 钢筋 钢 (马 丝 凳或 束 铁马 种 ) 类 、 规 格
t
1.钢 筋 (网 、笼) 制作 、运 输 2.钢 筋 (网 、笼) 安装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经管系
《钢筋算量》 我们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其最终原理就是就算钢筋的长度!
弯起钢筋长度计算钢筋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起增加长度端部弯钩或弯折增加长度七钢筋长度计算钢筋算量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分非复合箍和复合箍七钢筋长度计算钢筋算量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复合箍11g1011p67钢筋算量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b构件截面宽h构件截面高c保护层厚度钢筋算量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七钢筋长度计算箍筋长度d2c314maxlaed构件外径lae钢筋抗震锚固长度c保护层厚度钢筋算量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3螺旋形箍七钢筋长度计算箍筋长度n开方sd构件外径d螺旋箍直径c保护层厚度n螺旋圈数布箍范围间距2119d135度弯钩长度注意
二b
三a
三b
《钢筋算量》

注:1、室内潮湿环境是指构件表面经常处于结露 或湿润状态的环境。 2、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有关规定。 3、海岸环境和海风环境宜根据当地情况,考虑主 导风向和结构所处迊风、背风部位等因素的影响, 由调查研究和工程经验确定。 4、受除冰盐影响环境是指受到除冰盐盐雾影响的 环境;受除冰盐作用环境是指被除冰盐溶液溅射的 环境以用使用除冰盐的洗车房、停车楼等建筑。 5、暴露环境是指混凝土结构表面所处的环境。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经管系
项目编码
010515001 现浇混凝 土钢筋 010515002 钢筋网片 010515003 钢筋笼 010515004 先张法预 应力钢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算量基本理论一、钢筋工程量计算步骤(1)确定构件砼的强度等级和抗震级别;(2)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3)计算钢筋的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钢筋的搭接长度Ll,抗震搭接长度Lle;(4)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和重量(5)按不同直径和钢种分别汇总现浇构件钢筋重量(6)计算或查用标准图集确定预制构件钢筋重量;(7)按不同直径和钢种分别汇总预制构件钢筋重量二、钢筋工程量基本计算规则及公式(1)计算规则:钢筋工程量应区分不同钢筋类别、钢种和直径分别以吨(t)计算其重量。

(2)计算公式:钢筋工程量=钢筋下料长度(m)×相应钢筋每米重量(kg/m)式中:钢筋下料长度(m)=构件图示尺寸-砼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弯起部分的增加长度-量度差(钢筋弯曲调整值)+图中已经注明的搭接长度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3)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搭接长度的,按规定搭接长度计算;自然接头损耗及下料损耗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得另计。

钢筋的电渣压力焊、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三、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1、单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直钢筋净长=L-2C;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弯起钢筋两端带直钩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3)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d)×2+(梁高-2×保护层+2d)×2+14d 或24d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4)腰筋、拉筋、吊筋应按构造要求计算其长度。

四、现浇板钢筋的计算方法与公式现浇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1)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根数=(板净长-100MM)/布筋间距+1(2)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3)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4)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

五、现浇钢筋混凝土柱钢筋的计算方法与公式(一)基础层: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设计构造要求长度(二)中间层:柱纵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三)顶层: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应根据规范设计要求计算其长度。

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

(四)柱箍筋: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六、建筑工程各混凝土结构钢筋具体计算步骤(一)柱钢筋计算1、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I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I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2、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I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3、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I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4、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 (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I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5、顶层:(1)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柱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柱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其中锚固长度取值: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2)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柱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柱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3)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柱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锚固长度其中锚固长度取值: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6、柱箍筋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个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其中,Hn是指所在楼层的柱净高,即楼层净高,梁底到地面距离保护层,(二)梁钢筋计算1、梁的平面表示方法:(1)集中标注-1)梁编号2)截面尺寸3)箍筋4)上部贯通筋或架立钢筋5)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6)梁顶面标高高差(2)原位标注7)梁支座上部筋8)梁下部钢筋9)吊筋、附加钢筋及构造钢筋2、梁钢筋计算公式)1)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当hc(梁高)-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0.5hc+5d)当hc(梁高)-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必须弯锚,其算法有:1)hc-保护层+15d2)取0.4LaE+15d3)取Max(LaE,hc-保护层+15d)4)取Max(LaE,0.4LaE+15d)(2)左、右支座负筋: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如有第三排筋伸入跨内1/5,如果一共两排,第一排为通长筋,则第二排按Ln/3计算(其中,Ln是指梁净跨长度)(3)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上排长度=2*净跨长/3+支座宽下排长度=2*净跨长/4+支座宽注:净跨长为左右较长的跨(4)架立筋长度=净跨-左负筋伸入长度-右负筋伸入长度+150*2注: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

(5)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6)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7)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

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

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8)下部钢筋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9)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梁高-保护层)*2+1.9d*2+max(10d,75mm)*2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到四级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10)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斜段角度:高度主梁高>800mm a为60度主梁高<=800mm a为45度3、圈梁计算:(1)外墙圈梁主筋单根长度=图示总长长度+搭接头长度,(2)隔墙上圈梁(横向)钢筋单根长度=净长+锚固长度(或图示构造大样),圈梁计算案例:某建筑物一层外墙圈梁宽370mm,圈梁高200mm,计算外墙圈梁同截面总长200m,圈梁主筋6φ12,箍筋φ6.5间距200。

其主筋计算为:φ12钢筋:重量=200m×6根×1.1×0.888×1.03=1207.32kg式中:200m——圈梁长度6根——圈梁的主筋根数1.1——系数(包括钢筋的锚固、搭接、附加筋及弯勾)0.888——12钢筋的理论重量(φ12钢筋0.888kg/m)1.03——现浇钢筋的损耗(根据各地的有关规定有所不同)箍筋的计算为:φ6.5钢筋:重量=200m÷0.2m×1.09×0.26×1.03=267.8kg200m——圈梁长度0.2m——箍筋间距1.09——每个箍筋的长度0.26——φ6.5钢筋的理论重量(φ6.5钢筋0.26kg/m)1.03——现浇钢筋的损耗(根据各地的有关规定有所不同)(三)板钢筋的计算1、底筋长度=净长+2*max(支座宽/2,5d)+2*6.25d(一级钢筋)+搭接根数=(净长-2*50)/间距+12、面筋长度=净长+2*la+2*6.25d(一级钢筋)+搭接根数=(净长-2*50)/间距+1la:非抗震;laE:抗震3、端支座负筋长度=净长+la+6.25d+(板厚-2*保护层)根数=(净长-2*50)/间距+14、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净长+右净长+2*(板厚-2*保护层)根数=(净长-2*50)/间距+15、分布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根数=左标注/间距+右标注/间距(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不减1)6、温度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2*6.25d(一级钢筋)根数=(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间距-1(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减1)(注:温度筋一般用于顶层大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主要作用是抵抗由于温度的变化对混凝土的破坏,现在顶层一般用的都是双层双向的钢筋网片,所以温度筋很少用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