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

合集下载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环境污染研究手段,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稳定同位素在生物和环境中的代谢、转化和迁移过程中的分馏现象来追踪化学物质的来源、迁移和去向。

本文将就该技术在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基本原理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主要是利用不同元素的重量相同而化学性质不同的同位素,在生物和环境中的代谢、转化和迁移过程中的分馏现象来追踪化学物质的来源、迁移和去向。

例如,氢同位素稳定示踪技术常用于研究地下水的来源和迁移路径,氮同位素稳定示踪技术常用于研究土壤和水体中氮素的来源和迁移途径,碳同位素稳定示踪技术则广泛应用于研究污染物的分布、迁移和去向等问题。

利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对环境中化学物质的迁移、归宿、生物转化和去向等过程进行研究,从而揭示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行为和影响。

二、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土壤污染研究中的应用土壤是生态系统的底层基础,土壤污染则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土壤污染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

一方面,它可以通过研究污染物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稳定同位素分馏现象,了解污染物的迁移途径和去向;另一方面,它可通过研究不同稳定同位素比值和组成变化来揭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转化过程。

三、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水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水是人类生命和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但水环境的污染也给人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水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追踪水体中有机和无机物的来源与污染物的迁移和去向,揭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实际过程。

例如,氧同位素示踪技术可用于研究水体和地下水中氧的迁移途径,分析氧的同位素组成变化来推断水体的年际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体的影响;氢同位素示踪技术可用于研究地下水的年际变化、河流水文过程和降雨循环等问题。

四、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空气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空气环境对于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保护至关重要,空气污染则是现代城市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生态学是关于生物和环境互动关系的科学,它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物质循环的过程和机制。

而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Stable Isotope Tracing Technology)则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通过对生物体内稳定同位素的监测和分析,揭示了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群体之间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循环过程,为我们深入了解生物和环境互动关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将从稳定同位素示踪的原理、示踪技术的种类以及它们在生态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稳定同位素示踪的原理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利用天然界中稳定同位素的相对丰度差异,来揭示各种生物或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循环和转化过程。

通俗地讲,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同种元素的同位素,其中相对丰度较高的同位素数量比较多,而相对丰度较低的同位素数量相对较少。

因为不同的同位素性质各异,所以它们在物质的各种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比如水分子中氢原子的同位素就有稳定的氢-1、氘-2和氚-3,其中氢-1相对丰度最高,氚-3相对丰度最低。

同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也有稳定的碳-12、碳-13和碳-14,其中碳-12相对丰度最高,碳-14相对丰度最低。

这种差异可以利用质谱仪等仪器对稳定同位素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揭示物质在生命体内和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过程和转化。

二、示踪技术的种类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一类复杂的实验手段,它可以应用于各种生物或化学物质的追踪和定量分析。

在生态学中,常用的示踪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激光荧光同位素比值仪激光荧光同位素比值仪是最常用的稳定同位素比值分析仪器,它通过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将样品中的稳定同位素分子转化为高能态激发态分子,利用荧光发射光谱测量不同同位素所发射的光谱波长,从而计算出它们的相对丰度比值。

2. 气相色谱质谱仪气相色谱质谱仪是目前最灵敏、最精确的稳定同位素示踪仪器,它能够检测不同同位素分子的相对丰度比值,常用于确定各种生物分子、尤其是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化合物的同位素组成,以及微生物群体和植被的碳、氮同位素参量等方面的研究。

SIP生物技术的应用原理

SIP生物技术的应用原理

SIP生物技术的应用原理1. 简介SIP(Stable Isotope Probing)生物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态学研究方法,它通过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追踪特定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功能和代谢过程。

这种技术在环境微生物学、土壤学、水资源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原理SIP生物技术的应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稳定同位素示踪稳定同位素示踪是SIP技术的核心原理之一。

它利用同位素丰度的差异来追踪特定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常用的示踪同位素包括13C、15N等。

这些同位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量很低,但可以通过加入试验样品中来进行示踪。

2.2 核酸分离和标记SIP生物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原理是核酸分离和标记。

通过提取环境样品中的DNA或RNA,并根据同位素示踪的需要进行标记,可以确定特定微生物的核酸序列和代谢活动。

2.3 密度梯度离心密度梯度离心是SIP技术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调整离心管中的密度梯度,可以将不同密度范围内的特定微生物分离开来。

这样就可以将特定代谢活动的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进行区分,从而实现对其代谢活动的研究。

2.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SIP生物技术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可以对示踪同位素标记的样品中的代谢产物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获得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功能信息。

3. 应用领域SIP生物技术在以下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3.1 环境微生物学SIP生物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环境中微生物的功能和代谢过程。

通过追踪特定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代谢途径,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生态功能。

3.2 土壤学在土壤学研究中,SIP生物技术可以用于揭示土壤微生物与植物根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示踪同位素的引入,可以追踪特定微生物的碳和氮循环过程,从而探索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生态过程。

3.3 水资源管理在水资源管理中,SIP生物技术可以用于鉴定和追踪水体中的微生物来源和富集过程。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一种在生物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的技术。

该技术利用稳定同位素元素代替常规放射性标记物,对生物体内某些化合物的代谢过程进行追踪,使得研究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代谢途径、物质交流等重要生理生化过程。

本文将深入介绍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一、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概述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利用稳定同位素的不同比例来进行生物代谢途径的分析和追踪。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稳定同位素元素有碳、氮、氧和氢等。

采用此技术进行示踪时,实验者会在待研究的有机化合物中添加含有少量稳定同位素的同类元素,如氢、碳等,而无机化合物如氮气、空气等也是可以进行示踪的。

这样,这些有机化合物的代谢途径就能通过对其中稳定同位素元素的比例变化进行分析了。

二、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蛋白质代谢研究中的应用在蛋白质代谢研究中,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用于分析蛋白质的代谢途径、分解途径等,从而对人体蛋白质分解、合成等生理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方法是在人体内稳定同位素标记若干种氨基酸,然后将人体细胞或器官内的蛋白质加以分离、鉴定和定量,根据稳定同位素元素的比例进行蛋白质代谢分析,可得知蛋白质的分解率、新陈代谢规律、利用率等。

三、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糖代谢研究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糖代谢研究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在胰岛素抵抗症研究领域中,研究者可以使用稳定同位素标记葡萄糖,以了解胰岛素抵抗是否与糖的代谢方式有关。

同时,采用该技术可以追踪葡萄糖分解的途径,以及对糖与脂肪等其他代谢途径的影响程度等。

四、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营养研究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营养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评估人体营养状况时,可以采用该技术鉴定稳定同位素比例,以了解身体内某些元素(如碳、氮、氢、钙等)的含量和分配情况,从而进一步进行营养调节和改善。

另外,该技术还可以用于评估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率、器官的代谢率等,从而更好地帮助人们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的应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食品供应链的全球化,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新的技术手段。

其中,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准确的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监测领域。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一种基于同位素组成差异的分析方法。

同位素是元素的不同形式,其核内的中子数不同。

常见的同位素有氢的氘同位素(2H)、碳的13C同位素、氮的15N同位素等。

在自然界中,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比例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以通过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分析和测量。

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污染物、追踪食品来源和验证食品的真实性。

例如,在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可以利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来追踪农药的来源和分布情况。

通过测量食品中的稳定同位素比例,可以确定农药是否存在于食品中,并推断农药的使用情况。

另外,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和掺假情况。

例如,在乳制品中,添加剂如乳化剂、增稠剂等可能被添加用于增加产品的质感和口感。

利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检测乳制品中的稳定同位素比例,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添加剂。

此外,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掺假情况,如检测奶粉中是否掺杂了非乳制品成分。

除了食品中的污染物和添加剂,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还可以用于追踪食品的来源和验证食品的真实性。

例如,在海产品中,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用于确定鱼类的来源和生长环境。

通过测量鱼类体内的稳定同位素比例,可以推断鱼类所处的水域环境和食物链的结构,从而判断其真实性和质量。

总之,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准确的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测量食品中的稳定同位素比例,可以检测食品中的污染物、追踪食品来源和验证食品的真实性。

这种技术的应用为食品安全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有助于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和健康。

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法

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法

700℃ CuO 、 CaO 使 用 前 用 700℃ 高 温 12烘 干 除 去 CO2 , H2O , 并 在 122 压力下制成棒状 , 备光谱 18Kg/cm 18Kg/cm 压力下制成棒状, 分析
通电予热仪器10分钟,打开光电倍增管高压 通电予热仪器10分钟,打开光电倍增管高压 10分钟
大气中的氮气
大气中的氧气
氮的同位素表
射线种类 β+ β+ ββ半衰期 0.011S 9.96m 7.1S 4.15S 99.635 0.365 自然丰度
同位素
12N
13N
14N
15N
16N
17N
1978年国际纯化学和化学联合会 年国际纯化学和化学联合会IUPAC的命名 年国际纯化学和化学联合会 的命名 法: 1. 结构式 15[N]HCl 结构式: 物质不存在) 物质不存在
4.“Y”型管及内部反应抽气须彻底 , 型管及内部反应抽气须彻底, Y 型管及内部反应抽气须彻底 防其它气体干扰。 防其它气体干扰。
以下在光谱仪上进行, 以下在光谱仪上进行 , 可用液体样 品也可用干样品
(2).杜马法(Dumas) (2).杜马法(Dumas) 杜马法
—光谱分析中常用法 光谱分析中常用法
峰高。 峰高。
求得平均峰高,计算15N丰度。 求得平均峰高, 丰度。 平均峰高
15N实验结果计算 七.
14、15的质量比28、29、30的小10倍 的质量比28 的小10 14、15的质量比28、29、30的小10倍 不参加运算
15N丰度小于5%: 当 丰度小于5
质量为28离子流强度/质量为29 28离子流强度 R = 质量为28离子流强度/质量为29 子流强度
放电管装入燃烧室固定架上 放电管装入燃烧室固定架上。 装入燃烧室固定架上。

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同位素分析技术

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同位素分析技术

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同位素分析技术地球化学研究是研究地球和行星体中的元素组成、地球历史演化以及地球的生命起源和演化等问题的学科。

同位素分析技术在地球化学研究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不同质量核素,具有不同的原子质量,通过同位素的测量,可以揭示地球和宇宙中的一些重要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

本文将介绍地球化学研究中常用的同位素分析技术。

一、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原理同位素分析技术是基于同位素的相对丰度差异进行的一种分析方法。

同位素相对丰度的测量可以通过质谱仪、质光谱仪、中子活化分析等手段进行。

这些方法通过测量同位素的质量、电荷、光谱峰位置等特性,从而确定样品中不同同位素的相对含量。

二、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应用1. 放射性同位素分析放射性同位素是一种具有放射性衰变性质的同位素,通过测量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速率,可以推断出地质历史、地球年龄以及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过程。

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分析技术包括铀系列、钍系列和钾系列等。

2. 稳定同位素分析稳定同位素是指不发生放射性衰变的同位素。

稳定同位素分析常用于研究地球系统中的元素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古气候变化等问题。

例如,氧同位素分析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古气候变化、古海洋生物演化等;碳同位素分析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碳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

3.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通过测量示踪物中同位素的相对含量变化来研究地质过程和环境变化的方法。

例如,氧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用于研究水循环、地下水补给和河流水源等;硫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硫的来源、硫循环以及硫化物的形成和分解等。

三、同位素分析技术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同位素分析技术在地球化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同位素分析技术需要高精度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成本较高。

其次,样品准备和分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干扰因素,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此外,某些同位素的测量范围和准确性仍然有待提高。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同位素分析技术正在不断发展。

化学品的同位素示踪和标记方法

化学品的同位素示踪和标记方法

化学品的同位素示踪和标记方法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及其性质的学科,是现代工业和科技的重要基石。

化学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涉及行业众多,如农业、医药、石油化工等。

而化学品同位素示踪和标记技术是化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物质的演化规律等。

一、同位素示踪技术同位素示踪技术是指使用在化学反应中具有同一化学性质,但重量数不同的同位素进行标记,以追踪同位素在反应中的变化和物质的运动过程的技术。

同位素标记可以通过放射性同位素和稳定同位素两种方法实现。

1.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核衰变过程进行示踪的技术。

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它们会自发地发射粒子,从而释放出能量。

通过测量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速率可以追踪同位素在物质中的传递和转换过程。

这种方法常用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

2.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利用稳定同位素的质量不同来追踪示踪标记物分子在反应和代谢中的运动过程的技术。

因为各种化学物种中天然含有各种不同的稳定同位素,所以采用稳定同位素标记更加容易,也更加实用。

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化学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

二、同位素标记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用带有同位素的分子替换或追加目标分子中的氢、碳、氮、氧等元素,以追踪反应物或产物中原子的变化情况的技术。

目前,同位素标记技术主要应用于两种场合:一种是对高纯度产品的制备和鉴定,在化学和药学领域被广泛应用;另一种是对某些物质在大气、海洋等自然环境下的转移和迁移规律的研究。

总之,化学品的同位素示踪和标记技术是化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

通过同位素示踪和标记技术,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和物质的演化规律,为高纯度产品的制备与鉴定、物质在环境中的分布及迁移等问题提供重要依据。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一、稳定同位素的基本概念稳定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不同质量数的同一元素中,核外电子数量相同的同位素。

稳定同位素的存在除了对于化学元素的区分外,还有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则是指利用稳定同位素的不同相对丰度或者比值来追踪某种过程或者反应,从而研究地球科学领域中的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问题。

二、稳定同位素的常见应用1. 奥氏体形成机制研究奥氏体是钢材中常见的一种组织形态,其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其形成机制,例如,利用碳同位素比值分析不同原料在生产过程中的影响,从而寻找更加优化的工艺。

2. 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物地球化学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例如,稳定碳同位素比值和稳定氮同位素比值分析可用于研究海洋、湖泊和河流等水体中的有机物来源、生态系统功能和物质循环等问题。

3. 元素迁移研究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元素在地球内部的迁移过程,例如,使用氧同位素比值研究熔岩和地幔物质之间的交换过程,对了解地球内部物质循环和成因有着重要作用。

4. 水循环研究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还广泛应用于研究水循环过程中各个组成部分间的相互作用,例如,通过氢和氧的同位素比值分析降水和地下水之间的关系,来研究水的循环过程。

三、稳定同位素技术的优势稳定同位素技术相对于其他技术有其独特的优点,其中包括:1. 稳定性高。

由于稳定同位素的存在形式是核外电子的数量差异,因此不会产生放射性衰变产生的辐射,也不会发生自然衰变转化成其他元素。

2. 分析量少。

相对于其他同位素分析方法,稳定同位素分析的样品量一般只需要毫克或者微克级别,大大降低了分析成本。

3. 信息获取全面。

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物质循环、成因、生态系统功能和水文循环等方面的问题,信息获取的范围非常广泛。

四、未来展望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将更加高效、准确和多元化。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Stable isotope tracing technology)是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追踪物质在生物、环境、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运动和转化,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本文将从稳定同位素的基础知识、技术原理、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让读者对该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稳定同位素的基础知识稳定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元素核数目和化学性质,但核外电子的数目不同的同一元素。

例如,氢原子的核外电子数量不同,分别具有1个普通氢原子(1H)和1个重氢原子(2H或D);碳原子的核外电子也不同,分别具有12个普通碳原子(12C)和1个稳定同位素碳原子(13C)。

由于稳定同位素与普通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可以在相同的物理条件下使用现代仪器分离出。

在区别分析和追踪研究方面,稳定同位素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二、技术原理稳定同位素的示踪技术是基于稳定同位素的微量区别而建立起来的。

因为生物体内、地球环境中许多化学反应的发生,涉及到各种原子、离子、分子的转换,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氮素循环、水循环和地下水运动以及大气气体交换等,这些化学反应都涉及到同位素的组成及其分布情况,而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就是利用微小的稳定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差异来标记物质的经过过程。

由于稳定同位素数量极小,其分析方法涉及比较复杂的技术手段,包括传统的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IRMS)和新兴的标记化学方法,如GC-IRMS、LC-IRMS、EA-IRMS、Raman光谱等。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分别应用于生态、医学、工业、矿物、水文等多个领域,为从基础科学研究到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帮助。

三、应用领域3.1 生态领域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态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了食物链、动物迁徙、养殖环境、陆地生态、湖泊生态等领域的研究。

因为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可以准确地刻画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和转化,因此可以用以分析动物食物链中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分布规律和稳态结构,推断生态系统底层物质循环路径和食物链的稳定状态等。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不断涌现。

其中,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了生物学研究领域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稳定同位素技术究竟是什么?稳定同位素就是天然存在于地球上的同位素,不具有放射性,不会对生命体造成不良影响。

常见的稳定同位素包括^12C、^14N、^13C、^15N、^16O、^18O等。

在生物学研究中,稳定同位素技术主要应用于营养学、代谢学、生态学等领域,主要包括三种技术:稳定同位素示踪、稳定同位素标记、稳定同位素分析。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生物分子、代谢途径等的转运、分布等过程。

例如,通过对植物中气孔的CO2吸收与挥发的^13C示踪,可以了解植物利用CO2的途径及其与周围环境的作用机制;又如,在分析肥料中元素利用时,可以利用放置于土壤中的稳定同位素示踪剂,来了解植物根系对土壤中某些元素的吸收利用方式。

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则用于研究生物分子之间、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

其原理是将不同的稳定同位素标记加入到某些物质中,并通过检测样品中同位素的比例变化,来了解标记物在生物内外环境中的分布。

例如,在研究动物蛋白质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可以将食物中含有的氨基酸用^15N标记,再通过检测研究期间动物血液、尿液等中同位素比例变化,了解氨基酸新陈代谢的情况。

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则主要用于研究样品中的同位素比值,从而解析样品的起源、演化等生物学过程。

例如,在研究各种不同动物生物群落、生态环境的演化过程时,可以利用微生物的同位素分馏技术,从而了解早期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生态结构与物流变化。

总的来说,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应用广泛,为科学家研究生物学领域中的许多问题提供了实验基础。

它不仅具有高准确度和灵敏度,而且由于它不涉及放射性,在实验操作上受到的限制也较小,因此备受生物学研究者的喜爱。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日益突出,并且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大的关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环境科学中的一项重要工具,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水文地质、生物地球化学、土壤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环境科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一、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基本原理同位素是指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同位素分为放射性同位素和稳定同位素两种。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利用同位素间微量差异的原理,通过测量同一物质中不同同位素在天然界中的含量比值,再通过某些化学反应、生理过程等使其中某个同位素相对含量发生变化,从而研究不同过程的动力学、来源、去向等问题。

其中最常用的是碳、氢、氧、氮、硫、铅等稳定同位素。

在这里以碳稳定同位素为例,斯文森效应表明,植物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叶片中的13C/12C比值与大气中14C/12C比值成正比。

而稳定同位素是不会衰变的,各种有机物质中的13C/12C比值与植物组织中14C/12C比值的变化趋势相同。

利用合适的仪器可以测定13C/12C比值,从而推算出组织中的14C/12C比值,进而测定出样品中的时间。

二、1.气候变化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从古代天然记录中获取气候变化信息。

如冰川、珊瑚、岩石等中存在各种稳定同位素,它们的含量比例与当时气候改变的速度和程度相关。

利用这些天然记录,可以重建出过去几百年、几千年的气候变化历史。

2.水文地质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对其来源、流动和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

比如,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探测水的来源以及水的混合程度,可以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

同时,水体中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含量与气候因素有关,通过测量水中13C /12C比值、18 O /16 O 比值可以推算出水的蒸发过程、前缘的来源。

3.生物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物地球化学领域的应用特别广泛,可以应用于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碳循环、营养循环以及能量传递等方面。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和医疗技术,它通过利用稳定同位素标记生物分子,可以提供关于生物过程和代谢途径的宝贵信息。

这项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生物学、医学、生态学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讨论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1. 代谢途径研究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

通过标记生物分子中的碳、氮、氧等稳定同位素,可以追踪这些同位素在代谢途径中的转化过程。

例如,利用稳定氮同位素标记氨基酸,可以揭示氨基酸在蛋白质合成和分解中的动态平衡。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还可以用于研究代谢疾病的发生机制。

2. 食物链研究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通过标记食物链中不同层次的生物体,可以追踪能量和物质在食物链中的传递和转化过程。

例如,利用稳定碳同位素标记植物和动物组织,可以研究食物链中不同物种的食性关系和能量流动。

这种技术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物种间相互作用的理解非常关键。

3. 药物代谢研究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药物代谢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标记药物中的稳定同位素,可以追踪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和药物代谢产物的消除途径。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优化药物的给药方案,并预测药物的药效和副作用。

4. 疾病诊断和治疗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也日益重要。

通过标记生物体内的分子,可以追踪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例如,利用稳定氮同位素标记肿瘤细胞,可以研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机制,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此外,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疾病的发生机制,并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标记生物分子中的稳定同位素,可以揭示生物过程和代谢途径的细节,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生物体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一种用来追踪物质的运动和变化的高级技术手段。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观察某些元素的同位素组成来确定物质在环境中的传输和转化情况。

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更细致、更准确的信息,帮助决策者采取更科学、更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一、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原理同位素是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的元素,但它们的中子数不同,所以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对于同一个元素,它的不同同位素的相对丰度是一定的,例如氢元素就有三种同位素:质子数为1的正常氢(1H)和质子数分别为1和2的重氢(2H)和超重氢(3H)。

在自然界中,这些同位素以一定的比例分布在不同的地方。

当物质通过环境中移动和转化的过程中,它们的同位素组成也会发生变化,因为不同同位素的反应速率是不同的。

例如,稳定同位素技术常使用的氧同位素(18O和16O)在水分子中的比例随着水的蒸发和降雨而发生变化,这样就可以追踪水在环境中的运动情况。

同样的道理,稳定碳同位素(13C和12C)在生物体内的比例可以反映生物体的食物来源和生长环境。

二、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污染物来源的追踪许多环境污染事件都是由于污染源的泄漏或排放导致的。

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帮助确定污染源的位置和来源。

例如,对于某些化学污染物,可以通过分析它们在地下水或土壤中的同位素组成来确定它们来自哪里。

这样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来阻止污染物的进一步扩散。

2. 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地理、气象、生态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

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帮助揭示污染物在不同环境介质(土壤、水、空气)中的转化过程及其机理。

3. 评估治理效果环境污染治理的效果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验证。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用来评估治理效果,比如对污染物的同位素组成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治理后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和场地恢复情况等。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科学技术,从事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广泛使用它来追踪生物分子在生物体内的运转过程,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更为深刻的了解生命体系的机会。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使用同位素标记的分子追踪生物分子进入生物体、转化及互相转换的过程,通过分析标记的分子在组织中的富集程度,来了解该分子的运输和代谢。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中的许多方面,例如代谢疾病的研究、蛋白质合成与分解的调控、环境毒理学领域的研究等等。

代谢疾病的研究代谢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等是生物医学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的疾病。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生原理。

以糖尿病为例,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能够揭示人体中的葡萄糖代谢途径,并通过同位素标记检测血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物,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等多个糖尿病发生机制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更好的指导。

蛋白质合成与分解的调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也能用于研究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调控机制。

科学家们可以将带有特定SAME的蛋白质注入到实验组的动物体内,通过检测组织中该SAME的富集程度来检测蛋白质的合成速率。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也可以用来研究蛋白质分解和合成之间的平衡,以便更好地了解蛋白质合成和分解的调控机制,从而能够更好地治疗肌肉萎缩症等其他相关疾病。

环境毒理学领域的研究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毒理学领域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它可以追踪环境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消耗。

例如,科学家们可以用标记化的汞离子注入实验动物的体内,通过激光组织切片的方法,在鱼类或哺乳动物组织中测量汞的消耗速率,以便评估环境中的汞污染对生态系统和生命健康的影响,并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

结论总之,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非常实用的技术。

在代谢疾病的研究、蛋白质合成和分解调控、环境毒理领域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加深我们对生命体系的理解和防治相关疾病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Stable isotope tracer technology)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分析技术,在农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种技术基于同位素比例分析的原理,通过将标记同位素引入试验样品中,计算稳定同位素之间的比例变化,以揭示其代谢和运动方式,从而进一步探究作物养分吸收利用规律等问题。

本文将重点详细介绍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一、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原理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同位素比值测定物质在代谢过程中的分布、转化、运动等过程的信息。

同位素是一种原子量相等、电子结构相同但质量不同的物质,例如同一元素的质子数不同的核素。

稳定同位素是指不放射性的同位素。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通过添加稳定同位素标记化合物或利用大气中稳定同位素示踪元素的比例变化等方法,重点考察同位素比值的变化,以推断样品组分的代谢和运动情况。

从而完成对指定物质在生物体内转化过程的定量研究。

其最大特点是可以使用生物体内的代谢物质作为稳定同位素示踪元素,没有放射性污染问题。

而同位素比例分析技术可以快速分析、高效定量,有较高的分析灵敏度和准确性。

二、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1.养分吸收利用规律的探究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业领域中的养分吸收利用规律的探究。

例如,利用氮(N)示踪可定量测定作物与环境中不同形态的氮利用效率,进而评估作物对氮的利用高效性以及肥料利用率。

利用碳(C)同位素示踪,可以回溯作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及其与土壤碳循环和有机碳贮积之间的关系。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主要应用于稻田、果树、小麦、玉米等重要农作物的营养动态及其土壤养分与生物循环的研究。

2.土地污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也可应用于农业领域中的土地污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例如,利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指标可以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放射性元素等进行监测评价及来源确认。

同时可以通过稳定同位素技术跟踪其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以评估土壤污染对植物生产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一种用稳定同位素所标记的物质来追踪物质在生物体系中的流向和转化的技术。

这项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研究中。

本文将介绍其应用与优势。

一、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基本原理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利用不同同位素相对丰度的差异来追踪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向和转化。

稳定同位素是指质子数不变、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

在自然界中,同种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存在着一定的相对丰度,其比值可以通过质谱等仪器测定。

通过分析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同位素比值的变化,可以揭示其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规律、生物、化学转化过程等信息。

二、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1. 碳同位素示踪技术碳是生物体系中最常见的元素,也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中,以13C、14C为代表的碳同位素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质的碳循环研究。

通过13C标记的有机物质可以推断出在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质的生产来源和转化过程,如光合作用中CO2的转化能力、土壤中有机物的来源等。

2. 氮同位素示踪技术氮是生物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通过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研究氮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向和转化过程,如鱼类食物中的氮成分、原生动物对有机物的初始分解、土壤中化学、生物反应过程的变化等。

3. 氢同位素示踪技术氢是水分子的成分之一,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中,利用氢同位素分析水的运移情况、水-土壤-植物系统的异质同位素内循环、动物饮水水源等信息。

4. 氧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态系统中,氧同位素示踪技术可用于水的来源及其质量的研究,如大气水湿滞过程中的同位素分布。

三、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优势1. 非放射性示踪:与放射性示踪技术相比,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不会产生放射性废物和辐射污染,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2. 高精度: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样品处理比较简单,并且稳定性较高,测量精度高。

3. 应用广泛: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可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生物体系和环境领域。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概要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概要

2. 将铵转化成氨气
在高真空气化装置中,用碱性次溴酸钠将铵氧
化而产生氮气,其反应式:
2NH4+ + 3NaBrO N2↑+ 5H2O + 3NaBr
四 、质谱法测定15N丰度
(一)质谱仪器的工作原理
利用电磁学原理,使带电粒子按照质荷
比进行分离,从而测定其质量的分析仪器。
·
M2 R2
R1 加速 V 电压
(二)15N质谱分析的计算公式
1. 质谱峰的选择 氮分子经电离后产生质量不同的离子:
离子种类 [15N15N]+ [15N14N]+ [14N14N]+ [15N]+ 和[15N15N]+ + [15N14N]+ + [14N]+和[14N 14N]++ 质荷比 30 29 28 15 14.5 14
由此可得:
(p + q)2 = p2 + 2pq + q2
其中: p2为质荷比为28的离子数目;
2pq为质荷比为29的离子数目。 也即: R =
p2 2pq p 2q
=
(4)
15N原子%
= = =
15N 14N
+
q
15N
× 100
p+q
1 2R + 1
×100 × 100
(5)
(5)式就是通用的以同位素离子强度
积累在豆株各部位的N素随着籽实的膨大
而进行再分配,从夹伸长期到籽实肥大 期,叶柄的N素最先开始运转。
Kunio 等应用13C标记13CO2 及15NO2的 双标记技术研究水稻植株从顶叶到根对C和 N的吸收及转移规律。结果表明:C和N从 叶到根的运转中,13C从喂饲叶运转到其它 器官需1天;15N通过喂饲叶片在几小时内迅 速运转。15N进入成熟根后再运转至新根及 鞘中,大量15N从叶运输到根后,最后累积 于新根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试验所得数据
试样 测定项目 15N丰度(%)
地上部分 3.597
15N原子百分超(%) N%(全氮百分含量)
质量(g)
3.227 4.57 1.16
N的数量(mg/盆) 53.0
根系
3.547 3.177 1.31 0.74
9.7
土壤
0.454 0.084 0.19 1000 1900
(一)植物中来自肥料及土壤氮的百分数
=110 (公斤氮/公顷)
“A”值可用于评价土壤肥力状况,定量地 评定同土壤有效养分水平密切相关的因素。
(三) 肥料氮素利用率
肥料氮素利用率
NDFF% × 植物全氮量(kg/公顷)
=
施氮量(kg/公顷)
肥料氮素利用率% (地上部)
= 64.5% × 53mg/盆 100mg/盆
= 34.19%
肥料氮素利用率% (根系)
一般用硫酸钾、硫酸铜和硒粉组成的混合催化剂, 三者的质量比为 100:10:1。
2. 将铵转化成氨气
在高真空气化装置中,用碱性次溴酸钠将铵氧化 而产生氮气,其反应式:
2NH4+ + 3NaBrO
N2↑+ 5H2O + 3NaBr
四 、质谱法测定15N丰度
(一)质谱仪器的工作原理
利用电磁学原理,使带电粒子按照质荷比 进行分离,从而测定其质量的分析仪器。
进行的示踪试验。
局限性:
1. 标记化合物偏高; 2. 样品制备复杂; 3. 所需的仪器如质谱仪比较昂贵。
第二节 稳定同位素15N的测定方法
同位素
12N 13N 14N 15N 16N 17N 18N
氮元素的同位素
射线种类 半衰期 自然丰度 (原子%)
β+
0.011s
β+
9.96min
99.635
为30的峰高比28,29的小得多(?),
只能测量质荷比为28和29峰的离子强度 进行计算。
2. 计算公式 设: R =
质荷比为28的离子强度
质荷比为29的离子强 度
又设:全部氮原子中14N占的比例为p, 而15N的为q;则 p + q = 1。
由此可得:
(p + q)2 = p2 + 2pq + q2
的营养物质(土壤氮)即“A”,另一为已知
数量的施入土壤的营养物质(肥料氮),而
用作物对两个来源的氮吸收几率相等。也即:
“A” 值 施肥量(公斤氮/公顷)
=
NDFS% NDFF%
“A”值 = NDFS%× 施肥量(公斤氮/公顷) NDFF
由表1可得: %
35.5%
地上部:
× 200(公斤氮/公顷)
63.5%
63.5% × 9.7 mg/盆 =
100mg/盆 = 6.20%
三、环境科学研究
一个研究实例
珠江三角洲铅及相关重金属的污染源 和污染程度的评估
资料来源:常向阳等,元素-同位素示踪在环境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 1 No.13, 2002 年5月。
研究背景
• 铅对人体具有多方面的毒性,可导致智力低下、 造血机能障碍、高血压、肾病等[1]。
1. 1842
广东凡口铅锌矿
18. 382
15. 690
38. 793
1. 1716
广州市郊白云山雨水
18. 185
15. 651
38. 547
1. 1619
广州市郊白云山尘埃
18. 131
15. 620
38. 229
1. 1610
结论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汽车尾气污染铅、工业 污染铅与自然背景铅存在着十分显著的铅同位 素组成差别,应用同位素示踪方法可将这3 种铅 区分开。
Kunio 等应用13C标记13CO2 及15NO2的 双标记技术研究水稻植株从顶叶到根对C和 N的吸收及转移规律。结果表明:C和N从 叶到根的运转中,13C从喂饲叶运转到其它 器官需1天;15N通过喂饲叶片在几小时内迅 速运转。15N进入成熟根后再运转至新根及 鞘中,大量15N从叶运输到根后,最后累积 于新根中。
工业用铅
广东地区大的铅锌矿床和生产基地主 要在粤北南岭地区,其中超大型的凡口铅锌 矿供应工业用铅占绝对优势地位,可能为主 要的工业铅污染源. 该矿方铅矿样品铅同 位素平均值与区域背景值相比以明显低的 206Pb/ 204Pb 为特征(见表1) 。
汽车尾气
汽油燃烧产生的污染铅以206Pb/ 207Pb 比值比较, 特别珠江三角洲的铅同位素背 景值明显不同(见表1)。
5 NDFS% = 1- 64.5% = 35.5%
根系: NDFF% = 3.177 ×100 = 63.5%
5 NDFS% = 1- 63.5% = 36.5%
土壤: NDFF% = 0.084 ×100 = 1.68%
5 NDFS% = 1- 64.5% = 98.32%
(二) “A”值
“A”的概念是假定土壤中的某一营养物 质(如氮)有两个来源,一个是 土壤中固有
(2)广州白云山顶汽车尾气引起的大气铅污染 也相当严重。
本讲总结
一、讲述的内容: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包括:原理、 测定方法以及其应用。
其中重点:稳定同位素示踪原理 难点:稳定15N的测定方法
二、课后复习的要求
加速 电压
V
·
M2
R1 R2 M1
电离室 出口缝
出口
1/2M1v12 = eV M1v12
R1 = eHv1
(1) (2)
根据上述两式可得:
M1
R12H12
e = 2V
如带电粒子的电荷数以电子所带的电 量为单位,则上式可改写成:
M1 e
= 4.82×10-5 R12H12 V
或: R =
144
子数中所占的百分数。通常以原子百分数
表示。例如:
15N 15N原子%
1=5N + 14N
× 100
自然物质中某元素的同位素丰度称为自
然丰度或天然丰度。
原子百分超
某一同位素丰度与自然丰度之差称为同
位素的原子百分超。
将15N浓缩到自然丰度的10倍,其原子 百分超是多少?
3.65% - 0.365% = 3.285% 在实际测定中,应该采用对照组生物样 品的自然丰度。
二、土壤肥料研究
此类试验常用以说明土壤、肥料与植物营 养的关系,须得到以下数据: 1. 试样的总含氮量和15N原子百分超; 2. 施入15N标记肥料的总氮量; 3. 标记肥料的15N原子百分超; 4. 试样的干重、肥料用量、供试土壤量。
例如:在应用15N的盆栽试验中,每盆装 土1千克,供试作用为大麦,标记肥料为 15NH415NO3,15N丰度为5.365%,施肥量 为100mg氮/盆(相当于200kg氮/公顷), 出苗后生长6周沿表土割下植株地上部,将 根系从土壤中取出,用喷雾器细水冲冼根, 洗下的水回到原盆栽盆中,再加入一定量的 水使其呈泥浆,定其容积,并在充分搅拌后 取100ml泥浆。
二、稳定同位素示踪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一)基本原理
1. 自然界中一种元素的同位素组成(自然 丰度)是相对恒定的。 2. 元素的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3. 同一元素的同位素间存在质量差异。
(二)稳定同位素示踪法的特点
优点:
1. 无放射性; 2. 操作安全,对人无辐射损伤; 3. 不污染环境,试验范围不受限制; 4. 试验周期不受限制; 5. 可以代替某些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难以
二、15N示踪试验的布置
一般采用微区试验。
三、15N测样的制备
测定15N的质谱仪对测样的要求是以简 单的分子态进行。
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1. 将样品中的标记氮转化成铵
用凯氏法将含氮样品在增温剂和催化剂 的参与下, 用浓硫酸消煮,使其中所含的各种形态的氮转化 为氨,与硫酸结合形成硫酸铵,然后加碱蒸馏, 使氨吸收在硼酸溶液中,用标准酸测定样品的全 氮量。
其中: p2为质荷比为28的离子数目;
2pq为质荷比为29的离子数目。
也即: R = p2 = p (4)
2pq
2q
15N原子% = 14N
15N + 15N
× 100
q
=
p+q
×100
1
=
× 100 2R + 1
(5)
(5)式就是通用的以同位素离子强度
比计算15N原子数的公式。
第三节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应用
第五章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
第一节 稳定同位素示踪原理 第二节 稳定性核素15N的测定方法 第三节 15N示踪技术在农业生物学中
的应用
第一节 稳定同位素示踪原理
一、稳定同位素、丰度 和原子百分超
稳定同位素
原子核结构是稳定的,不会自发地放出 射线而使核结构发生改变的同位素。
丰度
某种同位素的原子数在该元素总的原
• 大气铅污染是对人体健康危害十分严重的无机污 染; 它主要来自汽油燃烧产生的汽车尾气和工业 用铅。科学家已对铅的污染源和污染程度进行了 大量铅同位素示踪研究,铅同位素示踪已成为追 踪污染源和评价污染程度的有效方法。
[1] 孟金萍等,铅的生物学毒性效应,《中国比较医学 杂志》,2007,Vol.17, 58-62.
植物中来自肥料氮: NDFF % (nitrogen derived from fertilizer)
植物中来自土壤氮: NDFS% (nitrogen derived from soil)
植物样品中15N原子百分超
NDFF%=
×100
肥料中15N原子百分超
NDFS%= 1 – NDF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