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拜年》音乐教案及反思
小拜年(教案)人音版(2023)音乐二年级上册

2.教学难点
(1)节奏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较多,如附点、切分等,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应通过拍手、跺脚等身体动作,帮助学生感受并掌握节奏。
(2)音准把握:歌曲中的音高跳跃较大,学生容易跑调。教师应采用示范、纠正等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发音,提高音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小拜年》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首充满过大年气氛的欢快乐曲,它以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展现了我国传统节日的喜庆。学习这首歌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感受和传承民族文化。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小拜年》这首歌曲。通过聆听和学唱,感受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了解它在过大年时的应用。
(2)教学难点:针对节奏掌握问题,教师可让学生跟着歌曲拍手、跺脚,感受节奏变化。在学生逐渐掌握节奏后,尝试让他们独立演唱,并及时给予反馈和纠正。对于音准问题,教师可邀请部分音准较好的学生进行示范演唱,其他学生跟随学习,逐步提高音准。
在舞蹈创编环节,教师可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然后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将动作组合成独特的拜年舞。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小拜年(教案)人音版(2023)音乐二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小拜年》教案,选自人音版(2023)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三章《欢欢喜喜过大年》。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唱歌曲《小拜年》,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和过大年的喜庆氛围;2.学习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提高音乐表现力;3.了解歌曲背景,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4.创编拜年舞,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演唱《小拜年》,并在音乐实践中体验过大年的欢乐气氛。
二年级音乐《小拜年》教学教案

二年级音乐《小拜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传统的春节习俗,通过学习《小拜年》这首歌曲,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节奏感,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小拜年》的歌词及旋律。
2. 春节的相关习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小拜年》,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2. 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舞蹈动作的协调。
四、教学方法1. 欣赏法: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和舞蹈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分组练习,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春节的习俗,引导学生了解拜年的意义。
2. 欣赏歌曲:播放《小拜年》歌曲,让学生感受节日的气氛。
3. 学唱歌曲:教师教唱歌曲,学生跟唱,注意节奏和音准。
4. 学习舞蹈动作: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5. 练习:分组练习演唱和舞蹈动作,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6. 展示:每组进行演唱和舞蹈展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节习俗的重要性。
8.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拜年,并用歌声传递祝福。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小拜年》歌曲,表现出节日喜庆的情绪。
2.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与歌曲节奏相协调。
3. 学生了解春节拜年的习俗,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小拜年》歌曲的音频资料。
2. 准备舞蹈动作的教学视频或图片。
3. 准备相关春节习俗的图片或资料。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春节习俗的知识竞赛,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2. 让学生自己创作关于春节的舞蹈,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才华。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音乐小拜年教案幼儿园

音乐小拜年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新年文化,掌握拜年礼仪。
2.能够听懂歌曲并拍打节奏。
3.能够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表达祝福。
二、教学内容1.新年文化知识普及–听故事:《鼠年大吉》和《拜年故事》。
–观看视频:了解新年习俗、春联、贴窗花等。
–分享亲身经历:家庭新年习俗、新年期间的活动等。
2.音乐欣赏–听歌曲:《新年好》、《恭喜恭喜》等。
–跟打节奏:用手拍打桌子、掌声等。
3.身体表现–跳舞:跳《贺新年》等节庆舞蹈。
–唱歌:合唱《祝你新年好》等祝福歌曲。
三、教学过程1.新年文化知识普及–教师播放《鼠年大吉》和《拜年故事》录音,让幼儿听一遍故事并回答问题。
–教师播放新年文化知识视频,引导幼儿了解新年习俗。
–教师与幼儿分享自己的新年经历,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家庭新年习俗。
2.音乐欣赏–教师播放《新年好》和《恭喜恭喜》等歌曲,让幼儿跟着节拍拍打手或桌子。
–教师教唱《祝你新年好》等祝福歌曲。
3.身体表现–教师指导幼儿跳舞,跳《贺新年》等节庆舞蹈。
–教师与幼儿合唱《祝你新年好》等祝福歌曲。
四、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听故事时的反应,通过提问了解是否理解故事内容。
2.观察幼儿拍打节奏的情况,是否能够跟着节拍拍打手或桌子。
3.观察幼儿跳舞和合唱的情况,是否能够跟着音乐节奏表达祝福。
五、教学反思幼儿园音乐教学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特点,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
本次教学中,我以中国传统新年文化为主题,让幼儿了解新年习俗、享受音乐、表达祝福。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幼儿的参与,幼儿能够积极表现,并在活动中与他人互动,培养了幼儿的群体意识和社交能力。
同时,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年级《小拜年》音乐教案

二年级《小拜年》音乐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小拜年》这首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感受节日的气氛。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学唱、表演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歌曲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简介:《小拜年》是一首具有浓厚中国传统节日气息的歌曲,歌词描述了春节期间人们拜年的场景,歌曲旋律欢快、简洁。
2.2 歌词与旋律: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高。
2.3 演唱技巧: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引导学生了解春节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小拜年》的兴趣。
3.2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唱《小拜年》,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歌词和旋律。
3.3 歌曲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歌唱能力:评价学生在歌唱过程中对歌词、旋律的掌握程度,以及音准、节奏感的表现。
4.2 学生表演能力:评价学生在歌曲表演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动作、表情、团队协作等方面。
4.3 学生学习兴趣: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小拜年》歌曲的喜爱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歌曲歌词、旋律、图片等元素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歌曲。
5.2 教学乐器:准备吉他、钢琴等乐器,为学生提供伴奏。
5.3 视频资料:寻找相关春节习俗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春节的重要性。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聆听歌曲:让学生聆听《小拜年》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6.2 分析歌曲: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等。
《小拜年》教案-2024-2025学年人音版(五线谱)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

多媒体设备、《小拜年》的音乐音频及视频、教学用钢琴、湖南特色手工艺品(如湘绣手帕等)、拜年红包道具、打击乐器(如木鱼、双响筒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播放一段湖南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视频,视频中有热闹的集市、人们穿着鲜艳的传统服饰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舞龙舞狮、放鞭炮等场景,画面充满喜庆和欢乐,声音嘈杂而热闹。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已有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基础上进行拓展创作,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和文学素养,让学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对拜年场景的想象和感受。
2. 鼓励学生将自己创编的歌词演唱出来,可以个人演唱,也可以小组合作演唱,教师和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评价。
《小拜年》教案-2024-2025学年人音版(五线谱)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
教学项目
具体内容
一、教材分析
《小拜年》是人音版(五线谱)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一首具有浓郁湖律,采用了湖南民间音乐常用的音调和节奏型,如切分节奏、附点音符的大量运用,使歌曲充满了俏皮和灵动之感。歌词描绘了春节期间人们相互拜年、祝贺新年的欢乐场景,“正月里来是新年呀,依呀喂,妹娃我去拜年呐,依呀喂” 等词句,生动展现了民间拜年习俗中的热闹氛围和人们喜悦的心情,既富有生活气息又饱含文化底蕴。通过学唱这首歌曲,能有效培养二年级学生的节奏感、音准感、音乐表现力以及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认知与热爱,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和对民族音乐的感知能力。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歌词创编或舞蹈动作创编,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在音乐创作中展现个性,进一步丰富对拜年场景和情感的描绘。
文化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湖南地区的拜年习俗、民间音乐文化特点以及春节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与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辽海版音乐三年级下册《小拜年》教案

辽海版音乐三年级下册《小拜年》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拜年》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歌曲,选自辽海版音乐三年级下册。
歌曲以欢快的节奏、简单的旋律,表现了春节期间人们互致问候、共庆新年的喜悦气氛。
歌曲共两个乐段,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旋律活泼,富有感染力;第二乐段节奏稍慢,旋律更加抒情,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整首歌曲短小精悍,易于学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熟练地识谱、唱歌。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乐于表达,对民族音乐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音准、节奏把握尚有不足,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小拜年》的词曲,能够熟练地演唱。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唱腔处理。
2.重点:歌曲《小拜年》的词曲记忆、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跟随演唱。
2.互动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共同提高。
3.情境教学法:创设春节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魅力。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小拜年》的曲谱、歌词。
2.教学视频:歌曲《小拜年》的演唱视频。
3.教学道具:春节相关物品(如灯笼、对联等)。
4.音响设备:播放歌曲、伴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小拜年》的视频,引导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提问:“你们知道这首歌是什么节日演唱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首歌是春节期间演唱的,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祝福。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小拜年》的曲谱,引导学生观察歌曲的结构、节奏。
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音准、节奏。
学生分组练习,互帮互助。
新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与反思《小拜年》

新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与反思(小拜年)(小拜年)教材分析:器乐曲(小拜年)是依据同名吉林民歌改编的。
歌曲4/4拍,F羽调式。
他的节奏紧凑,变化比拟多,旋律生动欢快,抑扬有致。
由于歌曲后半拍起唱,带有东北地方戏曲“小帽〞的特点,唱着边歌边舞,或扇子或手绢,别具一格。
使学生感受唢呐、锣鼓等民族器乐所渲染的快乐气氛及浓郁的东北民间音调。
教学内容:聆听(小拜年)1、初听(小拜年),感受东北民间音乐的风格。
2、想一想冬季里都做些什么游戏啊?3、复听乐曲模仿冬季里你喜欢的游戏。
(小拜年)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听(小拜年)感受音乐情绪。
2.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能掌握其演奏姿态,探究其演奏方法。
并能为歌曲伴奏。
教学内容聆听(小拜年)教学根本要求1.初听(小拜年)感受东北民间音乐的风格。
2.想一想冬季里都做哪些游戏3.复听音乐模仿冬季里你喜欢的游戏,或由学生分组看图进行北方生活小品表演。
编创与活动1.认识锣、鼓、镲,学习其演奏姿态。
可由教师逐一示范其正确的演奏姿态。
2.把学生分成小组,探究演奏方法,要求:(1)有几种敲击方法(2)怎样敲击长短不同的声音3.将各小组探讨过的方法一一展示,看哪一组发觉的方法多,敲击出的不同的声音多(小拜年)教学目标:聆听音乐(小拜年),感受体验不同的音乐情绪。
教学打算: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局部:听音乐进教室。
复习柯尔文手势。
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根本局部:导入。
聆听(小拜年)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歌曲唱出小朋友的会做什么事?你会用打击乐演奏?重复听歌曲,随着歌曲做表演。
(小拜年)教学目标:通过聆听表演,感受音乐的乐趣,培养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同学们看屏幕上三个字有哪位同学认识?〞同学:“过年啦!〞老师:“那同学们都喜欢过年吗?〞同学们:“喜欢!〞老师:“那同学们为什么喜欢过年呢?〞同学们:“……〞老师:“原来过年有这么多好处呢,看来同学都特别喜欢年!〞“那接下来咱们来听一首歌,听一听歌里是怎么来过年的!〞〔播放歌曲(小拜年)〕“要认真听喽,听听歌里都有些什么声音〞2、展开〔1〕学会为歌曲伴奏老师:“歌里真是好热闹!那同学们听到歌里都有些什么声音?〞同学们:“……〞〔打出课件〕老师:“同学们看歌里是不是有‘咚咚锵’?那有哪位同学了解这咚咚咚是在敲什么乐器的声音?〞同学:“……〞〔打出课件〕老师:“同学们看是不是这件乐器——鼓。
二年级音乐《小拜年》教学教案

二年级音乐《小拜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小拜年》,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喜庆氛围。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演唱技巧。
4.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小拜年》的歌词及旋律。
2. 音乐节奏和演唱技巧。
3. 有关春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歌曲《小拜年》的歌词记忆、旋律演唱和节奏掌握。
2. 难点:音乐节奏的准确性和演唱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乐教材或乐谱。
3.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4. 打击乐器(如拍手板、小鼓等)。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a. 教师向学生介绍春节的传统习俗和喜庆氛围。
b.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过春节时的趣事。
c. 播放歌曲《小拜年》的片段,引起学生兴趣。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小拜年》的歌词。
b. 教师教授歌曲的旋律,引导学生跟唱。
c. 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3. 音乐活动(10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节奏练习,如拍手板、小鼓等。
b. 学生分组进行节奏练习,教师点评。
c. 教师教授演唱技巧,如音准、音色等,学生练习。
4. 课堂小结(5分钟)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c.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练习演唱歌曲。
5. 课后作业a. 演唱歌曲《小拜年》给家人听,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b.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沟通。
六、教学延伸(1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春节其他传统习俗和活动,如放鞭炮、贴春联、舞龙舞狮等。
2. 每组选择一种习俗或活动,用歌曲、舞蹈或戏剧等形式进行展示。
3. 邀请家长或其他班级的学生观摩,增进交流与互动。
七、课堂实践(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小拜年》的完整演唱,注意音乐的节奏和演唱技巧。
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 第十一课 小拜年》教案(表格式)

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第十一课小拜年》教案(表格式)一. 教材分析《小拜年》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歌曲,二年级的学生对民族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可以让他们进一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于掌握,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学习《小拜年》这首歌曲时,他们能够积极参与,通过模仿、合作等方法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同时,他们对民族音乐有一定的认知,有助于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风格,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2.学会演唱《小拜年》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声乐技巧。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如附点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2.音准的掌握,特别是歌曲中的升降音。
3.歌曲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学会用歌声传递祝福。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让学生跟随演唱。
2.模仿法:学生通过模仿,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3.练习法:反复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乐谱等。
2.教学乐器:如电子琴、鼓等。
3.教学道具:如红色绸带、灯笼等。
4.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演唱的声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小拜年》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乐谱,让学生初步认识歌曲的旋律。
接着,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演唱。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练习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附点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学生通过模仿、练习,掌握节奏。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组演唱《小拜年》。
学生通过合作,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用歌声传递祝福。
《小拜年》教案人音版(2023)音乐二年级上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拜年》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认识并理解歌曲中出现的音乐符号,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能够通过演唱表达歌曲的节日氛围;
-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意义,感受春节的喜庆气氛。
举例解释:
-学生需熟练掌握《小拜年》的主旋律,能准确地唱出每个音高,并记住歌词;
-通过歌曲学习,学生应能识别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打出正确的节奏;
-在集体演唱中,如何保持节奏的一致性和声音的和谐。
举例解释:
-对于节奏型难点,教师可以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并模仿正确的节奏;
-针对音准问题,教师可以采用音阶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提高音准控制能力;
-在讲解音乐符号时,教师应使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如用图形或动作来表示不同音符的时长,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在演唱时应能表现出歌曲的欢快与喜庆,通过声音的起伏和表情传达情感;
-学生应理解《小拜年》与春节的关系,知晓歌曲在节日文化中的地位。
2.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一些节奏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可能较难掌握,如连续的八分音符节奏;
-学生在演唱时对音准的把握,特别是对于一些音程较大的跳跃;
-歌曲中的一些音乐符号理解,如全音符与二分音符的区别;
-为了保持集体演唱的整齐,教师可以设计集体练习,如合唱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节奏同步和声音融合。
二年级《小拜年》音乐教案

二年级《小拜年》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小拜年》这首歌曲,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喜庆氛围,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能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3. 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小拜年》,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小拜年》的音频文件、歌词图片、节日图片等。
2. 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 教学道具:小红花、礼物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歌曲《小拜年》的音频文件,引导学生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2.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让学生熟悉歌词内容。
3. 教学旋律:教师用钢琴或吉他弹奏旋律,引导学生跟唱。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互相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环节:每组学生代表上台演唱歌曲,其他学生伴奏。
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小拜年》,感受到节日的喜庆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音乐素养。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分组练习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六、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分组演唱和课后作业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关注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音准、节奏和表现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点和创造性。
3.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节日主题的音乐会,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展示自己的才艺。
2. 邀请家长参加音乐会,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音乐学习情况,增进家校沟通。
3. 开展节日文化知识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和文化。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让学生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到节日的喜庆和家庭的温暖。
小学二年级音乐课《小拜年》教案

小学二年级音乐课《小拜年》教案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和文化背景,知道小拜年的意义和目的。
通过介绍相关的民俗歌曲,让学生初步感知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让学生能够流畅、准确地演唱《小拜年》这首歌曲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同时提高学生的歌唱表现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通过歌唱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感受到音乐的喜悦和春节的氛围。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春节的习俗和文化背景,特别是拜年的相关知识在上课之初,首先通过讲述、图片展示和视频短片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春节的由来和习俗。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间习俗。
向学生解释春节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开始,也是全家团聚、喜庆的时刻。
讲述关于春节的种种传说和故事,如年兽、扫尘、贴春联等,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重点介绍拜年这一传统习俗,解释拜年的含义是向长辈、亲朋好友表达新年祝福的一种方式。
通过故事或实例,让学生了解拜年时使用的吉祥话和祝福语,以及拜年时的一些礼仪和习俗,比如拜年时要携带礼物,向长辈行礼等。
引导学生思考春节这一重要时刻与音乐文化之间的联系,介绍春节期间的传统音乐,如鞭炮声中常用的锣鼓音乐、欢快的民间小调等,让学生感受到春节的喜庆气氛与音乐的紧密联系。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过年的经历和拜年时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分享中加深对拜年文化的理解和对春节习俗的认同。
课堂结束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白拜年在春节中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在拜年时可以传达的祝福和吉祥话,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2. 技能目标:让学生能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拜年》,并掌握基本的节奏和旋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音乐活动,了解并体验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文化氛围,同时掌握歌曲《小拜年》的基本演唱技巧,以及基本的节奏和旋律。
小拜年儿歌演奏教案及反思

小拜年儿歌演奏教案及反思一、教案。
1. 教学目标。
a. 让学生了解小拜年儿歌的内容和意义。
b.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c. 教授学生简单的乐器演奏技巧。
2. 教学内容。
a. 小拜年儿歌的歌词和旋律。
b. 乐器演奏技巧。
3. 教学过程。
a. 介绍小拜年儿歌的背景和意义。
b. 教唱小拜年儿歌,让学生熟悉歌词和旋律。
c. 分发乐器,教授学生简单的演奏技巧。
d. 练习演奏小拜年儿歌。
4. 教学评价。
a. 观察学生对小拜年儿歌的学习情况。
b. 评价学生的乐器演奏技巧。
二、反思。
小拜年儿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通过教授小拜年儿歌的演奏,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乐器演奏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小拜年儿歌的兴趣很高,他们都很认真地学习歌词和旋律,并且很喜欢尝试演奏乐器。
尤其是在教授乐器演奏技巧的时候,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演奏方法,并且能够配合起来演奏小拜年儿歌。
在教学评价上,我主要观察学生对小拜年儿歌的学习情况,包括他们对歌词和旋律的掌握情况,以及对乐器演奏技巧的运用情况。
通过观察和评价,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他们不仅能够唱出小拜年儿歌,还能够用乐器演奏出相应的旋律。
总的来说,通过教授小拜年儿歌的演奏,我发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得到了培养,他们对音乐和乐器演奏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愉快,还能够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培养出一定的音乐素养。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继续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小拜年音乐教案

小拜年音乐教案小拜年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小拜年》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 能够模仿和跟唱这首歌曲。
3. 了解中国传统拜年习俗和文化。
4. 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 歌曲的基本演唱技巧。
3. 了解中国传统拜年习俗和文化。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热身活动通过唱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让学生放松身心,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第二步:导入1. 向学生介绍《小拜年》这首歌曲,告诉学生这是一首表达中国传统拜年习俗的歌曲。
2. 与学生讨论拜年的意义和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拜年的文化内涵。
第三步:学唱歌曲1. 教学歌词:慢慢分解歌词的发音和意义,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
2. 教学旋律:首先给学生演示整首歌曲的旋律,并让学生跟随唱。
然后,逐句教唱,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
第四步:合唱练习1. 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指定一部分的歌词。
让学生按照指定的顺序合唱。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注意整体和谐和节奏的掌握。
第五步:情感教育通过歌曲的歌词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拜年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家庭的情感。
四、教学拓展1. 学生可以动手制作拜年卡片,亲手写上自己的祝福语,送给家人和朋友。
2. 学生可以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拜年习俗和习惯,通过展示和分享的方式,培养全班同学的兴趣和了解度。
五、课堂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国传统拜年习俗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小拜年》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通过合唱练习和情感教育,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家庭的情感。
同时,通过拓展活动,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拜年文化,提高了对音乐和文化的兴趣。
二年级《小拜年》音乐教案

二年级《小拜年》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小拜年》这首歌曲的背景、歌词和曲调,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提高学生的声乐表现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介绍:《小拜年》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歌曲,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于学唱。
2. 歌词解析:歌曲描绘了春节期间,人们欢庆团圆、走亲访友的热闹场景。
3. 曲调分析:歌曲采用我国传统的宫调式,旋律平稳,富有喜庆气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小拜年》歌曲,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寓意。
2.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关系。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带领学生做音乐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歌曲教学:(1)讲解歌曲背景和歌词含义;(2)教授歌曲旋律,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3)分组练习,加强团队合作;(4)进行歌曲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3.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2. 家长协助学生巩固歌曲,加强声乐技巧的练习;3. 学生自主学习相关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歌曲演唱:评价学生对《小拜年》歌曲的掌握程度,包括音准、节奏和感情表达。
3. 音乐知识:考察学生对歌曲背景、曲调分析和声乐技巧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策略1. 互动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示范教学:老师亲自示范演唱,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韵味。
3. 分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练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小拜年》歌曲教材,包括歌词、曲谱和教学指导。
2. 音响设备:播放歌曲、伴奏音乐所需的音响设备。
二年级《小拜年》音乐教案

二年级《小拜年》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小拜年》这首歌曲,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表现力。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学会用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歌声表达对新春的祝福。
3.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小拜年》的歌词及其意义。
2. 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演唱技巧。
3. 歌曲的表现手法及情感传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小拜年》,能用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歌声演唱。
2.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节奏的把握,以及情感的传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乐教材或乐谱。
3. 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4. 课堂用的打击乐器(如小鼓、铃鼓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在新春佳节之际,我们来学习一首有关过年的歌曲——《小拜年》。
2. 学唱歌曲:(1)教唱歌曲,让学生跟唱。
(2)分句教唱,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难点。
(3)教授歌曲的节奏、旋律,让学生分组练习。
3. 歌曲讨论:让学生谈谈对歌曲的理解,了解歌曲所表达的祝福和喜庆气氛。
4. 歌曲表演:分组进行歌曲表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动作、表情等表现歌曲的情感。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创作,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创作一首关于节日的歌曲。
2. 举办一个小型的音乐晚会,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才艺,表演自己创作的歌曲或其他节日相关的节目。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小拜年》这首歌曲,并演唱给家人听。
2. 鼓励学生自己收集其他关于节日的歌曲,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意义。
八、教学反馈1.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回家后与家人分享《小拜年》歌曲的经历。
2. 检查学生收集的其他节日歌曲,了解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文化背景的认知。
九、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包括唱歌、讨论和表演等方面的表现。
2. 评价学生在作业中的完成情况,以及他们在家庭中的分享和练习情况。
二年级音乐《小拜年》教学教案

二年级音乐《小拜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氛围。
2. 学会歌曲《小拜年》,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 通过歌曲学习,引导学生懂得礼貌、尊重和祝福他人。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小拜年》的歌词及旋律。
2. 春节的传统习俗和祝福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小拜年》,了解春节习俗。
2. 难点:歌词的记忆和歌唱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
2. 音乐播放设备。
3. 歌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或视频介绍春节的习俗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歌曲:教唱歌曲《小拜年》,讲解歌词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
3. 练习唱法:分组练习,纠正学生的唱音和节奏,指导歌唱技巧。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歌曲表演,增强体验感。
5. 总结与拓展:讲解春节的祝福语,引导学生懂得礼貌、尊重和祝福他人。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拜年,并用歌曲《小拜年》的形式表达祝福。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歌唱表现,评价他们对歌曲《小拜年》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和课堂参与度,评价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3. 搜集学生作业中家庭拜年的照片或视频,评价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课程的理解。
七、教学反馈:1. 课后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歌曲《小拜年》的喜爱程度和对春节习俗的认识。
2.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中实践拜年时的表现和家长的满意度。
3. 根据教学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组织一次亲子音乐会,让学生在家人面前展示所学。
2. 开展课后兴趣小组,让学生深入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和舞蹈。
3. 组织学生参观文化宫或博物馆,深入了解春节文化和传统。
九、课程资源:1. 利用互联网寻找更多关于春节的音乐、视频和文化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2. 购买或借阅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拜年》音乐教案及反思
教学内容:
小学音乐第三册第十课歌曲《小拜年》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拜年》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了解各地过年民俗感受过年的热闹气氛初步学习传统礼仪
3、积极参与编创活动用打击乐表现过年的气氛
教学重点: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拜年》了解中国民俗
教学难点:喜庆、热闹气氛的表现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扇子、民族打击乐等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律动、发声练习
三、欣赏《晚会》感受乐曲中的重拍子
四、乐理知识及技能训练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锵锵咚咚锵
五、表演《小拜年》
1、导入:(1)、师:像我们这样敲锣打鼓热闹的场面什么时候能见到
(过年过节、庆祝)出示“年”
(2)、师:同学们喜欢过年谁来说说你知道的过年的风俗(贴春联、吃饺子等)老师这还有一些全国各地的年俗请大家看看播放各地年俗
(3)、学习拜年传统礼仪
初一清早在家里给长辈拜年要跪下磕头出门见到熟人等要深作揖作揖时左手在上表示尊敬
(4)、师:过年的风俗真是丰富多彩特别是过年很有意思很热闹听湖南的小朋友也来给大家拜年了他们是拜年的呢大家仔细听播放《小拜年》范唱初步感受听后回答: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谁来说说他们是拜年的
生:欢快、热烈、活泼的气氛他们拜年时敲锣打鼓、舞龙舞狮子
2、简介湖南的过年风俗
湖南人拜年除了舞龙灯、狮子还看花灯、放鞭炮、唱花鼓戏等大年三十直至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都红灯笼高挂晚上点亮灯笼整宿不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3、再次聆听歌曲《小拜年》来感受湖南人民过年时欢快热烈的气氛
4、学习歌曲
(1)师范唱歌曲学生轻轻随着歌声拍手感受节拍
(2)跟老师学唱歌谱
(3)学生跟琴哼唱歌曲
(4)听琴填词
(5)老师纠正错误之处
(6)跟琴完整的演唱要表达自己对幸福生活的珍惜之情
五、创编活动
1、学生分组用歌唱、打击乐器、扇子等表现过年的热闹气氛
2、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编创成果
六、拓展
聆听有关过新年的歌曲:《龙咚锵》、《春节序曲》等
七、小结下课
师:听了这么多有关新年的歌曲老师现在都想过年了很高兴和同学们度过了一堂快乐有趣的音乐课!最后请同学们用我们刚刚学到的礼仪预祝听课的老师们新年快乐
学生集体向后转作揖说:预祝老师新年好!再见下课
《小拜年》音乐教学反思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这一课采用了湖南花鼓戏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仿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锵”的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按正常的教学进度教学本课时已是期末孩子们已经能感受到新年的脚步在孩子们都盼着过年的心情下教学本课应该说教材的安排是因时、因地、因事制宜的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
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
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我的基本策略是:以“唱”为主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使每
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教师的每一次评价、课件的每一页界面、课堂的每一处声响教师致力于创设一种亲、助、乐的人际情景利用多媒体营造一种美、趣、智的学习情景努力构建一个自主、民主、宽松、和谐、愉快、互助的真情空间同时把传统礼仪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春节及各地年俗等掌握礼仪的正确使用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
深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总之这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
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的研究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依托音乐
本身的魅力影响学生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形成全面影响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意识、探究精神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当然措施付诸实施还需要老师的爱心和慧心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