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控烟研究报告-郑频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HSP-CS-OP3-02项目WP1-R1-8 控烟
中国控烟研究报告
郑频频
研究目的:回顾和分析中国近10年来的烟草控制战略与实践,结合其他国家的烟草控制情况和国内外控烟领域的专家访谈,从全球卫生的视角反思中国的烟草控制问题,总结中国控烟的经验与教训,为中国和全球未来的烟草控制提出政策建议。
研究方法:1.文献回顾:对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烟草流行情况、控制烟草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和中国在2006年‐2015年间在公共卫生领域关于控烟方面发表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2.定性访谈: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中国和国际控烟专家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中国控烟的看法;3. SWOT分析:在文献回顾和定性访谈的基础上对中国目前控烟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应对方案。
研究结果:1. 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中国的吸烟流行状况属于较高水平,而烟草控制政策的实施和执行情况相对泰国和越南而言较差,而与印度、马来西亚两国相似。而同为全球新兴的经济体,中国在执行《公约》政策上也已经落后于其他金砖四国。作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国,中国未能兑现签署《公约》之初所做出的承诺,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给中国的国际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如果烟草控制工作长期效果不佳,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和社会负担,最终将导致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 从2006年《公约》在中国生效以来,控烟领域的研究文献呈现增长趋势,但研究对象和内容相对集中,多停留在烟草流行现状和分布的描述上,干预性研究较少,出现较多重复性研究,缺乏基于中国文化背景上的自主创新性的研究。同时,关于烟草业的烟草营销、反控烟举措的研究关注不足。
3. 签署《公约》、政府的控烟承诺,不断增加的控烟研究与实践和民间社会组织对控烟的积极参与,是目前中国在烟草控制方面的主要优势;与此同时,随着当前社会对控烟的认同和支持、公众对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控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和不可逆转的趋势,可藉此机会进一步推进中国的控烟进程;另一方面,中国在控烟方面也存在括履约机制不合理、控烟网络不健全、控烟规划不严谨以及吸烟人群庞大、缺少中国人的吸烟危害证据等明显缺陷;一些地方政府的片面经济发展观、来自烟草业的控烟阻挠、中国社会对吸烟的高度容忍和普遍存在的吸烟合理化信念,也给中国烟草控制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
研究结论:从2006年《公约》在中国生效以来,中国控烟在10年间从政策改变、控烟实践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无论是控烟学术研究还是实践活动,在许多控烟
关键领域仍进展缓慢,落后于与其他亚洲国家和金砖国家。中国应利用当前全球控烟的大趋势,倡导社会各界和公众从外部进行推动和监督,使控烟成为更广泛的国家和政府引导的社会行动。
政策建议:
1.加快出台全国性无烟立法。健康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政府应该保护其公民免受烟草烟雾暴露及其危害。一部统一的国家级禁烟法规是保护所有公民不受二手烟危害的唯一有效途径。考虑到依法治国是我国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全国性的无烟立法不仅是完善我国现有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也为履行《公约》、维护公民免受二手烟暴露提供重要的法律依据和实施保障。
2.政府和领导层的积极控烟承诺与支持。烟草业已经被证明是健康危害型产业,控烟政策作为公共卫生政策,需要领导控烟意识的提升和政府的承诺,这一点在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是适用的。政府和领导层在控烟方面的明确态度和政治承诺,不仅能够为反对烟草使用起到积极的社会引领作用,也可以有效推动国家层面立法以及其他各项烟草控制策略的执行。
3.改变现有的控烟体制。“政企不分”的控烟体制是控烟工作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由于烟草业的干扰作用,中国在烟包图形警示、提高烟草税率以及禁止烟盒摆放等重要的控烟措施难以落实,导致中国控烟履约绩效得分过低、与《公约》要求差距甚远。只有改变现有的“政企不分”的控烟体制,才有可能实现“全面控烟”的国家战略。
4.建立健全的控烟网络。由于缺少健全的控烟网络,中国控烟的研究和干预实践缺乏长效的支持,面对强大的烟草业和庞大的吸烟人群可以达到的控烟效果有限。建立健全的控烟网络以及固定的控烟经费保障制度,培养专业的控烟研究、实践和执法队伍,是控烟成功的基础。
5.提高烟草税率。提高烟草税是减少烟草使用的最有效、最具成本效益的措施。WHO建议,即便烟草税率达到卷烟零售价的75%阈值,各国仍需要随着通货膨胀和收入增长上调税负。 因此,提高烟草税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举措,要达到以税控烟的目的,烟草税率必须根据物价指数和居民收入定期上调。
6.结合受众特点,建立起新型的控烟健康传播模式。传统控烟的健康传播中只强调恐惧诉求,而缺少吸烟者自身的心理的研究。中国吸烟者中合理化信念相当普遍,如果不加以引导,势必会削弱健康教育的效果。关注吸烟者的心理特点,开展以受众为中心的控烟健康传播,
可以更为有效的提高吸烟者的戒烟意愿,改变吸烟行为。
7.扭转吸烟文化,构建无烟文化。由于中国传统的吸烟文化和烟草业的渗透,造成中国人群戒烟意愿偏低,复吸率高的现状,如果不通过健康传播、媒体倡导与社会动员等手段改变目前的促吸烟文化,很难维持和推进控烟成果。通过媒体倡导、社会动员等方式引导全社会树立控烟的健康文化,将控烟上升到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元素,是实现控烟的重要途径和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