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移动版CPU介绍和性能评价

所有移动版CPU介绍和性能评价
所有移动版CPU介绍和性能评价

现在买笔记本电脑,最大的的问题是分不清楚CPU的性能到什么位置。

所以整理该文,希望对大家都有帮助。

一、现在Intel所有的移动版CPU性能排序

如果你只是想比较一下,了解你的CPU性能处于什么档次,看这个就够了

双核心系列

X9000>X7900>=T9500>T9300>T7800>T8300>=T7700>T8100>T7600>=T7500>T7400>=T7300 >T7250>=T7200>=T2700>T5750>T2600>=L7700>T7100>T5600>T2500>T2450>=P7500>=T5500 =T5450>=T5470>=T2370>=T2350>T2250>=T2130>T2300/E>T2330>=T2080>T2050>T2060> T2310>=T5250>=T5270>=SL7100>U7600>U7500>U2500>U2400

单核心系列

CM550>CM540>T1400>=T1350>CM530>=CM440>CM520>=CM430>=T1300>CM420>U1500>U1400

>U1300

注:>表示在绝大多数测试种都具有优势,

>=表示有些测试中有优势,一些测试没优势,可以认为是同档次产品

接下来,就进入扯淡环节,对于这些四位数字到底代表什么进行一些说明~ 随着新的Penryn架构处理器发布,Intel在移动平台上的CPU型号已经是乱成一锅粥了

一般人根本无法根据四位数字的区别来判断哪个型号更好一些~

我这里谈谈现在各种型号的CPU的区别,再说说如何判断判断不同cpu的性能水平算是一个基础知识普

及贴,老鸟就不用看了

先来说普通版的(低电压版,超低电压版和小封装版型号很少,比较容易区分)按照微体系架构来分,有三种大类,每一种都有高中低端不同的衍生型号微架构的改进,是对CPU的综合能力提升最明显的升级,按照不同微架构可以了解现在intel的笔记本CPU中,微架构有Penryn,Merom和Yonah三大类对于不同微架构的产品用频率,缓存,FSB之类的指标比较性能是没有意义的Penryn是现在最新发布的45nm 的CPU,型号较少,按照缓存容量不同分为8系列和9系列

X9000 2.8G 800FSB 6M L2cache

T9500 2.6G 800FSB 6M L2cache

T9300 2.6G 800FSB 6M L2cache

T8300 2.4G 800FSB 3M L2cache

T8100 2.1G 800FSB 3M L2cache

以上都是高端产品,采用这个微架构的低端型号还没有发布。其他型号如下:

处理器系列双核缓存FSB 节能变频64位处理器移动平台

酷睿2 T7×00奇数* √ 4M 800MHz √ √ 迅驰4

酷睿2 T7×00偶数√ 4M 667MHz √ √ 迅驰3

酷睿2 L7×00低压版奇√ 4M 800MHz √√ 迅驰4

酷睿2 L7×00低压版偶√ 4M 667MHz √ √ 迅驰3

酷睿2 U7×00超低压√ 4M 667MHz √ √ 迅驰4

酷睿2 T5×00(667) √ 2M 667MHz √ √ 迅驰3

酷睿2 L5×00低压版√ 2M 667MHz √ √ 迅驰3

酷睿2 T5×00(533) √ 2M 533MHz √ √ 迅驰3

酷睿T2×00系列√ 2M 667MHz √ × 迅驰3

酷睿L2×00低压版√ 2M 667MHz√ × 迅驰3

酷睿U2×00超低压版√ 2M 533MHz √ × 迅驰3

酷睿U1×00超低压版× 2M 533MHz √ × 迅驰3

酷睿T1×00系列× 2M 667MHz √ × 迅驰3

酷睿T1×50系列× 2M 533MHz √ × 迅驰3

酷睿T2×50系列√ 2M 533MHz √ × 迅驰3

酷睿T1×50系列× 2M 533MHz √ × 迅驰3

奔腾M T20×0系列√ 1M 533MHz√ × ×

赛扬M5×0系列× 1M 533MHz × √ ×

赛扬M4×0系列× 1M 533MHz × × ×

*酷睿2 T7100为2M缓存,其他T7×00系列处理器为4M缓存

Merom是现在最主流的微架构,高中低端型号很齐全

高端和中端的Core2系列(注:所有T7和T5开头的CPU都叫做Core2)

所有的Core2都是采用Merom架构的,按照FSB,缓存,和是否支持一些技术分成了很多型号X7900 T7800 T7700 T7500 T7300 都是采用800FSB 4M L2cache的

频率为2.8 2.6 2.4 2.2 2.0G

T7250 T7100 T5470 T5270 是800FSB 2M L2cache的

频率为2.0 1.8 1.6 1.4G

T7600 T7400 T7200 是667FSB 4M L2cache的

频率为2.33 2.16 2.0G

T5750 T5600 T5500 T5450 T5250 是667FSB 2M L2cache

频率为2.0 1.83 1.66 1.66 1.5G

T5300 T5200 是533 FSB 2M L2cache,频率为1.73G和1.6G

除了T7600 T7400 T7200 T5600 T5500 T5300 T5200之外,其他型号都是采用Socket P接口的搭配的是965PM/GM芯片组,算是Santa Rosa平台

低端的奔腾双核和赛扬M系列CPU当中也有一些采用Merom架构的型号T2310 T2330 T2370 这三个都是533 FSB 1M L2cache,频率分别是1.46 1.6 1.73G CM530 CM540 单核533FSB 1M L2Cache 频率为1.73和1.86G

低端赛扬M的CPU不支持动态调节频率的speedstep技术,所以平时低负荷状态下功耗要比酷

睿2和奔腾双核的CPU高~

明白了每个型号的技术指标,再来说说性能。

单核心赛扬系列和双核心没有直接比较的意义,这里只讨论双核心的型号

CPU的性能,由微架构,主频,缓存,FSB等因素综合决定

影响最大的是微架构,Merom微架构平均比Yonah微架构强10%左右,Penryn微架构比Merom

微架构强5%-10%

其次是主频,在其他指标相同的情况下,性能基本上和主频呈线性关系,如T7300和T7500

的性能差距就是10%

其次是缓存,缓存带来的影响在不同应用中差距很大,有些程序对于缓存大小很敏感,而

有些相当不敏感,总的来说,缓存容量从1M到2M,从2M到4M能带来的性能提升都是在3-5%

这个级别。

最后说FSB,这个的变化对性能的影响相当小,每一个档次之间的差距不会超过3%,从533

提升到800带来的差距不会超过5%

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大致估计两个CPU之间的性能差距

比如T2080和T2330,这两个缓存,FSB都相同,频率1.73 vs 1.6G高了8%,而后者是Merom 微架构前者是Yonah微架构,性能上后者应该有10%的加权,综合来说T2330应该有2%左右

的优势~

对于其他型号,可以按照上面的计算方法类似做出比较

再来考虑低电压和超低电压以及封装系列

低电压版都是用L开头的,TDP功耗为17W(注:并非实际功耗)

L7300 L7500 L7700 这三个是Merom核心800FSB 4M L2cache 频率为1.4 1.6 1.8G L2500 L2400 这两个是Yonah核心667 FSB 2M L2cache 频率为1.66 1.83G

超低电压版以U开头

U7500 U7600 Merom架构533FSB 2M L2cache TDP 10W 频率为1.06G和1.2G U2400 U2500 Yonah架构533FSB 2M L2cache TDP 9W 频率1.06G 1.2G U1300 U1400 Yonah架构,单核心533FSB 2M L2cache TDP 5.5W 频率1.06G 1.2G

性能上,同样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来进行比较

如L7700的性能应该是大于T7100(因为缓存多一倍),但是不如T7250(频率低10%影响更大)小尺寸封装的型号目前只有P7500和SL7100两种,都是Merom架构,800FSB 4M L2cache,

频率分别为1.6G和1.2G,TDP为20W和12W.

我们在挑选本本时,除了要综合考量价格、品牌、外观等方面,硬件配置自然也是不能忽视的。在各项配置中,处理器的选择让许多人都感到迷茫——面对纷繁复杂的处理器型号,究竟哪个级别的处理器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多花几千元买高端处理器,值吗?

根据笔者的测试经验,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您:其实奔腾双核T2系列的处理器已经能够满足多数人的日常应用需求了;如果您有时会运行一些大型程序和3D游戏,选择酷睿2双核T5系列也就绰绰有余了。

毕竟本本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炫耀的。

对普通用户来说,实在没必要去追求所谓的高端T7系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您根本察觉不出它们和主流处理器之间的区别。要想让系统运行的流畅,还需要搭配大容量内存(1GB以上),以及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不要乱装许多没用的软件,而且要定期清理优化。

* 注:现有的965芯片组须对供电模块稍作改进才能完美兼容T8/T9系列处理器,这意味着老用户无

法自行升级。

上表中列出了目前比较常见的处理器型号的主要参数,从中我们很容易看出Intel的产品线布局:奔腾双核T2系列主攻中低端主流市场,酷睿2双核T5和T7系列分别主攻中高端市场。

最新45纳米处理器T8/T9系列是现阶段的高端产品,正在逐渐吞噬原本属于T7系列的市场份额。它除了通过提高主频来获得更好的性能外,新加入的SSE4多媒体指令集还能显著加快视频压缩/编码的速度,对部分用户来说比较有用。此外,它还有发热量小、功耗低等优点。

二、AMD的移动CPU的介绍

与Intel相比,有两年没有大的技术进步的AMD只能采取“田忌赛马”的策略,让旗下的中端产品TK系列去对抗Intel的奔腾双核系列,并尽量保持一定的价格优势。总的来说,TK系列的性能对普通用户来说也足够用了,与之搭配的集成显卡也有着不错的性能,但AMD平台的电池续航时间还有待提高。

因为处理器框架完全不同,AMD和Intel的处理器性能指标领先趋向并不完全相同,因此横向性能对比只能做估算,同频率的AMD双核炫龙处理器性能大概跟同频率的酷睿处理器持平。

AMD移动闪龙处理器MK-36 2.0G大概相当于CM430,T1300,CM520的性能水平,MK-38大概相当

于CM440,T1400,CM530,T1350的性能水平。

但在今年6月的的台湾电脑展上,AMD正式推出了最新的PUMA移动平台,全新一代Turion X2 Ultra处理器、AMD 7系列移动芯片组(M780G+SB700)、ATI Radeon HD 3000系列显卡都出现了这个最新的PUMA平台上。此外还加入了Hyper Flash闪存加速等全新技术,电源管理技术也采用全新管理技术,而同时Intel迅驰2代平台的延期也让PUMA平台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

在PUMA平台中,处理器的代号叫做Griffin(格里芬),同样取自希腊神话中的长翅膀的狮子的形象,用来表现这款处理器的强劲性能和全新的特性。而芯片组是北桥RS780M+南桥SB700的组合。

PUMA平台中的芯片组是北桥RS780M+南桥SB700的组合。北桥RS780的重要特点是结成了PCI Express Generation控制器和一颗支持DX10的ATI Radeon HD 3200板载显示核心。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都支持的这种技术称作“PowerXPress”,其最大的优势是用户可以按照对图形显示的不同需求在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之间切换,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提升了续航能力。

AMD宣称该显示核心的性能要比对竞争对手的产品高出三倍(在不少媒体的对比测试中,HD3200确实达到X3100性能的三倍。与X4500的比较也领先不少)。ATI Radeon HD 3200支持ATI Avivo HD技术,

将有效提升高清视频播放的效果和性能。

X3100 X4500 HD3200

3DMark06 400 953 1542

3DMark05 720 1345 2869

3DMark03 1231 2599 3401

根据测试,可见HD3200已经非常接近常见入门级独立显卡的水平。

该平台还提供ATI Radeon HD3000系列移动独立显卡,包括先前发布的ATI Mobility Radeon 3400和3600系列以及最新发布的最新ATI Mobility Radeon 3800系列,能以更强的视频性能提供更丰富的视觉体验。用户在使用同时安装了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的笔记本时,还可受益于ATI 混合交火(CrossFireX)技术;这是ATI混合显卡技术的一个优势,旨在通过同时运行集成和独立显卡,将显卡性能大幅提高达70%。以Griffin为开发代号的全新AMD处理器细分出四大系列,分别为Turion X2 Ultra、Turion X2、Athlon 64

X2以及Sempron。

随着PUMA平台的发布,AMD也推出了最新的移动处理器,Turion 64 X2系列处理器包括ZM-80、ZM-82、ZM-86等型号,主频分别是2.1GHz、2.2GHz、2.4GHz。另一款Puma平台Turion 64 X2处理器的型号

是RM-70,主频为2GHz。

Turion 64 X2系列处理器参数表

型号ZM-86 ZM-82 ZM-80

主频 2.4GHz 2.2GHz 2.1GHz

L1缓存128KB(命令64KB+数据64kB)

L2缓存2M*2 1M*2 1M*2

内存控制器DDR2-400/533/667/800

Hyper Transport 16bit双向(3.6GT/秒,14.4GB/秒)

TDP 35W 35W 35W

封装方式S1G2(638大头针,mPGA)

工艺制程65nm 65nm 65nm

AMD公司还将推出两款低端的PUMA平台处理器,分别是Sempron SI-40单核心处理器和Athlon 64 X2 QL-62双核处理器,主频分别为2.0GHz和1.9GHz,功耗分别为25W和35W。同样采用65nm工艺,具备3600MHz总线频率,支持64位计算,但二级缓存只有512KB。

在相近配置水平下,AMD Turion×2 RM-70的测试表现与Intel奔腾双核T2370处理器测试成绩比较接近。大约仅处于Intel 奔腾双核T2330和T2370之间,而与AMD自身产品相比,处于AMD Turion 64×2 TL-50和TL-62之间,应该说性能是相对偏低的。如果考虑一下Intel目前的处理器布局的话,赛扬、奔腾双核、酷睿2双核。AMD Turion×2 RM-70处理器的性能表现应该与Intel定位于中低端用户的奔腾双核构成直接

的竞争。

Turion X2 Ultra ZM-80 性能方面,在wPrime 32M测试中,性能介于Core 2 Duo T7300和T7500之间,与Turion X2 TL-60性能类似,并没有明显的性能提升。在另外的测试中,和Intel芯片组迅驰平台中的

T2390/T3200这两款低端处理器的测试成绩处于同一个水平。估计受平台的影响较大。综合看,应该与5750

差不多。

比较目前两种平台,Grrffin处理器的性能,是达不到Core 2 Duo的水平。Intel有45nm制程和先进的功耗控制,而AMD的挑战就是试图说服用户他们提供的是CPU和GPU功能平衡的产品,他们承认CPU性

能不如Intel,但是整体平台的性能要优于对手。

下面是部分笔记本在wPrime和3DMark06中的基本得分:

Notebook CPU wPrime 32M time

HP Pavilion dv5z (Turion X2 Ultra ZM-80 @ 2.1GHz) 39.745s

Dell Inspiron 1525 (Core 2 Duo T7250 @ 2.0GHz) 43.569s

Dell XPS M1530 (Core 2 Duo T7500 @ 2.2GHz) 37.485s

HP Pavilion dv6500z (Turion 64 X2 TL-60 @ 2.0GHz) 40.759s

Sony VAIO NR (Core 2 Duo T5250 @ 1.5GHz) 58.233s

Toshiba Tecra A9 (Core 2 Duo T7500 @ 2.2GHz) 38.343s

Toshiba Tecra M9 (Core 2 Duo T7500 @ 2.2GHz) 37.299s

HP Compaq 6910p (Core 2 Duo T7300 @ 2GHz) 40.965s

Sony VAIO TZ (Core 2 Duo U7600 @ 1.20GHz) 76.240s

Zepto 6024W (Core 2 Duo T7300 @ 2GHz) 42.385s

Lenovo T61 (Core 2 Duo T7500 @ 2.2GHz) 37.705s

Alienware M5750 (Core 2 Duo T7600 @ 2.33GHz) 38.327s

HP Pavilion dv6000z (Turion X2 TL-60 @ 2.0GHz) 38.720s

Notebook 3DMark06 Score HP Pavilion dv5z (2.1GHz Turion X2 Ultra ZM-80, ATI Radeon HD 3200) 1,599 3DMarks Dell Inspiron 1525 (2.0GHz Intel T7250, Intel X3100) 545 3DMarks HP Pavilion dv6500z (2.0GHz AMD Turion 64 X2 TL-60, NVIDIA 8400m GS) 1,551 3DMarks Sony VAIO NR (1.5GHz Intel Core 2 Duo T5250, Intel X3100) 504 3DMarks

Dell XPS M1530 (2.20GHz Intel T7500, Nvidia 8600M GT 256MB) 4,332 3DMarks

Dell Inspiron 1520 (2.0GHz Intel T7300, NVIDIA 8600M GT) 2,905 3DMarks

Dell XPS M1330 (2.0GHz Intel Core 2 Duo T7300, NVIDIA GeForce Go 8400M GS 128MB) 1,408

3DMarks

Alienware Area 51 m5550 (2.33GHz Core 2 Duo, nVidia GeForce Go 7600 256MB)2,183 3DMarks HP dv6000t (2.16 GHz Intel T7400, NVIDA GeForce Go 7400) 827 3DMarks

在3DMark06的测试中,HD3200将英特尔GMA X3100远远的抛在了后面,性能甚至超越了8400M GS 独立显卡,集成显卡效能不佳的传统观念被彻底打破。

三、主流笔记本CPU参数大全

型号制程L2 主频FSB 核心虚拟化|超线程|节电|64位|防病毒

T7600 65nm 4MB 2.33 667 2 Yes NO Yes Yes Yes

T7400 65nm 4MB 2.16 667 2 Yes NO Yes Yes Yes

T7200 65nm 4MB 2.00 667 2 Yes NO Yes Yes Yes

T5600 65nm 2MB 1.83 667 2 Yes NO Yes Yes Yes

T5500 65nm 2MB 1.66 667 2 NO NO Yes Yes Yes

T5300 65nm 2MB 1.73 533 2 NO NO Yes Yes Yes

T5200 65nm 2MB 1.60 533 2 NO NO Yes Yes Yes

L7400 65nm 4MB 1.50 667 2 Yes NO Yes Yes Yes

L7200 65nm 4MB 1.33 667 2 Yes NO Yes Yes Yes

T2700 65nm 2MB 2.33 667 2 Yes NO Yes NO Yes

T2600 65nm 2MB 2.16 667 2 Yes NO Yes NO Yes

T2500 65nm 2MB 2.00 667 2 Yes NO Yes NO Yes

T2450 65nm 2MB 2.00 533 2 Yes NO Yes NO Yes

T2400 65nm 2MB 1.83 667 2 Yes NO Yes NO Yes

T2350 65nm 2MB 1.86 533 2 NO NO Yes NO Yes

T2300 65nm 2MB 1.66 667 2 Yes NO Yes NO Yes

T2300E 65nm 2MB 1.66 667 2 NO NO Yes NO Yes

T2250 65nm 2MB 1.73 533 2 NO NO Yes NO Yes

L2500 65nm 2MB 1.83 667 2 Yes NO Yes NO Yes

L2400 65nm 2MB 1.66 667 2 Yes NO Yes NO Yes

T2350 65nm 2MB 1.86 533 2 NO NO Yes NO Yes

T2050 65nm 2MB 1.60 533 2 NO NO Yes NO Yes

L2300 65nm 2MB 1.50 667 2 Yes NO Yes NO Yes

U2400 65nm 2MB 1.06 533 2 Yes NO Yes NO Yes

U2500 65nm 2MB 1.20 533 2 Yes NO Yes NO Yes

Intel奔腾CPU

型号制程L2 主频FSB 核心虚拟化|超线程|节电|64位|防病毒

T2130 65nm [b]1MB[/b] 1.8 533 2 NO NO Yes NO Yes

T2080 65nm [b]1MB[/b] 1.73 533 2 NO NO Yes NO Yes

T2060 65nm [b]1MB[/b] 1.60 533 2 NO NO Yes NO Yes

T1400 65nm 2MB 1.83 667 1 NO NO Yes NO Yes

T1350 65nm 2MB 1.86 533 1 NO NO Yes NO Yes

T1300 65nm 2MB 1.66 667 1 NO NO Yes NO Yes

U1500 65nm 2MB 1.33 533 1 Yes NO Yes NO Yes

U1400 65nm 2MB 1.20 533 1 Yes NO Yes NO Yes

U1300 65nm 2MB 1.06 533 1 Yes NO Yes NO Yes

PM780 90nm 2MB 2.26 533 1 NO NO Yes NO Yes

PM770 90nm 2MB 2.13 533 1 NO NO Yes NO Yes

PM765 90nm 2MB 2.10 400 1 NO NO Yes NO NO

PM760 90nm 2MB 2.00 533 1 NO NO Yes NO Yes

PM755 90nm 2MB 2.00 400 1 NO NO Yes NO NO

PM750 90nm 2MB 1.86 533 1 NO NO Yes NO Yes

PM745A 90nm 2MB 1.80 400 1 NO NO Yes NO Yes

PM745 90nm 2MB 1.80 400 1 NO NO Yes NO NO

PM740 90nm 2MB 1.73 533 1 NO NO Yes NO Yes

PM735A 90nm 2MB 1.70 400 1 NO NO Yes NO Yes

PM735 90nm 2MB 1.70 400 1 NO NO Yes NO NO

PM730 90nm 2MB 1.60 533 1 NO NO Yes NO Yes

PM725A 90nm 2MB 1.60 400 1 NO NO Yes NO Yes

PM725 90nm 2MB 1.60 400 1 NO NO Yes NO NO

PM715 90nm 2MB 1.50 400 1 NO NO Yes NO NO

PM710 90nm 2MB 1.40 400 1 NO NO Yes NO NO

PM705 130nm 1MB 1.50 400 1 NO NO Yes NO NO

PM778 90nm 2MB 1.60 400 1 NO NO Yes NO Yes

PM758 90nm 2MB 1.50 400 1 NO NO Yes NO Yes

PM738 90nm 2MB 1.40 400 1 NO NO Yes NO NO

PM718 130nm 1MB 1.30 400 1 NO NO Yes NO NO

PM753 90nm 2MB 1.20 400 1 NO NO Yes NO Yes

PM733J 90nm 2MB 1.10 400 1 NO NO Yes NO Yes

PM733 90nm 2MB 1.10 400 1 NO NO Yes NO NO

PM723 90nm 2MB 1.00 400 1 NO NO Yes NO NO

PM713 130nm 1MB 1.10 400 1 NO NO Yes NO NO

型号制程L2 主频FSB 核心虚拟化|超线程|节电|64位|防病毒CM520 65nm 1MB 1.60 533 1 NO NO NO Yes Yes

CM450 65nm 1MB 2.00 533 1 NO NO NO NO Yes

CM440 65nm 1MB 1.86 533 1 NO NO NO NO Yes

CM430 65nm 1MB 1.73 533 1 NO NO NO NO Yes

CM420 65nm 1MB 1.60 533 1 NO NO NO NO Yes

CM410 65nm 1MB 1.46 533 1 NO NO NO NO Yes

CM390 90nm 1MB 1.70 400 1 NO NO NO NO Yes

CM380 90nm 1MB 1.60 400 1 NO NO NO NO Yes

CM370 90nm 1MB 1.50 400 1 NO NO NO NO Yes

CM360J 90nm 1MB 1.40 400 1 NO NO NO NO Yes

CM360 90nm 1MB 1.40 400 1 NO NO NO NO NO

CM350J 90nm 1MB 1.30 400 1 NO NO NO NO Yes

CM350 90nm 1MB 1.30 400 1 NO NO NO NO NO

CM340 130nm 512KB 1.50 400 1 NO NO NO NO NO

CM330 130nm 512KB 1.40 400 1 NO NO NO NO NO

CM320 130nm 512KB 1.30 400 1 NO NO NO NO NO

CM310 130nm 512KB 1.20 400 1 NO NO NO NO NO

CM443 65nm 1MB 1.20 533 1 NO NO NO NO Yes

CM423 65nm 1MB 1.06 533 1 NO NO NO NO Yes

CM383 90nm 1MB 1.00 400 1 NO NO NO NO Yes

CM373 90nm 512KB 1.00 400 1 NO NO NO NO Yes

CM353 90nm 512KB 0.90 400 1 NO NO NO NO NO

CM333 130nm 12KB 0.90 400 1 NO NO NO NO NO

-----------------------------------------------------------

AMD Turion 64 X2 TL炫龙64位双核CPU-均支持DDR2内存

型号制程L1 L2 主频FSB 核心功耗

TL50 90nm 128KB*2 256KB*2 1.6G 800MHz 2 31W

TL52 90nm 128KB*2 512KB*2 1.6G 800MHz 2 31W

TL56 90nm 128KB*2 512KB*2 1.8G 800MHz 2 33W(31W)

TL60 90nm 128KB*2 512KB*2 2.0G 800MHz 2 35W(31W)

TL64 90nm 128KB*2 512KB*2 2.2G 800MHz 2 35W

TL66 90nm 128KB*2 512KB*2 2.3G 800MHz 2 35W

-----------------------------------------------------------

AMD Turion 64 MK炫龙64位单核CPU-均支持DDR2内存

型号制程L1 L2 主频FSB 核心功耗

MK-36 90nm 128KB 512KB 2.0G 800MHz 1 31W

MK-37 90nm 128KB 1MB 2.0G 800MHz 1 31W

MK-38 90nm 128KB 512KB 2.2G 800MHz 1 31W

-----------------------------------------------------------

AMD Turion 64 MT炫龙64位单核CPU-支持DDR内存

型号制程L1 L2 主频FSB 核心功耗

MT-28 90nm 128KB 512KB 1.6G 800MHz 1 25W

MT-30 90nm 128KB 1MB 1.6G 800MHz 1 25W

MT-32 90nm 128KB 512KB 1.8G 800MHz 1 25W

MT-34 90nm 128KB 1MB 1.8G 800MHz 1 25W

MT-37 90nm 128KB 1MB 2.0G 800MHz 1 25W

MT-40 90nm 128KB 1MB 2.2G 800MHz 1 25W

-----------------------------------------------------------

AMD Mobile Athlon 64 X2 移动式双核速龙64位CPU-支持DDR-2 800内存型号制程L1 L2 主频FSB 核心功耗

TK-53 65nm 128KB 256KB*2 1.7G 800MHz 2 31W

TK-55 65nm 128KB 256KB*2 1.8G 800MHz 2 31W

CPU的主要性能参数

CPU的主要性能参数 主频 通常所说的某某CPU是多少兆赫的,而这个多少兆赫就是“CPU的主频”。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G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 有人以为认为CPU的主频指的是CPU运行的速度,实际上这个认识是很片面的。CPU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当然,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是有关的,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公式能够定量两者的数值关系,因为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缓存、指令集,CPU的位数等等)。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因此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外频 外频是CPU与主板上其它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物理工作频率,也就是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它代表着CPU与主板和内存等配件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单位也是MHz。CPU标准外频主要有66MHz、100MHz、133MHz、166MHz、200MHz几种。 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 倍频 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在相同的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频率也越高。但实际上,在相同外频的前提下,高倍频的CPU本身意义并不大。这是因为CPU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倍频而得到高主频的CPU就会出现明显的“瓶颈”效应——CPU从系统中得到数据的极限速度不能够满足CPU运算的速度。 理论上倍频是从1.5一直到无限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倍频是以以0.5为一个间隔单位。 倍频一般是不能改的,现在的CPU基本都对倍频进行了锁定。 CPU的其它参数

游戏性能指标说明教学文案

DrawCall的理解 drawcall是CPU对底层图形绘制接口的调用命令GPU执行渲染操作,渲染流程采用流水线实现,CPU和GPU并行工作,它们之间通过命令缓冲区连接,CPU向其中发送渲染命令,GPU接收并执行对应的渲染命令。 这里drawcall影响绘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每次绘制时,CPU都需要调用drawcall而每个drawcall都需要很多准备工作,检测渲染状态、提交渲染数据、提交渲染状态。而GPU本身具有很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很快就处理完渲染任务。 当DrawCall过多,CPU就会很多额外开销用于准备工作,CPU本身负载,而这时GPU可能闲置了。 解决DrawCall:过多的DrawCall会造成CPU的性能瓶颈:大量时间消耗在DrawCall准备工作上。很显然的一个优化方向就是:尽量把小的DrawCall合并到一个大的DrawCall中,这就是批处理的思想。下面是一些具体实施方案: 1. 2. 合并的网格会在一次渲染任务中进行绘制,他们的渲染数据,渲染状态和shader 都是一样的,因此合并的条件至少是:同材质、同贴图、同shader。最好网格顶点格式也一致。 3.

4. 尽量避免使用大量小的网格,当确实需要时,进行合并。 5. 6. 避免使用过多的材质,尽量共享材质。 7. 8. 9. 合并本身有消耗,因此尽量在编辑器下进行合并确实需要在运行时合并的,将静态 的物体和动态的物体分开合并:静态的合并一次就可以,动态的只要有物体发生变换就要重新合并。 FPS(每秒传输帧数(Frames Per Second)) 例如:75Hz的刷新率刷也就是指屏幕一秒内只扫描75次,即75帧/秒。而当刷新率太低时我们肉眼都能感觉到屏幕的闪烁,不连贯,对图像显示效果和视觉感观产生不好的影响。在FPS游戏例如CS中也是一样的,游戏里的每一帧就是一幅静止画面,而“FPS”值越高也就是“刷新率”越高,每秒填充的帧数就越多,那么画面就越流畅。当显卡能提供的“FPS”值不足以满足游戏的“FPS”时玩家就会感觉丢帧,也就是画面不连贯,以至影响游戏操作结果。 主频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兆赫(MHz)或千兆赫(G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处理数据的速度。通常,主频越高,CPU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所以,CPU的主频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

cpu的简介及主要性能指标

CPU的簡介及主要性能指標 什麽是CPU? CPU是英語※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的縮寫, CPU一般由邏輯運算單元、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組成。在邏輯運算和控制單元中包括一些寄存器,這些寄存器用於CPU在處理資料過程中資料的暫時保存。 CPU主要的性能指標有: 主頻即CPU的時鐘頻率(CPU Clock Speed)。 這是我們最關心的,我們所說的233、300等就是指它,一般說來,< 主頻越高,CPU的速度就越快,整機的就越高。 時鐘頻率: CPU的外部時鐘頻率,由電腦主板提供,以前一般是66MHz,也有主板支援75各83MHz,目前Intel公司最新的晶片組BX以使用100 MHz的時鐘頻率。另外VIA 公司的MVP3、MVP4等一些非Intel的晶片組也開始支援100MHz的外頻。精英公司的BX主板甚至可以支援133 MHz的外頻。 內部緩存(L1 Cache): 封閉在CPU晶片內部的快取記憶體,用於暫時存儲CPU運算時的部分指令和資料,存取速度與CPU主頻一致,L1緩存的容量單位一般爲KB。L1緩存越大,CPU 工作時與存取速度較慢的L2緩存和記憶體間交換資料的次數越少,相對電腦的運算速度可以提高。 外部緩存(L2 Cache): CPU外部的快取記憶體,PentiumPro處理器的L2和CPU運行在相同頻率下的,但成本昂貴,所以 PentiumII運行在相當於CPU頻率一半下的,容量爲512K。爲降低成本Inter公司生産了一種不帶L2的CPU命爲賽揚,性能也不錯。 MMX技術是※多媒體擴展指令集§的縮寫。 MMX是Intel公司在1996年爲增強Pentium CPU在音像、圖形和通信應用方面而採取的新技術。爲CPU增加57條MMX指令,除了指令集中增加MMX指令外,還將CPU晶片內的L1緩存由原來的 16KB增加到32KB(16K指命+16K資料),因此MMX CPU 比普通 CPU在運行含有MMX指令的程式時,處理多媒體的能力上提高了 60%左右。

计算机性能指标

计算机性能指标 (1)运算速度。运算速度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所说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平均运算速度),是指每秒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一般用“百万条指令/秒”(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来描述。同一台计算机,执行不同的运算所需时间可能不同,因而对运算速度的描述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有CPU时钟频率(主频)、每秒平均执行指令数(ips)等。微型计算机一般采用主频来描述运算速度,例如,Pentium/133的主频为133 MHz,Pentium Ⅲ/800的主频为800 MHz,Pentium 4 1.5G的主频为1.5 GHz。一般说来,主频越高,运算速度就越快。 (2)字长。计算机在同一时间内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称为一个计算机的“字”,而这组二进制数的位数就是“字长”。在其他指标相同时,字长越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早期的微型计算机的字长一般是8位和16位。目前586(Pentium, Pentium Pro, PentiumⅡ,PentiumⅢ,Pentium 4)大多是32位,现在的大多数人都装64位的了。 (3)内存储器的容量。内存储器,也简称主存,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器,需要执行的程序与需要处理的数据就是存放在主存中的。内存储器容量的大小反映了计算机即时存储信息的能力。随着操作系统的升级,应用软件的不断丰富及其功能的不断扩展,人们对计算机内存容量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目前,运行Windows 95或Windows 98操作系统至少需要 16 M的内存容量,Windows XP则需要128 M以上的内存容量。内存容量越大,系统功能就越强大,能处理的数据量就越庞大。 (4)外存储器的容量。外存储器容量通常是指硬盘容量(包括内置硬盘和移动硬盘)。外存储器容量越大,可存储的信息就越多,可安装的应用软件就越丰富。目前,硬盘容量一般为10 G至60 G,有的甚至已达到120 G。 (5)I/O的速度 主机I/O的速度,取决于I/O总线的设计。这对于慢速设备(例如键盘、打印机)关系不大,但对于高速设备则效果十分明显。例如对于当前的硬盘,它的外部传输率已可达20MB/S、4OMB/S以上。 (6)显存

电脑cpu的性能指标基础知识介绍

电脑cpu的性能指标基础知识介绍 2010年02月20日 17时20分26秒组装电脑配置网 CPU主要的性能指标有以下几点: (1)主频,也就是CPU的时钟频率,简单地说也就是CPU的工作频率。 一般说来,一个时钟周期完成的指令数是固定的,所以主频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了。不过由于各种CPU的内部结构也不尽相同,所以并不能完全用主频来概括CPU的性能。至于外频就是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而倍频则是指CPU 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用公式表示就是:主频=外频×倍频。我们通常说的赛扬433、PIII 550都是指CPU的主频而言的。 (2)内存总线速度或者叫系统总路线速度,一般等同于CPU的外频。 内存总线的速度对整个系统性能来说很重要,由于内存速度的发展滞后于CPU的发展速度,为了缓解内存带来的瓶颈,所以出现了二级缓存,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而内存总线速度就是指CPU与二级(L2)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工作频率。 (3)工作电压。工作电压指的也就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 早期CPU(386、486)由于工艺落后,它们的工作电压一般为5V,发展到奔腾586时,已经是3.5V/3.3V/2.8V了,随着CPU的制造工艺与主频的提高,CPU 的工作电压有逐步下降的趋势,Intel最新出品的Coppermine已经采用1.6V的工作电压了。低电压能解决耗电过大和发热过高的问题,这对于笔记本电脑尤其重要。 (4)协处理器或者叫数学协处理器。在486以前的CPU里面,是没有内置协处理器的。 由于协处理器主要的功能就是负责浮点运算,因此386、286、8088等等微机CPU的浮点运算性能都相当落后,自从486以后,CPU一般都内置了协处理器,协处理器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增强浮点运算。现在CPU的浮点单元(协处理器)往往对多媒体指令进行了优化。比如Intel的MMX技术,MMX是“多媒体扩展指令集”的缩写。MMX是Intel公司在1996年为增强Pentium CPU在音像、图形和通信应用方面而采取的新技术。为CPU新增加57条MMX指令,把处理多媒体的能力提高了60%左右。 (5)流水线技术、超标量。流水线(pipeline)是 Intel首次在486芯片中开始使用的。 流水线的工作方式就象工业生产上的装配流水线。在CPU中由5~6个不同功能的电路单元组成一条指令处理流水线,然后将一条X86指令分成5~6步后再由这些电路单元分别执行,这样就能实现在一个CPU时钟周期完成一条指令,因此

CPU主要性能指标

CPU的性能指标: 1.主频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很多人以为认为CPU的主频指的是CPU运行的速度,实际上这个认识是很片面的。CPU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当然,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是有关的,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公式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数值关系,而且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因此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2.外频 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而且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很容易被混为一谈,下面的前端总线介绍我们谈谈两者的区别。 3.前端总线(FSB)频率 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由于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带宽)/8。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千万次;而100MHz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是100MHz×64bit÷8Byte/bit=800MB/s。 4.倍频系数 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在相同的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频率也越高。但实际上,在相同外频的前提下,高倍频的CPU本身意义并不大。这是因为CPU 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倍频而得到高主频的CPU就会出现明显的“瓶颈”效应—CPU从系统中得到数据的极限速度不能够满足CPU运算的速度。 5.缓存 缓存是指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因此速度很快。L1 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L2 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内部的芯片二级缓存运行速度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现在家庭用CPU容量最大的是512KB,而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缓存更高达1MB-3MB。 6.CPU扩展指令集 CPU扩展指令集指的是CPU增加的多媒体或者是3D处理指令,这些扩展指令可以提高CPU 处理多媒体和3D图形的能力。著名的有MMX(多媒体扩展指令)、SSE(因特网数据流单指令扩展)和3DNow!指令集。 7.CPU内核和I/O工作电压 从586CPU开始,CPU的工作电压分为内核电压和I/O电压两种。其中内核电压的大小是根据CPU的生产工艺而定,一般制作工艺越小,内核工作电压越低;I/O电压一般都在1.6~3V。

cpu性能指标

cpu性能指标 CPU的英文全称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即中央处理器。CPU从雏形出现到发展壮大的今天,由于制造技术的越来越先进,其集成度越来越高,内部的晶体管数达到几百万个。虽然从最初的CPU发展到现在其晶体管数增加了几十倍,但是CPU的内部结构仍然可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三大部分。CPU的性能大致上反映出了它所配置的那部微机的性能,因此CPU的性能指标十分重要。CPU性能主要取决于其主频和工作效率。 主频 也就是CPU的时钟频率,简单地说也就是CPU的工作频率。一般说来,一个时钟周期完成的指令数是固定的,所以主频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了。不过由于各种CPU 的内部结构也不尽相同,所以并不能完全用主频来概括CPU的性能。至于外频就是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而倍频则是指CPU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用公式表示就是:主频=外频×倍频。我们通常说的赛扬433、PIII 550都是指CPU的主频而言的。 内存总线速度或者叫系统总路线速度 一般等同于CPU的外频。内存总线的速度对整个系统性能来说很重要,由于内存速度的发展滞后于CPU的发展速度,为了缓解内存带来的瓶颈,所以出现了二级缓存,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而内存总线速度就是指CPU与二级(L2)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工作频率。 工作电压 工作电压指的也就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早期CPU(386、486)由于工艺落后,它们的工作电压一般为5V,发展到奔腾586时,已经是3.5V/3.3V/2.8V了,随着CPU 的制造工艺与主频的提高,CPU的工作电压有逐步下降的趋势,Intel最新出品的Coppermine 已经采用1.6V的工作电压了。低电压能让可移动便携式笔记本,平板的电池续航时间提升,第二低电压能使CPU工作时的温度降低,温度低才能让CPU工作在一个非常稳定的状态,第三,低电压能使CPU在超频技术方面得到更大的发展。 协处理器或者叫数学协处理器 在486以前的CPU里面,是没有内置协处理器的。由于协处理器主要的功能就是负责浮点运算,因此386、286、8088等等微机CPU的浮点运算性能都相当落后,自从486以后,CPU一般都内置了协处理器,协处理器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增强浮点运算。现在CPU的浮点单元(协处理器)往往对多媒体指令进行了优化。比如Intel的MMX技术,MMX是“多媒体扩展指令集”的缩写。MMX是Intel公司在1996年为增强Pentium CPU在音像、图形和通信应用方面而采取的新技术。为CPU新增加57条MMX指令,把处理多媒体的能力提高了60%左右。 流水线技术、超标量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

CPU主要的性能指标主要有: 主频即CPU的时钟频率(CPU Clock Speed)。这是我们最关心的,我们所说的233、300等就是指它,一般说来,主频越高,CPU的速度就越快,整机的就越高。时钟频率即CPU的外部时钟频率,由电脑主板提供,以前一般是66MHz,也有主板支持75各83MHz,目前Intel公司最新的芯片组BX以使用100MHz 的时钟频率。另外VIA公司的MVP3、MVP4等一些非Intel的芯片组也开始支持100MHz的外频。精英公司的BX主板甚至可以支持133MHz的外频,这对于超频者来是首选的。 内部缓存(L1 Cache):封闭在CPU芯片内部的高速缓存,用于暂时存储CPU 运算时的部分指令和数据,存取速度与CPU主频一致,L1缓存的容量单位一般为KB。L1缓存越大,CPU工作时与存取速度较慢的L2缓存和内存间交换数据的次数越少,相对电脑的运算速度可以提高。 外部缓存(L2 Cache):CPU外部的高速缓存,Pentium Pro处理器的L2和CPU运行在相同频率下的,但成本昂贵,所以Pentium II运行在相当于CPU频率一半下的,容量为512K。为降低成本Inter公司生产了一种不带L2的CPU 命为赛扬,性能也不错,是超频的理想。 MMX技术是“多媒体扩展指令集”的缩写。MMX是Intel公司在1996年为增强Pentium CPU在音像、图形和通信应用方面而采取的新技术。为CPU增加57条MMX指令,除了指令集中增加MMX指令外,还将CPU芯片内的L1缓存由原来的16KB增加到32KB(16K指命+16K数据),因此MMX CPU比普通CPU 在运行含有MMX指令的程序时,处理多媒体的能力上提高了60%左右。目前CPU基本都具备MMX技术,除P55C和Pentium ⅡCPU还有K6、K6 3D、MII等。

CPU主要的性能指标有以下几点

CPU主要的性能指标有以下几点: (1)主频,也就是CPU的时钟频率,简单地说也就是CPU的工作频率。 一般说来,一个时钟周期完成的指令数是固定的,所以主频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了。不过由于各种CPU的内部结构也不尽相同,所以并不能完全用主频来概括CPU的性能。至于外频就是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而倍频则是指CPU 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用公式表示就是:主频=外频×倍频。我们通常说的赛扬433、PIII 550都是指CPU的主频而言的。 (2)内存总线速度或者叫系统总路线速度,一般等同于CPU的外频。 内存总线的速度对整个系统性能来说很重要,由于内存速度的发展滞后于CPU的发展速度,为了缓解内存带来的瓶颈,所以出现了二级缓存,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而内存总线速度就是指CPU与二级(L2)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工作频率。 (3)工作电压。工作电压指的也就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 早期CPU(386、486)由于工艺落后,它们的工作电压一般为5V,发展到奔腾586时,已经是3.5V/3.3V/2.8V了,随着CPU的制造工艺与主频的提高,CPU 的工作电压有逐步下降的趋势,Intel最新出品的Coppermine已经采用1.6V的工作电压了。低电压能解决耗电过大和发热过高的问题,这对于笔记本电脑尤其重要。 (4)协处理器或者叫数学协处理器。在486以前的CPU里面,是没有内置协处理器的。 由于协处理器主要的功能就是负责浮点运算,因此386、286、8088等等微机CPU的浮点运算性能都相当落后,自从486以后,CPU一般都内置了协处理器,协处理器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增强浮点运算。现在CPU的浮点单元(协处理器)往往对多媒体指令进行了优化。比如Intel的MMX技术,MMX是“多媒体扩展指令集”的缩写。MMX是Intel公司在1996年为增强Pentium CPU在音像、图形和通信应用方面而采取的新技术。为CPU新增加57条MMX指令,把处理多媒体的能力提高了60%左右。 (5)流水线技术、超标量。流水线(pipeline)是 Intel首次在486芯片中开始使用的。 流水线的工作方式就象工业生产上的装配流水线。在CPU中由5~6个不同功能的电路单元组成一条指令处理流水线,然后将一条X86指令分成5~6步后再由这些电路单元分别执行,这样就能实现在一个CPU时钟周期完成一条指令,因此提高了CPU的运算速度。超流水线是指某型 CPU内部的流水线超过通常的5~6 步以上,例如Pentium pro的流水线就长达14步。将流水线设计的步(级)数越多,其完成一条指令的速度越快,因此才能适应工作主频更高的CPU。超标量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可以执行一条以上的指令。这在486或者以前的CPU

当前CPU主要性能参数及主流CPU介绍

当前CPU主要性能参数及主流CPU介绍 市场上主流CPU有哪几种,并申明每种的技术机能 一、Intel 插槽焦点措置惩罚器名称封装情势 L1/L2/L3 Cache(KB) FSB(MHz)焦点频率(MHz)焦点电压(V)功率(W) Socket7 P54C Pentium SPGA 8+8/最大2048 50/66 75~200 3.3~5.0 10.1~15.5 Socket7 P55C Pentium MMX SPGA/PPGA 16+16/最大2048 66 150~233 2.8 13~17 Slot1 Covington Celeron SEPP 16+16/0 66 266/300 2.0 不详细 Slot1 Mendocino Celeron SEPP 16+16/128 66 266~433 2.0 16.59~23.7 Socket370 Mendocino Celeron PPGA 16+16/128 66 233~533 2.0 19.05~28.3 Socket370 Coppermine Celeron FC-PGA 16+16/128 66 533A~766 1.5~1.75 11.2~23.6 Socket370 Coppermine Celeron FC-PGA 16+16/128 100 800~1100 1.7~1.75 20.8~33.0 Slot1 Klamath Pentium II SECC 16+16/512 66 233~333 2.0~2.8 16.8~43.0 Slot1 Deschutes Pentium II SECC/SECC2 16+16/512 100 350~450 2.0 21.5~27.1 Slot1 Katmai Pentium III SECC2 16+16/512 100 450~600 2.0~2.05 25.3~34.5 Slot1 Katmai Pentium III SECC2 16+16/512 133 533/600 2.0~2.05 29.7~34.5 Slot1 Coppermine Pentium III SECC2 16+16/256 100 550~1000 1.6~1.7 14.5~26.1 Slot1 Coppermine Pentium III SECC2 16+16/256 133 600~1000 1.65~1.7 15.8~26.1 Socket370 Coppermine Pentium III E FC-PGA 16+16/256 100 500~1100 1.60~1.75 13.2~33.0 Socket370 Coppermine Pentium III EB FC-PGA/FC-PGA2 16+16/256 133 533~1133 1.65~1.75 14.0~29.0 Socket370 Tualatin Celeron FC-PGA2 16+16/256 100 1000~1400 1.475~1.500 27.8~33.2 Socket370 Tualatin Pentium III FC-PGA2 16+16/256 133 1000~1333 1.475 最大29.9 Socket370 Tualatin Pentium III-S FC-PGA2 16+16/512 133 1133~1400 1.450 最大27.9 Socket478 Willamette Celeron FC-PGA2 12+8/128 100 1700~1800 1.750 最大66.1 Socket478 Northwood Celeron FC-PGA2 12+8/128 100 2000~2200 1.525 52.8~57.1 Socket423/478 Willamette Pentium4 OOI/FC-PGA2 12+8/256 100 1300~2000 1.700~1.750 48.9~71.8 Socket478 Northwood Pentium4 FC-PGA2 12+8/512 100 1800~2600 1.5~1.525 49.6~63.6 Socket478 Northwood Pentium4 FC-PGA2 12+8/512 133 2266~2800 1.5~1.525 56.0~68.4 Socket478 Northwood Pentium4 FC-PGA2 12+8/512 133 3066 1.550 最大81.8 Socket478 Northwood Pentium4 FC-PGA2 12+8/512 200 2400~3200 1.475~1.550 最大81.8 Socket478 Prestonia Pentium4 FC-PGA2 12+8/512/2048 200 3200 1.475~1.525 最大93.9 二、AMD 插槽焦点措置惩罚器名称封装情势 L1/L2/L3 Cache(KB) FSB(MHz)焦点频率(MHz)焦点电压(V)功率(W)

CPU主要性能参数

CPU主要性能参数 第一、主频,外频、倍频。CPU的主频:其实指的就是CPU时钟频率。英文全称:CPU Clock Speed,简单地说也就是CPU运算速度。一般说来,主频越高,当然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了。至于外频就是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而倍频则是指CPU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三者是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的:主频=外频x倍频。 第二:内存总线速度,英文全称是Memory-Bus Speed。CPU处理的数据是从主存储器那里来的,而主存储器指的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内存了。一般我们放在外存(磁盘或者各种存储介质)上面的资料都要通过内存,再进入CPU进行处理的。所以与内存之间的通道枣内存总线的速度对整个系统性能就显得很重要了,由于内存和CPU之间的运行速度或多或少会有差异,因此便出现了二级缓存,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而内存总线速度就是指CPU与二级(L2)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通信速度。 第三、扩展总线速度,英文全称是Expansion-Bus Speed。扩展总线指的就是指安装在微机系统上的局部总线如VESA或PCI总线,我们打开电脑的时候会看见一些插槽般的东西,这些就是扩展槽,而扩展总线就是CPU联系这些外部设备的桥梁。 第四、地址总线宽度。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物理地址空间,简单地说就是CPU到底能够使用多大容量的内存。

第五、数据总线宽度。数据总线负责整个系统的数据流量的大小,而数据总线宽度则决定了CPU与二级高速缓存、内存以及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 第六、动态处理。动态处理是应用在高能奔腾处理器中的新技术,创造性地把三项专为提高处理器对数据的操作效率而设计的技术融合在一起。这三项技术是多路分流预测、数据流量分析和猜测执行。动态处理并不是简单执行一串指令,而是通过操作数据来提高处理器的工作效率。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 CPU的英文全称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即中央处理器。CPU 从雏形出现到发展壮大的今天,由于制造技术的越来越先进,其集成度越来越高,内部的晶体管数达到几百万个。虽然从最初的CPU发展到现在其晶体管数增加了几十倍,但是CPU的内部结构仍然可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三大部分。CPU的性能大致上反映出了它所配置的那部微机的性能,因此CPU的性能指标十分重要。 CPU主要的性能指标有以下几点: 第一:主频,也就是CPU的时钟频率,简单地说也就是CPU的工作频率。一般说来,一个时钟周期完成的指令数是固定的,所以主频越高,CPU 的速度也就越快了。不过由于各种CPU的内部结构也不尽相同,所以并不能完全用主频来概括CPU的性能。至于外频就是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而倍频则是指CPU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用公式表示就是:主频=外频×倍频。我们通常说的赛扬433、PIII 550都是指CPU的主频而言的。 第二:内存总线速度或者叫系统总路线速度,一般等同于CPU的外频。内存总线的速度对整个系统性能来说很重要,由于内存速度的发展滞后于CPU的发展速度,为了缓解内存带来的瓶颈,所以出现了二级缓存,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而内存总线速度就是指CPU与二级(L2)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工作频率。 第三:工作电压。工作电压指的也就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早

期CPU(386、486)由于工艺落后,它们的工作电压一般为5V,发展到奔腾586时,已经是3.5V/3.3V/2.8V了,随着CPU的制造工艺与主频的提高,CPU的工作电压有逐步下降的趋势,Intel最新出品的Coppermine已经采用1.6V的工作电压了。低电压能解决耗电过大和发热过高的问题,这对于笔记本电脑尤其重要。 第四:多媒体指令集/协处理器或者叫数学协处理器。在486以前的CPU里面,是没有内置协处理器的。由于协处理器主要的功能就是负责浮点运算,因此386、286、8088等等微机CPU的浮点运算性能都相当落后,自从486以后,CPU一般都内置了协处理器,协处理器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增强浮点运算。现在CPU的浮点单元(协处理器)往往对多媒体指令进行了优化。比如Intel的MMX技术,MMX是“多媒体扩展指令集”的缩写。MMX是Intel公司在1996年为增强Pentium CPU在音像、图形和通信应用方面而采取的新技术。为CPU新增加57条MMX指令,把处理多媒体的能力提高了60%左右。 第五:流水线技术、超标量。流水线(pipeline)是 Intel首次在486芯片中开始使用的。流水线的工作方式就象工业生产上的装配流水线。在CPU中由5~6个不同功能的电路单元组成一条指令处理流水线,然后将一条X86指令分成5~6步后再由这些电路单元分别执行,这样就能实现在一个CPU时钟周期完成一条指令,因此提高了CPU的运算速度。超流水线是指某型 CPU内部的流水线超过通常的5~6步以上,例如Pentium pro的流

CPU的发展史、分类、结构和主要性能指标

CPU的发展史、分类、结构和主要性能指标; 常见CPU的型号(Intel系列CPU、AMD系列CPU); CPU散热器、CPU的安装、CPU的检测。 要求了解CPU的发展历史和常见CPU的型号; 重点掌握CPU的分类、结构和主要性能指标; 熟练掌握CPU的安装。 2.1 CPU的发展历史 1、4位处理器——Intel 4004 1971年,Intel公司研制出微处理器芯片4004,如图所示。 1972年,Intel公司研制出8008处理器,如图所示。随后推出8080(PC8801)、8085; 其它公司推出Z80(工控)、6502(APPLE) 、M6800、 (1) Intel 8086/8088处理器 1978年Intel公司推出了首枚16位微处理器8086,如图2-3所示。 1979年Intel公司开发出8088,1981年IBM公司将8088处理器用于其研制的IBM PC中,从而开创了全新的微机时代,兼容机也大量推出。 1982年,Intel推出了80286芯片,下图所示是i80286的外观。IBM公司将80286处理器用在IBM PC/AT机中,兼容机也大量采用。外围电路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门阵列。 4、32位处理器 (1) Intel 80386处理器,1985年Intel发布80386DX,如图2-6所示。 (2) Intel 80486处理器 1989年,Intel推出了80486芯片。将协处理器集成到CPU中,CPU采用插座与主板连接。 1993年,Intel公司发布了Pentium(奔腾)处理器也称586,以后都称为奔腾。第一代的Pentium代号有P54C,P55C,内建MMX(多媒体指令集)的Pentium处理器。外围电路采用芯片组方式。 与Pentium MMX属于同一级别的CPU有AMD K6、Cyrix 6x86 MX等,如图2-8所示。 1997年,Intel公司发布了Pentium II处理器,采用了SLOT1架构。 1999年,Intel公司发布了Pentium III处理器。也推出Socket 370架构的Pentium III,速度提升、改善SLOT1的缺陷。 Intel公司在2000年11月发布了Pentium 4处理器。 基于Socket 478架构的32位P4处理器,主频为1.8~2.4GHz。 5、64位处理器 (1) AMD Athlon 64

cpu最重要性能指标【cpu性能指标是什么】

cpu最重要性能指标【cpu性能指标是什么】 cpu性能指标是什么?下面将由小编带大家来解答这个疑问吧,希望对大家有所收获! CPU简述 CPU的英文全称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即中央处理器。CPU从雏形出现到发展壮大的今天,由于制造技术的越来越先进,其集成度越来越高,内部的晶体管数达到几百万个。虽然从最初的CPU发展到现在其晶体管数增加了几十倍,但是CPU的内部结构仍然可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三大部分。CPU的性能大致上反映出了它所配置的那部微机的性能,因此CPU的性能指标十分重要。CPU性能主要取决于其主频和工作效率。 CPU性能主频 也就是CPU的时钟频率,简单地说也就是CPU的工作频率。一 般说来,一个时钟周期完成的指令数是固定的,所以主频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了。不过由于各种CPU的内部结构也不尽相同,所以并不能完全用主频来概括CPU的性能。至于外频就是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而倍频则是指CPU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用公式表示就是:主频=外频×倍频。我们通常说的赛扬433、PIII 550都是指CPU的主频而言的。 CPU性能总线速度 一般等同于CPU的外频。 内存总线的速度对整个系统性能来说很重要,由于内存速度的发展滞后于CPU的发展速度,为了缓解内存带来的瓶颈,所以出现了二级缓存,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而内存总线速度就是指CPU与二级(L2)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工作频率。 工作电压

工作电压指的也就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 早期CPU(386、486)由于工艺落后,它们的工作电压一般为5V,发展到奔腾586时,已经是3.5V/3.3V/2.8V了,随着CPU的制造工艺与主频的提高,CPU的工作电压有逐步下降的趋势,Intel最新出品的Coppermine已经采用1.6V的工作电压了。低电压能让可移动便携式笔记本,平板的电池续航时间提升,第二低电压能使CPU工作时的温度降低,温度低才能让CPU工作在一个非常稳定的状态,第三,低电压能使CPU在超频技术方面得到更大的发展。 协处理器 在486以前的CPU里面,是没有内置协处理器的。 由于协处理器主要的功能就是负责浮点运算,因此386、286、8088等等微机CPU的浮点运算性能都相当落后,自从486以后,CPU一般都内置了协处理器,协处理器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增强浮点运算。现在CPU的浮点单元(协处理器)往往对多媒体指令进行了优化。比如Intel的MMX技术,MMX是多媒体扩展指令集的缩写。MMX是Intel公司在1996年为增强Pentium CPU在音像、图形和通信应用方面而采取的新技术。为CPU新增加57条MMX指令,把处理多媒体的能力提高了60%左右。 流水技术 流水线(pipeline)是Intel首次在486芯片中开始使用的。 流水线的工作方式就像工业生产上的装配流水线。在CPU中由5~6个不同功能的电路单元组成一条指令处理流水线,然后将一条X86指令分成5~6步后再由这些电路单元分别执行,这样就能实现在一个CPU时钟周期完成一条指令,因此提高了CPU的运算速度。超流水线是指某型CPU内部的流水线超过通常的5~6步以上,例如Pentium pro的流水线就长达14步。将流水线设计的步(级)数越多,其完成一条指令的速度越快,因此才能适应工作主频更高的CPU。超标量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可以执行一条以上的指令。这在486或者以前的CPU上是很难想象的,只有Pentium级以上CPU才具有这种超标量结构;这是因为现代的CPU越来越多的采用了RISC技术,所以才会超标量的CPU。 超线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