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诊疗指南(2020)

合集下载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诊疗指南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诊疗指南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诊疗指南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显著提高。

然而,早产儿由于其生理发育尚未成熟,常常面临喂养不耐受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早产儿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因此,制定一份针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诊疗指南至关重要。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the survival rate of premature infants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However, premature infants often face feeding intolerance due to their immature physiological development, which not only affects thei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but may also lead to a series of complications. Therefore, it is crucial to develop a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 for feeding intolerance in premature infants.本文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评估、治疗及预防的综合性指导,以帮助提高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率、治疗成功率及预后质量。

本文首先介绍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定义、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临床表现,随后详细阐述了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方法、评估标准以及治疗方案,最后对预防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西医护理个案ppt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西医护理个案ppt

参考文献
[1]冯剑美,王金秀,王盘妹.212例双胎早产儿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当代护士,2016,10:59-60. [2]张先莉极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名医,2022,5:95-97. [3]李沐珍,张文明,吴银娣.中医外治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2,33(2):228-230. [4]蔡慧婷,韩旻.医护一体化营养管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20,35(10):17-20.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83. [6]粟姣,崔星,刘超,李晓实.中医“五部推拿法”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 志,2022,36(9):113-115. [7]孟亚萍,王培培,于倩倩.基于应激适应理论的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神经行为、喂养耐受情况的影响[J].河南医学 研究,2022,31(21):4005-4008. [8]张霞,刘榴,王友军,等.鸟巢式护理联合音乐疗法对早产儿体格发育和神经发育的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 报,2021,16(4):520-522.
感谢聆听
精心呵护 用爱关怀
4
护理措施



一体化连续护理模式,是以患儿为中心,通过对

医护人员的能力进行详细的分工,建立新的工作模

采取一体化连续 式,患儿从入院到出院均由一组医护进行负责;做

护理模式
到了包病人到人、包病人到实,8h在班,24h负责,

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医护共同查房,分工合作,

共同制定护理方案,及时沟通,避重复检查对患儿

刺激,护理人员及时了解医生对患儿病情的分析,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课件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课件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来自《新生儿科学》第四章第二节,主题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详细内容包括早产儿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喂养不耐受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早产儿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了解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

2. 熟悉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3. 学会针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教学重点:早产儿消化系统生理特点、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实物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案例视频,引发学生思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早产儿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

(2)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定义、原因及临床表现。

(3)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病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护理措施。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护理措施的例题。

5. 随堂练习:针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护理措施,设计随堂练习题。

七、板书设计1. 早产儿消化系统生理特点2.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定义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3. 护理措施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原则,为一例早产儿制定护理计划。

2. 答案要点:(1)评估早产儿的一般情况、喂养史、临床表现。

(2)确定诊断,制定治疗原则。

(3)实施护理措施,包括喂养方法、观察病情、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等。

(4)定期评估护理效果,调整护理计划。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科研动态,了解新理论、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早产儿消化系统生理特点2.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表现3.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标准4.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原则5. 护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一、早产儿消化系统生理特点早产儿消化系统生理特点对其喂养耐受性有重要影响。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诊疗指南护理课件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诊疗指南护理课件

针对早产儿特殊情况,如吞咽困难、吸吮力不足等,提供适当
的喂养方法和工具,以确保早产儿获得足够的营养。
Part
06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成功治疗案例
案例一
某早产儿因喂养不耐受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经过调整喂 养方式、药物治疗和精心护理,成功缓解症状,恢复健康。
案例二
某早产儿在出现喂养不耐受时,及时采取禁食、胃肠减压等 措施,减轻胃肠道负担,同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最终恢复 良好。
失败教训分析
教训一
某早产儿因喂养不耐受导致肠穿孔,分析原因发现是喂养量过多、速度过快所致 ,提示应合理控制喂养量和速度。
教训二
某早产儿在出现喂养不耐受时未及时发现并处理,导致症状加重,甚至引发全身 感染,提示应加强监测和早期干预。
未来研究方向
STEP 01
研究一
STEP 02
研究二
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 发病机制,寻找更有效的 治疗方法。
喂养不耐受的症状。
定期评估
定期评估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和营 养状况,调整喂养方案和护理措
施,确保早产儿健康成长。
推广母乳喂养
促进母乳喂养
01
鼓励和支持母乳喂养,向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和技巧,提
高母乳喂养率。
母乳储存与加热
02
指导产妇正确储存和加热母乳的方法,以确保母乳质量和安全
性。
特殊情况下的喂养
03
营养支持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对于营养不足的早产儿,可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生 长发育的需求。
监测生长曲线
定期监测宝宝的生长曲线,评估营养状况,及时调整喂养方案。
定期评估营养状况
通过血液检查、骨密度等手段,定期评估宝宝的营养状况,以便及 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诊疗指南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诊疗指南

早产儿护理
01
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感染
02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03
保持适当的喂养频率和量,避免过度喂养
04
观察早产儿的体重、身高、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进行体格 检查,监测生
长发育情况
02
定期进行营养 评估,调整喂
养方案
03
定期进行心理 评估,关注心
理健康
04
02
心理教育:提供心理教育, 帮助家长了解早产儿喂养 不耐受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 和安慰,减轻家长的焦虑 和担忧
4
早产儿喂养不耐 受的预防
孕期保健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营养,避免营养不良或过剩 适当运动:保持孕期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定期产检:按时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孕期问题 避免感染:避免接触感染源,降低感染风险 保持良好心态:保持心情愉快,减轻心理压力 预防早产:注意预防早产,降低早产儿风险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 床诊疗指南
演讲人
目录
01.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概述 02.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 03.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 04.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预防
1
早产儿喂养不耐 受概述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定义
01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指早产儿在 02 这种症状可能包括呕吐、腹泻、
喂养过程中出现的消化系统不适
腹胀、腹痛等。
症状。
03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可能包 04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和治疗
括胃肠道发育不成熟、喂养方式
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格检查、
不当、食物过敏等。
实验室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
胃肠道发育不成熟:
早产儿胃肠道发育不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治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治
GA≤32W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极高,62.4%发生在出生后2周内。
2005年 中国早产儿发生率7.76%
早产儿病死率占新生儿病死率的36.5%,早产儿的死亡风险是足月儿的3倍 美国2005年的早产儿发生率是12.7%,而1990年只有10.6%,上升了20%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至今无统一的 概念和诊断标准
2004美国 UCSF Medical Center
喂养不耐受的发病率:
≤32W ≤37W 9% 9%
胎 龄
喂养不耐受 发生率
≤34W
3%
≤30W
5%
喂养不耐受的发病率 ≤1500个 ≤2500g 8% 7% 3%
01
喂养不耐受 发病率
体 重
02
以上数据表明,胎龄越小,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越高,NICU的大部分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增长明显落后于相应胎龄出生的新生儿,即发生宫外生长延迟。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治
早产儿
早产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早产的发生与胎儿发育情况、母亲疾病发生、胎盘、胎膜、脐带的异常关系密切,由于其自身组织器官发育的不成熟,机体基础情况差,出生后往往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出现多种早产儿并发症 ,提高其存活率和存活质量是围产工作的极其重要任务。
早产儿的发生率显著上升
早产儿胃肠道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胃肠激素
调节其他激素释放 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运动 营养 作用 由肠道内分泌细胞分泌,与神经系统一起共同调节消化道的运动、分泌、和吸收。
血管活性肠肽(VIP)的研究进展 胃动素(MOT)的研究进展
两种常见胃肠激素的研究进展
VIP 的发现和分离
1972年,由Said和Mutt 首先将其从猪小肠中分 离出来
胃动素的生理作用

早产儿管理指南

早产儿管理指南

早产儿的定义和特点
早产儿是指胎龄在37周以下的新生儿。这类婴儿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等尚未 发育完全,面临诸多管理问题,如感染、黄疸、喂养困难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 我们需要采取专业的管理措施和细心的护理。
早产儿管理指南
以下为早产儿管理指南,包括建 议的管理措施、注意事项等。
管理措施
1、加强监测:密切早产儿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等,以及血糖、 体温等生理指标。定期评估婴儿的体重、身长和头围,以便及时调整管理方案。
2、足月新生儿眼病筛查: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进行首次筛查,主要使用便 携式眼科仪器进行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视网膜电图、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等,若发 现异常,应及时转诊至专业眼科医生处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四、注意事项
1、筛查应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或经过培训的筛查员进行。 2、新生儿应处于安静状态,可使用适当的镇静剂辅助检查。
3、对症治疗:针对患儿的消化 道症状,可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 措施,如止吐、缓泻等
1、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2、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不要随意更改治疗方案或停药,以免影响疗效。
3、保持患儿的清洁卫生,预防感染。如有感染,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避 免滥用。
谢谢观看
2、保持温暖干燥:为早产儿提供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皮肤干燥, 预防感冒和感染。在沐浴和换尿布时,注意保暖和清洁卫生。
3、母乳喂养:鼓励母亲尽早开始母乳喂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母乳强 化剂添加。在喂奶前要洗手并确保乳房清洁卫生。
4、预防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对婴儿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 避免不必要的人员进出婴儿室,以减少感染风险。
4、鼓励母乳喂养,如母乳不足,可考虑添加配方奶。在添加辅食时,应遵 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逐渐增加辅食的种类和数量。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25页PPT文档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25页PPT文档
·改善喂养的耐受程度,促进胃肠道 成熟,以较短的时间达到足量喂养 ·减少NEC的发生 ·促进肠蠕动和胆红素在粪便中的排 泄 ·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
肠道营养发挥直接作用,促进肠道 动力活性的成熟及胃肠激素的释放
保证足够的液体和热能,增加免疫力 早产儿由部分肠外营养到全经口喂养
胎粪排出延迟
早产儿因胃肠动力功能差及摄入 少而形成胎粪便少,加之肠蠕动乏力 及协调能力差,易发生粪便滞留、胎 粪延迟排出
其他:
吐每天>3天 腹胀(24小时腹围增加>1.5cm,伴有肠型) 胃残留量超过上次喂养量的1/3或
24h胃残留量超过喂养总量的1/4 胃残留物被胆汁污染 大便潜血实验阳性 大便稀薄,还原物超过2%(乳糖吸收不良) 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护理干预
体位 合理喂养 非营养性吸吮 抚触 刺激排便 药物
体位:
1
使患儿上半身抬高,贲门 高于胃底 ,胃内容物可 借助重力加快排空,减 少溢乳及胃食管返流
2
“鸟巢”式卧 位 有边界感和安全感,
有利于头手互动 ,维 持生命体征的稳定。有 研究证实“鸟巢”式护 理能促进肠蠕动,使消化 能力增强,减少胃食管返 流
喂养不耐受率 68.51% 11.73%
开奶延迟:
动物试验表明,全静脉营养的小 鼠,仅禁食3天,就会出现肠黏膜萎缩, 肠绒毛变平以及乳糖酶合成受阻。延 迟开奶可能会导致日后喂养的风险增 大(NEC),后续喂养的安全性降低
加奶量及注奶速度过快
管饲时如果注入奶量过快可引起 胃过度扩张,可加重消化道负担,引 起胃潴留
1~2 12~24
1~2 ≥12
2~4 ≥12
3~5 7~10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36000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胎龄 <37 周(259d)的新生儿。

早产儿胃肠功能弱尤其胃肠动力差,易出现喂养不耐受。

为了完善人性化服务理念,使早产儿能够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喂养,促进胃肠功能成熟,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最终解决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问题。

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早产儿喂养护理1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判断标准目前学术界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标准有所差异,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可考虑喂养不耐受 :(1)呕吐,腹胀(24 h 腹围增加 >1 .5 cm,伴有肠型);(2)胃残余超过上次喂养量的 1/3或 24 h胃残余量超过喂养总量的 1/4 或持续喂养时超过 1h 的量 ;(3)胃残余被胆汁污染 ;(4)大便潜血阳性 ;(5)大便稀薄,还原物质超过 2 %(乳糖吸收不良);(6)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的发生明显增加;(7)奶量不增或减少,体重不增。

2 影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相关因素2 .1 内部因素(胎龄小、体重轻、胃肠功能不成熟)出生前,胎儿营养素的来源完全依赖母体输送;出生后则必须通过自己的胃肠道摄取食物中营养,但早产儿的胃肠动力与胃肠消化吸收功能的发育成熟程度可能还暂时不能适应这一转变。

妊娠 25 ~ 30周的早产儿肠蠕动的幅度较低,无规则节律 ;妊娠35 周才会形成能推进食物的复合波群,并且这种波群是随胎龄的增加而增加的。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胃肠功能不完善,胃肠功能低下,食道括约肌发育不全,肠蠕动缓慢且容易出现腹胀、胃潴留等胃肠喂养不耐受表现。

资料显示,胎龄 <34 周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几率是 34 .8 %,胎龄>34周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几率是 13 .5 %;而体重≤1 500 g者喂养不耐受几率为 68 .51 %,体重>1 500 g 者喂养不耐受几率为 11 .73 %。

说明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胃肠功能成熟程度愈低,喂养不耐受几率越高。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预防和治疗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预防和治疗

案例二
总结词
优化喂养方案是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 关键,包括选择合适的食物、调整喂养方 式、保持适当的喂养量和速度等。
详细描述
根据早产儿的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食物 和喂养方式。对于有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 ,应尽量选择母乳或配方奶等易于消化和 吸收的食物。同时,适当调整喂养速度和 频率,保持适当的喂养量和速度,有助于 减少喂养不耐受的症状。
案例三
总结词
在某些情况下,药物辅助消化可能有助于治 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详细描述
一些药物如胃动力药、益生菌等可以辅助消 化和促进肠胃蠕动,有助于改善早产儿喂养 不耐受的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 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注意药物的副作
用和效果。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与展望 总结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发生。 • 避免过度喂养:在宝宝早期肠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的情况下,过度喂养可能会增加肠道负担,导致消化不
良、腹泻等不适症状。因此,应根据宝宝的实际需要和耐受情况来调整喂养量。 • 选择合适的配方奶:对于不能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应选择适合其年龄和健康状况的配方奶,并注意选择不
含过敏原的奶粉。 • 治疗措施:如果宝宝出现喂养不耐受的症状,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方法 • 调整喂养方式:如改为使用滴管或小勺喂养,减少每次喂奶的量等,以减轻肠道负担。 • 使用益生菌:益生菌可以帮助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缓解腹泻、腹胀等不适症状。 • 药物治疗:在严重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药物治疗,如使用抗生素等。 •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研究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 加强围产期保健:围产期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加强围产期保健可以预防早产儿出现各种健康问题
以减轻肠道负担。
使用药物辅助消儿更好地消化和吸收食物 。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课件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课件

保持环境安静
在喂养时尽量减少外界噪音和 干扰,使宝宝能够专注于进食 。
腹部按摩
适当的腹部按摩可以促进肠道 蠕动,缓解喂养不耐受的症状 。
药物治疗
益生菌补充
益生菌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平衡,缓解喂养不耐 受的症状。
止泻药
对于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 用止泻药进行治疗。
胃动力药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适当使用胃动力药来促进 胃排空,缓解喂养不耐受的症状。
案例三:成功治愈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案例
案例概述
本案例介绍了一名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喂养不耐受症状的早产儿,经过合理的诊断与治疗, 最终成功治愈的过程。
治疗过程
医生根据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首先通过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缓 解症状,然后逐步增加喂养量,并辅以胃肠减压。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密切观察 患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逐渐增加喂养量
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和生长情况 ,逐渐增加喂养量,避免过度
喂养。
选择合适的食物
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早产 儿的食物,确保营养均衡。
注意食物温度
控制食物温度适宜,避免过冷 过热影响早产儿的消化功能。
定期评估
定期评估早产儿的生长和发育 情况,及时调整喂养计划。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通过观察早产儿的症状和体征,如腹胀、腹泻、呕吐等,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胃 液分析、胃食管pH监测等,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进行诊断。
治疗
针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主要包括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和胃肠减压等。饮食 调整包括更换奶粉、少量多餐等;药物治疗包括促进胃肠动力药、止泻药等;胃 肠减压则通过放置胃管引流胃内积聚的液体,减轻腹胀等症状。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诊疗指南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诊疗指南

早产儿喂养不
耐受的预防措
4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 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 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孕期营养补充
补充叶酸: 预防神经管 缺陷
补充铁质: 预防贫血
补充钙质: 促进胎儿骨 骼发育
补充DHA: 促进胎儿大脑 和视网膜发育
保持均衡饮食: 保证营养全面
避免吸烟、饮 酒:减少对胎 儿的危害
孕期保健
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 理孕期并发症
A
适当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增强抵抗力
C
B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避免营养不良或过剩
D
避免感染:减少接触感染 源,预防感染性疾病
早产儿护理
01
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感

02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
时发现问题
03
保持适当的喂养频率和
量,避免过度喂养
04
观察早产儿的体重、身
耐受的诊疗方
3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 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 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饮食调整
1 母乳喂养:优先选择母乳喂养,提高母乳摄入量 2 配方奶喂养:选择适合早产儿的配方奶,调整奶量、浓度和喂养频率 3 营养补充: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保证营养均衡 4 食物过敏:观察食物过敏反应,调整食物种类和摄入量 5 胃肠道功能调整:调整胃肠道功能,改善消化吸收能力 6 喂养方式调整: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避免过度喂养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
胃肠道发育不 成熟:早产儿 胃肠道发育不 完全,消化酶 分泌不足,导 致消化不良。
免疫系统不成 熟:早产儿免 疫系统发育不 完全,容易对 食物产生过敏 反应。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早产儿的死亡率逐步下降,随之而来是一系列的营养策略问题,如配方奶、奶强化剂和静脉营养液的临床应用。

喂养不耐受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早期表现,胃潴留>3.5ml 或大于一次喂养量的33%提示NEC高风险,而NEC是早产儿的一个重要的死亡原因,NEC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发生率达7%。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主要表现为频繁呕吐、腹胀、胃潴留、便秘等;因此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及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

一、喂养不耐受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

2000年国内首次提出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标准:在新生儿经胃肠喂养时出现频繁呕吐(≥3次/d);奶量不增或减少(>3d);胃潴留量>前次喂养量的1/3。

2005年有学者提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依据:空腹腹围增长超过2cm,或较前一次显著增加;或一次胃潴留量>3ml/kg;或反复呕吐;或粪便愈创木脂反应阳性。

二、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1.早产儿胃肠功能不成熟早产儿由于胃肠神经肌肉及激素受体发育不成熟,胃肠功能弱尤其是胃肠动力差。

胎龄小于31周的早产儿,小肠呈低幅而无规律地收缩,几乎没有推进性活动,随着胎龄的增长,蠕动的频率、振幅和时间逐渐增加,并能向下移行;早产儿结肠动力也不成熟,易出现胎粪排出延迟。

另外早产儿的胎粪的成分(糖蛋白、糖类、钙、铜、铁和磷)较足月儿有所不同,胎粪较稠厚、黏稠,难于排出,胎粪易积聚在乙状结肠及直肠内,阻塞肠腔,引起肠道功能功能障碍,患儿逐渐表现不安、喂养不耐受,严重者可有呕吐、腹胀等低位肠梗阻表现。

因而胎龄越小,胃肠功能发育越不成熟,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越高。

有研究表明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有更高的发生喂养不耐受的概率。

2.疾病因素围生期窒息、胎盘异常、围生期感染、呼吸系统疾病、机械通气等是喂养不耐受危险因素,而产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胎龄、体重、早期开奶是喂养不耐受的保护性因素。

伴有较大动脉导管未闭的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的机会增多。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进展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进展

- 161 -[28] LEE E J,JUNG H K,KO K H,et al. Diagnostic performancesof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which parameter to use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olid breast masses?[J]. Eur Radiol,2013,23(7):1803-1811.[29] JIA W,LUO T,DONG Y,et al. Breast elasticity imagingtechniques: comparison of strain elastography and shear-wave elastography in the same population[J]. Ultrasound Med Biol,2021,47(1):104-113.[30] LEE E J,CHANG Y W. Combination of quantitative parametersof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and 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 to evaluate breast masses[J]. Korean J Radiol,2020,21(9):1045-1054.[31] AU F W,GHAI S,MOSHONOV H,et al. Diagnosticperformance of quantitative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solid breast masses: determination of the most discriminatory parameter[J]. AJR Am J Roentgenol,2014,203(3):W328-36.[32] YOUK J H,GWEON H M,SON E J,et al. Diagnosticvalue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shear-wave elastography for breast cancers: integration into BI-RADS classification with subcategories of category 4[J]. Eur Radiol,2013,23(10):2695-2704.[33] DIAO X,ZHAN J,CHEN L,et al. Role of superbmicrovascular imaging in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malignant and benign solid breast masses[J/OL]. Clin Breast Cancer,2020,20(6):e786-e793.https:///32863154/.[34]黄颖敏,陈智毅.人工智能技术在乳腺疾病超声诊断中的新应用与思考[J].广东医学,2021,42(2):170-174.[35]高思琦,牛司华,黄剑华,等.超声人工智能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1,37(7):752-755.(收稿日期:2023-09-25)*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项目(Z20200951)①百色市人民医院 广西 百色 533000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进展*翟刚① 【摘要】 早产儿在母体内成长时间不足,受多种因素影响提前娩出,但早产儿机体内部组织、器官、系统存在发育不成熟的问题,因此在临床上需要特殊护理和喂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基酸配方奶是一种特殊的配方奶,常用于对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研究认为,早 产儿出现严重 FI 时,使用氨基酸配方奶可明显减少胃残余量 。使用氨基酸配方奶 喂养的早产儿,粪便中钙卫蛋白含量下降,提示氨基酸配方奶可能通过降低钙卫蛋 白的致炎作用而降低肠道炎症,改善FI。因此认为使用氨基酸配方奶对严重 FI 有 效。
✓ 2015 年加拿大制定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南》提出,全肠内营养的目标为体重 <1 000 g 及<1 500 g 的早产儿分别在开始肠内喂养后 2 周及 1周内达到 150~180 mL/(kg ·d)。喂养 计划失败主要指在指定时间内未达全肠内营养,喂养过程中因 FI出现而减少喂养次数或中 断喂养等。因通过喂养计划更易量化判断是否存在 FI,故一些研究将达全肠内营养的时间 或在肠内营养过程中,需要中断肠内营养并添加肠外营养作为 FI 的评价标准 。
母乳强化剂的使用与早产儿 FI
✓推荐意见 1:推荐按个体化原则添加母乳强化剂(human milk fortifier, HMF)(C级 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 2:推荐选择牛乳或人乳来源的HMF(B 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 3:推荐选择水解或非水解蛋白的HMF(C 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 4:推荐选择粉状或液态 HMF(C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说明:出生体重小于 1 800 g 的早产儿在母乳喂养量达 50~80 mL/(kg ·d) 时,
✓推荐意见 1:推荐早期微量喂养(B 级证据,弱推荐)。 ✓推荐意见 2:推荐间断性喂养,如不耐受则选择持续性喂养(B 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 3:推荐按个体化原则进行喂养加量,快速加量喂养不能降低FI(B级证
据,弱推荐)。 ✓推荐意见 4:推荐使用初乳口腔免疫法(B 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 5:不推荐常规使用经幽门喂养(B级证据,强推荐) 。 ➢推荐说明:2013 年《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与 2015 年加拿大的《极
应开始在母乳中加入 HMF。HMF 来源有 3 种:人乳、牛乳及其他乳制品。2019 年 我国《早产儿母乳强化剂使用专家共识》也提出,需要使用 HMF 时,水解或非水 解蛋白配方均可选择 。对粉状或液态 HMF 的选择,研究认为,二者达全肠内营养 时间无明显差异,提示两种 HMF 均可作为推荐。
喂养方式与早产儿 FI
早产儿FI 临床诊疗指南建议
早产儿FI 临床诊疗指南建议
据,弱推荐)。 ✓ 推荐说明:益生菌具有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肠道成熟度及改善肠道功能的潜能。红霉素作为
一种胃动素激动剂,可通过刺激胃动素分泌促进胃肠道运动 。2015 年加拿大的《极低出生 体重儿喂养指南》提出,临床使用红霉素仍有争议,尚无足够证据支持使用红霉素可预防 或治疗 FI。不推荐使用西沙比利和甲氧氯普胺。不推荐多潘立酮。暂不推荐使用 EPO 治疗 或预防 FI。目前证据不支持常规使用促排泄药物预防或治疗 FI。
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 3:在亲母母乳或捐赠人乳不足或缺乏情况下,推荐使用早产儿配
方奶(C 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 4:不推荐常规使用水解蛋白或氨基酸配方奶,仅对极重度 FI时可
考虑使用(B级证据,弱推荐) 。 ✓推荐意见 5:不推荐常规使用低乳糖配方奶或乳糖酶(C 级证据,弱推荐)。
加胃泌素分泌,促进胃肠道运动及黏膜成熟,目前常见的非营养性吸吮主要 遵循 Beckman 创建的口腔运动网。目前提倡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和口腔按摩 预防或治疗 FI。袋鼠式护理又称“皮肤接触护理”,即通过母亲与新生儿的 肌肤抚触来进行护理。目前对喂养后选择何种体位的研究报道不一,故暂不 推荐选择喂养后防治 FI 的最佳体位。
✓ 一项多中心随机研究认为,早产儿胃残余物的颜色并不能提示 FI。2015 年加拿大制定的 《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南》指出,单纯黄色或绿色胃残余物颜色不能作为 FI 诊断的参考, 同时提出不推荐使用腹围测量值诊断 FI。
预防或治疗早产儿 FI 喂养乳品的选择
✓推荐意见 1:推荐首选亲母母乳喂养(B 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 2:在亲母母乳不足或缺乏情况下,推荐使用捐赠人乳替代(B 级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诊疗指南 (2020)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Dr. HAN
背景
背景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 FI)是指在肠内喂养后出现奶汁消化 障碍,导致腹胀、呕吐、胃潴留等情况。FI 病因不清,可能与早产致肠道发 育不成熟有关,也可能是坏死性小肠结肠 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 ) 或败血症等严重疾病的早期临床表现,常发生于胎龄小于32 周或出生体重 小于 1 500 g 的早产儿。FI 一旦发生,常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受限,并致达 全肠内营养时间延迟,住院时间延长,严重威胁早产儿生存。因此,及时发 现 FI,早期有效、安全干预十分必要。
✓ 推荐意见 1:推荐使用益生菌(B 级证据,弱推荐)。 ✓ 推荐意见 2:不推荐常规使用红霉素(B 级证据,弱推荐)。 ✓ 推荐意见 3:不推荐使用西沙比利、甲氧氯普胺(B 级证据,强推荐)。 ✓ 推荐意见 4:不推荐使用多潘立酮(C 级证据,弱推荐)。 ✓ 推荐意见 5:不推荐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B 级证据,弱推荐)。 ✓ 推荐意见 6:不推荐常规使用促进排泄药物,仅在胎便排尽明显延迟时考虑促排泄(B 级证
早产儿 FI 诊断标准
✓ 因腹胀、大便性状及排便方式均对 FI 有一定影响,故胃残余量不能单独作为 FI 的诊断标准。 一些研究中将 FI 定义为胃残余量升高,可能伴腹胀或呕吐等临床表现。目前大多数研究倾 向于将腹胀或呕吐或两者均存在作为 FI 的重要指标之一。故 Moore 等通过概念分析法建议 将FI定义为:胃残余量超过前一次喂养量的 50%,伴有呕吐和 /或腹胀。
预防或治疗早产儿 FI 喂养乳品的选择
➢推 荐 说 明:AAP 及 世 界 卫 生 组 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均推荐早 产儿首选亲母母乳喂养 。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认为,亲母母乳喂养发生 FI 的概率 较捐赠人乳低,中断喂养的比例也明显降低 。相比配方奶及混合喂养,纯母乳喂 养可缩短达全肠内营养时间、降低 FI 发生率。相比配方奶,纯母乳喂养可降低 NEC 发生率 。一项成本效益分析研究表明,纯母乳喂养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经 济成本。
早产儿 FI 诊断标准
✓ FI 通常是通过胃残余量、腹胀及呕吐或喂养的结局指标进行评价,至今 FI 尚无国际统一的 诊断标准。
✓ 推荐意见 1:以下 2 条推荐意见符合 1 条则可诊断为 FI。 (1)胃残余量超过前一次喂养量的 50%,伴有呕吐和 / 或腹胀(B 级证据,强推荐)。 (2)喂养计划失败,包括减少、延迟或中断肠内喂养(B 级证据,强推荐)。 ✓ 推荐意见 2:不推荐通过测量腹围或观察胃残余物的颜色诊断 FI(C 级证据,弱推荐)。 ➢ 推荐说明:胃残余量升高提示胃排空不良及胃肠动力减退。有研究认为 FI 应具备以下三者
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南》均建议生后尽快微量喂养,认为其可促进胃肠道的成熟, 改善 FI。间断性喂养通常为每 2~3 h 喂养 10~20 min,持续性喂养通常是通过输液 泵持续喂养。目前常见的缓慢加量速度为 10~20 mL/(kg ·d),快速加量速度为 20~35 mL/(kg ·d)。
药物预防或治疗早产儿 FI
之一:(1)单次胃残余量大于前次喂养量的 50%;(2)至少两次胃残余量大于前次喂养 量的 30%;(3)胃残余量大于每日总喂养量的 10%。美 国 儿 科 学 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定义 FI 为胃残余量≥ 2~3 次喂养总量的25%~50%。科学家们用 概念分析法研究后认为最适合临床的 FI 定义为单次胃残余量大于前次喂养量的 50%。
护理在防治早产儿 FI 中的实践
推荐意见 1:推荐口腔运动干预以改善 FI(B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 2:推荐袋鼠式护理以改善 FI(B 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 3:推荐辅助腹部按摩以改善 FI(B级证据,弱推荐)。 推荐意见 4:不推荐喂养后选择最佳体位改善FI(C 级证据,弱推荐)。 推荐说明:口腔运动干预包括非营养性吸吮及口腔按摩。非营养性吸吮可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