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食品技术原理知识点总结

食品技术原理知识点总结

食品技术原理知识点总结食品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食品的生产、加工、贮藏、包装等多个环节。

食品技术原理是指通过研究与实践,探讨食品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规律,以及如何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控制、改良和提高食品的品质、安全性和营养价值。

下面将围绕食品技术的一些基本原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和阐述。

1. 食品成分与结构食品的成分包括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

不同成分对食品的品质和特性具有不同的影响,了解食品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对于食品的加工和贮藏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食品的结构也会影响其质地、口感等特性,因此需要了解食品的结构特点以便进行相应的加工和处理。

2. 食品的变化规律食品在加工、贮藏和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变化,如氧化、水分迁移、微生物繁殖等。

了解食品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规律,可以预测食品的质量变化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和改善其质量。

3. 食品的加工原理食品加工是指对原料进行一定的处理,使其成为可以食用或者便于加工和贮藏的产品。

食品加工技术是通过研究食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运用各种加工设备和工艺,对食品进行处理和改造。

了解食品加工的原理,可以根据食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和设备,确保加工后的食品品质和安全。

4. 食品的质量控制原理食品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控制和改良食品的品质、安全性和营养价值。

包括从食品原料的选择、加工过程的控制、贮藏条件的监控等多个方面来保证食品的质量。

质量控制原理知识是食品加工和质量管理的基础,对于提高食品质量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 食品的保质技术原理食品的保质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持其良好的品质和安全性。

这些方法包括降低食品的水分活性、控制氧气、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采用合适的包装材料和技术等。

了解食品的保质技术原理,可以选择合适的保质方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减少食品的损耗和浪费。

6. 食品微生物学原理食品微生物学是研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的学科。

食品分析知识点

食品分析知识点
•这些无效碳水化合物能促进肠道蠕动。
食品中糖类物质的测定方法:①物理法②化学法③色谱法
④酶法⑤发酵法⑥重量法
一般生产过程中进行监控,采用物理法较为方便。
物理法:相对密度法
折光法
旋光法
发酵法——测不可发酵糖
重量法——测果胶、纤维素、膳食纤维素
滴定必须在沸腾条件下进行,其原因一是可以加快还原糖与Cu2+的反应速度;二是次甲基蓝变色反应是可逆的,还原型次甲基蓝遇空气中氧时又会被氧化为氧化型。此外,氧化亚铜也极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所氧化。保持反应液沸腾可防止空气进入,避免次甲基蓝和氧化亚铜被氧化而增加耗糖量。
②完整保留被测组分,即被测组分在分离过程中的损失要小至可忽略不计;
③使被测组分浓缩,以便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
选用的分离富集方法应简便。
第三章、食品的感官检验法
1、感官检验的特点:可靠、直接、快速、灵敏度高、直观准确,往往是食品各项检验内容的第一项,不能被其它方法代替
2、感官检验的种类:视觉检验、嗅觉检验、味觉检验、触觉检验和听觉检验五种。
水分的测定方法
①直接法——利用水分本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测定水分:重量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化学方法。
②间接法——利用食品的物理常数通过函数关系确定水分含量。
如测相对密度、折射率、电导、旋光率等。
干燥法的前提条件
①水分是唯一的挥发的物质,不含或含其它挥发性成分极微。
②水分的排除情况很完全,即含胶态物质、含结合水量少。因为常压很难把结合水除去,只好用真空干燥除去结合水。
8样品保留一个月;
9感官不合格不必进行理化检验
10结合索取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及检
验合格证或化验单等。(食品回溯制度)
7、预处理的目的:

最全食品安全分析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

最全食品安全分析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

最全食品安全分析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
1. 食品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
- 食品安全是确保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 食品安全事关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

2. 食品安全的监管和管理机构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农业农村部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3. 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
- 食品安全法
-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法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 各行各业的食品安全管理规定
4. 食品安全的风险因素
- 微生物污染(细菌、病毒、真菌等)
- 化学物质污染(农药、化肥、添加剂、重金属等)- 物理污染(异物、金属碎屑、玻璃碎片等)
5. 食品安全的检测技术
- 常规检测技术
- 检测新技术的进展
-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6. 食品安全的管理体系
- HACCP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 ISO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 GMP食品质量管理体系
7. 食品安全的应对措施
- 食品安全事件的危机公关
- 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
- 食品安全危机管理
以上是最全的食品安全分析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整理,旨在帮助
大家更好的认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了解相关的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时刻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确保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

食品分析易混淆知识点

食品分析易混淆知识点

食品分析易混淆知识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食品分析易混淆知识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食品分析易混淆知识点的全部内容。

宋内氏志贺氏菌有两个变异相,急性患者分离的菌株一般是I相宋内氏志贺氏菌有两个变异相,慢性患者或带菌者分离的菌株一般是II相细菌性食物中毒中肉毒杆菌菌主要引起神经症状根据0抗原,志贺氏菌属分为多个群,其中A群为痢疾志贺氏菌根据O抗原,志贺氏菌属分为多个群,其中B群为福氏志贺氏菌根据O抗原,志贺氏菌属分为多个群,其中C群为鲍氏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属不发酵乳糖或蔗糖伤寒沙门氏菌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丙酸钙对霉菌、酵母菌、细菌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用火焰原子化法测定易挥发或电离电位较低的元素时应选择空气-乙炔火焰。

具有强还原性,能使许多难解离元素氧化物原子化,且可消除其他火焰中可能存在的某些化学干扰的是氧化亚氮-乙炔火焰。

火焰温度较高且具有氧化性的火焰是贫燃性火焰火焰温度较低且具有还原性的火焰是富燃性火焰样品在转移、蒸发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而引起的干扰是基体干扰由于非原子性吸收对待测元素产生的干扰是光谱干扰,背景吸收属于光谱干扰由待测元素与其他组分之间发生的化学作用所引起的干扰是化学干扰,电离属于化学干扰双硫踪比色法测定铅时,为了防止铁、铜、锌等离子的干扰,应加入控制pH =8. 5~9。

0、柠檬酸铵、氰化钾、盐酸羟胺双硫腙比色法测定锌时,为了防止铜、汞、铅、铋、银和镉等离子干扰,应加入硫代硫酸钠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法测定铜时,要消除铁的干扰,应加人柠檬酸铵、酒石酸钾钠测水样中氯离子含量用硝酸银滴定法,所使用的指示剂有铬酸钾、酚酞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生成氢氧化锰沉淀,氢氧化锰极不稳定,迅速与水中溶解氧化合,生成棕色的沉淀,用以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食品分析基础知识大全

食品分析基础知识大全

食品分析基础知识大全色恶不食,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食品分析基础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的联系与区别食品的安全性是食品质量可视为决定食品价值或消费者对食品的可接受性的一个复杂的特征。

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之间是一种交叉重叠关系。

如果排除食品安全中的量的问题,而将食品安全狭义理解为食品质量的问题,那么狭义食品安全则是食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包含于食品质量之中。

食品安全的国际认知经历了一个由强调食品数量安全转向偏重食品质量安全的过程。

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两个词有时令人混淆不清。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质量是指影响食品价值的所有品质的总和,其质量特性包括功能性、可信性、安全性、适应性、经济性和时间性。

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的区别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在领域范围、侧重点、控制对象等方面各不相同。

食品卫生所指的范围比食品安全稍窄一些。

食品安全包括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运、销售、消费等环节的安全,而食品卫生不含种植养殖环节的安全。

食品安全是结果安全和过程安全的完整统一。

食品安全要求对所有可能通过食品影响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危害因素加以控制或预防,而食品卫生则主要强调食品的洁净。

如何清洗果蔬上的残留农药1、水洗浸泡法(用清水洗干净后浸泡)蔬菜污染的农药品种主要有机磷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难溶于水,此种方法仅能除去部分污染的农药,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他污物和去除残留农药的基础方法。

主要用于叶类蔬菜。

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否则等于将果蔬浸泡在稀释的农药里。

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于10分钟,果蔬清洗剂可增加农药的溶出,所以浸泡时可以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剂,浸泡后要用流水冲洗2-3遍。

2、清洗后碱水浸泡法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分解迅速,所以此方法是有效地去除农药污染的措施,可用于各类蔬菜瓜果。

食品专业资料及知识点分享

食品专业资料及知识点分享

引言概述食品专业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涵盖了食品加工、食品安全、食品营养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本文旨在分享一些食品专业的资料和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本文将从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安全与卫生、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微生物学和食品分析等五个大点展开讲述。

正文内容一、食品加工技术1.1 原料处理:介绍食品加工中的原料选购、检验和处理方法;1.2 烹饪技术:介绍不同食品的烹饪方法和技巧,如煮、炒、蒸等;1.3 高温处理:详细讲解食品高温灭菌和杀菌的原理和方法;1.4 低温处理:介绍食品低温储存和冷藏的原理和技术,以及涉及到的设备和工艺;1.5 工艺改进:探讨如何通过工艺创新改进食品的质量和口感,提高生产效率。

二、食品安全与卫生2.1 食品安全法规:介绍国内外相关法规和标准,包括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安全要求;2.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详细解析食品企业建立和执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方法和步骤;2.3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介绍如何评估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2.4 食品卫生检验:阐述常见的食品卫生检测方法和仪器的使用;2.5 食品中毒事件处理:分享食品中毒事件的处理流程和应对措施,以及预防措施。

三、食品营养与健康3.1 基本营养学:介绍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以及其在食物中的来源;3.2 饮食指南:详细讲解不同人群的膳食指南和营养需求;3.3 保健食品:阐述保健食品的定义、分类和功效,以及其在健康维护中的作用;3.4 营养与疾病:探讨不同营养与常见疾病之间的关系,如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等;3.5 营养评估与咨询:介绍如何进行个体和群体的营养评估,并给出营养咨询的方法和建议。

四、食品微生物学4.1 食品微生物概述:介绍食品微生物的种类、分布和生物学特性;4.2 食品微生物控制:阐述食品微生物控制的方法和原理,如灭菌、抑制等;4.3 食品发酵技术:详细讲解食品发酵的原理、工艺和应用,如酸奶、酱油等;4.4 食品微生物检测:介绍食品微生物检测的方法和技术,如菌落计数、PCR等;4.5 食品中的致病菌:探讨食品中可能存在的致病菌及其危害,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食品理化检验知识点【精选文档】

食品理化检验知识点【精选文档】

食品理化检验知识点名词解释1.水溶性灰分是指总灰份中可溶于水的部分、2.水不溶性灰分是指总灰份中不溶于水的部分;3.酸不溶性灰分是指总灰份中不可溶于酸的部分。

4.食品的总酸度是指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它的大小可用碱滴定来测定;5.有效酸度是指被测液中H+ 的活度,其大小可用酸度计(即pH计)来测定;6.挥发酸是指食品中易挥发的有机酸,其大小可用蒸馏法分离,再借标准碱滴定来测定;7.牛乳总酸度是指外表酸度和真实酸度之和,其大小可用标准碱滴定来测定。

8.粗脂肪是经前处理而分散且干燥的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回流提取,使样品中的脂肪进入溶剂中,回收溶剂后所得到的残留物,即为脂肪(或粗脂肪)。

9.还原糖是所有的单糖和部分的双糖由于分子中含有未缩合羰基具有还原性故称为还原糖。

10.总糖是食品中还原糖分与蔗糖分的总量。

还原糖与蔗糖分的总量俗称总糖量。

11.蛋白质系数是一般蛋白质含氮量为16%,即一份氮素相当于6.25份蛋白质,此数值(6。

25)称为蛋白质系数。

12.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13.相对密度(比重) 是指物质的密度与参考物质的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的比值。

14.食品理化检验学:是研究和评定食品品质及其变化的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15.食品污染:是指食物中原来含有或者加工时人为添加的生物性或化学性物质,其共同特点是对人体健康有急性或慢性危害。

16.干法灰化:是用高温灼烧的方式破坏样品中有机物的方法,也称灼烧法。

17.湿法消化:利用强氧化剂加热消煮,破坏样品中有机物的方法。

18.样品采集:就是从总体中抽取样品的过程;19.样品: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分析材料。

20.可疑值:在实际分析测试中,由于随机误差的存在,使多次重复测定的数据不可能完全一致,而存在一定的离散性,并且常常出现一组测定值中某一两个测定值与其余的相比,明显的偏大或偏小,这样的值称为可疑值.21.极值:虽然明显偏离其余测定值,但仍然是处于统计上所允许的合理误差范围之内,与其余的测定值属于同一总体,称为极值.极值是一个好值,这是必须保留。

食品分析学知识点总结

食品分析学知识点总结

食品分析学知识点总结一、食品分析学的概念和作用食品分析学是研究和掌握各种食品成分和性质的科学,是食品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食品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性,是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食品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的技术保障。

食品分析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食品的成分、结构、性质、劣质成分、毒性成分、添加剂和污染物等内容,其目的是为了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食品分析的基本概念1. 食品分析的定义:食品分析是通过一系列的化学、生物和物理方法,对食品的成分、结构和性质进行研究和测定的过程。

食品分析是食品科学研究和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2. 食品分析的分类: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食品分析可分为营养分析、生物学分析、物理分析、化学分析和微生物分析等。

其中,化学分析是食品分析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它主要是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添加剂、污染物和毒性物质等进行分析和检测。

3. 食品分析的方法:食品分析主要采用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等进行研究和测定。

化学方法包括酶法、光度法、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比色法等;物理方法包括显微镜、热力学方法、流变学方法等;生物方法包括酶反应、细菌培养等;仪器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等。

4. 食品分析的流程:食品分析一般包括样品的准备、样品的预处理、样品的分离、分离物的测定和结果的分析等基本步骤。

其中,样品的准备是食品分析的基础,它需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稳定性,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测定。

样品的预处理是为了降低或去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使得后续的分析和测定更加准确。

三、食品成分的分析1. 食品的营养成分分析:食品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对食品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测定,可以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功能特性和品质等。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等。

2. 食品的添加剂和污染物分析:食品的添加剂包括合法添加剂和非法添加剂,合法添加剂主要是食品中的各种营养强化剂、甘苷酸钠和硝酸盐等。

食品分析知识点

食品分析知识点

第一部分绪论1.食品分析的概念、性质、任务和作用食品分析概念:专门研究各类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价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食品分析的性质:是一门包括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多学科科学。

食品分析的任务:运用物理、化学、生化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各种科学技术,对食品成分及其性质进行检测。

控制和管理生产过程,为新工艺、新技术、新资源、新产品的开发提供数据食品分析的作用:1.保证原料质量2.掌握生产过程情况、决定工艺条件3.控制产品质量4.进行经济核算的依据5.进行科研工作的手段2.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理化分析、生化分析等概念的含义化学分析法是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类。

♦定性分析:解决含有何种组分的问题♦定量分析:解决这种组分含有多少的问题仪器分析法: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它是根据在化学变化中,样品中被测组分的某些物理性质与组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测定的分析方法。

方法分类:♦光学分析法:吸收光谱法、旋光法、折光法等♦色谱分析法: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离子色谱等♦电化学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导分析法、电流滴定法等♦气体分析法:呼吸仪、瓶装啤酒中二氧化碳含量测定仪理化分析法(物理分析法):通过对某些物理性质如密度、折射率、沸点、透明度、比重等的测定,可间接求出食品中某种成分的含量,进而判断被检测样品的纯度和品质。

微生物分析法:微生物法的原理在于利用了微生物对于某些营养物质、药物等成分的特异性,根据微生物数量、生理状态等变化,采用比色、比浊、滴定的方法来定性、定量表征待测物的方法。

生化(物)分析法⏹生化(物):酶法⏹免疫分析(immunoassay)⏹受体分析法3.食品分析相关的几个国际组织: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AC)美国官方分析化学师协会(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gricultural Chemists,简称AOAC)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JECFA)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4.食品分析有关常识(1)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根据样品的用量及操作规模不同•常量分析: 试样质量大于0.1克;试液体积大于10毫升•半微量分析: 试样质量在0.01~0.1克之间;试液体积在1至10毫升之间•微量分析: 试样质量大于0.1~10毫克;试液体积大于0.01至1毫升•超微量分析: 试样质量小于0.1毫克;试液体积小于0.01毫升(2) 常量成分、微量成分和痕量成分-根据待测成分含量高低不同•常量成分: 大于1%•微量成分: 0.01~1%•痕量成分: 小于0.01%•注意:微量成分的分析不一定是微量分析,为了测定痕量成分有时取样千克以上。

食品仪器分析教学知识点

食品仪器分析教学知识点

食品仪器分析1、色谱分析法导论色谱法分类、特点;分类:(1)气相色谱:流动相为气体(称为载气)。

按固定相的不同又分为:气固色谱和气液色谱;按色谱柱可分为:填充柱色谱和毛细管柱色谱;(2)液相色谱:流动相为液体(称为淋洗液)。

按固定相的不同分为:液固色谱和液液色谱。

(3)其他色谱方法薄层色谱和纸色谱:用于初步定性的色谱方法凝胶色谱法:测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超临界色谱: CO2流动相高效毛细管电泳:九十年代快速发展、特别适合生物试样分析分离的高效分析仪器特点:(1)分离效率高:复杂混合物,有机同系物、异构体、手性异构体。

(2)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出μg.g-1(10-6)级甚至ng.g-1(10-9)级的物质量。

(3)分析速度快:一般在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可以完成一个试样的分析。

(4)应用范围广:气相色谱:沸点低于400℃、结构稳定的各种有机或无机试样的分析。

液相色谱:高沸点、热不稳定、生物试样的分离分析。

色谱曲线图及有关术语;(一)组分分离当流动相中样品混合物经过固定相时,就会与固定相发生作用,由于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与固定相相互作用的类型、强弱也有差异,因此在同一推动力的作用下,不同组分在固定相滞留时间长短不同,从而按先后不同的次序从固定相中流出。

(二)色谱流出曲线和色谱峰由检测器输出的信号强度对时间作图,所得曲线称为色谱流出曲线。

曲线上突起部分就是色谱峰。

色谱流出曲线和色谱峰基线:在实验操作条件下,色谱柱后没有样品组分流出时的流出曲线称为基线,稳定的基线应该是一条水平直线。

峰高:色谱峰顶点与基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以(h)表示。

(三)保留值1.死时间t M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物质进入色谱柱时,从进样到出现峰极大值所需的时间称为死时间,它正比于色谱柱的空隙体积,如下图。

2. 保留时间t R试样从进样到柱后出现峰极大点时所经过的时间,称为保留时间,如下图。

组分在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t R包含组分通过柱子的时间和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的时间,所以t R实际上是组分在固定相中保留的总时间。

食品分析所有知识点

食品分析所有知识点

食品分析1.食品分析:是专门研究各类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2.食品分析任务: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各种科学技术,对食品工业生产中的物料(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副产品等)的主要成份及其含量和有关工艺参数进行检测。

3. 食品分析的作用:控制和管理生产,保证和监督食品的质量:“眼睛”的作用,、为食品新资源和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探索等提供可靠的依据4.食品分析的步骤:问题的提出(目的与要求) 方法的选择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样品预处理成分分析分析数据处理评价与报告5. 分析过程成功与否决定因素: 分析方法的合理选择;样品的制备;分析操作的认真程度和准确性;对分析数据的准确计算和合理解释6.样品: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分析化学命名委员会将样品定义为“从交付和选择的大量物质中以某种方式取出的与整体物质具有相同性质的一部分物质”7.采样: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作为分析样品,这项工作称为样品的采集,简称采样8检样:由组批或货批中所抽取的样品9.原始样品:将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10.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按照规定方法经混合平均,均匀地分出的一部分。

分三份:全部项目检验;复检样品;保留样品11.正确采样所需遵循的原则(1)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2)采样方法要与分析目的一致;(3)设法保持样品原有的理化指标,避免预测组分发生化学变化或丢失;(4)防止带入杂质或污染;(5)采样方法要尽量简单,处理装置尺寸适当。

12预处理原则:消除干扰因素完整保留被测组分使被测组分浓缩13.样品6种预处理方法:1.有机物破坏法(主要用于食品中无机元素的测定)紫外光分解法:是一种消解样品中的有机物从而测定其中的无机离子的氧化分解法,紫外光由高压汞灯提供,在(85±5)℃的温度下进行光解。

微波消解法:利用微波为能量对样品进行消解。

食品化学必备知识点[参考]

食品化学必备知识点[参考]

食品化学必备知识点[参考]
1.营养学基础知识: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的作用、摄入量等基础营养学知识。

2. 食品成分分析:包括食品成分分析的方法和相关技术,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等分析方法。

3.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蛋白质的结构、种类、功能和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4. 脂质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脂质的结构、种类、功能和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5. 食品添加剂:包括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应用范围、安全性等方面的知识。

6. 食品营养强化:包括食品营养强化的原理、方法和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7. 食品储藏和保质期:包括食品在储藏和运输过程中的易变质因素、储藏方式、保质期等方面的知识。

8.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包括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中在不同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其机理。

9. 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卫生、食品灾害和突发事件应对等方面的知识。

10. 食品质量控制:包括食品质量标准、抽样检测、质量改进等方面的知识。

速食食品知识点总结大全

速食食品知识点总结大全

速食食品知识点总结大全引言在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更加依赖速食食品。

速食食品因其方便快捷、口味鲜美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然而,由于速食食品的加工工艺、原料选择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使得速食食品引发了一系列健康问题。

因此,了解速食食品的知识点,对我们健康的饮食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速食食品的定义、分类、制作工艺、健康问题以及饮食建议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提高公众对速食食品的认识,引导大家更加健康地选择食物。

一、速食食品的定义速食食品是指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准备好并且能够在不同地方方便消费者食用的食品。

它是在家庭或者其他烹饪场所进行加工的食品,同时也可以是由供应商提供的例如速冻食品、罐头食品等经加热后可以直接食用的食品。

速食食品通常以方便食用、快速制作、方便带走等特点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二、速食食品的分类根据速食食品的原料、制作工艺、加工方式等因素,速食食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快餐类:包括汉堡、炸鸡、比萨饼等,这类食品通常是在餐厅或者快餐店直接购买食用的;2. 方便食品类:如方便面、速冻食品等,这类食品是通过加热或水煮等简单方式即可食用;3. 零食类:如薯片、巧克力、饼干等,这类食品通常是作为零食食用的;4. 预包装速食品:速食沙拉、速食饭等,这类食品通常是预先包装好,只需加热即可食用。

三、速食食品的制作工艺速食食品的制作工艺通常包括原料选择、加工工艺和包装等环节。

这些环节对速食食品的质量、口感、营养价值等都有重要影响。

1. 原料选择:速食食品的原料选择直接影响着食品的品质。

通常来讲,速食食品的原料选择较为重要,对于安全、营养等方面都有一定要求。

2. 加工工艺:速食食品的加工工艺通常包括食材准备、腌制、调味、烹饪等环节。

这些环节对于速食食品的口感、味道、香味等具有重要影响。

3. 包装:速食食品的包装对于其保存期限、产品形象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好的包装设计可以有效地保护食品,同时也能够提升产品的销售量。

食品营养学知识点

食品营养学知识点

食品营养学知识点一、重要概念1.消化与吸收2.内因子3.营养4.营养素5.空卡6.营养价值7.基础代谢8.基础代谢率9.适应性生热作用10.呼吸商11.氧热价12.氮平衡13.低聚糖14.血糖指数15.脚气病16.糙皮病17.坏血病18.克山病19.夜盲症20.表观消化率21.完全蛋白22.半完全蛋白23.不完全蛋白24.蛋白质互补25.氨基酸分26.功效比27.限制性氨基酸28.条件必需氨基酸29.必需脂肪酸30.欧米伽3脂肪酸31.生物价32.蛋白质功效比33.食物的热效应34.膳食纤维35.膳食指南36.DRI37.UL38.体质指数(BMI)39.自由基40.营养强化41. 营养素标准二、重要问题:1.维生素的种类主要功能及缺乏症2.人体必需矿物质的种类主要功能及缺乏症3.不饱和脂肪酸的保健作用4.低聚糖的保健作用5.影响钙吸收的主要因素6.学龄儿童的特点和营养问题7.老年人的营养特点和食品要求8.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营养要求9.蛋白质营养评价体系的内容及各自的优缺点10.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及功能11.衰老的自由基理论及其预防对策12.蛋白质互补的原则及其原理分析13.DRI体系的内容及特点和应用注意事项14.食品中的主要致癌成分的来源成因与及对策15.影响食物钙吸收的主要因素16.影响铁吸收的主要因素17.孕妇的营养生理特点18.孕妇膳食及食品的营养要求19.试述母乳喂养的优点20.地中海饮食的特点及其优点分析21.中国居民的营养现状及改进措施22.2016版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的详细内容23.基础代谢率的影响因素24.膳食纤维的保健功能及作用原理25.试述蔬菜和水果的营养特性和异同点26.谷物和豆类的营养特点及其互补原理27.三大宏量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过程。

食品分析知识点整理

食品分析知识点整理

第一部分绪论一、食品分析概念、性质:专门研究各类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价食品品质及安全性的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学科。

食品分析的任务: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各种科学技术,对食品工业中的物料(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副产品等)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和有关工艺参数进行检测。

食品分析的作用:●帮助人们认识食品的物质组成,结合营养学、毒理学和生物化学的知识食品营养及安全成分。

●控制和管理生产,保证和监督食品的质量。

●为科研与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营养成分:水分、灰分、矿物元素、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与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二、食品分析方法:感官检验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分析法、酶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类。

灵敏度低,误差小,常量组分的分析。

定量分析:解决这种组分含有多少的问题,是食品分析的基础。

包括重量法和容量法。

重量法:测水分、灰分、脂肪、果胶、纤维等。

容量法: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络合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

仪器分析法: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通过光电仪器来测定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

包括物理分析法和物理化学分析法。

灵敏度高,误差大,微量或痕量组分分析。

物理分析法:通过对某些物理性质如密度、粘度、折光率、旋光度、沸点、透明度、比重等的测定,求出食品中被测组分的含量。

物理化学分析法:常用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

生化分析法:以生化反应为定量基础。

酶法、免疫分析、受体分析法。

超微量分析——样品中组分PPM ——parts per million (10-6)(mg / kg )或(mg / L )PPB —— parts per billion (10-9)PPT —— parts per trillion (10-12)第二部分食品分析基础知识一、采样原则:代表性、典型性、适时性。

典型性适用于:污染或怀疑污染的食品;掺伪或怀疑掺伪的食品;中毒或怀疑中毒的食品。

食品分析知识点

食品分析知识点
e.含水量﹥16%的谷类食品,采用两步干燥法。如面包,切成薄片,自然风干15~20h,再称量,磨碎,过筛,烘干。
常压干燥法:
时间较长,在100~105℃下失去的是挥发性物质的总量,而不完全是水。
3)不适于含挥发性组分的样品和高温易分解的样品,不大适宜胶体食品以及高脂肪和高糖食品或含有较多高温易氧化、易挥发物质的食品。
⑤与碘有呈色反应(是碘量法的专属指示剂)
粗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少量含N物。集中存在于谷类的麸、糠、秸杆、果蔬的表皮等处。
纤维素——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聚合物,由β—1,4糖苷键连接,人类及大多数动物利用它的能力很低。不溶于水,但能吸水。
总糖是麦乳精、糕点、果蔬罐头、饮料等许多食品的重要质量指标。
总糖的测定通常是以还原糖的测定方法为基础的,
在营养学上,总糖是指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的糖类物质的总和,包括淀粉。这里所讲的总糖不包括淀粉,因为在测定条件下,淀粉的水解作用很微弱。
淀粉的作用
稳定剂——雪糕、冷饮食品
增稠剂——肉罐头
胶体生成剂
第四章食品的物理检测法
根据食品的物理常数与食品的组成及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检测的方法称为物理检验法。
物理检验法是食品分析及食品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检测方法。
简单、便捷
可以了解品质的纯度或掺假情况
2、物理检测的几种方法:相对密度法、折光法、旋光法、热分析技术
3、旋光度——当偏振光通过光学活性物质溶液时,偏振面旋转的角度叫作该物质的旋光度
食品分析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采样之前应做哪些准备?如何才能做到正确采样?
食品分析的一般程续: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成分分析;分析数据处理;分析报告的撰写。

食品分析易混淆知识点之二

食品分析易混淆知识点之二

二乙硫代氨甲酸钠比色法测Cu含量,Cu2+与二乙硫代氨甲酸钠生成棕黄色络合物。

没食子酸乙酷比色法测定饮料中茶多酚时,采用5%的提取液进行比色咖啡碱广泛分布于茶树体内,在茶叶中大致的质量分数为2%~5%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约为2%~5 %左右活力高的麦芽,其浸出液应有4.0~4.5% 的浸出物葡萄酒、果酒的发酵要求醪液的PH值为3.3~3.5,酵母才能正常发酵。

用压力表法测瓶装啤酒的二氧化碳含量时,同一样品的两次平行测定值之差不得超过0.02% 用漏斗法测定大麦的发芽势,从浸渍大麦开始至72小时后,可计算其发芽势。

通过SSW0.500/0.315mm的试验筛验证的粉碎麦芽,粗粉麦芽筛过粉占总数的25%±1%用以测定糖化力的麦芽浸出液制备时,称取20.00g细粉麦芽样品(淡色)放入糖化杯中,将糖化杯放入40℃水中水浴,并在不断搅拌下保温1小时。

采用饮料中钾、总磷、氨基酸态氮、L-脯氨酸、总D-异柠檬酸、总黄酮6种组分的实测值进行计算的方法来测定饮料中果汁的质量分数,适用于测定果汁的质量分数≥0.025的饮料。

漂白粉乳状液可消毒地面、厕所、排泄物等一般应用浓度是多少10-20%新洁尔灭用于皮肤表面消毒的常用浓度是0.05~0.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酒花的总苦味质时,其萃取液的吸光度应在0.6-0.7 之间,若不在此范围,应选择适当的称样量。

.硬质糖果中菌落总数不得超过750个/g(GB967801-94)。

国家标准GB7099-2003要求热加工糕点霉菌数不得大于100个/g。

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ml(g)检样中所含的菌落总数。

滴定分析中,一般要求滴定误差是小于等于0.1%测定菌落总数的培养时间是48±2h水产品菌落总数测定,培养温度为30℃±1℃在检验肠道细菌时应将培养物置36±1℃培养。

.菌落计数时,菌落数在100以内,按其实有数报告,大于100时,采用2位有效数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绪论1.食品分析的概念、性质、任务和作用食品分析概念:专门研究各类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价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食品分析的性质:是一门包括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多学科科学。

食品分析的任务:运用物理、化学、生化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各种科学技术,对食品成分及其性质进行检测。

控制和管理生产过程,为新工艺、新技术、新资源、新产品的开发提供数据食品分析的作用:1.保证原料质量2.掌握生产过程情况、决定工艺条件3.控制产品质量4.进行经济核算的依据5.进行科研工作的手段2.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理化分析、生化分析等概念的含义化学分析法是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类。

♦定性分析:解决含有何种组分的问题♦定量分析:解决这种组分含有多少的问题仪器分析法: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它是根据在化学变化中,样品中被测组分的某些物理性质与组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测定的分析方法。

方法分类:♦光学分析法:吸收光谱法、旋光法、折光法等♦色谱分析法: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离子色谱等♦电化学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导分析法、电流滴定法等♦气体分析法:呼吸仪、瓶装啤酒中二氧化碳含量测定仪理化分析法(物理分析法):通过对某些物理性质如密度、折射率、沸点、透明度、比重等的测定,可间接求出食品中某种成分的含量,进而判断被检测样品的纯度和品质。

微生物分析法:微生物法的原理在于利用了微生物对于某些营养物质、药物等成分的特异性,根据微生物数量、生理状态等变化,采用比色、比浊、滴定的方法来定性、定量表征待测物的方法。

生化(物)分析法⏹生化(物):酶法⏹免疫分析(immunoassay)⏹受体分析法3.食品分析相关的几个国际组织: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AC)美国官方分析化学师协会(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gricultural Chemists,简称AOAC)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JECFA)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4.食品分析有关常识(1)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根据样品的用量及操作规模不同•常量分析: 试样质量大于0.1克;试液体积大于10毫升•半微量分析: 试样质量在0.01~0.1克之间;试液体积在1至10毫升之间•微量分析: 试样质量大于0.1~10毫克;试液体积大于0.01至1毫升•超微量分析: 试样质量小于0.1毫克;试液体积小于0.01毫升(2) 常量成分、微量成分和痕量成分-根据待测成分含量高低不同•常量成分: 大于1%•微量成分: 0.01~1%•痕量成分: 小于0.01%•注意:微量成分的分析不一定是微量分析,为了测定痕量成分有时取样千克以上。

(3)7.3 部分单位PPM ——parts per million (10-6) 单位:( mg / kg )或( mg / L )PPB —— parts per billion (10-9)PPT —— parts per trillion (10-12)(4)化学试剂的纯度国标试剂:该类试剂为我国国家标准所规定,适用于检验、鉴定、检测基准试剂(JZ,绿标签):作为基准物质,标定标准溶液。

优级纯(GR, Guaranteed reagent,绿标签)(一级品):主成分含量很高、纯度很高,适用于精确分析和研究工作,有的可作为基准物质。

分析纯(AR, Analytical reagent,红标签)(二级品):主成分含量很高、纯度较高,干扰杂质很低,适用于工业分析及化学实验。

化学纯(CP, Chemical pure,蓝标签)(三级品):主成分含量高、纯度较高,存在干扰杂质,适用于化学实验和合成制备。

(5)7.5 一些术语常用带刻度的玻璃仪器是在20℃条件下标注的。

分样筛——用来筛分体积大小不同的固体颗粒的筛子。

分子筛——具有均一微孔结构而能将不同大小分子分离的固体吸附剂。

“称取”——称至0.1g。

“精密称取”——必须按所列数值称取,精确至 0.0001g。

“精密称取约”——必须精确至0.0001g,可接近所列数值,不超过所列数值的10% 。

水用于配置溶液:蒸馏水或离子交换水。

用于配置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和标准液:二次蒸馏水。

配置溶液的试剂:配置一般提取液和一般试液:化学纯以上。

配置标准溶液:优级纯和基准级试剂。

未指明的溶液:均指水溶液。

5.食品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第二部分食品分析基础知识1.样品采集相关概念采样:在大量产品(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一定代表性样品,供分析化验用,这项工作叫采样。

检样:有整批食物的各个部分采取的少量样品称为检样。

原始样品:把许多检样混在一起为原始样品。

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处理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作分析用的称平均样品试样:从平均样品中分取供检验的样品为试验样品或检验样品,简称试样试验样品:由平均样品中分出,用于全部项目检验用的样品。

复验样品:留作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或分歧时复验的样品。

保留样品:对某些样品,要封存保留一段时间,以备再次验证的样品。

一.有机物破坏法测定食品中无机成分的含量,需要在测定前破坏有机结合体,如蛋白质等。

操作方法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

1.干法灰化原理:将样品至于电炉上加热,使其中的有机物脱水、炭化、分解、氧化,在置高温炉中灼烧灰化,直至残灰为白色或灰色为止,所得残渣即为无机成分。

优点:①此法基本不加或加入很少的试剂,故空白值低。

②因灰分体积很小,因而可处理较多的样品,可富集被测组分。

③有机物分解彻底,操作简单。

缺点:①所需时间长。

②因温度高易造成易挥发元素的损失。

③坩埚对被测组分有吸留作用,使测定结果和回收率降低。

2. 湿法消化原理:样品中加入强氧化剂,并加热消煮,使样品中的有机物质完全分解、氧化,呈气态逸出,待测组分转化为无机物状态存在于消化液中。

常用的强氧化剂有浓硝酸、浓硫酸、高氯酸、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优点:(1)有机物分解速度快,所需时间短。

(2)由于加热温度低,可减少金属挥发逸散的损失。

缺点:(1)产生有害气体。

(2)初期易产生大量泡沫外溢。

(3)试剂用量大,空白值偏高。

3. 紫外光分解法高压汞灯提供紫外光。

85±5 ℃,加双氧水。

4. 微波高压消煮器。

食品样品最多只要10分钟(2.5 MPa);其它方法:1. 高压密封消化法——120~150℃,数小时,要求密封条件高。

2.自动回流消化仪。

二.蒸馏法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种组分挥发度的不同而将其分离,叫蒸馏。

(一)常压蒸馏适用对象:常压下受热不分解或沸点不太高的物质。

蒸馏釜:平底、圆底冷凝管:直管、球型、蛇型注意:1. 爆沸现象。

(沸石、玻璃珠、毛细管、素瓷片)2. 温度计插放位置。

3. 磨口装置涂油脂。

(二)减压蒸馏适用对象:常压下受热易分解或沸点太高的物质。

原理:物质的沸点随其液面上的压强增高而增高。

(三)水蒸汽蒸馏适用于沸点较高,易炭化,易分解物质。

水蒸汽蒸馏是用水蒸汽加热混合液体,使具有一定挥发度的被测组分与水蒸汽分压成比例地自溶液中一起蒸馏出来。

三、溶剂提取法利用混合物中各种组分在某种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而是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浸提法溶剂萃取(LIE)溶剂抽提法超临界萃取(SCFE)固相萃取(SPE)微波萃取(MAE)超声波萃取(UE)(一)浸提法(从固体中萃取有效成分)用适当的溶剂将固体样品中某种待测成分浸提出来,又称“液——固萃取法”。

1. 提取剂的选择•由相似相溶原理选择•选溶剂沸点在45~80℃之间的,低,易挥发;高,不易提纯,浓缩,溶剂与提取物不好分离。

•选稳定性好的溶剂。

2. 提取方法: 1)振荡浸渍法2)捣碎法3)索氏提取法(二)溶剂萃取法(溶剂分层、液液萃取、抽提)1. 原理:用一种溶剂把样品溶液中的一种组分萃取出来,这种组分在原溶液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新溶剂中的溶解度,即分配系数不同。

•用于原溶液中各组分沸点非常相近或形成了共沸物,无法用一般蒸馏法分离的物质。

•新溶剂——萃取剂•(新溶剂 + 被溶解组分)——萃取相比重•(原溶液 + 被溶解组分)——萃余相不同2.方法:工业上用萃取塔实验室用分液漏斗3.关于萃取剂的选择:(1)萃取剂与原溶剂不互溶且比重不同。

(2)萃取剂与被测组分的溶解度要大于组分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对其它组分溶解度很小。

(3)萃取相经蒸馏可使萃取剂与被测组分分开,有时萃取相整体就是产品。

溶剂萃取法优点:操作迅速、分离效果好、应用广泛。

缺点:萃取剂往往易燃、易挥发、有毒。

(三)超临界萃取(SFE )• 利用超临界流体SCF 作为溶剂,用来有选择性地溶解液体或固体混合物中的溶质。

对溶质的溶解度大大增加。

• 超临界流体——流体的温度、压力处于临界状态以上。

常用CO2作为超临界流体(临界温度为31.05℃,临界压力7.37 Mpa ), 不可燃、无毒、廉价易得、化学稳定性好。

四、色层分离法又称色谱分离、色层分析、层析、层离法。

色层分析——使多种组分混合物在不同的载体上进行分离。

两相物质: 固定相 流动相样品要制备成液体或气体。

1. 按固定相材料及使用形式分类• 柱色谱——固定相装在色谱柱中• 纸色谱——层析滤纸为支持剂, 滤纸上结合水为固定相 。

• 薄层色谱(TLC )——将固定相粉末制成薄层。

• 气相色谱(GC )——流动相为气体。

• 液相色谱(HPLC )——流动相为液体。

2. 按不同的分离原理分:吸附层析、分配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一)吸附色谱——利用吸附剂对不同 组分的物理吸附性能的差异进行分离。

吸附力相差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固定相——固体吸附剂流动相——气体或液体温度 压力固体液体 气体流体C TAB(二)分配色谱——利用不同组分在两相中的不同分配系数来进行分离。

(溶解度的不同)固定相——固体支持剂(担体)+固定液流动相——气体或液体(与固定相不相溶)纸层析:纸是支持剂,结合水为固定相,溶剂作为流动相。

(三)离子交换色谱法——利用各组分与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和力的不同来分离。

•阳离子交换: R—H + M+X- —M + HX•阴离子交换: R—OH + M+X- R—X + MOH五、化学分离法(一)磺化法和皂化法用来除去样品中脂肪或处理油脂中其它成分,使本来憎水性油脂变成亲水性化合物,从样品中分离出去。

•适用范围:适用于处理油脂和含脂肪样品。

•特点:油脂被浓硫酸磺化或者油脂被碱皂化,油脂由憎水性变成亲水性,这时油脂中那些要测定的非极性物质就能较容易地被非极性或弱极性溶剂提取出来。

(二)沉淀分离法利用沉淀反应进行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