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爱情的研究论文
回归爱情的原质浅淡《诗经》中的爱情观及其当代价值
![回归爱情的原质浅淡《诗经》中的爱情观及其当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b0646b3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6.png)
基本内容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 不仅记录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情感经历,更包含了丰富的社会、道德和 人性的内容,为后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营养和艺术启示。在这份传承千年的 人类情感体验中,爱情是其中一个无法忽视的主题。
《诗经》中有很多描写爱情的篇章,这些诗歌以清新自然、真挚热烈的笔触, 描绘了古代人们的爱情观和情感世界。这些诗歌不仅揭示了爱情在人类生活中的 重要地位,也展示了爱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诗经》中,爱情被视为一种自由的情感,是人类内心深处自然而然的表 现。《诗经》中有很多描绘自由恋爱的诗歌,例如《周南·关雎》、《邶风·静 女》、《郑风·野有蔓草》等。这些诗歌通过赞美爱情的纯真、热烈和真挚,强 调了爱情的本质和意义。这些诗歌表达了对爱情美好和真实的追求,使人们对爱 情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诗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古老经典,其中的许多诗歌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 活观念和情感体验。在《诗经》中,爱情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它以各种形式和角 度展现出来。通过对《诗经》中爱情诗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们的爱情观。
首先,《诗经》中的爱情诗表现出了真挚的感情和坦诚的表达。这些诗歌用 朴实无华的语言,真实地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例如,《关雎》中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对鸟儿在河 洲上相互鸣叫的场景,引申出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之情。这种感情的表达直接而真 诚,没有任何掩饰和矫饰。
参考内容三
基本内容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 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 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 《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doc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doc](https://img.taocdn.com/s3/m/9f89e33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9.png)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doc《诗经》载誉古代细腻的爱情描写,仿佛把古人恒久的感情记录在了一百五十四首短古诗中。
它以其短小而富有诗情,在古代唱和着爱情的颂歌,而今其中大量记载的爱情言语仍留在华夏民族的精神范围之内,深入古今中外,为文学及爱情艺术宝库之一。
《诗经》体现的是传统的、精神的爱情形态,具有广泛的共性。
它的爱情都是以久别重逢及解除别离滋生的感情活动为基础的,以两性关系达到内心共振及心灵满足相融为标准,不仅有刚强宽容的爱情,而且有痴情美好的爱情,还有真挚含蓄的爱情。
在《诗经》中,女性的身份性格的代表典型是"洞房",古人把她比喻为一种天然的人偶,完全依靠其他人在社会中的某种是地位而又和别人有着深刻持久的爱情交往。
所以,"洞房"代表的性格特征是淡泊、温柔、慈祥,爱情心态有"固守、宽容、保护唯一爱人"的真挚与执着。
而男性的身份性格的代表则是"骊歌",其爱情心态则是一种优雅、尊重、力求完美、忠贞不渝的崇高之爱。
此外,《诗经》对"闺怨"这一古典爱情情绪也有详尽的刻画。
"闺怨"这一概念曾经给古今中外爱情很大影响,爱情关系中总会存在着矛盾,唯有当双边面对流转宽衣之时,分离还可以再回到理智平静的地步。
在《诗经》中,爱情的议论常常用抒情的文字流露出缠绵逐句,令人宛如身处温馨的爱情园地,让爱情变得更加精致,桃花源般的回忆又让人回想起痴缠的情意温情。
可以说,《诗经》中的爱情情景,既有一种古朴的乡野之气,也有一种精致的宫廷之豪,更有一种躁动不安的火焰芬芳,令文艺苑中的爱情变得荡气回肠。
古人通过繁复的形式地把两性爱情抒发出来,表达出对爱情深刻而持久的敬仰。
诗经鉴赏论文--浅谈诗经中的爱情(精选5篇)
![诗经鉴赏论文--浅谈诗经中的爱情(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3b3b8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c.png)
诗经鉴赏论文--浅谈诗经中的爱情(精选5篇)第一篇:诗经鉴赏论文--浅谈诗经中的爱情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创作,其中描写爱情的诗篇占了很大的比重。
《诗经》中的爱情诗,有的清纯而自然,有的热烈而浪漫,但也会有“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诀恋及婚姻不幸的痛苦哀怨。
杨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主要以诗经中爱情为主线,旁征博引,层层递进,带我们重游了古人的情感之路。
接下来我主要从爱情中的“相遇”,“相爱”再到“诀别”浅谈诗经中的爱情。
,相遇:伊人依新装,新颜欢心漾。
最喜欢泰戈尔的那首《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在古代的恋爱中是否亦如诗中所言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诗经·周南·关雎》)这首诗作者热情地表达了自己对一位窈窕美丽、贤淑敦厚的采荇女子的热恋和追求,表达了对与她相伴相随的仰慕与渴望,感情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现了男女之情的率真与灵动。
因此,孔圣人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有人说,在爱情方面,女方总是处于被动,即使有了心仪的人也无法表白,在古代是否真的如此呢?“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诗经·卫风·淇奥》)这首诗便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赞美了一个男子的容貌、才情、胸襟以及诙谐风趣,进而表达了对该男子的绵绵爱慕与不尽幽怀。
显然,在爱情方面女方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
落花如有意,流水情亦长。
记得,三毛曾说“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发现你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卫风·木瓜》)描述了古时候青年男女自由相会,集体相会、自由恋爱的美好,女子把香美的瓜果投给集会上的意中人,男子则解下自己身上的佩玉等作为定情信物回赠给心目中的那位姑娘。
《诗经》中的爱情诗研究(二篇)
![《诗经》中的爱情诗研究(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b1df2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6.png)
《诗经》中的爱情诗研究(二篇)《诗经》中的爱情诗研究 1一、《诗经》中的爱情画面描绘《诗经》分为大雅、小雅、国风等篇章,几乎在每一个篇章里都能找到与爱情婚姻相关的作品,比如在开篇的《关雎》一诗中,作者用直白的字词描写自己的相思之情,表达出自己对于“窈窕淑女”的追求之心,以至于“辗转反侧”、难以成眠,并表达出自己的愿景:希望有一天可以将她迎娶进门,共过美好生活。
与之类似的还有《诗经·卫风·氓》中的“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一句,将海誓山盟用平凡的语句加以描述,更突显了作者心中对于爱情的坚定。
在《诗经》的很多婚姻爱情题材的作品中,都写出了女子对于爱情的向往以及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描绘出了那时候的追求__爱情的困难,以优美的语句表达出了勇于追求爱情的高尚品格。
比如在《摽有梅》一作中,写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生活的渴望,诗作以相对直白的口吻大胆地进行描写,没有“爱你在心口难开”的那种羞涩,反而对爱情表现得十分直率。
在那个时代,女追男的场景十分少见,因为对于女子来说,想要直接对一个男子告白总会显得有些难以启齿,但是作品的女主人公已经无暇顾及这些世俗偏见,颇有些“爱要大声说出来”的意味。
后人评价这篇诗作,谓之“急婿也”。
二、《诗经》婚姻爱情诗的社会文化背景__的婚姻文化讲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多时候,年轻人的爱情都无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由此而引发的婚姻悲剧数不胜数,所以才有了那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以当前的眼光来看古时候的婚嫁文化,悲剧似乎不可避免,即使放到现在“有情人终成眷属”也多为一句空话。
然而《诗经》中的很多与爱情相关的作品,却敢于用最直接的字眼来描写一个女子对爱情的渴望,用悲情之句来表达心中的空虚,仿佛有穿越之感。
《诗经》中的诗作对于爱情心理的刻画十分逼真且细腻,特别是对于女子求爱心理、思念之情的描述更是“有血有肉”。
《郑风·子衿》中描写了一个女子在城阙等候她的心上人,那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绝美的告白,女子久等却未见心上人出现,焦急之情袭上面容,心中万分焦急又多了几分埋怨,这种细腻的刻画将女子对于爱情的渴望之心完整地表现出来,从字里行间就能看到女子的痴心。
关于《诗经》中的爱情诗研究
![关于《诗经》中的爱情诗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0c65a3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2.png)
《诗经》中的爱情诗研究关于《诗经》中的爱情诗研究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诗经》中的爱情诗研究相关资料,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经》中的爱情诗研究1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冲动,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自我选择。
感情冲动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自我选择。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从各方面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社会的真实面貌。
《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
形象生动得展示了当时男女的自由恋爱活动,描述了恋爱活动的整个过程,栩栩如生、耐人寻味。
一、《诗经》里的爱情是纯真的初恋《诗经》中的爱情诗,展示给我们的是人类美好的情感世界。
这里没有世俗的偏见,有的只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
这种淳朴、自然、浪漫的平等爱情,是汉以后爱情诗的矫揉造作所不能比拟的。
《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诗经》的开篇之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爱情诗,它向读者展示了一对相亲相爱的雎鸠,在河中小洲上关关地鸣叫求偶,此情此景触发起主人公对河边采荇姑娘的爱慕与追求,他反复地倾诉着自己内心缠绵难解的思慕之情。
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青年男女对美好婚姻的追求。
全诗比兴手法的运用十分高妙。
“关雎”一词,已广为流传,成为纯洁美好的爱情象征。
《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蕳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诗写的是郑国阴历三月上旬己日男女聚会之事。
阳春三月,大地回暖,艳阳高照,鲜花遍地,众多男女齐集溱水、洧水岸边临水祓禊,祈求美满婚姻。
论《诗经》中的爱情
![论《诗经》中的爱情](https://img.taocdn.com/s3/m/0339e06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8.png)
论《诗经》中的爱情论《诗经》中的爱情《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诗经》中的爱情,欢迎阅读!我国经典名著中描写爱情的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诗经》就是最为著名的作品,而在《诗经》十五“国风”中,有关爱情婚姻这个题材,占三分之一,这类诗歌异彩纷呈,绰约多姿。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类,共三百零五篇。
《诗经》都是周诗,它的产生大约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历时五百多年。
古人非常强调婚姻家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古代婚姻、家庭制度的发展变化,从群婚、对偶婚到一夫一妻制,是从蒙昧期、野蛮期到文明期到各个历史阶段相适应的。
进入阶级社会后,统治阶级认识到婚姻、家庭的重要意义,总要和各种权力干预婚姻与家庭。
下面让我们从诗经中的一些文章中去品味一下这种爱情的味道吧。
一、追求爱情《郑风·溱洧》就是反映仲春之月,令会男女的一篇诗。
郑国地处中原,三月已是暮春,草长莺飞,百花烂漫。
青年男女到溱洧水边游览,赏心悦目,倾吐胸怀。
这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欢乐插曲。
此诗,是从客观来抒写的,首先写溱洧春水之盛,点出了地点时间。
然后写士与女秉蕑而游,点出了士与女的踏青,不单纯是浏览风光。
一方面是执蕑而拔也邪恶,另一方面也暗示出要趁此机会追求爱情的欢乐,这一点从诗的下文就可以理解了,这是合乎生活实际与情理的。
再写士与女相劝诱的对话,是那么朴实、真挚、和谐、活泼、富有生活情趣。
最后又写士与女无拘无束地互相调笑,谈情说爱,不仅作了感情的交流,而且“赠之以芍药”。
这确是一幅出色的士女踏青图,生动活泼,跃然纸上。
二、相思之情爱情,有时发自单方面的。
一个男子看到汉水上的游女,心往神驰,却又可望而不可即,有说不尽的爱慕、烦恼、怅惘,于是写出了《汉广》这样的诗。
此诗的第一章,用“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起兴,也寄寓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情思。
撷品《诗经》中的爱情诗论文
![撷品《诗经》中的爱情诗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f67563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8.png)
撷品《诗经》中的爱情诗论文撷品《诗经》中的爱情诗论文摘要:《诗经》现存的三百多篇作品中,爱情诗不仅数量多且内容十分丰富,集中反映了先民社会人们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尤其是对情爱的理解和表达,对后世文学创作及积极健康情爱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诗经爱情诗情爱《诗经》中的一些爱情诗,如果细读,其实是对情爱的深刻体会和理解,以至纯、至真、至美表达了对爱的追寻过程,从憧憬到初恋、从热恋结婚、从分别到思念、从甜蜜到遭遗弃的婚姻生活的全过程,在《诗经》里的爱情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且这种表现从艺术情感来说是真挚、动人、无邪不造作的。
无论男女对爱的理解和表达都展现出上古人们的情爱观,婚恋观,对后世文学创作及国民性格的塑造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至纯至美的追寻自古人们对真爱的追求是身与心的集中坦露,其中味道五味杂陈,酸涩苦甜只有全心的投入和真挚的付出才能深刻体会,正如这首《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濉K蒌Т又,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b。
诗中营造了一个秋水凄迷的早晨,芦苇苍苍,露水盈盈,主人公在河畔徘徊,深情凝望寻找河对岸的“伊人”。
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
但是秋水盈盈,烟波浩淼,主人公万般尝试,意中人总是可望而不可及。
这画面,营造了一种清虚寂寥,而且略带凄凉哀婉色彩,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情和空虚怅惆的情致。
虽然主人公的心情我们难以确切描摹,但是可以很肯定是这位主人公是真心爱慕着意中人,非常执着,非常谨慎,我们读到的是真。
比《关雎》表达的感情要相对含蓄。
《关雎》中男主人公对心上人的追求是热烈直白、大胆奔放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但这首宛如女神一样在主人公心中,表达的很含蓄也很在乎,对主人公心理的描摹通过一连串的比拟,显露忐忑、期待又无所适从的感觉。
《诗经》中爱情的研究论文
![《诗经》中爱情的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bbede59b0717fd5370cdc3c.png)
周代,礼教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尚少禁忌,所谓:“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周礼·媒氏》)在《诗经》中有许多男女恋情诗,而恋人之歌,多集于《国风》。
风即指音乐曲调,国是地区、方城之意,“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国风》取材于各地的民间歌曲,反映了当时各地的民俗风情。
而男女恋情,人之天性,所以在《国风》中也颇多涉及。
《诗经》第一首便是以爱情为题材的诗歌《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以《关雎》为始篇,例来众多注家的评价多为淑女以配君子,说明在我国古代爱情便成为了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毛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至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歌由内心的感发所产生,而爱情是人类最纯真的感情表露,也是最值得用诗歌来歌颂的.《诗经》中的爱情诗类型多种多样,涉及到爱情的酸酸甜甜:有写幽会亲昵的《邶风·静女》,有写情侣春游的欢快的《郑风·溱洧》,有写两情野合欢娱的《召南·野有死麕》,有写饱含思念的《王风·采葛》,有写情女想情郎的《郑风·子衿》,有写情侣闹别扭的《郑风·狡童》,有写意中人不可求空余恨的《周南·汉广》,有写表现意中人难以亲近的《秦风·蒹葭》,有写失恋苦涩的《召南·江有汜》,有写遭到家长干涉的《郑风·将仲子》,还有反抗家长干涉的《王风·大车》。
从以上的这些列举中我们可以看出,《诗经》中的爱情诗广泛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快乐与挫折痛哭,在阅读中我们能够体会出诗歌中充满坦诚、真挚的感情。
在爱情诗歌中很多是用女性的口吻来写的,她们对于爱情的追求是大胆的而且热烈的,这也许是因为那时古朴的民风使然吧。
论《诗经》中的爱情观
![论《诗经》中的爱情观](https://img.taocdn.com/s3/m/c37bc39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18.png)
论《诗经》中的爱情观《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重要经典,其中涵盖了丰富多样的主题,包括爱情。
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爱情的理解与表达。
本文将探讨《诗经》中的爱情观。
《诗经》中的爱情观流露出一种朴素而真挚的情感。
诗集中有许多描绘男女之间亲密关系的诗歌,如《邶风·静女》和《史风·九罭》等。
这类诗歌常通过描绘男女之间的互动和爱意,来展现出古代人们的爱情观。
在《静女》中,诗人描述了一个安静温柔的女子,他对她的赞美和思念溢于言表。
这首诗歌表达了一种纯粹而无私的爱情观,即使在现代人看来,这种爱情也是美好而值得追求的。
《九罭》则是一首叙述男子对女子的倾慕之情的诗歌。
男子以一种细腻而真诚的方式来吐露出自己的爱意,这种爱情观注重了对另一半的欣赏和尊重。
除了描绘男女之间的爱情,还有一些诗歌专注于家庭中的爱情关系。
比如《邶风·绸缪》和《豳风·丘中有麻》等,这些诗歌展现了家庭中的深情厚意和相互扶持。
《绸缪》中,诗人形容了一个家庭和睦的温暖画面,描绘了妻子辛勤的勾缝丝帛的场景,表达了对妻子的爱和对家庭幸福的追求。
在《丘中有麻》中,诗人以自己的体验描写了父亲对子女的深沉爱情。
这首诗歌表现了父母对子女无私的关怀和期望,以及对子女幸福未来的祝福之情。
此外,有些诗歌借用自然景物来表达爱情观。
比如《国风·郑风·葛生》描绘了一个爱情的故事,通过对葛藤和爱情的类比,来表达诗人对爱情的追求和珍视。
《葛生》中,诗人借用葛藤的形象来比喻爱情的纠缠和坚韧不拔。
这种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爱情观的手法,增添了诗歌的韵味和层次感。
在《诗经》中,爱情观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既有对男女爱情的描绘,也有对家庭爱情的描绘,还有对自然中爱情的类比。
这些诗歌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理解,也给现代人们以启示与感悟。
总之,《诗经》中的爱情观展现了一种朴素而真挚的情感,无论是男女之间的爱情,还是家庭中的深情厚意,都表达了古代人们对幸福与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论《诗经》中的爱情观
![论《诗经》中的爱情观](https://img.taocdn.com/s3/m/fb462e2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0.png)
论《诗经》中的爱情观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其中反映了丰富的生活与情感。
在《诗经》中,爱情观表现得深邃而多样化。
首先,在《诗经》中,爱情被描绘成一种美好而纯洁的情感。
许多诗篇中都描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倾慕和互有所爱。
比如《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表达了男女双方互相思念、互相思念的情感。
在这些诗篇中,爱情被描绘成一种纯洁的感情,没有丝毫的猥亵或狂热。
这种爱情观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美好而无暇的情感境界。
其次,爱情在《诗经》中也表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的色彩。
与纯洁而无暇的爱情相对应的是《诗经》中描绘的一些现实问题。
例如,有许多诗篇反映了社会等级差异对爱情的限制,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真爱时所面临的实际困境。
一些诗篇描述了贵族与平民的爱情,强调了权力和地位对于爱情选择的重要性。
这种现实主义的爱情观在《诗经》中被描绘得深入而真实,表达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爱情的矛盾和追求。
另外,《诗经》中的爱情观也展示了一种执着和坚贞的态度。
许多诗篇中描写了情侣或夫妻之间因为分离而产生的思念之情。
在这些诗篇中,爱情被描绘成一种无法避免的宿命,即使在困难和分离的环境下,情侣们也保持着对彼此的忠诚和执着。
这种执着和坚贞的爱情观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对于爱情的珍视与坚持。
综上所述,《诗经》中的爱情观是多维度的,既有纯洁而无暇的表达,也有现实主义的色彩,同时还有对于执着和坚贞的追求。
这些不同的爱情观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爱情的不同认识和体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爱情世界。
论文《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优秀范文五篇)
![论文《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6fba2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b.png)
论文《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论文《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论文提纲论题:《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
论点:通过对《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的分析,论述其中爱情、婚恋诗的主要内容及其表现出来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婚恋风俗。
这些诗歌表现出了我国古代人民那种真挚纯朴的思想感情和对幸福爱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干涉婚姻的反抗。
论证过程:一、论述《诗经》的价值与地位;二、简介《诗经.国风》;三、分析《诗经.国风》中爱情、婚恋诗的主要内容及其表现出来的婚恋风俗,对待爱情的正确态度。
附参考书目论《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诗经》是我国五千年文化长河中的伟大的作品,是我们的祖先在劳动、生活和情爱中创作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之间的305篇作品。
根据其用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韵律和谐,优美质朴,内容丰富多彩,在这其中爱情、婚恋方面的诗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这些诗歌意境优美,读来朗朗上口,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广为流传。
朱熹在《诗集传》中写道:“凡诗这风者,多出于里巷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男女言情,在《诗经.国风》中,爱情婚恋几乎占了三分之一的比例,大约60多首。
在其他部分也存在,因此,可以说《诗经》是一部五光十色的婚恋风俗画。
古人为什么把爱情、婚姻当作头等大事呢?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一个家庭都依靠夫妻来战胜灾害。
婚恋之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所谓“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
性爱特别是在最近八百年间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和地位,竟成了这个时期中一切诗歌必须环绕的轴心了。
”(恩格斯《路得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就是《诗经》中婚恋诗甚多的基本原因。
《诗经》中的恋诗描写了男女间这种“最天然的关系”的历程。
《诗经》爱情观研究及文学影响范文
![《诗经》爱情观研究及文学影响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2390c4cf524ccbff021840e.png)
爱情作为人类的美好情感之一,是文学作品中历久弥新的永恒话题,从古至今,无数的文学作品歌之咏之。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反映爱情的诗歌就占有很大的比重。
可谓是文学作品中表现爱情的滥觞之作。
通过对《诗经》中爱情诗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诗经》时代人们的爱情观。
爱情观就是人们对待爱情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人生观的组成部分。
对于《诗经》中的爱情观,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剖析,一是理想爱情的标准,二是面对爱情受挫时的态度,三是择偶标准。
进而分析《诗经》时代人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和看法。
在此基础上再简要分析产生这种爱情观的原因和对后世的影响。
一、《诗经》中的爱情观剖析1、理想爱情的标准1.1自由大胆、热烈率真《诗经》中的爱情诗在很多情况下都表现了一种对自由恋爱情的追求,大胆、热烈、率真。
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能够自由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尤其是对女性,没有后来封建社会时期的种种严格的束缚。
《郑风·野有蔓草》就讲述了一个邂逅的爱情故事,“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在仲春之时,主人公邂逅了一名眉清目秀的女子,二者情投意合,一见钟情,最后“与子偕臧”。
《周礼·地官·媒氏》中说:“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郑风·溱洧》则更是详细的描绘了阳春时节青年男女相会踏青的场面,这在当时是一种风俗,表明是允许自由恋爱的。
《召南·摽有梅》中则更是塑造了一个内心火热,期盼爱情的女子形象。
“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追求我的小伙子,趁着这美好的时光,快与我相会”,十分强烈的表达了女性在内心深处对情感寄托的欲求。
这是何等的大胆与热烈,甚至在今天,也并非所有的女性都能够这样热烈,率真的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
诗经中理想爱情模式研究
![诗经中理想爱情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57af20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0.png)
诗经中理想爱情模式研究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含了大量关于爱情的主题,它们反映了周代人民对于理想爱情的期待与向往。
本文将从《诗经》中深入探讨古代人民的理想爱情模式,以此窥探他们的情感世界。
诗经中的爱情诗歌,主要表现在对忠贞不渝、白头偕老的向往。
例如《邶风·击鼓》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表达了对永恒爱情的渴望。
这种爱情模式强调的是一种责任和承诺,是对伴侣的深深承诺和守护。
理想爱情模式中的纯洁与尊重也是重要的元素。
例如《周南·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这里用桃花比喻新娘的美丽,希望新人的家庭美满,同时也暗示了夫妻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纯洁无暇的爱情。
对于情感的坦诚和沟通,也是理想爱情模式的一部分。
《郑风·褰裳》中的“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直接而热烈地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思念,展现了情感的直接与坦诚。
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诗经》中也有对失恋和痛苦的表达,这些诗歌同样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与坚持。
例如《召南·江有汜》中的“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
不我以,其后也悔。
”表达了女子对失恋的痛苦与无奈,但也暗示了她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诗经》中的理想爱情模式是复杂而多元的,它包含了忠诚、尊重、坦诚、沟通以及对失恋的坚持等多个方面。
这些诗歌不仅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情感世界,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古人思想观念的重要视角。
浅论《诗经》中的爱情观
![浅论《诗经》中的爱情观](https://img.taocdn.com/s3/m/5b627a2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d.png)
浅论《诗经》中的爱情观爱情一直是人类所追求的美好情感,而要究其本质人们往往却难以回答,但正是这种晦涩难明的感觉又最撩人心扉,以致千百年来无数人竞相追逐探寻。
诗歌乃是我国从先秦时期开始便出现的文学形式,自此之后各代不绝,诗在唐朝发展到鼎盛时期,直到如今依旧深受人们喜爱。
诗歌高度集中地表现了社会生活和人类的精神世界,而爱情这一主题想必诗人不会错过,让我们去领略古代先民对于爱情的美好期许和向往。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向我们充分展示出先秦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境界。
《诗经》305篇中约50余首表现了相思相恋,占据了如此之多的篇幅也正表现了爱情本是人类的天性使然。
先秦时代的情感是那么的真挚淳朴,自然浪漫,犹如山花般烂漫,赤子般无瑕。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荐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荐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荐菜,左右笔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被冠于三百零五篇之首足见其重要性,而诗文的内容却再简单不过。
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了一个采摘荐菜的姑娘,随之便被姑娘的勤劳美丽所打动,从而生出强烈的爱慕之情,以致日夜思念难以入眠。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那样简单明了,酣畅淋漓。
我并不想从什么写作手法或象征意义去理解这首诗,妙龄少女怀春,翩翩少年钟情,大概应该算作人间永恒的主题,这本就是民间百姓创作出来的歌谣,所要表达的并非常人难以企及的伟大思想抱负,而是真实的生活体验,每个人都会体验到的人生经历。
爱情便是这样的经历之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自然的法则。
好男儿见到好姑娘砰然心动,好姑娘见到好男儿倾慕不已,这是最合乎自然,最合乎人性的冲动,反之才是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怪事。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情感,校园恋情更是难以忘怀的情节,原因无他,仅仅是发自内心单纯的爱慕,而这份纯粹却在生活的打磨之后再难寻踪迹。
作文《我眼中的诗经爱情观》
![作文《我眼中的诗经爱情观》](https://img.taocdn.com/s3/m/bbb0920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b.png)
作文《我眼中的诗经爱情观》
我眼中的《诗经》爱情观,就像那幅挂在墙上的古老画卷,颜
色鲜艳又带着岁月的痕迹。
那些诗句啊,就像是古人把心里的情感
都倒进去了,每一句都让人感受到他们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你知道吗,《诗经》里的爱情可不是那种随便说说的甜言蜜语。
它就像是那河边的雎鸠鸟,天天守着河流,心里只装着对伴侣的坚守。
这种爱情啊,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就是简单、真挚,
让人看了都感动。
有时候啊,爱情就像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里的场景,你
心爱的人就像那在水一方的伊人,看似触手可及,却又隔着千山万水。
但正是这种距离感,才让爱情变得更加有味道,让人忍不住想
去追寻、去守护。
当然啦,《诗经》里的爱情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候,爱情
也会让人感到无奈和辛酸。
就像那句“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
之故,胡为乎中露?”听起来都让人觉得心里堵得慌。
但这也正是
爱情的魅力所在啊,有甜蜜也有痛苦,这样的爱情才更加真实、更
加深刻。
而且啊,《诗经》里的爱情还追求自由和平等。
你看那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不就是说嘛,淑女和君子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爱情面前人人平等。
这种观念啊,放在现在也是不过时的。
总的来说,《诗经》里的爱情观就是那么简单、真挚、深刻,让人看了都忍不住想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诗经》中的爱情主题与情感表达
![《诗经》中的爱情主题与情感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9bcfe5a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b.png)
《诗经》中的爱情主题与情感表达引言《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集合,起源于西周时期。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爱情主题和情感表达,这些诗歌不仅展示了当时人们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追求,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点滴片段。
本文将探讨《诗经》中所呈现的一些典型爱情主题及其情感表达。
爱情主题之恋人相思在《诗经》中,恋人相思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爱情主题。
这种深切而忠贞的思念之情常被通过动人细腻的文字表达出来。
例如,《秦风·无衣》中写道:“无衣尔何以裹尸?三岁乃筲篚。
”这首诗抒发了女子对男子离去后苦苦地想念和等候。
通过描绘女子独自裸露身体、在寒冷中等待男子归来这一场景,展现出她深深执着和无私的爱。
爱情主题之相互呵护《诗经》中还有许多描绘夫妻之间相互关心和呵护的篇章。
比如,《卫风·硕人》中写道:“夜以继日,戴其乐也。
”这首诗表达了丈夫对妻子的关怀和宠爱之情。
通过描写男子白天工作加班、对妻子关照备至的场景,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和相互支持的重要性。
爱情主题之失去与伤感然而,《诗经》中也不乏表达失去爱人后所引发的伤感与悲哀的诗歌。
比如,《周南·桃夭》中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这首诗表现了女子对已逝男子深深的思恋之情。
通过描述女子回忆往事时内心的伤感与惆怅,展现了她对过去爱情美好时光的无尽留念。
情感表达之平凡日常除了典型爱情主题外,《诗经》还有许多描绘平凡日常生活中情感表达的诗歌。
例如,《鲁颂·扬之水》中写道:“扬之水,不流束缚。
”这首诗展示了人们对于自由与开放的憧憬与追求。
通过表达对清澈流水的向往与自然奔放精神的追求,体现出那个时代人们内心深处渴望自由生活的情感。
结论《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化重要遗产之一,其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爱情主题和情感表达。
从恋人相思到相互呵护,再到失去与伤感以及平凡日常,这些主题和表达方式都体现了古人对于爱情和情感的理解和态度。
《诗经》中的爱情主题探析
![《诗经》中的爱情主题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5cef9b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e.png)
《诗经》中的爱情主题探析简介《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国最早也是最重要的诗歌总集。
其中,爱情主题是《诗经》中一个重要而丰富的篇章。
本文将围绕着《诗经》中的爱情主题展开探讨,揭示古代中国人民对于爱情的理解与表达。
爱情在《诗经》中的表现形式1. 对象淡雅致远在《诗经》中,爱情往往表现出一种唯美而高贵的氛围。
例如,在《鹿鸣之什·采薇》这首诗中,男子以纯洁、崇高的心灵来赞美女子,对她心存敬意和追求。
2. 强调忠贞不渝爱情在《诗经》中被看作是一种承诺和契约。
男女关系亲密而坚定,并强调忠贞不渝的品质。
这种坚守和信仰成为了古代中国爱情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表达方式多样美妙《诗经》中的爱情表达方式多样且富有美感。
其中包括《国风·郑风·子衿》中花儿和蝴蝶之间的对话、《小雅·车辖》中通过车辆比喻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离别情感等。
爱情主题在《诗经》中的意义1. 揭示古代社会价值观通过研究《诗经》中的爱情主题,我们能够窥见古代中国人民对于家庭、婚姻和伦理道德的看法。
这些价值观念及其传承影响了后来文化的发展。
2. 体现人性和情感爱情是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它贯穿着各个历史时期。
通过《诗经》,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当时人们对于爱情所抱持的深沉思考和情感体验。
3. 启迪当代爱情观尽管年代久远,但《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歌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它们给予了当代人关于真挚、忠贞以及唯美追求等方面以启发,并使我们更加深入思考爱情的本质。
结论《诗经》中的爱情主题是古代中国文化的珍宝,其深刻而美妙的表达方式令人称赞。
通过研究和欣赏其中的爱情诗歌,我们不仅能窥见古代中国人对于爱情的理解与表达,也能从中领略到人性和情感的共通之处,以及当代爱情观念发展的启示。
试论《诗经》的爱情诗
![试论《诗经》的爱情诗](https://img.taocdn.com/s3/m/1431b07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8.png)
试论《诗经》的爱情诗摘要:《诗经》中以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占很大的比重,题材丰富,内容深刻。
有的反映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有的描写了恋爱者成功的喜悦和幽期密约的甜蜜、兴奋与不安:有的表现了遭遇波折的恋爱者相思的煎熬和离别的痛苦: 还有的反映了夫妻反目,女子被遗弃的情形。
同时《诗经》大量优秀诗歌为我们提供了极丰富的艺术营养,创造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诗歌复沓的章法和灵活的句式,增强了音乐美和节泰感。
《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辉煌的开始。
关键词:诗经:爱情诗: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形象的历史反映了两千五百年前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感情,《诗经》的题材相当广泛以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在《诗经》中占很大的比重,其中有不少情思优美、清新可喜、打动读者心弦的优秀之作。
下面,试谈一下这些爱情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一、《诗经》中爱情诗的思想内容《诗经》中很多诗篇为我们记录下了中国古代人们纯洁美好的爱情生活,多方面地反映了男女恋爱生活中各种情境和心理,这些爱情诗绝大部分体现了下层劳动者的纯洁、健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他们向往幸福、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质朴高尚的审美情趣。
其中有的作品透过爱情生活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对《诗经》中的爱情诗按内容归纳.大致有以下几类:1、反映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感情十分淳朴、热烈坦率。
例如:《诗经》中的头篇《周南·关》就是一首相思恋歌,诗中的主人公热恋着一位在河边采荐菜的姑娘,为了她竞至长夜无眠“辗转反侧”。
他写自己的相思之情是坦率的、大胆的,“寤寐求之”、“辗转反侧”,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愿望。
这种朴实的感情和大胆的表露,是只有民间情歌中才会有的。
这首诗是写男求女的,《诗经》》中写女求男的作品量更多,与男求女的作品同样好。
2、有的爱情诗描写了恋爱者成功的喜悦和幽期密约的甜蜜、兴奋和不安。
例如:《风静女》写情人幽会,把民间青年男女在一起时的那种天真活泼、互相逗趣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范文]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feb527e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8.png)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范文]第一篇: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范文]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古代北方文学之代表,对后世文学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收录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诗歌305 篇。
到了汉代,它的儒家权威地位再次被确定,成为《诗经》。
《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赋、比、兴”是独特的表达方式。
1、《诗经》中的爱情诗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文学创作永远的主题。
从远古时代至今日,关于爱情题材的诗文一直为中华民族喜闻乐见,追溯到《诗经》。
这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最为人称道的是《国风》中的爱情诗,它表现上古时代人们特有的爱情,展示了人们美好的内心世界。
《诗经》中的爱情诗,为我们留下不可磨灭的情感的光辉。
《诗经》中的爱情诗,包括男女之间的情歌、男女结合的婚嫁诗、弃妇诗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的诗,反映了人类早期青年男女对待爱情的做法、态度。
《诗经》中的爱情诗,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痛苦及坦诚、真挚的感情。
1.1《诗经》中对于爱情的描述:鲜明生动,带有几分羞涩《诗经》中的爱情诗,是祖国文学的宝贵遗产,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鲜明生动的内容,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诗一开头,向人们展现了一对相亲相爱的雎鸠,在河中小洲关关鸣叫求偶,此情此景触发诗人对河边采摘荇菜姑娘的爱慕与追求,他反复倾诉自己内心缠绵难解的思慕之情,“求之不得”一句,掀起了热恋中的波澜。
“寤寐思服”、“辗转反侧”逼真地描绘,更显得生动、鲜明,真诚可贵。
末章在诗人的想像中,实现了一对有情人结成伴侣的美好愿望。
这首古老的爱情诗,反映了当时青年男女对美好婚姻的追求,这首诗是爱情诗之祖,“关雎”成为美好的爱情象征。
《诗经》中的爱情诗,虽然写的是男女双方的热恋,不过恋爱的双方面对自己喜爱的人,总是带有几分羞涩,不知如何是好。
《陈风》中的一篇,就把双方又尴尬、又欢喜的时刻写得很逼真:“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缭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诗经》中的爱情主题与婚姻观念研究
![《诗经》中的爱情主题与婚姻观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d7135c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a.png)
《诗经》中的爱情主题与婚姻观念研究引言《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还提供了深入了解古代社会风俗和人们对爱情与婚姻的认识的窗口。
本文将探讨《诗经》中的爱情主题以及婚姻观念,以进一步了解古代中国的爱情文化。
爱情主题爱情是《诗经》中一个重要的主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人们对爱情的思考和追求。
在《诗经》中,有许多描写爱情的诗篇,这些诗篇赞美了爱情的美好和甜蜜,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爱情的向往和理解。
热烈的爱情早期的《诗经》中的爱情主题表现出浓烈的情感和热烈的渴望。
诗篇中常常出现男子对女子的深情告白,以及女子对男子的思念和期待。
例如《关雎》一诗中写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段诗描写了男子对于一位温柔美丽的女子的追求和表白。
对于爱情的痛苦在一些《诗经》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对于爱情带来的痛苦和挣扎的描写。
例如《王风·硕人》中描述了一个女子对于失去爱人的悲伤:“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君子于止,万福是遗。
”婚姻观念除了爱情主题,婚姻观念在《诗经》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论题。
通过对于《诗经》中婚姻观念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中国人对于婚姻的看法与态度。
婚姻的目的古代中国婚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繁衍后代和家族的延续。
《诗经》中反映了婚姻的目的是孕育后代、传承家族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例如《小雅·芗燕》一诗写道:“丰法饬饳,鬰及沣漕。
君子有齐,万邦翼翼。
”门当户对的观念古代中国婚姻观念中,门当户对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门当户对意味着婚姻双方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要相当。
这种观念在《诗经》中有所反映。
例如《小雅·车式》一诗中写到:“屡启屡同兮,不害老成。
”这段诗表达了婚姻中门当户对的重要性。
结论通过研究《诗经》中的爱情主题与婚姻观念,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中国人民对于爱情与婚姻的认识和追求。
爱情在《诗经》中被描绘为热烈而美好的,婚姻被视为延续家族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代,礼教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尚少禁忌,所谓:“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周礼·媒氏》)在《诗经》中有许多男女恋情诗,而恋人之歌,多集于《国风》。
风即指音乐曲调,国是地区、方城之意,“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国风》取材于各地的民间歌曲,反映了当时各地的民俗风情。
而男女恋情,人之天性,所以在《国风》中也颇多涉及。
《诗经》第一首便是以爱情为题材的诗歌《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以《关雎》为始篇,例来众多注家的评价多为淑女以配君子,说明在我国古代爱情便成为了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
《毛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至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诗歌由内心的感发所产生,而爱情是人类最纯真的感情表露,也是最值得用诗歌来歌颂的。
《诗经》中的爱情诗类型多种多样,涉及到爱情的酸酸甜甜:有写幽会亲昵的《邶风·静女》,有写情侣春游的欢快的《郑风·溱洧》,有写两情野合欢娱的《召南·野有死麕》,有写饱含思念的《王风·采葛》,有写情女想情郎的《郑风·子衿》,有写情侣闹别扭的《郑风·狡童》,有写意中人不可求空余恨的《周南·汉广》,有写表现意中人难以亲近的《秦风·蒹葭》,有写失恋苦涩的《召南·江有汜》,有写遭到家长干涉的《郑风·将仲子》,还有反抗家长干涉的《王风·大车》。
从以上的这些列举中我们可以看出,《诗经》中的爱情诗广泛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快乐与挫折痛哭,在阅读中我们能够
体会出诗歌中充满坦诚、真挚的感情。
在爱情诗歌中很多是用女性的口吻来写的,她们对于爱情的追求是大胆的而且热烈的,这也许是因为那时古朴的民风使然吧。
如《郑风·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思我,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子不思我,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读后给人一种民生纯朴的感觉,《诗经》里这一篇仅用短短几句对话,便把情人相戏的情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除了以女性口吻来写的以外,以男性口吻来写的诗也很能体现女性在恋爱中开爱的情趣。
如《邶风·静女》这首诗便以男子的口吻写幽期密约的乐趣: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可爱的姑娘按照约定在城角楼等他,也许为了逗着玩,他把自己隐藏起来,他来时见不着她,急得搔首踯躅。
等到他发现姑娘已经来了而且情意深长的带给他一些礼物时,便大喜过望。
幽静的城角,情侣来调情,一派温情脉脉的场景。
爱情的自然流露和表白充满了甜蜜,然而现实却给人们的感情增加了许多束缚。
在那个时代男女的婚姻大事已经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参与,不再是完全的自由的了。
《礼记·曲礼》中讲:“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
”《礼记·坊记》中有:“伐柯如之何?匪斧不克。
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艺麻如之何?横从其母。
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可见,那时对男女之
情已经有所限制了。
而具体到对女性而言,受到的束缚更多,既不愿舍弃情郎,又不敢违反父母的命令,《郑风·将仲子》就描写了这样一位为情所困的女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
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孟子·滕文公下》中写道:“丈夫生而愿为有官,女子考而愿为有宗,父母之心,人皆有之。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将仲子》里的这位女主人公害怕的也正是这些礼教。
对于仲子的爱和父母、诸兄及国人之言成为少女心中纠缠不清的矛盾,一边是自己所爱的人,另一边是自己的父母兄弟,怎么办呢?几多愁苦,几多矛盾,少女的心事又怎能说清呢?
《诗经》的爱情诗对于女性的描写是真实自然的,用“思无邪”来形容里面的感情真正是恰到好处。
另外,《诗经》作为一部古代的诗歌总集,里面记载的诗歌并非一时一地之作,而我们从这些爱情诗中也可以看出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民间的风俗是不同的。
对于一些诗歌的具体年代我们不甚清楚,但从整个历史的发展来看,古代的婚姻恋爱的风俗应该是一个由开放到保守的过程,各个诸侯国和不同的地区风俗也有所差异。
如评注者
常说“郑声淫”,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其实只不过郑国的诗歌多是大胆表露男女之情的诗歌,只是更大胆更热烈而已。
而从《褰裳》到《将仲子》,同为《郑风》又可以看到有所差别,前者更加开放,后者却顾虑重重,这也许是因为时间不同,也许是因为作者身份不同,但总体来看,当时的婚姻制度并非如后来封建时期有严格的规定,较之封建时期还是相对自由的。
《诗经》中的爱情诗为我们记录下了中国古代人们美好的爱情生活,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的风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其中几多甘甜,几多辛酸;而《诗经》用人民纯朴的语言酿造了古代先人们生活中美妙的酒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