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十一课诲人不倦word学案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十一课诲人不倦word学案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十一课诲人不倦word学案

古代的姓氏名字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姓氏,但在和“氏”的来历、作用其实是不同的。在原始社会后期的母系氏族阶段,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每个以母系血统为纽带的族群都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族群的称呼,这就是“姓”。所以甲骨文中的“姓”字从“女”、从“生”,就是表示“女所生”。同一个老祖母所生的后代,便是同姓。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新的区分,尤其在母系氏族阶段向父系氏族阶段转变的过程中,这种区分日趋明显。这种区分不仅取决于血缘的亲疏,还缘于地位的高低与财产的多寡。于是,在同姓的人当中,又有了不同的“氏”。最初的“氏”,大体上就是各个父系氏族的称呼或标识,也可以是该氏族的男性首领的称呼。后来,地名、官职名、祖先名等都可以作氏。

南宋史学家郑樵略序》中说:“三代(指夏、商、周)之前,姓氏一分为二,男子称氏,

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可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这里说明了姓和氏之间的关系,又表明了两者后来的演变和作用。到了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姓和氏便没有什么区别了。

孔子是宋国贵族之后,宋国是殷遗孔子本应姓“子”。他的先祖本以“公孙”为氏,到孔父嘉时,“五世亲尽,别为公祖,故后以孔为氏焉”。由此可知,孔子之“孔”,只是他的氏,而非他的姓。知道这一点,对于孔子之父孔纥(h 0,为什么又叫叔梁纥,就不难理解

了。

今天的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符号——名字。但在中国古代,“名”和“字”并不是一回事。

古人一般在出生三个月后,便要取名服传》:“子生三月,则父名之。”之所以要在三个月后取名,是因为“人生三月,目煦亦能咳笑,与人相更答,故因其始有知而名之”。也就是说,三个月大的婴儿,已略知世事,懂得与人交流,给小孩取名是交流的需要。

古人的名是小时候被长辈呼叫的,成尤其是晚辈仍直呼其名,便显得不敬,故“冠而字之,敬其名

也”(《仪礼士冠礼》)。所以自周代开始,一般的人不仅有“名”,而且还有“字”。如孔子名丘,字仲尼。《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就是说,当男子二十加冠时,表示其已成人,将要正式参加社交活动,或女子十五及笄当嫁时,就要在有了名之后,再加“字”。

如何呼名称字,古矩,特别是战国以后,成了一种严格的礼制。概言之就是:敬称、尊称、下对上称

字;自称、谦称、上对下称名。平辈之间一般称字,只有很熟悉的朋友才互相称名。不按此道,便被视为无

礼。这种礼仪至今仍然保留,尤其在文化人当中。

1. 字音字形

⑴不悱不发(f e) i ⑵贫而无谄.(ch an

⑶如切如磋.(cu °(4)闵子骞(mi n)

⑸举一隅(y Q⑹巧笑倩兮(qi 6

2. 重要词语

(1) 有教无类.:种类,类别

(2)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独立,一个人站在那里;趋,小步快走

(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想求明白而不得;悱,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样子

(4)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隅,方位,一般有四方;反,还复,这里指回过头来加以验证

(5) 女与回也孰愈.:较好,胜过

⑹吾与女,弗如也:赞同

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谄媚

(8)素以为绚兮:素,白色的底子;绚,色彩繁盛的样子

3. 通假字

(1)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通"智”,聪明

(2) 吾自卫反.鲁:通“返”,返回

4. 虚词用法

(1) 赐也何敢望回:疑问副词,怎么

(2) 天何言哉:疑问代词,什么

(3) 告诸往而知来者:之,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子贡

⑷闻斯行诸.:兼词,“之”“乎”的合音。之,指代听到的内容;乎,疑问语气词

5 ?词类活用

(1)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使动,使…… 相差很远

(2)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形容词用作动词,离开,保持距离

(3)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使动,促使........ 上前;使动,使...... 退缩

6. 特殊句式

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宾语前置

(2)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宾语前置

(3) 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宾语前置

(4) 天何言哉:宾语前置

7. 成语积累

⑴有教无类:对任何人都给予教诲,没有种类的区别。

(2) 诲人不倦:教育人极有耐心,不知疲倦。

(3) 举一反三: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

(4) 切磋:切,切削,加工玉器的方法。磋,磨,加工象牙的方法。比喻相互商量研究, ____________ 学习长处,纠正缺点。

(5) 琢磨:雕刻和打磨玉石。比喻相互商量研究,学习长处,纟纠正缺点。_______

(6) 述而不作:指只阐述他人学说而不创作。

(7) 信而好古: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

(8)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本课指《雅》《颂》各归适当的位置。

&名句积累

(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3)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4)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语段赏析

1.子曰:“ 有教无类。”

赏析孔子说:“ 对任何人都给予教诲,没有种类的区别。” 一视同仁没有区别是指不是指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有所区别的。在《述而》篇里,孔子曾经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凡是只要注意修饰外表,并亲自愿意送些薄礼前来求教的,我从来没有不愿意对其进行耐心教育的。从孔子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富有如冉有、子贡,贫穷如颜渊;贵族子弟如孟懿子,卑贱出身如仲弓;勤奋刻苦的如颜渊,懒惰贪睡的如宰予,这些人都成了孔门的弟子,并无贵贱亲疏的区别,这种追求教育公平的思想堪为当世之鲜,孔子应为后世楷模。

2.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赏析孔子说:“ 不到想求明白而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而不能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一方给他看而他不能联想到其他三方,就不再教他了。

“ 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

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地给予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

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启发想。由此可以看出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等做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指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仍可加以借鉴。

3.子曰:“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赏析孔子说:“传述而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姑且私下把自己比为老彭。”

“述而不作” ,反映了守的一面。如果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那么对古代的东西我们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这种思想在汉代以后开始形成古文经学派,“ 述而不作”的治学方式,对于中国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局限作用。

重点研读

1.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也,一方面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

答案“性相近也,习相天因素的作用,是反映论、实践论的观点;“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是先验论、天才论的观点。孔子重视教育,主张因材施教,认为“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以与人为善的态度鼓励“难与言”的乡人进步,这些都说明孔子在实践中基本是坚持反映论的。

2.说说你对孔子因材施教的体会。

答案首先是孔子对学生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论语》中表现这方面内容的材料很多,如第一课章,第六课章,第七课章、章,第十二课章、章、章,等等。再是孔子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品德和学业方面的教育培养。如本课章,是讲在个人品性修养方面的因材施教;第章,是讲在个人发展方向上的因材施教。再如孔子把重视道德修养视为好学,而子夏却把钻研具体知识视为好学,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孔子针对子夏这种偏向提醒他:“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些都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表现。

3.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

答案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主张与这种政治态度恰恰相应。所谓述,就是对古代礼乐以及反映这些礼乐的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而这正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恢复周礼的需要。

对述而不作的面几点分析:(1) 在述与作的关系上,作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各领域内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生活不断进步。因此,从总体来说,述而不作的

主张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2)但另一方面,述又是作的基础。创新

的前提是对前人成果的学习和吸收,离开这一点,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不可能获得成功。(3) 述不是对前人成果奉若神明、原封不动,而是根据时代要求和后来的认识对原有文化进行新的整理,在对资料的选择处理中渗透着整理者的观点和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述也是一种形式的作。

4.称谓是社交礼节的一古人对此尤其重视,什么时候称名,什么时候称字,什么时候称官职、地位,都有基本规则。主要决定因素是交际双方的尊卑,以及第三方相对于对方的尊卑。试对《论语》称谓情况作简单的归纳说明。

答案《论语》中的称谓规则:

(1) 孔子对弟子称名(第一课章)。

(2) 孔子在弟子面前自称称名(第一课章)。

(3) 弟子对孔子多称“夫子” (不论面称还是背称),少数时候称字(第十二课章)。

(4) 弟子在孔子面前自称称名(第十一课章)。

(5) 弟子在孔子面前称呼其他弟子时称名( 第十一课章,第十一课章,第十三课章) 。

(6) 弟子相互之间称字,自称称名(第十五课章)。

(7) 《论语者(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对孔子弟子通常称字,个别称子(第二课章,第六课章)。后一种情况为特例,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论语》的最后编纂者为有若和曾参的学生。

合作探究孔子长期从事教育活动,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将贵族享受的教育专利扩大到平民;他提出了一系列的论述,丰富了教育理论;他弟子三千,七十二贤……请以“走近孔子一一感知伟人的教育思想”为主题,进行一次探究活动。

提示作为一位伟大的对中国的教育史有着杰出的贡献,他虽然没有在《论语》中提出系统完备的教育理论,但《论语》中所展示的教育学说和教育方法,在人类教育理论中,仍是最光彩的一页。

探究第一步,摘录《论育弟子的片段描写以及孔子有关教育的阐述,搜集关于孔子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研究资料;购买或者借阅现代教育学的著作。

第二步,研读《论语》中的相关描写以及阐述,将其按照教育内容、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以及学习方法等进行内容分类,做好阅读笔记卡片。

第三步,研读现代教育学著作,了解现代教育所提倡的态度、方法以及教育要遵循的原则。

第四步,将卡片中归纳的内容与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比较,初步感知孔子教育理论的进步意义;然后研读有关的研究资料,进一步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

第五步,写一篇1 500 字左右的论文,总结自己的探究所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