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个体行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知觉与归因
四、归因与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 (一)归因 归因是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 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归因什么时候发生: 首先是有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时。 其次是出现负性事件时。 第三,对个体很重要,但不了解或者不肯定的事件发 生时。
第一节 知觉与归因
第一节 知觉与归因
(二)社会知觉中的若干效应 社会知觉效应主要是指的社会知觉偏差,也就是社会 知觉错觉,是指社会知觉过程中人们通常会出现的固 定倾向的认知偏差。 1.首因效应( First Impression ) 2.近因效应(Recent Effect) 3.晕轮效应( Halo Effect ) 4.刻板效应( Stereotyping ) 5.投射效应( Projection)
感觉是生理性的,而知觉是心理性的
第一节 知觉与归因
二、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 (一)知觉者的主观因素 (二)知觉对象因素
第一节 知觉与归因
(一)知觉者的主观因素 1.兴趣和爱好 2.需要和动机 3.知识和经验 4.个性特征
第一节 知觉与归因
(二)知觉对象因素 1.知觉对象特征 知觉对象的独特特征使知觉主体对其知觉具有选择性 ,这些独特特性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等和声音、强 度和高低等物理特性;还包括运动状态、新奇性、重 复次数等动态特性;还包括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2.知觉的整合规则 (1)接近律 adjacency (2)相似律 similarity (3)闭锁律 closure (4)连续律 continuity
第二章主要内容
2.1知觉与归因 2.2价值观与态度 2.3个性与行为
第一节 知觉与归因
个体心理过程

价值观

个性
特质
对刺激的 个人解释 ——认知
情绪 态度
行为 反应
第一节 知觉与归因
一、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知觉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 人脑中的反映。
第一节 知觉与归因
1.首因效应( First Impression ) 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 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 2.近因效应(Recent Effect) 近因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 深刻,对以后该人或物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
(二)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和自己行为原 因的理论。
经典的归因理论有: 海德的内外因归因理论 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 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等。
第一节 知觉与归因
1.海德的内外因归因理论 1958年由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F.海德提出。海德的归因 理论指的是行为原因归结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Internal causes)指的是个人倾向归因,包括情 绪、态度、人格、能力等; 外因(External causes)指的情景归因,包括外界压力 、天气、情境等。
第二章 个体行为
引入案例
沙漠里的旅行者,水壶里剩半壶水。悲观主义者想: 只有半壶水了,太惨了,我走不出沙漠了……于是他 可能浑身无力,真的走不出沙漠。而乐观主义者想: 还有半壶水,太好了,我一定可以走出沙漠!于是他 信心百倍,努力克服困难,也许就此走出了沙漠。 对于同样一件事情,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知 和判断,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态度,进而采取不同的行 动,形成不同的结果呢?
第一节 知觉与归因
3.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cube theory) 1967年由凯利(H. H. Kelley)提出。 (1)行为原因可分为三种:行动者、知觉对象、情境 。 (2)归因需要使用的信息为三种:
一致性信息,指行动者的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的行为 在这种情境下相一致。
一贯性信息,指行动者在其他时间和其他情境下, 这种行为是否发生。
第一节 知觉与归因
三、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含义 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也就是对人和社会群 体的知觉。 1.自我知觉 指对自己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观察和感知。 2.对人知觉 指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认识其情 绪和动机,包括行为、表情、态度、言语、礼节等方 面。 3.人际知觉 指对人与人关系的知觉。 4.角色知觉 指对人们社会角色行为的知觉。 5.因果关系知觉 指对所发生的特定事件的因果关系的 知觉。
首因效应一般适用于陌生人,而近因效应一般适用于 熟悉的人。因此,职场中的人应该注重给客户和合作 伙伴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而对于员工的评价也不能 仅凭突然一次的近期表现来做出。
第一节 知觉与归因
3.晕轮效应( Halo Effect ) 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 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就像月晕使月亮 的光芒扩大了一样,因此被称作晕轮效应。 4.刻板效应( Stereotyping ) 刻板效应是指对于某一类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 的看法。 5.投射效应( Projection) 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 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 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 。比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海德的内外因归因理论成为源自文库来归因理论研究的基础 。
第一节 知觉与归因
2.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achievement attribution model )
1972年由维纳(Weiner)提出,1979年加以扩展。 此模型认为,人们用于解释成败的原因可用三个维度 来进行分类和描述: (1)内因与外因 即是个人内在的原因还是个人之外的原因。 (2)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 即原因是长期稳定的还是经常变化的。 (3)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即原因是否在个人的控制范围之内。
第一节 知觉与归因
(三)知觉的情境因素 1.适应
适应是指由于刺激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 现象。 2.对比
对比是指同一感觉器官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 现象。 3.敏感化
敏感化是指在某些因素影响下感受性暂时提高的现象。 4.感受性降低
感受性降低是指在某些因素影响下感受性暂时降低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