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3章第2节DNA分子结构导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学案第3章第2节DNA的结构

高中生物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学案第3章第2节DNA的结构

第2节DNA的结构学有目标——课标要求必明记在平时——核心语句必背1.概述DNA结构的主要特点。

2.通过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过程的交流和讨论,认同交流合作、多学科交叉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3.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1.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①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②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③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排列在内侧。

2.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数=嘧啶碱基数,即A+G=T+C。

3.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DNA的任何一条链及整个DNA分子中都相等。

[主干知识梳理]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1.构建者: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

2.构建历程3.新模型的特点及意义二、DNA的结构项目特点整体结构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配对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排列在内侧并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三、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1.目的要求: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2.制作程序[边角知识发掘]1.下图为DNA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相应序号表示的物质或结构:①胸腺嘧啶;②脱氧核糖;③磷酸;④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⑤胞嘧啶;⑥腺嘌呤_;⑦鸟嘌呤;⑧胞嘧啶。

(2)脱氧核糖中的1′C是指与碱基相连的碳,5′C是指与磷酸基团相连的碳。

(3)从图中看出DNA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依据是:从双链的一端起始,一条单链是从5′端到3′端的,另一条单链则是从3′端到5′端的。

2.在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借鉴利用了他人的哪些经验和成果?提示:①当时科学界已发现的证据;②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的DNA衍射图谱;③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的研究成果: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

【教学设计】高中必修二教案《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

【教学设计】高中必修二教案《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

《DNA分子结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2节的内容,主要包括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及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三部分。

其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DNA结构、DNA复制以及DNA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遵循的重要原则。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学生学习和理解遗传学的基础知识;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保证了DNA具有多样性、特异性、稳定性的特征,它是学生理解生物的多样性、特异性、物种稳定性本质的物质基础。

●设计思路以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为主线,用提问、讲授并结合多媒体演示的方法再现科学家如何一步步通过不懈的努力总结出DNA分子的结构。

教学中通过科学家相关事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索的艰辛,树立起勇于挑战、不怕失败、团结协作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⑴识记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种类、碱基种类、元素种类。

⑵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

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⑴认识到与人合作的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的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奥秘中的重要作用。

⑵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3.能力方面⑴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⑵就科学家探索基因的本质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领悟模型方法在这些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2.教学难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物质?【情境导入】科学家在通过实验知道了DNA是遗传物质之后,又迫切得想知道DNA是如何储存遗传信息的?又是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的?要回答以上问题必须了解DNA的结构。

【新知探究】师讲述:2004年7月28日,“分子生物学之父”克里克在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8岁。

1953年4月25日,克里克和沃森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从而带来了遗传学的彻底变革,这一成就后来被誉为20世纪以来生物学方面最伟大的发现,更宣告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2019-2020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案:3-2DNA分子的结构

2019-2020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案:3-2DNA分子的结构

2019-2020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案:3-2DNA分子的结构一、教材的分析《DNA分子的结构》高中新课程标准(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基因和染色体上的关系”以后,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阐明遗传的本质。

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又是学习“DNA 分子的复制”以及“基因表达”等内容的重要基础。

二、学情的分析学生已掌握核酸及脱氧核苷酸的相关知识,懂得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加上我校是市属重点高中,而我任教的班级又是理科实验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比较强,具备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条件。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

2.能力目标:通过尝试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初步知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模型建构法,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家锲而不舍、执着追求、合作交流的科学精神;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四、教学重难点的处理本节课的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是让学生通过自我阅读课本后制作模型,这样可让其有感性认识。

之后,通过不同小组制作的DNA进行比较,诱导学生总结这些DNA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上升为理性认识。

五、教与学的方法拟定DNA分子是抽象的立体空间结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弱,但对新知识有较强的的探究欲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着力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适时地、不断地启迪、指导和帮助学生;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的活动中,和学生一起去体验“发现”的乐趣;学会将模型建构过程中获得的信息进行汇总,通过讨论和交流,初步得出结论;养成在学习活动中友好合作,资源共享的科学探究习惯。

《第3章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3章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DNA分子的结构》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2. 掌握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 了解DNA分子结构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二、作业内容:1. 简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并绘制简图。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DNA分子结构与遗传信息的关系,并撰写一篇短文。

3. 针对以下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总结讨论结果:a.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如何影响遗传信息的储存和传递的?b. DNA分子结构的变化可能对生物体的遗传特性产生何种影响?c. 为什么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对生物体的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确保准确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2. 作业形式可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绘图、论文、报告等;3. 小组讨论需确保每位成员积极参与,并记录讨论结果;4. 作业字数要求:简述DNA分子结构的简图不少于200字,短文不少于300字。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将基于作业完成质量、讨论参与度及回答问题的准确性;2. 评价方式将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五、作业反馈:1. 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指出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2. 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DNA分子的结构;3. 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和讨论参与度,评选出优秀作业,并给予适当奖励。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有机会应用所学知识,加深对DNA 分子结构及其与遗传信息关系等概念的理解。

作业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内容。

作业反馈部分将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DNA分子的结构。

通过评选优秀作业并给予适当奖励,我们希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此外,我们还将关注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和讨论参与度,以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困难,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DNA分子的结构》公开课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公开课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分析《DNA分子的结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三章第2节的内容,由DNA模型的构建、DNA分子结构的特点及制作DNA模型三部分内容构成,其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DNA复制及基因表达过程中遵循的重要原则。

而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更是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新课标教材的内容没有直接讲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而是在讲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之前,采取讲故事的形式,以科学家沃森、克里克的研究历程为主线,逐步呈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

然后通过学生动手尝试构建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

通过阅读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的故事,使学生不仅能自然地了解到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还能感悟科学家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善于利用前人的成果和与他人合作的品质。

2.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还有通过必修一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核酸的元素组成和基本单位等相关知识,这也为进入本章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1.阅读教材和小组讨论,再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

2.借助教具建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熟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3.比较所画的DNA平面结构图,概述DNA分子的特性。

三、教学重点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四、教学难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五、教学环节六、板书DNA的分子结构1.DNA分子双螺旋模型的构建历程2.DNA分子的结构特点3.DNA分子的特性。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学设计12:3.2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学设计12:3.2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

DNA分子的结构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DNA分子的结构》编写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2第3章第2节。

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在学习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时学习了DNA分子组成。

另一方面,本节内容是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认识基因的本质;又为后面基因的表达、生物的变异和进化进行了必要的知识铺垫。

教材没有直接讲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而是以科学家沃森、克里克构建DNA模型历程为主线,逐步呈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

这样使学生不仅能自然地了解到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和科研一般过程,还能感悟科学家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从而在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启示与升华。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认识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等相关知识,懂得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2、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他们的心智还不能有效控制其行为冲动,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所以教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DNA分子基本单位的化学组成;(2)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3)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算DNA分子的碱基比例。

(二)能力目标:(1)使学生掌握高效率学习方法进而提高解题能力。

如:比较法、类推法、示意图法。

(2)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即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挖掘学习的潜能。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教学难点: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浙江高中生物必修二学案第三章第二节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

浙江高中生物必修二学案第三章第二节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

1.DNA 是由四种不同的(A 、G 、C 、T)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2.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①脱氧核糖与磷酸相间排列在外侧,形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构成DNA 的基本骨架;②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是碱基对,排列在内侧。

3.DNA 分子中碱基之间一一对应,遵循卡伽夫法则 (碱基互补配对):A 一定与T 配对,A 和T 的分子数相等;G 一定与C 配对,G 和C 的分子数相等;但A +T 的量不一定等于G +C 的量。

依据卡伽夫法则可以确定是双链DNA 还是单链DNA 。

4.不同生物的DNA 碱基对的数目可能相同,但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肯定不同。

5.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

对应学生用书P491.DNA 的化学组成(1)基本组成元素:C 、H 、O 、N 、P 五种元素。

(2)基本单元:脱氧核苷酸。

(3)脱氧核苷酸分子组成: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 脱氧核糖碱基(A 、T 、G 、C )磷酸 (4)脱氧核苷酸的种类:①碱基组成: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

②种类: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DNA 分子的结构特点[巧学妙记] DNA 结构的“五、四、三、二、一”五种元素:C 、H 、O 、N 、P ;四种碱基:A 、G 、C 、T ,相应的有四种脱氧核苷酸;三种物质: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两条长链: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一种螺旋: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1.DNA 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的什么部位?提示:DNA 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有少量分布。

2.双链DNA 分子中,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有什么关系?提示:嘌呤碱基数=嘧啶碱基数。

3.每个DNA 片段中,游离的磷酸基团数是多少?磷酸数∶脱氧核糖数∶含氮碱基数的比例是多少?提示:(1)2个;(2)1∶1∶1。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教学案第3章第2节DNA的结构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教学案第3章第2节DNA的结构

第2节DNA的结构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概述DNA分子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通常由两条碱基互补配对的反向平行长链形成双螺旋结构,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遗传信息。

1.生命观念:说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

2.科学思维:思考在DNA分子中碱基的比例和数量之间的规律,总结有关碱基计算的方法和规律。

3.科学探究:动手制作模型,培养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1.构建者:沃森和克里克。

2.构建过程3.新模型的特点及意义(1)特点:A—T碱基对与G—C碱基对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直径,这样组成的DNA分子具有恒定的直径。

(2)意义①能解释A、T、G、C的数量关系。

②能解释DNA的复制。

③模型与X射线衍射照片完全相符。

二、DNA的结构1.平面结构(如图)基本组成元素↓组成物质↓基本组成单位↓DNAC、H、O、N、P[①]碱基,[②]脱氧核糖,[③]磷酸[④]脱氧核苷酸,共4种两条链反向平行(1)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DNA的一条单链具有两个末端,一端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称作5′­端,另一端有一个羟基(—OH),称作3′­端,两条单链走向相反,一条单链是从5′­端到3′­端的,另一条单链是从3′­端到5′­端的。

(2)DNA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具有一定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

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作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三、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某学习小组,利用材料制作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请将合理的制作顺序排列起来③①②⑤④。

①组装“脱氧核苷酸模型”②组成多核苷酸长链③制作若干个磷酸、碱基和脱氧核糖④获得DNA分子的立体结构⑤制作DNA分子平面结构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经历了相同碱基配对到嘌呤与嘧啶配对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之3.2DNA分子的结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之3.2DNA分子的结构

已知
A+T 总
= 54%,

G+C 总
= 46%
所以
G1+C1 1/2总
= 46%.
已知
G1 1/2总
= 22%
所以
C1 1/2总
= 46%–22%= 24%
因为G2=C1
所以
G2 1/2总
= 24%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 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 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碱基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 过氢键连结起来,形成碱 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 对原则。
A
T
C
G
A
T
A
T
C
G
G
C
A
T
G
C
你注意到了吗?
两条长链上的脱 氧核糖与磷酸交 替排列的顺序是 稳定不变的。
长链中的碱基对 的排列顺序是千 变万化的。
1. 胞嘧啶 2. 腺嘌呤 3. 鸟嘌呤 4. 胸腺嘧啶 5. 脱氧核糖 6. 磷酸 7. 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酸 8. 碱基对 9. 氢键 10. 一条脱氧核
苷酸链的片段
10
8
G
1
T
2
C9 3
A
45
6
7
DNA分子的结构小结
★化学元素组成:C、H、O、N、P
一分子含氮碱基
基本组成单位:四种脱氧核苷酸 一分子脱氧核糖
A —腺嘌呤 含氮碱基种类:C —胞嘧啶 因此,脱氧核苷酸也有4种:
A
G —鸟嘌呤 T —胸腺嘧啶
C
腺膘呤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G
T
鸟瞟呤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第3章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3章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DNA分子的结构》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2. 掌握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 了解DNA分子结构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教材中关于DNA分子结构的章节,并回答以下问题:(1)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是如何交替排列的?(3)DNA分子中的碱基有哪些?它们是如何排列的?(4)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有何特点?2.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

3.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DNA分子结构与基因表达的关系,并写出简要的总结。

三、作业要求1. 认真阅读教材,逐一回答问题,确保答案正确;2.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查阅资料时,注意筛选有用信息,并做好笔记;4. 总结DNA分子结构与基因表达的关系,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是否认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是否正确,是否能够完成练习题和资料查阅,总结是否清晰有条理。

2.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五、作业反馈请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将自己的作业反馈给老师,以便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

反馈内容应包括:1. 对作业的整体评价,包括完成质量、知识掌握程度等;2. 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 对作业内容的建议和意见。

老师将认真阅读学生的作业反馈,及时给予回复,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进行单独指导。

同时,老师也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观察,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方案,我们希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DNA分子的结构知识,为后续的基因表达等相关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让他们在查阅资料、总结归纳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DNA分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2.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2019高中生物第3章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19高中生物第3章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DNA分子的结构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1.模型名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构建者: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

3.模型构建历程二、DNA分子的结构1.DNA的结构层次基本组成元素:C、H、O、N、P↓基本组成物质: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4种)↓DNA单链:脱氧核苷酸链↓两条DNA双链:DNA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1)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②脱氧核糖和①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⑤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⑦C(胞嘧啶)配对。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1.仔细阅读教材P47~48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故事,探究下列问题:(1)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借鉴利用了他人的哪些经验和成果?提示:①当时科学界已发现的证据;②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的X射线衍射图谱;③奥地利著名生物化学家查哥夫的研究成果,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

(2)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错误?提示:①将碱基置于螺旋外部。

②以相同碱基进行配对连接双链。

2.判断正误(1)在DNA模型构建过程中,沃森和克里克曾尝试构建三螺旋结构模型。

(√)(2)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经历了相同碱基配对到嘌呤与嘧啶配对的过程。

(√)二、DNA分子的结构1.观察教材P49图3-11,结合制作模型体验,探讨下列问题:(1)DNA分子中同一条链和两条链中连接相邻两个碱基的结构有何不同?提示:同一条链中连接相邻两个碱基的结构是—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两条链中连接相邻两个碱基的结构是氢键。

(2)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析,在所有的双链DNA分子中,(A+G)/(C+T)的值相同吗?在DNA分子的一条链中是否存在同样的规律?提示:①相同。

高中生物_第3章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第3章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物_第3章第2节DNA分⼦的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导⼊新课以学⽣熟悉的公益活动“宝贝回家”视频为情境,设问:公益者以什么⽅式帮助离散的孩⼦和⽗母确定亲缘关系的?---DNA。

抛出问题:DNA究竟应该具有怎样的结构才能担当起遗传的重任呢?引⼊本节课的学习多媒体展⽰:本节课的内容及学习⽬标展⽰中关村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介绍此模型是谁建⽴的以及意义,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引导学⽣进⼊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的学习⼆、DNA双螺旋模型的构建历程依据沃森和克⾥克的研究历程分层次学习(⼀)沃森和克⾥克开始研究DNA的结构以前:科学界已经认识到DNA时由4种脱氧核苷酸连接成的长链。

引导学⽣结合必修⼀学过的有关DNA的化学组成,回顾DNA的基本单位的相关知识。

【过渡】沃森和和克⾥克根据科学界对DNA的已有认识,利⽤⾦属材料模拟DNA的组成部分进⽽组装起来,从⽽把DNA的抽象的结构形象的直观的表达出来,这种⽣物学研究⽅法属于⽅法模型构建⼀:利⽤组件构建4种脱氧核苷酸【过渡】这4种脱氧核苷酸是如何连接形成脱氧核苷酸长链的?类⽐蛋⽩质中氨基酸的脱⽔缩合过程模型构建⼆:利⽤已构建的4种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长链【探究活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阅读课本P47-48,⼩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1、当时是什么深深触动了沃森和克⾥克开始对DNA结构进⾏研究?并由此得到什么结论?2、沃森和克⾥克借鉴科学家们的发现,先后建⽴了什么样的DNA模型?1、不同⼩组构建的不同DNA分⼦中:哪些结构是稳定不变的?(供选:DNA的空间结构、碱基互补配对的⽅式、基本⾻架、脱氧核苷酸数量、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这与DNA分⼦可作为遗传物质的哪个特性相适应?2、不同⼩组构建的不同DNA分⼦中:哪些结构是可变的?(供选:DNA的空间结构、碱基互补配对的⽅式、基本⾻架、脱氧核苷酸数量、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这体现了DNA分⼦具有什么特性?3、DNA作为遗传物质,是通过什么储存⼤量的遗传信息?4、对于⼀个特定对的DNA分⼦来说,碱基排列顺序是⼀定的,这⼜体现了DNA的什么特性?亲⼦鉴定是利⽤了DNA分⼦的哪个特性?【知识⽹络构建】DNA分⼦的结构与功能【规律总结】DNA分⼦结构的“⼀⼆三四五”【课堂⼩结】【作业布置】学情分析1、【知识⽅⾯】本节是⾼中⽣物⼈教版必修⼆《遗传与变异》模块中第3章第2节《DNA 分⼦的结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学案(无答案):第3章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导学提纲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学案(无答案):第3章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导学提纲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班级: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小组: _______ 评价: __________【学习目标】1.阅读教材P47“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了解科学家构建模型的研究历程,体验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

2.结合教材49页图文,准确描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

3.能解答DNA结构相关的计算题。

【重点难点】重点:1.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

2.DNA分子结构的有关计算规律。

难点:DNA分子结构的有关计算规律。

问题记录【导学流程】一、基础感知★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和主要特点★阅读教材47-48页,独立思考,完成下列1-2:1.构建者:美国生物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和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2.DNA分子的结构(1)写出图中各部分的名称: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2)从图中可以看出,和A 配对的一定是T ,和G 配对的一定是C ,碱基对之间靠________连接。

其中A -T 之间是________个氢键,G -C 之间是________个氢键。

(3)双螺旋结构特点①DNA 分子是由两条链构成的,这两条链按__________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DNA 分子中的_______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_______排列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

碱基配对的规律是:________与T 配对,________与C 配对。

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________________原则。

★二、DNA 双螺旋结构有关的计算规律★3.结合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归纳有关计算规律:(1)腺嘌呤与_______嘧啶相等,鸟嘌呤与________相等,即A =________,G =_______。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二节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二节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7.启发思考:板书设计应引导学生思考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8.易于修改和补充:板书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修改和补充。
课堂
1.课堂评价:
(1)提问评价: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反馈和纠正。
4.社会责任:让学生了解DNA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如DNA指纹鉴定、基因工程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板书设计
1.目的明确:板书设计应紧扣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关键知识点。
2.结构清晰:板书设计应具备逻辑性和条理性,能够引导学生从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到功能等方面进行系统学习。
3.简洁明了:板书设计应尽量简洁,用简洁的文字和符号概括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特点和功能,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DNA分子的概念和分布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在线课程平台等。

2021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2019)必修二教案:第3章 第2节 DNA的结构 (含解析)

2021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2019)必修二教案:第3章 第2节 DNA的结构 (含解析)

第3章 基因的本质第2节 DNA 的结构教案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概述DNA 分子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通常由两条碱基互补配对的反向平行长链形成双螺旋结构,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根据上述要求和建议,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概述DNA 分子的结构的主要特点2、制作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3、讨论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历程教学实际思路首先将中关村标志性建筑DNA 双螺旋雕塑介绍给同学们,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讲解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探索历程,说明最终是由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并将DNA 的结构特点介绍给同学们,同时介绍DNA 的三个特性,最后,让同学们学习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情景引入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DNA 的结构 中关村标志性建筑。

掌握DNA 的结构特点。

查哥夫的研究成果。

DNA 的特性 熟悉DNA 的3个特性。

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模型。

DNA 的X射线衍射图谱。

结构更加稳定,所以,A与T或G与C的摩尔数比例均为1:1。

某生物细胞DNA分子的碱基中,腺嘌呤的数量占18%,那么鸟嘌呤的数量占()A.9% B.18% C.32% D.36%答案:C三、DNA的特性师生共同活动,学生讨论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①稳定性:DNA分子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Pi交替排列的顺序和两条链之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是稳定不变的,从而导致DAN分子的稳定性。

②多样性:DNA分子中碱基相互配对的方式虽然不变,而长链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

如一个最短的DNA分子大约有4000个碱基对,这些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种。

实际上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数目是成千上万的,其排列种类几乎是无限的,这就构成DNA分子的多样性。

③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构成了DNA分子自身严格的特异性。

听讲。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学案32DNA的结构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学案32DNA的结构

第2节DNA的结构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1.概述DNA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3.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掌握DNA结构的相关计算。

1.生命观念——运用模型构建,掌握DNA的双螺旋结构,理解DNA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

2.科学思维——利用归纳法,掌握DNA 分子中碱基数量的计算方法,理解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知识点(一)|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及DNA的结构1.模型构建(1)构建者:沃森和克里克。

(2)构建过程(3)新模型的特点及意义2.DNA的结构(1)平面结构(2)空间结构(1)DNA分子中的每个磷酸均与2个脱氧核糖连接。

(×)(2)DNA外侧是由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部是碱基。

(√)(3)DNA的两条链等长,但是反向平行。

(√)(4)DNA的特异性由碱基的数目及空间结构决定。

(×)1.(生命观念)在人体内由碱基A、T、G、C、U共可以组成脱氧核苷酸和核苷酸的种类数分别是多少?DNA分子中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的两碱基通过什么结构连接?每条DNA单链中存在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所以任一DNA分子片段中含有几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NA分子中磷酸数∶脱氧核苷酸数∶含氮碱基数是多少?提示:①脱氧核苷酸:4种,②核苷酸:8种—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两个1∶1∶12.(科学思维)试从以下角度分析DNA分子具有稳定性的原因。

稳定的表现稳定的原因外部稳定的骨架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内部碱基对稳定通过氢键连接,加强稳定性;严格执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空间结构稳定规则的双螺旋结构1.DNA分子的结构层次2.DNA分子的化学键3.DNA的功能(1)储存着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蕴含着生物的遗传信息。

(2)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3)决定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

4.DNA结构特性(1)稳定性①DNA分子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粗细均匀、螺距相等的规则双螺旋结构。

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训练案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训练案及答案

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训练案DNA 碱基计算的一般规律1. DNA 双链中,互补碱基的数量相等 (A=T 、C=G) ; DNA 单链中,互补碱基的数量不一定相等 (A ≠ T 、C ≠ G )2. 双链DNA 分子中两组不互补碱基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为1,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A+G )/(T+C )=1 即 A+G = T+C 将C 跟G 等量替换得到:(A+C )/(T+G )=1 即 A+C = T+G①双链DNA 分子中,两互补碱基相等;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恒等,各占碱基总数的50%,且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等于1 ∵A=T , C=G∴ A+G=T+C =A+C=T+G= 50%( A+G)/(T+C)=(A+C)/(T+G)=(T+C)/(A+G)=(T+G)/(A+C)=1②双链DNA 分子中A+T/G+C 值等于其中任何一条单链中的 A+T/G+C 值。

n CG TA C G T A C G T A =++=++=++22221111推断过程:③双链DNA 分子中,互补的两条单链中的A+G/T+C 值互为倒数。

即两组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等于另一互补链中这一 比值的倒数。

n C T G A =++1111 n C T G A 12222=++推断过程:④双链DNA 分子中,A+T 占整个双链DNA 分子碱基总数的百分比等于其中任何一条单链中A+T 占该单链碱基总数的百分比。

%222222111111m C G T A TA C G T A T A C G T A T A =++++=++++=++++%222222111111m CG T A CG C G T A C G C G T A C G =++++=++++=++++一、单项选择题:1. 在真核生物中,DNA 主要位于( )A. 细胞核B. 核糖体C. 细胞质D. 组蛋白 2.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 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B. 真核细胞的DNA 都以染色体为载体C.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D. 遗传物质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传递性状 3. 决定DNA 分子有特异性的因素是( )A. 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苷酸与磷酸的交替排列顺序是稳定不变的B. 构成DNA 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只有四种C. 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 每个DNA 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4. 某双链DNA 分子片段中共含有含氮碱基14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A+T)︰(C+G)= 2︰5。

高一生物必修2_遗传与进化_《DNA分子的结构》名师教案

高一生物必修2_遗传与进化_《DNA分子的结构》名师教案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六、教学流程教师同时引导学生分析DNA的结构层次并板书(优教提示:打开素材动画演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元素:C、H、O、N、P碱基有几种呢?分别是什么?在我们的材料中这四种碱基是用不同的颜色代表的,教师板书四种碱基对应的颜色A--绿色G--蓝色C--红色T--黄色这三种小分子连接起来就组成了DNA的基本单位,请大家书写脱氧核苷酸的结构简式。

教师同时板书脱氧核苷酸都写的非常好!现在请大家按照刚才的书写,制作几种不同类型的脱氧核苷酸。

(教师巡视教室,指导学生)待学生制作完毕,幻灯片播放:探究任务1:脱氧核苷酸之间如何相的。

学生回答4:4种学生从桌子上的材料中找出这三种小分子学生回答:四种。

分别是A、G、C、T学生用不同颜色的材料对应不同的碱基。

邀请学生到黑板上书写脱氧核苷酸的结构简式学生边讨论边制作脱氧核苷酸的模型。

学生思考第一个问题,培养学生的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自己书写以及动手制作,加深对脱氧核苷酸结构的理解。

为学生的自主探连呢?讨论(1)可以在脱氧核苷酸的哪些部位把它们连接起来?(2)结合课本图,给出正确的连接部位非常好!我们提出的这几种连接方式都有可能,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请大家仔细观察课本图3-11,找出正确的连接方式。

教师总结,在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会形成一个化学键,把一个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形成脱氧核苷酸长链。

这个化学键叫磷酸二酯键。

现在请大家利用手中的材料先制作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模型。

教师板书:脱氧核苷酸长链并巡视教室,指导学生制作脱氧核苷酸链的模型教师提问:DNA分子有几条链?我们制作另外一条链时应注意些什么呢?引出第二个探究任务,并用幻灯片展示探究任务2: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具有什么联系教师幻灯片展示两条相同的脱氧核并踊跃发言,提出可能的连接部位:磷酸与磷酸之间、碱基与碱基之间、碱基与磷酸之间、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碱基与脱氧核糖之间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DNA分子的结构导学案学习目标:1.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3.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

学习重点: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课前预习案知识回顾:1.下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正确顺序应是___________。

(2)图中D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留在细菌外的是___________,注入细菌内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图中E表明___________。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得出了___________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2.结合我们所学知识,对这经典的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S型细菌体内的转化因子实质上是细菌的_______________,格里菲斯为何没能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2)C和D对比可推断出S型细菌和R型细菌具有很近的_______________关系,S菌体内的转化因子能利用R菌提供的_______________等物质来合成自己的一切物质。

(3)当时实验时,对S菌的加热杀死过程,仅仅使菌体的_______________等物质产生变性,而体内的遗传物质_______________并没有真正被灭活。

(4)若用强酸、强碱或高压蒸汽处理S菌,转化实验能否成功________________教材助读: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过程(1)DNA组成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含_________种碱基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科学家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_________,推算出DNA分子呈_______结构(3)美国生物学家鲍林揭示生物大分子结构的方法,即按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的实验数据建立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4)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指出碱基配对原则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沃森和克里克借鉴各科学家们的发现,从最初模型中_______在外侧,__________在内侧,相同碱基配对,到最终_________________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_______在内侧的A-T 、G-C 互补配对的DNA 双螺旋模型,并于1962与________三人获得诺贝尔奖。

2.DNA 分子的结构(1)DNA 分子是由 条 长链盘旋而成的 结构。

(2) 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连接起来,A 与T 、G 与C 形成碱基对,遵循 。

DNA 碱基量的关系是:预习自测:⒈DNA 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A .氨基酸、葡萄糖、碱基B .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C .核糖、碱基、磷酸D .脱氧核糖、碱基、磷酸2.根据DNA 分子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写出①~⑥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

⑵分析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①构成DNA 分子的两条链按________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③DNA 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_______原则。

课堂探究案课堂展示1. DNA 分子的结构特点是什么?与一个碱基对相连的成分是什么?相邻两个碱基通过什么连接的?画出图形。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画出10个脱氧核苷酸的DNA 分子片段,并分析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⑥ ④ ③ ② ①CT G A ⑤例1.下列制造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 )合作探究二:整个DNA 分子中,碱基的数量关系:① A T ; G C ;则A+ G= ,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一条链中,(A+ G ) /(T + C )=m ,则互补链中(A+ G ) /(T + C )=________.整个DNA 分子中 (A+ G ) /(T + C )=________.③ 一条链中,(A + T )/(C + G ) =m ,则互补链中(A + T )/(C + G )=______。

整个DNA 分子中(A + T )/(C + G )=______。

例2.已知1个DNA 分子中有18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1000个,这个DNA 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 )A .1800个和800个B .1800个和l800个C .3600个和800个D .3600个和3600个例3.若DNA 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A :C :T :G =l :2:3:4,则另一条链上A :C :T :G 的值( )A .l :2:3:4B .3:4:l :2C .4:3:2:1D .1:3:2:4变式训练:在一个DNA 分子中,一条链中腺嘌呤占15%,鸟嘌呤占40%,胞嘧啶占25%。

则互补链中的腺嘧啶、鸟嘌呤、胞嘧啶分别是多少?在整个DNA 分子中又是多少?课堂检测:1.DNA 的一条单链中(A+G)/(T+C)=0.4。

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 分子中分别 ( )A .0.4 0.6B .2.5 1.0C .0.4 0.4D .0.6 1.02.双链DNA 分子中,一条链上的A 占30%,T 占20%,则双链中C+T 占 ( )A .50%B .20%C .30%D .45%3.假设一个DNA 分子片段中含氮碱基C 共312个,占全部碱基的26%,则此DNA 片段中碱基A 占的百分比和数目分别是 ( )A .26%,312个B .24%,288个C .13%,156个D .12%,144个4.在白菜和萝卜的DNA 分子中,碱基比值不同的是 ( )5.某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嘧啶碱基含量为61%,嘌呤碱基含量为39%,该生物肯定不会是A .噬菌体B .烟草花叶病毒C .青霉菌D .大肠杆菌 课后练习案1.某生物细胞的DNA 分子中,碱基A 的数量占38%,则C 和G 之和占全部碱基的( )A+C T+G C G A+T G+C A T A . B . C . D . A . B . C . D .A.76%B.62%C.24%D.12%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G)/(T+C)=0.5,则另一条链和整个分子中上述比例分别等于A.2和1 B 0.5和0.5 C.0.5和1 D.1和13.DNA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A.碱基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千变万化B.四种碱基的配对方式千变万化C.两条长链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4.某双链DNA分子,其四种碱基数的百分比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是占全部碱基的54%,其中一条称为A链的碱基中,22%是腺嘌呤,28%是胞嘧啶,那么与A链对应的B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比例及胞嘧啶占该链全部碱基的比例分别是A.28%和22% B.22%和26% C.24%和28% D.24%和26%5.甲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的A+C/G+T=0.8,乙DNA分子一条链中的A+T/G+C=1.25那么甲、乙DNA分子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例分别是A.1.25和1.25 B.1.25和0.8 C.0.8和0.8 D.0.2和0.86.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通常每个双链DNA分子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B.每个碱基分子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C.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D.一段双链DNA分子中含有40个胞嘧啶,就会同时含有40个鸟嘌呤7.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该DNA分子全部总数的5%,那么另一条链中T占该链碱基的比例为A.5% B.7% C.14% D.38%8.(10分) DNA分子结构模式图如下图所示,根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下列标识的名称是:358(2)解旋酶的作用部位是(填图中标号)。

(3)DNA在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中的存在部位是。

.§3—2 DNA分子的结构导学案答案预习答案:(1)脱氧核苷酸 4 A T G C(2) 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螺旋(3)模型(4)A与T G与C(5)碱基磷酸、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交替排列碱基对威尔金斯合作探究二答案:②1/m 1 ③n n例1---3 BCB 变式A=20% G=25% C= 40%;整个DNA中A=17.5% G=32.5% C= 32.5%课堂检测:1---5 BDBCA课后练习案:1---5CADDA 6—7CC 8. (1)胞嘧啶脱氧核糖A—T碱基对(2)9(3)细胞核、线粒体一)问题探讨提示:本节的问题探讨主要是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讨论交流的能力。

(二)旁栏思考题1.(1)当时科学界已经发现的证据有:组成DNA分子的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NA分子是由含4种碱基的脱氧核苷酸长链构成的;(2)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的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3)美国生物化学家鲍林揭示生物大分子结构的方法(1950年),即按照X射线衍射分析的实验数据建立模型的方法(因为模型能使生物大分子非常复杂的空间结构,以完整的、简明扼要的形象表示出来),为此,沃森和克里克像摆积木一样,用自制的硬纸板构建DNA结构模型;(4)奥地利著名生物化学家查哥夫的研究成果: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这一碱基之间的数量关系。

2.沃森和克里克根据当时掌握的资料,最初尝试了很多种不同的双螺旋和三螺旋结构模型,在这些模型中,他们将碱基置于螺旋的外部。

在威尔金斯为首的一批科学家的帮助下,他们否定了最初建立的模型。

在失败面前,沃森和克里克没有气馁,他们又重新构建了一个将磷酸—核糖骨架安排在螺旋外部,碱基安排在螺旋内部的双链螺旋。

沃森和克里克最初构建的模型,连接双链结构的碱基之间是以相同碱基进行配对的,即A与A、T与T配对。

但是,有化学家指出这种配对方式违反了化学规律。

1952年,沃森和克里克从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那里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

于是,沃森和克里克改变了碱基配对的方式,让A与T 配对,G与C配对,最终,构建出了正确的DNA模型。

(三)思考与讨论2.提示:主要涉及物理学(主要是晶体学)、生物化学、数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