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第五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遗传学第五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意义 2.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意义
• DNA双螺旋模型结构同时表明: DNA双螺旋模型结构同时表明: 双螺旋模型结构同时表明 –DNA复制的明显方式 DNA复制的明显方式 半保留复制。 DNA复制的明显方式——半保留复制。Waston 半保留复制 Crick在1953年就指出 DNA可以按碱基互补 年就指出: 和Crick在1953年就指出:DNA可以按碱基互补 配对原则进行半保留复制。 配对原则进行半保留复制。而在此之前对复制 方式人们一无所知。 方式人们一无所知。 –基因和多肽成线性对应的一个可能的理由: 基因和多肽成线性对应的一个可能的理由: 基因和多肽成线性对应的一个可能的理由 DNA核苷酸顺序规定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氨基 DNA核苷酸顺序规定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氨基 酸顺序;DNA中的遗传信息就是碱基序列 中的遗传信息就是碱基序列; 酸顺序;DNA中的遗传信息就是碱基序列;并 存在某种遗传密码(genetic code), 存在某种遗传密码(genetic code),将核苷酸 序列译成蛋白质氨基酸顺序。 序列译成蛋白质氨基酸顺序。 • 在其后的几十年中,科学家们沿着这两条途径前 在其后的几十年中, 探明了DNA复制、 DNA复制 杨先泉制作 进,探明了DNA复制、遗传信息表达与中心法则等 17 内容。 内容。
杨先泉制作 6
1)DNA(脱氧核糖核酸) DNA(脱氧核糖核酸) a、脱氧核糖 腺嘌呤( )、胞嘧啶 胞嘧啶( )、鸟嘌呤 鸟嘌呤( )、胸腺 b、腺嘌呤(A)、胞嘧啶(C)、鸟嘌呤(G)、胸腺 嘧 啶(T) 双链、 c、双链、长 RNA(核糖核酸) 2)RNA(核糖核酸) a、核糖 腺嘌呤( )、胞嘧啶 胞嘧啶( )、鸟嘌呤 鸟嘌呤( )、尿嘧啶 b、腺嘌呤(A)、胞嘧啶(C)、鸟嘌呤(G)、尿嘧啶 (U) 单链、 c、单链、短 2、分布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少量存在于细胞质的 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的核仁 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的核仁 少量存在于染色体上。 上,少量存在于染色体上。
普通遗传学第五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RNA的种类及其功能
种类 信使RNA(mRNA) 转运RNA(tRNA) 核糖体RNA(rRNA)
小核RNA(snRNA)
功能 将DNA的信息转录为蛋白质的合成指令。 将氨基酸运送到核糖体,参与蛋白质合成。 构成核糖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参与蛋白质的合 成。 参与剪接和调控基因表达。
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意义
染色体负责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细胞的 分裂。
酶及其在遗传中的作用
1 酶的作用
酶是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参与调控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等关键过程。
2 遗传作用
酶的活性和特异性决定了基因的表达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1 相互作用
2 意义
DNA与蛋白质通过电荷、氢键和疏水作用 等相互作用力相结合,形成染色质结构。
这种相互作用决定了基因的表达和调, 对生物体的发育和功能起着重要的影响。
基因的定义和结构
定义
基因是指控制遗传性状的一段DNA序列。
结构
基因由外显子和内含子组成,外显子编码蛋白 质,内含子在转录过程中被剪接掉。
基因调控的方式及其意义
调控方式
基因调控通过转录因子、共激活子等分子的相互 作用来控制基因的表达。
意义
基因调控决定了细胞的特化和功能,对个体发育 和适应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染色体的结构和组成
1
组成
2
染色体由螺旋状的DNA分子和组蛋白
等蛋白质组成。
3
结构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细长 线状结构。
功能
普通遗传学第五章遗传的 分子基础
本章介绍了普通遗传学的分子基础,包括DNA的化学结构与性质,DNA复制 的过程与重要性,以及RNA的种类与功能。
DNA复制的过程和重要性
遗传的分子基础
THANKS
感谢观看
传递遗传信息。
DNA复制与修复机制
DNA复制
DNA复制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双链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 开,以每条链为模板合成新的互补链。复制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子代DNA与亲代 DNA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DNA修复
DNA在复制或受到损伤时可能发生错误,此时细胞内的修复机制会启动进行修复。常见的修复方式包 括直接修复、切除修复和重组修复等。这些修复机制能够识别并纠正DNA中的错误碱基或损伤部位, 维护遗传信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基因治疗策略及挑战
基因治疗策略
通过导入正常基因或修复突变基因, 纠正或补偿缺陷基因的功能,达到治 疗遗传性疾病的目的。主要方法包括 基因替换、基因修正、基因增强和基 因沉默等。
基因治疗挑战
目前基因治疗仍面临许多挑战,如基 因导入效率、基因表达的稳定性和调 控、免疫排斥反应、安全性问题等。 此外,基因治疗还需要考虑伦理、法 律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
不断变化的环境。
促进生物多样性形成
02
遗传变异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使得生物界呈现出丰富多
彩的景象。
推动生物进化
03
遗传变异是推动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之一,使得生物能够不断
适
人类基因组计划背景和目标
背景
随着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遗传 学研究的深入,人类基因组计划应运 而生,旨在揭示人类基因组的全部遗 传信息。
DNA双螺旋结构
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以双螺旋结构存在,两条链围绕一个共同的轴心 旋转,形成右手螺旋。
碱基互补配对
在双螺旋结构中,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关系使得两条链在 空间上相互契合,保证了DNA的稳定性和遗传信息的准确
遗传学:第五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2010修改)
Watson、Crick的DNA双螺旋结构
DNA的结构
基因的功能与基因概念的发展
• 20世纪初,英国医生A. Garrod提出了 基因与酶之间的关系,认为基因是通 过控制酶和其他蛋白质合成来控制细 胞代谢。
• 1941年,G. Beadle和E. Tatum提出: 一个基因,一个酶
• 顺反位置效应(cis-trans position effect):
• wa+/ +w两个突变分别在两条染色体上,称 为反式(trans), wa w /++两个突变同时排 在一条染色体上,而另一条染色体上两个 位点均正常,称为顺式(cis)。反式表现为 突变型,顺式排列为野生型,这种由于排 列方式不同而表型不同的现象成为顺反位 置效应。
无组织特异性
DNA双螺旋的发现
• 1938年,W.T.Astbury和Bell用X衍射研究DNA (Hammorsten、Caspersson提供)1947年第一张 DNA衍射照片。
• 1950年Chargaff的当量规律。 • 1951年Pauling和Corey连载7篇 螺旋结构文章。 • 1952年R. Franklin和Wilkins
HR(Holmes Rib Grass Strain) M(Masked Strain) TMV
DNA结构的确定
1869年 Miescher测定淋巴细胞中蛋白,发现和定名 Nuclein 核素。
1875年提出核素的实验式。
Altman建立了制备不含蛋白的核素的方法,并定名为 Nucleic acid
B株 计数
r+ry、rxr+ r+r+、rxry 四种基因型
普通遗传学第五章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
生物多样性
不同物种间基因突变的积累和 遗传变异,形成了生物多样性。
遗传性疾病
突变可以导致遗传性疾病的发 生,如囊性纤维化、镰状细胞 贫血等。
进化与适应性
自然选择下,突变的有益变异 可被固定并传递给后代,促进 物种的进化与适应性。
生物进化
种群中基因突变的积累和自然 选择作用,推动生物种群的进 化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DNA复制的过程
DNA复制过程中,DNA 聚合酶以起始点为起点, 沿着DNA链的5'到3'方向 合成新的DNA链,同时需 要引物、脱氧核糖核苷酸 等基本原料。
DNA复制的调控
DNA复制受到多种因素的 调控,包括细胞周期、环 境因素等,以确保DNA复 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基因表达与调控
基因表达的概念
02 基因突变与DNA修复
基因突变的类型和机制
点突变
DNA分子中一个或几个碱基对的替换、缺失 或插入,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数量或结构的改变,包括染色体易位、 倒位、重复和缺失。
基因扩增
特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重复复制,可能导致基因 表达的增加。
转座子插入
DNA片段在基因组中的移动插入,可引起基因表达 的改变或基因结构的破坏。
基因重组
DNA分子的断裂和重新连接,导致基因顺序的改 变。
基因突变机制
DNA复制过程中的错误、化学物质或辐射诱导的损伤、 碱基类似物的掺入等。
DNA损伤修复
直接修复
直接修复DNA碱基 上的损伤,如嘧啶二 聚体的切除修复。
切除修复
识别并切除DNA损 伤部位,然后由 DNA聚合酶填补空 隙,最后由DNA连 接酶封闭缺口。
03 基因重组与转座
专题五 遗传的分子基础(精讲)-备战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通用版)
专题五: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篇:回归教材【基础回扣】1.遗传物质的特点:遗传物质必须稳定,要能储存________,可以准确地________,传递给下一代等。
2.S型细菌的________能使活的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噬菌体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在侵染细菌时只有________注入细菌内。
3.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________。
4.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共同的思路:________。
5.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________标记而不用14C和3H同位素标记的原因:________。
6.对噬菌体进行同位素标记的大致过程:先用含相应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________,再用得到的________培养________,就能得到含相应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
7.选用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研究遗传物质的优点:________。
8.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1)两条长链按________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________和________交替连接,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构成基本骨架,________排列在内侧。
(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___________原则。
9.8.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
两种生物的DNA分子杂交________,说明这两种生物亲缘关系越近。
10.DNA分子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稳定性等特点。
11.DNA分子复制的时期是________。
DNA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和________复制。
12.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
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________。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章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章知识点归纳一、基因与遗传1.1 基因的概念基因是生物体内能够控制遗传性状的遗传因子,是DNA分子的一部分。
它决定了生物的遗传性状和表现型。
1.2 基因的结构基因由DNA分子组成,包括启动子、编码区和终止子等部分。
1.3 基因的功能基因参与调节生物体内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1.4 基因的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揭示了基因的传递规律,包括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亲缘规律。
1.5 基因的变异基因会因为突变、重组等因素而发生变异,导致生物的遗传性状和表现型发生改变。
二、遗传的分子基础2.1 DNA的结构DNA分子由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组成,呈双螺旋结构。
2.2 DNA的复制DNA复制是指一个DNA分子能够复制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分子,保证了遗传物质的传递和稳定性。
2.3 RNA的结构和功能RNA是一种与DNA相关的核酸,具有传递遗传信息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功能。
2.4 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合成是指在细胞内通过DNA-RNA-蛋白质的转换过程实现,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三、基因工程技术3.1 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生物体进行基因的改造和调控,用于改良和创新生物种类。
3.2 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于培育抗虫、抗病、抗逆转基因作物,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3.3 基因工程在医学上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于治疗疾病、生产药物、实现器官移植等医学领域。
四、遗传疾病4.1 遗传疾病的概念遗传疾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类疾病,具有遗传性和家族性。
4.2 常见遗传疾病常见遗传疾病包括血友病、唐氏综合征、先天愚型等,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影响。
五、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5.1 生物技术的意义生物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医学和环境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
5.2 生物技术的风险生物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一些伦理问题和风险,包括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基因改造食品的安全性等。
05第五章 细胞质遗传
紫罗兰胚胎表面的色泽遗传: 紫罗兰胚胎表面的色泽遗传:
M 甲:Incana 胚胎表面是兰色 乙:Glabra M 胚胎表面是黄色 正交试验: 正交试验: ♀甲(兰) × ♂乙(黄) ↓ ♀兰 × ♂乙(黄) ↓ 兰 反交试验: 反交试验:♀乙(黄) × ♂甲(兰) ↓ ♀黄×甲(兰) ↓ 黄
这一实验有两个显著特点 1)正反交结果不一样 ) 2)后代的性状常常和母本性状一样 ) 因此, 因此 , 在早期人们就将这一现象叫母 体遗传, 体遗传,由于这一遗传在后代中性状不 分离,也不能在染色体上定位, 分离,也不能在染色体上定位,所以有 人也叫非染色体遗传, 人也叫非染色体遗传,或者非孟德尔式 遗传。 遗传。
4。细胞质遗传概念 。
细胞质的遗传:指由细胞 细胞质的遗传: 内细胞质基因所控制的遗传 现象统称为细胞质遗传。 现象统称为细胞质遗传。也 叫非染色体遗传、 叫非染色体遗传、非孟德尔 遗传、染色体外遗传、 遗传、染色体外遗传、核外 遗传、母体遗传。 遗传、母体遗传。
第二节 母性影响与基因组印记
母性影响和基因组印记这两种遗传现象和细胞质遗传很相似, 但属于细胞核遗传,需要加以区别。
Igf2Igf2m 正常小鼠
什么原因出现上述杂交结果呢? 什么原因出现上述杂交结果呢?
在小鼠中,只有来自父本基因组的Igf2可以表 达,而来自母本基因组的Igf2基因处于失活状 态。所以上述两个杂交实验的子代基因型均为 Igf2Igf2m ,但在第一个实验中的中的Igf2基 因来自母本,在子代中不能表达,表型为突变 型。而在反交中,Igf2基因来自父本,在子代 中可以正常表达,所以表型为正常。可见,小 鼠Igf2-Igf2m 等位基因的功能受到双亲基因 组的影响,打上了亲本基因组的印记。
《遗传的分子基础》PPT课件
三、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
1.烟草花叶病毒对烟草叶细胞的感染实验
(1)实验过程及现象:
蛋白质 感染 烟草叶不出现病斑 烟草
烟草花 提 叶病毒 取
RNA 感染 烟草叶出现病斑 烟草
(2)结论:
RNA+RNA酶 感染 烟草叶不出现病斑 烟草
__R_N_A_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_蛋__白_质__不是遗传物质。
放射性同位素 标记对象
_3_5_S _
噬菌体
被标记物 蛋白质
放射性的出现 位置
_悬__浮__液__中__
_3_2_P_
噬菌体
_D_N_A__
_沉__淀__中___
4.实验结论:__D_N_A_是__遗__传__物__质___ 由于噬菌体营寄生生活,标记噬菌体时不能用含标记物的培养 基直接培养噬菌体,需先标记细菌,然后用不含标记物的噬菌 体去侵染被标记的细菌。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活体和离体转化实验的比较
活体转化实验
离体转化实验
培养细菌
用小鼠(体内)
用培养基(体外)
实验结论 联系
S型菌体内有“转化 因子”
S型菌的DNA是遗 传物质
(1)所用材料相同,都是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 (2)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活体转化实验注射R型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菌后,小鼠体内分离 出的细菌和“离体S型菌DNA+R型活菌”培养基上生存的细菌都 是R型和S型都有,但是R型多。
3.结果及分析
分组
结果
结果分析
含32P噬 悬浮液中无32P,32P主要
菌体+细 分布在宿主细胞内,在
菌
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32P
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学基础课件)
编码链:5' - ATG AAA CGA GTC TTA TGA -
反编码链: 3'- TAC TTT GCT CAG AAT ACT mRNA: 5'- AUG AAA CGA GUC UUA UGA -
2、侧翼序列与调控序列
每个结构基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外显子的 侧,都有一段不被转录的非编码区,称为侧翼序 (Flanking sequence)。
它是基因的调控序列,对基因的有效表达起调 作用,包括:启动子、增强子、终止子等。
二、基因复制
1. 复制子(replicon) 2.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3. 半不连续复制
的分子机制。
第三节、基因的结构特征和功能
一、基因的结构
enhancer CAAT box TATA box
exon
GC box
intron
HGCAoCgAbnToesxbsobxGoGxGGTTCG—GACTGTAGCAGAlATaAwATATC A
AATA
1、外显子和内含子
• 在结构基因中,编码序列称为外显子(exon), 多肽链部分。非编码序列称为内含子(Intron 称插入序列。
授课提纲
第一节: 基因的概述 概念;类别;一般特性;DNA结构。
第二节:人类基因组DNA 单一序列;重复序列;多基因家族,假基因。
第三节: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的结构;基因的复制,基因表达。
第四节:基因突变 概念;特性;突变的结构;诱发突变的因素;
突变的分子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遗传的分子基础I. 遗传物质是什么?染色体的化学成分:蛋白质:组蛋白(相对含量1)染色体非组蛋白(0.5-1.5)核酸:DNA(1)RNA(0.05)1.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1). Friedrich Miescher(1869)从医院绷带脓液中分离出“核素”,并指出其中含有蛋白和核酸。
2). 19世纪末,分离出“核酸”。
3). 1930s,Levene、Jacobs等证明核酸由糖、磷酸和含量大致相等的四种碱基构成,导致“四核苷酸假说” (tetranucleotide hypothesis),认为DNA不可能是遗传物质。
4). Erwin Chargaff(1950)通过研究不同生物DNA的化学成分,发现了DNA中各碱基的含量因物种而有微小差异,从而否定了“四核苷酸假说”,同时提出了Chargaff 规则:(1).T+C=A+G;(2).A=T;G=C;(3).A+T≠G+C。
2.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Griffith(1928)发现肺炎双球菌转化,Avery (1944)证实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证实了遗传物质是DNA,并由Hotchkiss进一步证实。
3.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A.D.Hershey,Martha Chase(1952),用噬菌体T2感染大肠杆菌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示踪实验最终证实了遗传物质是DNA。
4.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有些病毒只含有RNA和蛋白质,不含有DNA, 称为RNA病毒,又叫做逆转录病毒。
如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其遗传物质是RNA。
5. DNA和RNA的分布1). 高等动植物体内,绝大部分DNA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细胞质中只有少量的DNA,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内。
RNA则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
核内RNA主要集合在核仁上,少量在染色体上。
2). 细菌也含有DNA和RNA,多数噬菌体只有DNA,植物病毒多数只有RNA,动物病毒则有些含有DNA,有的含有RNA。
6.染色体的形态1.中间着丝粒或亚中间着丝粒(metacentric or submetacentric)2.近端着丝粒(acrocentric)3.端着丝粒(telocentric)7.染色质的结构绳珠模型和30nm纤维8.染色质环的结构II. DNA结构1.DNA结构的发现2.DNA和RNA的结构3.DNA结构模型4.DNA的构型5.DNA变性和复性1. DNA结构的发现2. DNA和RNA的结构DNA的化学成分DNA RNA化学碱基(base) A T G C A U C G 成分糖(sugar) 脱氧核糖核糖(deoxyribose) (ribose)磷酸(phosphoric acid)结构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单元deoxyribonucleotide ribonucleotide3. DNA结构模型4. DNA的构型B-DNA A-DNA Z-DNA 螺旋类型:右手螺旋右手螺旋左手螺旋每圈螺旋含碱基数目:10.4 11 12碱基平面与分子中轴:垂直几乎垂直不垂直存在状态:正常高盐、脱水真核基因组生理DNA-RNA 与基因表达条件异源双链调控有关(heteroduplex)5. DNA变性和复性1)变性(denaturation):加热、碱性2)复性(renaturation) = 退火(annealing)缓慢降温3)解链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m )4)退火温度(annealing temperature)If primer <30 mer:Tm=(G+C)⨯4 ︒C +(A+T) ⨯2︒C;annealing temperature is 3-8︒C lower than Tm value;III. DNA的复制1. 遗传物质的本质和功能1). 遗传物质的本质(1).能忠实自我复制:保持遗传信息基本不变地传递(2).带有遗传信息:能合成蛋白质并决定生物性状(3). 允许变化:导致生物变异和进化2). DNA的功能(1). 自体催化(autocatalysis):自我复制(2). 异体催化(heterocatalysis):控制蛋白质合成2. DNA的复制的机制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全保留复制conservative replication分散复制dispersive replication3. DNA复制的过程1. 遗传物质的本质和功能2. DNA的复制的可能机制1). 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2). DNA 复制是双向复制3). 复制起点、复制叉和复制子4). DNA的复制连续性的可能机制5). DNA 复制是半不连续复制Okazaki实验证实DNA 复制是半不连续复制1)前导链(leading strand)2)滞后链(trailing strand or lagging strand)3)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3. DNA复制的过程1). 链的分离(strand separation)(1)解旋酶(helicase):解开螺旋,打开双链;(2)单链结合蛋白(single-strand-binding protein,SSB):防止双链重新结合;(3)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又叫DNA促旋酶(gyrase),形成负超螺旋结构2). 复制的起始(initiation)DNA聚合酶的特点:(1)合成方向只能是5…→3‟,(2)不能独立开始合成,只能延伸引物(3)必须由RNA引物引导,引物由引发体合成复制的起始(initiation)(1)引物酶(primerase)(2)引发体(primosome)(3)引发体与复制起点发夹结构(hairpin)结合3). 链的延伸(elongation)链的延伸(elongation):•DNA聚合酶Ⅲ全酶(DNA polymerase Ⅲholoenzyme)•复制体(replisome)•同时合成滞后链和前导链•DNA聚合酶Ⅰ(DNA polymerase Ⅰ)•连接酶(ligase)连接缺口(nick)4). 复制的终止(termination)复制的终止(termination)•噬菌体线形DNA复制后立即终止• E.coli 环形DNA复制后两个子DNA相互缠绕需由拓扑异构酶(如DNA促旋酶)分开。
IV. RNA的种类、结构和功能•mRNA: 信使RNA (messenger RNA)•rRNA: 核糖体RNA (ribosomal RNA)•tRNA: 转运RNA (transfer RNA)•snRNA: 核小RNA (small nuclear RNA)•siRNA: 小干涉RNA (small interference RNA) 1. tRNA的结构和功能三叶草形平面结构L形空间结构1)反密码子环(anticodon loop)2)氨基酸臂(acceptor stem, amino acid arm)3)双氢尿苷环(dihydro U loop, D loop)4)TψC环(TψC loop)5)额外环(extra loop)2. mRNA 结构和功能3. 遗传密码•三联体密码子(triplet codon)•无重叠,无停顿•简并性(degeneracy)•通用性(univeral)•无义即终止密码子(nonsense /stop codon) 4. 核糖体和rRNA的结构和功能V.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1. 氨基酸(amino acid)NH2-CH-COOH|R2.肽键(peptide bond)3.多肽链(polypeptide)NH2-CH-C — NH-CH-COOH| || |R O R2.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α-螺旋(α-helix )β-折叠(β-pleated sheet )β-转角(β-turn ):发夹结构( hairpin )3. 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4. 蛋白质的结构域5.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6.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7. 蛋白质的功能(表型)1)细胞成分:如膜蛋白、组蛋白2)酶:如胃蛋白酶、DNA聚合酶3)运输载体:如血红蛋白4)激素:如胰岛素5)受体:如激素受体6)抗体:如免疫球蛋白VI. 基因表达•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基因表达的过程(1)转录(transcription)(2)翻译(translation)1. 中心法则2. 基因表达的过程遗传信息的流向:DNA—◊RNA—◊蛋白质转录翻译1)转录(transcription)起始(initiation)延伸(elongation)终止(termination)1)翻译(translation)起始(initiation)延伸(elongation)终止(termination)1). 转录(transcription)2). 翻译(translation)翻译就是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1.起始(initiation):起始复合物包括σ因子、核糖体30s亚基,mRNA、Met-tRNA和肽基转移酶(peptidyl transferase)2.延伸(elongation):延伸因子如TF1、TF2等将氨基酰-tRNA加入肽链,并使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
3.终止(termination):当核糖体遇到终止密码子,没有合适的氨基酰-tRNA,释放因子(releasefactor)如ρ因子,使肽链与P位置的tRNA分开,mRNA释放,核糖体亚基解离。
3 一个基因一个酶Beadle和Tatum用X射线处理红色面包霉,使它的基因改变,再观察它的生物化学变化的改变。
结果发现,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都是由基因一步一步控制的,不同的基因控制着不同的生物化学反应.这些反应是由不同的酶催化的,而酶的形成和表现活性是由不同基因控制的,提出了著名的“一个基因一个酶”学说。
(一) 红色面包霉的生化突变型1. Beadle红色面包霉的生化突变型●野生型:基本培养基●突变型(a):基本培养基+精氨酸●突变型(c):基本培养基+瓜氨酸(精氨酸)●突变型(o):基本培养基+鸟氨酸(精+瓜)2. 推理●红色面包霉在合成它生活所需物质时,要经过一系列的生化过程,而每一个系列化过程又由一定的基因所控制。
根据以上实验,可以推论精氨酸的合成步骤与基因的关系为:前体o 鸟氨酸 c 瓜氨酸 a 精氨酸由此可以看出,精AA的合成至少需要A、C、O三个基因,其中一个基因发生突变,精氨酸都不能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