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运动的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教案篇1: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过程与方法: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可以举例说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动与静是相对的,从而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学习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
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学习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教学方式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视频资料,玩具车、玩具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 min)〖师〗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第十章内容,认识到多彩的物质世界,知道了宇宙万物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都有质量,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那么这些物质存在的状态如何呢?[讨论][总结1] 今天,我们研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问题。
为什么它们会运动或静止?(板书本章课题)[总结2] 我们首先看物体的运动该如何描述?(板书本节课题)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一)机械运动(10min)1.现象[问题] 大家观察周围的物体,你认为它们哪些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回答](1)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2)走路的人是运动的;(3)飞出的足球是运动的;(4)地球是运动的;(5)分子是运动的;……(6)黑板是静止的;(7)教室外面的树是静止的;(8)公路是静止的;(9)大桥是静止的;……也可能回答出一些其他的问题:(1)星星是静止的;(2)太阳是静止的;……[分析](1)我们身边有运动的物体。
如行驶的汽车、跑步的人们、飞行的足球等。
(2)宇宙在运动。
我在小学科学课上学过,地球本身是绕着太阳自转和公转的,整个太阳系都在运动。
同样的,银河系也在运动,宇宙也是,所以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宇宙中所有的物体都在运动。
(3)小分子在运动。
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这些分子也在运动。
[总结] 世界上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运动的描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练习一:
请同学们自己举例描述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看看各是以 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
小组之间相互讨论,彼此交流。
练习二: 把课本平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个橡日擦,推动课本使它沿 桌面缓缓移动,同学们思考问题: (1)选取课桌作标准,橡皮擦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选取课本作标准,橡皮換课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选取橡皮擦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一、机械运动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举例: 下班高峰期,汽车每分钟前进的距离约10米。 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上升1.8厘米。
坐在车里的乘客,司机说他静止没动,路边的孩子们 ?
二、参 照 物
课堂练习
3.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
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B )
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
课堂小结
一.机械运动 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 二.参照物 分析物体机械运动用来做参考,视为不动 的物体。 三.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 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玩意儿在游动着,飞行员以为这是 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大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他 发现他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
问题:大家都知道,子弹的飞行速度是相当快的,这名法国 飞行员为什么会肴运云天的本领呢?另什么飞行员能抁有这 么大的本领呢?为什么飞行员能抓到子弹?
由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会不同, 因此,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是相对的, 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课堂练习
1.甲乙两人并肩向前走,如果以乙作参照物,甲是 静止 的,路旁的树木是 运动 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 甲是 运动 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描述课件

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 参照物:
①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我们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首先要选定参照物。参 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
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结论一般 也不一样。所以,物体的静止和运动具有相对性。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速度很小或一 样,它们之间近似相对静止。
例、某车向东行驶,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 树怎样运动?看到与其并排向东同速行驶 的另一辆车上的乘客如何运动?
树以跟车相同的速度,向西运动。
另一辆车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扶梯上的运动与静止关系
空中加油机
(1)利用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空 中加油机和歼击机可以实现空中加油:
照物,则( B )
A.标志牌静止 B.乙车向东运动 C.乙车向西运动 D.丙车向东运动
典型例题
甲、乙、丙三人各驾驶一架直升机,从他们自己乘坐的 飞机里往外看,甲看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的 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楼房和乙的飞机都在匀速上升。
则这三架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C )
A.甲、乙匀速上升,丙匀速下降 B.甲、乙、丙均静止 C.甲、乙、丙均匀速下降 D.甲、乙、丙均匀速上升
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为什么小朋友说乘客是运动的,而司机却说乘客是静止的?
比较标准不同 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 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假定不动的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第1句以 岸 为参照物; 第2句以 自己、竹排 为参照物。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运动的描述 和VT图ST图

第二、三节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者。
3、绝对运动相对静止:整个宇宙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物体的普遍规律,我们所说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二、速度甲、乙两同学谁跑得更快?乙和丙同学谁跑得更快?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如果相同时间,则是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
路程,运动得越快。
2)如果相同路程,则是比较所用的时间。
所用时间越小,运动得越快。
当时间和路程不同时,则如何比较?甲和丙同学谁跑得更快?2、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速度,则速度公式为:v=;3、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4、速度单位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它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
1m/s=3.6km/h。
5、速度有大小有方向,速率是只有大小。
练习:1)100跑比赛时我们是采用相同______比较______的方法。
2)正在修建的杭瑞高速公路通车后,铜仁到思南鹦鹉溪段的里程是162km。
汽车按规定时速行驶,从铜仁到鹦鹉溪需 1.5h,则汽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km/h,合_________m/s。
3)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4)一辆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速度为85___(填上合适的单位),按照这个速度走完255km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为____.5).一小球在光滑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问:(1)小球前8秒的速度?(2)小球前8内通过的路程?(3)通过60m所用的时间?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1、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说课稿:12运动的描述

2.机械运动:学习机械运动的概念,理解静态和动态的区别,掌握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3.速度:学习速度的概念,理解速度的计算方法,掌握如何描述和分析物体的速度变化。
4.加速度:学习加速度的概念,理解加速度的计算方法,掌握如何描述和分析物体的加速度变化。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练习题:设计一些与运动描述和分析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巩固他们对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2.实验报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让他们选择一个运动物体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提升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说课稿:12运动的描述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运动的描述”。本章在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运动的描述和分析,为学生后续学习动力学、力学等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本章主要知识点包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描述和分析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位置的相对性、机械运动、速度、加速度和运动的图像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物理量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同时,如何通过运动的图像分析和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1.2运动的描述备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资源
- 硬件资源:物理实验室、运动传感器、刻度尺、秒表、直尺、三角板、实验小车、滑轮组等。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如何科学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性?”
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运动场景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运动描述的必要性。
简短介绍物体运动描述的基本概念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运动描述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描述的基本概念、物理量及其意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运动状态描述及案例的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运动描述的实用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物体运动的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 在课后作业中,通过撰写关于物体运动描述的短文或报告,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 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与物体运动描述相关的科普书籍,如《运动的世界》、《物理的奥秘》等,了解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 视频资源:观看与物体运动相关的纪录片,如《运动的科学》、《速度与激情》等,加深对物体运动规律的理解。
在作业布置和反馈方面,我感到满意的是,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并且在作业中表现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然而,我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在作业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错误,如计算错误或对概念理解不清晰。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作业的及时批改和个别辅导,以便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一. 教材分析《运动的描述》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的一节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和掌握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物体运动的一些基本知识,如位移、路程等。
但他们对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概念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
2.掌握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展示物体运动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3.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思维碰撞。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PPT。
3.实例和图片。
4.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物体的运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你们可以看到这些物体的运动吗?如何描述它们的运动呢?”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性。
2.呈现(15分钟)介绍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基本概念,并通过PPT展示相关的定义和公式。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实例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
可以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思维碰撞。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课件(共39页)

板书设计
照 物:在描述物体运动时,事先 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相对静止
学生活动
1 两名同学同向同速 以其中一个同学为参照物,另一个是____. 以其中一个同学为参照物 , 其他同学是___。 2 两名同学同向向右不同速运动。 以前面的同学为参照物,后面的同学是— 以后面的同学为参照物,前面的同学是—
那为什么我们还说建筑物,树木是静止的呢?
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将书本放在课桌上,把钢笔放 在书本上,用手缓慢地推动书本, 使书本载着钢笔沿桌面向前移动,注意 观察,思考下面问题:Fra bibliotek学生实验
(1)书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书本相对于桌 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有无变化?钢笔相对于书 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钢笔相对于桌 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4)通过上面的活动,你能明白什么问题?
国庆阅兵场景欣析
相对天安门城楼,检阅方队在 向前运动 ;
相对检阅方队,天安门城楼在 向后运动
相对其它检阅方队,其中的任一方队都是 相对 静止 的;
;
请同学们举例
运动的汽车上有个小球,当小球向上抛出后,小 球会落在哪个地方?
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 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汽车风洞实验
新型汽车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不 动,让风高速迎面吹来,可研究汽车高速行 驶的情形
你能想出办法吗?
生死时速
让另一辆汽车与这辆车沿相同的方向行驶, 当两辆车并排行驶速度相同时,乘客就可以 安全撤离到另一辆汽车上。即让两车保持相 对静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 员发现自己的机舱有一只“小虫”在飞来,于 是一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一粒正在飞行的子 弹!,我们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 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优秀教学案例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这种合作性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促进了知识的交流和共同成长。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能够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的计划。
3.进行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通过反思和评价,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实例引入运动和静止的概念,例如播放公交汽车在站牌附近行驶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车辆的运动和静止状态,引发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思考。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汽车的加速和减速过程,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给出讨论题目,如“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如何体现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等,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
2.提供实验得出结论和理解。
3.学生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4.学生能够理解学习物理的重要性,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播放公交汽车在站牌附近行驶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车辆的运动和静止状态,引导学生认识到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增强对运动描述的理解。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3.学生通过直观的教具和生动的讲解,理解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运动的描述

● 3、判断参照物的方法 ● (1)要明确研究对象 ● (2)明确物体的运动情况 ● (3)如果说研究对象是运动的,哪个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产生了变化,那个
物体就是参照物;如果说研究对象是静止的,哪个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没有 改变,那个物体就是参照物。 ● 4、参照物选择的“四性” ● (1)标准性:选作参照物的物体都假定不动,被研究的物体都以参照物为标准; ● (2)任意性: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通常以地面为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 的对象为参照物; ● (3)同一性: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必须选择同一参照物; ● (4)差异性:对同一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运动状况一般不同。 ● 5、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 (1)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 (2)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 3.小强乘坐从县城开往株洲的汽车,当汽车进入株洲市汽车站时他感慨地说:“株洲终于来到了我的身边!”他 说出这种话时所选择的参照物
● A.株洲市汽车站
B.小强所乘坐的客车
C.马路旁边的树木
D.停在汽车站里的客车
● 4.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研究对象不能做参照物) ( 2)所选参照物假定是静止不动的。 (3)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
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4)选择参照物不一样,运动状态一般不同
【小结】
●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作 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选谁为参照物,就假定 它是不动的
● 1.B 2.C 3.C ● 4.船 地面 ● 5.丙 ● 6.船 大地 ● 7.动车组 运动 ● 8. 甲:匀速上升,乙:匀速上升,丙:匀速降落、静止不动或以比甲、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运动的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运动的 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运动的 描述
5、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有一次,一个楚国人 坐船过江,一不小心他失手把心爱的宝剑掉到水 里,可这个楚国人不慌不忙,把掉剑的位置刻在 船舷上,船靠岸后,他才请船夫从他刻了记号的 船边下水,替他打捞宝剑,结果无功而返,请你 从物理学角度解释为什么? 楚国人选定船为参照物,但剑相对于船是运动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运动的 描述
书本以课桌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以钢笔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运动的 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运动的 描述
可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 如果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其结论一般也
不一样。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 对的。
这一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飞机空 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以同样速度向 同一方向水平飞行,选择地面为参照物,
机械运动:物体的位置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运动的 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运动的 描述
参照物: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举例: 1、旭日东升所选参照物是(地面 ) 2、水涨船高所选参照物是(河岸 ) 3、正在奔驰的客车里的乘客以(路面 ) 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司机 )为参照物 是静止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运动的 描述
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B )
A、五四运动 B、地球自转 C、心情激动 D、铁生锈
2、地球同步通讯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上空某处, 这是以(地球)为参照物,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 这颗卫星是(运动)(填“运动”或“静止”)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运动的 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运动的 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运动的 描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以下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的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描述1.位置的描述:用参照物和位置矢量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时间的描述:使用时钟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间。
3.速度的描述: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与所用的时间的比值来描述物体的速度。
4.加速度的描述:用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来描述物体的加速度。
5.速度-时间图象: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6.加速度-时间图象:用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来描述物体的加速情况。
二、力和运动1.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发生形状、速度或者方向有所改变的原因。
2.力的计算: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3.力的合成与分解:将力分解为几个力的合力等于这些力的矢量和。
4.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5.摩擦力的计算:计算摩擦力时一般采用标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最大值。
6.弹力:物体因受到弹簧形变的作用力而产生的力。
7.斜面上的力:斜面上的作用力可以分解为垂直于斜面的力和平行于斜面的力。
8.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叫做重力。
9.等效重力:在垂直向下和垂直向上的力的合力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用等效重力来替代这两个力的合力。
三、机械功和机械能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功的概念:功是力对物体作用引起物体速度、形状或位置改变时所做的功。
2.功的计算:功等于力的大小乘以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的余弦值乘以物体的位移。
3.功率:功率是功对时间的比值。
4.机械能:机械能是物体的位能和动能之和,它是物体进行做功的能力。
5.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6.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不受外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四、静电和电流1.电与电荷:原子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静电仪的原理:静电仪通过将金属雷达接触到地球,使其与地球保持相同的电势差,使金属球的电荷不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
运动的描述 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
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质。
3、参照物的选取标准:
(1)、相对性:参照物一旦选定就假定不动;
(2)、任意性: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自身;(3)、差异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可能不同;
(4)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判断物体运动的方法: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选取参照物;
③明确研究对象参照物间的位置关系;
小男孩相对于电梯是静止的,
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宇航员相对于飞船是静止
的,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2)、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同步卫星:同步卫星与地球的自转保持同步
空中加油:受油机和加油机必须保持相对静止
二、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理运动快慢的方法: (1)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的长短; (2)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的大小;
2、速度:
(1)定义: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距离的远近; (2)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小,物体运动越慢; 物体运动距离的远近除了与速度有关外,还与时间的长短有关。
(3)符号:v (4)
(5)单位:米每秒(m/s )、千米每小时(Km/h ) 1m/s=3.6Km/h
t
s
v
(6)常见物体的速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运动的描述(知识点+例题原卷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第2节运动的描述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知识点框架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机械运动★ 1 1二参照物★★ 3 310三运动的相对性★ 1 1知识点总结 + 例题讲解一、机械运动: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称作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特点:①距离发生变化;或者②方向发生变化。
2.相对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叫静止。
特点:①速度大小(或距离)不变;且②运动的方向不变。
【例题1】下列各种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春回大地,万物生长 B.夏日树上的荔枝由绿变红C.金色秋天,人们从树上采摘果实 D.校园里朗朗书声声声入耳【变式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夜空中的彗星B.飞奔的猎豹C.盛开的荷花D.爬行的蜗牛二、参照物: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1)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作参照物;(2)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运动或静止)可能不同;(4)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参照物的确定:(1)A相对于B:参照物是 B ,研究的是 A 的运动情况;(2)A看B:参照物是 A ,研究的是 B 的运动情况;4.知识拓展: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可以假设参照物是静止不动的:将参照物的速度沿反方向减至0,同时被研究的物体的速度也同向减少一样多。
(1)A以5m/s的速度向东运动,B以8m/s的速度向东运动,则A相对于B以 3 m/s向西运动。
(2)某客车以20m/s的速度向右运动,路上一行人以1m/s的速度与客车同向行走,则车上的乘客看行人是以 19 m/s向左运动;乘客看路边的树木是以 20 m/s向左运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课件(共24张PPT)

在绕行几圈的过程中,地面控制站对 其姿态进行调整,当其到达远地点时,启 动卫星上的远地点的发动机,使它改变航 向,进入地球赤道平面,同时加速卫星使 之达到在同步轨道上运行所需的速度后, 还需对其姿态作进一步的调整,才能准确 地把卫星送入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
(接下一页)
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精度要求比一般 卫星高得多。该卫星的轨道平面与地球赤 道平面重合,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与地球 自转周期Te严格相等:T=Te=23小时56分4 秒。这样每隔24小时,地球与卫星一起转 过一圈加上在地球公转轨道上转过360 ° 的1/365。所以从地面上看,地球同步卫 星好象是固定在赤道某点的正上方。
1、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 个物体位置的改变)通常简称为运动 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一、机械运动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提 示:比赛中的运动员、列车、人造卫星、 银河系都在不停地做机械运动。铁轨、地球 上的树木、高山,我们教室中的课桌和椅子 也是运动的,它们都在跟随地球自转, 同 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2时14分21.11.914:14November 9, 2021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2时14分26秒14:14:269 November 2021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2时14 分26秒下午2时14分14:14:2621.11.9
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1.2 运动的描述 课件(共25张PPT)

核心总结
(3)参照物的选取原则: ①任意(自身除外)。 ②假定不动。 ③一般选地面。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课堂评价
1.下列几种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C ) A.科学家研究发现,中日两国陆地距离平均每年靠
近2.9 cm B.月球围绕地球转动 C.菊花幼苗两个月长高15 cm D.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
课堂评价
4.飞行员在描述飞机俯冲时说“大地迎面扑来”, 这是以_飞_机_为参照物。说月亮躲进云层,这是以 _云_层_为参照物。
谢谢!
任务一:机械运动
只有研究对象一个物体,能否判断其是否在运动?要观察什 么现象来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
不能。需要通过观察研究对象的位置是否变化来判断物体是 否运动,因此需要有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若位置相对于这个标 准发生了变化,就能判断物体发生了运动,若位置没有变化,则 物体静止。
了解了什么是机械运动,你还能列举出哪些生活中物体运动 的例子?
第1章 机械运动
第2节 运பைடு நூலகம்的描述
物理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
预习清单
1.在物理学中,物体_位_置_随时间的_变_化_叫作机械 运动。
2.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_标_准_的物体叫作参照 物。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不能将_被_研_究_对_象_自_身_ 当作参照物。为了研究问题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择地 面或相对于_地_面_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课堂评价
2.某同学坐甲车回家,与之并排的乙车在超车,该
同学感觉自己在后退,则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B )
A.甲车
B.乙车
C.路旁的树
D.地面
课堂评价
3.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 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B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课件.ppt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否 运动的方法
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 否发生位置变化,如果发生了位置 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运动的; 如果没有发生位置变化,那么被判 断物体就是静止的。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二、参照物
天体间的“运动与静止”
1.我们通常所说的“太阳东升 西落”,是以谁为参照物呢?
2.而地理学科中所说的“地球 绕着太阳转”又是以谁为参照物 呢?
3.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一起在 做同步运动,如果以地球为参照 物,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还是静 止?
二、参照物
趣闻轶事中的“运动与静止”
二、参照物
观察下图所示中的烟和小旗面关于甲、乙两 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课堂小结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 叫作机械运动
2.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 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 物 3.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是相对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 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 西,飞行员以为是昆虫,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 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名 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
二、参照物
孙悟空的“腾云驾雾”是怎样拍摄的?
在美国电影《生死时速》中,展示了一场惊心动 魄的生命竞赛:在一辆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发 现被恐怖分子安装了炸弹,只要车速低于50Km/h, 炸弹就会自动爆炸,如何将车上的乘客安全撤离 汽车呢?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说课稿篇1: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说课稿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地位:“运动的描述”这一节看似简单,但它却深深影响运动、运动和力、机械能的学习,因而理解本节的内容对后面的学习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教材内容:教材先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机器的运转、车辆的行驶、奔流的河水……。
“瞬息万变的世界里,物质的运动是非常普遍的”,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也就是说运动是永恒的。
普遍存在的永恒的“运动”中同时存在着“静止”,这个观点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观点,也是学生建立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自然、认识自然也是教学中应侧重的方面。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过程和方法: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双重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参照物的概念,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难点: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说教法:这一节的知识点与生活联系紧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尽量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述,多动手,多总结。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创设情景、分组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并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能力。
三、说学法:运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运动,应该说还是初次,探究这方面的知识,能使学生获得科学的观点和方法。
因而通过本节教学,不仅让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更为重要地是让学生感悟科学的观点及科学的研究方法。
由于初中生的思维出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本节教学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环境将一些场景生动再现,使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人教版(2024)-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物理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物理观念:建立运动的相对性观念,理解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3.科学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探究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到科学描述运动的重要性。
二、课前解析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运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对于如何科学地描述运动,以及运动的相对性等概念,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来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2.理解参照物的概念,能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3.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四、教学重点1.参照物的概念及选择。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五、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相关的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六、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引入机械运动的概念。
2.初步认识参照物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5分钟)1.播放一段视频,展示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如行驶的汽车、飞翔的鸟儿、流淌的河水等。
教师提问:“同学们,视频中这些物体都在做什么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物体都在运动。
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运动的描述,首先来认识什么是机械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体的运动。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机械运动的概念。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物体运动的图片,如跑步的人、飘动的旗帜等。
讲解机械运动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的初步认识。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呢?”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参照物的概念。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择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参照物。
”举例说明:当我们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看路边的树,树是向后运动的;而当我们看汽车里的乘客时,乘客是静止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2节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人教版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精析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选定的,衡量被研究物体的位置是否改变,作为参考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取参照物并不一定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该物体不动。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如: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以路面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以车里的人或物品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3.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以对方为参照物,他们是静止的〔实际上,它们相对于路面是运动的〕,这叫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4.运动分类〔根据运动路线〕:曲线运动、直线运动。
考点概览运动的描述是第一章机械运动主要知识点,也是中考考题中经常出现的类型,其主要考题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两个大类。
物体运动描述的考题一般有一道题,主要考察运动的相对性,物体静止和运动的描述等知识点;考题所占分值一般在1.5分-2分之间。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有:机械运动、参照物,此类考题出现频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1.机械运动:什么是机械运动,运动的绝对性、静止的相对性是是重要知识点,要求考生理解。
2.运动的描述、参照物: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它的运动情况怎么样,与所选取的参照物有关,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在中考考题中,用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的考题出现频率很大,也是这局部考试的重点。
~2分之间。
选择题考察学生对运动描述的理解和参照物的选取,填空题主要是运动相对性的理解。
在解答此类考题时,一定要注意运动的相对性和参照物的选取,以及运动描述的正确性。
4.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分类考点内容考点分析与常见题型常考热点参照物的选取物体运动的描述,出现频率很高一般考点运动的相对性出现概率较高,主要考察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冷门考点运动的分类出现概率较低,主要考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典例精析★考点一:运动的描述◆典例一:〔xx•乐山〕成绵乐高铁开通两年来,极大地促进了沿线经济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的描述
【学习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会选择参照物并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4、能够用实例来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要点梳理】
要点一、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要点进阶:
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运动形式。
2.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关键是看物体是否发生“位置的变化”。
要点二、参照物
描述物体的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参照物是我们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1)参照物可以选取研究对象以外的任何物体,它既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同一物体,由于参照物选择不同,对其运动状态的描述也往往不同。
(3)通常我们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的情况较多,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4)如果处在运动的物体中,人们描述物体的运动时,一般习惯选择运动物体本身作参照物。
如人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一般会选火车为参照物来描述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
要点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而言的。
要点进阶:
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2.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选定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典型例题】
类型一、机械运动
例1、(2014秋•南岸区校级期中)下列成语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南辕北辙B.夸父追日C.顺水推舟D.精忠报国
类型二、参照物及其选取
例2、(2016•杭州中考)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举一反三:
【变式】人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所选的参照物是()
A、地球
B、月亮
C、云朵
D、太阳
例3、(2015•晋江市一模)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
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说航天员处于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A.月球B.地球C.飞船D.太阳
举一反三
【变式】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A.桥B.河岸C.水D.岸上的树
类型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例4、小敏和小华在探究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用彩笔在一张很长的硬纸片上画出房屋,树木和白云作背景,再在一张宽卡片的下方画上两条横线代表公路,在公路上画一辆汽车,在宽卡片的上部两侧各开一条狭缝,使窄纸片恰好能插入,如图所示
①向左拉动窄纸片你会看到小车_______
②向右拉动窄纸片你会看到小车_______
例5、观察如图所示的小旗,判断船相对岸上楼房的运动状态有哪几种可能,并作简单的说明。
举一反三
【变式】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
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图中旗与烟的情况,判断以下关于a、b
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
D.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
【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人造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的,相对于太阳是_______的。
2、(2016•祁阳县一模)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
3、如图所示,甲、乙两图表示游戏“谁在动”中的两个情景,坐在石块上的小孩子先用手蒙住眼睛,后放开手,发现编号________和________的小朋友做了机械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
4、航天飞机在太空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___,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________状态。
5、(2015•哈尔滨校级模拟)在一张白纸上画一片草地,草地上画一个小洞,将一个小球放在图中草地上。
分别进行以下操作:
(1)纸板不动,将小球拉到“洞”中;
(2)保持小球不动,拉动白纸,使小球进入“洞”中。
两种情况下小球的运动结果(填“相同”或“不相同”)吗?这个过程说明了。
二、选择题
6、(2015春•兴隆县校级月考)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机械运动的是()
A.汽车过后,尘土飞扬
B.煮饭时米粒上下翻滚
C.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会全变红了
D.苹果从树上落下
7、(2016•射阳县二模)下列诗句中加线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选取山为参照物的是()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C.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D.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8、甲、乙两人分别坐在相邻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见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见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
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
B.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快
C.甲、乙都在下降,但甲比乙快
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9、(2015•广安区模拟)敦煌曲子词中有词一首,“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
A.满眼风光多闪烁B.看山恰似走来迎
C.仔细看山山不动D.是船行
10、在向北行驶的甲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向南行驶的乙列车从旁边驶过,并且感到乙车开得特别快,这是因为乘客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甲车 C.乙车 D.无法判断
11、如图所示,我国宇航员在太空中走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站在舱口,举起了五星红旗。
某同学说他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太阳B.地球C.月亮D.“神舟七号”飞船
12、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
这是因为()
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C.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三、简答题
13、《西游记》中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如图所示,其他电影、电视剧中也有武艺高强的武林人士“飞檐走壁”以及飞行的“飞机”和奔驰的“火车”等镜头。
其实,这些镜头是这样拍摄的:演员做出某种姿势或动作,剧组人员将画有山川、云雾的布景快速向后拉动,同时,用排风扇迎着演员吹风,使演员衣裙向后飘动,这样在播映时便会出现腾云驾雾的镜头。
想想看,这样做为什么可以给观众以逼真的感觉呢?
14、在现代交通中,高速列车已成为现实。
为了不影响高速列车的运行,有人设想,若能使高速列车在进出站时既不停车,又能上、下乘客,岂不更好。
你能进行这样的设计吗?若能设计,说明理由。
15、中国古典小说《镜花缘》中有这么一段描述:宝叔在外求学读书,宝叔的父亲去看他,宝叔向父亲询问家中可有怪事。
他父亲说:“怪事倒也不多,只是昨夜一阵大风甚怪,把咱家院中的一口井吹到了篱笆院外。
”如图所示,宝叔细想言道:“此风少也,确实甚怪。
”请你仔细分析一下,此风“怪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