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龙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溆浦龙潭
龙潭风光(4张)
1、中国抗日战争最后一战的战场——龙潭
2、中国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标志之一——龙潭抗日阵亡将士陵园(1945年秋建陵园及倭寇家,部分毁于“文革”,1993年4月17日修复)
3、楚武王玺的发现地——龙新旧(土改时期,1956年交省文物管理扫员会)
4、全国落差最大的水电站——刘家坪水电站(507米,龙庄湾乡和葛竹坪乡境内,1988建成)
5、全国造林绿化最基层的先进单位——龙潭区公所(1991年)
6、全国单位面积杉木蓄积量最大的地方——葛竹坪乡天星村园
7、全国最大的雪花村——温水乡永胜村水口山的雪花村
8、全国最优质的瓷土之一——青界高岭土泥球(黄茅园镇)
9、全国最独特的民间艺术灯——龙潭蚕灯、喔嚯灯
省级
1、全省保存最完整的氏族书院——崇实书院(龙潭镇岩板村,建于清道光20年即1849年)
2、全省修建最早的径水电站之一——木螯电站(建于1964年10月)
3、全国台阶级数最多的建筑物——刘家坪水电站压力管人行道(1288级)
4、全省遭受雷击最严重的地方——山背村(葛竹坪乡,1979年至1999年,共被雷击死10人,击伤147人)
市级
1、全市保存最完好的三个古牌坊——金中百岁坊(黄茅园镇金中村,清同治8年至1869年)、节孝牌坊(龙潭镇梓坪村,约建于清代道光末年即1850年左右)、节孝牌坊(横板桥乡鞭蓉村,建于清咸丰六的即1856年)
2、全市最优良的传统地方猪——龙潭猪
3、全市最大的药材基地——龙庄湾乡(年种植面4500公顷以上)
4、全市金银花产量最多的乡——龙庄湾乡(年产2600吨以上)
5、全市农贸市场个数最多的乡镇——黄茅园镇(三个:金中、洪庙、景江)
6、全市最大的瀑布——木螯瀑布(大华乡东升村,宽40米落差68米)
县级
1、全县海拔最高的山峰——凉风界(1614米,龙庄湾乡)
2、溆水源头——黄茅园镇分水村架枧田
3、溆浦县最南端——温水乡永胜村
4、距县城最远的乡政府——龙庄湾乡(95公里)
5、全县人口最多的办事处——龙潭办事处(127448人,1999年)
6、全县海拔最高的乡政府——龙庄湾乡政府(1213米)
7、溆浦县花岗石储量最多的地方——龙潭(1亿吨以上)
8、溆浦县高岭土储量最多的地方——龙潭(110万吨以上)
9、全县锡清最多的地方——黄茅园镇景江、湾潭村(700以上)
10、全县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黄茅坪镇(年制种面积1000
公顷以上)
11、全县最大的仔猪市场——龙潭贸易市场
12、全县最大的茶叶产地——龙潭(年产量240吨以上)
13、全县目前存活最大的四季桂——龙潭办事处门口的桂花树
14、全县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刘家坪水电站(葛竹坪乡和龙庄湾乡境内,16500千瓦)
15、全县已建成水电站装机容量最多的地方——龙潭(46630千瓦)
16、全县最先修建的股份制电站——鱼米滩水电站(葛竹坪乡境内,1994年)
17、溆浦县最先修建的电灌站——雷打坡电灌站(黄茅园镇茅湾村,1957年)
18、溆浦县唯一的一段国道——320张黄茅园镇牛溪坳至落巴垅段(全长10.2公里)
19、省道1808线穿越溆浦的唯一办事处——龙潭办事处(龙庄湾进马江至黄茅园镇白岩桥段,全长子30.9公里)
20、建国后县内修筑的第一段公路——龙塘公路(龙潭镇至洪江市塘湾乡,1956年2月3日通车)北段
21、全县化工耗资最多的村级公路——七金公路(龙潭镇七金片,全长13.3公里,1971年修通)
22、全县保存最完整的风雨桥——万寿桥(黄茅园镇湾潭村和万寿村交界处,建于明末)
23、溆浦县跑得最快的人——向米远(100米10”8,1995年)
24、溆浦县跳得最远的人——向米远(7.38米)
25、溆浦县男子三级跳远记录保持者——向米远(15.38米,1985年)
26、全县跑得最快的女中学生——谌群秀(1966年获全国少年运动会400米第10名和全省中学生运动会800米第二名,龙潭镇金泉村人)
27、全县最奇怪的牛——清乾隆二年(1737年)黄茅园镇刘姓家生的一头牛,有足8只,角寸许。
28、建国后,全县死亡人口最多的一次自然灾害——龙潭“6.30”特大洪灾(死亡68人,1995年)
本极
1、最早设立的管理机构——龙潭堡(北宋元丰二年即1079年)
2、龙潭解放纪纪念日——1949年9月22日
3、最早在战场上牺牲的龙潭籍革命烈士(1928年于广东海陆丰,龙潭镇人)
4、第一任区委书记——赵瑞成(1950年6月—1953年7月)
5、第一任区长——张广旺(1950年6月—1950年7月)
6、第一任办事处主任——谭显聪(1995年月日10月—1995年12月)
7、第一任办事处书记——曾祥光(1997年1月—1998年3月)
8、海拔最低的地方——溆水在葛竹坪乡楠木冲与北斗溪乡林果村交界处(海拔337米)
9、最先拍入电视剧的景点——葛竹坪乡政府、崇实书院(龙潭岩板村)、林樟树(龙潭金屏村)《向警予》,1984年)
10、最东端的村——进马江村(龙庄湾乡)
11、最南端的村——永胜村(温水乡)
12、最西端的村——油麻村(黄茅园镇)
13、最北端的村——山背村(葛竹坪乡)
14、面积最大的乡镇——龙潭镇(116平方公里)
15、面积最小的乡镇——黄茅园镇(45平方公里)
16、村数最多的乡镇——龙潭镇(28个)
17、村数最少的乡镇——龙庄湾乡、温水乡(各9个)
18、村民小组最多的乡镇——龙庄湾村(龙庄湾乡,22个)
19、村民小组最少的村——潘岭村(大华乡)、贵坪村(龙潭镇)、祖下坪村(黄茅园镇)(各3个)
20、人口最多的乡镇——黄茅园镇(34551人,2000年)
21、人口最少的乡镇——龙庄湾乡(7059人,2000年)
22、人口最多的村——茅湾村(黄茅园镇,2620,1999年)
23、人口最少的村——石家湾村(龙庄湾乡,387人,1999年)
24、近代最长寿的男性——唐思齐(黄茅园镇金中村人,1726—1869),亨年108岁)
25、近代最长寿的女性——宁秀菊(1888年4月22日—1996年11
月2日,亨年108岁
编辑本段《一》四川达州龙潭汉阕风景区
省级龙潭汉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东部的渠县境内,景区规划总面积247.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0平方公里),包括龙潭、汉阙、宕渠关、宕渠城、八蒙山、渠江河、云雾山、万里坪八个分景区,
四川达州龙潭(7张)
形成了以华蓥山系龙潭为中心的自然风光、以土溪汉阙和宕渠城为主体的人文景观、以渠江为纽带的水上绿色走廊三条旅游线。
自然风光中,秀山险峰、奇洞怪石、高瀑涌泉、绝壁古道、幽峡飞栈、古桂茂竹、以及掩映山林间的古寺名刹、四季更迭的季相景观,集自然之大成、汇造化之神奇。
其古桂劲杆遒枝,堪称桂花树王;裂隙溶洞老龙洞,长年流水,洞壁奇石异彩,让见识颇丰的国家级风景专家钱振越叹为观止,誉为“地下卢浮宫”。
人文景观中,六处七尊汉阙全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汉阙数为全国四分之一,“汉阙之乡”美名远扬;都古城积累深厚,古井古窑、秦砖汗瓦;山城礼仪城,历史上与合川钓鱼城齐名;气势雄伟的文庙保存完美,棂星门为“蜀中牌坊之首”;八蒙山古战场,刻下三国大将张飞的骁勇。
从远古到近现代,遗存着通史性文化实体。
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互增光彩,构筑成“奇”合“齐”的显著特点,位于八台山东侧,从上崩口到下崩口河段长10km,上崩口的右侧支流抠壁子沟,发源于八台山的东北角,长约6km,沟谷两侧是原始森林。
龙潭河景区风光秀丽幽雅,景物丰富多彩,融山景、峰景、谷景、河景、瀑景、洞景、生景以及村景于一体。
从上崩口至下崩口10km的沿河两岸,石灰岩山峰耸峙,高出河谷 1000m 以上,峰岭连绵,参差错落,形态各异,变化万千。
沿河两岸山峰直立,顶尖如削,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上崩口下游500m左右左岸的独秀峰,峰顶白云朵朵,峰下流水潺潺,景致怡人。
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是品质上乘的优秀风景名胜区,2003年3月被省政府公布为四川省第七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渠县处在达、广、南、巴小地缘和川、渝、鄂、陕大地缘的结合部,区位优势明显,景区内铁路、公路和水上运输都十分便捷,龙潭风景区、汉阙名胜区距县城东、北各23公里,仅半小时路程可到达。
县委、政府对风景名胜区始终坚持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规格、开发高标准、利用高效益的原则,决心把旅游业作为强县建市的支柱产业,作为地方经济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建设开发后,年可望接待游客10万人次。
南来北往游客,不仅能给旅游业带来丰厚的收益,而且能极大地拉动相关的餐饮、住宿、运输业的发展,还能推动渠县特色产品(如酒、醋、黄花、竹编、旅游纪念品)的生产、销售,更能促进该县农村产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
开发利用龙潭汉阙风景名胜区,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良好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想途径,是渠县开创辉煌明天的希望所在!去年10月黄金周,已把龙潭风景区的娇姿艳容首次展现给世人,让大自然和先祖赋予渠县的这块瑰宝焕发夺目光彩。
编辑本段《二》河南省唐河县龙潭镇
甘蓝该镇是全县重点农业区之一,农业资源丰富,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民种植技术水平较高,农村经济活跃,是唐河粮、棉、油、瓜菜主要生产基地和省农科院科技示范镇。
小麦,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的郑州9023、内乡188为当家品种,优质小麦面积达4万亩,亩产400公斤以上。
棉花生产,大力推广植棉技术,重点推广中棉29抗虫棉、鲁棉15及其它当家品种,种植面积达1.5万亩。
花生生产,引进鲁花11号、34号、白沙和豫花7号等优质品种,扩大示范种植面积,推广地膜覆盖,种植面积达2万亩,亩产400公斤。
芝麻生产,引进优质芝麻品种,亩产达80-130公斤,种植面积1.5万亩。
无籽西瓜生产,该镇与省农科院挂钩,从九六年开发无籽西瓜生产,主要发展黑蜜5号等优质西瓜品种,个大肉甜,耐贮运,深受广大客户睛睐,目前已发展大田瓜10000亩,大棚瓜300亩,双膜瓜1000亩。
Bejo甘蓝生产,从 2001年引进,它是一种无籽西瓜适宜的接荐作物,生产周期短、品质高,耐储运,是一种适宜发展的出口创汇蔬菜,7月下旬育苗,12月前上市,亩产8000-10000斤,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