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挑战 试卷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和难点(下)答案96分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和难点(下)答案96分](https://img.taocdn.com/s3/m/9920396a1ed9ad51f01df226.png)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和难点(下)试卷96分[考试时限]:60分钟[及格分数]:60分[考试说明]:1、韩保江教授指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是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长治久安的根本原因。
正确错误2、农业不稳,是制约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很大的阻力。
正确错误3、要稳定农业,就必须稳定农村;要稳定农村,就必须关心农民的问题。
正确错误4、我国农副产品价格偏低,而出售给农村的工业品价格偏高,这样的交换剥夺了应该属于农民的经济利益。
正确错误5、尽管我国现在逐年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但总体上还是偏低的,没有反映中国土地资源的稀缺程度。
正确错误6、知识密集型产业获得的附加值很多,但环境成本代价很少。
正确错误7、资源、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附加值不多,但是代价很大。
正确错误8、我国的产业调整一定要符合市场规律的要求,符合产业发展的要求,更重要的符合市场的需求。
正确错误9、在我们产业结构中,占比重最大的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占比重最小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正确错误10、韩保江教授指出,中国的发展趋势只能是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加大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比重,这也需要我们加大对科学技术研发的提高。
正确错误11、现在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不到1%。
正确错误12、现在发达国家的企业或大的跨国公司平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4%。
正确错误13、韩保江教授指出,只有围绕企业、围绕市场创新的技术,才是实用技术、才是能够造福人类的技术。
正确错误14、韩保江教授指出,如果不把利益关系协调好,发展方式就很难实现根本的转变。
正确错误15、宏观调控政策是国家制定的统一的、整体的指导政策,为了体现权威性和公平性,不应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采用差别性的调控政策。
正确错误16、韩保江教授指出,过去我们的创新机制不合理,是因为企业不能成为真正的主体。
正确错误17、人的能动性发挥,要以尊重生态规律、尊重发展规律为前提。
正确错误18、韩保江教授指出,中国既要做好制造业,同时又使很多高新科技产业有所发展,两条腿走路,才能更好解决发展问题和就业问题。
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试卷
![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efebb896529647d272852fd.png)
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试卷(A卷)学号:学校:姓名: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三大需求是出口需求、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2、“三促进一保持”是指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3、“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式、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统称。
4、现代体系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特征。
5、自主创新的三种基本类型: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6、现代服务业的基本特征:无形性、知识密集性、人才高素质性、高效性、高效性、高增值性、高质量与高品位性。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认为对的打“√”;认为错的打“×”)1、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处理好五个关系全局的重大关系的实质是:对国内外市场结构、多层次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的空间结构、多层次技术结构、投资与消费结构这五个主要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2、“腾笼换鸟”就是把现有的传统制造业从目前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先进生产力”转移进来,以达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3、“双转移”是广东提出的产业转移和生产力转移两大战略的统称。
(×)4、广东转变方式的关键环节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5、广东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驱动力是科技自主创新。
(√)6、加快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是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7、珠江三角洲地区“五个一体化”规划是指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乡规则、公式服务、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规划(√)。
8、广东对稳定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奖采取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等措施。
(√)9、先进制造业主要包括装备制造,汽车、钢铁、石化、船舶制造、医药等六个产业。
(×)10、广东沿海蓝色行业带的“三个合作区”是指“港珠澳海湾经济合作带”、“粤琼海峡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考试题库-多项选择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考试题库-多项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7ec294f8f90f76c661371a27.png)
recno type subno topic13 1.1近些年,国际粮食价格步入趋势性上涨的大周期,()等因素都是粮价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价格刚性23 1.1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包括在快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严重不足;()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收入水平难以有效提升。
等33 1.1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以后,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力量,成为有效利用全球资源的核心要素和主要动力。
43 1.2资源价格是基础性价格,关系到()的切身利益53 1.3与以前相比,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的变化是()63 2.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的突出的表现就是()73 2.1扩大内需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是()83 2.1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是增加人们福祉的重要途径93 2.2使得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因素主要是()、劳资关系不协调和其他因素103 2.2公平分配,并不是收入的绝对平均分配,而是由()三个层次构成113 2.2只有巩固和优化()这个基础,才能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23 2.3新农村建设是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基本精神和主题之一,它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以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
133 2.3(),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43 2.4要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需要()的双重作用153 3.1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其方法主要有()163 3.1现代产业体系具有()、融合性、可持续性、市场适应性等特征173 3.2()的国情决定了简单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大量消耗资源的道路难以为继183 3.3要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应该要(),五是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六是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193 4.1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主要表现在企业是()203 4.1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生产主体,能否赢利取决于它(),因此要时刻把握技术创新的时机213 4.2企业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国有企业改革,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223 4.3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是()233 4.4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有利于()243 5.1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传统农村和计划经济时代农村相比,其基本特点有()以及新体制环境等253 5.2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点是()263 5.2在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点上,来自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包括()273 5.2在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点上,来自农业技术因素的制约主要有()283 5.2要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重点支持()、疫病防控等领域科技创新293 6.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指的是()303 6.2思想观念的陈旧主要体现在()313 6.3推进新能源产业建设,为发展低碳经济创造条件应从()等方面入手323 6.4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要以低碳思维从源头上控制“三高”项目的审批,严把()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333 6.4结合我国国情实际提出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主要有()3437.1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途径是()3537.1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的功能3637.1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住房保障制度包括()等基本方面3737.2“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就业工作仍然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以及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问题比较普遍等方面3837.3逐步提高(),提高这“两个比重”是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调整,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
新常态试题及答案
![新常态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488ea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7.png)
新常态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属于新常态经济发展特点的是:A. 高速增长B. 低速增长C. 持续增长D. 不确定增长答案:B. 低速增长2. "新常态"是指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A. 中速增长B. 低速增长C. 高速增长D. 不确定增长答案:B. 低速增长3.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A. 固定资产投资B. 出口贸易C. 内需消费D. 技术创新答案:C. 内需消费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常态的特点是:A.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B. 就业形势稳定C. 金融体系风险D. 服务业扩大开放答案:B. 就业形势稳定5. "新常态"下,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是:A. 人口老龄化B.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C. 环境保护压力D. 金融风险答案:B.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二、填空题1. "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
答案:中高速增长2. "新常态"经济发展要更加重视_____________。
答案:创新驱动发展3. 中国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_____________。
答案:内需消费4. "新常态"下,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经济_____________。
答案:结构调整5. "新常态"下,中国要加强_____________。
答案:金融体系风险防控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新常态"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意义。
答:新常态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指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低速增长,重点转向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它的意义在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关注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对经济风险的防控。
2. "新常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请列举并简要分析。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测试题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d09911d4431b90d6c85c725.png)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测试题满分: 100.0分得分:100.0分一 . 判断(每题10.0分) 得分:40.01.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袭来,许多发达国家深受重创,经济陷入了在谷底长期徘徊而不能复苏的困境。
正确 AA.正确B.错误2. 气候变暖是由于一氧化碳的排放过多引起的。
正确 BA.正确B.错误3. 很多国家认为,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国家就是美国。
正确 BA.正确B.错误4. 目前来看,欧洲摆脱金融危机的手段和能力极其有限。
正确 AA.正确B.错误二 . 单选(每题10.0分) 得分:30.01. 现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转到依靠()上来。
正确 CA.进口B.投资C.消费D.出口2. 在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中央提出要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一体的发展道路,继续坚持()的方针。
正确DA.以工促农B.以城带乡C.工农互惠D.多予少取放活3. ( )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正确 CA.教育B.文化C.科技创新D.人才三 . 多选(每题10.0分) 得分:30.01. 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是( )。
正确 BCDA.进口B.投资C.消费D.出口2. 西方国家利用各种手段,特别是以( )手段对中国的产品进行限制。
正确答案:ABA.反补贴B.反倾销C.反垄断D.技术性贸易壁垒E.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需要扮演好以下角色:( )。
正确A.当好保安员B.当好裁判员C.当好指导员D.当好监管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考试答案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0302844a7302768f993978.png)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考试答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测试答案注意:主题的顺序可能不同,请检查!为了防止试卷中的答案完全一致,该组只提供基本分数为60分的标准答案。
对于不能提供答案的问题,请自己回答。
?1.近年来,以(c)为主体的全球投资和贸易新格局正在形成。
(单个主题3分)o o o oA.TTIP商学院C.d .世界贸易组织?2.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内机遇,以下说法是错误的。
(单个主题3分)o o o oA.b .世界经济复苏缓慢c .内需潜力巨大d .全面深化改革,增添新动力?3.在下面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分析中,错误是(d)。
(单个主题3分) o o o oA.制造业的规模持续增长,但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b。
重化工业的比重持续上升,但产能过剩问题严重c。
服务业发展加快,但仍落后。
D.产业布局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但地区产业差异过大。
?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形成“五多”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下面对“五更”的错误理解是(一)。
(单个主题3分)o oA.更多地依靠外部需求,尤其是出口贸易,来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 1 -o o?C.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管理创新驱动d。
更多地依靠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互动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发展的重点应放在“四个努力”上。
下面对“四个努力”的理解是错误的(d)。
(单个主题3分)o o o oA.努力激发各种市场主体发展的新活力努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努力构建现代工业发展的新体系努力培育封闭经济发展的新优势?6.扩大内需的重点是(d)。
(单个主题3分)o o o oA.建立自由贸易区b .改革开放c .出口d .投资和消费?7.为了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我们必须摆脱(d)。
(单个主题3分)o o o oA.农村传统习俗b .现有行政区划c .户籍制度d .城乡二元体制?8.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d)。
(单个主题3分)o o o oA.严格全面执政b .确保经济建设是中心。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试题和答案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61b0b655270722182ef703.png)
农业现代化
城乡统筹一体化
7
我国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分值:3.0/得分:3.0)
国际化
现代化
全球化
贸易化
8
()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分值:3.0/得分:3.0)
科技创新
科技进步
科学发展
科技投入
三
四
一
二
3
我国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分值:3.0/得分:3.0)
规模化
城镇化
市民化
城市化
4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分值:3.0/得分:3.0)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5
我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分值:3.0/得分:3.0)
GDP
科学发展
科技进步
科技投入
16
我国要尽快形成()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分值:5.0/得分:5.0)
工农互惠
以城带乡
城乡一体
以工促农
17
解决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关键在于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分值:5.0/得分:5.0)
9
我国要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分值:3.0/得分:3.0)
企业与职工协商
企业工资共同协商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
企业与工会协商
10
加快发展(),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分值:3.0/得分:3.0)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试题与答案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cb073ff5335a8103d22038.png)
单选题: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推动发展的重点放到“四个着力”上,对“四个着力”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10.0分)A.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新活力B.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C.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体系D.着力培育封闭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我的答案:D√答对2.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10.0分)A.全面从严治党B.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D.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的答案:D√答对3.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内机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0分)A.物质基础比较雄厚B.世界经济复苏缓慢C.国内需求潜力巨大D.全面深化改革增添新动力我的答案:B√答对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对资源的配置起决定作用的是()。
(10.0分)A.专家B.官员C.政府D.市场我的答案:D√答对多选题:1.我国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有()。
(10.0分))A.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B.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C.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D.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我的答案:BCD×答错(可能是:ABCD)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的有()。
(10.0分))A.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B.推动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C. 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动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D.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推动大中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我的答案:ABD√答对判断题:1.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就要收紧外商投资市场准入,扩大内陆沿海开放。
(10.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对2.目前,我国在世界贸易中仍然属于净资本输入国。
(10.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对3.当前,全球经济结构进入深度调整期,全球各竞争日趋激烈,这是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
(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4.引导推广绿色消费、大力拓展服务消费、规范发展信息消费,有利于培育发展新的消费增长点(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与体制改革考试题答案
![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与体制改革考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6f0bbe284ac850ad0242c2.png)
《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与体制改革》单选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在最佳答案前点击选择。
)1.2013年我国经济工作要增加并引导好()投资,同时在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又不会造成重复建设的基础设施领域加大公共投资力度。
正确答案是:(C)A 外国B 国家C 民间D 企业2.在国有企业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方面,中国正在面临的艰难抉择不包括()。
正确答案是:(D)A 核心竞争力B 自主创新能力C 公有制主体地位D 政企分开3.2013年我国经济工作要坚持有效的改革路径,尊重()首创精神,尊重实践、尊重创造。
正确答案是:(C)A 企业家B 工人C 人民D 高科技人才4.2013年我国经济工作要善待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强化()社会责任。
正确答案是:(A)A 大企业B 小微企业C 中小企业D 私营企业多选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在答案前点击选择。
少选、多选、错选,该题均为不通过。
)1.“人本”是指以人的自身发展作为改革导向。
其含义包括()。
正确答案是:(A,B,C)A “人本” 针对“物本”B “人本” 针对“官本”C “人本” 而非“民粹”D “人本” 而非“国本”2.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其中()问题依然突出。
正确答案是:(B,C,D)A 不稳定B 不平衡C 不协调D 不可持续是非题:1.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正确答案是:(A)A 是B 否2.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正确答案是:(A)A 是B 否3.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
” 正确答案是:(A)A 是B 否4.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强调“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正确答案是:(B)A 是B 否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形势与政策第二讲中国经济形稳势升试题
![形势与政策第二讲中国经济形稳势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8ace8a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3.png)
形势与政策第二讲中国经济形稳势升试题一、简述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经济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但这种增长模式面临着许多问题,如资源环境压力、产品过剩、产能过剩等。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正朝着提高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价值、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等方向转变,以实现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增长。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
为解决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战略,即通过淘汰过剩产能、加大创新投入、降低企业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推动经济由过去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和供给侧驱动转变,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3.消费升级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
近年来,中国消费潜力逐步释放,消费升级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和中产阶级的崛起,人们对生活质量和消费品质的要求更高。
为满足这一需求,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扩大内需、降低税费、优化消费环境等,以促进消费升级,推动经济增长。
4.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着政治经济风险、贸易保护主义等不确定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形势带来了一定压力。
中国经济在此背景下需要保持对外开放态势,同时加强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实现稳定增长。
5.产业升级和优化布局加速推进。
中国经济正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在高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集聚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此外,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积极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二、请分析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应对策略。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有:1.经济增速放缓。
中国经济增速逐渐下滑,面临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
低劳动力成本的逐渐消失、就业压力的加大、债务风险的增加等因素对经济增速构成了挑战。
中国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深度分析试卷(上)
![中国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深度分析试卷(上)](https://img.taocdn.com/s3/m/aa4ef57302768e9951e73846.png)
消费
内需
出口
投资
产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
生产结构
产业结构
台湾
美国
日本
韩国
下降
上升
呈螺旋式变化保持平衡
社会投资水平社会财富增量社会内需消费社会财富总量
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
价值规律
微观调控
必然性
决定性
战略性
关键性
七五计划
九五计划
十一五计划
八五计划
短期性、稳定性
长期性、稳定性长期性且不断变化短期性且不断变化
经济增长模式
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转变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点
产业发展
产业特色
产业链
资本家
境内企业
企业家
民族企业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调整
出口
消费
内需
投资
低端
中端
终端
前端
总消费
总需求
经济总量
总投资
内需
出口
消费
投资
信息革命
产业革命
绿色革命
工业革命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电子产业
第三产业
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否是
否是
是否
否是
是否
是否否是
是否
否是
否是。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28a453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6.png)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引言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惊人的经济发展成果,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模式,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繁荣的崛起。
然而,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一、资源过度依赖和环境压力加大我国长期以来经过快速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能源和资源,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与能源效率低下我国经济发展中,传统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问题突出。
转变传统产业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的任务十分紧迫。
三、人力资源质量不高和创新能力不足我国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高等教育的总体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亟需提高。
同时,我国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需要加强。
四、区域发展不平衡与城乡差距拉大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相对发达,而西部地区相对较弱。
同时,城乡差距也逐渐加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五、金融体系不健全与风险隐患增加我国的金融体系仍存在许多问题,如金融体制改革不彻底、金融监管不到位等。
金融风险的隐患逐渐增加,需要加强监管和完善金融体系。
六、国际竞争力不够和产业链的脆弱性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主要处于低端和中低端,高端制造和科技创新方面相对滞后。
国际竞争力相对不足,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提升产业链的脆弱性。
七、社会问题与社会治理的挑战随着经济发展,一些社会问题也开始凸显,如人口老龄化、收入分配不平衡、社会治理难题等。
处理好社会问题和加强社会治理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总结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是复杂而严峻的。
从资源依赖与环境压力、产业结构与能源效率、人力资源与创新能力、区域发展与城乡差距、金融体系与风险隐患、国际竞争力与产业链脆弱性、社会问题与社会治理等方面,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可持续转变。
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前景、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测试卷及答案
![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前景、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0ac533eefdc8d376ee3230.png)
12
转变发展方式面临问题主要有:(),人口发展,()和地方政府债务安全的挑战。(分值:6/得分:6)
资源环境保障能力
需求结构调整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城乡结构转换
人力资源
13
按照健全()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分值:6/得分:6)
公众参与
党委领导
政府负责
民主管理
社会协同
试卷名称:
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前景、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
1
根据分析,到2020年,我国的人均GDP将达到()美元。(分值:5/得分:5)
0.9万
1.6万
1万
1.3万
2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快于经济增长年份出现(),其中,农民收入达到14%,高于经济增长。(分值:5/得分:5
二五时期
四五时期
七五时期
六五时期
3
“十二五”规划要求,战略性( )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分值:5/得分:5)
经济增产
新型经济
新兴产业
支柱经济
4
“十二五”期间,在土地利用方面,确保耕地面积零减少,保持()亿亩。(分值:5/得分:5)
18.3
17.5
18.18
18.2
5
资源相对不足和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我国的()。(分值:5/得分:5)
基本国情
事实
其中之一
突出表现
6
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0.7万亿元。其中负有偿还责任的是( )万亿元。(分值:5/得分:5)
6.7
10.1
9.2
7.2
7
从外需看,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基本在()以上。而美国对外依存度20%,日本对外依存度30%。(分值:5/得分:5)
经济增长的波动和稳定性 考题及答案
![经济增长的波动和稳定性 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88f8f7700abb68a982fb93.png)
本次考试结束啦,您在此次考试客观题得分为 70.0 分!您通过考试!正确答案: 第一部分 ;判断题1. 从政策角度,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症结可以从以下 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政策思想是否完善、政策目标是否恰当和 正确 清晰一级政策手段是否合适。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2. 环境污染的治理有很强的正外部性,治理污染的收益并不是 由治理者一人享有,而成本却由一人承担,所以,决策者缺乏 错误 治理污染的积极性。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3. 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水平造成的的通货膨胀属于成本推 动型通货膨胀。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4. 科学发展观中并没有关于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的论述。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5. 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波动是正常的,因此没有必要刻意避免 正确 大起大落的波动。
A. 正确 B. 错误√×正确 √正确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6. 当工资和利润增加时,增加的工资或利润会被转加到产品的 正确 价格中去,这样就发生了由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7. “九五”计划时,我国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从外延、粗放的 正确 增长方式向集约、内涵方向转化。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8.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动过程中经济扩张和经济收缩,景气 正确 和不景气的交替,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循环出现的上下波动现象。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9. “新增长理论”认为资本已经取代知识和技术进步称为经济 正确 增长过程中关键因素。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10.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上涨的物价 下跌的现象。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考试答案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4b20f328ea81c758f578f3.png)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考试答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考试答案注意:题目顺序可能会有不同,请注意核对!为杜绝试卷答案的完全一致性,本群只提供考核通过基本分60分的标准答案,未提供答案的题目请自行答题。
? 1.近年来,以为主体的全球投资贸易新格局正在形成。
o o o o C.自贸易协定 D.世界贸易组织? 2.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内机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o o o o A.物质基础比较雄厚 B.世界经济复苏缓慢 C.国内需求潜力巨大 D.全面深化改革增添新动力? 3.下列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o o o o A.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但依然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 B.重化工业比重不断上升,但产能过剩问题严重 C.服务业发展有所加快,但依然滞后 D.产业布局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但区域产业差异性过大? 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加快形成“五个更多”的新经济发展方式,下列对“五个更多”的理解错误的是。
o o A.更多地依靠外需特别是出口贸易拉动外向型经济发展 B. 更多地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 1 - o o ?C.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D.更多地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推动发展的重点放到“四个着力”上,对“四个着力”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o o o o A.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新活力 B.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 C.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体系 D.着力培育封闭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6.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是。
o o o o A.建立自贸区 B.改革开放 C.出口 D.投资、消费? 7.要推动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破除。
o o o o A.农村传统风俗习惯 B.现有行政区划 C.户籍制度 D.城乡二元体制? 8.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o o o o A.全面从严治党B.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D.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2 - ? 9.下列选项中,不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的是。
中国经济问题试题及答案
![中国经济问题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6833d25022aaea998f0fe3.png)
中国经济问题试题一、分析中国经济主要存在问题有哪些?(55分)二、中国经济面临哪六大矛盾?(15分)三、中国经济的12个“两难”是什么?(30分)中国经济问题参考答案一、问题一:经济高速增长,但经济结构严重失衡首先是供给结构问题突出,特别是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协调。
农业基础较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
其次,需求结构问题突出,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
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导致消费低迷,内需严重不足。
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失衡。
经济社会发展在空间上的不平衡,使边疆稳定、社会和谐受到了严峻挑战。
问题二:蛋糕做大了,但蛋糕的分配存在不公平按照联合国的贫困标准,中国至少还有一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近几年,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分配关系呈现较为明显的失衡状况,劳动报酬增长速度长期低于GDP增长速度,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扩大的趋势。
问题三:完成了工业产品的数量积累,但国际竞争力不强2009年中国R&D(研究与开发)占GDP的比重为1.52%,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家平均达2.29%。
科技进步贡献率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科技成果转化率比发达国家低50~60个百分点。
问题四:民生大幅度改善,但公共服务领域发展滞后2008年中国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4.4%,社保与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10.9%,此两项合计占比为15.3%,比人均GDP 3000~6000美元阶段国家平均31.4%的水平,低了16.1个百分点。
问题五:城市化率大幅度提高,但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市化提速的同时,农村问题也日益突出,优质耕地大量流失,农业经营者老龄化、兼业化,留守儿童增加,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等等。
一些大城市的城乡接合部“栖息”着大量流动人口,身份差异带来的歧视、群体冲突加剧等,积累了诸多社会问题。
问题六:节能减排成绩显著,但生态文明建设压力较大中国工业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石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超过50%),中国政府已经提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约束性指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1.2《走向共同富裕》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1.2《走向共同富裕》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a9dc15763231126edb1181.png)
1.2 走向共同富裕一、单项选择题1.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悬崖村”,曾经牵动人心的藤条梯已变成2550级钢梯,让人“进得来”;得益于教育改革,村里有了幼教点,也让人“留得下”。
对此,下列评论不正确的是( )A. 改革托举起人民群众的幸福感B.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C. 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D. 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的改革不可能持续2.党的十九大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即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1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 )①是中国经济发展适应新变化的客观需要②能够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③就是指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④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A. ①③B. ①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40年后再出发,改革开放成为新时代神州大地上的奋进强音,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改革开放“双引擎”动力更加澎湃。
誓将改革进行到底,这是因为( )①我国过去40年快速发展最根本的政治保障就是改革开放②新时代中国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③只要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向顽症痼疾开刀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④我国未来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A. 不协调不充分B. 不平衡不发达C. 不协调不发达D. 不平衡不充分5.2017年12月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①是消除城乡差别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坚持共享发展理念②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④有利于有效应对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6.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题库答案
![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题库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27a12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8.png)
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题库答案1、【判断题】以大学生和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第二次人口红利开始替代以农民工和低端劳动力为核心的传统人口红利。
A. 正确B. 错误2、【判断题】经济发展是指一国或一定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实际产出的增长,包括生产部门的实物增长和服务部门的劳务增长。
A. 正确B. 错误3、【多选题】关于我国技术红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专利申请大幅度提高B. R&D经费支出尚未突破低水平阀值C. 技术市场活跃程度大幅度提升D. 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增长E. 中国的科学技术研究人员居世界第二4、【多选题】现代经济学家按照生产要素的使用方法把经济增长方式分为哪两种经济增长方式?A. 再生型B. 粗放型C. 集约型D. 扩张型5、【单选题】党的()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
A. 十五大B. 十六大C. 十七大D. 十八大6、【判断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三五”规划要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中心,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A. 正确B. 错误7、【判断题】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在于,经济增长方式包含经济发展方式。
A. 正确B. 错误8、【单选题】以下哪项不属于经济发展的含义?A. 经济量的增长B. 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C. 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D. 包括生产部门的实物增长和服务部门的劳务增长9、【判断题】当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这个阶段的时候,是快速发展中积聚矛盾集中爆发的阶段,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A. 正确B. 错误10、【判断题】全球由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现在的深度结构调整期,国际经济形势调整在倒逼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A. 正确B. 错误11、【单选题】以下哪项是TPP的全称?A.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B.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C. 国际服务贸易协定D. 亚太自由贸易协定12、【单选题】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表现在哪方面?A. 全球经济复苏步伐高于预期B. 产出缺口保持在较低水平C. 全球贸易额增长预期普遍上调D. 全球贸易增长更为缓慢13、【多选题】关注民生需要提高A. 学有所教B. 劳有所得C. 病有所医D. 老有所养E. 住有所居14、【单选题】2015年,我国经济增速(),经济增速回落属于向新常态的过渡。
中国经济改革的问题分析试卷
![中国经济改革的问题分析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f490e005901020207409ca9.png)
中国经济改革的问题分析试卷判断只有5错1、樊纲所长指出,目前中国的高储蓄率低消费率现象与现行的税收制度、社保体制以及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相关。
正确错误2、樊纲所长指出,金融是高风险行业,容易出危机,而且具有外部性。
正确错误3、樊纲所长指出,只有搞了现代市场经济,中国的经济才能更加平衡,更加均衡,少走极端,少走弯路。
正确错误4、樊纲所长指出,经济学“侵犯”了所有其他各个社会科学领域。
正确错误5、目前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但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结束。
正确错误6、樊纲所长指出,就经济改革而言,中国现在至少可以说走过了一个阶段,也许走了一半,但是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改。
正确错误7、樊纲所长指出,法制体系的建立不能是纸上谈兵,而是要有执法、判例,要对现实中违法之人实现惩罚。
只有这样,法律的权威才能建立,人们的行为才能规范。
正确错误8、樊纲所长指出,中国现在很多大的经济失衡,在深层次上都是因为制度要调整。
正确错误9、樊纲所长指出,中国的消费储蓄失衡,收入分配失衡等等,这些失衡的背后除了有发展的原因之外,很多程度上是因为制度问题。
正确错误10、樊纲所长指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是现代市场经济。
正确错误11、樊纲所长指出,即使在经济体制方面,我国今后仍然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才能让中国的经济比较平衡,有更好的发展。
正确错误12、樊纲所长指出,现代市场经济绝不是自由自在、没有规则、无需监管、缺乏调控的原始市场经济。
正确错误13、樊纲所长指出,凯恩斯坚持最基本的市场经济原则。
正确错误14、樊纲所长指出,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投入和产出的平衡、收益和成本的均衡,凯恩斯主义的基本道理是在经济热时搞盈余,抑制经济过热;经济萧条时搞赤字,刺激经济。
正确错误15、樊纲所长指出,现在西方各国长期的高额赤字不是短期的宏观调控问题,而是长期的民粹主义问题。
正确错误16、凯恩斯在《货币、就业与利息通论》中将宏观经济波动归因于投资者所具有的()“动物精神”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人文精神17、樊纲所长指出,()是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资和消费比例严重的失衡
国际收支失衡
产业结构失衡
资源约束非常突出
以保障民生为根本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提高()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居民经营收入
劳动报酬
居民财产性收入
居民工资性收入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正确
错误
7、宋晓梧会长指出,总体看,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在依赖粗放式的要素投入。
正确
错误
8、2011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2.1%。
正确
错误
9、宋晓梧会长指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思想上应该明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平稳增长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正确
错误
10、宋晓梧会长指出,从1998年到2007年,世界平均消费率在近十年上升到78%左右。
2011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提高了。
28、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目前我国最终消费率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目前我国最终消费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10年,中国继续保持了双顺差局面。
2010年,中国继续保持了双逆差局面。
29、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必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正确
错误
4、宋晓梧会长指出,2008年、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中国率先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影,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正确
错误
5、世界历史上大的文明体之所以繁荣不可持续,均是由环境、资源枯竭造成的。
正确
错误
6、宋晓梧会长指出,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有现实依据的、有实质指向的。因为发展具有阶段性,以前成功,并不能说明今后可以完全按照老路子走下去。
5年
10年
15年
20年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是年均增长()
6%
7%
8%
9%
26、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宋晓梧会长指出,上世纪90年代,我国投资率平均为37.8%。
宋晓梧会长指出,上世纪90年代,我国投资率平均为73.8%。
就业
发展增长民生Fra bibliotek17、宋晓梧会长指出,目前在我国的118个资源型城市中,有多少个已经被国务院认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24个
34个
44个
54个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目标
宋晓梧会长指出,2003年到2010年,我国投资率连续八年上升到40%以上。
宋晓梧会长指出,2003年到2010年,我国投资率连续八年下降到30%以下。
27、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目前GDP总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是日本。
目前GDP总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是中国。
2011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降低了。
正确
错误
11、宋晓梧会长指出,由于我国长期依赖出口导向战略,导致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
正确
错误
12、宋晓梧会长指出,在医疗、教育、保险、养老、失业、救济等领域,我国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服务长期处于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的状态。
正确
错误
13、宋晓梧会长指出,在“十一五”的后期和“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各级政府对民生的投资在大幅度的提高,这值得充分肯定。但是如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且把游离在制度之外的人顺利融合到社会公共保障之内,仍然是中国需要长期面对的重要问题。
宋晓梧会长指出,与经济问题相比,我国的社会问题更严重。
宋晓梧会长指出,国现代服务业中的医疗、教育、金融、保险、交通、通讯等行业,有的是政府垄断,有的是过度行政管制,造成供给不足,形成制造业发展过快,而服务业比重过低,第三产业比重长期徘徊在40%左右。
宋晓梧会长指出,2009年,我国消耗了全世界46%的钢铁、45%的煤炭、48%的水泥、10%的石油天然气。
正确
错误
14、宋晓梧会长指出,2010年,全国国有土地租让金为2.9万亿,同比增长106.2%。
正确
错误
15、宋晓梧会长指出,中国的现状是,经济总量虽然极大增长,但经济结构十分扭曲,社会关系十分紧张。中国是GDP一枝独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都亟需调整。
正确
错误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规定,“十二五”时期我国要实施()优先战略。
0.5万亿
1.5万亿
2.5万亿
3.5万亿
23、宋晓梧会长指出,目前英国通过教育、医疗现金补贴和其他福利,据基尼系数测算的不均等程度,从一次分配的0.52降到了()
0.11
0.21
0.31
0.41
24、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10年初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指出,中国的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大约()左右。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挑战试卷
只5题错
1、宋晓梧会长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开篇第一年,在新的历史时期,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正确
错误
2、宋晓梧会长指出,由于我国长期依赖出口导向战略,导致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2010年,我国继续保持了双顺差局面。
正确
错误
3、宋晓梧会长指出,近年来,中国经济总体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
科学发展
保障民生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目标
以保障民生为根本
22、宋晓梧会长指出,2009年,我国政府全部收入为10.8万亿,其中()为土地出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