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王国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你悠然散步时,不经意低头间,在草地上、在树林中、在小路边、在花坛里,你会看到许多忙忙碌碌的小东西――蚂蚁。蚂蚁是一种有社会性生活习性的膜翅目蚁科昆虫,也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昆虫种类,目前全球有上万种蚂蚁,中国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

小小蚂蚁,虽然其貌不扬,但科学家发现,它身上有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特异功能”。

气味语言:独特的交流方式

美国哈佛大学的威尔逊博士观察发现,蚂蚁之间用一种特殊的“气味语言”来交换信息。当一只蚂蚁在远离巢穴的地方发现食物时,它就会回巢求助。

回巢途中,蚂蚁将尾部的针状物伸出,分泌出一种带气味的液状化学物质滴在路上。液滴间隔2~3毫米,气味有效范围约2.4厘米,持续时间达2分钟。其他蚂蚁会沿此“路标”抵达目的地,并同心协力地搬运食物回巢。

此时,蚂蚁的触须便起着“鼻子”的作用。倘若在途中遭遇危险,蚂蚁会从颌下分泌出一种强力的信息气味,30秒内就会扩散并产生一个直径约12厘米的怪味圈,附近的蚂蚁闻味后就会赶来相救。

现已探明,蚂蚁分泌出的带气味的化学物质叫做外激素,又称“信息素”。这些信息素就是无声的语言,蚂蚁借此传递信息、识别同伴。蚂蚁识别能力很强,即使向窝里喷洒其他类蚂蚁的外激素,也不会干扰它们识别同伴发出的外激素。

科学家已查明的蚂蚁外激素有7种,如路外激素、报警外激素和蚁尸外激素等。

埋葬同类:生物界的筑墓者

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拉尼乌斯在《博物志》中写道:“除了人类之外,在生物界中,蚂蚁是唯一埋葬同伴尸体的生物。”

那么,蚂蚁为什么能这样做呢?这是蚂蚁行将死亡时散发出的“蚁尸外激素”所致。如果在活蚂蚁身上涂抹“蚁尸外激素”,它也同样会被蚁群丢到墓地去,即使它返回巢穴,仍会被再次扔到墓地,直到“蚁尸外激素”完全消失为止。

森严社会:各司其职的等级分工

为什么蚂蚁能在地球上不断繁衍5亿年而不衰亡?这是由于蚂蚁王国是一个以蚁后为中心的有机整体,具有严密的组织形式。它们能准确把握环境变化,自由地控制巢穴的发展状态,从而摆脱饥饿的威胁。

在蚂蚁王国,蚁后、雄蚁、工蚁以及由工蚁变型的兵蚁各司其职,构成了金字塔形的等级森严的社会形态,具有社会性的3大要素:同种个体间蚂蚁能相互合作照顾幼体;有明确的劳动分工;在蚁群内至少有二个世代重叠,且子代能在一段时间内照顾上一代。

具体而言,蚁后只管产卵,雄蚁只管交配,兵蚁只管保卫蚁群和蚁穴的安全,工蚁是蚂蚁王国的主要“劳力”,负责觅食运粮、管理蚁穴、哺育幼蚁、清扫蚁道、扩建蚁室等。在工蚁中工作也有分工,有的专司“家务”,有的专跑“外勤”。

强悍蚁后:一次交配,产卵15年

蚂蚁的另一有趣现象是蚁后独特的产子方式。

蚁后寿命长达20年,它一生只与雄蚁交配一次,然后把精子储存在体内的贮精囊中。此后,它可持续产卵15年,而雄蚁在与蚁后交配后便会死去。

蚁后可自由地开闭贮精囊,并根据蚁巢状态分别生产雄蚁和雌蚁――它的受精卵孵出的是雌蚁,少数未受精的卵则变成雄蚁。

雌蚁中只有一只能成为蚁后,其他雌蚁的生殖器完全萎缩,不能产卵,变成兵蚁或工蚁。工蚁的独身生活是悲惨的,不能有丝毫显示雌性的举止。从诞生到死亡,在短则几星期,长则3~10年的生命中,工蚁只能像机器一样地工作,搜集食物,清扫蚁巢、抚养后代……

雌蚁为什么会失去生殖能力?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蚁后能分泌一种奶油似的糊状外激

素,雌蚁闻到这种激素的气味就非吃不可,随后生殖器开始萎缩,成为兵蚁或工蚁。

慷慨分食:“白吃白喝”不是梦

在干旱季节,整个蚁穴中的蚂蚁都面临干死的危险。于是,工蚁们马不停蹄地往返于蚁穴和水源之间。它们把水带回来后,有的分给其他蚂蚁喝,有的直接将水“泼”在育婴室的地上,使之保持湿润,以保护幼蚁。正因为蚂蚁有这种紧密合作的社会行为,即使在最干旱的季节,它们也可以安然无恙地生长。

工蚁不仅会把水带回蚁穴,还会把花蜜和其他食物带回来与同伴分享。同伴通常会以触须和脚轻轻触敲带回水或食物的工蚁的头部,有些种类的蚂蚁则是用触须和前脚轻碰对方的下唇,工蚁得到这个信号后,便自动分一点水或食物给对方。

一些寄生在蚂蚁穴中的甲虫,也会尽量模仿蚂蚁的这种求食动作,照样也可以“白吃白喝”。研究人员用纤毛触碰蚂蚁,也都得到了工蚁们的慷慨“分食”。尤其令研究人员惊讶的是,一只工蚁带回来的食物,居然在24小时之内就可以传遍整个蚁穴内的所有工蚁。

蚂蚁这种精密复杂的分食行为,对整个蚁穴内每只蚂蚁的向心力与有条不紊的分工合作十分重要。但科学家们经多年研究,却始终没在蚂蚁的脑中找到一个发号施令的中心。

每只工蚁的脑中约有100万个神经细胞。体重是蚂蚁1000万倍的人类,脑中则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因此,从体质上来看,蚂蚁远不如人聪明,但它们不论轩轾的分食行为,却能维持整个蚁群繁衍生息。也许当人类从这个地球上消失之后,蚂蚁仍会继续活下去。

能工巧匠:沙土绿叶可筑巢

蚂蚁也是动物世界赫赫有名的建筑师。它们利用颚部在地面挖洞,通过一粒一粒搬运沙土,建造蚁穴。蚁穴的“房间”将一直保持建造之初的形态,除非土壤严重干化。

蚁穴内有许多分室,这些分室各有用处。其中蚁后的分室最大。在沙漠中有一种蚂蚁,建的蚁穴远看就如一座城堡,有4~5米之高。蚁穴牢固、安全、舒服,道路四通八达,里面通风、冬暖夏凉,食物不易坏掉。

蚂蚁研究专家沃尔特?奇尔盖尔观察后发现,最靠近地表的区域蚁室最多,深度越深,蚁室越少,面积也越小。他说:“为了做到这一点,蚂蚁必须了解它们相对于地面的深度。”但它们如何“施工”仍旧是一个谜。据奇尔盖尔推测,蚂蚁可能通过感知土壤中的二氧化碳水平测量深度。

非洲有种缝纫蚁,这种聪明的蚂蚁常把树叶“缝”成精巧的蚁窝。做窝时,两只蚂蚁挑选一张完整的叶片,先用颚在两边咬出整齐的小孔,再把叶片弯折过来,一只蚂蚁留在叶内,另一只在叶外,然后它们捕来一只会放丝的小虫,用虫吐出的丝做线,把小虫当作引线针,叶外的蚂蚁把小虫塞进叶片小孔,而后又让它从另一个叶孔中钻出,在叶内的蚂蚁负责把丝拉紧。这样,反复“穿针引线”,最后把叶片缝成只供蚁类进出的蚁巢。

勤劳善作:自己“种粮”来糊口

美洲有一种种菌蚁,它们能自己“种粮”。这类蚁群中,有各种身材的工蚁,除了个儿最小的负责后勤工作的工蚁以及担任保卫职责的兵蚁外,其余工蚁平时都倾巢而出。当它们找到适当的灌木丛或其他适合的树木时,就用颚把树叶割成碎片,衔着叶片,高举过顶,成群结队地回巢。

此时,留在蚁巢里负责后勤的小工蚁,就担当起叶片的加工任务――将其咀嚼成屑,作为伞菌(一类真菌)的培养基,然后在这种叶屑上接上菌种,经过一段时间,就会长出累累菌实来。这种菌实,就是这个蚁类家族的“粮食”。

还有一类收获蚁,会在其蚁穴内贮藏着大量可供食用的植物种子。翌年春天,种子萌动抽芽时,它们又会及时把种子搬到穴外,将其种在蚁穴周围的土地上,待结实后进行收获。

蔗园卫士:步步紧逼捉害虫

甘蔗螟虫是严重危害蔗园的害虫之一,每年甘蔗苗刚栽下,甘蔗螟虫就偷偷摸摸地把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