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人文地理期末复习

人文地理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绪论1、洪堡创立了地理学研究中的因果原则,综合原则和比较原则。

2、下面关于实证主义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证主义是在经验基础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B、实证主义在地理学的计量与理论革命中盛行C、实证主义就是举实例D、实证主义不是对经验的简单归纳3、以下概念中最能体现近代英国地理学研究特点的是()A、小区域研究B、第二自然C、或然论D、管治4、文化地理学派认为,人文地理学应当主要研究(人文景观)5、以下关于方法论的论述,错误的又()A、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B、方法论是一个哲学概念,是以世界观为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性原则C、方法论就是研究方法的集合D、方法论是普遍适用于各门具体社会科学并起指导作用的范畴、原则、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总和6、以下不属于美国对近代地理学发展贡献的是()A、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B、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C、索尔的《人类地理学的目的》D、哈特向的《地理学的性质》7、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是(德国)8、(法国学派)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9、以下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学派中,()主张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的理论为基础,分析不同阶层的活动空间特点和规律。

A、文化地理学派B、激进主义地理学C、计量地理学派D、人文主义地理学派10、以下关于人文地理学研究价值的论述,正确的是()A、服务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B、服务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转移研究C、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D、服务于都市景观的规划设计11、以下属于人文地理学研究中代表性方法论的包括:()A、经验主义B、实证主义C、人文主义D、结构主义12、以下描述中,能体现地理学研究特色的有()A、重视对地球的研究B、关注地球表面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C、只要涉及地点的研究就是地理学研究D、关注空间关系和空间过程13、根据约翰斯顿的理论,以下属于“一横一纵”中纵向研究的有()A、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B、地形对人类建筑格局的影响C、地方文化精神与地方建筑格局的关系D、文化扩散中的冲突与整合14、以下能体现人文主义地理学研究特点的陈述包括()A、强调我向思维B、注重主体性C、重视定量研究D、强调感悟性15、以下关于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有()A、理论与哲学方法论更趋多元化B、研究内容趋于社会化C、研究方法更为强调定量研究D、研究成果更有益于服务社会发展16、以下学者中,属于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的有()A、赫特纳B、施吕特尔C、索尔D、哈特向17、以下学者中,属于文化景观学派的代表人物的有()A、赫特纳B、施吕特尔C、索尔D、哈特向18、以下属于我国古代地理学家的贡献主要有()A、《禹贡》、《山经》B、《徐霞客游记》C、《玄奘西游记》D、大量地方志19、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所谓的“后现代转向”,其特征包括:A、知识和信息成为社会的新的组织原则B、福特主义的大规模生产和消费方式逐渐被全球化的生产所替代C、推崇高度概括性的理论D、强调事物或事件在某些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中才会出现20、以下研究中属于“一横一纵”中“一横”的有:()A、梯田的耕作形式与地形的关系B、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与传统文化保护C、餐饮网点的空间分布D、游牧经济与游牧民族竞技体育活动的关系21、翰斯顿是在《地理学的性质》一书中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概括为“一横一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地理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地理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地理复习资料历史复资料
1. 中国古代的主要朝代
-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
-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
- 周朝(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
- 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7年)
- 汉朝(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
2. 世界历史的主要文明古国
-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539年)
- 埃及文明(约公元前3100年至公元前30年)
- 希腊文明(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30年)
-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至公元476年)
- 中国古代文明(夏朝至清朝)
地理复资料
1. 地理的基本概念
- 地球:我们生活的星球,由陆地和水域组成。

- 北半球:赤道以北的地球区域。

- 南半球:赤道以南的地球区域。

- 北极:地球的北端点,位于北极圈内。

- 南极:地球的南端点,位于南极圈内。

2. 中国的主要地理特征
- 高原:青藏高原是中国的最大高原,位于西部。

- 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的主要平原地带。

- 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秦岭山脉是中国的主要山脉。

- 河流:长江、黄河是中国的主要河流。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历史与地理的复习资料。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1、历史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科学。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中国区域内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尽全时空现代历史地理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具体的时空组成,时间和空间是一切事物研究的两个基本维度。

因此,研究任何事物都要涵盖与其相关的一切时间点和空间(地域)点,讲求对所有定性文字尽全地(意即尽可能全面地)计量推理,客观全面地展现所有地域点的本来面目;既注重所有地域点的静态分布,又注重所有地域点上的动态演变,讲求建立连续的地理剖面分析,力求探索人地空间时间函数上的变量。

3、人地互动观念:人可以影响环境,环境也可以影响人。

人是环境的产物,又反过来影响之。

人地互动意味着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的生活方式和内容受周围地理环境的影响(甚至在一定时期是决定性的),同时,人自从诞生之日起,无不在时刻影响着,准确地说是加速地影响着环境、改变着环境。

现代历史地理学将人地关系作为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最终归结点(或称核心理念),强调分析社会现象的环境起始因素。

4、禹贡:《禹贡》是中国最早、最重要的地理著作,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源头。

1934年,顾颉刚先生和谭其骧先生在北平创办《禹贡》半月刊,专门登载历史地理学研究论文,吸引了更多的学者从事历史地理问题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两人更创立了禹贡学会,奠定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础5、禹贡学会: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学者研究历史地理的群众性学术团体。

由顾颉刚和谭其骧发起,1934年2月在北平筹备,1936年5月正式成立,顾颉刚为理事长。

学会主要任务是:编辑中国地理沿革史、中国地理沿革图、中国地名辞典以及中国民族演进史等;研讨中国边疆和水利等问题;考订校补历代正史地理志;编录地方性文化史料以作专题研究;并与其他学科的学者合作开展学术研究。

学会出版有刊物、研究报告和丛书等。

其中《禹贡》半月刊在当时文教、学术界颇有影响。

人文地理学重点整理(复习提纲)

人文地理学重点整理(复习提纲)

人文地理学重点整理(复习提纲)一、人文地理学的主要人物1、洪堡:德国地理学家,和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洪堡的伟大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他的成就主要在自然地理学方面,但他也注意到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地理学从古典的对地理现象的描述和记述,走向近代地理学解释和探讨因果关系,他强调地表事物的整体研究。

2、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他认为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家乡,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的地理学,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与洪堡不同的是,李特尔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研究世界各地区不同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他学术思想上最大的缺陷是,他把“人地关系”看作为“神的意志”。

3、拉采尔: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致力于研究人类迁移、文化借鉴和人地关系,对人文地理学提出系统概括。

拉采尔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在他著作中,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是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完整和系统的早期思想。

4、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地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

5、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该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察觉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他注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景观,探究一个原始景观转换成人文景观的过程,这就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6、森普尔:是拉采尔的学生,片名接受了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观点,他大肆宣扬地理环境对人类体质、民族发展和国家历史有决定性影响。

7、亨丁顿:片面接受了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突出人类文明只能在刺激性气候的地区才能有所发展等观点。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总结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总结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总结(总8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人文地理学复习总结第一章、绪论1、地理学按二分法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按三分法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部分。

2、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主要包括三大主题:一、人地关系的传统。

二、区域研究的传统。

三、空间分析的传统。

3、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复杂性。

4、希腊伟大诗人荷马在公元前9世纪时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被认为是关于人文地理知识最早的记述性著作,希腊学者把荷马推崇为地理学的祖师。

古希腊著名的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地理学”这一名词,被人称为“地理学之父”。

5、德国洪堡和李特尔被尊称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6、19世纪下半叶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文地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

7、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当推《禹贡》成书约在公元前500年左右,该书全文虽只1200字,但全面记述了当时全国的地理特征,九州的山川、土壤、物产、田赋、交通、贡品以及少数民族,反应了当时我国各地的人文和经济面貌。

8、我国古代人文地理学主要的贡献有:一是产生了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对人地之间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二是积累了大量以区域人文地理论述为特色的人文地理知识。

9、近代人文地理的代表人物:张相文、竺可桢、胡焕勇、张其昀、李旭日等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1、文化的概念: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以物质为基础。

具有历史连续性、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2、三种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石基础,精神文化石核心。

(最最新)七年级下册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复习提纲大全

(最最新)七年级下册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复习提纲大全

人教版 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 ★★★★ 1、隋朝的建立(1)时间:581年 (2)建立者:隋文帝 杨坚 (3)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1)时间:589年 (2)标志:灭陈 (3)隋朝实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

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 ②发展生产 ③注重吏治表现: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1、开凿时间:隋炀帝时(605—610年)2、概况: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3、开凿的目的:①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根本)②加强南北交通 ③游玩江都(主观原因)4、地位、作用: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第2课 “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1)时间:618年 (2)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山西太原起兵反隋)(3)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 1、出现原因(1)吸取隋亡的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戒奢从简” ,节制欲望; (4)合并州县,整顿吏治;(5)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房谋杜断” 、魏征)2、表现: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出现繁荣景象,国力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晚年称帝,改“唐”为“周” 问: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答: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成人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课程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

成人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课程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

成人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课程《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中国历史地理概论复习资料1一、填空题1、从政区地理角度考察,行政区划基本上有四个要素:()、()、幅员和()。

2、《禹贡》九州是指徐州、()、()、()、()、()、()、梁州、()。

3、北宋的路制是按照()的辖区来划分,而南宋的路制是按照()的辖区来划分。

4、三国到隋朝统一前,中原王朝实行()——()——()三级行政区划体制。

二、名词解释1、《汉书·地理志》2、历史地理学三、简答题1、何以黄河在东汉至唐末时期出现一个安流的局面?2、列举二十四史中的16部正史《地理志》。

四、论述题1.简述隋唐至明清中国政区(含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及县级政区)之沿革。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层级、边界、行政中心或治所。

2、雍州、兖州、青州、豫州、扬州、荆州、冀州。

3、转运使、安抚使。

4、州-郡—县。

二、名词解释1、《汉书地理志》,班固新制的古代历史地理之杰作,我国正史中第一部地理志。

此志,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全录《禹贡》和《职方》两篇,简述了西汉以前历代的疆域沿革;第二部分叙述西汉平帝元始二年的疆域政区;第三部分是录刘向的“域分”和朱赣的“风俗”,性质近似于附录,但对第二部分有补充说明的作用。

这三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汉书地理志》重点在“风俗”,意在说明地理与政治的关系,提示为政者注意各地风俗,从地理实际出发以施其政。

2、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时期的自然环境和人地关系的地理分布、演变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历史地理学是属于地理学,其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和规律,主要包括历史人文地理学、历史自然地理学、历史地图学,以及其它内容。

三、简答题1、何以黄河在东汉至唐末时期出现一个安流的局面?答:公元1世纪至10世纪接近千年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出现过相对稳定的局面,偶有决溢,也未造成大规模改道,被称为汉唐安流期。

其安流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东汉开始大量游牧民族入居黄河中游,退耕还牧,次生草原和灌木丛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对减弱。

历史与地理有关知识点总结

历史与地理有关知识点总结

历史与地理有关知识点总结一、历史知识点总结1. 人类历史的阶段划分人类历史可以分为远古、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五个阶段。

远古时期是人类出现之初到文字出现之前的时期;古代是指文字出现后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期;中世纪是指公元476年到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的时期;近代是指公元1453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期;现代是指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至今的时期。

2. 世界各大文明的兴衰世界各大文明包括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谷文明、中国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阿拉伯文明等。

这些文明在其鼎盛时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最终都经历了兴衰,甚至消亡。

3.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世界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如古代的雅典民主、波斯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罗马共和国的衰亡、基督教的传播、伊斯兰教的兴起、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世界两次大战、冷战等。

4. 中国历史的主要朝代中国历史可以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等主要朝代。

每个朝代都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

5.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中国历史上也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如尧舜禹治水、夏禹治世、商汤灭殷、周武王克商、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分裂和战争、统一战国、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的西域开发、三国时期的战乱、唐宋时期的经济繁荣和文化繁荣、元明清三个朝代的兴衰等。

6. 世界各国的建国历史世界各国的建国历史各有不同。

如美国的独立战争、法国的大革命、英国的王室更迭等,都是世界历史上重要的建国事件。

二、地理知识点总结1. 世界地理的总体特征世界地理包括七大洲、五大洋和世界各国家和地区。

世界地理总体上表现出地球形状、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分带性和季风性气候、地球上的自然灾害等特征。

2. 世界地理的地区划分世界地理可以根据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因素进行不同的地区划分。

如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大洲;亚洲可以划分为东亚、南亚、西亚、中亚;非洲可以划分为北非、中部非洲、南部非洲等。

古生物学及地史学考试复习题

古生物学及地史学考试复习题

古生物学及地史学考试复习题1.什么叫化石?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生命活动痕迹及生物成因的残留有机物分子。

2.什么叫标准化石?能确定地层地质时代的化石。

它应具备时限短、演化快、地理分布广泛、特征显著等条件。

时限短则层位稳定,易于鉴别;分布广则易于发现,便于比较。

3.指相化石的概念?能够指示生物生活环境特征的化石称为“指相化石”。

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组合,也沉积着不同的沉积物,形成不同的沉积相,如海相、陆相、泻湖相等。

老师课件描述:能够明确反映某种特定环境条件的化石。

4.优先律?生物命名法中一条重要原则是优先律,即生物的有效学名是符合国际动物、植物命名法所规定的最早正式刊出的名称。

老师课件描述:生物的有效学名是符合国际动物或植物命名法规所规定的最早正式刊出的名称。

5.物种?物种是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的基本分类单元,它不是认为规定的单位,而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实体。

6.重演律?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总是重演其所有祖先在进化过程中的每个发育阶段,即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重演其祖先的系统发生过程。

老师课件描述: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育史的简短而快速重演。

7.化学(分子)化石?地史时期生物遗体有的虽未能保存,但分解后的有机成分,如:脂肪酸、氨基酸等仍可残留再岩层中。

这些物质视之无形,但具有一定的有机化学分子结构,足以证明过去生物的存在,故称为化学化石或分子化石。

8.印模化石与印痕化石如何区别?印痕化石:生物软体在围岩上留下的印痕。

印模化石:生物硬体在围岩表面上的印模。

9.化石的保存类型:实体化石:全部生物遗体或部分生物遗体的化石。

模铸化石:保存在岩层中生物体的印模和铸型。

印痕化石:生物软体在围岩上留下的印痕。

印模化石:生物硬体在围岩表面上的印模。

外模:生物硬体外表面在围岩上的印模。

内模:生物硬体内表面在围岩上的印模。

核化石:生物硬体所包围的内部空间或生物硬体溶解后形成的空间,被沉积物充填固结形成的化石。

历史地理学知识点

历史地理学知识点

历史地理学知识点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及其对历史事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的学科。

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下面就列举一些重要的历史地理学知识点:1. 地形对历史事件的影响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势特征。

地形的高低、平缓、陡峭对历史事件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山地易于设立自然屏障,可以防御敌人的入侵;平原适合农业发展,有利于人类的聚居和发展。

地形的不同会影响交通运输、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2. 河流对文明的贡献河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许多古代文明都是在河流的附近兴起的,比如黄河文明、底格里斯河文明等。

河流提供了水源、灌溉和交通,为人类的农业生产和交流提供了便利,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3. 气候变迁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气候变迁对历史事件有重要影响。

例如,气候的变冷可能导致农作物歉收,从而引发饥荒、战争等事件;气候的变暖可能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对人类居住和生存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气候变迁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历史地理学知识点之一。

4. 城市的发展与地理环境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发展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一些城市由于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比如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因此更容易发展壮大;而一些城市由于地理条件不佳,比如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等,因此难以发展。

城市的地理环境对其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5. 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历史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文明的繁荣和发展,推动历史事件的进程。

比如,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带动了中国、印度、欧洲等地区之间的商贸、文化传播。

总结:历史地理学知识点涉及到地形、河流、气候、城市等方面,这些知识点对我们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及其背后的原因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历史地理学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历史和地理之间的关系,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变迁的原因。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一、三个时期1、古代地理学(自远古地理思想的萌芽—19世纪上半叶):描述为主;2、近代地理学(大学设置地理讲座或地理系——二战结束):描述与定性分析相结合;3、现代地理学(20世纪50年代以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领域更加深化。

二、地理学研究对象当代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地理环境——是由多种自然要素(气候、地貌、岩石、水文、土壤、生物)和多种人文要素(人口、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社会制度)相互作用与相互联系所组成的一个综合体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1、社会性:1)研究对象具有社会性: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2)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3)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地反映在其历史性上。

2、区域性:1)区域性的体现: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的研究,它的分布范围、界限、类型、规律的研究,区域特征以及条件的研究,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地图的编制等。

2)重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区划。

3、综合性1)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

2)人文地理学自身的优势在于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各方面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相互关系以后,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构想。

3)人文地理学是一门横断科学、边缘科学。

四、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发展动力:地理大发现和一系列探险活动(新大陆的发现、新航路的发现、第一次环球航行)2、科学革命带来的冲击:科学分化3、其他科学的进步对地理学的推动: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影响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特点1、研究内容:从对人文现象的描述发展到以人地关系的研究为核心。

北大考研辅导班-2021北京大学627历史地理学与中国历史地理考研经验真题参考书

北大考研辅导班-2021北京大学627历史地理学与中国历史地理考研经验真题参考书

北大考研辅导班-2021北京大学627历史地理学与中国历史地理考研经验真题参考书北京大学627历史地理学与中国历史地理考试科目,2020年初试时间安排为12月22日上午 8:30-11:30进行笔试,北京大学自主命题,考试时间3小时。

一、适用院系专业: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070521地理学(历史地理学)二、考研参考书目北京大学627历史地理学与中国历史地理没有官方指定的考研参考书目,盛世清北根据专业老师指导及历年考生学员用书,推荐使用如下参考书目:《中国历史地理》高教出版社蓝勇《历史地理》复旦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地理研究组盛世清北建议:(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A: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B: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关键点、核心部分记到笔记上,关上书本,要做到仅看笔记就能将书上的内容复述下来,最后能够通过对笔记的记忆就能够再现书本。

三、专业介绍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理学的年轻分支学科,又与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关系。

沿革地理主要研究历代政区和疆域的变迁,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内容十分丰富,在西方也有类似的研究。

然而,历史地理学作为现代地理学的组成部分首先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

历史地理学或历史地理是研究在历史发展中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

初一上学期生物、历史、地理 复习资料

初一上学期生物、历史、地理 复习资料

生物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1.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组成的。

2.生物——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3.生物的生命现象:(1)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2)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3)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4)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5)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6)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4.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5.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2)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3)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7.生物学——我们把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做生物学。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第二章探索生命1.中学常用的显微镜主要是单筒式光学显微镜。

2.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1)取送方法——取送显微镜一定要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

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一只手提着显微镜。

(2)遮光器的使用——遮光器是调节显微镜入射光线强弱的,强光时应选用小光圈,弱光时应选用大光圈。

(3)反光镜的使用——通过调节反光镜的角度使反射入的光线照亮观察物。

强光时应使用平面镜,弱光时应使用凹面镜。

(4)计算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物象的放大倍数。

(注意: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如果要将周围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物象相反的方向移动)3.判定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移动载玻片,转动物镜。

4.实验中,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减少,视野亮度变暗。

应调节遮光器使用大光圈,调节反光镜使用凹面镜。

5.实验: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1)净——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2)滴——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自来水(3)取——用镊子夹取生物材料(4)浸——把材料浸入玻片中央的水滴中(5)展——展平材料(6)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

八年级上册地理 物理 生物 历史 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地理 物理 生物 历史  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物理)声现象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的物理现象。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递声音。

3.声音的三大特性:①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②响度: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③音色:由物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物体的音色不同。

4.人们听到声音的基本过程:①鼓膜的振动 →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 听觉神经→ 大脑②颌骨、头骨 → 听觉神经 → 大脑5.声音的作用: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能举例说明)6.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

(2)物态变化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单位:摄氏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0℃;沸水的温度 —— 100℃2.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3.温度计的使用:一看:使用前要先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二放:玻璃泡所有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三读:○1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2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液面;○3读数时眼睛要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量程:35℃~42℃;分度值:0.1℃;使用前要将水银甩下去。

5.物态变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热。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要吸热。

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要放热。

6.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有蜡、沥青、松香、玻璃等。

要求能判别出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7.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但温度不变;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人文地理复习提纲(个人整理版)

人文地理复习提纲(个人整理版)

1。

填空:(1’x10)重要学派领导者提出的理论(拉采尔、麦金德、哈格斯特朗、洪堡)形成了以拉采尔为代表的环境学派,以白兰士、白吕纳为代表的人地相关学派,以赫特纳、哈特向为代表的区域学派,以施吕特尔、苏尔为代表的景观学派。

①拉采尔: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倡导者,创立了政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并对文化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对人地关系提出系统理论的首推.为人类地理学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导路线。

环境学派代表人物,环境决定论认为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②麦金德: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研究的先例。

把地理学说成是探索人及其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提出“大陆腹地学说”,第一个将全球作为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③哈格斯特朗:关于文化的空间扩散,瑞典著名地理学家T·哈格斯特朗对文化的扩散过程做过深入研究,并为其理论和分类打下良好的基础.④洪堡:对古代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两位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和卡尔·李特尔,他们是世界上公认的近代地理学大师,科学地理学的奠基人.洪堡的贡献: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

人文地理学三大理论:人地关系论、区位论、行为论人地关系论:就是关于人地关系的各种认识、各种观点、各种理论,也就是论人地关系.区位论:就是人类选择空间活动区位的理论,即研究人类各种空间活动应在什么样地点最佳、效果最大的理论。

简言之,区位论是研究人类活动区位选择,分析其形成原因与条件,并预测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行为论: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类行为规律的各种理论.文化地理学五大主题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文化景观世界三大宗教?哪些是民族宗教?分布?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东亚、东南亚。

基督教-—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澳洲等地伊斯兰教—-亚洲、非洲、欧洲及美洲.民族宗教:犹太教、印度教、道教、神道教、耆那教、锡克教语言使用分布地区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分布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农业的发展阶段及其概念,某一阶段商业农业有什么特点,叫法?工业推进过程①原始农业,即迁移农业,以土地轮种为特点;②传统农业,即生计农业,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③现代农业,即商业农业,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题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题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是我国最古老的地理文献之一,它概述了先秦时期中国地理上的重要内容,把天下分为九州。

2、先秦时期是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的萌芽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最早的旅游地理著作。

3、不仅是我国正史中第一部地理志,也是我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纲的地理名著,它的作者是。

4、我国现存最早而又最完整的区域性地方志是东晋撰写。

5、中国历史上现存最早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专著是,其作者是北魏的。

6、《元和郡县志》是我国保存较完好的最早的地理总志,作者是唐朝的。

7、历史时期中国的地图学取得了较大成就,汉代的是目前见于记载的最早的图经。

8、清代康熙年间,西方传教士白晋等按照西方经纬度制图法绘制的,是我国第一部全国性的实测经纬法绘制的地图。

9、的作者是宋朝的沈括,他对自然地理现象的探索颇有建树。

10、《大唐西域记》和的作者分别是和徐霞客。

11、《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读史方舆论纪要》的作者分别是。

12、我国正史中第一部有地理志的是,第一部有河渠书的是。

13、唐李吉甫所撰和宋乐史所撰 ,是我国古代两部地理名著。

14、《水经注》作者是;《水经注疏》作者是。

1、历史气候研究表明,从近2000年的气候变化来看,前1000年相对更加(),后1000年相对()。

2、历史时期黄河以“善()、善()、善()”而著称。

3、见于先秦文献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是()大河和()大河。

4、见于《汉书》《水经注》中的“大河故渎”是指()中期至()末期的河道。

5、历史上黄河发生过1500多次决口泛滥,其中有()次重大改道。

6、1048年黄河第三次改道,形成()与()并存的局面,称二股河。

7、清初胡渭著《禹贡锥指》,详细记载了黄河在清代以前迁徙改道的情况。

8、明朝万历年间治黄专家()推行“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针,下游被固定为单股河道,即今地图上的淤黄河。

9、自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荆江”常有(九曲回肠)之称。

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资料(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 历史)

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资料(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 历史)

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资料(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1.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资料(语文)篇一成语积累【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繁花嫩叶】花儿繁茂叶子嫩绿。

形容美好的春色。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一年之计在于春】意思是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尽早安排好。

计:打算。

【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

【喜出望外】遇上出乎意料的好事而感到特别高兴。

【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

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人迹罕至】很少有人到的地方。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疲倦不堪】疲倦:疲惫,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

形容非常疲乏。

【小心翼翼】本是虔诚,庄严的意思,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不求甚解】现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恍然大悟】突然醒悟过来了。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也比喻花色繁多,华美艳丽。

【美不胜收】形容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尽。

【油然而生】形容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不亦乐乎】用来表示非常快乐的意思。

【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指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工作,害怕繁重的工作。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

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的精神。

中国历史地理学课后大题(完整版)

中国历史地理学课后大题(完整版)

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辅助学科。这主要是基于其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相同,均为历史地理环境。谭其骧、侯仁之、华林甫等持此观点。
三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根据是其研究对象是地理学,而研究时间、方法和资料又多是历史学的.我国学者黄盛璋、纽钟勋和《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二版第324页)等持此观点。
4、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⑴在历史民族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册中专门设立了《历史民族地理》一章,对历史民族地区的研究有开创之功。 ⑵在历史经济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经济地理》、郑学檬《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与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⑶在城镇与古都城的研究方面:史念海主编的《中国古都研究》第一辑、《中国古都和文化》、李吉平《中国古代都城概况》、陈桥驿主编的《中国七大古都》。 ⑷在历史交通地里方面:史念海的《中国的运河》王子今《秦汉交通史》 辛德勇《古代交通与文献研究》。 ⑸在历史人口和移民历史地理研究方面: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等的《简明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人口史》等。 ⑹在历史文化地理方面: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和《方言与中国文化》。 ⑺在历史军事地理方面:史念海《河山集》第4集和胡阿祥主编的《兵家必争之地》。 ⑻在历史地理理论方面:张步天《历史地理学概论》、辛德勇《历史地理学导论》. ⑼在历史地理文献研究方面:杨正泰《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述》陈桥驿的《水经注研究》1~4集、勒生禾《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论》。
中性质和学科归属
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归属:一直以来,关于它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较大,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

地理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

地理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

地理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地理现象和自然条件。

地球是由陆地和水域组成的,而地球上的气候和自然地理环境也各异。

在地理历史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比如地理条件对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地球上的地理分布。

地球上有五大洲和七大洋,同时还有一些小规模的陆地和水域。

比如亚洲是最大的洲,而太平洋是最大的海洋。

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水域分布不均衡,直接影响着不同地区的人类生活和历史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地球上的气候条件。

地球的气候条件有着很大的差异,比如北极地区的气候寒冷,而赤道地区的气候炎热。

气候对于人类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它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了不同地区的历史发展。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

地球上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矿产资源、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等等。

这些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们直接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

历史事件:历史事件是地理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学习地理历史的重要内容。

在学习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比如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战争、改革开放和文化传承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战争。

比如二战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战争,它对世界格局和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学习这些历史战争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战争的发生原因、进行过程和战争结果等。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改革开放和文化传承。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它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国的地理环境和人口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文化传承也是地理历史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民俗传统和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比如世界上有很多伟大的政治家和领袖,他们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元和郡县图志》书名,即《元和郡县志》的原名。

唐李吉甫撰。

四十卷,目录两卷。

书成于元和八年(813)。

仿《括地志》体例,以元和时全国行政区划为准,依十道分卷,据四十七镇分篇,篇首各冠地图。

分叙以府州为单位,大抵首列户名,次叙沿革,继以府境八至、贡赋,终以辖县建置、去州府里程、山川、河流、城邑、名胜、古迹及历代大事。

凡垦田、监牧地、水利设施、工矿盐政、军事设施、病马配备、重要关亭寨障,无不叙及。

所记开元、元和户数、乡数、贡物名品、各地境界及去长安里程,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有关自然、经济地理记载,可采甚多。

叙述沿革,往往直源《尚书•禹贡》。

于南北朝政区及治所变迁,尤为可观。

宋以后地图、目录并佚,缺卷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共六卷,故今本三十四卷,其中卷十八、二十五又各存半卷。

书初刊于南宋淳熙三年(1176)。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全文亦仅l189字,无卷,历代注释家为了行文方便,就该篇条目分明的特点,往往提到禹贡扬州章、徐州章,抑或禹贡导山章、导水章云云。

由是,九州中每州条文均可称章,后面导山、导水、五服,率皆如此。

《汉书·地理志》中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地理著作。

由东汉学者班固撰写,成书于公元54~92年间,为《汉书》十志之一。

它对汉代郡县封国的建置,以及各地的山川、户口、物产、风俗和文化等作了综述,保存了汉代及其以前的许多珍贵的地理资料。

是中国地理学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

它是中国最早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开创了疆域地理志(以一个朝代一定时期的疆域政区为主体、分录各区山川物产)和沿革地理的体例。

汉以后的15种正史地理志和各种地理总志,都是以其为典范编纂的。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以运销丝绸闻名于世。

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今西安),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跨越葱岭经中亚而达地中海东岸。

全长7000多公里,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总长4000多公里,约为丝绸之路全程的二分之一多。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大秦(今地中海沿岸)行政区域划界的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错山川形便唐代开过以后,正式提出“山川形便”的原则。

“天下初定,权置州郡颇多。

太宗元年,始命并省,又因山川形便,分天下为十道。

” 唐代的州界多于山川走向相一致,300多州分为十道,,十道与自然地理区域相符合,对后世影响较大。

秦代疆域长城是由城墙、城堡、敌楼、关隘、烽火台组成的巨大而漫长的军事防御设施。

长城构成军事防御线,与军事防御区、军事防御通道共同构成军事防御体系。

五、长城的作用1.军事防御2.保护商贸往来3.文化宝库4.旅游胜地长城既是一条军事防御线,也是一条自然、经济、民族的分界线第一节中国历史上近万年的气候变迁概况一、全新世大暖期(距今约8000-5000年)又称“大西洋期”,出现全球性的气候回暖。

冰后期: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晚更新世冰期结束之后的温暖时期,一般指全新世。

冰后期的气候、植被分期以北欧地区最有代表性,其分期方案是由挪威植物学家A·布列特首先提出的,后经R·谢尔南德尔在瑞典加以证实,形成布列特-谢尔南德尔冰后期气候方案,从20世纪初期以来一直广为引用。

二、西周(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850年)5000年来第一个寒冷期,持续了200多年。

三、春秋至西汉末年(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初年)温暖期。

四、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公元初年至公元600年)寒冷期。

五、唐北宋时期(公元600年至1000年左右)温暖期。

六、南宋时期(1000-1200年)寒冷期。

七、南宋后期至元代中期(1200-1300年)温暖期。

八、明清时期(1400-1900年)寒冷期,又称明清宇宙期。

1、历代地方行政区域的演变分三个阶段从秦灭六国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地方行政区划大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公元前221年至公元583年,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约800年。

称郡县时代。

第二个阶段是道路时代,即隋唐五代宋辽金时期.公元583一1276年,约700年。

第三个阶段是元明清民国时期,从公元 1276年至1949年,近700年,是行省时代。

2、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变迁有如下规律历代行政区划的建设,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同一个王朝行政区划的数量表现出由少逐渐变多的趋势、行政区划的变化,既发生在朝代与朝代之间,也发生在一个朝代之内、行政区划的变化,以最高一级最频繁,最低一级最稳定、历史上,出现最早的行政制,在地方行政区划体系中,往往处在最低一级、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从秦朝至清朝,分三个时期、历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沿革历史地理学阶段(古代史阶段)-―可分为四个时期1.先秦时期――沿革地理学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尚书·禹贡》、《管子·地员篇》(最早的自然地理著作)、《穆天子传》(最早的旅游地理著作)。

2.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沿革地理学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以《汉书·地理志》为起始,大多正史都有《地理志》、《郡国志》,同时出现了一些区域性地理著作和系统性地理著作,如《吴越春秋》、《华阳国志》、《水经注》等。

3.唐宋元时期――沿革地理学的发展时期地理总志出现,如《括地志》、《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舆地纪胜》、《方舆胜览》、《大元一统志》等,同时出现了一批边疆地理著作《蛮书》、《大唐西域记》、《诸蕃志》等。

4.明清时期――沿革地理学的繁荣时期明清两朝出现了大量的地方志,据记载明清共出现地方志8400种,为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明清提倡经世致用,出现了一批有关国计民生的经世的地理学著作,如历史军事地理《读史方舆纪要》、历史经济地理方面的《天下郡国利病书》、海防地理著作《海国图志》、山区开发与控制方面的《三省边防备览》等,旅游地理方面的《徐霞客游记》、王士性的《五岳游草》,现代经纬测量的全国性地图开始出现,传统地图业发展到顶峰,如杨守敬《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

根据有关物候的文字记载材料,这一时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50年的西周前期,短暂的寒冷期2.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的春秋、战国、秦、西汉时期,我国气候又转入第二个温暖期。

3.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我国气候又转入第二个寒冷期4.从公元600年到1000年的隋、唐到北宋初期,我国气候又进入第三个温暖期5.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的两宋时期,我国气候又转向第三个寒冷期6.从公元1200年到1300年的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又进入第四个温暖期。

竺可桢提出我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期:(一)、约公元前3000—公元前1100年的温暖时期(考古时期):五帝、夏商(二)、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的寒暖交错时期(物候时期):西周、至两宋(三)、从公元1400年—1900年的寒冷时期(方志时期):明清(四)、公元1900年以来的气候波动时期(仪器观测时期)(一)、约公元前3000—公元前1100年的温暖时期(考古时期)•竺可桢把它称为“考古时期”,因为这一时期主要是根据考古发掘的遗迹来加以考证推断的。

(二)、公无前1100年—公元1400年的寒暖交错时期(物候时期)根据有关物候的文字记载材料,这一时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50年的西周前期,短暂的寒冷期2.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的春秋、战国、秦、西汉时期,我国气候又转入第二个温暖期。

3.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我国气候又转入第二个寒冷期4.从公元600年到1000年的隋、唐到北宋初期,我国气候又进入第三个温暖期5.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的两宋时期,我国气候又转向第三个寒冷期6.从公元1200年到1300年的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又进入第四个温暖期。

(三)、从公元1400年—1900年的寒冷时期(方志时期)(四)、公元1900年以来的气候波动时期(仪器观测时期)《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

是战国时魏国的人士托名大禹的著作,因而就以《禹贡》名篇。

这是撰著这篇《禹贡》的人士设想在当时诸侯称雄的局面统一之后所提出的治理国家的方案。

这是一个宏伟周密的方案,不与寻常相等,故托名大禹,企望能够得到实际的施行。

这篇《禹贡》以地理为径,分当时天下为九州,这是撰著者理想中的政治区划。

此外兼载山脉、河流、土壤、田地、物产、道路,以及各地的部落,无不详加论列。

《禹贡》全书1193字,以自然地理实体(山脉、河流等)为标志,将全国划分为9个区(即“九州”),并对每区(州)的疆域、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作了简要的描述。

《禹贡》这是撰著这篇《禹贡》的人士设想在当时诸侯称雄的局面统一之后所提出的治理国家的方案。

这是一个宏伟周密的方案,不与寻常相等,故托名大禹,企望能够得到实际的施行。

这篇《禹贡》以地理为径,分当时天下为九州,这是撰著者理想中的政治区划。

此外兼载山脉、河流、土壤、田地、物产、道路,以及各地的部落,无不详加论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