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社会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含义、必要性与可能性
1、含义: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与社会互动,逐渐获得个性与人格、内化文化和社会角色知识的过程。
理解“社会化”的3视角:文化角度: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人格发展角度:获得个性与人格的过程;社会结构角度:一个角色学习过程。
2、必要性:社会使我们成为人类
遗传与环境对人类特征的影响有多大?——检验方式:拆散双胞胎分别抚养杰克与奥斯卡的例子:犹太教父亲+天主教母亲——离婚——分开抚养
杰克:父亲抚养,学到的是对犹太民族的忠诚和对希特勒与纳粹的痛恨;
奥斯卡:捷克队外祖母抚养,希特勒吞并捷克后,加入希特勒青年组织,学到的是崇拜希特勒并痛恨犹太人。
二人对战争、希特勒、犹太人的看法严重分歧;杰克以自己是一名犹太人而自豪,而奥斯卡自从知道自己是一名犹太人后再也不愿提到这事。
杰克:政治观点更自由,生活方面专心于工作;
奥斯卡:政治观点保守,生活定位上更喜欢休闲。
由于基因相同,他们行为表现的不同只能归结于环境。但环境是否解释了两人所有的社会行为呢?
两人运动方面有同样的优势,但数学都很差;两人有同样语速;同样喜欢甜酒和辛辣食物;使用厕所前同样要先冲厕所;同样喜欢在拥挤电梯里用打喷嚏吓唬人。
社会化的重要性体现在:
1)人类基本的生存能力通过“社会化”获得。
人类缺乏生存本能(由基因决定的复杂行为模式):躲闪、膝盖敲击后弹起等是单一性反射行为,不是社会学中的本能含义。本能指小马驹生下后就能站立并寻找食物,小鸭生下后就能游水。刚出生的婴儿若没有大人帮助,几小时即死。
2)对婴儿健康发育和成长至关重要的2个因素——语言和友好互动都是社会提供。
野孩或与世隔绝的孩子不会讲话;不同环境下讲不同等话,表明语言是社会环境下学会。
语言提供认识世界的符号,萨丕-沃夫假说证明语言和认知、思维的关系密切;人类学习语言有发展规律,一旦错过特定时间再学习非常困难。
互动——与他人建立紧密联系的重要性:
例1:心理学家H.M.Skeels & H.B.Dye 对爱荷华州一个孤儿院的研究证明,智商问题上社会互动可能是关键。实验方法:1)选13个智力严重迟缓,没人要多孩子(19个月大小),放在一个专为智障人设立的机构,分别交给13个智障女人(年龄在18—50岁,但智力水平5—12岁)抚养。这些女人很乐意照看,与孩子玩耍,甚至互相攀比看谁的孩子会先说话和行走。于是形成强烈的一对一母子关系。2)选控制组,12个智力水平比实验组高一些的孩子,放在孤儿院接受普通看护。2年半后测试智力水平,结果,控制组下降30分,实验组平均增长28分。21年后的跟踪调查发现,控制组平均受教育水平不到3年级,只有2人结婚;实验组平均12年级,5个上过大学,1人读研。所有人都能自立成家。
此例说明:互动可能对人的智商水平起决定性作用。
例2:加州一个女孩叫吉尼,20个月大的时候被父亲关在房子里,绑在椅子上。13岁的时候被人解救,但智力水平只有1岁,后虽经过训练,但语言能力很差,不会与人相处,
只要自己喜欢,看到什么物品就抢走什么。而且随地大小便。
例3:1960s,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家Harry F. Harlow及妻子Margaret Harlow恒河猴实验:笼子中设2个母亲:线绳母亲为猴子提供食物;绒布母亲给猴子提供依靠。猴子喜欢绒布母亲,当用大机器熊或狗吓唬小猴时,小猴没有跑向电线妈妈,而是紧紧贴靠在绒布妈妈身上。说明婴儿与母亲的联系不是因为喂食,而是因为拥抱。
进一步研究发现,被孤立抚养的猴子长大以后不知道如何与其他猴子相处,其他猴子也排斥它。雌猴不知道生育,即使人工怀孕,不知道抚养。“它们摔打、抓挠、在地板上挤压它们的孩子。”
此2例说明:互动对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是生命早期阶段与他人互动中形成的。同语言一样,在特定阶段如没有互动,有些特性可能永远无法弥补。
二、社会化的重要内容:自我、人格、道德、情感、性别观念等
1、自我
●库利(密歇根大学):“镜中我”——自我的发展伴随我们内化他人对我们的反应
人无法在与他人隔绝的环境下认识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是通过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获得,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中获得的自我被称为“镜中我”。
“镜中我”3个基本要素:
a)想像自己在别人面前的形象:他可能会喜欢我;
b)对他人反应或评价的解释:他的反应表明他不喜欢我。
c)形成自我观念:基于对他人评价的解释形成对自己的感觉和想法:“我是一个……的人。”自我形成过程的长期性——最初来源于“初级群体”,特别是家庭。孩子通过父母的赞同与反对形成自我意识。
●米德(芝加哥大学):游戏对自我形成有重要作用,因为游戏中儿童学会角色扮演能力。
角色扮演,即进入他人世界——理解他人感受和思想,预知他人行动。
儿童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逐渐获得的:心理学家John Flavel 实验:分别让一8岁儿童和14岁儿童给一群蒙住眼睛的儿童讲解棋盘游戏,然后为没有蒙住眼睛的一群儿童讲解。8岁儿童为每个人都作了同样的介绍,而14岁儿童在为蒙住眼睛的儿童讲解时更加详细。
角色扮演能力获得的3阶段:
1)模仿阶段(imitation):0-3岁,孩子只会模仿他人,特别是父母动作。他们还没有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来的能力,即没有自我观念,只能模仿他人的语言和姿态。
2)玩耍阶段(play):3-6岁,孩子角色扮演,如穿大人鞋子扮大人;扮演奥特曼、孙悟空、消防队员等。通过角色扮演,获得从他人角度看自我与世界的能力,发现了自己和他人区别。如果儿童能够认识到自我和他人的区别,就开始形成自我。此时出现的结果:思考自己,即把自己当作思考的对象并与其它对象分开。由此,米德区分了
“I”(人的天性部分)。英语中I表示行动的主体,所以译为“主我”。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是被动的,像机器人那样只是消极接受别人反应。而是能将他人的反应进行整合。
“me”(人的社会部分)。Me表示行动的对象,如“他推我”,所以译为“宾我”/“客我”。Me是他人期望、社会规范等内化形成。完全被动适应他人和社会。
3)群体游戏阶段(game):7岁以后。儿童能够扮演多重角色。米德最喜欢举的例子是棒球游戏。打棒球时,每个人不但必须了解自己的角色,还要能预测击球和扔球时他人的行动。
2、认知与推理能力(人格发展的局部)
人类的一个本质特征是具有推理能力。如何获得?皮亚杰感兴趣,他首先注意到,儿童在进行智力测试时会犯同样的错误。为何?儿童在这个阶段还不能推理?还是有一种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