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对美国近代化的贡献及遭遇

合集下载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期末复习思维导图背记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期末复习思维导图背记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1.1858年,针对美方提出的华工保护问题,清廷代表直隶总督谭廷襄则说“敝国大皇帝抚有万民,漂流海外者,何暇顾及⋯⋯敝国大皇帝之富,不可数计,何暇与此类游民,计及锱铢”。

这表明当时()A.华工保护问题得到解决B.美国借助条约掠夺中国劳工C.地方督抚把控了外交权D.清政府受传统华夷观念影响2.下表是1650—1900年亚、欧、美、非四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表(单位: %)。

其中②代表的是()地区1650年1750年1850年1900年②18.319.222.724.9② 2.4 1.6 5.19.0②18.313.18.17.4②60.665.863.958.3A.亚洲B.美洲C.非洲D.欧洲3.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美洲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

各国来华招工,华工遭受拐骗、出洋为奴的案件时有发生。

李鸿章建议遣使设官,拯救华民。

清政府迅速向美洲派驻使臣。

这()A.顺应拉美各国独立发展经济的需要B.推动了清政府外交的近代化C.源于不平等条约使劳动力大量外流D.践行了中体西用的政治理念4.188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中写道:“正是欧洲的移民使北美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开发其丰富的工业资源,以至于很快就会摧毁西欧特别是英国迄今为止的工业垄断地位。

这两种情况反过来对美国本身也起着革命作用。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欧洲移民深刻影响着美国历史发展B.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C.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迅速D.马克思主义成为美洲民主运动的思想武器5.下图显示了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土地兼并程度B.经济发展水平C.人口自然增长D.移民流入数量6.读图“1570年前后墨西哥和秘鲁地区人口变动(单位:万人)”,这一变动表明()A.是医疗等条件落后的结果B.工业革命改变人口数量C.种族歧视使当地人口锐减D.三角贸易影响人口变化7.如表是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对表格数据解读正确的是()年份欧洲非洲美洲中国世界总人口1650年18.318.3 2.422.9 5.45 亿1750年19.213.1 1.630.97.28 亿1850年22.78.1 5.135.111.71亿A.黑奴贸易是欧美人口比率变化的重要原因B.世界人口的增加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C.工业化进程使欧洲人口比率增长速度最快D.欧美各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人口增长8.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传教士遭到中国“暴民”的袭击,而中国劳工同样被美国工人的暴行所伤。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公元1895年是中国及世界历史上重要的一年:大清帝国被日本打败,古老的中国文明在甲午战争的炮火下奄奄一息。

虽然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不断倚仗船坚炮利逼迫中国签订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但中国人直到败于日本之手,才终于从“四千年一大梦”中惊醒。

面临“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先进中国人,开始思索中国何以衰败到此种境地,如何可以拯救国家、民族于水火之中。

换言之,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人大规模思考中国国家认同及其国际地位的转折点。

从甲午战争到一战在欧洲爆发这20年间,中国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世界观等多方面均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大批先进的中国人意识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已彻底失效,认识到坐井观天只能将中国进一步推入深渊。

他们以“穷则变,变则通”的心态,寻找救国之道及新的国家认同。

救亡图存成为20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的主旋律。

向西方学习,加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一时成为部分中国精英阶层心目中的救世良方。

他们主张“保中国,不保大清”,主张西体西用;主张放弃落伍的“朝贡”制度,建立现代外交体系;主张放弃儒家文化,彻底向西方学习,打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态,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及“德、赛”(即民主和科学)二先生。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从农历到西历的转交,从长袍马褂到西装革履的转变,从“不谈国事”到人人竞谈时务的转变。

在变革的洪流之下,执掌中国意识形态两千年之久的儒家文化似乎毫无招架之力,从秦朝开始实行的专制制度也霎时瓦解。

1912年,中国成为亚洲的第一个共和国,中国从此进入了一个吐故纳新和寻求与世界接轨的时代。

在我们进一步研究一战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对一战的反应之前,我们必须首先界定什么是中国的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本书所谓的中国“国际化”,实指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不但有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及国际体系的动力及意愿,而且主动采取各种手段、方式及政策进一步推动中国成为国际社会平等一员,以及与国际社会的广泛、多层次的接触及交流。

对华工出洋这一历史现象的理解

对华工出洋这一历史现象的理解

对华工出洋这一历史现象的理解华工出洋是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工人远渡重洋到海外国家从事劳动的现象。

这一历史现象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西方列强在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状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中国人被迫离开家乡,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机会。

华工出洋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两方面: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

从经济角度来看,19世纪末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和经济困境中,大量的农民和工人生活贫困,找不到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正在全速发展,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急剧增加。

这为中国工人提供了机会,他们可以到海外国家从事体力劳动或工厂工作,以换取更高的工资。

政治因素也是华工出洋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19世纪末的中国,清朝政府的腐败和无能导致社会不稳定,民不聊生。

此外,中国还面临来自外国势力的威胁和侵略,许多中国人认为离开国家是唯一的出路。

因此,一部分中国工人选择了出洋,希望能够通过劳动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并为国家争光。

华工出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经济机会和生活条件。

他们通常会选择到发达的西方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或者到东南亚的殖民地,如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一旦抵达目的地,他们通常会在工厂、矿山、种植园等地从事体力劳动,有时甚至会遭受不公正待遇和歧视。

然而,尽管面临各种艰辛和困难,他们仍然坚持努力工作,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华工出洋对中国和海外国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华工的出洋经历是一种独特的历史现象,它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勇敢和奋斗精神。

华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为中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经验,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贡献。

同时,华工也成为了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经历激发了中国人民对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的追求。

对于海外国家来说,华工的到来填补了劳动力短缺的空缺,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华工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为海外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支持。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大单元检测【新教材】(34)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Word版含解析)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大单元检测【新教材】(34)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Word版含解析)

(34)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公元1世纪左右,班图人开始了迁徙,到11世纪,班图人的活动区域逐渐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并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据此可推知,班图人的迁徙( )A.促进了非洲地区经济的发展B.促使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统一C.推动了伊斯兰教的向外传播D.使非洲的人口分布格局更合理2.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①迁徙的范围西起欧洲东到西亚地区②迁徙影响了亚欧大陆区域文明交流③赫梯人是印欧人与迁入地居民融合形成④迁徙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贸易繁荣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约在1世纪,匈奴人开始迁徙,从而导致了一场延续数百年、波及亚欧大陆广大地域的民族大迁徙。

这一迁徙的主要方向,一是西进,二是南下。

在西方,这一迁徙浪潮所产生的影响是( ) A.成为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B.促成了日耳曼诸国的建立C.加快了封建制度瓦解的进程D.使赫梯人掌握了马拉战车技术4.贵霜帝国的建立,为佛教的东传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2年10月,位于古丝绸之路东道北段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出土了17枚铜币,经鉴定为贵霜帝国的钱币。

这表明贵霜帝国的建立( ) A.促进了南亚与中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 B.加强了中亚与欧洲之间的商贸联系C.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中枢地带D.保存和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5.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曾说:“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性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

一个社会集团所有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

”下列最能体现该观点的史实是( )A.蒙古三次西征引发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B.15世纪德国人古登堡采用金属活字印刷C.明清时期玉米从陆、海两渠道传入内地D.1905年,张謇在江苏建立了南通博物苑6.下表西方黑奴贸易废除情况表,由此可推知,黑奴贸易终结主要是因为( )A.C.各国政府先后采取措施推动D.黑人奴隶不断进行反抗斗争7.有学者研究美国外来移民地位:1789-1880年移民是备受欢迎的财富:1880-1924年移民逐渐被看做是“威胁”而加以限制:1924-1934年移民在美国的地位跌入谷底。

19世纪中叶赴美合同制华工与赊单制华工的比较

19世纪中叶赴美合同制华工与赊单制华工的比较

19 世纪中叶赴美合同制华工与赊单制华工的比较曹雨(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广州510630)[关键词]美国;契约华工;合同制华工;赊单制华工;《反苦力法》[摘要]19 世纪华工出洋的情况经常被笼统地归于契约劳工体系,美国学者当中有不少人认为华工赴美仍有苦力贸易的成分,但又缺乏有力证据证明。

本文试图厘清契约劳工体系下,契约华工赴美的两种不同方式,即将债务合同与劳务合同绑定的合同制劳工和自愿且带有信贷色彩的赊单制劳工。

华工出洋方式的演变既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国珠三角地区在近代化过程中不断适应西方世界经济体系的尝试,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晚清珠三角地区民间经济的活力和潜力。

[中图分类号]D634. 371.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099(2015)03-0097 -06 Comparison of the Contracted Labor and the Credit-Ticket Labor of Chineseto United States in the Middle of the 19th CenturyCao Yu(Department of History,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0,China)Key words:United States of America;Indentured Labor of Chinese;Contracted Laborer of Chinese;Credit-Ticket Labor of Chinese;Anti-Coolie ActAbstract:Chinese emigration in the 19th century is often broadly classified as indentured labor er,and American academia's stereotype of Chinese indenture labor is still“coolie”,yet this claim lacked of solid evidence. This pa-per tries to clarify and classify two different practice of Chinese indentured labor to United States and Hawaii,one is the contracted labor who bond by the joint of debt contract and labor contract,another is the credit-ticket labor vol-unteered and collateralized by his or his relatives’credit instead of labor contract. This evolution of indentured la-borer proves Guangdong province in the 19th century is a region initiatively trying to adapt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 dominated world system,and also a region has great potential in its socio-economy to join the world trade.随着19 世纪奴隶贸易的逐步废除,在奴隶制基础上建立的殖民地经济体系受到巨大的挑战,除了部分奴隶转化为受薪的雇佣工人以外,殖民地官员和奴隶主们被迫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来替代奴隶,以维系经济体系的正常运作。

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职业变化

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职业变化
第 !" 卷第 # 期 许昌学院学报 !$$% 年第 # 期 &’( ) !" *’ ) # +,-.*/0 ,1 2-34/*5 -*6&7.86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而美国官方 (移民局) 首次将去美
有 华人记录在案是在 !"*) 年。!"*) 年至 !"$) 年, 有(名 $ 名中国人来到美国, !"$) 年至 !"&) 年间, [!] ( %!)) 华人来美。 容闳等三人到马萨诸塞 !"&( 年, 州上学, 成为第一批中国留美学生。 !"&" 年, 有$ 名中国人 (* 男 ! 女) 乘 “铁鹰号” 海船抵达加利福 尼亚, 上岸后两名男子直奔矿区, 一名女子则在美 国牧师家中当女佣。这是有正式记载的加利福尼 亚的第一批中国劳动力移民。 !"&+ 年以后移 民美国的华人大幅度增加。!"&+ 年和 !"’) 年到达 美国西海岸的华人分别为 $*’ 人和 &’) 人, !"’! 年 !"’* 年, *))*# 名华人又冒险 来到了加利福尼亚, 使得华人成为加利福尼亚地区 在 美 华 人 !"#) 年 为 $&+$$ 人, !"() 年为 #$!++ 人, !"") 年为 !)’&#’ 人, 由于美国排华法的实施, !"+) 年为 !)(&"" 人, !+)) 年降 为 "+"#$ 人, !+!) 年 为 (!’!$ 人, !+*) 年 为 美国 #!#$+ 人, !+$) 年恢复增长到 (&’+& 人。 史学家莫里森在其著作中也写到: 由于实行排华政 策, 美国华裔居民从 !+ 世纪 ") 年代的 !)())) 人减 少到 !+$) 年的 (’))) 人,

第23课 美国内战(历史)教案之二

第23课 美国内战(历史)教案之二

第23课美国内战(历史)教案之二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第23课美国内战教案之二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领土扩张情况:南北经济的发展;南北矛盾的激化;内战概况及结果;林肯(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对内战由原因的分析,加强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

2.思考为什么说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从而增强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美国领土的扩张既是一部领土扩张史,也是一部渗透了印第安人、黑人血泪的历史。

2.美国内战是南北战争两种经济制度矛盾发展的结果。

(四)美育渗透点介绍林肯的事迹,品味其人格美,并让学生明白其高尚的人格往往会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

二重点难点1.重点:美国领土的扩张和内战。

2.难点:美国两种经济制度的各种矛盾。

三教学教具准备挂图、幻灯片、自制软件。

四教学步骤明确目标略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复习提问1.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什么时间?2.这场战争具有什么性质?3.它推毁了哪国的殖民统治?导入新课美国独立战争推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大障碍,但这次革命并不彻底,留下了南北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即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

后来正是这两种制度的矛盾引起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二美国内战。

第23课美国内战1.就领土面积来说,美国居世界第几位?2.美国独立初期领土面积就这么大吗?那么,美国今天如此大的版图是如何得来的?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美国的领土扩张出示录像《领土扩张》第一篇,说明这是美国独立初期的版图,指出它的范围、政权的掌握者,他们的观点一致都热衷于对外扩张,所以美国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出示《领土扩张》第二篇,说明是领土扩张后的版图,指导学生看课本第112-113页。

通过看书及录像你能归纳出领土的来历吗?扩张的方式如何?据图讲解,有哪些地区是用这几种方式扩张而来的,经过半个世纪,美国成为一个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的大国。

华工对西进运动的贡献材料题

华工对西进运动的贡献材料题

华工对西进运动的贡献材料题摘要:一、引言二、华工参与西进运动的背景三、华工在西进运动中的贡献1.对美国大陆的开拓和发展2.对美国经济的推动3.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四、华工面临的挑战与困境五、结论正文:一、引言西进运动是美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篇章,它代表了美国大陆的开拓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华人劳工(简称华工)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华工对西进运动的贡献以及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二、华工参与西进运动的背景19 世纪中期,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现金矿,引发了一场空前的淘金热。

大量人口涌入加州,其中也包括许多华人。

由于华人在淘金热中表现出的勤劳和聪明才智,他们逐渐成为美国西进运动中的重要劳动力。

三、华工在西进运动中的贡献1.对美国大陆的开拓和发展华工参与了美国大陆许多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项目,如铁路、水利和农业。

他们辛勤劳动,为美国西部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对美国经济的推动华工的参与使得许多项目得以提前完成,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他们以高效、低成本的方式完成工作,为美国经济的崛起提供了强大动力。

3.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华工的到来也促进了美国社会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他们带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丰富了美国多元文化体系。

同时,华工也学习了当地的习俗和文化,进一步促进了中美之间的友好交流。

四、华工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尽管华工为美国西进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却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境。

他们遭受了种族歧视和排外情绪的困扰,被剥夺了平等的权利。

此外,华工还面临着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很多人因劳累过度、疾病和事故而丧生。

五、结论总的来说,华工对美国西进运动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他们在美国大陆的开拓和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崛起,并促进了文化交流和融合。

然而,华工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也让我们看到了种族歧视和社会不公的严重性。

19世纪后半期华工赴美及为美国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19世纪后半期华工赴美及为美国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十九世纪以来,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而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帝国主义的侵略,巨额的赔款,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商品大量倾入,打乱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经济,此时国内掀起华工赴美的高潮。
一、华工赴美的原因
入不敷出的清政府对人民施以各种苛捐杂税,迫使他们在水深火热之中揭竿而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运动。恰逢此时中国发生了自然灾害,1847年华南洪涝,瘟疫流行,农业欠收,人民食不果腹,广东、福建一带农民大批破产,许多走投无路的人只好去海外谋生。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下,1854年广东也发生了大规模的三合会红巾军起义,后被新宁(台山县旧称)地主武装击败,许多参加和支持过起义的农民,为逃避朝廷的追捕也流亡海外。
在农业方面,华工把自己家乡的传统经验带到美国西部并传授给那里的农民,使加州的粮食、水果、花卉等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华工们在多沙和低产的土地上种植庄稼,在炎热、沼泽地般的峡谷里干活,通常比白人效率高。在种植蔬菜方面,也显示出几乎无人可比的天分。他们还帮助西部兴修水利,使大批的农田得到了及时的灌溉。
华人还从事商业和服务业等。例如,1876年旧金山市有华侨洗衣店300家,而这座城市的饮食业,正如《加州日报》所道,“几乎所有的餐馆都是由华人经营的。
经济的发展促使了人口的增长,1850年,美国西部今11州人口只有17.8万,其中加州9.2万,俄勒冈1.2万,新墨西哥6.1万。1870年以后,西部人口才迅速增加,由99万增至1880年的180万,1890年达到313.4万。
随后(1855—1867年),在广东的四邑地区发生的土客(四邑地区本地人与外地移居的客家人之间的封建宗族斗争)械斗长达12年,械斗双方抓到的俘虏,不少被押送港澳,当“猪仔”卖往美洲,致使许多不堪人祸的“四邑”人迁徙海外。这些流往海外的移民有一部分便作为华工涌向美国西部从事开发工作。

《申报》论文抵制美货运动论文:《申报》与1905年抵制美约和美货运动

《申报》论文抵制美货运动论文:《申报》与1905年抵制美约和美货运动

《申报》论文抵制美货运动论文:《申报》与1905年抵制美约和美货运动摘要:1905年,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抵制美货运动。

《申报》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刊文揭露美约苛毒情形,动员民众争约,大力支持国内外的抵制美货运动,积极为抵制运动建言献策,驳斥清政府镇压抵制美货的上谕,在维护国家尊荣、保护华人利益和宣传爱国思想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申报》;美禁华工新约;抵制美货运动1904年末,中美两国政府在1894年签订的《华工条约》关于限禁十年的规定期满,中国政府要求给予废除,另订新约,然美国国会却单方面“于是年4月27日,通过新的排华法案,无限期排拒华工进入美国本土及其属地”[1]。

美国的这种行为,使得国人纷纷反对苛约,终在1905年爆发了以抵制美货为中心的拒约爱国运动。

《申报》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刊文揭露美约苛毒情形,动员民众争约,大力支持国内外的抵制美货运动,积极为抵制运动建言献策,驳斥清政府镇压抵制美货的上谕,在维护国家尊荣、保护华人利益和宣传爱国思想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揭露美约苛毒情形,动员民众争约《申报》不仅揭露美禁华工新约苛虐华工之处,而且还积极宣传鼓动民众争约。

1905年5月10日,《申报》刊载《筹拒美国华工禁约公启》,文中指出美禁华工新约的实质“美设苛例,名为限制华工,实则禁绝一切之华人”。

并列举苛例之苛毒内容,如“往美经商……唯店铺之股东始得谓之商,其余店中所雇用之人……均不得有商人资格”。

文中还揭露了一些不禁之禁,如“护照填写稍有不合格者;医生指为有病者,均不准入境”。

此外,尚有不著于法律之苛例:“华人到美者,一概先拘入木屋候审;未审问前不许亲友探问;入木屋者,常候至数十日始行开审;审问时无陪审人,又不许旁听……”由上述观之,此苛例真是辱国体,伤民自尊,可恨至极!故于当日,《申报》发表《论美禁华工新约》,指出“当美人设立华工禁约之初,其贱视我华人而违万国通商之公约者,久为国民所公愤,乃不料禁约愈修愈苛,至今日所定之约,有令人不忍言不忍闻者”,表达了对苛约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关于美国排斥华工和清政府对美国华工的保护政策

关于美国排斥华工和清政府对美国华工的保护政策

关于美国排斥华工和清政府对华工的保护政策历史文化学院2010013150 闭春桃在中国东南沿海,当地人民出海谋生的历史很悠久。

中国侨民的足迹遍布了南非、东南亚、北美洲、南美洲等地方。

一、美国对待华工政策的演变十九世纪美国对待华工的政策经历了从欢迎到抵制和排斥的过程。

近代中国一直有商人到美国做生意,不过都是上层的商人,不能算得上是本题所说的华工。

中国开始有规模的华工到美国谋生始于美国西部开发时期。

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美国废除了奴隶制,而美国广大西部的开发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而为了国家的统一等等原因,美国急切需要开发广阔的西部地区。

当时美国大部分人口还聚集在东部,把大批劳动力从运到西部面临着许多困难。

当时横跨东西部的铁路还未建成,还隔着巨大的高山,巴拿马运河还未建成,从东部沿海到西部沿海,船运需要绕道麦哲伦海峡。

从中国输入华工有许多便利之处。

华工比白人更吃苦耐劳,更廉价。

仅仅运输华工还可以使美国的船运业务赚到利润。

1848年加州金矿发现后,开始有大规模的华工,被“淘金热”吸引到美国谋生。

其中反映最强烈和最早的是广东台山地区,台山位于山区,地少人多,许多劳动人民不得不到外地谋生。

当时绝大部分的旅美华工都投入到了开采金矿的行列中,圣佛朗西斯科的别名“旧金山”,足见当时的“淘金梦”对于广大下层华工吸引力有多大。

安分守己的华工很少自己开掘新矿地,很多都是在白人开采过的矿地,再次开采。

华工得到工资比白人便宜。

得到钱华工,一部分进城开餐馆、开洗衣店和理发店。

在宗族亲缘的凝聚力,最初的唐人街开始形成。

此外,华工还带去了柑橘和小麦种植技术,为美国西部的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美国方面对吃苦耐劳的华工也做出了比较高的评价。

《共和党人报》称“由于太平洋诸省对劳工,尤其是廉价劳工的迫切需要,我们认为应该鼓励大批中国移民。

……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中国人的不同类型的劳动不仅对我们有利,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淘金热”的逐渐退潮,美国横跨东西部的铁路建设,正好转移了稍有过剩的劳动力。

美国梦1900——关于早期旅美华工的历史钩沉

美国梦1900——关于早期旅美华工的历史钩沉

美国梦1860——关于早期旅美华工的溯源孟祥溪小时候看过一个纪录片,讲美国太平洋铁路的筑路华工。

那时就对早期的赴美劳工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后来在经济图书馆闲逛,看到极其稀少的关于这个课题的材料,便借出来仔细研究。

于是形成了这个文章。

本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来自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七辑美国与加拿大华工》,主编陈翰笙,编者卢文迪、彭家礼和陈泽宪。

以下引文若非特别说明均来自这本书。

一、看不见的手:最早的赴美华工陈匡民《美国华侨通鉴》(1950)载,据美国移民局记载,中国人早在1820年就来到了美国。

到了1848年,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华人开始大批来美。

而在夏威夷,谢廷玉《檀香山先辈华人史》(1975)称,1788年即有中国人居住。

历史学家认为中国人最早在夏威夷定居的时间为1789年,是随两艘英国籍船只抵达夏威夷的。

早期来美的华人数量很少。

但是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生产力矛盾尖锐,劳动力成为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加之美国西部的金矿开发对中国人形成的吸引力,中国劳工在19世纪中后期开始大量涌入美国。

正如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光绪三十三年)的附录中指出的:“华工之往美,实由美人招之使来也。

”他尖锐的指出,在美华侨早期受到欢迎的原因是工价低廉,满足美国需求。

1868年,在美国国内形势的驱动下,中美签订了《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款》,史称“蒲安臣条约”。

这一条约在上课看的纪录片《幼童》中也曾提到,所以签订背景就不再赘述。

鉴于国内急需劳动力的实际情况,条约第五条提到:“大清国与大美国切念民人前往各国,或愿常住入籍,或随时来往,总听其自便,不得禁阻,为是现在两国人民互相来往,或游历,或贸易,或久居,得以自由,方有利益。

”第六条又提到:“中国人至美国,或经历各处,或常行居住,美国亦必按照相待最优之国所得经历与常住之利益,俾中国人一体均沾。

”这两条被认为是奠定了赴美华工的法律基础。

高中历史高考精品备课教案:近代殖民活动和现代社会移民与多元文化

高中历史高考精品备课教案:近代殖民活动和现代社会移民与多元文化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近代殖民活动和现代社会移民与多元文化(含答案)(近代殖民活动的特点、影响;近代华工对美洲、大洋洲开发作出的贡献;全球劳动力市场形成的背景、过程、结果;难民问题产生的背景和解决途径;现代社会移民的特点与影响)课程标准 命题点考题取样 核心素养解读 通过了解近现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 口的跨区域转移 2022.1浙江T27 1.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近代殖民扩张造成的美洲、大洋洲族群的变化,理解近代历史上人口迁徙的特点及其影响。

2.运用史料实证认识华工对美洲、大洋洲开发作出的贡献。

3.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劳动力全球流动的阶段及路线、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作出历史解释。

4.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现代社会移民的特点和影响,理解难民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国际社会为解决难民问题作出的努力。

5.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认识现代社会的文化多元化。

现代社会的移民 和多元文化 2023辽宁T16; 2023江苏T16 命题分析预测 1.分析:本讲知识多以近代列强的殖民活动和现代社会的移民活动为依托,考查近现代人口迁徙对文化认同的影响。

2.预测:殖民扩张引起的人口流动是备考的重点,要全面理解近代殖民活动开始后各大洲之间人口流动的加强,认识人口流动对美洲和大洋洲发展产生的影响。

知识点一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1.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1)殖民扩张: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后,欧洲国家开始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

(2)族群变化变化原因影响[1]印第安人数量锐减屠杀、奴役以及从欧洲传来的传染病。

造成美洲劳动力不足。

大量非洲黑人进入美洲黑奴贸易的进行。

深刻改变了非洲的人口结构,严重影响了非洲的社会发展;为美洲种植园和矿山提供了劳动力。

美洲白人数量增加欧洲人远涉重洋,来到美洲。

在美国和加拿大,白人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课件--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课件--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去自主调整税率的权力。 ● (5)掌管中国国境关税的海关大权长期把持在外国人手中。
城市化(选二)
● 1、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P62
● (1)时间:鸦片战争后
● (2)城市:中国沿海上海、天津、广州等通商口岸,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 商业。(沿海地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 (3)影响:
● ①陆续出现、发展、壮大,吸引大量乡村人口进城。
● ④天京变乱:1856年,领导集团发生内讧,太平天国在政治、军事上开始衰落。
● ⑥天京陷落:1864年,天京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 纲领
● ①《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否定了封建地 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 ②《资政新篇》: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
清末新政
● A、目的:通过“新政”进行“自救”。
● B、内容:在官制: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 央机构

军事:编练新军,拟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并要求建立各省设立督练公所;

商业:倡导创办工商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

教育:废除科举制,兴办学堂,确立学堂选官制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创
程碑。
.三、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 戊戌维新运动 ● 百日维新 ● ①时间: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 ● ②开始: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 ③内容:光绪皇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 ● 戊戌变法时对科举制的改革: ● ①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 ● ②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 ● ④结果 ● A、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 ● B、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 C、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华工对西进运动的贡献材料题

华工对西进运动的贡献材料题

华工对西进运动的贡献材料题【提纲】华工对西进运动的贡献材料题1.背景介绍华工,指的是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从中国广东、福建等省份移民到美国的中国劳工。

他们参与了美国西部地区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水利等,为美国的开发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进运动,是指美国历史上从东海岸向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移民和开发的进程,这一运动推动了美国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发展。

2.华工在西进运动中的贡献华工在美国西部的开发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建设了美国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如著名的加利福尼亚州中央太平洋铁路。

此外,华工还参与了水利设施的建设,如洛杉矶市的水利工程。

在农业、矿业等领域,华工的辛勤劳动为美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3.华工面临的挑战尽管华工为美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在此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华工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他们需要在荒凉的美国西部,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为美国的发展拓荒。

其次,华工曾受到美国社会的歧视和排外情绪影响,遭受不公平待遇。

此外,法律和政策限制也使得华工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4.华工的应对策略面对种种困难,华工并未屈服。

他们努力适应环境,提高自身技能,为美国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同时,华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争取自己的权益。

他们还团结互助,共同应对各种困难,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华人社区文化。

5.华工对西进运动的深远影响华工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当时,而且对美国西部的开发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们的辛勤劳动推动了美国西部地区的繁荣,促进了中美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华工为美国多元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

6.结论总之,华工对西进运动的贡献不容忽视。

清朝的海外移民从华工到华侨

清朝的海外移民从华工到华侨

清朝的海外移民从华工到华侨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朝代,也是一个动荡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随着中国的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推进,许多中国人开始移民到海外寻求更好的生活和机会。

他们既是劳动者,也是商人,被称为华工和华侨。

本文将探讨清朝时期的海外移民历程,从华工到华侨的转变。

一、华工的形成清朝晚期,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等的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国内社会动荡不安。

不少中国人因为贫困和政治乱局而积极寻求机会出国谋生。

最早的华工主要是从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前往东南亚和美国。

他们往往以劳动力身份前往,为欧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农耕劳动等提供廉价劳动力。

华工在海外遭受了很多苦难和歧视,他们被奴役,工作条件恶劣,收入微薄。

他们的生活艰辛,但仍然努力工作,希望通过辛勤工作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二、华工的经验与收获华工在海外的生活经验丰富多样。

一方面,他们学到了新的技术和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

比如,一些华工在美国学习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回了中国,推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华工在海外深受社会不公平和歧视的压迫,这激发了他们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为日后的反抗运动埋下了种子。

华工们通过回国后传授在海外学到的技术和知识,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他们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和对外贸易做出了贡献。

同时,他们还积极参与国内的革命运动,为中国的独立和民主奋斗。

三、华侨的兴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华工逐渐在海外积累了财富,并成为了富有的商人。

他们开始投资于各种行业,包括矿业、种植业、制造业等。

这些华工不再仅仅是劳动者,也开始扮演起了商人的角色。

这些成功的华工逐渐形成了一个富有影响力的群体,他们被称为华侨。

华侨在海外发展不仅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为中国人争取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权益。

他们成立了华人社团和商会,为海外华人提供相互扶持和帮助。

四、华侨的影响与贡献华侨在海外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他们自己的生活条件,也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们通过资金的回流和技术的传播,带回了现代化的观念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选择性必修3学案:第3单元+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选择性必修3学案:第3单元+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学习目标导航]课标解读1.掌握殖民扩张造成的美洲、大洋洲族群的变化,结合史料理解世界人口迁徙的特点及其影响。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精选史料理解华工的特点及其对世界历史的贡献,特别是华工对美洲、大洋洲开发作出的贡献。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坐标知识点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1.概况变化原因影响印第安人数量锐减哥伦布到达美洲后,欧洲国家争相开始在美洲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从欧洲传来传染病造成美洲劳动力严重不足大量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为了弥补劳动力的不足,殖民者从非洲掳掠黑人,贩卖到美洲作奴隶深刻改变了非洲的人口结构,严重影响了非洲的社会发展;为殖民者在美洲的种植园和矿山提供了劳动力美洲白人数量大大欧洲人远涉重洋来到美洲—增加2.影响(1)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新的族群,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混血后代,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

(2)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

3.现状:美洲国家的人口结构不尽相同。

(1)美国和加拿大,白人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

幸存的印第安人被赶进保留地生活。

(2)海地等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人口占多数。

(3)混血人种成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

(4)在秘鲁等少数国家印第安人相对较多。

贩运黑人奴隶的三角贸易由于历史条件不同,美洲国家的人口结构不尽相同。

在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白人占据人口的大多数;在海地等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人口占多数;在拉丁美洲,混血人种成为最大的族群。

巴西人种构成图殖民者的入侵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形成了新的族群。

知识点二英国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1.英国殖民活动(1)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

最初,英国将澳大利亚作为流放罪犯的场所。

(2)19世纪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原材料需求的增加,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

一战华工的历史故事

一战华工的历史故事

一战华工的历史故事今天给您讲讲一战华工那些事儿。

话说一战的时候啊,欧洲打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到处都缺人手。

这时候呢,就有人把目光投向了远在东方的中国。

当时啊,很多华工就被招募了。

这些华工啊,那可真是来自五湖四海。

他们有的是种地的农民,有的是有点小手艺的工匠,就这么怀揣着各种各样的想法,踏上了去欧洲的征程。

这一路可不容易啊。

他们先得漂洋过海,坐那大船在海上晃悠好久。

那船里的条件可差了,又挤又闷,好多人在船上就开始晕船,吐得七荤八素的。

到了欧洲之后呢,华工们可干了不少活儿。

他们有的被派到工厂里,那工厂里机器轰鸣的,华工们就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帮忙生产各种军需物资。

像制造枪炮子弹的那些零件啊,他们做得可精细了。

还有的华工被派到了前线附近,不过可不是让他们去打仗,而是挖战壕。

这挖战壕可是个苦差事,得一锹一锹地把土挖出来,还得挖得又深又宽,好让士兵们在里面躲避敌人的炮火。

华工们特别能吃苦,不管是冰天雪地还是烈日炎炎,他们都在那吭哧吭哧地干活。

而且他们特别聪明,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对那些洋玩意儿不太熟悉,但是很快就能上手。

比如说欧洲的一些工具和设备,他们摆弄几下就知道怎么用了。

有个挺有趣的事儿呢,华工们的饮食习惯和欧洲人可不一样。

欧洲人吃面包奶酪,华工们就想念自己家乡的米饭面条。

有时候啊,他们就想办法自己弄点中国食物。

有的华工还会在休息的时候,用简单的食材做出像模像样的中国菜,那香味啊,能把周围的欧洲人馋得直咽口水。

华工们在欧洲也遭遇了不少危险。

毕竟是战争时期,炮弹可不长眼睛。

有时候炮弹就落在他们干活的附近,那真是特别吓人。

可是他们也没有就这么被吓倒,等危险一过,就接着干活。

一战结束之后呢,华工们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但是他们的故事却一直流传着。

这些华工啊,在一战的历史上可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勤劳、坚韧和智慧。

而且啊,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呢。

历史上的排华运动

历史上的排华运动

历史上的排华运动分类:历史思辨人类有时也是很渺小的族群,这表现之一就是对其他族类或者阶级的敌人和排挤,这表现在国际上,就是不同国度人之间的相互排挤。

定居在其他部落(国家)里的外国人,总是被他的同事或者当地人作为一个入侵者——作为来分吃我们面包的人,或者至少被当作能力有些底下,给他留些低下的活计,共同的是外国人要挺身承担那些被认为是肮脏的或数来数去最差的活,一批外国人来承担被本地人认为是有损荣誉或没面子的工作或劳务,这是当地人的部落优越性一个确凿无疑的证据,当地人在情感本能上——怎么也忍受不了外地人比他们优越,这几乎是世界民族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对于进入本种族的“外来者”总保持一种偏见,歧视,甚至是敌对的态度。

人类社会已步入21世纪,在世界政治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现代化浪潮中,“地球村“的时代到来,本被认为这种狭隘自私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能够得到缓解,甚至消逝。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个世界仍旧是民族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在各种文化交流中出现碰撞冲突,在经济交流中出现利益摩擦,以及一些少数国家奉行霸权主义,推行强权政治,这种狭隘的地区主义,民族主义,种族主义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被加强,呈现再度抬头和蔓延的趋势。

不同地区,不同种族因为宗教问题,文化问题以及国家间的政治问题等等而引发的针对其他种族的骚乱,恐怖事件层出不穷,甚至是演变为局部地区战争,而身处“异乡”的侨民就成为这种“冲突””摩擦”的直接受害者。

世界文明整体处于一种艰难的融合时代。

历史上,就是美国这样成熟的现代国家也有排华的不光彩记录。

19 世纪50年代开始大批涌入美国的华工,对早期美国西部的开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主要是开发金矿与修建铁路。

1863 年,美国开始修筑第一条横贯东西的太平洋铁路,雇用了大批华工。

由于大多数华工不计较工种,能吃苦耐劳,特别是修筑铁路这种最困难最危险的活儿都肯干,工作效率比白人高,对美国人来说是难得的廉价劳动力。

所以,美国的大资本家和大农庄主呼吁摆脱种族偏见,大量使用华工。

16课 两次鸦片战争(一轮复习导学案)

16课 两次鸦片战争(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16讲两次鸦片战争(基础落实案)【课程标准】1.中外历史纲要认识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地主阶级抵抗派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2.选择性必修1.1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

(选必1第16课)2.1了解工业革命后工厂制传入中国的影响。

(选必2第5课)2.2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选必2第11课)2.3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选必2第14课)3.1了解人口地域转移在当地社会中产生的文化认同,认识华工对美洲及大洋洲开发作出的贡献。

(选必3第7课)3.2了解西方的殖民扩张与文化扩张。

(选必3第12课)【考情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在新旧教材中均作为重要知识呈现,在高考中也是高频考点,山东卷考察集中在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探索方面,考查方向主要侧重于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角度。

【时空框架】【概念清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殖民主义、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关税自主权、“师夷长技以制夷”【知识梳理】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思考:1、在鸦片战争前,中国输向英国的主要商品是什么?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英两国地位如何?为了改变这种地位,英国采取了什么措施?参考答案:中国输向英国的主要商品是茶叶;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贸易顺差)地位,而英国处于入超(贸易逆差)地位;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2、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损害中国人的健康,加剧政治腐败;削弱军队战斗力;加重劳动人民负担。

二、两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因为根本原因和性质相同,所以是继续。

)(一)鸦片战争(1840.6—1842.8)1、导火线:虎门硝烟(1)原因:鸦片战争前,外国商人逐年扩大对华鸦片走私,使中国一年流失的白银超过1000万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工对美国近代化的贡献及遭遇当下也许不少人觉得国内的生活质量不好,很多有能力、有条件的人都移居国外。

现在我要说的并不是当下的“移民热”,而是述说一下最先走出国门的中国人(以移民美国为例)。

在回顾历史,致敬华工的同时,是否能给我们当下产生影响。

中国人最早集体到美国是在184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现金矿的时候。

当时广东省台山、新会、开平、恩平四邑的人,纷纷结伴前往加州淘金。

他们都是坐在外国船上不通风的货舱里,几十天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像装猪仔一样地运到美国,到加州的峡谷地区的河边,用筛子淘金,维持生活。

现实和理想往往是有差距的,去西部淘金的人太多,而黄金比想象中要少。

1850年加州通过外籍矿工执照法,每人月收执照费20元,再加上官员的抽成剥削,甚至写假收据,以及税吏的追索捕打。

华工多半从峡谷地区逃到旧金山,有的绝望回国,有的留在旧金山,什么下贱劳苦的工作都做。

最普遍的就是洗衣。

因为洗衣不需本钱,也由于加州正在开发时代,男多女少,很需要这个行业;同时这种劳苦利薄的事,白人也不愿做。

在赵耀贵先生的研究中发现:华工数目春秋最多,冬天较少,最多的是4月,有5365人,最少的是元月,约900人。

华工因工作不同而薪水不一,薪水较高的是铁匠,每天1.34美元,其次是劳工合约商,每天1.15美元,工头每天1美元,铁路司机、伐木工人都是1元,厨师每天0.66美元;侍者最少,每天0.60美元。

薪水还要扣掉一些“成本”,例如使用铲子扣1.50美元,铁锹2.50美元,手推车5美元,雇工头每天要付15美元租马和拉车,如果损坏要赔30元。

平均每名工人一个月薪水30美元,可是还要偿还来美的借款、利息等多种费用,全部计清侯,每月只剩12美元。

在当时打中国人已经成为白人的消遣。

在大街上揪着华工的辫子叩响头,必引起路人的围观、喝彩。

警察对这种无故殴打不但不干涉,甚至看到华工流鼻血就认为他跟别人打了架,把他抓了起来。

自1850年到1860年间,华工任意被杀戮,多少人惨死异乡。

当时的清政府不但不保护华侨,华侨回国按最早的大清律还可能被杀头。

如此看来,他们的生活不见有多大改善,也许比家乡生活的还悲惨。

1864年开始修建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对华工来说又是一次致命的打击由于大多数华工不计较工种,能吃苦耐劳,特别是修筑铁路这种最困难最危险的活儿都肯干,工作效率比白人高,对美国人来说是难得的廉价劳动力。

他们开始有计划地在广东招雇了一万多名华工,仍以载猪仔的方法运到美国。

赵耀贵在他的博客中写道,从1864年到1869年,大约有1200名中国工人在从沙加缅度到普洛蒙特里山顶的690英里铁路路基建设中死亡,相当于每3英里死5个人。

其实没有人知道确切的死亡数目,有人估计高达两千人。

死亡原因包括爆炸、雪崩、泥石流、肺炎、冻死等。

1866年炸药取代了原先的黑火药,来进行爆破作业,但因为威力太大,工人伤亡增加,施工方不得不停止使用。

雪崩令许多工人死不见尸,而多数从中国热带地区来的工人因为不适应美国中部的冬天严寒,水土不服,冻死和得肺炎死的不少。

140年前的1869年5月10日,是美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提前完工。

经过连续七年的协同努力艰苦奋战, 两支筑路大军,即从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向东修筑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大军,和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向西延伸的联合太平洋铁路大军,在犹他准州奥格登地区的普罗蒙特里丘陵处接轨,其中西段承担最艰巨任务的主力正是特别能吃苦和具有特别聪明才智的华工。

美国太平洋铁路是美国近代工业化的标志性产物,这一壮举宣告了美国大陆在经济运行上开始连成一片,标志着美国经济进入狂飙发展时期,并推动美国迅速崛起为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大洋的世界经济大国,同时也表明中国的最初移民潮,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利福尼亚等西部地区的崛起,做出了杰出贡献。

但当东西两边举行盛大的接轨通车大典时,却把华工赶得远远的,不许他们参加。

当时华工十分气愤,就把接轨用的最后一块枕木藏了起来。

当进行接轨仪式而找不到枕木时,人们才看到一位肩扛枕木的华工走出来。

华工的贡献没有得到应有的报偿。

在黄安年所著《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一书中说道在谈到推动美国崛起的诸因素时,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外来移民对美国崛起所起的积极作用,也不能不提到南北战争后美国经济进入狂飙发展时期时铁路先行的作用,其中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的建成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铁路运输是美国工业化道路中的先行官,对加快太平洋铁路在1869年的通车做出无可替代的历史功绩正是远涉重洋沉默奉献的攻无不克的冲锋队和敢死队的外来中国农民工。

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近代中国最早一批的建设北美世界的农民工----华工和美国的崛起有着不解之缘。

横贯铁路修成,华工的地位稍见提高,但接着又引起了一个新的排华运动。

在修路工作结束后,穿着短打唐装、留着长辫子的失业华工,为了求生,不计工资、不计劳苦,什么工作都做,更引起本地工人的嫉恨。

他们认为华工夺去了他们的就业机会,于是集体涌向华工聚集的地区,烧毁房屋,杀害华工。

今天,在东南亚有些地区(如度尼西亚)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排华活动。

今天的中国人在国外都会受到这样的“待遇”,更不用说当年那个由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人了。

那时的中国任人宰割,国人在外面自然没有地位,正好印证了“落后就要挨打”。

一个强大的祖国是坚强的后盾,唯有我们祖国在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的国人在外国才能昂首挺胸,受人尊重。

因此,正视历史的同时,更应该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

1869 年,美国全国性的工会组织“劳动骑士团”成立了,它包括大量黑人工人。

从1877年转入公开活动以来,该工会就正式宣布支持排华行动。

1885年,美国排华史上著名的“石泉惨案”,就是在“劳动骑士团”成员的参与下发生的。

当时,怀俄明州石泉矿区的白人举行大罢工,矿主为了破坏罢工,就把一批中国劳工运进矿内工作。

由于华工采取中立,不参加白人矿工的罢工,双方发生冲突。

白人矿工在劳动骑士的带领下,捣毁矿区内华工住宅村,杀死28名中国人。

当时的矿工工会表示,矿主必须把中国人全部解雇,他们才会重新开工。

代美国的排华行动还带有种族主义色彩。

19 世纪以来,美国种族主义学者不断宣扬白种人是优等民族,其他人种则是次等或劣等民族。

种族主义无疑助长了排斥华工浪潮。

于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加州政府发布了系列的限制华人移民的地方条例。

同时,社会上出现的反华行动也遂渐从地方性发展为全国性。

民主党和共和党为了拉选票,都想迎合这种排华情绪,以标榜其维护美国广大劳工的利益。

他们最终促成了1882 年5月6日美国国会通过的第一个全国性的《排华法案》,规定10年之内停止华工进入美国。

以后又再度延长期限,并且通过了一系列修正与增补条例,以期无限期禁止华工入境。

令我们遗憾与气愤的是,美国历史上这个唯一的排斥外国人的法案却是针对中国人的!从1882年起到1943 年底美国废除《排华法案》之前,华工在美国的地位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又如华人在19世纪70年代也成为替罪羊。

他们被认为带有不道德和不卫生的生活习惯,通过压低工资进行不正当的商业竞争,他们也是群体暴力的受害者。

又有1868年的《柏林盖姆条约》,1882年的法案本是临时性通过的,可是到了1902年却成了永久性的。

一系列的组织和条约令我们心寒,也许我们大多人都知道美国的种族歧视是针对黑人的,不过由上看出,华人在美国的地位也不比黑人高多少。

但是现在知道那段历史的人不多,历史,不应该被忘记!有一点欣慰的是,随着时代的前进,那些“沉默的道钉”、那些建设北美铁路的无名华工,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客观公正的评价。

美国和加拿大领导人曾多次赞扬中国华人建设美国和加拿大的历史贡献。

加拿大政府还为当年的“排华法案”道歉。

但是,对于“道歉”一事,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

著有《驱逐-被遗忘的排华战争》的美国白人特拉华大学珍妮•普菲尔泽教授在接受报社记者采访被问到加拿大政府已经为当年的“排华法案”道歉,觉得美国政府是否也应该为1882年的“排华法案”道歉时,说出了一段不意味深长的话:道歉是很复杂的,因为对于一些人,道歉是整件事情的第一步;而对于另外一些人,道歉是很快的事情,一句‘对不起,接着来’就完了。

比如今年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为当年的农奴制道歉,但是那些黑人孩子的命运真得就变了吗?有多少加拿大人早晨起床,还记得去年向中国人道歉过?所以更重要的是,什么能真正改变移民的状况,能提高他们的薪水。

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我觉得比道歉更重要的是,跨越种族隔离。

“当一个国家开始强调种族质量的时候,就无法保持其声称的民主观念。

”普菲尔泽强调。

是的,也许很多人觉得道歉很重要。

殊不知,行动比道歉更重要;比别人行动更重要的是,自己行动。

说到这里,又回到上面说过的话题,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地位的提高,靠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历史是不该被遗忘的,太平洋铁路的建成离不开成千上万铺路的“沉默的道钉”——华工。

正是万余名华工不顾生命安危和生活艰苦,在关键时间、关键路段,在平整路基、开通隧道、爆破山腰等关键岗位上连续奋战,才有横贯大陆的铁路开通。

历史终于给勤劳纯朴、不畏艰险的中国工人以公正的评价。

对于我们应该重温历史与正视现实并重,热爱祖国,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