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整理世界城市化过程汇编

合集下载

世界的城市化进程

世界的城市化进程

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城市化进程成为了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城市化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本文将探讨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分析其原因、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挑战。

一、城市化的定义及原因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地区并参与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长的过程。

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增长: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乡村地区的劳动力供给逐渐超过需求。

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以及经济机会,选择前往城市寻求发展。

2.经济发展:城市作为经济活动的中心,集聚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在城市中,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教育等条件,这也是吸引人们向城市迁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3.社会文化因素:城市提供了更多的社会交往和文化活动的机会。

人们可以更方便地参与各种社交、文化和娱乐活动,享受到更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

二、城市化的影响1.经济增长:城市化对经济的增长有积极的影响。

城市化带来了更多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

同时,城市化也为创新和科技进步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2.社会变革:城市化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变革。

人们更多地参与社交活动,接触到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拥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城市化还促进了社会分工和合作的深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

3.环境压力:城市化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城市的建设和工业化过程会导致大量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城市化还会给城市交通、住房等基础设施带来压力,挑战城市管理和规划能力。

三、城市化面临的挑战1.社会不平等: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和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

一些低收入者或农民工可能无法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好处,造成社会不公平现象。

2.城市扩张和土地利用:城市化使得城市的扩张面临土地利用的限制和冲突。

城市扩张往往需要依赖农村土地,导致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问题。

世界城市化进程

世界城市化进程
时间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
发生空间
西欧、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
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表现
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
★3.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课本P32图2.19)
国家
特点
产生差异的原因
发达
国家
起步早,目前速度趋缓;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处于后期阶段
工业生产、建筑垃圾、生活垃圾
★3.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课本P38)
⑴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污染。
⑵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课本P33图2.20)城市化的来自展阶段特点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慢
加速阶段
城市化推进很快,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逆城市化
资本主义发展早,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大批农业劳动者向城市迁移
发展中
国家
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处于初期阶段和加速阶段·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剩余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本P36~37图2.25)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不利影响
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水质、水量,水循环;影响土壤质量;影响大气水热状况,

2024年城市化发展的各阶段和经验总结

2024年城市化发展的各阶段和经验总结

2024年城市化发展的各阶段和经验总结引言:20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进行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城市化成为推动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

____年,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各个城市面临着不同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对____年的城市化发展进行总结,探讨其中的各个阶段和相关经验。

第一阶段:经济驱动型城市化在城市化发展的早期阶段,经济驱动是最主要的推动力。

____年的城市化进程仍然受到经济的引导,城市发展规划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

在这个阶段,各地政府努力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企业落户,促进产业转移和经济增长。

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成为重要的发展内容,包括交通、通信、供水、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经济驱动的城市化,许多城市取得了快速发展,并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

然而,在这个阶段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面临土地资源的严重压力。

过度开发和土地浪费是许多城市面临的困境。

其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化进程,导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此外,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也给社会管理、城市安全等方面带来了一定挑战。

第二阶段:生态环境型城市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继续推进,人们对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____年的城市化发展进入了生态环境型城市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各地政府纷纷制定了环境保护政策和生态建设计划,努力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许多城市将生态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了大量的公园绿地、生态湿地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此外,城市交通也得到了改善。

____年的城市交通已经智能化,通过互联网技术提供智能交通服务,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了交通效率。

同时,城市能源利用也更加清洁和可持续,通过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第三阶段:社会和谐型城市化在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城市化进入了社会和谐型阶段。

社会和谐型城市化强调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社会公平。

世界历史上的城市化进程

世界历史上的城市化进程

世界历史上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贯穿了世界历史的各个时期。

无论是古代的大都市还是现代的超级城市,城市化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时期的城市化进程进行探讨,带领读者了解世界历史上的城市化演变。

一、古代城市化进程古代城市化进程始于兴起于河流流域的早期文明。

古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的幼发拉底河流域和中国黄河流域都是古代最早形成的城市化地区。

首先让我们来看古埃及的城市化进程。

尼罗河流域的农业发展和对河流水资源的依赖促使了城市的产生。

尼罗河上的城市底比斯成为古代埃及的首都,周边城市如华沙和阿莱克桑德里亚也逐渐兴盛起来。

同样,古巴比伦的城市化进程也是从河流流域开始的。

幼发拉底河的河流水资源为巴比伦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城市发展迅速。

巴比伦成为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代表城市。

在古代中国,黄河流域的城市化进程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出现了最早的城市遗址如仰韶文化遗址、马家沟遗址等。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城市也逐渐兴起,如河南的安阳、河北的邯郸等。

二、中世纪城市化进程中世纪是欧洲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时期。

罗马帝国的衰落、日耳曼民族的入侵和封建制度的形成共同促使了中世纪城市化的兴起。

在中世纪的欧洲,荷兰、比利时和意大利的城市化进程尤为突出。

荷兰和比利时地处欧洲平原地区,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这为城市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等城市崛起,成为欧洲贸易中心。

意大利的城市化进程也非常显著,如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在贸易、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同时,亚洲的中世纪城市化进程也不可忽视。

中国的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城市快速发展,如苏州、杭州等成为繁荣繁华的城市。

此外,摩洛哥的菲斯、伊朗的伊斯法罕等城市也在中世纪期间崛起。

三、现代城市化进程现代城市化进程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这是城市化进一步加速的时代。

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巨大变革,城市规模的扩大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归纳

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归纳

最新.课件
33
2、门户位置或沿交通干线
大都市带,一般都沿海或沿大江大河,具 有门户位置,对外联系便捷。
或是沿铁路干线或高速公路等,它构成大 都市带空间构造的骨架,把各个都市区联 结起来,不管其形态如何,大都市带总是 有一条产业和城市密集分布的经济走廊。
最新.课件
34
3、具中枢功能〔国家核心区〕
最新.课件
27
世界40O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开展〔1960—2000〕
最新.课件
28
巨型城市〔城市集聚区〕
巨型城市:城市人口大于800万。世界上第一个人 口超过800万的巨型城市是纽约,1920年人口达849 万。 1930年纽约人口超过1000万,伦敦人口超过 800万。1950年伦敦人口超过1000万。随后,东京横滨人口突破1000万。
最新.课件
5
欧洲“自由城市〞的形成
欧洲新城市开展的核心是“自治市〞或称“自 由城市〞、“帝国城市〞。实际上以城市为中 心、管辖有周围农村的一种政体。与古希腊城 邦不同的是,它是一种封建制下的共和政体。
12—13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热 那亚、德意志的汉堡、不来梅、卢卑克、克隆 等都属于这样的城市国家。
3〕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
4〕美国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
5〕英格兰大都市带。
6〕中国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
最新.课件
31
正在形成的大都市带
1〕美国西部沿岸大都市带,以洛杉矶为中心,向南到圣迭 戈,向北一直延伸到圣弗朗西斯科一带,这个大都市带是美 国新兴的经济中心。
2〕巴西南部沿海大都市带,从圣保罗到里约热内卢一带, 是巴西两个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其城市集聚区的人口超过了 2500万。
最新.课件

世界主要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管理方式

世界主要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管理方式

世界主要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管理方式一、城市化进程1.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是指人口、经济、社会活动等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转移和集中过程。

2.城市化的阶段:(1)初期阶段:城市人口比例较低,城市发展主要依靠手工业和商业。

(2)加速阶段:城市人口比例迅速增加,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成为生产和消费的中心。

(3)成熟阶段: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放缓,城市化水平达到较高水平,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3.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1)人口拥挤:城市人口密度过大,导致住房、交通等问题。

(2)环境污染: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资源紧张:城市化进程中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4)社会问题: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贫富分化、失业、犯罪等问题。

二、城市管理方式1.城市管理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关注城市居民的需求,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2)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法治化:依法行政,加强城市管理的法制建设。

(4)社会参与:鼓励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管理的民主化程度。

2.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1)城市规划: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合理布局城市空间,引导城市健康发展。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交通、供水、供电、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

(3)城市公共服务:提供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城市居民需求。

(4)城市环境保护:加强城市环境治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5)城市公共安全:保障城市治安、消防、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安全。

3.城市管理的主要模式:(1)政府主导型:政府在城市管理中起主导作用,负责制定政策和规划,引导城市发展。

(2)市场主导型:市场机制在城市管理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市场竞争推动城市发展。

(3)社会自治型: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在城市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民主管理和自我服务。

(4)混合型: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种力量在城市管理中相互结合,共同推动城市发展。

世界城市化进程

世界城市化进程

世界城市化进程有关城市化水平的数据在大约1800年后才出现,估计1800年世界人口约为亿,其中大约亿(24%)的人口生活在拥有两万人口规模以上的城市中,大约2%的人生活在拥有10 万人口的城市里。

1850年,世界人口大约增长30%,拥有2万规模人口以上的城市人口比重增长了132%,大城市的人口比重增长了76%。

在1900年-1950年期间,大城市人口增长率达到254%。

与此同时,城市化在世界各个地区岀现了巨大的差异性。

1•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18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的发生,使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而工业生产的集中促使了城市化的发展。

进入19世纪以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明显加快,村镇向城镇发展,小城镇向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在随后的几十年间,大多发达国家已经过了城市化的初始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据《1989世界发展报告》显示,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均在80%以上,其中英国已达92%、比利时为97%、澳大利亚为86%、荷兰为88%、丹麦为86%。

据《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显示,1995年,伦敦大约有700万人口,在1998年,英国城帀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9%。

在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有78%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的发展过程长短不一,形成发达国家之间城市化发展时间不一致现象。

欧洲国家尤英是英国,城市化进程最早,发展最广泛,从1760年开始到1851 年,90年间,英国城市人口超过了总人口的50%,而当时世界人口中,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

而到1921年,英城市化水平已达%。

当西欧城市化进程发展了很长时间后,美国还是一个乡村国家。

在1860年-1920年间, 美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实现了英高度城币化。

1860年,其城市人口不到20%,到1920 年其城市人口已超过了全国的一半以上。

美国的东部地区,包括纽约、马萨诸塞和宾夕法尼亚等,工业化较早,是美国最早实现髙度城市化的地区。

世界城市化历程回顾

世界城市化历程回顾

世界城市化历程回顾作者:马先标燕安来源:《中国名城》2014年第11期摘要: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历程,可划分为传统城市的兴起与城市化的起步,以及现代城市的产生与城市化的加速与完成两大阶段。

在城市化由起步到加速直至完成的演进过程中,经济发展始终是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动力。

随着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演进,两者的具体互动关系表现为:在起步到加速阶段,主要表现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紧密相关关系;在基本完成到完善阶段,突出地表现为城市化与服务业紧密的相关关系;此外,它们的相关性也相应地体现在就业结构的演进上。

在回顾世界城市化发展一般历程的基础上,以英国作为同步型城市化的典例,兼述其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对中国当前城市化发展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世界城市化;历程回顾;同步型国家城市化;英国城市化;特征与启示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44(2014)-11-09(6)1 世界城市化一般历程回顾世界与中国的城市化历史,是许多研究城市化的专家关注的领域。

回顾世界城市化的一般历程,要从理解城市产生的逻辑机理出发,认识城市在漫长的演进历程中,如何经历了量的扩张与质的提高的双重优化路径,并在城市的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制度安排、法律制定等方面如何与城市化的发展相互联系。

1.1 传统城市的兴起与城市化的起步早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在埃及的尼罗河流域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两河流域,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少数新石器时代的村落发展成了小集镇和城市,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批城市。

大约公元前1001年始,由于铁器的使用,交通条件的改善,生产力迅速发展,城市人口增长慢慢加快,此后欧洲的雅典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城邦,而罗马到公元2世纪,已拥有百万居民,成为地跨亚、非、欧的国家中心(亚当斯(Adams R.M.)《城市的进化》)。

以后,印度河、黄河流域、中美州等地也先后出现了一些城市,但由于封建专制对技术创新与自由市场制度的压抑所导致的工业落后,使世界城市化发展十分缓慢。

世界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世界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上海世博会以及世界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一、上海区域发展史:(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时期:《南京条约》开上海为通商口岸。

英国驻上海第一任领事,故意曲解《虎门条约》中关于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永久性居住的款,迫使上海地方官员,公布了《上海租地章程》,在中国变相攫取并建立了最早的租界。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①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洋务派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和洋务派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

②方举赞在上海创办早期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昌机器厂,最终被英商开办的上海耶松船厂吞并。

③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淞沪铁路,表明近代铁路的起步(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①1912年,荣氏兄弟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公司,一战期间创办申新纺织公司,后来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纺织业资本家。

②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从1919年6月初起,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移到上海。

③1920年秋,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在上海成立,陈独秀任书记。

④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举行,大会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它的中心任务是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⑤1927年春,北伐军进驻上海。

为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前两次失败,第三次在陈独秀、周恩来亲自指挥下,取得了胜利,这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⑥1927年4月12日,在蒋介石指使下,反动武装在上海进行血腥大屠杀,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抗日战争时期:①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史称“八一三事变”;②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5)过渡时期:1956年,以荣毅仁等知名企业家为代表的上海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推动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探索和“文革”时期: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世界城市化资料

世界城市化资料

7.洛山矶(美国) 8.拉各斯(尼日利亚) 9.加尔各答(印度)
1300
占阿根1廷280总人 口的132700%
10.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
1230
来自:联合国人口司。
(三)大都市化趋势明显 大都市区数量明显增加。(P95)
(四)大都市带成为国家的核心区域 戈特曼(Jean Gottmann),1957年提出。 大都市带(Megalopolis):由在地域上集中分布有密切联
2000年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
发展城中市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中人小口城(市发万展)缓
1.东京(日本) 慢,人口聚集于少数大城市。 2880
2.墨西哥城(墨西哥)
1780
3.圣保罗(巴西) 4.孟买(印度) 5.纽约(美国)
1750
占墨西哥总人1740 口的16.8%1650
6.上海(中国)
1400
西
美国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
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并一直延 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简称芝匹兹,与美国 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共同构成北美制造业带,其中 底特律是全球著名的汽车城。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谢谢!
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
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
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巴黎、安特卫普、布鲁塞尔、鹿 特丹、阿姆斯特丹、科隆、法兰克福等,呈“人”字形一个超 级城市带, 法国的巴黎-鲁昂-勒阿弗尔城市群; 德国的莱因-鲁尔城市群:聚集了波恩、科隆、杜塞尔多夫、 埃森等20多个城市,其中50-100万人的大城市有5个; 荷兰的兰斯塔德城市群:是一个多中心马蹄形环状城市群,包 括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海牙3个大城市,一系列中小城市, 各城市之间仅有10-20公里。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世界城市化的进程_地理资讯内容页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世界城市化的进程_地理资讯内容页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世界城市化的进程_地理
资讯内容页
世界都市化的进程
1、世界都市化的进程
2、发达国家和进展中国家都市化进程的差异
发达国家都市化特点:起步早(英国1851年第一个都市人口超过农村);都市化水平高(70年代达到70%以上);显现逆都市化现象(第一显现在英国)。

进展中国家都市化特点:起步晚,进展快;都市化水平较低;都市进展不合理。

进展中国家显现两类都市化特点:过度都市化-都市化水平远超本国工业化水平和经济进展时期,又称"虚假都市化',多显现在拉美和非洲;滞后都市化-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和相应经济进展时期,都市化水平不能反映工业化水平与经济进展水平,多显现于亚洲一些国家:印度、印尼。

3、我国都市化四个时期:1949-1957上升时期;1958-1965下降时期"上山下乡"带来的"逆都市化";1966-1976停滞时期"文化大革命";1977年后回升进展时期。

4、郊区都市化和逆都市化
郊区都市化是指都市规模不断扩大,都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它显现在都市化中期的加速时期。

逆都市化是由于人口的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和生活质量下降,部分都市居民向周边环境好、基础设施完善的小城镇迁移的现象,结果造成中心区的衰落。

它是都市化进展到后期时期显现的一种现象。

世界城镇化发展历程及趋势

世界城镇化发展历程及趋势

世界城镇化开展历程及趋势世界城镇化开展历程及趋势【摘要】以诺瑟姆城镇化开展的阶段性规律为根底,对工业革命后世界范围内的城镇化历程进行梳理,将城镇化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并在回忆历史的根底上,对世界范围内的城镇化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镇化开展阶段开展趋势诺瑟姆认为城镇化呈“S〞型曲线开展,其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这为众多研究证实和引用。

根据城镇化开展的“S〞形曲线,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率低于30%的时候,处于城镇化初始阶段,城镇化速度相对缓慢;当城镇化率处于30%—70%的时候,城镇化高速开展;当城镇化率超过70%以后,城镇化的速率有所回落进入平稳开展阶段,这一阶段是城镇化的高级阶段。

依据以上标准,结合世界城镇化开展的实际历程,我们将1800年之后的世界城镇化进程分为三大阶段。

一、城镇化开展阶段第一阶段:城镇化初步开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城市化进程走在世界前面。

从1760年开始,经过90年的开展,到1851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比重超过50%的国家,根本实现城市化。

而在1850年,世界城镇人口比重仅为6.3%;其中开展中国家的城镇人口比重为6.0%,兴旺国家的比重也仅仅到达11.4%。

第二阶段:城镇化局部开展阶段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道路对欧洲和北美等兴旺国家的城市化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在这100年时间里,兴旺国家城市化水平到达了51.8%。

同期,开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也有明显进步,从1850年的6.0%增长到1950年的16.2%。

在这个阶段,开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依然处于30%水平以下,处于城镇化开展缓慢的初级阶段,而兴旺国家在1900年的城市化水平超过30%,城镇化水平加速开展,开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兴旺国家。

第三阶段:城镇化的普及开展阶段20世界50年代以后,全世界作为一个城市化水平取得了较大的提高。

这一阶段的第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城镇化速度加快,这恰与上文提到的城镇化开展的阶段性规律相吻合,即一旦城镇化率到达一定高度30%以后,城镇化的进程呈加速开展的趋,这种趋势到城镇化率到达70%—80%左右才能减缓下来。

2024年城市化发展的各阶段和经验总结

2024年城市化发展的各阶段和经验总结

2024年城市化发展的各阶段和经验总结2024年,全球城市化进程继续加速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进入了城市化的新阶段。

本文将对2024年城市化发展的各阶段和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考。

阶段一: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在城市化初期,城市往往是由农村转变而来,因此最迫切的任务是建设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电力、供水、排水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城市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后续的产业发展和人口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这个阶段,很多城市选择引进外资和技术,加速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

经验总结:1. 加强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避免盲目扩张和城市蔓延。

2. 推动基础设施的多元化发展,注重建设环保、节能的城市基础设施。

阶段二: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当基础设施建设成熟时,城市开始迎来更多的投资和企业。

在这个阶段,城市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城市可以吸引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型服务业,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发展传统产业的升级版,提高其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经验总结:1. 制定科技创新政策,吸引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落户。

2. 加大对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的支持力度,培育新兴产业。

阶段三:人居环境改善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和人口密度的增加给城市的人居环境带来了巨大挑战。

在这个阶段,城市需要注重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这包括改善空气质量、提供更多的绿地和公共空间、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等。

经验总结:1. 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排放,提高空气质量和水质。

2. 建设更多公园、绿地和公共空间,提升城市的宜居性。

阶段四:智慧城市建设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成为城市化的新趋势。

在这个阶段,城市需要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平台。

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城市各个方面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经验总结:1. 加强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领域的发展。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工业革命前时期。

早期城市因生产力水平不高,可提供城市居民需要的农副产品数量有限,所以城市发展受到限制。

那时城市数目少、规模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主要分布在灌溉发达、利于农业生产或便于向周围征收农产品的地带。

早期城市主要为行政、宗教、军事或手工业中心。

这个阶段延续的时间最长,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直到1800年,世界城镇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

二是工业社会时期。

18世纪中叶开始,迎来了城市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时期。

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城市发展之快、变化之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欧美国家城市数目激增,城市规模快速增长,英国在1900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75%,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

近代世界城市化的又一特点是亚非国家城市化的兴起,出现了一元的封建城市体系向封建城市与近代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转化。

世界城市体系的出现是近代城市化的第三个特点。

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上升到29.2%。

三是当代世界的城市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开始形成世界规模。

因为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较快,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政治独立以后,经济上也有一定发展,这一切大大加快了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发展中国家已经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城市化的阶段特征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过程大致呈一条拉平的“s”形曲线。

当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达到70%左右时,进入相对稳定阶段。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①集中趋向的城市化阶段。

该阶段城市化的主要特征是中心城市人口和经济迅速增长,特别是市中心城区形成高度集聚。

②郊区城市化阶段。

这个时期城市化的特征是,在工商业继续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心集中的同时,郊区人口增长超过了中心市区。

③逆城市化阶段。

在郊区城市化继续发展的同进,中心市区显现衰落景象,出现人口净减少。

2019-05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文档资料

2019-05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文档资料

571
60.5
460
22.2
1970
1371
37.1
698
66.6
673
25.4
1980
1764
39.6
798
70.2
966
29.2
1990
2234
42.6
877
72.5
1357
33.6
20002854Fra bibliotek46.6
950
74.4
1904
39.3
2019
3623
51.8
1011
76.0
2612
46.2
2020
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世界城市的发展史 第二节 当代世界的城市化 第三节 中国城市发展史 第四节 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第五节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
第一节 世界城市的发展史
世界城市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城市产生及早期发展阶段;中世纪阶段,即前 工业化社会时期;工业化时期;当代或称后工 业化社会时期。
东京
780
圣彼得堡 1439
10 苏州 550
圣彼得堡 764
曼彻斯特 1255
序位 1920年 城市
1 纽约 2 伦敦 3 柏林 4 芝加哥 5 东京 6 巴黎 7 费城 8 大阪 9 维也纳
人口(千人)
1940年 城市
8490
纽约
7488 3801 3521 3358
伦敦 东京 巴黎 芝加哥
1950年
4488
57.4
1063
77.2
3425
53.1
世界分地区和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地区或国 家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一、城市化的含义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城市化的含义
人口 向城市地区集聚
1.城市化 乡村 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2.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城市化的其他表现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 城市化的几个阶段 2. 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的变化 3. 城市化过程中用地的变化
年份
1960 1980 2025 世界 114 222 639
城市个数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62 52
103 153 119 486
城市化 起步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早 晚
城市化 速度
慢 快
城市化 其他特点 水平
高 低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发展不合理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1. 城市化起步 2. 城市化速度 3. 城市化水平 4.其他特点
城市化一词的四个含义
1、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各个集中点的扩大) 2、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3、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
4、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化文化的过程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发 展 中 国 家 的 城 市 化 进 程
一些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比重(1990年)
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的城乡移民
世界4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发展
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个数
年份
世界
19 35 66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10 13 16 9 22 50
1960 1980 2000
世界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发展
江 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城市化进程有关城市化水平的数据在大约1800年后才出现,估计 1800年世界人口约为9.06亿,其中大约2.17亿(24%)的人口生活在拥有两万人口规模以上的城市中,大约2%的人生活在拥有10万人口的城市里。

1850年,世界人口大约增长30%,拥有2万规模人口以上的城市人口比重增长了132%,大城市的人口比重增长了76%。

在1900年-1950 年期间,大城市人口增长率达到254%。

与此同时,城市化在世界各个地区出现了巨大的差异性。

1.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18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的发生,使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而工业生产的集中促使了城市化的发展。

进入19世纪以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明显加快,村镇向城镇发展,小城镇向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在随后的几十年间,大多发达国家已经过了城市化的初始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据《1989世界发展报告》显示,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均在 80%以上,其中英国已达92%、比利时为97%、澳大利亚为86%、荷兰为88%、丹麦为86%。

据《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显示,1995年,伦敦大约有700万人口,在1998年,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9%。

在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有78%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的发展过程长短不一,形成发达国家之间城市化发展时间不一致现象。

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城市化进程最早,发展最广泛,从1760年开始到1851年,90年间,英国城市人口超过了总人口的50%,而当时世界人口中,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5%。

而到1921年,其城市化水平已达77.2%。

当西欧城市化进程发展了很长时间后,美国还是一个乡村国家。

在1860 年-1920年间,美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实现了其高度城市化。

1860年,其城市人口不到20%,到1920年其城市人口已超过了全国的一半以上。

美国的东部地区,包括纽约、马萨诸塞和宾夕法尼亚等,工业化较早,是美国最早实现高度城市化的地区。

美国1790年的第一次人口普查表明,当时5%的城市人口聚集在美国的东海岸。

二战期间,国防工业的快速增长,使西部城市迅速得以发展。

80年代城市增长率最高的地区,是南部的弗罗里达、得克萨斯和亚利桑大几个州。

东北地区城市化则减慢。

近十年的城市人口增长,90%发生在南部和西部,表明了其人口向美国南部,西部边陲地区流动的趋势。

现在美国十大城市中有六个位于该地区。

加拿大的城市化发展与美国相类似,当美国的城市人口大规模集聚在东海岸和西海岸时,加拿大的城市人口则集聚在南部的边境地带。

目前,据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显示,美国和加拿大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都是77%。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虽然比一些西方国家晚百余年,由于其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只用了几十年时间,已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1920 年,日本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8%,但是,到二战后的1955年其城市人口比重上升为58%。

根据《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显示,目前其城市人口比重为79%。

根据联合国社经资料与政策分析部人口司资料显示,1994年东京总人口为2650万,在世界超大城市中保持领先的位置。

从1970年以来,东京一直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预计这种状况将持续到2015年。

在大洋洲国家中,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两国总人口最多,它们基本反映了该地区的城市化状况。

1994年两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0%。

2000年世界银行统计资料显示,澳大利亚城市人口比重为85%。

大洋洲地区的特点是没有一座城市总人口超过500万,总人口在100万-500万的城市由1950年的2座增加到2000年的6座。

在近几十年,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又出现了一种逆城市化的现象,也有人称之为郊区化或反城市化。

其主要表现为大城市人口明显减少、人口由中心城市大量向郊区及更远的乡村地区迁移、更多的人口集居在大城市的边缘地带。

很多的工业企业也纷纷离开城市,向中小城镇及乡村地区转移,中等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区域不断扩大。

逆城市化现象首先开始于北欧和西欧,随后在七八十年代许多发达国家都出现了这种现象,如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其中在西欧和美国表现较为突出。

在60年代,美国全国6个1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人口减少了140万,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从20个减至16个。

这16个大城市人口总数也减少220万,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12.2%降到9.7%。

纽约市的人口减少了36.6%。

在70年代和80年代间,许多城市包括布法罗、克利夫兰、底特律、新奥尔良、匹兹堡和圣路易丝等,总人口都呈下降趋势,其中有些城市在这期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负数。

在60年代,英国伯明翰的人口减少了 8%,伦敦的人口减少了54万。

在1970年-1985年间,伯明翰、利兹、伦敦和曼彻斯特人口增长率为负,在1985年-1995年期间,其总人口也基本没有增加。

从1970年-1985年期间伦敦人口负增长率超过1%,共减少了125.9万人,从而失去其大都市的称号。

在其他一些国家,如西班牙、意大利和丹麦,其现有资料表明,这一现象仍在进行当中。

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首先,由于经济的发展,导致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子通讯业及交通业的高度发展,使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信息化社会。

另外,由于经济和其他活动大量向城市聚集,造成城市的拥挤和环境的恶化。

于是大城市中的富人首先开始离开城区,搬到生活和条件好的郊区。

随后中产阶级和大城市中心区一些企业和事业单位也搬到郊区。

最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下降也是城市人口减少的一个原因。

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相比,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历史短。

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曾为殖民地,18 世纪60年代的产业革命对其影响很小。

二战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较为缓慢。

有资料表明,从1800年到193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只由3000 万人增加到1.35亿,而农村人口却由6.7亿增加到11.67亿。

自195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有关资料表明,1950年-1985 年3年间,城市人口比重也由17.3%增加到31.7%。

而且仍以相当高的加速度发展。

在亚洲,和发达国家一样,发展中国家中的城市化进程也显出很大的地区差异。

以中国为例,建国后几十年,由于种种原因城市化进程一直非常缓慢。

1978 年,中国结束了其计划经济时代,才开始了一条类似美国、德国和英国在18、19世纪所采取的发展道路,城市化步伐随之加快。

1978年,还只有不到18%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1995年上升到29%。

而今,城市人口比重已上升为31%。

根据世界银行预测,今后十年间,中国将迅速发展为一个工业社会,中国的城市人口在未来也将成倍增长。

由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1999年中国城市已经达到了666个,比1980年增长了三倍,其中特大城市和大城市75个,中等城市192个,小城市399个。

中小城市进入发展最快时期,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城市将会达到800个左右。

根据《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显示,其他国家如印度的城市人口大约是28%、越南是20%、菲律宾是5了%、马来西亚是56%、土耳其是61%、中亚地区是66%。

韩国由于其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就达到了80%的城市化水平。

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在拉丁美洲,和亚洲一样,近二、三十年来都保持了相当高的城市人口增长速度。

目前资料显示,在玻利维亚,大约只有61%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而阿根廷是89%,乌拉圭和委内瑞拉达到91%。

中美洲国家的城市人口处在45%-60%之间,其城市化程度明显低于南美洲国家。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有75%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

和世界上其他区域相比,非洲的城市化进程要慢了许多。

1856 年,非洲有2万人口以上的城市9个,6万人口以上的城市3个。

大多分布在近海的地方。

1990年,非洲城市人口只占25%。

而且非洲内部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差距十分明显。

以1995年城市化水平为例,东非城市人口比重占21%,中非占33.2%,北非45.9%,南非 48.1%,西非占36.6%。

非洲较大的城市有开罗,其人口为1100万,其次是阿尔及尔270万、开普敦240万。

非洲国家共同的特点是都只拥有一个以出口为主的、面向国际市场的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与亚洲、南美洲相比,其城市人口增长率具有更高的水平。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大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特别快。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有些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平均人口增长率超过4%。

1950年,世界上只有纽约和伦敦两座城市的总人口达到800万以上,到1970年,达到这一规模的城市增加到11座,其中就有5座属于发展中国家。

在 1994年中期,全球共有22座总人口超过800万的大城市,其中16座在发展中国家。

2000年世界上20个最大城市中,发达国家仅占9个,而发展中国家的已升至16个。

联合国估计,到2015年,全球该规模的大城市将会达到33座,而仅亚洲就会占22座。

目前世界15座最大城市中分别有11座在亚洲地区,两座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一座在非洲地区,只有一座在北美洲。

例如,在1960年-19130年的20年间,曼谷人口从213万增至515 万。

在这20年中,伊朗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由1个增至6个,印度由11个增至36个。

在1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中,发展中国家从1950年的24个增至1985年的147个,而发达国家仅由51个增至 126个,前者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后者。

根据联合国统计,目前,世界人口的20%,集中在世界各国的78个,人口超过400万以上的大城市,而这78个大城市中有一多半在发展中国家。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从1950年到2030年,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将由4.46亿增加到10.15亿,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将由3.04亿增加到40.2亿,二者分别增加2.28倍和13.49倍。

因此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加速度较快,远远的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将不断缩小。

从世界范围看,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只有3%,发展到1900年。

也只有14%。

而经过1900年-2000年这一百年的时间,城市人口达到了55%,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的情况。

1950年,世界上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84个,1970年增至844个。

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在1950年-1970年间由71个增至 157个,1980年达到234个,根据美国《全球2000年报告》,发展牛地区有400个城市突破了100万人口大关。

而且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增长的势头有增无减,持续而迅猛,而发达国家大都已达到高度城市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