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出行导航系统操作指南
![智能交通出行导航系统操作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9714bb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0.png)
智能交通出行导航系统操作指南第一章:系统概述 (2)1.1 系统简介 (2)1.2 功能特点 (2)第二章:安装与注册 (3)2.1 安装流程 (3)2.2 账号注册 (4)第三章:界面布局 (4)3.1 主界面 (4)3.2 功能区划分 (5)第四章:路线规划 (5)4.1 起点与终点设置 (5)4.2 路线选择 (6)4.3 实时导航 (6)第五章:出行方式选择 (7)5.1 公共交通 (7)5.1.1 地铁 (7)5.1.2 公交 (7)5.1.3 共享单车 (7)5.2 自驾出行 (7)5.2.1 私家车 (8)5.2.2 出租车 (8)5.3 步行导航 (8)5.3.1 线路查询 (8)5.3.2 地图导航 (8)5.3.3 路况信息 (8)第六章:实时路况 (8)6.1 路况信息展示 (8)6.1.1 路况信息来源 (8)6.1.2 路况信息展示方式 (9)6.2 实时拥堵提示 (9)6.2.1 拥堵程度判定 (9)6.2.2 拥堵提示发布 (9)6.3 道路施工提醒 (10)6.3.1 施工信息来源 (10)6.3.2 施工提醒发布 (10)第七章:周边服务 (10)7.1 查找周边设施 (10)7.2 停车场信息 (10)7.3 餐饮娱乐推荐 (11)第八章:个性化设置 (11)8.1 导航语音设置 (11)8.2 路线偏好设置 (12)8.3 背景音乐设置 (12)第九章:安全驾驶 (12)9.1 驾驶辅助功能 (12)9.2 车辆监控 (13)9.3 行车提醒 (13)第十章:紧急救援 (13)10.1 紧急求助 (13)10.1.1 拨打紧急电话 (13)10.1.2 使用手机紧急求助功能 (13)10.1.3 发送求救信号 (13)10.2 处理 (13)10.2.1 保护现场 (14)10.2.2 救援伤员 (14)10.2.3 报警 (14)10.3 车辆故障处理 (14)10.3.1 检查故障原因 (14)10.3.2 保证安全停车 (14)10.3.3 联系救援 (14)10.3.4 预防故障 (14)第十一章:用户互动 (14)11.1 用户反馈 (14)11.2 社区交流 (15)11.3 好友互动 (15)第十二章:常见问题与解答 (16)12.1 常见问题 (16)12.2 使用技巧 (17)12.3 版本更新说明 (17)第一章:系统概述1.1 系统简介本章节将详细介绍本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基本概念。
第十章 无人驾驶汽车典型案例介绍
![第十章 无人驾驶汽车典型案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e1345acda38376baf1faed1.png)
12
10.2 Waymo无人驾驶汽车
10.2.1 Waymo无人驾驶汽车安全报告
动驾驶安全报告,基 于其350万英里的公共道路测试和数十 亿英里的虚拟仿真测试经验成果。 Waymo的这份报告,还结合交通部《自 动驾驶系统2.0——安全愿景》提出的 12项安全设计要素,说明了Waymo全自 动驾驶汽车的开发、测试、部署是如 何满足这12项安全设计要素的。Waymo 此举,也充分表现了对交通部新一版 自动驾驶政策的支持。
16
10.2.2 Waymo无人驾驶技术的亮点
(1)开发无人驾驶汽车的初衷 提到无人驾驶技术的“初心”就不得不提一组数据,每年全球有约
12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2016年死亡人数增加约6%,其中94%事故原因是人 为失误造成的。Waymo认为可以通过无人驾驶技术让驾驶变得更简单,让我 们周边的世界变得更安全,基于这个原因Waymo开发无人来轻松实现人、车、 网三方之间的即时联动,是真 正意义上的“会说话的互联网 汽车”。只需轻轻一言,即可 瞬间开启与新e代福瑞迪的安逸 出行,“一言逸行”的汽车生 活由此以此为技 术平台,东风悦达起亚结合消费者实际需求进行了全面进化,并与起亚UVO 系统进行深度整合,研发出新e代福瑞迪所搭载的智能互联系统,在智能驾驶、 语言操控、移动支付等多方面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与传统汽车相比,新e代 福瑞迪更像是一位陪伴旅程的贴身助手,能听懂指令,并给予回应,是一台 “会说话的互联网汽车”。
智能交通系统PPT课件
![智能交通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1fc9d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0.png)
2023/8/27
27
车流通过信号路口的流量图示 (信号灯交叉口车流运动特性)
2023/8/27
28
五、单个交叉路口的交通控制
单个交叉路口的交通控制也称“点控” 控制方式:
定时控制 交通感应控制 优化感应控制
定时控制与感应控制的选择
2023/8/27
间距:车道上连续车辆间的距离。 间隔:连续车辆通过车道上某点的时间
2023/8/27
11
2023/8/27
12
三、信号控制系统分类
按控制范围分:
单个交叉口的交通控制
也称单点信号控制,“点控制”。
干道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
也称“绿波”信号控制,“线控制”。
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面控制”。
2023/8/27
2023/8/27
30
信号配时图
2023/8/27
31
5.2 交通感应控制
目的是使绿灯时间长度与实际交通状况相适应。 有全感应控制和半感应控制两类。 常用的有两种形式:
基于到达车辆车头距的控制 基于排队长度的控制
2023/8/27
32
交通感应控制的基本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一相位起始绿灯,感应信号控制器内预设有一个 “初期绿灯时间” (Gmin) ,到初期绿灯结束时,
交通量(Traffic Flow, Traffic Volume)
在一定时间间隔内,通过一条公路或一条给定车道或方向的 某一点的车辆总数。单位为辆数或辆/单位时间。
可分为:到达率、离开率
车速Speed (and Travel time) 车流密度Density:D=F/S
占用一个给定公路或车道的车辆总数。单位为车辆数/公里 或车辆数/公里/车道。
智能交通系统运行维护方案
![智能交通系统运行维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2121b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3.png)
智能交通系统运行维护方案第1章引言 (5)1.1 背景与意义 (5)1.2 目标与范围 (5)第2章系统概述 (5)2.1 系统组成 (5)2.2 系统功能 (5)2.3 技术路线 (5)第3章系统运行维护需求分析 (5)3.1 运行维护目标 (5)3.2 运行维护内容 (5)3.3 运行维护要求 (5)第4章运行维护管理体系构建 (5)4.1 组织架构 (5)4.2 岗位职责 (5)4.3 管理制度 (5)第5章系统硬件设备维护 (5)5.1 硬件设备概述 (6)5.2 设备维护策略 (6)5.3 设备故障处理 (6)第6章软件系统维护 (6)6.1 软件系统概述 (6)6.2 系统优化与升级 (6)6.3 系统故障处理 (6)第7章通信与网络维护 (6)7.1 通信网络概述 (6)7.2 网络设备维护 (6)7.3 网络故障处理 (6)第8章信息安全维护 (6)8.1 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6)8.2 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6)8.3 信息安全处理 (6)第9章数据管理与维护 (6)9.1 数据概述 (6)9.2 数据备份与恢复 (6)9.3 数据质量管理 (6)第10章系统监控与评估 (6)10.1 系统监控策略 (6)10.2 运行状况评估 (6)10.3 运维效果评估 (6)第11章应急预案与演练 (6)11.1 预案制定 (6)11.2 预案实施 (6)11.3 演练与总结 (6)第12章持续改进与优化 (6)12.1 问题与需求收集 (6)12.2 运行维护优化方案 (7)12.3 持续改进措施 (7)第1章引言 (7)1.1 背景与意义 (7)1.2 目标与范围 (7)第2章系统概述 (7)2.1 系统组成 (7)2.1.1 硬件 (7)2.1.2 软件 (8)2.1.3 网络 (8)2.1.4 数据 (8)2.2 系统功能 (8)2.2.1 数据处理 (8)2.2.2 业务支持 (8)2.2.3 决策支持 (8)2.2.4 信息共享与协同 (8)2.3 技术路线 (8)2.3.1 硬件选型与设计 (8)2.3.2 软件架构与开发 (9)2.3.3 网络设计与优化 (9)2.3.4 数据管理与分析 (9)第3章系统运行维护需求分析 (9)3.1 运行维护目标 (9)3.2 运行维护内容 (9)3.3 运行维护要求 (10)第4章运行维护管理体系构建 (10)4.1 组织架构 (10)4.1.1 管理层 (10)4.1.2 技术部门 (10)4.1.3 运营部门 (10)4.2 岗位职责 (10)4.2.1 运行维护总监 (11)4.2.2 运行维护经理 (11)4.2.3 技术支持部 (11)4.2.4 系统维护部 (11)4.2.5 运营管理部 (11)4.2.6 客户服务部 (11)4.3 管理制度 (11)4.3.1 工作计划制度 (11)4.3.2 工作汇报制度 (11)4.3.3 人员培训与考核制度 (11)4.3.4 故障处理制度 (12)4.3.5 客户服务制度 (12)第5章系统硬件设备维护 (12)5.1 硬件设备概述 (12)5.1.1 服务器设备:服务器是信息系统的核心,负责处理和存储大量的数据。
智能交通信号灯智能调度方案
![智能交通信号灯智能调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02c94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1.png)
智能交通信号灯智能调度方案第一章智能交通信号灯概述 (3)1.1 智能交通信号灯的定义 (3)1.2 智能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 (3)1.2.1 传统信号灯阶段 (3)1.2.2 电子信号灯阶段 (3)1.2.3 计算机信号灯阶段 (3)1.2.4 智能交通信号灯阶段 (3)1.3 智能交通信号灯的重要性 (3)1.3.1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4)1.3.2 减少交通拥堵 (4)1.3.3 保障交通安全 (4)1.3.4 节约能源 (4)第二章系统架构与设计 (4)2.1 系统架构设计 (4)2.2 关键技术概述 (4)2.3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5)第三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5)3.1 数据采集方式 (5)3.2 数据预处理 (6)3.3 数据挖掘与分析 (6)第四章信号灯控制策略 (6)4.1 常规控制策略 (6)4.2 自适应控制策略 (7)4.3 智能优化控制策略 (7)第五章实时交通流预测 (8)5.1 预测方法介绍 (8)5.2 预测模型建立 (8)5.3 预测结果评估 (9)第六章信号灯调度算法 (9)6.1 确定性调度算法 (9)6.1.1 固定周期算法 (9)6.1.2 最小绿灯时间算法 (9)6.1.3 最大绿灯时间算法 (9)6.2 随机性调度算法 (9)6.2.1 随机相位选择算法 (10)6.2.2 随机绿灯时间分配算法 (10)6.2.3 随机周期调整算法 (10)6.3 混合调度算法 (10)6.3.1 确定性随机性混合算法 (10)6.3.2 动态周期随机性混合算法 (10)6.3.3 多目标优化混合算法 (10)第七章系统集成与测试 (10)7.1 系统集成方案 (10)7.1.1 硬件系统集成 (11)7.1.2 软件系统集成 (11)7.1.3 系统集成测试 (11)7.2 系统测试方法 (11)7.2.1 功能测试 (11)7.2.2 功能测试 (11)7.2.3 稳定性测试 (12)7.3 测试结果分析 (12)7.3.1 功能测试结果分析 (12)7.3.2 功能测试结果分析 (12)7.3.3 稳定性测试结果分析 (12)第八章系统功能评估 (12)8.1 评估指标体系 (12)8.2 评估方法与流程 (13)8.3 评估结果分析 (13)第九章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 (14)9.1 安全性分析 (14)9.1.1 系统安全风险识别 (14)9.1.2 安全风险等级评估 (14)9.1.3 安全措施及实施 (14)9.2 可靠性分析 (15)9.2.1 系统可靠性指标 (15)9.2.2 可靠性分析方法 (15)9.2.3 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15)9.3 安全性与可靠性保障措施 (15)9.3.1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15)9.3.2 高质量的系统设计和开发 (16)9.3.3 有效的运维管理 (16)第十章实施策略与案例 (16)10.1 实施步骤 (16)10.2 实施难点与解决方案 (17)10.3 典型案例分析 (17)第十一章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18)11.1 法律法规概述 (18)11.2 政策支持措施 (18)11.3 政策法规对智能交通信号灯的影响 (19)第十二章发展趋势与展望 (19)12.1 发展趋势分析 (19)12.2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9)12.3 未来发展展望 (19)第一章智能交通信号灯概述1.1 智能交通信号灯的定义智能交通信号灯,是指采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交通信号灯进行智能化控制和管理的一种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手册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255ffa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3.png)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手册第1章绪论 (5)1.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概述 (5)1.2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历程与现状 (5)1.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5)第2章城市道路交通基础理论 (5)2.1 道路交通流理论 (5)2.2 道路交通供需平衡理论 (5)2.3 道路交通网络优化理论 (5)第3章城市道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5)3.1 道路交通数据采集 (5)3.2 道路交通数据预处理 (5)3.3 道路交通特征分析 (5)第4章城市道路网规划 (5)4.1 道路网规划基本原理 (5)4.2 道路网规划方法 (5)4.3 道路网规划实例分析 (5)第5章城市道路设计 (5)5.1 道路设计基本要求 (5)5.2 道路横断面设计 (5)5.3 道路交叉口设计 (5)第6章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与管理 (5)6.1 道路交通组织原则与方法 (5)6.2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 (5)6.3 道路交通诱导与疏散 (5)第7章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 (5)7.1 公共交通系统概述 (5)7.2 公共交通网络规划 (5)7.3 公共交通运营管理 (5)第8章城市停车设施规划与管理 (6)8.1 停车设施概述 (6)8.2 停车需求预测与供给策略 (6)8.3 停车设施布局与设计 (6)第9章城市慢行交通规划与管理 (6)9.1 慢行交通概述 (6)9.2 步行交通规划与设计 (6)9.3 自行车交通规划与设计 (6)第10章城市智能交通系统 (6)10.1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6)10.2 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 (6)10.3 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案例 (6)第11章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6)11.2 道路交通噪声控制 (6)11.3 城市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策略 (6)第12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案例分析 (6)12.1 案例一:某城市快速路网规划与设计 (6)12.2 案例二:某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优化 (6)12.3 案例三:某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应用与实践 (6)第1章绪论 (6)1.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概述 (6)1.1.1 定义 (6)1.1.2 内容 (7)1.1.3 作用 (7)1.2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历程与现状 (7)1.2.1 早期发展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 (7)1.2.2 汽车时代(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 (7)1.2.3 可持续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 (8)1.2.4 现状 (8)1.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8)1.3.1 目标 (8)1.3.2 原则 (8)第2章城市道路交通基础理论 (9)2.1 道路交通流理论 (9)2.1.1 交通流的定义与分类 (9)2.1.2 交通流的基本参数 (9)2.1.3 交通流的数学模型 (9)2.2 道路交通供需平衡理论 (9)2.2.1 道路交通需求 (9)2.2.2 道路交通供应 (9)2.2.3 道路交通供需平衡 (9)2.3 道路交通网络优化理论 (9)2.3.1 道路交通网络结构优化 (10)2.3.2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优化 (10)2.3.3 道路交通诱导与管理系统优化 (10)第3章城市道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10)3.1 道路交通数据采集 (10)3.1.1 人工调查法 (10)3.1.2 电子采集法 (10)3.1.3 智能交通系统 (10)3.2 道路交通数据预处理 (11)3.2.1 数据清洗 (11)3.2.2 数据规范化 (11)3.3 道路交通特征分析 (11)3.3.1 交通流量分析 (11)3.3.2 车速分析 (11)3.3.4 交通拥堵分析 (11)3.3.5 交通安全性分析 (11)第4章城市道路网规划 (12)4.1 道路网规划基本原理 (12)4.1.1 系统性原则 (12)4.1.2 科学性原则 (12)4.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12)4.1.4 安全性原则 (12)4.2 道路网规划方法 (12)4.2.1 道路网等级划分 (12)4.2.2 道路网布局模式 (12)4.2.3 道路网规划步骤 (12)4.3 道路网规划实例分析 (13)4.3.1 城市概况 (13)4.3.2 现状分析 (13)4.3.3 规划目标 (13)4.3.4 设计方案 (13)4.3.5 评价与优化 (13)第5章城市道路设计 (13)5.1 道路设计基本要求 (13)5.2 道路横断面设计 (14)5.3 道路交叉口设计 (14)第6章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与管理 (15)6.1 道路交通组织原则与方法 (15)6.1.1 道路交通组织原则 (15)6.1.2 道路交通组织方法 (15)6.2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 (15)6.2.1 信号控制策略 (16)6.2.2 信号控制系统 (16)6.3 道路交通诱导与疏散 (16)6.3.1 道路交通诱导 (16)6.3.2 道路交通疏散 (16)第7章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 (16)7.1 公共交通系统概述 (16)7.2 公共交通网络规划 (17)7.3 公共交通运营管理 (17)第8章城市停车设施规划与管理 (17)8.1 停车设施概述 (17)8.1.1 停车设施分类 (17)8.1.2 停车设施功能 (18)8.1.3 停车设施现状 (18)8.2 停车需求预测与供给策略 (18)8.2.1 停车需求预测 (18)8.3 停车设施布局与设计 (19)8.3.1 停车设施布局原则 (19)8.3.2 停车设施布局方法 (19)8.3.3 停车设施设计 (19)第9章城市慢行交通规划与管理 (19)9.1 慢行交通概述 (20)9.2 步行交通规划与设计 (20)9.2.1 步行交通规划原则 (20)9.2.2 步行交通设计要点 (20)9.3 自行车交通规划与设计 (20)9.3.1 自行车交通规划原则 (20)9.3.2 自行车交通设计要点 (21)第10章城市智能交通系统 (21)10.1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21)10.2 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 (21)10.3 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案例 (22)第11章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2)11.1 道路交通与环境污染 (22)11.1.1 交通污染源及其危害 (22)11.1.2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污染现状 (22)11.1.3 交通污染治理政策与措施 (23)11.2 道路交通噪声控制 (23)11.2.1 道路交通噪声源识别与评估 (23)11.2.2 道路交通噪声控制技术 (23)11.3 城市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策略 (23)11.3.1 优化城市交通布局 (23)11.3.2 推广绿色交通工具 (23)11.3.3 完善交通管理体系 (23)第12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案例分析 (24)12.1 案例一:某城市快速路网规划与设计 (24)12.1.1 背景分析 (24)12.1.2 规划目标 (24)12.1.3 规划与设计措施 (24)12.2 案例二:某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优化 (24)12.2.1 背景分析 (24)12.2.2 优化目标 (24)12.2.3 优化措施 (25)12.3 案例三:某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应用与实践 (25)12.3.1 背景分析 (25)12.3.2 应用目标 (25)12.3.3 应用措施 (25)第1章绪论1.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概述1.2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历程与现状1.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的目标与原则第2章城市道路交通基础理论2.1 道路交通流理论2.2 道路交通供需平衡理论2.3 道路交通网络优化理论第3章城市道路交通调查与分析3.1 道路交通数据采集3.2 道路交通数据预处理3.3 道路交通特征分析第4章城市道路网规划4.1 道路网规划基本原理4.2 道路网规划方法4.3 道路网规划实例分析第5章城市道路设计5.1 道路设计基本要求5.2 道路横断面设计5.3 道路交叉口设计第6章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与管理6.1 道路交通组织原则与方法6.2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6.3 道路交通诱导与疏散第7章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7.1 公共交通系统概述7.2 公共交通网络规划7.3 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第8章城市停车设施规划与管理8.1 停车设施概述8.2 停车需求预测与供给策略8.3 停车设施布局与设计第9章城市慢行交通规划与管理9.1 慢行交通概述9.2 步行交通规划与设计9.3 自行车交通规划与设计第10章城市智能交通系统10.1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10.2 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10.3 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案例第11章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1.1 道路交通与环境污染11.2 道路交通噪声控制11.3 城市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策略第12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案例分析12.1 案例一:某城市快速路网规划与设计12.2 案例二:某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优化12.3 案例三:某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应用与实践第1章绪论1.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概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城市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以及环境保护。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构成——运营控制系统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构成——运营控制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9ddbe3d7ce2f0066f53322ec.png)
1.2 综合监控系统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通过与时钟接口,统一内部时钟。 2. 综合监控系统现场级监控方式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地下区间内最低点设有排水泵、洞口雨水泵、区间 隧道设有射流风机等机电设备需要监控;车辆段内设有水泵、风机等机电设 备。 在地下区间段设置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远程模块箱,经过通信提供的 光缆或通信接口纳入车辆段监控。 3. 综合监控系统车辆段监控方式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车辆段设置一套冗余PLC,PLC与远程模块之间采用 冗余现场总线通信。车辆段PLC通过冗余以太网接口,接入综合监控系统中 心级。 4.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BAS监控对象包括如下系统设备:通风空调系统、 给水排水系统、电扶梯系统等。BAS纳入综合信息系统。防排烟系统与通风 系统合用的设备由BAS统一监控,火灾工况由FAS发布火灾模式指令,BAS优 先执行相应控制程序。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的地面车站不设置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地 下区间宜设置BAS系统,车辆段可结合实际情况设置BAS。
1.2 综合监控系统
如果BAS系统设备较少且相对其他专业比重小而不足以独立构建专业系统 时,就将该部分功能集成在其他子系统(如电力监控系统)中实现,依托 其他系统平台实现功能。以方便实施和管理,如图10-4所示,这是一种简 化结构。该结构在多在城市快轨中应用。如北京城铁13号线,即是这种方 式。
1.1 现代有轨电车的智能交通系统
1. 现代有轨电车的智能交通系统组成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的运营控制系统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将信息、通信、 控制、卫星定位、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科学集成,应用于整个有轨电车交通的 控制管理系统,如图10-1所示。
图10-1 运营管理系统结构图
1.1 现代有轨电车的智能交通系统
交通安全知识点总结
![交通安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9f2670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7.png)
个更加安全、和谐的交通环境
-
Life is priceless, near the mountain water are all in love.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汇报时间:
倡导与行动
智能交通系统通过集成各种交通设备和传感器,实现交通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它可 以实时监测路况、调度交通信号灯、提醒驾驶者注意安全等,有效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10.3 交通安全教育中的科技应用
在交通安全教育中,科技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交通场景 ,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交通规则和安全 知识。同时,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也可以用于交 通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1.2 交通标志与标线
交通标志和标线是道路交通的安全保障。我们 应该熟悉各种交通标志的含义和作用,如禁止 标志、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等。同时,要严格 遵守道路上的标线,如车道线、停止线、斑马 线等
第3部分
驾驶安全与注意事项
PART 3
第一章:交通规则与标志
2.1 遵守驾驶规定
驾驶时必须持有有效驾照,按 照规定的速度行驶,不酒驾、 不毒驾、不疲劳驾驶。同时, 要保持良好的车况,定期检查
和教育
7.3 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在交通安全教育中 起着重要作用。家长应该与 学校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孩 子的交通安全问题,教育孩 子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孩子
的交通安七章:交通安全教育
8.1 应急处理
在遇到交通事故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迅速采取应急 措施,如拨打报警电话、救援电话等。同时,要正确使 用安全设备,如安全带、安全气囊等,以减少事故的伤 害
车辆性能和安全设备
2.2 安全驾驶技巧
No matter how bad your heart has been broken, the
道路交通安全-10章管理与科技
![道路交通安全-10章管理与科技](https://img.taocdn.com/s3/m/840513de5022aaea998f0fb2.png)
三、道路交通控制的历史与发展
朱明工作室
zhubob@
单点控制
年份 1868 1914 1926 1928 国别 英国 美国 英国 美国 信号机类型 周期 臂板式 伦敦 定 燃气色灯 电 灯 克利夫兰 定 各城市 自动信号机 定 各城市 感应信号机 变 城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朱明工作室
zhubob@
第十章 交通管理与交通科技
主讲: 主讲:朱明
高级技师、经济师、 高级技师、经济师、工程师 高级技能专业技术教师 汽车维修高级考评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第一节 交通控制概述
道路交通控制定义
朱明工作室
zhubob@
道路交通控制,指采用交通信号( 道路交通控制,指采用交通信号(交通警察的手势和指 交通标志、 挥、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以及包括交通信号灯在内的其 ),对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交通流进行控制 对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交通流进行控制, 他交通设施 ),对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交通流进行控制, 使之畅通有序地运行。 使之畅通有序地运行。 自动控制,指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 自动控制,指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采用控制装置 使被控制对象自动按照所设定的规律运行, 使被控制对象自动按照所设定的规律运行,使被控制对 象的一个或数个控制参数(如电压、电流、速度、位置、 象的一个或数个控制参数(如电压、电流、速度、位置、 流量、浓度等) 流量、浓度等)能够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按照给定的规 律变化。 律变化。 道路交通自动控制,指不依靠交通警察的人工指挥, 道路交通自动控制,指不依靠交通警察的人工指挥,主 要采用交通信号设施或其他自动化设备, 要采用交通信号设施或其他自动化设备,随交通变化特 性来指挥车辆和行人的通行。 性来指挥车辆和行人的通行。
智能交通白皮书(PDF版)
![智能交通白皮书(PDF版)](https://img.taocdn.com/s3/m/d494290f9b89680203d825f0.png)
车路智行:新基建新交通前 言 (1)第一章 内涵特征 (5)(一) 概念内涵 (6)(二) 主要意义 (6)1.带动有效投资的新基建 (6)2.释放经济活力的新引擎 (7)3.实施智能引领的新路径 (7)4.提供应急减灾的新保障 (7)5.建设交通强国的新支撑 (7)6.助力科学治理的新手段 (8)(三) 技术发展路线 (9)1.数字化升级 (9)2.网联化转型 (9)3.自动化变革 (10)(四) 发展愿景 (12)车路智行:新基建新交通第二章 百度方案 (13)(一) 百度ACE交通引擎 (14)(二) 技术优势 (16)1.人工智能全球领先 (16)2.自动驾驶领跑全国 (16)3.Apollo生态全球最大 (16)4.车路行闭环全球唯一 (17)5.海量用户终端触达 (17)(三) 应用实践 (18)1.车路协同,面向未来、服务当下的基础设施智能方案 (18)2.智能信控,AI视觉+地图大数据交通治理工具 (19)3.智能停车,中国第一的高位视频停车解决方案 (20)4.智能公交,全球领先的智能驾驶公共出行新体验 (21)5.智能货运,国内最智能、最安全、最高效的物流选择 (22)6.智能车联,规模化覆盖的智能交通终端 (23)7.智能出租,全球首个前装量产+L4商业化运营 (24)8.自主泊车,软硬一体ASIL-D最高车规安全等级 (25)9.园区物种,全球最全场景可量产的自动驾驶产品集 (26)结 语 (27)(一) 攻克车路智行关键技术 (28)(二) 打造车路智行核心引擎 (28)(三) 赋能车路智行运营模式 (29)车路智行:新基建新交通前 言车路智行:新基建新交通要加强新型载运工具研发,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
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加速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构建泛在先进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第10章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第10章](https://img.taocdn.com/s3/m/5245e4f7af1ffc4fff47ac1f.png)
第2节
1
人类的图像识别能力
2
图像识别
3
计算机图形识别模型
4
图像识别的发展
10.2 图像识别
• 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东西逐渐依赖于越来越难以捉摸的人工智能,不 过渐渐的,人们发现后者的一些缺陷也越来越重要。例如,
• 人类拥有记忆,拥有“高明”的识别系统,比如告诉你面前的一只动物是 “猫”,以后你再看到猫,一样可以认出来。可是,虽然人工智能已经具备了 一定的意识,但或许还是小学生而已。如果说 人工智能要通过那么多张图片才能认识什么是 猫,那么需要多少张图片去认识这个世界呢?
图10-3 人工智能的意识
10.2 图像识别
• 人类是通过眼睛接收到光源反射,“看”到了自己眼前的事物,但是可能很多 内容元素人们并不在乎;就像你好几天甚至更久前刚刚擦肩而过的一个人,如 果你今天再次看到,你不一定会记得他,但是人工智能会记住所有它见过的任 何人,任何事物。
• 比如右图,人类会觉得这是很简单的黄黑间条。不过如果你问问最先进的人工 智能,它给出的答案也许会是校车,而且99%地肯定。对 于图10-5,人工智能虽不能看出这是一条戴着墨西哥帽的 吉娃娃狗(有的人也未必能认出),但是起码能识别出这 是一条戴着宽边帽的狗。
图10-7 智能图像处理的支撑作用
10.3.1 机器视觉的发展
• 具有智能图像处理功能的机器视觉(Machine Vision),相当于人们在赋予机 器智能的同时为机器按上了眼睛,使机器能够“看得见”、“看得准”,可替 代甚至胜过人眼做测量和判断,使得机器视觉系统可以实现高分辨率和高速度 的控制。而且,机器视觉系统与被检 测对象无接触,安全可靠。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4b877b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5.png)
研究内容:
交通管理; 出行前信息; 行程中信息; 车辆控制; 货物及车队管理; 自动收费。
1
2
3
4
欧洲
日本
定义:
使用先进的信息与通讯技术,以建立一个包括人、车辆及道路设施的综合系统。
研究内容:
导航系统的进展; 电子式自动收费系统; 辅助安全驾车; 交通管理最优化; 提高道路管理效率; 支援公共运输; 提高商用车辆营运效率; 支援行人; 支援紧急救援车辆运作。
杨冰. 智能运输系统[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问题再探讨.吉林大学交通学院,中国交通人才网.
01
所谓智能交通系统就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体系,从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综合管理系统。
智能运输系统的概念
研究内容
IT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整个运输体系, 从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输综合管理系统。其目的是使人、车、路密切地配合、和谐地统一, 极大地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美国:
1991-2010年用于ITS发展规划的资金投入预计为400亿美元。 2000年10月至2001年10月用于ITS建设的资金为2.68亿美元。
2、日本
1996-2015年间用于推进ITS总体构想的资金投入预计为7.8兆亿日元。 1996-1996年间用于开发ETC的投资为70亿日元
交易币种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物联网工程导论
![物联网工程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fd47def9a8114431b80dd82a.png)
物联网工程导论一、说明(一)课程性质物联网导论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了解物联网的发展现状、掌握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并通过其典型应用领域和案例的学习,使学生对物联网及其应用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并为学习后续物联网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运用物联网理论与实践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物联网研究与应用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教学主要内容有:物联网关键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数据处理技术、物联网中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物联网在交通、物流、农业、公共安全、医疗、环保和家居等领域的应用。
(五)教学方式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和实验操作,包括:课堂讲授、多媒体演示、实验操作、习题解析、课堂讨论、作业、课外辅导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并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理解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培养学生运用物联网理论与实践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己针对某种操作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和网络教学平台等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
考核方式:采用平时考核、作业情况以及期末考试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二、本文第1章物联网概述教学要点:了解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澄清物联网的相关概念;掌握物联网的理论基础,掌握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主要特点;了解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和体系标准;了解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重点是物联网的概念、体系结构和核心技术。
难点是物联网的体系结构、核心技术和理论基础。
教学时数:学时: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第二节核心技术第三节主要特点第四节发展趋势第五节应用前景考核要点:了解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理解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和体系标准,掌握物联网的理论基础、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主要特点。
智能交通课学习计划
![智能交通课学习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ba2654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8.png)
智能交通课学习计划第一阶段:智能交通概述第一周:智能交通概念及发展历程- 了解智能交通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发展历程- 理解智能交通对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第二周:智能交通系统组成- 了解智能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掌握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传感器、通信技术、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第三周:智能交通技术应用- 学习智能交通技术在交通管理、车辆控制等方面的应用案例- 分析智能交通技术对城市交通治理的影响和作用第二阶段:智能交通技术第四周:传感器技术- 掌握传感器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了解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及其在交通监测、车辆控制等方面的作用第五周:智能交通信号控制- 学习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技术及其在交通管理中的作用- 理解智能信号控制系统与传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区别及优势第六周:智能交通数据分析- 掌握智能交通数据分析技术及其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了解智能交通数据分析对交通流量预测、拥堵分析等方面的作用第三阶段:智能交通系统设计与应用第七周:智能交通系统设计原理- 了解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关键技术- 掌握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流程第八周: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案例分析- 分析智能交通系统在不同城市的应用案例及效果- 学习智能交通系统在实际交通管理中的操作方法和技巧第九周:智能交通系统综合设计- 进行智能交通系统综合设计案例- 掌握智能交通系统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第四阶段:智能交通实践与应用第十周:智能交通系统调试与优化- 学习智能交通系统的调试和优化方法- 掌握智能交通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诊断和解决技巧第十一周: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案例演练- 参与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案例的演练- 掌握在实际场景中操作智能交通系统的方法和技巧第十二周: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效果评估- 对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效果进行评估- 总结智能交通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经验教训总结通过以上学习计划的安排,学生将全面了解智能交通的概念、技术及应用,具备智能交通系统设计和应用的基本能力。
交通行业智能交通系统设备维护方案
![交通行业智能交通系统设备维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7af67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0.png)
交通行业智能交通系统设备维护方案第一章概述 (2)1.1 项目背景 (3)1.2 维护目的与意义 (3)1.3 维护范围 (3)第二章维护组织与管理 (3)2.1 维护组织架构 (3)2.1.1 总体架构 (3)2.1.2 部门设置 (4)2.2 维护人员职责 (4)2.2.1 维护部门经理 (4)2.2.2 维护工程师 (4)2.2.3 技术支持工程师 (4)2.3 维护流程与制度 (5)2.3.1 维护流程 (5)2.3.2 维护制度 (5)第三章设备检查与监测 (5)3.1 设备检查标准 (5)3.1.1 设备外观检查 (5)3.1.2 设备功能检查 (5)3.1.3 设备连接检查 (5)3.1.4 设备软件检查 (5)3.1.5 设备安全检查 (5)3.2 监测系统部署 (6)3.2.1 数据采集系统 (6)3.2.2 数据传输系统 (6)3.2.3 数据处理系统 (6)3.2.4 监控中心 (6)3.3 检查与监测周期 (6)3.3.1 设备检查周期 (6)3.3.2 监测系统周期 (6)第四章故障诊断与处理 (6)4.1 故障分类 (7)4.2 故障诊断方法 (7)4.3 故障处理流程 (7)第五章设备维护保养 (8)5.1 日常维护保养 (8)5.2 定期维护保养 (8)5.3 特殊情况下的维护保养 (8)第六章维修与更换 (9)6.1 维修流程 (9)6.1.1 故障报告 (9)6.1.2 故障诊断 (9)6.1.3 维修实施 (9)6.1.4 维修验收 (9)6.2 更换标准 (9)6.2.1 设备损坏程度 (9)6.2.2 设备使用寿命 (10)6.3 维修与更换周期 (10)6.3.1 维修周期 (10)6.3.2 更换周期 (10)第七章安全防护与应急处理 (10)7.1 安全防护措施 (10)7.2 应急预案 (11)7.3 应急处理流程 (11)第八章数据分析与评估 (12)8.1 数据采集与整理 (12)8.1.1 数据采集 (12)8.1.2 数据整理 (12)8.2 数据分析与应用 (12)8.2.1 数据分析方法 (13)8.2.2 数据应用 (13)8.3 维护效果评估 (13)8.3.1 维护效果评估指标 (13)8.3.2 维护效果评估方法 (13)第九章质量控制与监督 (13)9.1 质量控制标准 (14)9.1.1 制定原则 (14)9.1.2 控制内容 (14)9.2 监督检查制度 (14)9.2.1 监督检查原则 (14)9.2.2 监督检查内容 (14)9.2.3 监督检查方式 (14)9.3 质量问题处理 (15)9.3.1 质量问题分类 (15)9.3.2 质量问题处理程序 (15)9.3.3 质量问题责任追究 (15)第十章维护成本与效益分析 (15)10.1 维护成本构成 (15)10.2 成本控制措施 (16)10.3 效益分析与评价 (16)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化水平日益提高。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操作指南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操作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fb0881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4.png)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操作指南第一章概述 (2)1.1 系统简介 (2)1.2 功能特点 (3)第二章系统安装与配置 (3)2.1 硬件安装 (3)2.2 软件配置 (4)2.3 网络设置 (4)第三章用户管理与权限设置 (5)3.1 用户注册与登录 (5)3.2 权限分配 (5)3.3 用户组管理 (6)第四章信号控制策略 (6)4.1 基本控制策略 (6)4.2 自适应控制策略 (7)4.3 特殊时段控制策略 (7)第五章信号灯实时监控 (7)5.1 信号灯状态监控 (8)5.1.1 监控方法 (8)5.1.2 实现过程 (8)5.2 实时数据查询 (8)5.2.1 查询内容 (8)5.2.2 查询方法 (8)5.3 异常处理 (8)5.3.1 故障处理 (9)5.3.2 数据传输异常处理 (9)第六章交通流量管理 (9)6.1 交通流量数据采集 (9)6.2 交通流量分析 (10)6.3 交通流量预测 (10)第七章处理与应急预案 (11)7.1 报警与处理 (11)7.2 应急预案制定 (11)7.3 应急预案执行 (12)第八章路网优化 (12)8.1 路网参数设置 (12)8.2 路网优化策略 (13)8.3 优化效果评估 (13)第九章数据分析与报表 (13)9.1 数据整理 (13)9.1.1 数据清洗 (13)9.1.2 数据整合 (14)9.1.3 数据规范化 (14)9.2 数据分析 (14)9.2.1 描述性分析 (14)9.2.2 摸索性分析 (14)9.2.3 假设检验 (14)9.2.4 预测分析 (14)9.3 报表 (14)9.3.1 设计报表模板 (15)9.3.2 填充数据 (15)9.3.3 图表 (15)9.3.4 撰写说明 (15)第十章系统维护与升级 (15)10.1 系统检查 (15)10.2 系统升级 (15)10.3 系统备份 (16)第十一章用户培训与支持 (16)11.1 用户培训 (16)11.1.1 培训目的 (17)11.1.2 培训内容 (17)11.1.3 培训方式 (17)11.1.4 培训效果评估 (17)11.2 常见问题解答 (17)11.2.1 产品使用问题 (17)11.2.2 技术支持问题 (17)11.2.3 售后服务问题 (17)11.3 技术支持 (18)11.3.1 技术支持渠道 (18)11.3.2 技术支持响应时间 (18)11.3.3 技术支持服务范围 (18)第十二章系统评价与改进 (18)12.1 系统功能评价 (18)12.2 用户满意度调查 (19)12.3 系统改进计划 (19)第一章概述1.1 系统简介本章节旨在对所研究的系统进行简要介绍,以便读者对系统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智能交通系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大学
![智能交通系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28d2d863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2.png)
智能交通系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第一章测试1.智能交通系统的英文缩写是()。
A:ITCB:TMCC:ITSD:TMS答案:ITS2.智能交通系统的作用主要有()。
A:降低大气污染程度,减少能源消耗量B: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C:降低道路交通安全水平D:减少交通拥挤堵塞答案:降低大气污染程度,减少能源消耗量;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交通拥挤堵塞3.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法包括哪些()A:增加供给B:增加警力C:实施智能交通系统D:控制需求答案:增加供给;实施智能交通系统;控制需求4.动态交通分配是以()为对象,以交通控制与诱导为目的开发出来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
A:个体出行时间B:路网交通流C:路网拥挤程度D:主干道交通流答案:路网交通流5.日本在智能交通系统方面研究具体内容有哪些()A:智能车辆系统B:自动收费系统C:导航系统D:交通安全提升技术答案:智能车辆系统;自动收费系统;导航系统;交通安全提升技术6.国际上ITS的主要内容是在道路上,综合运输主要考虑结点(枢纽)。
()A:错 B:对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GPS的特点包括()A:全球地面连续覆盖B:定位精确C:定时定位D:功能多,精度高E:操作简便答案:全球地面连续覆盖;定位精确;定时定位;功能多,精度高;操作简便2.宏观交通流参数的自动采集技术主要包括()A:视频检测器B:微波雷达检测器C:超声波检测器;D:感应线圈检测器答案:视频检测器;微波雷达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感应线圈检测器3.信息融合技术在ITS中的应用主要包括()A:决策级交通信息的融合B:数据级交通信息的融合C:层次级交通信息的融合D:特征级交通信息的融合答案:决策级交通信息的融合;数据级交通信息的融合;特征级交通信息的融合4.GPS的三大子系统包括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用户接收系统。
()A:错 B:对答案:对5.交通流量、速度、交通流密度是描述交通状态的最基本的宏观交通流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系结构框架
该体系结构框架包括两个技术层,一个交通层和一 个通信层,它必须在一个制度层的上下文中运作。
/itsarch/html/archlayers/archlayers.htm
用户服务
• 用户服务记录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智能交通系统应该做 什么。
• 多个用户服务构成用户服务集(User Service Bundle) ,7.0版确定了8个用户服务类别33项用户服务。
1. 旅游和交通管理 2. 公共交通管理 3. 电子支付 4. 商用车辆运营 5. 应急管理 6. 高级汽车安全系统 7. 信息管理 8. 维护和建设管理
Europolis 主要进行交通监控,自动道路系统和自动驾驶。
ERTIS 自动传输货运信息。
智能交通的内容
交通管理:交通情况监测,交通协调,动态收费管理,排放管理等 服务:个人路径导航,动态搭车,旅行信息查询等; 车辆安全:路口安全提醒,路口冲突避免,自动高速公路,辅助驾 驶等; 商业车管理:车队管理,航队管理,货物跟踪,电子清算,动态称 重等; 紧急情况管理:丢失车辆追踪,被盗车辆控制,紧急情况响应,无 线求救支援。 公共交通管理:运输车辆追踪,运维车辆调度,多车种协调等; 旅行者信息
制度层
• 制度层包括有效实施、运行和维护的智能交通 系统所需要的制度、政策、资金机制和流程。 该制度图层显示为基础,因为坚实的制度支持 和有效的决策是一个有效的智能交通系统方案 的先决条件。这是智能交通系统建立的目标和 要求所在。
/itsarch/html/archlayers/archlayers.htm
通信层
• 通信层提供信息系统之间的准确和及时的 交换来支持交通解决方案。
/itsarch/html/archlayers/archlayers.htm
体系结构视图
物理体系结构定义子系统和接口,逻辑体系结构定义执行的功能、功能之间交换 的数据、该服务软件包提供的所提供的运输服务的菜单。 The Physical Architecture defines the subsystems and interfaces, the Logical Architecture defines the functions that are performed and the data that is exchanged between functions, and the Service Packages provides a menu of the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that are provided.
10
智能交通
相较于传统的车联网,智能交通则是将关注点 从车辆的通信扩展到了与交通相关的方方面面 。将人、货物、车辆和道路设施有机结合,相 互进行信息交互实现交通管理、电子收费、紧 急救援,并构建起先进的驾驶操作辅助系统、 公共交通系统、货运管理系统。
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智能交通发展较早,从到 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目前为止已经诞生了各种 各样的智能交通系统。
美国国家智能交通系统体系结构
• 美国国家智能交通系统体系结构提供了规划、 定义和集成智能交通系统的通用框架。
• 该体系结构定义:
– 智能交通系统所必需的功能(例如:收集交通信 息或请求路由);
– 这些功能所依附的物理实体或子系统(如场地或 车辆);
– 连接这些功能和物理子系统组合成一个集成系统 的信息流和数据流。
3
交通
• 交通是指从事旅客和货物运输及语言和图文传 递的行业,原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统称, 现仅指运输事业。海水运 Nhomakorabea陆
管道
公路
铁路
空 航空
• 城市交通问题
交通拥塞 空气污染
智能交通概述
交通事故 精神折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智能交通概述(2)
• 智能交通系统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通过在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当中广泛 应用先进的感知技术、识别技术、定位技术、 网络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对 道路和交通进行全面感知,对交通工具进行全 程控制,对每一条道路进行全时空控制,以提 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和安全,同时降低能源 消耗和对地球环境的负面影响。
交通层
• 在交通层定义要完成的功能、提供这些功 能的子系统、和支持智能交通系统用户服 务所需要的接口。这一层作为国家智能交 通系统体系的心脏,提供以一致、循序渐 进、有效的方式应用技术以改善地面交通 系统的框架。
/itsarch/html/archlayers/archlayers.htm
and interactive close-proximity communications between vehicles and the immediate infrastructure. It supports location-specific and situation relevant communications for ITS capabilities such as toll collection, transit vehicle management, driver information, and automated commercial vehicle operations as well as connected vehicle applications. This communication channel is supported by technologies such as 5.9 GHz Band Wireless Access in Vehicular Environments (WAVE) / 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s (DSRC), Wi-Fi, WiMAX, and wireless mesh networks.
旅行者 远程旅行者支持 个人信息访问
交通管理
信息服务 提供者
智能交通的物理架构
紧急事务 管理
中心
车辆 应急车 商用车 公共车
/itsarch/
车辆
停车管理 商用车辆检查
Field - Vehicle Communications •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hannel used for broadcast
11
美国的智能交通(1)
智慧通道示范工程(Smart Corridor Demonstration Project)于1987年到1992年在南加州完成。该项目集 成了交通传感器,计算机,通信链路为驾驶员提供交 通信息。
12
美国的智能交通(2)
PATH(Partner for Advanced TecHnology)
• 智能交通系统是一种实时的、准确的、高效的 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
Save time!
Smarter!
Save life!
Faster!
6
智能交通愿景
“智慧的地球”是IBM公司对于如何运用先进的信息技 术构建这个新的世界运行模型的一个愿景。其中,智慧 的交通需具备以下特征:
环保的交通:大幅降低温室气体和其他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 以及能源的消耗。 便捷的交通:通过泛在移动通信提供最佳路线信息和一次性 支付各种方式的交通费用等服务,改善旅客体验。 安全的交通:实时检测危险、事故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高效的交通:实时进行跨网络交通数据分析和预测,优化交 通调度和管理,最大化交通流量。 可视的交通:将所有公共交通车辆和私家车整合到统一的数 据管理,提供单个网络状态视图。 可预测的交通:持续进行数据分析和建模,改善交通流量和 基础设施规划。
PRONET和PROROAD 示意图
基础研究
PRO-ART:人工智能的需求分类。
PRO-CHIP:信息系统的微电子开发。
PRO-COM:定义通信系统的架构,标准 。
PRO-GEN:分析交通情景。
工业研究
PRO-CAR:开发汽车监控和智能汽车电 子辅助系统.
PRO-NET:开发汽车间的通信网络。
PRO-ROAD:开发汽车和路旁设施的通 信系统以及交通控制系统。
Fixed Point - Fixed Point
Communications
• A communications link that provides communications among stationary entities. It may be implemented using a variety of public or privat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technologies. These links support a variety of maintenanc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ervices. It can include, but is not limited to, twisted pair, coaxial cable, fiber optic, microwave relay networks, spread spectrum, etc. Since the transportation layer defines all information flow as point-to-point transfers between source and destination entities, the architecture appears to recommend a point-to-point network topology. This is not the case. Any physical network topology (including all three provided examples) that can support the identified information transfer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ommunications layer and the National ITS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