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误区论文
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与解决方案
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与解决方案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一、引言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还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全面发展。
本文将对传统作文教学中的误区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改进作文教学提供参考。
二、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概述1.重视技巧而忽视思维传统作文教学往往过于强调写作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只是机械地套用模板或抄袭范文,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2.强调模仿而忽视创造传统作文教学过于强调学生的模仿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潜力。
学生容易陷入模仿范文的惯性,而无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文章。
3.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传统作文教学过于重视写作结果,而忽视了写作过程。
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文章是否符合要求,而忽略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思考、修改和探索的过程,这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提高。
4.评价标准单一传统作文教学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往往只注重文章的文字表达和思想深度,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表达和个性特点。
这会导致学生只关注写作技巧和内容,而忽视文章的情感和人性。
三、传统作文教学误区的影响分析5.学习成果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成果受到影响。
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写出的文章缺乏个性和创意,无法有效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1.学生发展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也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
学生缺乏对写作的全面认识和理解,容易对写作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不利于其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
1.教学质量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也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
教师过于强调写作技巧和范文的模仿,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意,使得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四、解决方案为了克服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加强理论教学加强理论教学,让学生了解写作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
小学作文教学误区及对策[论文]
浅议小学作文教学误区及对策【摘要】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向来是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
基于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观察和思考,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者”在作文教学时陷入了以下误区:受模仿范例的束缚;作文测评重形式而轻内容;作文教学脱离实际这三大误区,针对以上误区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作文教学误区对策一、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误区1.受模仿范例的束缚(1)让学生背范文,应付各种考试很多教师为了学生作文能得高分,叫学生在考试前背范文,平时只是注重语文教科书的基础知识训练及课文理解,对培养学生的作文训练只是简单带过,到了期中或期末考试前几个星期,老师印出几篇范文,让学生背。
考试的时候符合题目的范文就按照记在脑海里的模式进行,名为仿写。
实为死背。
(2)让学生购买作文参考书,应付平时的作文训练据笔者了解,如今大多数学生都准备了很多作文参考书,什么《300字作文》《轻松写作文》《开心作文》等,五花八门,书店里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有些教师甚至要求学生定购某种作文参考书,写作教学时就按某某作文书进行学习、模仿。
以范例指导写作,是传统作文教学的重要途径,至今还有很多教师沿用这种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的宗旨是让学生在模仿中掌握写作的一般规律,若引导有方,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可借鉴的。
但问题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常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范文谈写作方法、文章结构;以范文作为模式,让生机械模仿。
如对写人、记事的文章,怎样开头、结尾、分段等都作了具体要求,这些死框框,让学生陷入了模仿范例的死胡同,把学生的作文引向了呆板、僵化的绝路。
2.作文测评不当学校进行期中、期末考试时,为了统一标准。
减少矛盾,学校常常指派一位老师批改同一年级作文。
一次考试几百份试卷,哪有闲功夫,一份一份仔细地看呀,还不是随便打个分数了事。
有的老师要求学生写多字数,不管内容如何,以得到喜欢作文字数多的老师的青睐,从而骗取高分。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与策略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与策略1. 引言1.1 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写作,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加深理解。
作文也是展示学生个性和思想的重要途径,通过作文可以了解学生的情感世界和价值观念。
小学作文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写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
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我们应该重视小学作文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地写作,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作潜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在写作中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
1.2 误区与策略的必要性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各种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写作表现和学习效果。
有必要采取一些策略来解决这些误区,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小学生往往缺乏写作经验和技巧,他们对于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和运用表达技巧缺乏有效的指导。
一些教师可能过分强调作文的格式和规范,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过于拘泥于格式,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
部分学生在写作时可能会缺乏动机和兴趣,导致写作过程枯燥乏味,缺乏情感表达和思维深度。
教师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练习来培养写作兴趣,通过讲解和示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通过创造启发性的写作题目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
通过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难题,提高作文水平,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感受到成就和快乐。
2. 正文2.1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首先是过分注重模板化和套路化。
有些老师为了方便评分和比较,会教导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固定的表达和句式,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作能力。
其次是忽视写作过程中的情感表达和思维发展。
有些老师只注重作文的结构和语法,而忽略了学生内心的情感和想法,导致作文缺乏灵魂和感染力。
走出作文教学误区 唱响优化教法之歌论文
走出作文教学误区唱响优化教法之歌长期以来,作文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作文教学中高投入、低产出的状况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学的一个顽症。
学生的作文认识肤浅,内容空洞,语言干瘪,文理不通等问题随处可见。
许多人甚至认为作文教学已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
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主要存在“重课内,轻课外”“重书面,轻口头”“重整篇,轻片段”“重作文,轻改文”的几个误区。
针对上面的四个误区,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教学方法,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一、开启思路,从“内容”入手平时上课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作者的写作及观察方法。
《济南的冬天》就是很好的范文。
作者老舍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细致的观察,写出了济南这个特定地点的冬天的特点;通过课堂上的反复诵读和学法的积极引导,让学生感受了“发现美”和“表现美”之间的关系。
在“走进秋天”的写景作文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全景式地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发现美景。
我让学生带来了在秋天拍摄的照片,以及秋为主题的明信片、挂历、图片等,我把一盆菊花也带进了教室。
这样,就把秋天带到了课堂上,实现了学生与描写、记叙对象的零距离“互动”,进行了一堂精彩的《走进秋天》的作文指导课。
学生也写出了很多精彩的文句。
让学生贴近生活,也顺应了“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的说法,这“源头”就是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开启思路,从“内容”入手,能有效克服重课内轻课外的弊端。
二、以说促写,抓“材料”储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写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
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在学生观察、思维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说话,实现了三个目标:一是在说话中,切实地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而写出事物的特点,是作文写作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二是学生相互说自己的生活,说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说自己的感受,在无形中储备了材料。
你说,我说,他说,从不同的角度说,一个火花点燃另一个火花,学生的思路就在这相互的点燃中燃烧,形成一种良好的集体思维、集体创作的氛围。
反思作文教学中误区,还学生习作之生命光彩[论文]
反思作文教学中的误区,还学生习作之生命光彩摘要: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课题,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
要走出作文教学的成功之路,还需要我们多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策略自由表达一、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误区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课题,因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小学作文教学的状况,却始终不尽如人意。
1.定位不准,要求过高为了应付各种考试或比赛,违背“新课程标准”要求,把不在该年级或该阶段出现的作文教学任务向学生超前强行灌注,造成了各年级的训练都不扎实。
这种急切近利,急于求成的办法,无异于缘木求鱼,画饼充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显而易见,“学生作文”是指学生为提高书面表达能力而完成的习作,为今后他们走向社会进行有效地交流夯实基础。
小学作文教学不是着眼于培养未来小作家,而应当倾全力培养未来公民的语文素养。
2.忽视积累,“舍源逐流”叶老讲:“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可我们却舍弃了生活这个源泉,去追逐范文,生拉硬套。
在作文课上采用填鸭式:学生按着老师出的题目,仿着老师的范文,按着老师认可的提纲,填着老师准备好的词语,编造着自己的作文。
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脱离了生活,闭塞了思路。
久而久之,当学生独立作文时自然无“话”可说了。
二、解决策略1.转变教学观念——以课标为依据,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定位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要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等“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以此为依据,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发展水平确定目标,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与策略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与策略【摘要】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首先是只注重规范性,缺乏趣味性和忽视写作技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采取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多读多写以及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等策略。
通过正确引导小学生写作,培养其写作能力,提高整体素质。
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探讨和实践,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误区、策略、规范性、趣味性、写作技巧、学生写作兴趣、多读多写、写作技巧训练、培养写作能力、正确引导、重要性。
1. 引言1.1 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小学作文教学在学生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作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阶段,通过写作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作文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联想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小学作文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自律能力。
通过不断练习写作,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写作效率。
写作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归纳、总结和表达,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正确引导和有效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其写作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作文教学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培养,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1.2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小学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学习兴趣。
以下将从规范性、趣味性和写作技巧这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传统作文教学误区的研究性文章
传统作文教学误区的研究性文章一、引言在现代教育背景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对这些误区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和建议。
二、传统作文教学误区概述传统作文教学中,往往存在以下几个误区:1.过于注重结果评价:教师常常以学生的作文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忽视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
这种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打击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2.轻视创意思维培养: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
这导致学生的作文内容往往缺乏新意和深度。
3.缺乏实践机会: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往往只能在课堂上接受教师的指导和评价,缺乏真正的实践机会。
这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无法得到真正的提升。
三、影响因素分析这些误区的产生,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考核制度:当前的考核制度过于注重学生的分数和成绩,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更注重结果而非过程。
2.教师认知层面:部分教师认为作文教学就是教学生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而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过程和创意思维的培养。
四、实际应用与问题举例以一次小学五年级的作文课为例,教师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可能会要求学生按照固定的模板和结构进行写作,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意。
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作文内容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和创意。
这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五、改进策略与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改进策略和建议:1.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除了作文成绩外,还应考虑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表现、态度和努力程度等因素进行评价。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2.注重培养创意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新的写作方式和思路。
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毕业论文
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误区及对策毕业论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初中阶段,写作教学越来越突出,因为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
但是,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学生的写作成绩和写作兴趣。
因此,本文将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误区及对策谈起,以期对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误区分析1. 重视写作形式忽视写作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些老师过分强调写作的形式,如语法、标点等,而忽视了写作的内容。
结果,学生的作文大多形式良好,但内容却较为肤浅,枯燥乏味,缺乏生命力。
这是因为学生在写作中往往已为了追求语文知识而忘记了作文真实性,思维深度,和呈现方式。
表面上看,形式佳,实际上却没有什么交流和感染力。
2. 审题不当,缺乏针对性学生在写作时需要明确文章写作要点,然而,除题目外,很多老师未对写作要点仔细讲解,甚至有些老师甚至直接把题目给出,学生会受到启发,但没有明确的写作要求。
因此,学生在写作时往往缺乏明确的针对性。
由于没有足够的审题时间,学生参悟的主题往往过于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思考。
3. 课堂环节单一,难以激发写作兴趣教师经常使用讲解方式来灌输写作技巧,不够活跃和有趣,课堂内容较单一和沉闷,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
因为学生在写作中不仅是必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也是情感认知,审美兴趣和价值观念的表现,如果仅关注写作技巧而忽视写作语感,会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这将导致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随之影响学习成绩。
4. 与生活脱离太远很多教师在写作指导上依然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参考。
这样看似有利于学生的文学修养,实际上却忽略了写作活动应紧密贴近生活实际。
写作中应该将作品融入生活中,让学生培养对现实的关注和反思,使他们在写作中更加真情流露和生活贴近。
二、对策建议1. 重视内容,创造性发挥在初中语文写作的教学中,应注重塑造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积极性,鼓励他们更有创造性地发挥,使内容更加丰富饱满、有思想、亲身体验。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与策略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与策略作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尤其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更是既关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又关乎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然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误区,而这些误区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兴趣。
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和相应的策略两个方面,谈一谈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和应对之策。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误区一:忽视写作技巧很多老师在教小学作文时,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内容表达,而忽视了写作技巧的培养。
写作技巧是指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组织结构、段落衔接、语言运用等方面的技能。
如果学生只注重内容的表达,而忽视了写作技巧的培养,那么学生的作文就很容易显得杂乱无章,甚至会遗漏一些重要内容,影响文章的整体品质。
误区二:死板的范文套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一些老师会通过范文教学的方式,告诉学生某种类型的作文应该如何写,导致学生的写作思路变得死板。
学生看了一些范文后,会觉得只有那种写作方式才是正确的,而忽视了自己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这样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导致他们缺乏写作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误区三:积极性不高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并不热衷于写作,认为写作是一件枯燥的事情。
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师在教学中过于死板,而缺乏趣味性,让学生觉得写作很无聊。
这样一来,学生对写作缺乏积极性,导致写作水平无法得到提高。
策略一:拓宽写作思路为了避免学生陷入范文套路的误区,老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可以通过拓展阅读,让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作品,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
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议论文、叙事文、记叙文等不同类型的写作,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策略二:注重写作技巧的培养除了注重写作内容,老师还应该注重写作技巧的培养。
可以通过一些写作实践,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写作技巧,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如何处理段落的衔接,如何处理语言的表达等。
浅谈作文教学的几点误区论文
浅谈作文教学的几点误区论文浅谈作文教学的几点误区论文摘要: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可以说,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整个语文教学的成败。
但反思我们目前的作文教学实践,才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走进了一些误区,归纳起来,有如下三个方面。
关键词:作文教学误区文学创作一、用文学创作的术语去指导、评价学生作文从而把学生作文与文学作品混为一谈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说不清是什么原因,文学创作中的不少术语,如“主题”、“题材”、“技巧”之类,被不知不觉引进了中学作文教学的课堂。
语文教师套用这些术语来指导、评价学生的作文,就有意无意地把学生作文同文学创作混淆了起来。
学生作文本应该是学生个人感情的真实流露,但为了满足老师们提出的“主题明确”“题材新颖”的要求,不得不瞎编乱造,追求形式。
这样还能流露真情实感吗?学生作文不是文学创作,我们的作文教学也不是为了培养作家。
“虚构”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艺术手段,现在学生作文中胡编乱造,假话连篇的现象随处可见,不能说跟老师的这种指导思想没有关系。
如果学生写作文时养成了真假不分的习惯,为了追求所谓的“艺术性”,不惜歪曲事实,无中生有,这种“写作训练”对学生的不良影响恐怕不仅限于作文的范围了。
当然,作文教学中那种明确要求学生编写童话、寓言、故事的训练不在此列。
二、过分的强调作文外在体式却忽视了内在真情实感的表达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很多教师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并没有指导学生去感受生活,而是经常刻意追求立意标准,格式标准,写法标准等规范化教学,向学生大谈写作秘诀,诸如:如何开头点题,中间如何展开,结尾又如何照应,甚至于鼓励学生模仿课文,下苦功夫背范文,过分的强调作文外在体式的花巧。
其实,对中学生作文的要求,语文教学大纲早就有明确的表述:一是作文的生命力来自对生活、对生命的感悟。
因而必须“丰富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二是“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语文论文走出作文教学误区例说
它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因主体意识逆向转变,从而导致主体思维改变惯常的活动方向的一种思维方式。
比如,可以从“艺高人胆大”的名言,反思到俗话说的“大意失荆州”,“河里淹死会水的”,以及体操王子李宁汉城失利,而自觉的逆为“艺高也须谨慎”;可以从“有理走遍天下”,反思到生活中那些不正常的“理直气壮”现象,而自觉逆为“有理也要讲礼”;可以从“荷花的出于污泥而不染”,反思到有些人只在口头上讲廉洁,而自觉地逆为“荷花----暗地里接受污泥的贿路,阳光下炫耀自己的清白”。可以从“天平是公正无私的楷模”,而自觉逆为“天平最没立场,谁多给一点就倾向谁”;可从月亮历尽千山万水,想方设法给黑暗带来光明,而自觉逆为月亮借太阳光辉炫耀自己”;可以从“镜子,人们欣赏你,因为你正直、公允、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而自觉逆为镜子啊,你以为少女很欣赏你吗?其实她是在欣赏自己”;可以从“园规,你的天性是循规蹈距,以自我为圆心,总也走不出那小小的圈子,所以你的价值等于零”,而自觉逆为“园规,你从不计较天地的狭小,总是自觉地约束自己,只知道默默地追求,从不背离自己的方向,终于有一个圆满的成功。”等等。
思维对象的两面性,在客观上为逆向求异思维开拓了广阔的领域。关键在于主体思维者追求的是什么?是追求步人后尘,还是追求创新?如果追求的是后者,那么就会你赞美春花,我就赞美秋实;你赞美红花的美丽,我就赞美绿叶的奉献;你赞美绿叶对红花的深情,我就赞美树根对绿叶的厚意;你赞美大海的波澜壮阔,我就赞美小溪的默默无闻,你赞美高山的伟岸,我就赞美小草的平凡……关键要有创新求异的意识,要有敢于逆向求异的胆量,要有石破天开的气魄,要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如此,就能冲出人云亦云的低谷,而进入创造性求异思维的芳草地。超凡脱俗之作将会从你笔下涌出,创造的灵光将会辉映你的笑靥!�
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
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相关能力的关键环节。
然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在一些方面存在误区。
本文将从作文教学的目的、手段以及评价方面入手,探讨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首先,传统作文教学往往过于关注考试需要,忽视了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在应对考试需要的压力下,教师往往过分注重教学内容的梳理和讲解,而忽略了发散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
因此,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只追求标准答案,而缺乏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其次,传统作文教学常常强调模仿与套用,缺乏个性化的指导。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往往注重规则和格式,要求学生“文不离题、章法齐全”,但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个性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写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只追求套用模板或别人的经典之作,导致作文内容呈现单一、刻板的局面。
第三,传统作文教学重评价结果,忽视过程。
很多作文教学侧重点在于作文评分,追求结果的好坏,作文被当作评价学生语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然而,单纯追求结果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和焦虑,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对于学生的作文,往往只是标准答案的罗列和批改,忽视了鼓励和指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首先,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有趣的写作题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和体验,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观点和个性。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写作交流和互评,分享自己的写作体验和技巧,营造积极的写作氛围。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和思考,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通过开放性的题目、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由写作和创新写作,让学生在表达中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和价值。
第三,注重过程评价,强调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表达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中四个新误区论文
浅议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中的四个新误区小学作文是以学习语言文字为主,同时提高思想觉悟,发展智力技能,扩大知识视野,陶冶审美情感的综合训练,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在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和教师的研究与实践中,作文教学正一步步脱离了早先呆板生硬,陈旧枯燥,假、大、空的套路,开始向着自由活泼,新鲜生动,真、善、美的方向不断前进。
然而,在以“解放孩子的笔,解放孩子的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标的作文教学改革中,却也出现了一些似是而非、失之偏颇以至矫枉过正的情况,使得作文教学而临新的误区和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作文孤立训练,独木难支随着开放创新的作文教学与测试理念的引入,写作水平越来越成为评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作文教学的受重视程度也日益攀升。
一些教师认为阅读教学万变不离其宗,于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灵活多变的作文练习及评讲上,自习课、阅读课常常摇身一变成了作文课。
这种重写轻读的状况,在教学上形成了极大的失衡。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
”(丁有宽)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伸,两者相辅相成。
只有上好阅读课,使学生在对教材范文的口味欣赏中培养起自己的语文感悟能力,才能增强对文字的兴趣,激发起创作的欲望,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同时,课文教材的教学更可以带动和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得学生积累更为丰富的作文材料,为作文教学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
因此,上好阅读课,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而想单靠硬写苦练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只能是枯井打水,事倍功半,走进作文教学的死胡同。
二、忽略主导作用,难成妙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作文学习更是个性化的行为,这便要求在作文教学中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原先的包办思想。
但有的教师矫枉过正,将“自主写作,自由表达”与“放任自流”划上等号,期待“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长此以往,作文教学必然失去其教育性、有效性。
感觉视域下小学作文教学认识误区及对策[论文]
浅析感觉视域下小学作文教学的认识误区及对策小学生作文是孩子最为重要的启蒙阶段,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
每一位教师都深刻认识到写作能力在一个孩子未来的人生发展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因此,每个小学语文教师从踏上语文讲台的那刻开始,就拼尽力气,不厌其烦地讲解、示范、批改。
然而效果怎样呢?教师们苦不堪言。
学生的作文言之无物,如同记流水帐,再拿给孩子自己念都念不顺;好不容易看到一个孩子的作文写得还不错,心里暗暗激动,结果越往下看越心灰意冷,无数篇内容相似,连措辞都基本相同的“优秀作文”……如此一来,教师激情何在?而学生每逢作文时,个个都“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碎铅笔头。
”小学作文教学,何以如此吃力,却两面不讨好?基于这个疑问,重新审视当下作文教学,发现存在三大认识误区:1.教师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作文教学的制胜法宝。
2.误把起步作文当作代步作文。
认为起步作文的教学就是教师提供的现成提纲做拐杖,名词佳句来铺路。
3.许多教师还在一遍遍地对学生说“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归根结底不难发现,这些教学方法都将孩子的感觉置身于作文教学之外。
一、真正的阅读是放下书本,拥有全面的感觉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总是绕道而行,盲目寻找书本上的好词佳句和所谓的技巧,而将孩子们稚嫩却宝贵的敏锐感知和丰富体验抛在了作文教学的起点上。
实际上,细腻敏锐的感知力才是儿童写作的源头活水。
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就曾说过:书只是供给知识的一种工具,供给知识其实并不一定要靠书。
太古时代没有书,将来也可不必有书,对书的需求可以说是一种过渡时代的现象。
未来是否无书,何时无书,我们不敢妄下断言,但夏老先生的话让迷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我们茅塞顿开:人类的认知方式和表达方式并不局限于文字,其实拥有更丰富更广阔的空间。
二、真正的好词好句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好词好句从何而来?不就来源于普通人深刻感受自己世界吗?我们往往只记住了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一个“敲”字所赋予文章需要推敲的道理,却没有去体会贾岛痴迷于推敲时的那份对诗歌的执著与热情。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作文教学三误区
作文教学三误区误区一:依样画葫芦,走不出“名家名篇”的怪圈现在有许多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最迷信的两句话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于是他们便不厌其烦地要求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并以此作为作文的范本,要求学生从中寻章摘句,为“我”所用。
名家名篇固然有可取之处,但任何名家名篇都既不是永恒的,也不是万能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人们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伦理标准、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都在发生惊人的变化。
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文学样式和全新的思想内容。
“荷马史诗”中的战争场景、“人间喜剧”中的人物关系、“大观园”中的悲欢离合、“边城”中的风土人情,还有“秦淮河”上的桨声灯影、“荷塘月色”中的哀愁与忧伤……既是当时当地社会世态的一面镜子,也是那些名家特有的“心中之竹”。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如果让当代的学生一味地效仿名家名篇,岂不是在抑制学生的个性吗?作文教学中,如果过分地夸大名家名篇的魅力,甚至把此作为作文训练的希望之所在,那么,学生失去的将是奔放的思想、可感的生活、创新的能力。
作文教学中难道还有比这更可悲的吗?误区二:迷信生活,过分强调真实与体验,抑制了学生的想像大凡成功和不成功的作家,几乎在任何场合都会说,文学来源于生活,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等等。
受之影响,许多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往往会迷信生活,过分强调真实与体验,要求学生不能说假话,不能“胡编乱造”,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想像力,弄得学生无事可叙、无物可状、无情可抒、无话可说。
文学来源于生活,但文学并不等于生活。
真正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文学,这其中应有一个理性的转化过程,这种过程在创作中称之为“灵感”,即思考和再现的过程。
鉴于学生生活底子薄,社会阅历浅,理性思考不成熟,很难要求他们能像成年作家一样去体验现实生活。
我们教师能够做的,就是启发他们的心智,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想像力。
当今社会,已是信息时代,学生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
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但是传统作文教学仍然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课程。
对于学生而言,作文是最基础的技能之一,它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作文教学却因为存在一些误区而只能取得有限的成效。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一、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本着“形式即内容”的理念,大多数老师往往忽视了作文的内容,只重视文章的结构和格式。
一些学生为了追求文章的形式而忽视了文章的内容,结果导致文章内容浅薄、无逻辑性、缺乏深度和思考。
而事实上,文章的形式只是展示思想内容的一种方式,没有好的内容,再好的形式也是无用的。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在传授写作技巧的同时,注重以下几点:1.鼓励学生关注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能力。
2.教师要多给学生阅读、分析、思考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让学生了解优秀作品的写作思路、特点和技巧。
3.教师应该关注并审视每篇作文的内容和思考,注重学生的思维深度和特点。
二、固化教学方式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老师讲堂的方式进行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只是被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对知识的主观理解和主动探索。
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传授很多的知识和技能,但却容易形成学生的灌输式学习,导致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多尝试以下几点:1.采用讨论式或研讨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的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相互尊重,共同进步。
2.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3.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多接触真实事例,根据生活体验和社会现象来撰写作文,让学生尝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三、过分追求语言规范化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在语言上讲究格式和语法的规范化,这确保了文章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
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摘要传统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其教学模式和方法存在诸多误区。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传统作文教学中的误区,探讨其对学生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为作文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引言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作文教学在实践中存在诸多误区,这些误区不仅限制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还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因此,对传统作文教学中的误区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分析1.1忽视思想表达,注重形式规范传统作文教学往往过分强调作文的形式规范,如结构严谨、表达流畅、语言优美等,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只注重作文的外在形式,而忽视了作文的内在思想深度和内涵。
这导致学生的作文缺乏思想性、独创性和感染力,难以真正反映学生的思考和情感。
1.2割裂学科联系,独立教学传统作文教学往往将写作与其他语文教学环节割裂开来,如口语交际、阅读和写字等。
这种独立教学的方式不仅浪费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还未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养成善于积累、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写作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需要与其他教学环节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3过度依赖题海战术,忽视评改质量传统作文教学往往采用题海战术,通过大量的写作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然而,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耗时费力,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厌倦。
同时,教师在评改作文时往往只注重成绩和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过程和思维能力的指导。
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潜力,也无法有效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
1.4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一言堂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
教师布置作文题目、指导写作方法、批改作文并给出评价,而学生则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写作。
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与改进策略
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与改进策略传统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长期的实践中,传统作文教学也暴露出了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的提升,还可能限制了其创新思维的发展。
以下是对传统作文教学中几个常见误区的分析:1.重形式轻内容:传统作文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文章的结构、语言技巧、修辞手法等外在形式,而忽视了文章内容的丰富性、真实性和深度。
学生被要求按照固定的框架和模式进行写作,导致文章往往缺乏个性、情感和思考深度,难以打动人心。
2.模板化教学:为了追求考试成绩,一些教师会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作文模板或范文,要求学生背诵并模仿。
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可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作文分数,但长期而言会抑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化表达,使得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创新。
3.忽视阅读与积累: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源泉。
然而,在传统作文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语言积累、知识储备和情感体验,从而难以写出有深度、有见解的文章。
4.评价标准单一:传统作文评价往往侧重于语法、词汇、结构等语言层面的错误,而忽视了对文章思想内容、创新性和情感表达的评价。
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容易导致学生只关注表面形式的完美,而忽视了文章的内在价值。
5.缺乏实践与反馈:作文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和反馈的过程。
然而,在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写作机会和及时、有效的反馈。
教师往往只在课后批改作文,而很少在课堂上进行实时指导和互动,这使得学生难以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并作出改进。
针对以上误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强调内容与形式的并重,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情感和独特见解。
●减少模板化教学,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和个性化表达。
●加强阅读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积累。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既关注语言层面的错误,也重视文章的思想内容、创新性和情感表达。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语文论文误区整理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语文论文误区整理当前中学作文教学语文论文误区长期以来,社会上的人们把写作水平的凹凸作为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凹凸的重要标准。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把作文教学也放到了重要的地位。
语文教学要培育听、说、读、写等力量,这就是说,把“写”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力量来培育。
在一般的中学语文测试题中,“写作”作为与“基础学问及其运用”、“阅读分析”、“文言文”相并列的测试内容,并占有30%~40%的分数量。
因此,作文教学理所当然地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看,却不行否认存在着一些误区。
本文试对这些误区作些考察与分析,以期使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引起大家的留意,对今后的作文教学或许能有所帮忙。
误区之一:把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把作文教学当作软任务。
有相当数量的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把按教学方案教完课本中规定要教的课文作为硬任务,也就是说,对那些课文,必需要仔细去教完教好的,由于它与考试有极重要的关系。
如果没有教完教好那些课文,一旦在考试时考到那些课文中的内容,就会令考生一筹莫展,难以应付,拿不到好分数了。
而把教作文当作软任务,也就是说,多教几次作文,少教几次作文都无妨。
持这种想法和做法的老师,他们可能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考试时,作文不管出什么题目,写什么文体,每个同学总可以写一点的,因而也总可以拿到一些分数的。
它不像教课文,做客观题,对不上“参考答案”就会“颗粒无收”了。
二是由于目前统改统考作文阅卷(如学校毕业考、学校升学考、高中会考、高考等),还没有可用客观性较强的方法,因而在阅卷中随便性尚较大,同一水平的两篇作文在不同阅卷者的手中或同一阅卷者在不同时候、不怜悯绪的状况下打出来的分数往往有差距,有时甚至会有较大的差距。
因而,平常花大力气练习写作文,好像觉得并不划得来。
这样,把作文教学有意无意地看成了软任务了,这样来熟悉作文教学,这无疑是作文教学的悲伤。
误区之二:教课文往往有方案性,教作文却无方案性。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误区及思考
老问题,新路子——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误区及思考内容提要:农村作文教学是受应试教育影响最深的区域,三十年的语文教改虽成就不菲,但作文教学却还是老样子,还在老地方。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讲”作文,“教”作文的做法,把解决作文题材作为突破口,把克服畏难情绪作为前提,把培养学生主动意识作为主线,全面提高作文水平。
关键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误区老样子老地方新路子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知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自我倾诉的过程。
能具体明确、文通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是中学写作素养培养的重要目标。
但作文教学却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
作文难,难作文,是广大农村中学学生的共同感慨。
翻看一下学生的习作,诸如文不对题、辞不达意、内容干瘪、语言无味、病句满目、错别字连篇等现象屡见不鲜,暴露出农村作文教学的一些症结。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是受应试教育影响最深的区域。
教师的教、学生的写,都是围绕考试能得高分打转,严重偏离了正常教学要求,阻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真正提高。
总之,一句话,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走进了误区。
具体表现如下:1、要求不切实际,走向两个极端。
要么要求过高,学生“望文生畏”。
为了应付抽考和统考,让学生得到作文高分,以减缓社会、家长对教师的压力,许多教师不得不用文学创作的要求强加于作文教学,用作家创作的程序(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进行作文教学,要求越拔越高,学生越写越怕。
还有的教师用报刊上发表的学生习作指导、衡量学生作文。
这种不顾农村学生实际特点,任意拔高要求的作法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致使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的不良现象比比皆是。
部分习作或“言之无物”,像一锅清水;或言之无序,似一桶浆糊;或“言之无文”,(“文”指文采),味同嚼蜡。
要么要求过松,学生作文“量少质劣”。
部分教师作文指导简单化:作前指导薄弱,作中指导乏力,作后指导简单,往往给学生习作打个分数就算过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作文教学的误区
作文是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反映,但近年来学生的作文成绩一步步下滑,作文能力在有待提高的情况下却每况愈下。
究其原因,自己发现,在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百分之六十的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百分之三十的学生是为了完成作业,对作文有浓厚的学生只有百分之十,进而在初中高中学生讨厌写作文,害怕写作文的比例逐步上升。
表现在统一的语文科检测中,作文普遍表现为雷同现象、假话套话连篇、材料严重脱离生活现实。
那当今作文教学为什么能出现如此的让人担忧的局面呢?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实践以及与教育界同仁的交流,发现作文教学已步入以下几个误区:
一、心中无目标
虽然现在城市学校教学条件相当先进,许多现代化教学设施的运用已相当娴熟,但是还有很多农村学校教学条件极差,教学资料、教学设施极为不全,以至于许多语文教师连基本的《语文教学大纲》、《新课标》都无法了解,更没有机会学习。
因而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和作文目标教师无法可知。
即使有的语文老师有当册的《教参》,也由于种种于原因,无法认真学习目标要求。
因此,很多语文教师对于作文教学是心中无目标,抱着走一步是一步,教一年是一年,哪里黑了哪里歇的思想。
二、教学无计划
“大循环,小循环”这样的教学名词在各位教育界同仁的眼里
绝不是什么新名词。
很多学校为确保教育质量也都采用了这样的方式来安排教师的代课情况。
但是由于现在很多农村学校教学人员不足等情况决定了教师代课的短暂性,即每学年学科教师轮换一次,这样的人员配备使得很多代课教师在教学中没有长远的教学计划,只注重了当年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了对学生前段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延伸和对后边学习中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渗透与铺垫。
这样的教学造成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很难达到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因而学生的作文能力也很难按照要求逐层提高。
三、作文“欠”次数
虽然《语文教学大纲》及《新课标》对中小学生的作文能力达到怎么样的标准有明确的要求,但到底每学期应该完成多少篇,目标并没有具体的要求。
从三年级开始课本上在单元训练中明确安排了7-8次作文任务。
因而大凡语文教师认为完成8次就完成了本学期的作文教学任务,而学校的检查也同样以“8次”作为标准。
可完成了单元训练的8次作文是否就完成了本学期的作文目标?是否就完成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答案是否定的。
其实8次作文训练不过是作文任务的一部分,还有不同要求、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段落,一定数量的作文训练穿插在许多课文的学习当中,这些作文训练要求老师在讲好课文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词语积累,句子段落的仿写,写作方法的指导,从而达到讲练结合,学以致用,培养情感的目的。
但这些内容往往被很多教师所忽视,因此在很多语文教师看来完成单元训练的八次作文,表面上完成了作文教学任务,
实则与作文训练的任务相差甚远。
难怪每学期的教学任务完成了,而学生的作文能力还远远不够。
四、指导无方法
现在一部分年轻的语文教师虽然一心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是对于如何指导却很茫然。
因此,每次作文之后虽然要求学生改作文,但到底改什么、哪儿改、怎么改,老师自己都不知道,学生更是老虎吃天了。
另外,由于近年来学校及上级教育部门对老师的“排队”,一味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老师教学任务是否优秀的标准,因此很多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作文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培养,最终找到提高作文分数的捷径---就是背作文、套作文、更头换面以应急。
还有的教师以至于把“如何套、如何换”连同几千年来封建八股文“天下文章一大套,看你套得妙不妙”的套文规则作为作文技巧传授给学生。
如果说背套灵活,符合实情、鲜明生动,那作为一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未尝不可,只怕是死记硬背、僵化套用,往往洋相百出、笑话连篇,这样的作文,即使得了高分,也只能是“应了急,完成了本届老师得高分的愿望。
”但学生平时真正组织表达能力如何,写作方法是否掌握,写作能力是否提高,其实学生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五、内容无血肉
农村学校地处偏远,经济落后,消息闭塞,学生很少外出,造成了农村学生见闻狭窄、见识浅薄的现象。
如今现代化设施虽蓬勃发展,但偏远学校的硬件设施仍然不到位,教师无法将广阔的社会
现象展现给学生,造成很多农村学生见之甚少、知之甚少。
遇到作文时,当然无话可说,无材可写。
但为了完成任务,只有想方设法毫无根据的胡编乱造,这样的作文完全违背了作文求实的原则。
轻则空洞干瘪无情无味,重则学生就像孙悟空一样有七十二般变化,南北东西来往自如,令人啼笑皆非。
以上种种客观与主观的因素导致了现代农村作文教学完全处于瘫痪状态。
导致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失去生机,更导致学生对作文无兴趣,以至于学生的作文能力根本无法提高。
面对种种现实问题,我相信每一位真正的语文教师都会为此而担忧而深思。
一位专家曾经说过“学生作文的失败,就在于让学生觉得自己是笨蛋。
”而我们的语文教师正是一个个“笨蛋”的克隆者。
为了学生,为了未来,为了社会不再有更多的“笨蛋”,请尽快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