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凌日形成原理

合集下载

金星凌日地理题

金星凌日地理题

金星凌日地理题
引言概述:
金星凌日是指金星经过太阳盘面上方,由于金星与地球、太阳的位置关系,使金星在太阳盘面上形成一个小黑点。

这是一种天文现象,对于地理学而言,金星凌日也具有一定的地理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金星凌日的地理题。

正文内容:
1. 地理位置
1.1 金星凌日的地理位置
1.2 金星凌日与地球的位置关系
1.3 金星凌日的时间和频率
2. 影响因素
2.1 大气层的影响
2.2 天文观测条件的影响
2.3 地理位置的影响
3. 地理意义
3.1 天文学和地理学的交叉点
3.2 地理环境对金星凌日的影响
3.3 地理学在金星凌日研究中的应用
4. 金星凌日的观测
4.1 观测设备和技术
4.2 观测方法和步骤
4.3 观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5. 金星凌日的研究意义
5.1 天文学的突破和发展
5.2 地理学的新视角和挑战
5.3 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
综上所述,金星凌日是一种天文现象,对地理学也具有一定的地理意义。

通过对金星凌日的地理位置、影响因素、地理意义、观测和研究意义的阐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金星凌日在地理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

金星凌日不仅是天文学和地理学的交叉点,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挑战,同时也推动了天文学和地理学的突破和发展。

通过对金星凌日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地球和宇宙的奥秘。

金星凌日原理

金星凌日原理

金星凌日原理
嘿呀,今儿咱就来聊聊金星凌日原理!这可真是个超有趣的事儿呢!你想想看,金星那么一个小小的点儿,居然能在太阳面前大摇大摆地走过,就像一只小跳蚤在大老虎身上蹦跶,是不是特别神奇?
金星凌日,简单来说,就是金星像个顽皮的小孩子,跑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去玩啦!就好比你在看一场精彩的表演,太阳是舞台上的大明星,而金星就是那个突然冲上台捣乱的家伙。

我们在地球上看着这一切,就好像在看一场独特的天文大戏!
咱说金星为啥会这样呢?这可就得从它们的轨道说起啦。

金星绕着太阳转,地球也绕着太阳转,它们的轨道可不是平行的哟!有时候啊,就会那么巧,金星正好就处在了能挡住太阳的那个位置。

这时候,我们就能看到金星像个小黑点一样在太阳脸上溜达啦!哎呀,这就好像在一条大马路上,两辆车走着走着就遇上了,多有意思啊!
我记得我第一次听说金星凌日的时候,那叫一个兴奋!就好像发现了什么绝世大宝藏一样。

然后赶紧去找各种资料来看,越看越觉得神奇。

我还拉着我朋友一起探讨,“嘿,你说这金星凌日咋这么神奇呢!”朋友也跟着我一起兴奋起来。

金星凌日可不是经常能看到的哦,那可是很难得的机会!所以呀,每次有金星凌日的时候,那些天文爱好者们可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一个个拿着望远镜、相机啥的,就为了能好好看看这神奇的景象。

你说,要是错过了,那得多遗憾啊!
总之,金星凌日原理就是这么神奇又有趣,让人忍不住想要去了解更多呢!咱可得好好珍惜能看到这样神奇景象的机会呀!。

金星凌日到底是什么

金星凌日到底是什么

金星凌日到底是什么你听过金星凌日吗?那你对于金星凌日又了解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好好的了解一下金星凌日是什么。

介绍金星凌日是金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时,金星挡住部分日面而发生的天象。

因此,金星凌日又有小日食之称。

其原理与日食不同。

金星凌日可分为五个阶段:凌始外切、凌始内切、凌甚、凌终内切、凌终外切[1] 。

金星和地球都围绕太阳转,金星的轨道在地球轨道的内侧,在某些特殊时刻,地球、金星和太阳会出在一条直线上。

这时候从地球上观测,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镶嵌在太阳上,并且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

天文学家称这种现象为“金星凌日”。

2012年6月6日“金星凌日”会出现,凌日时间长达6个小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最佳观测区。

这次“金星凌日”是2117年以前最后一次“金星凌日”。

下面是全球观测这次“金星凌日”的情境和观测到的“金星凌日”的壮观景象。

通常都是用小时来计算金星凌日的时间(2004年和2012年,持续大概6小时)。

原理上类似于日食,虽然金星的直径差不多有月亮的4倍。

我们从地球上看金星要小的多是因为它离地球更远一些。

现代天文学之前,人们通过观察金星凌日,用视差来测量日地之间的距离。

金星是地球的内行星,围绕太阳公转一圈需要224.701天,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需要365.256天。

它俩的会合周期是583.92天。

即金星连续两次下合日的时间间隔。

而且金星凌日每个世纪只有两次。

(近一个世纪来的上一次金星凌日发生在2004年)。

除非你很幸运,否则观看金星凌日真的是“一生一次”的事件。

周期金星凌日以两次凌日为一组,间隔8年,但是两组之间的间隔却有100多年。

2004年之前的最后组金星凌日发生在1874年的12月和1882年12月。

21世纪的首次金星凌日发生在2004年6月8日,另一次发生在2012年的6月6日。

再下一次是2117年和2125年。

间隔105年。

每种类型每隔243年出现一次,是因为地球上的243个恒星年(365.25636天)是88757.3天,金星上的395个恒星年(224.701天)是88756.9天。

金星凌日测量日地距离原理

金星凌日测量日地距离原理

金星凌日测量日地距离原理
金星凌日测量日地距离原理是一种利用影响光的传播来测量日地距离的方法,它是由19世纪末的天文学家们发明的。

它是通过观测太阳或月亮凌日时不同位置上的金星,根据它们之间的差异来推算出日地距离。

金星凌日测量日地距离原理,也称作“凌日视差法”,其原理主要是利用金星凌日时,它们不同位置上的视差,来推算出日地距离。

金星凌日即指金星把太阳或月亮藏起来,使人们看不到太阳或月亮的现象,它发生在金星和太阳或月亮处于同一直线上时,而金星的位置在太阳或月亮的前面。

金星凌日测量日地距离原理的原理虽然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过程却非常复杂,因为实际观测中可能会受到很多干扰,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大气的散射和折射等,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这样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结果。

首先,需要知道金星和太阳、月亮之间的位置关系,也就是说,要知道金星凌日时,它们之间的视差。

这可以通过观测来确定,也可以通过天文计算机计算出来,而观测时,一般都会使用望远镜来观测金星和太阳或月亮之间的视差。

在观测时,要将金星的位置记录下来,以便计算出它们之间的视差。

根据金星凌日时的视差,可以计算出日地距离。

计算日地距离的公式为:D=C*Δθ/360,其中D表示日地距离,C表示光的传播速度,Δθ表示金星凌日时的视差。

计算完日地距离后,将其保存在天文计算机中,以便在下次观测时,从中获取出日地距离,进而进行计算。

以上就是金星凌日测量日地距离原理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它是一种利用影响光的传播来测量日地距离的方法,可以用来测量地球与其他行星之间的距离,从而为研究行星运行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日食和金星凌日的原理

日食和金星凌日的原理

日食和金星凌日的原理日食和金星凌日是太阳系中的两个天文现象,它们都与天体的运动和观测者的视角有关。

首先,我们来解释日食的原理。

日食发生在地球上的某个地区,当地黄道上的月球掩盖住太阳,使得太阳的光线无法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

日食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全食日食、环食日食和部分日食。

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有一个所谓的月球轨道平面,这是地球和月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平面。

月球绕地球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而地球绕太阳的轨道也是一个椭圆形。

由于月球轨道与地球轨道倾斜角度的存在,月亮一般并不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直线上,因此并非每个月亮在地球上都会发生日食。

当月球绕地球公转时,有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这种情况下,月亮会从地球的视角看起来掩盖部分或者全部太阳的光线。

这就是所谓的日食现象。

当月球完全遮挡住了太阳的光线时,就会发生全食日食。

当月球只掩盖部分太阳的光线时,就会发生部分日食。

而环食日食,则是月亮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但由于月球和地球、太阳之间的距离和天体的大小,月球并不能完全遮挡住太阳,太阳的边缘还是会露出来形成一个亮环。

其次,让我们来解释金星凌日的原理。

金星凌日是指金星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当金星掩盖太阳的一部分光线时,观测者可以看到金星横穿太阳盘面的现象。

这种凌日现象在太阳系中只有几颗行星会发生,包括金星和水星。

金星凌日发生的频率相对较低,因为金星的轨道比地球长得多,两次金星凌日之间通常间隔多年甚至上百年。

具体来说,金星凌日发生的条件需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金星和地球必须接近它们的共同轨道平面上的交点。

这个交点被称为“凌点”。

其次,金星和地球在凌点附近时,它们的视角必须接近对准太阳盘面的位置。

当金星和地球接近凌点的时候,在地球上的观测者会看到金星从太阳的圆盘上横穿过去,这就是金星凌日的现象。

观测者可以通过合适的安全设备观察到这个现象。

由于金星比地球小,因此金星凌日时,观测者会看到金星在太阳盘面上的黑点,这个黑点的大小取决于金星和太阳的距离和大小。

金星凌日

金星凌日

我的百科我的贡献草稿箱百度首页| 登录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 图片视频百科帮助设置添加到搜藏返回百度百科首页编辑词条金星凌日目录[隐藏]概述周期金星凌日-科学作用有趣的光学现象观测要点人类观察史地球之外的金星凌日金星凌日一览表金星凌日(transit of V enus)[编辑本段]概述金星轨道在地球轨道内侧,某些特殊时刻,地球、金星、太阳会在一条直线上,这时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一样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天文学称之为“金星凌日”。

通常都是用小时来计算金星凌日的时间(2004年和2012年,持续大概6小时)。

原理上类似于日食,虽然金星的直径有差不多月亮的4倍。

我们从地球上看金星要小的多是因为她离地球更远一些。

现代天文学之前,人们通过观察金星凌日,用视差来测量日地之间的距离。

金星是地球的内行星,围绕太阳公转一圈需要224.701天,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需要365.2 56天。

它俩的会合周期是583.92天,即金星连续两次下合日的时间间隔。

金星凌日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降交点的金星凌日,它发生在6月8日前后。

届时,金星由北往南经过日面(黄道);一种是升交点的金星凌日,它发生在12月10日前后,届时,金星由南往北经过日面(黄道)。

人们通常认为,降交点和升交点的金星凌日是成双成对交替出现的,在数量上是平分秋色的。

其实不然,两者在数量上是不相等的,即降交点的金星凌日比升交点的多。

从公元902年至29 84年,共出现32次金星凌日,其中降交点金星凌日有18次,而升交点金星凌日只有14次。

降交点金星凌日比升交点的多的原因就是降交点(6月8日前后)的金星凌日,金星距离地球较远,达4321万千米;而升交点的金星凌日,金星距离地球较近,只有3947万千米。

在同等条件下,如果距离地球较远,金星凌日发生的几率就越多。

[编辑本段]周期金星凌日以两次凌日为一组,间隔8年,但是两组之间的间隔却有100多年。

2004年之前的最后组金星凌日发生在1874年的12月和1882年12月。

什么是金星凌日

什么是金星凌日

什么是金星凌日
金星凌日是一种在天文学中很难见到的现象,平均60年才出现一次。

在过去和未来的几百年间形成了一个有规律的循环周期,大约在243年间出现过4次金星凌日。

金星凌日出现的间隔时间分别是105.5年、8年、121.5、8年;然后又从105.5年开始依次循环下去。

过去6次及未来2次发生金星凌日的时间如下:
1631年12月7日 1639年12月4日
1761年6月5日 1769年6月3日
1874年12月9日 1882年12月6日
2004年6月8日 2012年6月6日
在过去100年间,人们之所以对金星凌日感兴趣,是因为假设可以凭此找到测量地球和太阳之间距离的方法。

这种假设以及这种现象的罕见性,也是对过去4次金星凌日进行大规模观测的原因。

1761年和1769年,众多海洋国家都派出观测者前往世界各地,记录金星进入和离开太阳表面的准确时间。

1874年和1882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也都组织了大规模的远程观测团,观察金星凌日现象。

1874年,美国在北半球设立的观测点包括中国、日本和西伯利亚;南半球则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1882年,美国并没有再派
出远征的观测团,因为在美国境内就可以很好地观察到金星凌日现象。

在南半球的观测点,则设在好望角及另外几个地方。

这几次观测对于确定金星未来的运动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其他更可靠的方法,因而这方面观测的价值就大大降低了。

金星凌日

金星凌日

金星凌日2013214137 侯经济一、金星凌日的形成原理凌日是指在地球上观测到太阳系的内行星越过太阳表面的现象。

金星凌日的发生原理与日食相似。

当太阳、金星和地球排成一条直线,就有可能发生金星凌日。

但由于金星和地球的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不在同一平面上,它们有3.4度的倾角。

在大多数情况下,太阳、金星和地球排成一直线时(称为下合日),金星不是在太阳上方通过,就是在太阳下方通过。

因此,只有太阳、金星和地球三者处在同一平面上,而且太阳、金星和地球三者恰好排成一直线时,才会发生金星凌日二、金星凌日的周期金星凌日有8年,243年和251年的周期,如1874年至2125年,两次金星凌日的间隔时间分别是:8年、121.5年、8年,105.5年、8年,121.5年,8年,105.5年,这样依次地排列下去。

其中8、121.5、8、105.5之和等于243是金星凌日最基本和最稳定的周期。

三、金星凌日测日地距离如图所示,A、B分别为地球上同一经度上的两个观测地,A'、B'分别为同一时刻两地看到的金星在日面上的位置,re为日地距离,rv为金地距离,C为日面中心。

我们从图上量出A、B两地看到金星在日面上的两个投影(A'、B')的距离为L毫米,利用底片比例尺公式(L=F×tanα≈F·α,当α很小时)可以求出它所对应的角度(即A'B'相对于地球的张角Δβ)应为:Δβ=∠A'EB'≈∠A'AB'≈∠A'BB'=L/F 弧度(F为望远镜焦距,单位为mm)(1)由图可知βv=∠A'BB'+∠BA'A,考虑到太阳半径CA'远小于日地距离,因此AB相对于日面上A'点的张角∠BA'A可以近似认为等于AB相对于日心C的张角∠BCA(即图中的βs),因此有:Δβ=βv-βs,又根据βA+βV=βB+βS,可推出:Δβ=βv-βs=βB-βA=βs((βv/βs)-1)(2)因为re远大于AB,三角形ABC可视为等腰三角形,它的高可视为日地距离re。

金星凌日是什么

金星凌日是什么

金星凌日是什么金星凌日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比日食更罕见?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金星凌日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金星凌日是什么金星轨道在地球轨道内侧,某些特殊时刻,地球、金星、太阳会在一条直线上,这时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一样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天文学称之为“金星凌日”。

2012年6月6日上演的“金星凌日”是直到2117年以前所能看到的最后一次,凌日时间长达6小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最佳观测地区。

金星凌日的产生条件尽管太阳、金星和地球每隔584天就会大致排成一线,但由于金星公转轨道平面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成3.4度的倾角,因此金星在三者大约成一条直线的时候,通常会从太阳上方或下方通过。

金星只有在下合经过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时候才有可能发生凌日现象。

一般当地球太阳连线与金星太阳连线夹角小于0.25°(太阳视直径的一半)时,金星凌日就会发生。

不过即使在下合时,金星还是有可能从太阳上方或下方9.6°远处掠过。

地球243个恒星轨道周期(一个周期约365.25636日)约为88,757.3日,与金星395个金星恒星轨道周期(一个周期约224.701日)的总和88,756.9日几乎相等。

因而一次金星凌日后243年一般会再次发生金星凌日。

因此可以类比月食和日食的沙罗序列将相隔243年的金星凌日编为一个序列。

由于每次地球与金星相对位置相同的周期与243年之间也存在一定偏差,也就是说相隔243年的两次金星凌日发生时,地球与金星的相对位置并不完全相同。

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地球与金星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能不足以产生金星凌日,这个序列随即终结。

一个序列的存在时间可能会相当长,比如始于前1763年、终于2854年的金星凌日序列就存在了4,600多年凌日通常会成对出现,相隔时间约为8年。

这是由于地球公转8次的时间(约2922.05日)与金星公转13次的时间(约2921.1日)基本相等,也就是说8年前后地球和金星的相对位置几乎相同。

全面解读金星凌日

全面解读金星凌日
? 金星凌日,是非常罕见的天文现象。凌日时,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行星金星将直接从太阳的前方掠过,成为相对于太阳的可见黑暗盘状 (并且因而遮蔽太阳的一小部分)。当凌时,从地球可以看见金星是在太阳盘面上移动的一个黑色小圆盘。金星凌日以243年的周期重复相同的模式,在漫长的2.5年和05.5年的间隔之间,插入了一组间隔8年的事件。而本次的金星凌日正是这一组中的第二次,本组中的第一次发生在近8年前的2004年6月8日,恰好也逢金星在座逆行,是否非常有趣?(有心者也可以回忆自己在上一次金星凌日时的个人状况,也许将有机会以类似的形式再度经历。)全面解读金星凌日 金星凌日时,金星虽然只能挡住太阳的部分光辉,却足以对太阳产生影响。正如日食意味着月亮的潜意识凌驾于太阳的表意识之上,金星凌日则意味着个人的喜好欲望凌驾于太阳的表意识之上,加上此前的日食已经将太阳的能量弱化,意味着我们将有可能进入一个少见的肆意妄为的时间段内。在金星凌日发生前后,人们将更容易沉溺于自身的喜好和欲望之中无可自拔。我喜欢和好奇的,就要去接近,去攀谈。这一刻的享受和愉悦将凌驾于正常判断的理性之上,最终的结果似乎变得不再重要。而金星逆行前期因为反思回顾而无心娱乐的状况也会全面改变,各种玩乐聚会活动都会突然增加,也给痴男怨女们提供了一个演绎人生大戏的舞台。 然而,考虑到本次的金星凌日正好处于座月食的2天之后,所以金星凌日带来的欲望驱使需要在月食带来的理性至上的影响过后才会凸显。在金星凌日当时,大多数人也许只会感觉到内心的蠢蠢欲动,却在行动上缺乏动力,或是被自己的理性思维抑制,被种种现实因素束缚手脚,难以表达出自己的情。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金星凌日还伴随着月亮南交点同落双子座,让宿命性情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你将很容易碰到让你一见倾心或是无法遗忘的对象,某些人还会就此疯狂坠入爱河无法自拔。对某些相信轮回的人而言,甚至有遇到的感慨。有些人则是突然爱上某种娱乐活动,沉迷于其中不亦乐乎。不论你是以上哪一种情况,在金星凌日期间都将有机会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享乐生活。 而对那些总是瞻前顾后的人来说,只要你想要,就不妨去享受这一刻带来的情感愉悦。金星的主题是欢愉,即便过程是纠结的,个人却依旧容易在其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内心愉悦感。千金难买我到同期其它星相影响,以下两组星相也需要相应考虑。[]文章来源于网名大全2013最新版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食和金星凌日的原理

日食和金星凌日的原理

日食和金星凌日的原理一、日食原理日食是指月球通过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轨道,遮挡住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使地球上其中一地区看不到太阳或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环形。

日食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日全食,即太阳完全被月亮遮挡;另一种是日偏食,即太阳只被月亮遮挡部分。

日食的原理主要涉及到日地月三者的相互关系。

1.1月球的轨道倾角和月球周期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倾角大约是5.14度,周期约为27.32天。

由于月球绕地球的轨道是椭圆形的,且倾角不为0度,因此在大部分时间里,月球的路径会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但并不会遮挡住太阳。

只有在月球经过两个节点的时候(即在轨道平面与地球-太阳连线的交点),才会发生日食。

1.2日全食的发生当月球经过节点时,如果月球正好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且距离地球较近,月亮的影子将完全覆盖住地球上的一些区域,由于太阳被完全遮挡,该地区出现日全食的现象。

但由于地球的自转和月球的运动速度,日全食只会持续几分钟至最多几小时。

1.3日偏食的发生当月球经过节点时,如果月球略偏离地球和太阳的直线轨迹,只是部分遮挡住太阳,地球上就会观测到日偏食的现象。

这是因为月球的大小和距离使得月球的影子覆盖住地球上的一部分地区,但没有完全遮挡住太阳。

1.4环形日食的发生在一些情况下,尽管月球的直径比太阳小,但由于月球离地球较近,因此月球的影子能够完全遮住太阳,但是由于距离较远,所以不能完全遮挡住太阳的外部边缘,形成环形日食的现象,也称为“火环日食”。

二、金星凌日原理金星凌日是指金星经过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轨道时,金星从地球上观测看似乎横穿太阳面盘的过程。

金星凌日的原理也涉及到地球、金星和太阳的相对位置。

2.1金星的运动周期金星绕太阳的周期约为225地球日,且金星的轨道倾角为3.39度。

当金星的轨道通过地球-太阳轨道平面时,金星可能经过太阳的背面或者背离太阳。

2.2金星凌日的发生当金星从地球上观测看,金星、地球和太阳正好位于同一直线上时,金星会经过太阳的面盘,遮挡住太阳的一部分,这个过程就是金星凌日。

金星凌日的原理以及观测方法共20页文档

金星凌日的原理以及观测方法共20页文档
1、正规的太阳观测卡、太阳观测眼镜(市面上销售的大多质量不合格); 2、巴德膜; 3、电焊玻璃; 4、小孔成像; 5、望远镜投影。 常见的错误观测方法:
1、墨镜、太阳镜 2、CD、光盘、软盘 3、照相底片 4、X光片 5、火烤熏黑的玻璃 6、墨水盆 绝对禁止肉眼或者直接使用望远镜看太阳
2020/6/28
哈雷发表论文提出了一套
利用观测金星凌日来计算
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的方
法,从而使人们首次有可
能比较精确地获得太阳系
的大小。 2020/6/28
哈工大天文爱好者协会
6
•2、测量金星公转黄道 面与地球赤道面的夹角
•注:
•假设太阳不动,地球公 转不考虑
2020/6/28
哈工大天文爱好者协会
7
2.3官方测量价值
• 1、通过观察行星从恒星表面通过导致的恒 星光度的细微减弱,天文学家可以发现外 太阳系行星的存在。(掩星)
• 2、届时哈勃太空望远镜会观测金星凌日发 生时,月球表面反射光线的变化情况,从 而对其与进行掠过太阳表面的过程进行比 对,得出可靠推论。获得探测系外行星必 需的宝贵经验。
2020/6/28
哈工大天文爱好者协会
这恐怕是我们今生最后一次在地球上看到金
星凌日的机会。
下次金星凌日将发生在105年半之后的2117年
2020/6/28
哈工大天文爱好者协会
1
1、金星凌日的原理
• 金星凌日是指位 于太阳和地球之
间的行星金星直
接从太阳的前方
掠过,成为太阳 表面的可见暗斑
(并且遮蔽一小部 分太阳对地辐射) 的天文现象。
2020/6/28
哈工大天文爱好者协会
2
• 我们知道地球金星的会合 周期是583.9天,金星凌日 时583.9天一次吗?

金星凌日

金星凌日

金星凌日尽管太阳、金星和地球每隔584天就会大致排成一线,但金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对黄道面(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 成 3.4度的倾角,因此在金星、太阳和地球三者大约成一直线的时候,金星通常是从太阳的上方或下方通过[6]。

只有在金星下合的时候经过与黄道平面的交点,金星通过黄道面,才会发生凌日的现象。

虽然轨道平面的倾斜只有 3.4°,但是当下合时,金星可以在太阳上方(或下方) 9.6°远处[7]。

由于太阳的角直径大约是0.5°,因此金星在下合时可以远离太阳达到18倍的太阳视直径[6]。

金星凌日是指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行星金星直接从太阳的前方掠过,成为太阳表面的可见暗斑(并且遮蔽一小部分太阳对地辐射)的天文现象。

当凌日发生时,从地球可以看见金星是在太阳表面上移动的一个黑色暗斑。

这类凌日的时间通常以小时计(2004年和2012年的金星凌日持续的时间都超过6小时)。

凌日类似于月球造成的日食。

虽然金星的直径几乎是月球的4倍,但是因为它比月球更远离地球,并且通过太阳前方的速度也比月球慢,因此以在太阳前掠过时形状更小、速度更慢。

通过观察金星凌日,科学家可以利用视差的原理计算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金星凌日是罕见但可以预测的天文现象。

它们以243年的周期重复相同的模式。

金星凌日发生的模式是“成双成对”的,相邻的“一对”金星凌日事件之间间隔8年,而不同的“两对”事件之间则有漫长的121.5年和105.5年的间隔。

这种周期性反应出地球和金星公转周期的8:13和243:395轨道共振的事实[1][2]。

最近的一对金星凌日事件是2004年6月8日和2012年6月5-6日。

之前的一对是1874年12月和1882年12月,而在2012年之后,下一对的金星凌日会发生在2117年和2125年的12月[3][4]。

要安全地观测金星凌日,可以采用和观测日偏食时相似的保护眼睛措施。

如果不做安全保护措施就直视太阳表面(光球)的话,会迅速对眼睛造成永久性的严重伤害[5]。

金星凌日观测介绍

金星凌日观测介绍

金星凌日觀測介紹相關圖片1.什麼是「金星凌日」?所謂「金星凌日」,可以將之當作日食的縮小版:當太陽-金星-地球三者幾乎成一直線時,地球上的人便可見到一顆大大的黑點遮住一部份太陽盤面,並幾乎以等速在日面沿一直線逐漸移動的景象。

2.金星凌日的原理金星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中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地球則排第三名,且金星繞太陽公轉的速度比地球快,因此當兩者都繞太陽公轉的過程中,金星偶有機會行至地球與太陽之間,此時便可能會發生金星凌日的現象。

3.如何觀測金星凌日?金星凌日的成因與日食相同,只是遮蔽太陽的金星看起來比較小,視直徑約略是57.8個角秒,大概是太陽視直徑的3﹪,若太陽像籃球這麼大,則金星約像葡萄乾大小,與大型黑子群相當,故「視力好」的人可以輕易地以肉眼看見日面上的金星黑影。

因此,建議有興趣的人可以利用下列方式來觀察這難得一件的金星凌日現象。

不過,要很鄭重地提醒大家:太陽觀測是件危險的工作,絕對不可在毫無任何保護裝置之下,用肉眼直視太陽,因為可能會造成眼睛的永久損傷!金星凌日的觀測方法與觀測日食的方式很接近,一樣可以用投影或攝影等方式觀察,不過最好能將影像放大,好分辨各個凌日現象及發生時間。

一般觀賞或攝影:1.用目視的方法觀賞太陽之前,必頇先確定:您拿來減光用的器材絕對是有效且安全的!這裡所謂的減光器具,可以用身邊隨手可得的東西,例如二層曝光且沖洗過的「黑白底片」(別用彩色底片,效果不佳),或是一般CD唱片有銀色薄膜的部分等;千萬別以為一般的太陽眼鏡也同樣的效果,那只會使你的眼睛瞎得更快,而前人使用的以臉盆裝水,看水中太陽倒影的方法也不可靠。

2.如果沒有望遠鏡,可以利用一個紙盒,用針尖在紙盒上方鑽一小孔,紙盒底端則鋪一塊白色的影紙板。

觀測時將小孔對準太陽,使太陽影像經由「針孔成像」原理投影在紙盒底端來觀察。

若能在小孔前方加片透鏡來放大影像,效果會更好。

這種觀測方法每次觀看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一分鐘。

3.現在市面上有販售太陽觀測專用減光濾紙(Astro SolarTM filter),可買來裁切至適當大小,做成眼鏡狀以便配戴觀賞。

星凌日的现象原因

星凌日的现象原因

星凌日的现象原因
在金星进出太阳表面的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有趣的光学现象,非常值得观测。

星凌日,它是天文摄影数量较多的事件之一。

星入凌和出凌时,细心的观察者可能会发现所谓的“黑滴"现象。

实际上,当我们对着光亮,将两个手指逐渐靠近,当很接近的时候,可以发现尽管手指还没有接触,就能够看到上下手指之间有阴影把它们联系了起来,手指像水滴一样“粘连”到一起,这就是所谓的“黑滴”象。

在凌始内切和凌终内切时,即太阳边缘和内行星边缘互相靠得很近即将接触时,会发现有非常细的丝将两个边缘连接,这就是凌日时的黑滴现象。

此外,在入凌和出凌阶段,有时候金星视面边缘会镶上一丝极细的“晕环”或“光环”。

这个“晕环”是由于金星大气层顶部反射、散射阳光形成的。

使用目镜投影方式可看到它,但如果将望远镜加滤光片则会更清楚。

不管金星凌日会出现什么现象,都是人们所期待的,这些现象也让很多人觉得非常有趣,并且去仔细研究它,历史上就有很多科学家研究出了金星凌日的各种现象。

金星凌日

金星凌日

一般的,地球在每年 月 日前后经过金星轨道的 一般的,地球在每年12月10日前后经过金星轨道的 升交点,在每年6月 日前后经过金星轨道的降交点 日前后经过金星轨道的降交点, 升交点,在每年 月8日前后经过金星轨道的降交点, 因此,金星凌日只能发生在这两个日期前后。 因此,金星凌日只能发生在这两个日期前后。
生 命
八大行星公转同向、 共面” 八大行星公转同向、“共面”等特点 太阳辐射是稳定的 地球内部运动形成原始海洋
二、金星凌日
什么是金星凌日? 什么是金星凌日?
金星凌日: 金星凌日 金星轨道在地球轨 道内侧,某些特殊时刻,地球、 道内侧,某些特殊时刻,地球、 金星、太阳会在一条直线上, 金星、太阳会在一条直线上,这 时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 个小黑点一样在太阳表面缓慢移 天文学称之为“金星凌日” 动,天文学称之为“金星凌日”。
二、金星凌日
本次“金星凌日” 本次“金星凌日”,我国是全世界范围内的最 佳观测点之一,大部分地区都能观测到从“凌始” 佳观测点之一,大部分地区都能观测到从“凌始” 凌终”全过程。若天气晴好, 到“凌终”全过程。若天气晴好,届时会看到有颗 小黑痣”在太阳脸上缓慢划过。 “小黑痣”在太阳脸上缓慢划过。
北京地区观测时间
2012年6月6日
凌始外切 凌始内切 凌甚 凌终内切 凌终外切 6:10:00 6:27:51 9:30:41 12:31:5则与方法
必须注 意保护 自己的 眼睛
不能直接看太阳 不能长时看太阳 借助工具看太阳
直接观测法 间接观测法
思考:你知道哪些观测日食的方法? 思考:你知道哪些观测日食的方法?
天文学上的距离单位 一光年约等于九万四千六百亿千米
问题:你能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吗? 问题:你能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吗?

【例1】 (04昆明)2004年6月8日出现了百年一遇的金星凌日天

【例1】 (04昆明)2004年6月8日出现了百年一遇的金星凌日天

【例1】 (04昆明)2004年6月8日出现了百年一遇的“金星凌日”天文现象.地球上的观测者可以在太阳面上看见一个小黑斑(实际上是进行遮住了传向地球的太阳光),这种现象的形成是由于光的造成的.凌日现象发生时,进行与地球间的距离大约是4.2×107km .如果从地球上发射一束激光到金星,大约需要 s 可以到达.【分析】“金星凌日”和月食是同一类天文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分别是金星和月亮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由速度公式可知:s 140s/km 103km 102.457=⨯⨯==v s t【解答】直线传播;140【点评】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用基础知识解释自然规律的能力.【例2】 (04无锡)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语句蕴涵了物理知识.请在表中填写所列语句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分析】“海市蜃楼”是由于大气不均匀而出现的一种光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偏折的光学现象.“立竿见影”则是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该物体后出现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从而出现影子,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答】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点评】我国古代很多文学词语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要求我们在学好知识的同时,用心去挖掘蕴藏在内部的物理知识.【例3】 (04镇江) 初三级同学在拍毕业照时,照相机镜头上正停着一只苍蝇,则拍出来的照片………………………………( )A .会有一只正立、放大的苍蝇B .不会出现苍蝇,但有一个大黑点C .不会出现苍蝇,但比正常情况下暗一些D .会有一只倒立、放大的苍蝇.【分析】物体经过凸透镜成像的过程是:物体上一点反射后到达凸透镜各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都交于一点,一只苍蝇停在凸透镜上时遮住这一点折射后成像的光线,但其余各点的光线仍交于一点!从能量的角度看,只是到达光屏上的能量减少了一点.【解答】C【点评】即使凸透镜碎成两半,用其中的一半仍能成完整的像.【例4】 (03黄冈)小华参观展览会,在一个小展室里可见一个女导游在介绍商品,试着与图2-1她握手,却发现是一个虚拟导游,可望不可及.后来他发现这个女导游只是在一个玻璃屏风后倒立的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理的一个形象而已,如图2-1所示.则这个玻璃屏风是 镜,这个虚拟导游是_____像(填“虚”、“实”),电视机屏幕与玻璃屏风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分析】倒立的电视机屏幕上的人像是倒立的,而通过玻璃屏风看到的人像是正立、放大的像.因此这个屏风是凸透镜,由于玻璃屏风成的像于电视机屏幕上的人像在凸透镜两侧,则这个虚拟导游是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应该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解答】凸透;实;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能解释具体问题十分重要.【例5】 (04大连)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某同学利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如图2-2所示是这位同学做完实验后在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 是他实验时画出的玻璃板的位置,A 、B 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B′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2)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分析】点燃的蜡烛在玻璃面上可以成像;又因为玻璃具有透光性,在玻璃的另一侧不仅可看到像,还可以看到另一支蜡烛,这样便于移动蜡烛,使它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来确定蜡烛像的位置.本次实验中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一次相等另一次不等,不能总结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有一定厚度,玻璃的两个表面都能成像.【解答】(1)容易确定像的位置;(2)不能,因为两次实验记录的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一次相等一次不等,没有共同特点;(3)玻璃有一定的厚度,玻璃的两个表面都能反射光线,并分别能成像.【点评】本题是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求我们在探究过程中善于观察并从中发现问题,认真思考,不放过实验中遇到的任何问题,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例6】 (04黑龙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第一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一个可能的原因: . 第1、2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请分析以上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写出两条即可)【分析】本题是一道发散性的实验现象分析题.在光屏上找不到清晰的像可能是成虚像不能出现在屏上,或成实像但不在光屏上.对比实验记录数据从以下方面入手,图2-2即:焦距相同、物距不同,成像情况.焦距不同、物距相同,成像情况.【解答】(1)①蜡烛的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②蜡烛放在了焦点上;③蜡烛放在了焦点以内;④蜡烛放在了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但离焦点过近,成像较远,光具座不够长,光屏承接不到像.(2)①在凸透镜焦距一定且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越远(近),像离凸透镜越近(远);②在成实像情况下,物距相同时,透镜焦距越大,像离透镜越远;③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大于1倍焦距,成倒立的像.【点评】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我们要认真地分析,细心地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归纳出实验结论也是科学探究中的一种能力,要特别注意挖掘题目中的内涵,找出规律. 创新考题【例1】 (05苏州)如图2-3所示,透明玻璃瓶内有一细棉线,细线下端系有一个泡沫塑料小球.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在不打开瓶盖和不损坏玻璃瓶的情况下,使瓶内的细棉线断掉.(器材可根据需要自选)【分析】本题要求在不打开瓶盖和不损坏玻璃瓶的情况下,使瓶内的细棉线断掉.要想法借助将光聚集到棉线上将棉线烧断.【解答】用凸透镜将太阳光会聚到瓶中棉线上;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其它答案只要合理也算对) 【点评】本题是开放型试题,要联系题目和所学的物理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能解决问题,从中体会出学以致用的道理.【例2】 (05镇江) 如图2-4(a )所示,直线AB 是光滑木板与棉布的分界线(木板与棉布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使一个小线轴(如缝纫机上的线轴)沿着与直线AB 成一角度的方向PO 匀速滚动,可以看到,线轴在棉布上滚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如图2-4(b )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传播方向也发生了改变.(1)由图(a )可知当线轴的甲轮刚接触到棉布时,其速度的大小将 (变小/不变/变大),此时乙轮速度的大小将 (变小/不变/变大)(2)从图(a )、(b )两种类似现象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而发生折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在你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是否运用过本题的研究方法?请列举一例说明. 答:【分析】本题中线轴的甲轮从光滑木板运动到与棉布接触时,由于受到了棉线上阻力的作用,使甲轮的图2-4图2-3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甲轮速度大小将变小;而甲轮与棉布接触时,乙轮仍在光滑木块上运动,不受阻力作用,故乙轮速度大小不变;通过(1)、(2)两图的类比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发生折射的原因可能是光的传播速度发生了变化;初中物理中关于运用类比法的例子是比较多的.【解答】(1)变小,不变;(2)光的传播速度发生了变化;(3)水流类比电流等【点评】本题是集物理知识与物理方法为一体的新题型,新课程要求我们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物理研究方法,同时还要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星凌日形成原理
太阳系有9大行星,最靠近太阳的是水星和金星,地球是从内到外的第3颗。

当内行星在太阳的东边且距离最大时,称为东大距,此时我们在黄昏时可以见到它们;当内行星在太阳的西边且距离最大时,称为西大距,此时我们在黎明时可以见到它们。

当它们跑到太阳后面去的时候,称之为上合,当它们跑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称之为下合。

由于阳光过于强烈,上合和下合我们是见不到水星和金星的。

但也有例外,水星和金星有时在下合刚好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成一条直线,我们可以见到它们的黑背影在太阳明亮的圆盘上缓缓通过,这就是水星凌日或金星凌日的天象了
金星凌日的观测
宋健前言
对于天文爱好者们来说,2003年5月7日的水星凌日也许还记忆犹新,但在2004年6月8日,将发生一次百年一遇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相比于十几年一遇的水星凌日,要重大、壮观得多了。

所谓金星凌日,就是指金星恰好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由于金星本身并不发光,所以届时将有一个圆形黑影缓慢地从明亮的日面上移过,这个黑影就是金星。

从地球上看,金星的视直径将是太阳视直径的三十分之一,这意味着眼力好的人在良好的减光措施下可以直接用肉眼(无须望远镜)目睹这一奇观。

金星凌日每两次分为一组,每组的两次凌日间隔8年左右,每组间隔100多年。

上一次金星凌日发生在1882年,因此说当今活在世上的人几乎都没有目睹过这一奇观。

如果你错过了这一回,那就要等到2012年了!
器材的选择和主要看点
虽然说用肉眼也许也能看到,但效果总不会太好。

如果您有望远镜——无论是小型观景望远镜还是天文望远镜——都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10倍以上的倍率即可清楚地看到金星的圆形轮廓,40-100倍左右观测最佳。

天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由于金星浓厚的大气折射成的光圈,景象犹为壮观。

如果当天日面上黑子较多,还可能出现金星掩太阳黑子的现象,使凌日的过程更加有趣。

正规的凌日观测要进行描图,因此要选择带有投影屏的天文望远镜。

一台带有赤道仪并配备有电跟的望远镜会使你在长时间观测中更加轻松。

实战篇
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凌日大多从13点左右开始。

因此,想观测的朋友们应该在中午之前做好准备,以保证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下面我简述一下用赤道式望远镜的投影法观测方法。

在入凌前,要把表对得尽量准确,应尽可能的调整好极轴,并把东西线画好(或把观测用纸调整好),把太阳上的可见黑子描绘于观测用纸上。

描图时,要注意手不要压屏幕,头不要碰屏幕,尽量保持屏幕稳定,增加准确度。

描完黑子后,就进入了准备的最后阶段。

这时,眼睛要目不转睛地注视日面的东边缘,当看到圆滑的边缘像日食似的刚开始缺了一小块时,意味着凌日开始了。

应立刻记下时间,这便是入凌时的外切时间(日面东边缘与金星西边缘外切的时刻),并描出外切的位置。

同样,也应记下入凌时的内切时间(日面东边缘与金星东边缘内切的时刻),描出内切的位置。

这时,整个金星已经完全处于太阳的圆面之内了。

从此刻开始,要每隔半个小时把金星的位置在同一张观测用纸上描绘一遍,在每个位置上注明时间,直至即将出凌。

在此过程中,您可以尽量欣赏这百年一遇的奇观,看看是否能看到光晕。

整个凌日过程将持续6个小时,为了保证仪器的安全,不要总是让仪器工作,同时也要防止中暑。

在休息时,盖上
镜头盖,关掉电跟(如果有的话),尽可能的让仪器冷却。

由于投影观测不用深暗的滤光片或根本不用,目镜片的温度常达到几百度!因此要谨防烫伤和镜片炸裂,不要用手靠近目镜。

太阳向西方地平线缓缓沉去,眼看着金星就要移出日面了,观测又紧张了起来。

在出凌时,也要像入凌一样把两个切点位置标出。

在我国,有很大一部分地区都很难看到完整的出凌,但带凌的日没也是一个很好的景观;如果您看到了整个出凌,不要忘记记录!如果太阳的光被雾气消减得过多,投影法观测不能继续进行时,可以利用目视观测。

有兴趣的话,可以不用望远镜,试试能否看到金星。

这时,太阳往往被折射得很大,角直径接近一角分,金星的黑影也异常明显,眼力不太好的人也能看到。

随着天色暗下来,观测活动也接近了尾声。

欣赏一下日落的美景,收拾收拾东西,也该回家了。

怎么样?收获不小吧!如果你认真观测了的话,应该得到一张满满的观测表。

到家以后,整理数据,最好写篇观测日记,当你以后看起来时,又会是一番感受。

如果您没有抓住机会,也没关系,在2012年还会有一次金星凌日,一定要注意呀,否则就要再等上一百多年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