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显像
肿瘤pet显像的原理

肿瘤pet显像的原理肿瘤PET显像是一种现代的医学成像技术,可以用来观察人体内的肿瘤变化。
PET显像是通过注射少量放射性药物来观察人体内部活动的一种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肿瘤PET显像的原理及其应用。
PET显像原理与技术PET显像利用了一种被称为正电子的粒子的特性。
正电子是一种带正电的基本粒子,和电子相反,它们在遇到物质时会立即失去其能量,并释放出两个光子。
这种放射性的粒子可以通过核反应、粒子撞击或放射性药物注射来产生。
PET显像是基于放射性核素的测量,这种技术使用被称为“放射性示踪剂”的放射性药物,它们被注射到体内的血液中。
这种药物携带一种放射性同位素-铬-11C或氧-15O。
这种核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会发射正电子,这些正电子会与体内的电子相遇,产生了一个短寿命(10-20分钟)的电子对,称为“正电子湮灭”。
正电子湮灭时会放出光子,这种光子会沿着透明介质的路径积累。
然后使用专用的PET摄像仪器,对体内谢规律进行测量。
通常,PET显像与核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体层扫描(CT)结合使用,以获得更全面的影像信息。
例如,CT扫描可以用于确定肿瘤的确切位置,并确定病变的大小和形状。
而PET显像则可以提供肿瘤内生化代谢水平的信息。
PET显像的优点相对于其他容易受到干扰的成像技术,PET显像的优点在于其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PET显像强调的是病变的代谢过程,而不是形态学上的结构。
因此,PET显像可以很好地检测出体内的各种新陈代谢异常。
此外,PET显像技术还具有一些其他的优点。
首先,它可以在病变发生之前检测出癌症等疾病。
其次,PET显像可以在病变消失之后确定肿瘤的转归情况。
最后,PET显像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因为它可以提供准确的定量数据。
PET显像的应用目前,PET显像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其中最常见的用途包括:心脏病、肺癌、淋巴瘤、贫血症等。
PET显像还可以用于诊断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亚可中毒及帕金森病等。
petct肿瘤显像原理

petct肿瘤显像原理
PET-CT肿瘤显像原理是利用PET和CT联合成像,通过引入放射性核素进行显像,然后再使用CT解剖结构进行联合诊断。
其显像主要引入的显像剂包括代谢物、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及多肽等元素,属于综合分子显像技术。
葡萄糖是人体细胞(包括肿瘤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恶性肿瘤摄取的葡萄糖远远多于其它正常组织。
利用这一特性,在葡萄糖上标记上带有放射活性的元素氟-18作为显像剂18F-FDG,将此显像剂注入静脉内,在体内回圈,恶性肿瘤摄取的18F-FDG远多于其它组织。
因此肿瘤细胞内可积聚大量18F-FDG,经PET显像可以检测到体内18F分布情况从而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数量及肿瘤内的放射性分布。
简述肿瘤受体显像原理

简述肿瘤受体显像原理
肿瘤受体显像是一种用于检测肿瘤存在和分布的方法。
它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特定配体与肿瘤细胞表面上特定的受体结合,通过核医学显像技术观察放射性同位素的分布情况,从而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肿瘤细胞在表面上通常会过度表达一些特定的受体,这些受体与正常细胞的受体有所不同,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雌激素受体(ER)、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等。
肿
瘤受体显像利用这些受体的高表达特点,通过靶向性的放射性配体与受体结合,实现对肿瘤的可视化。
在肿瘤受体显像过程中,通常会选择适当的核素进行标记,例如碘-123、碘-131、铼-188等具有良好生物分布和核素衰变特
性的放射性同位素。
这些同位素被标记在具有高亲和力的配体上,通过体内注射的方式被引入到机体内。
一旦放射性配体进入机体,它会寻找和结合与其亲和力相匹配的受体,而这些受体通常过度表达在肿瘤细胞的表面上。
配体与受体结合后,放射性同位素会被肿瘤细胞摄取,并在其内部发出放射性辐射。
核医学显像技术被用来检测和记录放射性同位素的分布情况。
例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
摄影(SPECT)是常用的核医学显像技术。
通过检测放射性
同位素发射的伽马射线或正电子,显像仪可以生成肿瘤组织的分布图像,从而确定肿瘤存在和位置。
总而言之,肿瘤受体显像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特定配体与肿瘤细胞表面上的受体结合,通过核医学显像技术观察放射性同位素的分布情况,从而实现对肿瘤的可视化和定位。
这种方法在肿瘤的诊断、分期和治疗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肿瘤代谢显像名词解释

肿瘤代谢显像名词解释1. 啥是肿瘤代谢显像呀?就好比你要在一个大商场里找一个特定的人,肿瘤代谢显像就是帮助医生快速找到肿瘤这个“调皮家伙”的神奇工具呢!比如医生用它来发现身体里隐藏的肿瘤。
2. 肿瘤代谢显像其实就是医生的“超级眼睛”呀!它能透过层层组织看到肿瘤在哪里“捣乱”。
就像警察抓小偷有了高科技装备一样。
比如说可以准确判断肿瘤的位置和大小呢。
3. 嘿,肿瘤代谢显像不就是给肿瘤“拍照”嘛!就像我们拍照留念一样,只不过这个是专门给肿瘤拍的。
医生用它来了解肿瘤的情况,像发现某个部位肿瘤的活跃度很高。
4. 哎呀呀,肿瘤代谢显像就是找出肿瘤的“秘密武器”呀!它能让肿瘤无所遁形。
好比在黑暗中突然亮起一盏明灯,一下子就看到目标啦。
比如帮助确定肿瘤的性质呢。
5. 肿瘤代谢显像不就是给肿瘤做个“标记”嘛!就像给东西贴上标签一样,方便医生找到它。
比如说可以清晰看到肿瘤在身体里的分布情况。
6. 哇塞,肿瘤代谢显像简直就是医生的“魔法棒”呀!可以让肿瘤现形呢。
就像魔法师挥动魔法棒带来神奇效果一样。
比如准确判断肿瘤的治疗效果。
7. 嘿哟,肿瘤代谢显像就是一种厉害的手段呀!能让医生对肿瘤了如指掌。
就像你对自己最喜欢的东西特别熟悉一样。
比如说能及时发现肿瘤有没有复发。
8. 肿瘤代谢显像可不就是医生的“好帮手”嘛!帮助医生更好地对付肿瘤这个“敌人”。
就像战士有了好的武器一样。
比如协助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9. 哎呀,肿瘤代谢显像就是探索肿瘤世界的“钥匙”呀!打开了解肿瘤的大门。
就像有了钥匙才能打开宝藏箱子一样。
比如发现一些难以察觉的微小肿瘤。
10. 哇哦,肿瘤代谢显像绝对是个超棒的东西呀!让肿瘤无所遁形。
就像老鹰在空中能轻易发现猎物一样。
比如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我的观点结论:肿瘤代谢显像真是太重要啦,对医生诊断和治疗肿瘤帮助巨大呀!。
肝脏肿瘤阳性显像

肝脏肿瘤阳性显像肝显像以放射性浓聚区(热区)显示肝肿瘤病灶。
其特点是利用与肝癌组织具有特殊亲和力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或肿瘤特异抗体在肝癌组织中大量浓聚,直接显示肝癌的部位、大小、数量和形态,用于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定性和定位诊断。
肝肿瘤阳性显像的方法主要有“亲”肿瘤核素显像、标记药物肝肿瘤阳性显像、肝胆显像剂延迟显像、肝肿瘤放射免疫显像、PET肿瘤显像、肿瘤肝转移灶特异性显像等。
一、放射性核素肝胆显像剂延迟显像诊断原发性肝癌肝细胞癌起源于肝细胞,因此有可能摄取放射性肝胆药物。
但正常肝组织摄取放射性核素肝胆药物后,迅即将其排入胆道系统,肝区放射性迅速降低。
而肝细胞癌病灶缺乏有效的胆道系统,摄入的放射性肝胆药物无法及时排出。
因此,放射性淤滞于病灶局部。
一方面病灶部位放射性滞留,另一方面病灶周围正常肝组织放射性迅速降低甚至清除,衬托出病灶部位放射性核素浓聚,以“热区”显示。
多数情况在延迟显像后病灶方能清晰显示。
(一)适应证1.肝细胞癌的定性和定位诊断。
包括小肝癌、AFP阴性肝癌的诊断。
2.搜寻肝细胞癌肝外转移灶。
3.肝细胞癌手术后随访,尤其在AFP复又升高时。
4.肝细胞癌、肝腺瘤、肝再生结节的鉴别诊断。
(二)禁忌证:无明确禁忌证。
(三)操作方法1.病人准备:无特殊要求,若同时检查胆囊功能则需禁食(参见肝胆显像) 2.显像剂:99m Tc-PMT或99m Tc-EHIDA、99m Tc-DISIDA等,静脉注射。
剂量555MBq(15mCi)。
3.仪器:γ照相机或SPECT,低能通用平行孔准直器,能窗20%,能峰140keV。
4.体位:仰卧位。
5.显像程序(1)静脉注射放射性药物。
(2)在注入放射性药物的同时开启γ相机,作肝血流灌注动态采集,每秒1帧,共60s。
(3)早期影像:5min时采集肝脏正位、右侧位、后位影像,500K~1000K计数。
(4)若需了解胆道功能,按胆系显影方法采集至60min。
肿瘤疾病18F-FDG PET肿瘤显像

肿瘤疾病18F-FDG PET肿瘤显像18F-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葡萄糖代谢显像剂。
18F由回旋加速器生产,通过湮灭辐射发射出两个方向相反,能量为511keV的两个γ光子,其半衰期为109.8 min,适合PET或PET-SPECT进行正电子显像。
FDG 的结构类似于葡萄糖,在细胞内的浓聚量与葡萄糖的代谢水平呈正相关。
多数肿瘤细胞在有氧环境中具有异常旺盛的葡萄糖酵解特性,体外显像可定位诊断肿瘤组织异常浓聚18F-FDG。
一、适应证1.脏器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2.恶性肿瘤分期与分级及肿瘤转移灶的定位诊断。
3.临床治疗后肿瘤残余或复发的早期判断。
4.肿瘤放化疗后局部坏死与存活肿瘤组织的鉴别诊断。
5.临床疗效的监测、肿瘤耐药的评价和预后随访。
6.肿瘤生物学评价,包括肿瘤细胞增殖状态、受体及抗原表达和新药与新技术的客观评价。
二、禁忌证无明确禁忌证。
三、显像方法:目前在临床上进行正电子显像的仪器主要包括PET,带有符合线路的SPECT仪以及装备超高能准直器的SPECT仪。
(一)显像前准备:1.禁食至少4h以上,部分患者腹部检查时可在显像前晚使用缓泻剂清肠。
2.放射性药物注射前10min及检查前的一段时间,患者应完全处于休息状态;当进行脑部位显像时,患者还应进行视听屏蔽。
显像前了解患者耐受能力,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3.放射性药物注射前应监测患者血糖。
在高血糖状态下,肿瘤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可能降低。
4.特殊部位的肿瘤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显像前准备,以提高显像质量。
(二)显像剂与使用剂量:显像剂为18F-FDG。
成人一般静脉给予剂量为185~555MBq (5~15mCi);儿童一般给予放射性药物剂量为5~10MBq/kg(0.185~0.37mCi/kg)。
(三)图像采集1.透射显像采集:固定体位并定位后行局部透射断层显像。
采集顺序、总计数与时间参照设备厂家的推荐方法。
肿瘤放射免疫显像

肿瘤放射免疫显像一、肿瘤放射免疫显像(R11)原理用肿瘤抗原免疫动物或用杂交瘤技术能产生出特异性抗体,再用放射性核素,131I、123I、99Tc m或111In等标记这种针对肿瘤不同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经一定途径引入体内与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而使肿瘤组织内放射性异常聚集的一种肿瘤阳性显像。
二、肿瘤RII临床应用(1)结、直肠癌:常规X线、CT检查对肿瘤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低,成都西部肿瘤研究所发现有研究报道仅为22%,但有无淋巴结转移决定着结肠癌的分期,而分期又直接影响到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
常用111In、99Tc=标记的抗CEA McAb RII显像对结-直肠癌肝外病灶的灵敏度为70%,特异性达90%。
但对肝内转移灶的灵敏度不及CT。
结肠癌术后的复发率高达50%,CT和B超检查对复发病灶、炎症、水肿或纤维增生很难做出鉴别,而RII显像具有明显优势。
尤其对于术后CEA升高,无任何症状,其他检查未发现复发或转移病灶者,应选择RII 显像。
(2)肝癌肿瘤及其他能分泌AFP的生殖器肿瘤如睾丸胚胎瘤、腹膜后畸胎瘤等放射免疫显像:CT和B超检查对肝脏肿瘤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但很难鉴别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应用131I或99Tc标记的抗AFP McAb RII显像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定性诊断。
由于受肿瘤组织的血供情况,肿瘤细胞表达的AFP的高低,以及肿瘤是否存在坏死、坏死组织占整个肿瘤组织的比例等因素的影响,肝癌的RII显像的阳性率30%—90%,差异很大:当用抗原发性肝癌抗体显像为阴性时,可进行结肠癌的RII显像,二者结合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3)卵巢癌:妇科恶性肿瘤中,卵巢癌的死亡率最高,发病率位居第二。
由于早期诊断率低,复发和转移诊断困难,致使其5年的生存率低于40%。
RII显像由于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最小能发现直径为1cm甚至0.5cm的小病灶,因此为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
肿瘤显像的原理

肿瘤显像的原理肿瘤显像是一种医学检查技术,可以通过使用放射性物质或者荧光染料等方法,将肿瘤的位置及大小等信息可视化,提供给医生作为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从肿瘤显像的原理、分类及应用等方面展开探讨。
肿瘤显像的原理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染料等物质的特殊性质,来实现对肿瘤的显影。
放射性同位素显像中,检查过程中患者会被注射一种放射性药物,这种药物会被肿瘤组织吸收,放射性废物将在体外排泄,从而较为精确地描绘出肿瘤组织的位置和大小,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和治疗方案。
而荧光染料显像则是将荧光染料通过注射、吞服或者涂敷等方式,让其被肿瘤组织吸收,不同颜色的光线被反射回来,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明显区别,更加清晰地显示出肿瘤组织。
根据不同的显像物质,肿瘤显像技术可分为核医学显像、荧光显像等多种类型。
其中核医学显像是应用最广泛的肿瘤显像技术之一,核医学显像用到的放射性药物有锝、铟、碘、钴等多种不同物质,可以有效地确定肿瘤的位置和范围,还可以评估治疗效果;而荧光显像则在美容、赛事反兴奋剂测试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肿瘤显像技术在肿瘤的早期筛查和定位方面有着重要应用。
通过肿瘤显像技术,医生可以更准确地检出肿瘤组织,早期诊断可以降低病死率和提高治疗效果,为康复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如吸烟者、肝病等人群,用肿瘤显像技术进行定期的筛查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总之,肿瘤显像技术是一种简单、快捷、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对肿瘤病人的治疗效果有不可忽视的帮助。
未来,肿瘤显像技术将越来越成熟,有望成为早期肿瘤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更大程度地帮助人类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核医学】肿瘤显像(18F-FDG)

分子影像学 解剖功能图像
现代影像学 数字断层图像
常规影像学 模拟图像
分子影像学技术
1、正电子电脑断层(PET或SPECT) 2、核磁共振谱(MRS) 3、近红外线荧光成像(NIRF,Near-
infrared Fluorescent) 4、光学相干断层(OC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合成
5、18F-L-多巴---帕金森等神经精神疾病
Glucos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FDG
glucose
Oxygen
2-deoxy-2fluoro-glucose
Carbon
Fluorine
11C标记的PET药物
1、11C-蛋氨酸---氨基酸的转运、吸收利用和癌细胞的
代谢活性
2、11C-胆碱---磷脂代谢显像剂,参与细胞膜的合成 3、11C-乙酸盐---脂肪酸代谢显像剂,主要用于心肌活
正电子核素显像原理
正电子发射核素衰变产生的β+粒子丧失 动能后即与物质中的自由电子结合,转化 为一对运动方向相反、能量均0.511MeV的 γ光子;
β+粒子与自由电子自身消失,这种现象 称为湮没反应(Annihilation),所产生的γ 光子称湮没辐射。
Positron Annihilation (湮没)
二、寻找肿瘤原发灶
某些恶性肿瘤早期,原发肿瘤部位无明 显症状,而以转移灶为首发表现,或者是 体检血液检查发现肿瘤标志物异常增高, 而原发灶比较隐蔽,这种情况一般检查没 有针对性,难以寻找肿瘤原发病灶,18FFDG PET/CT全身肿瘤显像可全身探测肿瘤 病灶,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重复检查,提高 临床诊断效能。
肿瘤的核素显像

放射性核素标记抗肿瘤药物显像
99mTc-PPM肿瘤显像
培谱利欧霉素(peplornycin,PPM)是博来 霉素的衍生物,国内称平阳霉素,具有较强的 抗肿瘤作用。研究证明,PPM进入体内后,主 要定位于肿瘤细胞核,并与其DNA结合其作用 模式为抑制DNA的合成和切断DNA链。
异常图象
病灶部位出现放射性异常浓聚
临床应用
骨和软组织肿瘤
Tc-MIBI被用于鉴别骨病变的良恶性。其灵敏度 为81%,特异性为87%。Tc-MIBI 可被用于评价 骨折和病理性骨折。病理性骨折摄取增加,而 非病理性骨折则不增加。假阳性可见于骨化性 肌炎、骨样骨瘤、非骨化性纤维瘤巨细胞瘤等。
甲状腺髓样癌
如见下颈部淋巴结转移表现,应考虑上纵隔探 查、清扫
术后见局部或邻近部位、上纵隔仍有局灶性放 射性异常浓聚,可诊断为残留、复发或转移, 但如见于锁骨、胸、肋骨手术断端部位,应首 先考虑为创伤所致。
诊断灵敏度大于80%,特异性100%
软组织肿瘤
四肢或躯干软组织肿块高度摄取放射性者,一 般考虑恶性,但个别良性者如胶原纤维瘤及具 恶性倾向的良性肿瘤如隆突性纤维瘤也可高度 摄取,弥漫性略高于本底者不能除外炎症可能 性
骨骼:可见脊柱、骨盆、长骨干骺和骨骺端有吸 收。儿童的肘、膝、髋关节等显示清楚。其他四 肢长骨呈对称、散在吸收
临床应用
肺癌
鳞状细胞癌>腺癌>未分化癌 对于鳞状细胞癌灵敏度为90% <1.5cm肿块难于发现
肝细胞癌
肝细胞性肝癌(86%~90%) 肝浓疡100%阳性
淋巴瘤
疗效监测 残留肿块的定性 预后观察 复发
放疗和化疗不会抑制201Tl 的摄取,但可以抑制67Ga的 摄取。
2-亲肿瘤显像与炎症显像

给药方法
静脉滴注 双足蹼间皮下 :卵巢癌、黑色素瘤和T-Cell皮肤淋巴瘤 腹腔注入
99mTc-CEA单抗直肠癌显像
(2)肿瘤受体显像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受体的配体或配体的
类似物作为显像剂,将受体-配体结合的高特异性和
放射性探测的高敏感性相结合建立的一种显像技术 。
具有亲肿瘤作用。
方法
静注99mTc(V)-DMSA 740~925MBq(20~25mCi) 5~10min、2~4h前位、后位平面显像,必要时可
增加侧位、断层显像及全身扫描
临床应用
头颈部恶性肿瘤
甲状腺髓样癌 软组织恶性肿瘤
(5) 99mTc-MIBI 显像
原理
电荷的线粒体内膜之间的电位差促使MIBI进入 细胞,其中90%进入线粒体。影响肿瘤细胞聚集 因素有:肿瘤组织类型,血流灌注、肿瘤细胞的 增殖活力等。 临床上,一些肿瘤集聚MIBI的时间较短,是与 一种肿瘤多药耐药性有关,存在于细胞膜上的P 糖蛋白(Pgp) 能将MIBI主动转运出肿瘤细胞外。 因此, 99mTc-MIBI显像可反映肿瘤组织内Pgp的 水平,可预测MDR的发生及化疗效果。
201Tl
方法
病人无须特殊准备。静脉注射201TlCl 111~
185MBq(3~5mCi)。注射后10~20min进 行早期显像,3~5h进行延迟显像。
正常图像表现
临床应用
甲状旁腺肿瘤 颅内肿瘤 乳腺肿瘤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癌阳性显像
(3) 99mTc-吡哆醛-5-甲基色胺酸显像
正常图象
临床应用
肝细胞肝癌
67Ga和99mTc-植酸钠联合应用
肿瘤fdg显像的原理与应用

肿瘤FDG显像的原理与应用1. 什么是肿瘤FDG显像肿瘤FDG显像是一种基于葡萄糖代谢的肿瘤成像技术。
FDG是荧光葡萄糖,其镭射发射波长为532nm,用于分子成像的FDG可以插入到肿瘤的DNA内或DNA旁,通过FDG成像技术可以探测到肿瘤的位置和代谢活性,从而实现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
2. 肿瘤FDG显像的原理肿瘤FDG显像利用了肿瘤细胞对葡萄糖的高度依赖性。
正常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主要依赖葡萄糖,而肿瘤细胞则表现出高度的葡萄糖摄取和代谢活性。
FDG是一种标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葡萄糖类似物,在体内进入肿瘤细胞后会被细胞内的酵解酶磷酸化,并在细胞内形成FDG-6-磷酸。
由于FDG-6-磷酸不能被细胞进一步代谢,会在细胞内积累,从而形成高浓度的放射性信号。
3. 肿瘤FDG显像的应用肿瘤FDG显像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分期、治疗效果评估以及肿瘤复发监测等方面。
3.1 早期诊断肿瘤FDG显像可以提供非侵入性的信息,帮助医生在早期对肿瘤进行诊断。
由于肿瘤细胞对葡萄糖的高度依赖性,肿瘤组织在FDG显像中通常显示出明显的高摄取信号,有助于定位和识别肿瘤部位。
3.2 分期肿瘤FDG显像还可以帮助医生对肿瘤进行分期。
不同分期的肿瘤在FDG显像中表现出不同的代谢活性,根据FDG信号的强度和范围,可以对肿瘤的分期进行评估。
3.3 治疗效果评估在肿瘤治疗过程中,FDG显像可以用于评估治疗的效果。
治疗后,肿瘤组织的代谢活性通常会下降,FDG显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治疗是否有效,并且可以提供定量结果来评估治疗的程度。
3.4 肿瘤复发监测对于已经治疗的肿瘤患者,FDG显像可以帮助监测肿瘤是否复发。
肿瘤复发时,肿瘤组织的代谢活性通常会再次增加,通过FDG显像可以及时发现复发灶并进行进一步处理。
4. 肿瘤FDG显像的优势和局限性4.1 优势•高灵敏度:肿瘤FDG显像能够检测到几毫米至厘米级别的肿瘤病灶;•无创性:肿瘤FDG显像不需要进行切除或穿刺,对患者无创伤;•全身性:肿瘤FDG显像可以全身成像,同时观察多个病灶。
核医学PPT课件 肿瘤PET显像【82页】

EORTC PET研究组 关于PET放化疗的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疗效
视觉评价
肿瘤SUV的变化
出现新转移灶的摄取 病变进展 或肿瘤摄取范围增大
长径增加>20%
升高>25%
病变稳定
肿瘤摄取范围无明显变化 长径增加<20%
降低<15% 或升高<25%
部分缓解 肿瘤摄取范围不一定缩小
化疗1周期降低15%~ 25% 第2周期降低>25%
显像原理
正常组织通过糖、蛋白质、脂肪及核酸等 物质的不断合成和分解来维持结构的稳定 和生理功能;
肿瘤细胞无限增殖,DNA合成增多,氨基 酸、葡萄糖等代谢物质消耗增加,与正常 组织之间有明显差异。
18F-脱氧葡萄糖(18F-FDG )
显像原理
显像仪器
PET-CT Hybrid PET (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CT)
完全缓解
肿瘤放射性摄取与周围正常组织 无明显差别
SUV与周围组织接近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女,40岁,右侧乳腺弥漫型大B细胞性NHL,治疗前右侧乳腺SUV =21.8(A)。 CHOP方案化疗6个疗程,并应用Zevalin治疗,PET/CT复查右侧乳腺SUV =3.9(B), 较治疗前SUV下降81%
肿瘤显像
肿瘤显像分类
肿瘤代谢显像 肿瘤非特异性阳性显像
67Ga肿瘤显像 201Tl和99mTc-MIBI肿瘤显像 99mTc(V)-DMSA肿瘤显像
肿瘤特异性显像
肿瘤免疫显像 肿瘤受体显像 肿瘤基因显像
前哨淋巴结显像 ……
肿瘤代谢显像
18F-脱氧葡萄糖(18F-FDG )葡萄糖代谢 18F-氟胸腺嘧啶(18F-FLT )核酸代谢 11C-胸腺嘧啶(11C-TdR)核酸代谢 11C-蛋氨酸(11C-MET)氨基酸代谢 18F-酪氨酸(18F-FET )氨基酸代谢 11C-胆碱(11C-choline)磷脂代谢
核医学--肿瘤显像-

Glucose metabolism
Agent for glucose metabolism imaging
Glucose
18F-FDG
2-18F-Fluoro-2-deoxy-D-glucose 2-18F-氟-2-脱氧-D-葡萄糖
FDG metabolism
Increased uptake FDG in tumor cells
PET agents for tumor imaging
④ 胆碱代谢:细胞膜组成成分,反应细胞增殖状态 11C-Choline (胆碱)
⑤ 三羧酸循环:能量代谢水平 11C-乙酸盐
⑥乏氧代谢:显示肿瘤乏氧状态 18F-F-MISO
肿瘤代谢显像(tumor metabolic imaging)
15O –H2O
肿瘤的影像学检查
转录 翻译
DNA
mRNA
基因显像
proteins
分子显像
… structural ion channels enzymes receptors transport …
形态
生理
生化
核素肿瘤显像
代谢显像 非特异亲肿瘤显像 免疫显像 受体显像 基因显像
肿瘤代谢
糖代谢 蛋白质代谢 核酸代谢
核素肿瘤显像
Nuclear medicine in tumor imaging
正常细胞 突变细胞 突变细胞 突变细胞 恶性细胞
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癌基因的 激活或抑 癌基因的 失活
良性
恶性
肿瘤诊断
问诊 查体 生物标志物检查 影像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
常见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AFP):诊断肝细胞肝癌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好的肿瘤 标志物 癌胚抗原(CEA):主要用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如结直肠癌、胰 腺癌、胆管癌 血清铁蛋白(SF):血液系统和淋巴系统肿瘤 肿瘤抗原153(CA153):属乳腺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的变异体,是 检测乳腺癌较重要的抗原 肿瘤抗原125(CA125):恶性卵巢肿瘤、胰腺癌、子宫内膜癌、 乳腺癌等 糖类抗原199(CA199):胰腺癌、胆管癌、结肠癌、胃癌、肝癌 等消化道恶性肿瘤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 前列腺癌
肿瘤与炎症显像

一、18F–FDG显像原理
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具有高代谢特 点。尤其是糖酵解作用明显增强,肿瘤细胞 可积聚大量18F-FDG。
PET显像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 数量及肿瘤内放射性分布。
Glucose
-OH
18F-FDG
-18F
glucose
Oxygen
18F-FDG 的局限性
1.假阳性:活动性结核、急性炎症、炎性假瘤、 肉芽肿等增生活跃的病变;
2.假阴性:高分化肝细胞癌,部分肾脏透明细 胞癌,印戒细胞癌,粘液囊腺癌,肺泡癌, 少部分高分化腺癌及类癌等。
18F-FDG并非“十全十美” 解决办法:研发新的显像剂!
四、PET/CT在肿瘤中的应用
1. 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2.肿瘤的临床分期 3.疗效评价 4. 监测复发及转移 5. 肿瘤残余和治疗后纤维组织形成或坏死的鉴别 6. 寻找原发灶 7. 指导临床活检 8. 指导放疗计划 9.非肿瘤学应用
肿瘤与炎症显像
第一节 肿瘤显像概述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肿瘤也是一种慢性病。
早期诊断、疗效判断、预后评价 全身检查:PET/CT
肿瘤显像类型
(一)肿瘤阴性显像
利用显像剂能选择性聚集于体内特定脏器 和组织实质细胞,肿瘤组织细胞丧失或降低 了正常脏器组织细胞的功能,不能摄取或很 少摄取显像剂,显像图上肿瘤部位显示放射 性分布稀疏或缺损,也称“冷区”。
绝对定量: 半定量: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
SUV = (decay corrected dose/cc of tumor) (injected dose/patient weight (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常影像
肿块或全身其他部位(包括骨胳,女性乳腺以 外)放射性分布有高于邻近或对侧相应区域者。 骨骼放射性分布有灶性降低者
临床应用
甲状腺髓样癌
甲状腺肿块或伴颈淋巴结肿大者,如见相应区域有高度 局灶性放射性摄取,同时伴有血降钙素明显升高,脸色 潮红,大便次数增多可确认该诊断 放射性较高但局部红肿,肤温增高,诊断应慎重 放射性略高于周围本底,或伴有内部小灶性增强,在病 员未作任何治疗情况下,可除外MTC,考虑其他恶性肿 瘤如甲状腺未分化癌、淋巴瘤 放疗及手术后的MTC病灶摄取减退,首次诊断应结合血 降钙素 分化性甲状腺癌未见放射性摄取
临床应用
对于乳腺癌的灵敏度为 67 %~ 93 %,其特异性 为93% 201Tl对于腋下淋巴结转移灵敏度低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Kaposi’s 肉瘤:201Tl显像阳性,67Ga显像阴性 肺癌:>2cm肿块,灵敏度100%,特异性低 甲状腺癌灵敏度为35%~95%,其特异性为9497%
临床应用
对肺癌淋巴结转移特别是纵隔淋巴结进行定位 及评价其代谢活性,对正确划分肿瘤的分期有 参考价值。 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肿瘤也摄取99mTc -PPM,同样有较高的价值。
显像方法
静脉注射后 2h 患部(包括对侧正常部位)局部 静态显像,必要时断层采集;如有阳性摄取应 加做远处静态显像或全身前、后位扫描;如有 可疑,24h后局部复查。 在注射前无需任何准备,但在检查前应排尿
正常影像
主要经肾脏排泄,膀胱以外各时相中肾脏放射 性最高,腮腺、甲状腺、胃始终无放射性摄取, 四肢大关节附近放射性始终可辨。 头颈部:颅壳清晰,脑实质无放射性分布;可 有泪腺摄取,鼻咽部放射性最强部分病员颌下 腺区域及牙床骨有灶性增强,可能与慢性炎症 有关;颈双侧大血管影逐渐变淡
骨骼:可见脊柱、骨盆、长骨干骺和骨骺端有吸 收。儿童的肘、膝、髋关节等显示清楚。其他四 肢长骨呈对称、散在吸收
临床应用
肺癌
鳞状细胞癌>腺癌>未分化癌 对于鳞状细胞癌灵敏度为90% <1.5cm肿块难于发现
肝细胞癌
肝细胞性肝癌(86%~90%) 肝浓疡100%阳性
淋巴瘤
肿瘤阳离子灌注显像
201Tl
201Tl
肿瘤显像
亲癌机制不清楚,主要由存活的肿瘤组织摄取,少 量的也可以在有炎性细胞的结缔组织摄取坏死的肿瘤组 织几乎不摄取。并且细胞摄取201Tl 不受类固醇、化疗及 放疗的影响。 肿瘤摄取201Tl 是有多个原因的,和局部血流量、肿瘤活 力、钠钾ATP酶系统、不依赖能量的共转运系统、钙离 子通道系统、未成熟血管的渗漏 、增加胞膜的通透性等 相关。 放疗和化疗不会抑制201Tl 的摄取,但可以抑制67Ga的 摄取。
正常图象
头颈部:67Ga在颅骨呈对称性分布,可见到颅骨 的轮廓。鼻咽部摄取较多,泪腺、唾液腺呈对 称性浓聚 胸部:双肺呈散在对称性分布,胸骨柄显示清 楚。 67Ga 注射后 4~6h 心脏和大血管可显示 。 67Ga 可被乳腺摄取 ( 特别在妊娠或服用内分泌避 孕药后)
正常图象
腹部和盆腔:肝中67Ga摄取较多,脾亦有吸收。 在注射后12~24h,肾和膀胱有积蓄,但注射 24h后,如肾有浓聚,特别是一侧性的,应考虑 肾有病变。 因67Ga约10%经肠道排出故肠道内 放射性较多,尤以回盲部及结肠内较为明显。
异常影像
双肺出现四块状或不规则异常放射性浓集影, 其部位和X线或胸部CT所见一致。
临床应用
99mTc-PPM 肿瘤显像是一项诊断肺癌的有价效
方法 鳞状细胞癌、腺癌和未分化癌摄取 99mTc-PPM 皆较高。但小细胞型肺癌浓集较差。多数肺转 移瘤不显影
临床应用
评价疗效的指标: 99mTc-PPM 在肿瘤中的浓集 量反映肿瘤细胞的代谢活性,手术、放疗和化 疗有效时,肿瘤部位的 99mTc-PPM 浓集量减少 无 效 、 手 术 不 彻 底 或 复 发 时 肿 瘤 部 位 99mTcPPM放射性浓集量不变,甚至增高。
正常影像
胸部:心脏、主动脉弓及锁骨下血管影较强,以后逐渐 变淡为胸骨放射性替代,剂量大者 24h 肋骨可辨;年轻 人肋软骨结合部放射性摄取明显;女性双侧乳腺有片状 摄取,与月经周期无关。 腹部及盆腔:前位肝区放射性高于脾脏,胃底最低呈空 泡状,倒 Y 血管影逐渐变淡,可见双侧骼前上棘;后位 可辨脊柱及能骼关节。 四肢:大关节附近放射性最强,可辨大血管及长骨。
99mTc-MIBI肿瘤显像
99mTc-MIBI为亲脂分子,所带的正电荷与带负
电荷的线粒体内膜之间的电位差促使MIBI进入 细胞,其中90%进入线粒体。临床上,一些肿 瘤集聚MIBI的时间较短,是与一种肿瘤多药耐 药性有关、存在于细胞膜上的P糖蛋白 能将 MIBI主动清除处细胞
检查方法
甲状腺癌
Tc-MIBI 用于甲状腺癌转移灶的寻找
99mTc-P53
肿瘤显像
原理:与99mTc-MIBI相同
67Ga显像
原理
67Ga显像的原理至今仍未完全弄清。
Ga属元素周期表上第IIIA族元素,其生物特性在 许多方面类似3价铁离子。 67Ga在血液中至少有4种铁蛋白,即转铁蛋白、 铁蛋白、乳铁蛋白、含铁蛋白可与之结合,但 主要与转铁蛋白结合。 然后转铁蛋白复合物可 与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铁蛋白受体结合,而进 入肿瘤细胞。
放射性核素标记抗肿瘤药物显像
99mTc-PPM肿瘤显像
培谱利欧霉素( peplornycin , PPM )是博来 霉素的衍生物,国内称平阳霉素,具有较强的 抗肿瘤作用。研究证明, PPM 进入体内后,主 要定位于肿瘤细胞核,并与其 DNA 结合其作用 模式为抑制DNA的合成和切断DNA链。 99mTc标记的PPM的体内生物学行为和PPM一 致,因此,在体外用核医学影像设备可以定位 恶性肿瘤的部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99mTc-MIBI的摄取是线粒体能力的标志。
99mTc-MIBI摄取和线粒体的苹果酸脱氢酶相关。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反应解联剂CCCP(碳酰氰基 -对-氯苯腙)的增高可释放85%的 99mTc-MIBI. 在病人的化疗有反应,肿瘤细胞对 99mTc-MIBI 摄取减低,这是反映肿瘤细胞线粒体的氧化能 力损害
其他
头颈部原发性鳞状细胞癌及淋巴结转移性肿瘤灵敏度分 别可达83%、92%,特异性75%、100% 肺部周围型肿块若有放射性摄取,恶性可能大 骨转移性肿瘤可呈异常浓聚表现,但诊断应慎重 骨显像为放射性缺损的病灶若有放射性浓聚则可考虑为 恶性 肠道恶性肿瘤累及骨骼时,骨骼病灶放射性摄取可降低。
乳腺癌
Tc-Sestamibi (Tc-MIBI) 可用于乳腺肿块显像, 比201Tl更高的灵敏度。Tc-MIBI检查不手乳腺密 度影响,可以检测到4mm的肿块。对于乳腺恶 性肿瘤其灵敏度为71-96%,特异性是71-100% 大部分的假阴性发生在肿块的小于1-1.5cm或不 能触诊的肿块。 研究证实对于不能触诊的肿块其灵敏度为75.4%, 特异性为82% 假阳性可见于纤维腺瘤,乳头状瘤,上皮细胞 增生等
甲状腺髓样癌
如见下颈部淋巴结转移表现,应考虑上纵隔探 查、清扫 术后见局部或邻近部位、上纵隔仍有局灶性放 射性异常浓聚,可诊断为残留、复发或转移, 但如见于锁骨、胸、肋骨手术断端部位,应首 先考虑为创伤所致。 诊断灵敏度大于80%,特异性100%
软组织肿瘤
四肢或躯干软组织肿块高度摄取放射性者,一 般考虑恶性,但个别良性者如胶原纤维瘤及具 恶性倾向的良性肿瘤如隆突性纤维瘤也可高度 摄取,弥漫性略高于本底者不能除外炎症可能 性
显像方法
静脉注射99mTc-PPM 25~30mCi 10min早期显像;2~3h延迟显像 受检者一般无需特殊准备。 令受检者俯卧位,双手抱头,先摄前后位和后 前位,必要时加左前斜位、左侧位、右前斜位 和右侧位像。
正常影像
颈、肩和胸部轮廓影清晰,正常双肺显影但放 射性分布低于纵隔、心脏和大血管。右下方可 见肝脏浓影,双肾及膀恍内放射性分布甚高。
注意
放疗和化疗会抑制肿瘤细胞对67Ga的摄取 假阳性(结核、炎症、肉瘤样变、支气管炎、 治疗后胸腺反应性增生和肺弥漫性摄取 )
其他
黑色素瘤 软组织肉瘤 睾丸肿瘤
99mTc(V)-DMSA
肿瘤显像
原理
99mTc-(V)-DMSA是一个单核化合物,具 有由两个DMSA配体提供的4个疏基与一个锝酸 根共价结合的正方形四锥体结构,有3种几何异 构体。 它被肿瘤细胞浓聚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有人 认为99mTc-(V)-DMSA在血浆内可稳定存 在,它到达肿瘤细胞后发生水解反应,参与细 胞磷酸代谢
软组织肿瘤
恶性软组织肿瘤术后见局部、邻近或近端明显 异常浓聚,可诊断残留。复发或转移 手术疤痕部位可见轻度条索状放射性摄取,诊 断应慎重 腹部肿块高度摄取放射性可考虑腹膜后恶性软 组织肿瘤。血管肉瘤、成骨肉瘤等原发及转移 灶阳性率几乎100%
软组织肿瘤
已明确的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如见邻近或远处 软组织内有异常放射性浓聚,可考虑为软组织 内转移或侵润。 原发性软组织肉瘤灵敏度90%~100%,特异性 71%~78%, 四肢软组织肿块若放射性摄取未见增强,则恶 性可能性极小
疗效监测 残留肿块的定性 预后观察 复发
何杰金氏病和非何杰金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