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856d1af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1e.png)
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常见的清洁能源,逐渐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该能源。
理化性质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以下是液化石油气的一些理化性质:性质数值单位分子量44.1 g/mol沸点-42 ℃密度(液态)0.55 g/cm³密度(气态) 1.88(0℃,101.3kPa)g/L液气体积比270:1燃点-104 ℃可以看出,液化石油气的密度很小,是气态的近2倍。
由于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是液态,在加热或减压的情况下可以转化为气态。
另外,液化石油气的沸点很低,因此易于挥发。
危险特性虽然液化石油气是清洁能源,但由于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危险,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其危险特性。
以下是液化石油气的一些主要危险特性:爆炸液化石油气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爆炸,如在火源或静电的作用下。
液化石油气的燃烧值也很高,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防火,如不吸烟、不接打电话等。
中毒和窒息由于液化石油气在挥发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如果在密闭空间使用可能会导致窒息或中毒。
因此在使用液化石油气时,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不要在封闭空间使用。
爆炸波和火焰液化石油气在爆炸时会产生爆炸波和火焰。
这些危险因素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和物质损失。
因此在使用液化石油气时,要注意避免产生明火、保证燃气器的安全性等。
推荐使用在使用液化石油气时,建议使用有国家行业标准和安全认证的液化气罐和相关设备,保证设备和使用环境的安全性。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质,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其使用安全。
在使用液化石油气时,务必注意其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液化气站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液化气站安全技术交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83bc25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3.png)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液化气站的安全运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预防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对象液化气站全体员工三、交底内容1. 液化气理化特性及危险分析液化石油气(LPG)具有易燃易爆、气化性、受热膨胀性、滞留性、带电性、腐蚀性及窒息性等特点。
其主要成分包括丙烷、丁烷、异丁烷等,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
2. 安全操作规程(1)员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从事液化气站相关工作。
(2)进入液化气站必须佩戴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防护用品。
(3)禁止在液化气站内吸烟、使用明火,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4)操作设备前,必须确认设备处于正常状态,方可进行操作。
(5)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3. 防火防爆措施(1)储罐区应设置防火堤,防止液体泄漏扩散。
(2)储罐区设置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确保消防设施完好。
(3)液化气站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进行动火作业。
(4)液化气站内设置泄漏报警装置,确保及时发现泄漏。
4. 应急处理措施(1)发生泄漏时,立即关闭泄漏点附近的阀门,切断泄漏源。
(2)迅速启动泄漏报警装置,通知相关人员。
(3)采取隔离措施,防止泄漏扩散。
(4)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灭火、疏散等应急处置。
5. 安全检查与维护(1)定期对液化气站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检查消防设施、泄漏报警装置等,确保其完好。
(3)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四、交底要求1. 员工必须认真学习本安全技术交底,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2. 员工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液化气站安全运行。
3. 员工应积极参与安全检查与维护工作,共同维护液化气站安全。
4. 员工应主动报告安全隐患,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五、交底人(姓名)六、接受人(姓名)七、交底日期(年月日)。
液化石油气属液化气体类危险化学品
![液化石油气属液化气体类危险化学品](https://img.taocdn.com/s3/m/a76d063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68.png)
液化石油气属液化气体类危险化学品,其主要成分含有丙烷、丙烯、异丁烷、丁烯、异丁烯等低分子烃。
一、液化石油气的理化特性(一)气体性质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具有气体性质,相对密度大于1.52,比空气重,能沿着地面向四处扩散。
(二)膨胀性经过降温或加压即成为液态,相对密度为0.495-0.57,可储人钢瓶。
当泄露或释放时在常温下液态的液化石油气极易挥发,体积能迅速扩大250一350倍。
(三)热值大燃烧1千克液化石油气,约可发出4.98 x 10^7焦耳(11900千卡)的热量,其液态体积膨胀率约比水大10-16倍。
容器内的液化石油气体随着温度上升压力迅速增大。
(四)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易燃,爆炸极限为2.25%-9.65%。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引起回燃。
液化石油气瓶遇高热,内压增大,有破裂和爆炸的危险。
液化石油气在低浓度时对人体无毒,在高浓度下,因其稀释了空气中氧气而引起人的窒息。
一般液化石油气含有一定量的硫化物如硫化氢,故显出毒性。
此外,从丙烷起,碳数越多的烷烃,起麻醉作用越强,液化石油气中毐症状有头晕、头疼、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脉缓等;严重时出现麻醉状态及意识丧失,甚至可窒息死亡。
二、液化石油气泄漏的部位和状态(一)液化石油气泄漏部位及堵漏的方法(二)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危险性及特点1.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特点(1)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
液化石油气一般以喷射状泄漏,由液相变气相,体积迅速扩大,并随风漂移,形成大面积扩散区,需及时对危害范围内的大量人员进行疏散,并采取禁绝火源措施。
(2)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由于液化石油气爆炸下限低,泄漏后与空气混合,极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发生爆炸或燃烧,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3)处置难度大。
由于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的部位、裂口大小及容器内的压力等各不相同,采取堵漏、输转、引火点燃等措施时,技术要求特别高,处置难度大。
液化气安全使用常识
![液化气安全使用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70c469656529647d262852bb.png)
液化气安全使用常识一、液化石油气基本物化性能和危险性1、危险特性: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丙烷、丙烯、丁烷、丁烯2、理化特性:闪点:-74℃爆炸极限:2→10% 。
气态的液化石油气着火温度比较低,为360摄氏度—460摄氏度,液化石油气的浓度达到1.5%-9.5%时即可遇明火爆炸,液化气一旦出现泄露极易发生危险,故液化气为易燃、易爆和可燃气体。
3、危害性:易燃易爆、冻伤、有毒二、泄漏事故危害生理危害:液化石油气具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可能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
消防危害:混合性爆炸气体的点火能量极低,易发生爆炸,爆炸后引起室内可燃物品燃烧,建筑物本身受爆炸性破坏。
三、液化石油气正确使用方法:为了您能正确使用液化气,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现将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愿它对您和您的家庭有所帮助:1、连接减压阀与灶具进气口的耐油胶管两端要上紧,防止脱落。
胶管接好后应处于自然下垂状态,用户应经常检查耐油胶管是否老化,及时更换。
2、每次装卸减压阀前一定要把钢瓶角阀关紧,并检查减压阀连接杆头部的密封圈是否完好,如脱落或损坏应立即重新安装或更换。
(不能自行用胶皮代用)3、钢瓶应直立放置,远离热源。
不得把钢瓶放在桌子底下或柜子里,钢瓶上也不要堆放杂物,这样一旦发生事故,便于及时处理。
4、使用液化石油气时不要把角阀开得太大,一般开一至二圈即可,这样关闭时稍一转动就可关紧。
发现角阀阀芯漏气或其它故障,应立即与供气单位联系。
5、用户在使用液化气时,人最好不要离开,以便随时注意燃烧情况。
因为汤水沸溢出来,会浇灭火焰;使用小火时,火焰容易被风吹灭,导致液化气泄漏。
6、严禁把钢瓶卧放或倒放,这样容易造成瓶内杂质进入减压阀导致减压阀失灵,发生危险。
减压阀一旦失灵,应立即到专业维修部门调试、维修或更换,切不可自行拆卸,以免发生事故。
7、严禁用火或开水烫钢瓶,实际上就是直接对液化气加温。
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表
![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表](https://img.taocdn.com/s3/m/17d4269dc5da50e2534d7f00.png)
液化石油气理化特性表标识中文名:液化石油气;压凝汽油分子式:C3H8-C3H6-C4H10-C4h8(混合物)危规号:21053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理化性臭味。
熔点℃:英文名:Liquefied petroleum gas分子量:RTECS号:UN编号:1075CAS号:68476-85-7溶解性:在水上漂浮并沸腾,不溶于水。
可产生易燃的蒸气团。
饱和蒸汽压kPa:4053(16.8℃)相对密度(水=1):相对密度(空气=1):燃烧热kJ/mol:最小点火能mJ: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聚合危险:不聚合稳定性:不稳定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
质沸点℃: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燃烧性:易燃闪点℃:-74燃烧爆炸危险爆炸极限%:1.63~9.43自燃温度℃:450危险性分类:第2.1类易燃气体甲类危险特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毒性:属微毒类接触限值:中国MAC(mg/m)10003性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毒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响: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
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
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迅速吸。
就医。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
性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
液化石油气(CAS:68476-85-7)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液化石油气(CAS:68476-85-7)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https://img.taocdn.com/s3/m/b3686e4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b.png)
液化石油气(CAS:68476-85-7)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CAS:68476-85-7名称:压凝汽油液化石油气Compressedpetro1eumgas1iquefiedpetro1eumges有害物成分:丙烷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
可致皮肤冻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环埼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麻醉性。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危睑特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
表-液化石油产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液化石油产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654e3b63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52.png)
表-液化石油产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本文档旨在介绍液化石油产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液化石油产品是一类重要的能源资源,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性质和可能存在的危险特性,以便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液化石油产品及其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的信息。
1. 液化石油气(LPG)
- 理化性质:
- 分子式:C3H8、C4H10等
- 密度:较轻,比空气轻
- 熔点:-188.2°C
- 沸点:约-42°C(丙烷)
- 危险特性:
- 易燃,易爆
- 高压气体,内压力高
- 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
2. 液化天然气(LNG)
- 理化性质:
- 分子式:CH4
- 密度:较轻,比空气轻
- 熔点:-161.6°C
- 沸点:约-162°C
- 危险特性:
- 易燃
- 极低温,接触可能导致冷烫伤
- 高压气体,内压力高
3. 煤油
- 理化性质:
- 密度:较重,比水重
- 熔点:约-47°C
- 沸点:约175°C
- 危险特性:
- 易燃
- 挥发性高,蒸气可形成易燃混合物- 对环境有潜在危害
请注意,液化石油产品的性质和危险特性可能因品牌、成分或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
使用和处理液化石油产品时,请仔细阅读和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指南和法规要求,确保安全使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液化石油产品性质和危险特性请参考相关资料和权威机构的发布文件。
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表
![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表](https://img.taocdn.com/s3/m/cdaada880975f46527d3e1a1.png)
自燃温度℃:450
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
危险性分类:第类易燃气体甲类
危险特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
饱和蒸汽压kPa:4053(16.8℃)
熔点℃:
相对密度(水=1):
沸点℃:
相对密度(空气=1):
临界温度℃:
燃烧热kJ/mol:
临界压力MPa:
最小点火能mJ: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易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74
聚合危险:不聚合
爆炸极限%:~
急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毒性
毒性:属微毒类
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1000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可致皮肤冻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表
液化石油气理化特性表
标识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fbda88b03d8ce2f006623b8.png)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一、液化石油气的来源、组成1、液化石油气的来源液化石油气是在石油天然气开采和炼制过程中,作为副产品而取得到的以丙烷、丁烷为主要成分的碳氢化合物。
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只有在加压或降温的条件下,才变成液体,故称为液化石油气。
常温下,液化石油气中的乙烷、乙烯、丙烷、丁烯、丁烷等均为无色无嗅的气体,他们都比水轻,且不溶于水。
液化石油气中的刺鼻味是由在运输及储存过程中特意加入的硫醇和醚等成分产生的,便于液化石油气泄漏时使用者察觉判断。
液化石油气,英文Liquefied Petroleum Gas,缩写LPG。
2、液化石油气的组成主要成分:丙烷(C3H8) 、丁烷(C4H10)少量成分:甲烷、乙烷、丙稀、丁烯。
残液:液化石油气钢瓶里总有微量液体用不完,该部分液体称为残液,其主要成分为戊烷及戊烷以上碳氢化合物。
液化石油气国家标准规定残液含量不大于3%。
二.液化石油气的生产:主要从炼油厂在提炼石油的裂解过程中产生。
在石油炼厂及石油化工厂的常减压蒸馏、热裂化、催化裂化、铂重整及延迟焦化等加工过程中都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一般来讲,提炼 1 吨原油可产生3%-5% 的液化石油气;也可从天然气中回收液化石油气。
从油田出来的原油和湿气混合物经气液分离器分离,上部出来的天然气送到一个储气罐中,经过加压(16kg/cm2) 再分馏,用柴油喷淋吸收;天然气( 干气) 从塔顶送出,吸收了液化气的富油经过分馏塔,在16kg/cm2 压力下冷凝为液态,形成液化石油气。
LPG 的生产主要有 3 种方法。
1、从油、气田开采中生产在油田开采时,反携带有原油中的烃类气体或气田开采时,携带在天然气中的其他烃类,经初步分离及处理后,再集中送到气体分离工厂进行加工,最后分别获得丙烷、丁烷。
在一定压力下或冷冻到一定的温度将丙烷、丁烷分别进行液化,并分装在不同的储罐内。
生产商可分别出售丙烷、丁烷,也可按用户要求,把丙烷、丁烷按一定比例,调配成符合质量标准的LPG 再出售。
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https://img.taocdn.com/s3/m/e9c505517f1922791788e862.png)
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中文名:石油气[液化的];液化石油气危险货物编号:21053标识英文名:Liquefied petroleum ges UN 编号:1075分子式:/ 分子量:/ CAS 号:68476-5-7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
理化性质熔点相对密度( 水=1)相对密度( 空气=1)//(℃)沸点(℃)120~200 饱和蒸气压(kPa)1380/37.8℃溶解性// 侵入途径吸入。
毒毒性/。
性本品有麻醉作用。
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及健健康危害脉缓等症状,严重时有麻醉状态及意识丧失。
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康等。
危害急救方法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 -74 爆炸上限(v%)33引燃温度(℃)426~537爆炸下限(v%)5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氟、危险特性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液化石油气与皮肤接触会造成严重灼伤。
烧燃建规火险分级甲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爆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
炸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
仓温不宜危超过℃。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应与氧气、压缩空气、30 险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
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性施应采用防爆型;罐储运条件与泄漏处理储应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槽车运送时要灌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运输。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泄漏处理:切断火源。
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常用
![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常用](https://img.taocdn.com/s3/m/f2a9dbc4f111f18582d05a01.png)
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质资料,欢迎下载)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迅速、有序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伤害降到最低点,维护我单位的安全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北京市消防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编制此预案。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卸车台、贮罐区、充装气瓶发放及输送管道的安全生产事故,火灾隐患事故和应急保障。
1.4应急预案体系本预案体系是以液化石油气泄漏及火灾事故为应急的综合与专项相结合的应急预案体系。
1.5应急工作原则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单位自救与专业应急救援相结合。
2、危险性分析2.1单位概况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位于朝南乡朝北村甲1号;固定资产:200万元;占地面积:800m2;职工人数:15人;主要产品:液化石油气分装。
主要危险物品:液化石油气设备设施:100m3液化石油气储罐3个、20m3液化石油气储罐1个、压力管道300m、液化石油气储罐最高工作压力1.6MPa。
站内储罐区、灌装间、压缩机房安装有可燃气体报警器,报警传至传达室,灌装间、压缩机房等处均安装避雷装置,消防水池200m2,水深3 m。
最大储存量:130吨液化石油气,PV值512MPa﹒m3。
经辨识本站属重大危险源。
周边情况:东侧300m为华石小学有师生600人西侧、南侧为空地,500m以内为无人区。
北侧距马路100m左右,距加油站200左右。
2.2危险性分析2.2.1液化石油气特性(1)液化石油气组成:民用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有:丙烷、正丁烷及异丁烷,液化石油气为无色气体或黄柠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
(2)理化特性:液化石油气常压下为气态,具有气体的性质,经降温和加压处理后密度增大成为液态。
液化石油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液化石油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e844cae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3.png)
液化石油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液化石油气( LPG)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的燃料,液化石油气从储罐中泄漏出来很容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
若在短时间内大量泄漏,可以在现场很大范围内形成液化气蒸气云,遇明火、静电或处置不慎打出火星,就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随着液化石油气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用量的不断加大,近年来较大的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1.理化特性
液化石油气主要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烃类介质组
成,还含有少量H2S、CO、CO2等杂质,由石油加工过程产生的低碳分子烃类气体(裂解气)压缩而成。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
闪点:-74℃;沸点:-0.5~-42℃,引燃温度:426~537℃;爆炸极限(V/V):2.5%~9.65%;相对于空
气的密度:1.5~2.0.不溶于水。
禁配物:强氧化剂、卤素。
2.危险特性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1)燃爆性质。
极度易燃;受热、遇明火或火花可引起燃
烧;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蒸气扩散后遇火源着火回燃;包装受热后可发生爆炸,破裂的钢瓶具有飞射危险。
(2)健康危害。
如没有防护,直接大量吸入有麻醉作用。
可引起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不完全燃烧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直接接触液体或其射流可引起冻伤。
(3)环境风险。
对环境有风险,对大气可造成净化,残液
还可对泥土、水体造成净化。
3.公家安全。
液化石油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液化石油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https://img.taocdn.com/s3/m/acffb8b6767f5acfa0c7cde7.png)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化学品标识危险性标志易燃!液化石油气petroleum gases,liquefied—CAS号:68476-85-7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外观与性状:液化气体;熔点/凝固点(℃):-188;初沸点和沸程(℃):>35;爆炸上限/下限[%(v/v)]:上限8.5~9.5;下限1.5;蒸气压:2kPa;蒸气密度(空气=1):>1;溶解性(mg/L):不溶于水气体。
极端易燃,有爆炸危险。
高压,遇热有爆炸危险。
健康危害现场急救措施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由于本品的物理状态,在商业/工业场合中,认为本品不太可能进入体内。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
如果呼吸困难,给予吸氧。
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果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立即就医。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立即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消防灭火介质可用:使用适合火灾类型的合适的灭火剂。
禁用:无特别说明。
泄漏处理措施浓度(mg/m3)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MAC:未制定PC-TWA:1000 PC-STEL:1500 消防中心人民医院火警:119匪警:110急救:120。
表-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性质及危险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0dcee28f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a3.png)
表-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性质及危险特性
本文档旨在探讨液化石油气(LPG)的化学性质和危险特性。
以下是LPG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相关危险特性的列表:
LPG的危险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易燃性:LPG是易燃物质,遇到明火或高温可以燃烧。
因此,在使用和储存LPG时,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
2. 高压:LPG通常以高压液态形式储存和运输,因此,储罐和
气瓶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安全性能,以防止泄漏和爆炸。
3. 窒息危险:LPG可以排除氧气,形成窒息的环境。
因此,在
使用LPG时,要确保通风良好,以防止窒息事故的发生。
4. 毒性:LPG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长时间接触或过量吸入可
能引发健康问题。
因此,在使用LPG时,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
长期暴露。
以上是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性质及危险特性的简要介绍。
在使用
和处理LPG时,请务必遵循相关法规及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安
全性和可持续性。
(注:本文中提及的信息来源于可靠的资料,但请勿引用未经
确认的内容。
)。
液化石油气的性质
![液化石油气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c3631f2aaaea998fcc220ec2.png)
液化石油气的性质一、物理化学性质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 简称LPG )为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轻烃组成的混合物,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表2-1),一般前两者为主要组分。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低毒气体。
由炼厂气或天然气(包括油田伴生气)加压、降温、液化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气体。
当临界温度高达90℃以上,5~10个大气压下即能使之液化。
表2-1LPG 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项 目 甲烷 乙烷丙烷 正丁烷 异丁烷 分 子 式 CH4 C2H6 C3H8 n- C4H10 i- C4H10 相 对 分 子 量 16.0430.07 44.004 58.124 58.12 蒸 气 压/Mpa0℃ -----2.43 0.476 0.104 0.107 20℃ -----3.75 0.8104 0.203 0.299 气 体 密 度/(kg/m3) 0℃ 0.7168 1.3562 2.020 2.5985 2.6726 15.5℃ 0.677 1.269 1.860 2.452 2.452 沸点(0.1013Mpa)/℃ -161.5 -88.63 -42.07 -0.5 -11.73 汽化潜热(沸点及0.1013Mpa下 )/(kJ/kg) 569.4489.9 427.1 386.0 367.6 临 界 压 力/Mpa 4.64 4.88 4.25 3.8O 3.66 临 界 密 度/(kg/L) 0.162 0.203 0.236 0.227 0.233 临 界 温 度 -82.5 32.3 96.8 152.0 134.9 低热值(0,1013MPa,15.6℃)(kJ/kg)液 态 ----- ----- 46099 45358 45375 气 态 3420760753 88388 115561 115268 气态比热容(0,1013 Mpa,15.6℃)[(kJ/kg ·k)] 定 压 比热容2.21 1.72 1.63 1.66 1.62 定 容 比热容1.681.44 1.44 1.52 1.47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上 限5.3 3.2 2.37 1.86 1.80 下 限 14.012.59.508.418.44当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时,LPG遇明火即爆炸。
(完整版)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完整版)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0d30408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6.png)
(完整版)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理化性质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简称LPG)是一种在常温下以液体形式存在的混合气体。
LPG主要由丙烷和丁烷组成,其理化性质如下:- 沸点:LPG的沸点范围在-42℃至0℃之间。
这意味着在室温下,LPG能够蒸发并形成可燃气体。
- 密度:LPG的密度较空气低,约为空气的一半,这使得它能够在泄漏时迅速向上升起。
- 燃点:LPG具有较低的燃点,通常在大约-195℃。
这使得它在接触到明火或高温时能够快速燃烧。
- 可燃性:LPG是易燃的气体,与空气形成可燃的混合物。
其可燃范围在2%至10%之间,超过或低于这个范围都会导致燃烧不稳定。
危险特性尽管LPG在使用中有诸多便利之处,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以下是LPG的一些危险特性:1. 爆炸性:LPG是易燃易爆的物质,一旦泄漏并接触到明火或其他点火源,可能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窒息性:LPG在高浓度下会排挤空气,导致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足,使得人员在接触到高浓度LPG时可能缺乏氧气而窒息。
3. 中毒性:LPG的成分中含有有害物质,长期接触高浓度LPG 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如呼吸系统疾病和中毒反应等。
为了确保安全使用LPG,我们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安全存储:将LPG放置在通风良好、远离点火源和易燃物的地方。
避免将LPG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 适当管理:确保LPG的完整性,定期检查和维护LPG设备,避免损坏和泄漏。
- 正确使用:仔细阅读和遵守LPG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程。
确保使用LPG的设备和工具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通过了解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我们可以合理、安全地使用LPG,并避免事故的发生。
家庭民用液化石油气灾害事故处置“十步法”
![家庭民用液化石油气灾害事故处置“十步法”](https://img.taocdn.com/s3/m/8556639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1.png)
家庭民用液化石油气灾害事故处置“十步法”一、液化石油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液化石油气为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液态相对密度580kg∕m3,微溶于水;气态相对密度2.35kg∕m3。
相对密度为空气的156倍,易在低洼处沉积。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引起燃烧爆炸,爆炸极限2.25%~9.65%。
液化石油气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扩散迅速,当静电位达到300V时即放电,产生爆燃;迅速扩散过程中极具冻伤性;对人体有麻醉作用。
二、家庭民用液化石油气灾害事故处置“十步法”在居民住宅楼燃气泄漏爆炸救援中,必须坚持“先防爆、后排险,先控制火源、后制止泄漏”的处置原则,科学实施救援行动。
在发生泄漏事故时,要做到:“警戒、疏散、侦检、查源、断电、稀释、排险、关阀、转移、放空”;在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要做到:“警戒、疏散、断电、冷却、灭火、关阀、稀释、侦检、转移、放空”。
即警戒管控严格;疏散搜救及时;现场侦检细致;查源检测准确;断电消患周全;稀释防爆到位;排险措施精准;关阀断气果断;冷却控火科学;灭火战术合理;搬移转运安全;放空排险彻底。
三、“十步法”行动要求及注意事项(一)发生泄漏事故时1警戒管控严格到场后应采取三方面管控措施:一是启动化学灾害事故处置等辅助决策系统,对可燃气体泄漏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评估。
利用可燃气体检测器、燃气浓度探测仪(燃气集团专业器材)等设备,测定泄漏气体浓度和范围。
根据检测和评估结果,确定扩散范围,划定警戒范围,布置现场监控人员,精简一线作战人员,禁止无关人员和机动车辆进入泄漏扩散区;二是进入气体泄漏区现场人员必须加强个人防护,佩戴空气呼吸器、防化服。
在警戒区铺设水带时接口部位须用布条扎紧,以防水带在拖拉过程中与地面撞击摩擦产生火花;三是根据现场建筑结构,明确所有阵地避开建(构)筑物的泄压面,避免爆炸冲击。
2.搜救疏散及时应密切关注灾情的发展和救援行动的进程,及时检测掌握当日风向、风力、泄漏气体理化性质、泄漏量、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等重要数据,因时、因地调整救援部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化石油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液化石油气( LPG)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的燃料,液化石油气从储罐中泄漏出来很容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
若在短时间内大量泄漏,可以在现场很大范围内形成液化气蒸气云,遇明火、静电或处置不慎打出火星,就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随着液化石油气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用量的不断加大,近年来较大的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1.理化特性
液化石油气主要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烃类介质组成,还含有少量H2S、CO、CO2等杂质,由石油加工过程产生的低碳分子烃类气体(裂解气)压缩而成。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闪点:- 74℃;沸点:-0.5~-42℃,引燃温度:426~537℃;爆炸极限(V/V):2.5%~9.65%;相对于空气的密度:1.5~2.0。
不溶于水。
禁配物:强氧化剂、卤素。
2.危险特性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1)燃爆性质。
极度易燃;受热、遇明火或火花可引起燃烧;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蒸气扩散后遇火源着火回燃;包装容器受热后可发生爆炸,破裂的钢瓶具有飞射危险。
(2)健康危害。
如没有防护,直接大量吸入有麻醉作用,可引起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不完全燃烧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直接接触液体或其射流可引起冻伤。
(3)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残液还可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
3.公众安全
首先拨打产品标签上的应急电话报警;
蒸气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如污水沟、下水道等),所以,要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无关人员应立即撤离泄漏区至少100m;
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必要时应实施交通管制。
4.个体保护
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隔热服。
5.隔离
大量泄漏:考虑至少隔离800m(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800m的隔离区)。
火灾:火场内如有储罐、槽罐车,隔离1600m(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1600m的隔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