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公开课:八年级数学《中位数和众数(一)》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中位数和众数(1)》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中位数和众数(1)》公开课课件

一半人月工资高于该数值,另一半人月工资低于该 数值;中等水平的含义是中位数.
想一想
有6户家庭的年收入分别为(单元:万元):4,5, 5,6,7,50.你认为这6户家庭的年收入水平大概是多 少?
计算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值:5 + 6 = 5 . 5 2
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 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称处于中间位置的数为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称中间 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x3 + x4
50
= 5.50
x1 = 4.00
2
x2 = 5.00
40
x3 = 5.00
x4 = 6.00
30
x5 = 7.00
20
x6 = 50.00
x1 + x2 + x3 + x4 + x5 + x6
60
= 6.00
6
x3 + x4
50
= 5.50
x1 = 4.00
2
x2 = 5.00
40
x3 = 5.00
x4 = 6.00
30
x5 = 7.00
20
平均数
x6 = 9.00
10
中位数
10 平均数
中位数
60
40
20
众数
60
40
20
20
40
60
80
众数
20
40
10
图 201.01.2(1)
用哪些量描述这6户家庭年收入水平比较合理?原
因是什么?
想一想
有6户家庭的年收入分别为(单元:万元):4,5, 5,6,7,50.你认为这6户家庭的年收入水平大概是多 少?如果把数据50改成9,结果又会怎样?

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0.1.3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0.1.3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4.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2.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4.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使学生了解中位数和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培养学生运用列表、画图等方法展示数据,提高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利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求解方法,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4.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4.培养学生尊重数据、实事求是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大量数据,让学生感受到中位数和众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让学生在评价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4.3中位数和众数 课件1(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4.3中位数和众数 课件1(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认识中位数和众数
观察思考
已知在教室做游戏的一群人的年龄分别是: (单位:岁)7,8,7,8,8,8,8,8,43,45
你能猜出游戏的主体者是几年级的学生吗? 小明:他们的平均年龄 为15岁.所以应该是初中 生。 小红:他们的大部分年 龄都是8岁,所以应该是 小学生。
众数的概念: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 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mode)。
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38 40 41 42 42 42
中位数概念: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
数据(当有偶数个数据时,为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median)。
如上表中年龄的中位数是(41+42) ÷2=41.5(岁).
杨利伟叔叔考考你
学校篮球队6名队员进行定点投篮训练, 将6名队员在1分钟内投进篮框的球数记录如 下:8、7、9、6、9、12。则这组数据的中位 数是 8.5 。
(最高气温℃ ) 天数 25 3 24 1 26 2 23 1
则这组数据(最高气温)的众数是 (最高气温) 中位数是
25 ℃ 25 ℃
, 。
找中位数先排序: 23,24,25,25,25,26,26 25
招聘启事
本公司需要招聘技术员一人, 有 意者请来公司面试。 本山公司人事部
2008年10月10日
小范在公司工作 了一周后
平均工资确实 是每月1900元, 你看看公司的 工资报表.
下表是该公司月工资报表:
员工 总工
程师
工资 5000
工程 技术 师 员A 4000 1800
技术 员B 1700
技术 技术 技术 技术 技术 见习 员C 员D 员E 员F 员G 技术 员H 1500 1200 1200 1200 1000 400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中位数和众数》公开课精美(课件)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中位数和众数》公开课精美(课件)
这个中位数的意义:根据这个中位数,可以估计 其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个数大于或小于这个数的人数 各占一半.
知识点 2 众数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众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当众数出现 的次数越多,它就越能代表这组数据的整体状况.但 当各数据重复出现的次数大致相等时,众数往往就 没有什么特别意义了.
1.一组数据的众数一定在这组数据中. 2.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 3.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而 不是数据出现的次数. 4.一组数据也可能没有众数,因为没有哪个数 据出现的频数比哪个多.
随堂演练
1.学校团委组织八年级的共青团员参加植树活动,
七个团支部植树棵数分别为16、13、15、16、14、
148 154 158 165 175 180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处于中间的两个数 146,148,即
146 148 147 2
因此样本数据的中位数是147.
(2)由(1)知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为147,它的意义 是:这次马拉松比赛中,大约有一半选手的成绩快于 147min,有一半选手的成绩慢于147min. 这名选手的 成绩是142min,快于中位数147min,因此可以推测 他的成绩比一半以上选手的成绩好.
学习重、难点
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会 找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 做出决策.
推进新课
知识点 1 中位数
下表是某公司员工月收入的资料.
月收入/ 元
人数
45000 18000 10000 5500 5000 3400 3000 1000
1
1
1
3
6
1 11 1
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唯一的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20.1.2第1课时中位数和众数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20.1.2第1课时中位数和众数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1课时中位数和众数1.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重点)2.会在实际问题中求中位数和众数,并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难点)一、情境导入运动会男子50m步枪三姿射击决赛.甲、乙两位运动员10次射击的成绩如下表(单位:环):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第9次射击后,甲以5环的优势遥遥领先于乙.但由于第10次射击,意外地未能击中靶子,最终乙以总分第一获得该项目的第一名.你认为用10次射击的平均数表示甲射击成绩的实际水平合适吗?如果你认为不合适.那么应该怎样评价甲射击的实际水平?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除了用平均数反映以外,还可以用中位数、众数反映.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中位数【类型一】直接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我市某一周的最高气温(单位:℃)分别为25,27,27,26,28,28,28.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28 B.27 C.26 D.25解析:首先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5、26、27、27、28、28、28,则中位数是27.故选B.方法总结: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类型二】根据统计表求中位数某班组织了一次读书活动,统计了10名同学在一周内的读书时间,他们一周内的读书时间累计如下表,则这10名同学一周内累计的读书时间的中位数是( )A.8 B .7 C .9 D .10 解析:∵共有10名同学,∴第5名和第6名同学的读书时间的平均数为中位数,则中位数为8+102=9.故选C.方法总结: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类型三】 在两种不同的统计图中求中位数某单位若干名职工参加普法知识竞赛,将成绩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这些职工成绩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A .94,96B .96,96C .94,96.4D .96,96.4解析:总人数为6÷10%=60(人),则94分的有60×20%=12(人),98分的有60-6-12-15-9=18(人),第30与31个数据都是96分,这些职工成绩的中位数是(96+96)÷2=96;这些职工成绩的平均数是(92×6+94×12+96×15+98×18+100×9)÷60=(552+1128+1440+1764+900)÷60=5784÷60=96.4.故选D.方法总结:解题的关键是从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求出各个小组的人数.然后求中位数和平均数.探究点二:众数【类型一】 直接求一组数据的众数为参加阳光体育运动,有9位同学去购买运动鞋,他们的鞋号(单位:码)由小到大是20,21,21,22,22,22,22,23,23.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是( )A .21和22B .21和23C .22和22D .22和23解析: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0,21,21,22,22,22,22,23,23,所以中位数是22;数据22出现了4次,出现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22.故选C.方法总结: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类型二】 在条形统计图中求众数某校男子足球队的年龄分布如右图所示,则这些队员年龄的众数是( )A .12B .13C .14D .15解析:观察条形统计图知年龄为14岁的人最多,有8人,故众数为14.故选C.方法总结: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的方法:找出频数最多的那个数据.若几个数据频数都是最多且相同,此时众数就是这多个数据.【类型三】 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综合考查一组数据3,x ,4,5,8的平均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A .4,5B .5,5C .5,6D .5,8解析:∵3,x ,4,5,8的平均数为5,∴(3+x +4+5+8)÷5=5,解得x =5.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3,4,5,5,8,∴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5.∵5出现的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是5.故选B.方法总结: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求法.探究点三: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选择某公司33名职工的月工资(单位:元)如下:(1)求该公司职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精确到个位);(2)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8000元提升到20000元,董事长的工资从8500元提升到30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各是多少(精确到个位)?(3)你认为哪个统计量更能反映这个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请说明理由.解析:(1)(2)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计算;(3)由于副董事长、董事长的工资偏高,使月平均工资偏大,也就是说用平均数反映这个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有很大的误差.应用公司职工月工资的中位数或众数反映这个公司的工资水平.解:(1)公司职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为133×(8500+8000+6500×2+6000+5500×5+5000×3+4500×20)≈5091;把33个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可得中位数为4500,众数为4500;(2)新的平均数为133×(30000+20000+6500×2+6000+5500×5+5000×3+4500×20)≈6106;把33个新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可得中位数仍为4500,众数仍为4500;(3)由于副董事长、董事长的工资偏高,使月平均工资与绝大多数职工的月工资差距很大,也就是说用平均数反映这个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有很大的误差.显然用公司职工月工资的中位数或众数更能反映这个公司的工资水平.方法总结:此题主要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有局限性,因此要对统计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恰当的运用.三、板书设计1.中位数2.众数3.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应用通过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建构出中位数及众数的概念,这样做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这两个统计量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但是描述的角度并不同,这样可以比较全面、正确地理解所学知识.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各种回答给予肯定,各人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得到不同的结论.然后通过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完善,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研究数据的必要性.。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0.1.2中位数和众数(第2课时)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0.1.2中位数和众数(第2课时)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八年级下册20.1.2中位数和众数(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在信息社会“数字”世界里,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大量纷繁复杂的数据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而统计正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人们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及建议。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三个统计特征量,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

本节内容是进一步巩固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计算,并探究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特点,以及他们的联系,还有各自的适用范围。

本节课的内容对综合地合理分析数据有着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众数和中位数的含义,会熟练计算众数和中位数。

(2)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自的特点以及他们的联系,还有各自的适用范围,能够在解决问题时合理选用。

目标分析:教育家蒂斯多费曾经说过,如果使学生简单的接受和被动的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

所以本节课关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发展,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和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数学化处理,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计算、分析、比较等数学探究活动,体会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三者的差别,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自的适用范围,并能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选择恰当的数据进行分析。

此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

3、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自得特点、三者之间的联系,以及他们适用范围,并能够在解决问题时合理选用。

难点:体会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三者的差别,并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自己的评判。

突破方法:小组合作交流,师点拨讲解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导学案三、教学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中位数和众
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说课稿优质课教案《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保亭思源实验学校黄程献(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和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2、结合具体问题解释中位数和众数的实际意义,并能分清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者的区别,根据实际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情境经历探索中位数、众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培养统计能力。

教学重点:会求中位数和众数,能结合实际情景理解其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分析数据信息并作出决策。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看课件)招聘启事因本广告公司扩大规模,现需招员工若干名,我公司员工人均月收入为2000元,有意者欢迎加盟!XX广告公司人事部xxxx年7月20日。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中位数与众数》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中位数与众数》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如果所有数据出现的次数都一样,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是多少呢 ?
如果所有数据出现的次数都一样,那么这组数据没有众数.
没有众数
议一议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用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都可以用来反映数据的一般水平;都可用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不同点:平均数:计算平均数时,所有数据都参加运算,它能充分地利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用,但它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人数
1
2
2
2
3
8
2
收入/元
4700
1900
1500
2200
1500
1400
1200
(3)某天,一个员工辞职了,若其他员工的收入不变,平均工资下降了,你认为辞职的可能是哪个岗位上的员工呢?
(3)辞职的人可能是经理、领班、厨师理由:此人辞职后,其他员工的月收入不变,但平均收入下降了,说明此人的工资高于平均工资1700元,因此辞职的人可能是经理、领班、厨师.
这10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3,4,4,5,5,6,6,6,54,57,中位数是:(5+6)÷2=5.5(岁),6出现了3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6岁;
用中位数或者众数可以较好地描述该人群年龄的集中趋势.
相同点:它们都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不同点:平均数:计算平均数时,所有数据都参加运算,它能充分地利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用,但它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总数÷人数=平均数
(2)你认为用以上三个数据中的哪一个可以较好地反映该饭店员工收入水平的集中趋势?说说你的理由.
(2)用中位数或众数来描述更为恰当. 理由:平均数受极端值4700元的影响,只有5个人的工资达到了1700元,不恰当.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中位数和众数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中位数和众数课件

职员D:我9个员工中有3个人的工资为1800元,出现的次数最多. 我们称它为众数.
问题总结
1.什么叫中位数?
n个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 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什么叫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议一议
(1)你认为用哪个数据描述该公司员工收入的集中趋势更合适? 众数 (2)为什么该公司员工的收入平均数比中位数高的多?
知识回顾
上一节课,我们进一步掌握了加权平均数的意义,体会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 均数的联系与区分.
1.若x1, x2 , xn的权分别是 m1, m2 mn 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x
x1m1 x2m2 xnmn m1 m2 mn
练一练1.
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将从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三方面为选手打分,
明明说谎了吗?
课堂练习
3.选择题(选项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①为了反应八(1)班同学的平均年龄,应关注学生年龄的__A___。 ②为了资金的迅速周转和减少商品库存积压某手机销售商在进货时要关注各品 牌手机销量的___C___。 ③为了考察某同学在一次测验中数学成绩是占上等还是占下等水平,应关注这 次数学成绩的___B__。
考题专练
4.在一次男子马拉松长跑比赛中,抽得12名选手所用的时间(单位:min)如下: 136 140 129 180 124 154 146 145 158 175 165 148 样本数据(12名选手的成绩)的中位数是多少?
解:(1)先将样本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_1_2_4____1_2_9____1_3_6____1_4_0____1_4_5____1_4_6_ _1_4_8____1_5_4____1_5_8____1_6_5____1_7_5____1_8_0_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_处__于__中__间__的__两__个__数__1_4_6_,_1_4_8__的平均数,

八年级数学下册20.1.2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20.1.2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

2、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

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

3、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1、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2、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3、难点的突破方法:首先应交待清楚中位数和众数意义和作用: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

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重复出现次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中位数的计算很少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教学过程中注重双基,一定要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求法,求中位数的步骤:⑴将数据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排列,⑵数清数据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则取中间的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则取中间位置两数的平均值作为中位数。

求众数的方法:找出频数最多的那个数据,若几个数据频数都是最多且相同,此时众数就是这多个数据。

在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实际问题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课堂上教师应多举实例,使同学在分析不同实例中有所体会。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1、教材P143的例4的意图(1)、这个问题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样本,主要是反映了统计学中常用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数据较多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考察总体中的一个样本,然后由样本的研究结论去估计总体的情况。

(2)、这个例题另一个意图是交待了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的求法和解题步骤。

(因为在前面有介绍中位数求法,这里不再重述)(3)、问题2显然反映学习中位数的意义:它可以估计一个数据占总体的相对位置,说明中位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数据代表。

(4)、这个例题再一次体现了统计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应鼓励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位数和众数》公开课教案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位数和众数》公开课教案

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过程与方法】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情感态度】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教学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课前准备无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除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也常用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那么处于正中间位置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那么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中位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例如在一组不相等的数据中,小于和大于它们的中位数的数据各占一半.说一说下面两组数据的中位数分别是多少?你能说说这两个中位数的意义吗?〔1〕5,6,2,3,2;〔2〕5,6,2,4,3,5.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在一次男子马拉松比赛中,抽得12名选手的成绩〔单位:分〕如下:136 140 129 180 124 154146 145 158 175 165 148〔1〕这12名选手成绩的中位数是多少?〔2〕一名选手的成绩为142分,他的成绩如何?【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依定义进行探讨.显然〔1〕是〔2〕的铺垫,只要找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就可以知道142分的成绩如何.在学生独立探索过程中,教师巡视,关注学生将数据按顺序排列的情况,关注学生是否能准确书写解答过程.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如果一组数据中两个数据的频数一样,都是最大,那么这两个数据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当一组数据中有较多的重复数据时,众数往往是人们所关心的一个量.说一说 下面这组数据的众数是多少?解释它的意义.5,2,6,7,6,3,3,4,3,7,6【教学说明】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众数意义的理解.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17练习118练习1、2【教学说明】针对上述练习,加深学生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理解.【答案】1.解:中位数是662+=6〔个〕,表示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大于或小于6个的人数各占一半.2.解:应多进M 号的运动服,少进XXL 号的运动服.3.解:平均数:1321461581631721815268321⨯+⨯+⨯+⨯+⨯++++++=(岁).众数是15岁,中位数是15152+=15〔岁〕,含义略.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是怎样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及各自特征的?与同伴交流.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从教材“〞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教学反思探求中位数和众数的方法是一项技能,是教学重点但不是教学难点.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直观感知,体验在数据的个数是奇数时求中位数的方法,然后在练习中安排偶数个,学生碰到问题,教师不急于解答,而是由觉得能解决的学生来解答.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学得开放,学得明白,教师教得轻松,又省时又高效.第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的意义,能正确判定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了解几何图形构成的根本元素是点、线、面、体及其关系,能正确判定由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的简单的几何图形。

中位数与众数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教案

中位数与众数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教案

6.2 中位数与众数1.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意义;(重点)2.能结合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对数据作出初步判断.(难点)一、情境导入小明和小亮是同桌,同时也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进入初中以来的5次数学测试成绩如下:小明:88、68、88、92、94 小亮:72、85、87、93、93小明和小亮都认为自己的成绩比对方好,如果你是小明或者小亮,你能说出自己成绩好的理由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中位数和众数【类型一】 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某中学书法兴趣小组12名成员的年龄情况如下:年龄(岁) 12 13 14 15 16 人数(人)14322则这个小组成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15,16 B .13,14 C .13,15 D .14,14解析:∵12岁有1人,13岁有4人,14岁有3人,15岁有2人,16岁有2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13,∴队员年龄的众数为13岁;∵一共有12名队员,∴其中位数应是第6和第7名同学的年龄的平均数,∴中位数为(14+14)÷2=14,故选B.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众数及中位数的概念,在确定中位数的时候应该先排序,确定众数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类型二】 中位数或众数与平均数的综合一组数据1,2,4,5,8,x 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那么x 的值是________. 解析:这组数据的众数只可能为1、2、4、5、8中的数,∴当众数为1时,平均数=(1+2+4+5+8+1)÷6=3.5≠1;当众数为2时,平均数=(1+2+4+5+8+2)÷6=323≠2;当众数为4时,平均数=(1+2+4+5+8+4)÷6=4;当众数为5时,平均数=(1+2+4+5+8+5)÷6=416≠5;当众数为8时,平均数=(1+2+4+5+8+8)÷6=423≠8.故x 的值为4.故填4.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众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这组数据的众数.探究点二:选择合适的数据代表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情况统计如下表:员工人数 2 4 8 20 8 4 月工资(元)50004000200015001000700(1)分别计算该公司员工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你认为用(1)中计算出的哪个数据来代表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水平更为适合?请简要说明理由.解析:本题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平均数,统计表中统计了46名员工的工资数据,中位数是第23、24个数据的平均数,众数是1500元;对于第(2)问的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解:(1)x =(5000×2+4000×4+2000×8+1500×20+1000×8+700×4)÷(2+4+8+20+8+4)=1800(元).中位数为1500元,众数为1500元.(2)极端值5000元、4000元对数据的平均水平影响较大,因此选择中位数代表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水平更合适.方法总结:深刻理解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概念与区别,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代表.三、板书设计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众数:描述一组数据中数据出现的频率选择合适的数据代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区分刻画“平均水平”的三个数据代表,让学生获得一定的评判能力,进一步提升其数学应用能力.将知识的学习放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通过数据分析与处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4.4 一次函数的应用 第1课时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1.会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重点) 2.会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重点)一、情境导入某农场租用播种机播种小麦,在甲播种机播种2天后,又调来乙播种机参与播种,直至完成800亩的播种任务,播种亩数与天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你能通过图象提供的信息求出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吗?你知道乙播种机参与播种的天数是多少呢?学习了本节的内容,你就知道了.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求正比例函数y =(m -4)m 2-15的表达式.解析:本题是利用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来确定表达式的,即自变量的指数为1,系数不为0,这种类型简称为定义式.解:由正比例函数的定义知m 2-15=1且m -4≠0,∴m =-4,∴y =-8x.方法总结:利用正比例函数的定义确定表达式:自变量的指数为1,系数不为0. 探究点二: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类型一】 根据给定的点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0,5)、(2,-5)两点,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解析:先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kx +b ,因为它的图象经过(0,5)、(2,-5)两点,所以当x =0时,y =5;当x =2时,y =-5.由此可以得到两个关于k 、b 的方程,通过解方程即可求出待定系数k 和b 的值,再代回原设即可.解: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kx +b ,根据题意得,∴⎩⎪⎨⎪⎧5=b ,-5=2k +b.解得⎩⎪⎨⎪⎧k =-5,b =5.∴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5x +5. 方法总结:“两点式”是求一次函数表达式的基本题型.二次函数y =kx +b 中有两个待定系数k 、b ,因而需要知道两个点的坐标才能确定函数的关系式.【类型二】 根据图象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它们的交点为A(4,3),B 为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且OA =2OB.求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解析:根据A(4,3)可以求出正比例函数表达式,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出OA 的长,从而可以求出点B 的坐标,根据A 、B 两点的坐标可以求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解:设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1=k 1x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2=k 2x +b.∵点A(4,3)是它们的交点,∴代入上述表达式中,得3=4k 1,3=4k 2+b.∴k 1=34,即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34x.∵OA =32+42=5,且OA =2OB ,∴OB =52.∵点B 在y 轴的负半轴上,∴B 点的坐标为(0,-52).又∵点B 在一次函数y 2=k 2x +b 的图象上,∴-52=b ,代入3=4k 2+b 中,得k 2=118.∴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2=118x -52.方法总结:根据图象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的方法:从图象上选取两个已知点的坐标,然后运用待定系数法将两点的横、纵坐标代入所设表达式中求出待定系数,从而求出函数的表达式.【类型三】 根据实际问题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某商店售货时,在进价的基础上加一定利润,其数量x 与售价y 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列出售价y(元)与数量x(千克)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数量是2.5数量x/千克售价y/元 1 8+0.4 2 16+0.8 3 24+1.2 4 32+1.6 5 40+2.0 ……解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售价由8+0.4依次向下扩大到2倍、3倍、…… 解:由表中信息,得y =(8+0.4)x =8.4x ,即售价y 与数量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8.4x.当x =2.5时,y =8.4×2.5=21.所以数量是2.5千克时的售价是21元.方法总结:解此类题要根据所给的条件建立数学模型,得出变化关系,并求出函数的表达式,根据函数的表达式作答.三、板书设计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正比例函数y =kx (k≠0)一次函数y =kx +b (k≠0)经历对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探求过程,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进一步使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经历从不同信息中获取一次函数表达式的过程,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思维.。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6.2中位数与众数公开课课件省市一等奖完整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6.2中位数与众数公开课课件省市一等奖完整版

练一练
1、在一次数学竞赛中,5名学生的成绩从低到高排 列依次是 55 57 61 62 98那么,他们 的中位数是多少?
2、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 15 17 14 10 15 19 17 16 14 12
求这一天10名工人生产的零件的中位数
试一试
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 跳高的17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部门 A B C D E F G 人数 1 1 2 4 2 2 3 利润 20 5 2.5 2.1 1.5 1.5 1.2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填空:
(1)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 )
万元,中位数是( )万元,众数是(
)万元。
(2)你认为应该使用平均数还是中位数来描述该公司每人所 创年利润的一般水平?
6.2 众数与中位数
1.认识中位数的定义,会判断一组数据的数、中位数解决决策问题.
知识回顾
1. 平均数的定义 2.加权平均数的定义
情景导入
想一想
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女鞋30双,其 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2.某校初三4个班级参加植树活动,已知在同 一天4个班级植树的棵数分别为50,50,40, x,如果这组数据的众数和平均数正好相等,那 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是多少?
3.某地举办体操比赛,由7位评委现场给运动 员打分,已知7位评委给某运动员的评分如下:
评委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评分 9.2 9.8 9.6 9.5 9.5 9.4 9.3
辉煌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如下:
员工
经理
副经 理
职员A职员B
职员C职员D职员E职员F
杂工
月工资/元 6000 4000 1700 1300 1200 1100 1100 1100 5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薪 (元)
14000
7000
4000
3800 3900 3700
2300
28003500源自求:该公司员工月收入的中位数是多少元?这个问
题中,中位数的含义是什么?
解:将9名员工的月收入数据由小到大排列:
2300,2800,3500,3700,3800,3900,4000,7000,114400000000 得到的中位数为3800.
众数
测他的成绩比一半以上选手的成绩好。
一、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而不是相应的次数.一组 数据中的众数不是唯一的,可能有一个、几个,也 可能一个也没有。
二、众数的特点:体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练习:求下列各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①56232
②取中间:
奇数时,中间位置的数, 偶数时,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二、中位数的特点:体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不易受极端值的
影响,计算量很少。
三、中位数的意义:位于在一组数据的中间位置,大约一半的数
据大于中位数,大约一半的数据小于中位数。可以衡量一个数在总体中偏
大还是偏小。
员工 经理 副经理 职员A 职员B 职员C 职员D 职员E 职员F 职员G
中位数的含义是:除去月收入3800元的员工,一半员 工收入高于3800元,另一半员工收入低于3800元.
练习
中位数 ①排序; ②取中间
1、数据 16,9,12,28,20 ,平均数是___1_7,
中位数是__1_6_
①排序:9,12 ,16 , 20 , 28 ②取中间16
2、数据 3,88,2,5 ,3,8,平均数约___1_8, 中位数是__4__
3.某男子足球队的年龄分布如图,请求出这些年龄的平均数、众数、中位
数10. 人数
8 6 4
解:平均数 x 13 2 14 6 158 16 3 17 2 18 15
众数 15 .
22
将数据罗列:13,13,14,14,14,14,14,
2
14,15,15,15, 15,15,15, 15,15,16,
这个公司员 工月收入到 底怎样?




这么高收入,于是第二天阿冲去上 班了。
阿冲在公司工作了一周后,知道同事的工资如下:
员工 经理 副经理 职员A 职员B 职员C 职员D 职员E 职员F 职员G
月薪 (元)
14000
7000
4000
3800 3900 3700
2300
2800
3500
极端值 (7000+4000+……+2800+3500)÷8=3875(元)
问题:求该公司的月平均工资是多少?
解:(14000+7000+……+2800+3500)÷9=5000(元)
? 不能体现集中 趋势
平均工资确实是每 月5000元,你看看 公司的工资报表.
你骗了我,我已经问过公 司的职员了,没有一个人 的工资是超过5000元的
经理
阿冲
中位数
一、找中位数的步骤:
① 排序: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
各种尺码鞋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为这家 鞋店提供进货建议吗?
尺码/cm 22 22.5 23 23.5 24 24.5 25
销售量/双 1 2 5 11 7
3
1
分析:鞋店比较关心哪种尺码的鞋销售量最大,也
就是关心卖出鞋的尺码组成的一组数据的众数。
分析表中的数据,
解: 在鞋的尺码组成的数据中,23.5是这 你还能为鞋店进货
35
①排序:2,3,3,5,8,88 ②取中间 2 =4
例1 在一次男子马拉松长跑比赛中,抽得12名选手所用的时间(单位: 分钟)如下:136 140 129 180 124 154 145 146 158 175 165 148
(1)样本数据(12名选手的成绩)的中位数是多少?
(2)一名选手的成绩是142 分钟,他的成绩如何?
解:(1)排序:2 2 3 5 6 中位数:3,众数:2
② 2 3 4 4 4 4 5 (2)中位数:4, 众数:4
③5 6 2 4 3 5 ④ 3 7 7 8 8 40
(3)排序:2 3 4 5 5 6 中位数:4.5,众数:5
(4)中位数:7.5,众数:7和8
例2 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女鞋30双,
解:(1)排序:124、129、136、140、145、146
148、154、158、165、176、180 中位数: 12(146+148)=147
思考:除了平均 数、中位数外,你 还有其他方法评价
因此样本数据的中位数是147 (2)根据中位数是147分钟,在这次马拉松比
一组数据的集中趋 势?
赛中,大约有一半选手的成绩快于147分钟, 有一半选手的成绩慢于147分钟。这名选手的 成绩是142分钟,快于中位数147分钟,可以推
组数据的众数,即23.5cm的鞋销售量最大。 提出哪些建议?
因此可以建议鞋店多进23.5尺码的鞋。
课堂小结
如何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应注意什么? 1.求中位数要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排序时, 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都可以,中位数就是位置处于最 中间的一个数(或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
2.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一组数 据中的原数据,而不是相应的次数.众数有可能不 唯一.
20.1.2 中位数和众数(1)
八年级 下册
学习目标: 1.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
数和众数; 2.会用中位数和众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3.体会平均数的特点和局限性. 学习重点: 体会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
案例:招聘现场
我这里报酬不错, 月 平均工资5000元,你 来这里好好干!
课堂小测 排序:15,25,35,45,45,75,75
1.已知一组数据45,15,75,25,75,45,35,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是____4,5众数是_____4__5_和__7__5。
2.一位同学的七次测验成绩分别是:83, 75, 88, 69, 84, 88,则这组数据的
中位数是___8__3_.5,众数是____8。8 排序:69,75,83,84,88,88
0 13 14 15 16 17 18 年龄 16,16,17,17,18. 得出中位数15 。
课后作业
作业:课本第117页练习;第118页练习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