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课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6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6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692de20e9e31433238689350.png)
但要知道,所有这些都是在经济急剧下滑、金融动荡和社 会瘫痪(tānhuàn)的背景下发生的。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国情咨文”谈苏联解体 据材料概括普京是如何认识苏联解体的?
第七页,共19页。
【参考答案】普京认为:苏联解体,对国家、对人 民而言,都是一场灾难。普京还认为:苏联的解体是因 为经济急剧( jíjù)下滑、金融动荡和社会瘫痪。
苏联的“冷战”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第十二页,共19页。
【解析】考查学生(xué sheng)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任 何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因此法国、 葡萄牙、西班牙做为旧的殖民国家不愿放弃即得的殖民利 益,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但在世界非殖民化趋势下的 不得不投了弃权票,因此①②正确,③不正确。同苏联 “冷战”的国家主要是美国,④也不正确。排除含有③、 ④的选项。答案B。
第十九页,共19页。
A.①②
Hale Waihona Puke B.①③C.②④D.③④
第十四页,共19页。
【解析】关键信息:“1962年”、“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 对其施压”。从时间上看,世界正处于两极格局时与布雷顿 森林体系中。“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从政治角度 上分析,说明美国的受到挑战,而从经济角度上分析,布雷 顿森林体系是美元(měiyuán)与黄金挂钩,其他成员国货币 与美元(měiyuán)挂钩,保持固定的汇率,所以说明布雷顿 森林体系面临挑战,B项正确;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 法国是发达国家,②项排除;马歇尔计划是对西欧的经济援 助计划,④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答案B。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课件新人教版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405a58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0.png)
第15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历史
知识点一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②西欧国家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联系日益密切。
(2)过程 ①1951 年,法、意等六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 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③1967 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__欧__洲__共__同__体__。 (3)影响 ①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增强。 ②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__极__化__方向发展。
[历史认知] 唯物史观——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1)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 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 关系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3)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 世界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 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机遇,又 提出了挑战。
主题一 力量重组——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欧洲走向联合
[史料实证] 史料一 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 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①。经过 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意识到,如此下去, 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②
史料二 1951 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1958 年,上述国家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 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1965 年六国签订《布 鲁 塞 尔 条 约 》, 决 定 将 上 述 三 个 共 同 体 的 机 构 合 并 , 统 称 欧 洲 共 同 体 ③……1992 年,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 12 国签署《欧洲联盟条约》, 1993 年欧盟成立;1999 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2004 年,欧盟 成员国达到 25 个。④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第15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第15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https://img.taocdn.com/s3/m/4aa3d2c584254b35eefd34c4.png)
考点史证
-10-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史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欧洲的一体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 机。从当时欧洲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其自身的客观需要,还是外部 的强大压力都要求欧洲走上联合之路。在这特殊机缘里,欧洲的历 史文化积淀与精英人物的努力紧密结合,最终促使欧洲一体化在战 后迅速起步并不断发展。“几百年来把欧洲组织起来的愿望在第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终于实现了”。 ——雷钰《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文化渊源》
考点史证
-1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史料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极格局解体,冷战结束,国 际关系开始了深刻调整,从而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 参与国际及地区事务的机会,极少数大国说了算的局面越来越难以 维持,超级大国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受到多种制约,世界多极化成 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考点史证
-13-
考点一
考点二
论从史出: 1.根据史料一,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原 因。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遭到重创,经济重建需要各国加强 合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美冷战,欧洲遭到威胁和控制。 2.根据史料二,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影响。 影响: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使欧洲逐渐摆脱了美国的控制;有 利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3.史料三体现了战后日本经济怎样的发展态势?在经济发展的过 程中,日本政府起到了哪些具体作用? 态势:日本经济得到政府的大力推动,迅速发展。 作用:制定发展计划方针;引导发展重点与发展方向;鼓励与外国 技术合作。
考点史证
-11-
考点一
考点二
史料二 1950年至1964年间,联邦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的国民总 产值增长率分别为7.1%、5.6%和4.9%,而美国的国民总产值增长 率只有3.5%。西欧经济力量不断增长的另一迹象是:1948年至1962 年间,美国在自由世界的黄金中所占的份额已从71%下降到40%,而 西欧所占的份额则从15%上升到44%。 ——摘编自《世界通史速读》
一轮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课件
![一轮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e8f87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15.png)
材料三:法德两个国家化解宿仇、实现和解是西欧联合的关键。1950年, 法国外交部长舒曼发表了一项声明,提议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矿和钢铁生 产置于一个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法德实现煤钢的共同生产,不仅促进了法 德关系的改善,还为西欧国家的联合铺平了道路。
60年代末 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⑶日本经济的顶峰(80年代) 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4)日本泡沫经济时代及泡沫经济 破灭后(80年代末——90年代) 最大的债权国 海外纯资产第一
原因
2.经济崛起的原因
材料一:日本采取了“倾斜生产方式”、“倾斜减 税”、“倾斜金融”等对策,即在日本政府主导下,将有 限的资源向煤炭、钢铁、电力等产业集中,优先发展能源
①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 主化潮流,从而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与 发展 ②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 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 序,促进世界平衡发展;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 是机遇又是挑战
(1)原因
欧
洲 一
(2)进程
体 化 (3)特点
标志
不结盟运动与第三世界的发展
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 三国领导人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的推动下,第 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 莱德举行,25个国家出席了会议,不结盟运动
正式形成。
主张
影响
日
日 本 的 崛 起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阶段及表现
⑴日本经济的恢复(1945—1955年) ⑵日本经济高速发展(1956—1973年)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13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13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https://img.taocdn.com/s3/m/98fd0bc7bceb19e8b8f6ba69.png)
第13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考点清单] 1.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2.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欧共体的形成⎩⎪⎪⎨⎪⎪⎧背景:20世纪5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各国强烈要求从美国的阴影 下走出来,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经过⎩⎪⎨⎪⎧ ①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宣布成立 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年,这六国又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上述三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影响⎩⎪⎨⎪⎧ ①欧洲一体化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②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它的对欧政策。
2.日本的崛起 错误! 易混易错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开始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但是并未摆脱美国的控制。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1背景:二战后,亚非拉地区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
但它们在国际 上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强烈要求改变不合理的状况。
2兴起: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确立了独立、 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3意义: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 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4.中国的振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迅速增强。
史论共识(1)在两极格局下,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
(2)欧洲一体化的根源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保障自身经济安全、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必然产物,并不仅仅是要摆脱美国控制。
(3)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充分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不断发展。
(4)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还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
两极格局在当时国际关系中仍是总体的、基本的特征。
二、跨世纪的世界格局1.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错误!知识归纳两极格局下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变化(1)美苏之间的矛盾。
高中历史高考一轮考点复习课件: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34张)
![高中历史高考一轮考点复习课件: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34张)](https://img.taocdn.com/s3/m/d3a9ab17284ac850ac024221.png)
特别提醒:不结盟运动的基本含义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不结 盟”,它是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之间的联 合自强,其目的在于抵制美苏霸权主义.
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 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 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裁军。
特别提醒: 不结盟运动的基本含义
核心探究 【归纳2】不结盟运动多元影响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①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丧失。 ③外部因素:美苏的威胁。 ④直接原因:1950年,“舒曼计划”的提出 ⑤思想原因: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走向联合的欧洲
(2)形成:
1951年,西欧6国决定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 体成立。 1967年,三者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战后日本的崛起
(4)启示:
①要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使生产关系适应 生产力的发展; ②发展经济要面向国际市场; ③要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④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3.不结盟运动兴起
(1)原因:
(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许多国家独立 (2)新独立的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主张 团结起来,相互支持
他改变以往对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积
极推行“自主多边外交”,根据日本自
身利益和判断同中苏等世界其他战略力
量交往。这反映了日本( )
A.已经摆脱美国的束缚
B.国家实力影响外交政策 C.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
A
D.开始向中苏两国靠拢
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两极格局的瓦解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17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课件】(43张)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17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课件】(43张)](https://img.taocdn.com/s3/m/4350d9d3f705cc17552709ab.png)
读史:史料一中“一股股新的力量”指的是欧共体的建立、 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这些新力量体现 了政治格局的变动,即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这是由于大国之间综 合国力对比的变化、国家利益的变化造成的。
史料二 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 础。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 的意思、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 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 和平的基础。
2.(2018·北京卷)1956 年 7 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共同发
表宣言,反对“把世界分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该宣言( B )
A.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指导方针 B.奠定了不结盟运动的政治基础 C.推动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解析: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作为发展中国家,反对“把 世界分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即反对美苏冷战对峙格局,这 一宣言与 1961 年不结盟运动奉行的非集团、不结盟政策相吻合, 因此 B 项符合题意。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 1989 年,属于区域性 的经济合作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 1949 年;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建立于 1945 年,A、C、D 三项排除。
[思维升华] 当前世界政治形势的特点是和平与发展成为两 大潮流,多极化趋势日益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一个国家想成 为世界大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必须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 实行市场开放战略,利用世界市场的各种资源,全面提升综合国 力,走和平崛起之路;②需要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强大的海空军事 力量;③需要全面系统的制度建设,借鉴他国制度的先进性,建 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制度;④必须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 能力,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⑤应避免与现存的霸权国家和国际 体系发生正面对抗和冲突。
高中历史高考一轮考点复习PPT课件_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高中历史高考一轮考点复习PPT课件_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https://img.taocdn.com/s3/m/34542fbb27d3240c8547ef05.png)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中历史高考 一轮考 点复习 课件: 世界多 极化趋 势的出 现和加 强(最 新版本 )推荐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3.不结盟运动兴起
(1)原因:
(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许多国家独立 (2)新独立的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主张 团结起来,相互支持
第19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考 频 5年2考 ➢考情分析 本讲内容在近年的高 考中主要考查了第三世界的壮大和 战后国际格局变动的根本原因
课程标准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 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 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 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 历史发展的影响。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中历史高考 一轮考 点复习 课件: 世界多 极化趋 势的出 现和加 强(最 新版本 )推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中历史高考 一轮考 点复习 课件: 世界多 极化趋 势的出 现和加 强(最 新版本 )推荐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战后日本的崛起
(4)启示:
①要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使生产关系适应 生产力的发展; ②发展经济要面向国际市场; ③要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④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中历史高考 一轮考 点复习 课件: 世界多 极化趋 势的出 现和加 强(最 新版本 )推荐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战后日本的崛起
(2)表现: 1956—1972年间经济高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 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课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a7cb4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e.png)
2.(2014·江苏单科)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 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 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 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 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 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 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 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 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
1
首先应当承认苏联解体是20世纪地缘政治上最大的灾 难,对俄罗斯人民来说这是一个悲剧,我们数以千万 计的同胞流落在俄罗斯土地之外,苏联解体就像流行 病一样也波及俄罗斯自身。人们的积蓄化为乌有,曾 经的信仰不复存在,许多部门机构或被解散或是匆忙 地进行了改革,而国家的完整因恐怖主义的影响和随 后的妥协而遭受损害。寡头集团完全掌控着大众传媒, 它们只为自己的小集团谋取利益,而普遍的贫困开始 被视为正常的现象。但要知道,所有这些都是在经济 急剧下滑、金融动荡和社会瘫痪的背景下发生的。
19
3.(2013·四川文综)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反殖
民主义宣言》,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是还是有
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这些国家弃
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
①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
②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
③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
④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16
【解析】C。A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且“持续增 长”不符合史实,错误;日本目前并不是安理会常任 理事国,B项错误;从题干中“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 行等机构的捐款的比例较高”和“日本所希望的安理 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的信息可以看出,伴随着日 本经济实力的崛起,日本积极主张联合国安理会的改 革,这反映了其成为政治大国的野心,C项正确;D项 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错误。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课件(共29张ppt)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421c00a856a561252d36fec.png)
频率
6年4 考
考纲
两极格局 瓦解和多 极化趋势 的加强
考点
(1)东欧剧变后的世 界格局的变化 (2)多极化趋势加强 的原因与影响
考向及频率 6 年全国卷考向 频率
(2015·全国卷Ⅱ, T35)两极格局的确 立与解体
6年4 考
考纲
考点
考向及频率
6 年全国卷考向
频率
1.从考查方式看,近 6 年全国卷高考对本课时考查较少,
不复存在,所以认为不是多极就是单极。这是一种简单的思 维方法”,现在“不是单极结构也不是多极结构”,而是 “每个国民国家都同时在双边、地区和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 外交活动,参加局部的协议或全局的协调”。日本人求田实 则认为,“国际政治中的一种堪称‘无极时代’的‘大空白 时期’即将到来”。第三,多极化世界。现今国内大多数学 者支持世界在结束两极格局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观点,但 这一观点内部也有差异。
பைடு நூலகம்纲
多极化 趋势在 曲折中 发展
考点
(1)欧共体 的形成 (2)日本的 崛起 (3)不结盟 运动的兴 起和中国 振兴
考向及频率
6 年全国卷考向 (1)(2017·全国卷Ⅰ,T35)两极格局 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当今国 际局势 (2)(2016·全国卷Ⅰ,T35)马歇尔计 划推行欧洲走向联合(见专题十六 课时 2 真题研析) (3)(2013·全国卷Ⅰ,T32)欧洲联合 的原因(见专题十六课时 2 真题体 验)
影响: ①抑制霸权主义;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世界经济发展;利于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961 不结盟
国际经济新秩序
美苏
【微点拨】 【轻巧识记】 欧洲“一体化”
【思维导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4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与加强一轮复习课件
![第4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与加强一轮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55abf97c1cfad6195fa7c9.png)
西欧、日本经济发展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
面,西欧和日本都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2)西欧和日本开始改变战后初期唯美国马首是
瞻的外交政策,西欧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日本则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美
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3)西欧和日本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也是对 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使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 势。
(3)※不结盟运动规定的政策和目标分别是什么? ①奉行_______________ 非集团、不结盟 政策,推动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 ②把反对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以建立 国际经济新秩序 作为行动纲领。 _______________ (4)影响: ①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的崩溃。 __________________ ②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冲击着两 极格局。
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外因
①美国的大力扶植、帮助 ②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刺激
①社会改革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内因
②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③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提出“ 贸易立国”、“出口第一”口号
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
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 最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 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 展观
(涵盖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 众多领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欧共体是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 上 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
欧洲一体化进程
1951年欧洲 煤钢共同体 1958年欧洲 经济共同体 1958年欧洲 原子能共同 体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2023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必修1一轮复习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2023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必修1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859111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c.png)
2、日本经济崛起的表现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日本的崛起
1965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的25.5%; 1975年,日本追上来,改写为62.2%; 1985年,日本已经逼近美国,为97.6%; 1987年,按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日本超过了美国。
讨 论:从二战后至今,欧洲联合
的过程有何显著特征?反映了当今世界
发展的哪些特点?
特征:
成员国 不断 增加,
规模 不断 扩大,
由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军事领域。
特点:反映了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
美国在日本广岛投 掷原子弹
1945年8月,美国投掷原子弹后, 日本广岛一片废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东方巨龙的腾飞
中国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概括起来有三句话: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 第二,维护世界和平。 第三,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
邓小平 1984年
中国的崛起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和 平 崛 起
北京奥运会
上海世博会
小结
西欧的联合 日本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 中国的振兴
实力迅速上升
强大的美国 强大的苏联
多极化还只是一种实力趋相势对下和降方向; 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战后初期日本劳动者的生活
原子弹袭击后的广岛,幸存者 徘徊在废墟上 。
日本新干线列车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示意图
日本的汽车工业
二、迅速崛起的日本
1、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内因: ⑴政府进行民主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⑵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⑶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和科技。 ⑷适时提出经济发展的口号“贸易立国”“出口第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目前,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正 朝着“努力使欧洲成为一种政治力量,一种社会、经济、文化 力量”的方向发展。欧洲的联合给当今世界带来什么启迪?
[提示]
从对抗走向联合,开辟了区域和平发展的模式;区
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的进程,使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促进欧洲文化认同。
答案:B
历史
)
②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 ④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
B.①② D.③④
抓关键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结束
定时空
4. (2013· 海南高考)一般认为, 1952 年法国学者在分析当时世界 格局时,提出“第三世界”一词。这里的“第三世界”是指
抓关键
A.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 B.两个超级大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之外的国家 C.既不属于“北约”也不属于“华约”的国家 D.尚未获得独立的亚非拉地区国家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结束
(4)随着欧共体的建立和扩大以及欧盟的诞生,西欧发展成 为可以同美国并驾齐驱的重要力量。
2.美国同日本关系的演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在日本 实行政治、经济民主改革,完全控制了日本。
(2)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军事上的需要,美国向日本订购 了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为了把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 重要据点,扶植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三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结束
命出新意]……… 探究点二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已考史料·
阅读史料,联系所学知识,特别从新中国外交的演变、20 世纪 60 年代世 界政治格向的大背景,论述中法建交的历史意义。高考原题
史料一
(摘自 2014 年浙江 根据题干设问中的限定词回答即可。
高考 T39 材料一)法国是第一个同 答案: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 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时任总
历史
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两极格 局“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 中心的挑战”的表现。新创题
根据所学知识具体指出美苏以外 其他力量发展的表现即可。
答案: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 第三世界的兴起;中国的振兴。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结束
总结升华 美国与西欧、日本的关系的演变…………………………
历史
(
)
“多极” 的发展趋 势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结束
定时空
3.(2013· 四川高考)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反殖民主义宣 言》,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是还是有法国、葡萄牙、 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这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 ①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 ③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 A.①④ C.②③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结束
2.《全球通史》讲道:“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 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结合史实说明,西欧是如 何摆脱“卒子”地位的? [提示] 西欧各国致力于恢复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各国加
强合作,建立欧洲共同体;随着实力的增强,欧共体国家在外 交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逐步摆脱美国控制。
抓关键:伴随着日本经济 实力的崛起,日本积极主 张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 这反映了其成为政治大国 地位的野心。
答案:C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结束
明考点:推断为当代 世界格局的演变。
可以得出“单极” 的世界格局
2.(2014· 江苏高考)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 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 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 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 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 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 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 答案:A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结束
4.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 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表明二战后以来美日关 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特征?
[提示]
由二战后美国控制日本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扶持
日本,再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在经济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日本在政治上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而是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结束
探究点一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特点……[未考史料· 读出史论]……
史料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 依据史料,归纳欧洲一体 1951 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订《欧洲煤 化进程的特点。 钢共同体条约》 ;1958 年,上述国家建立欧洲经济 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 从成员国数量增加和从 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1965 年 经济合作到政治合作, 说 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 ,决定将上述三个共同体 明了合作的领域和规模 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73 年,英国、爱 扩大; 尔兰、丹麦加入欧共体;1992 年,法国、德国、意 大利等欧洲 12 国签署《欧洲联盟条约》 , 1993 年 欧盟的建立 说明欧洲一 欧盟成立;1999 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 体化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2002 年,大多数“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2004 欧元的应用 说明了合作 年,欧盟成员国达到 25 个。 方式发生了变化。 ——经济观察网 《欧洲一体化:神话与现实》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结束
5.《全球通史》讲道:“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 却惊人地东山再起。„„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 元化社会。”根据材料,分析“多元化”社会的含义。结合所学 知识分析“多元化”社会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含义:多极化的趋势。原因:美国实力的下降;社会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结束
[由表及里· 想一想]
1.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 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 的。”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
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欧洲传统优势地位的
消失,使欧洲认为必须走联合道路,才能更加强大。美苏 “冷 战”局面出现,两极格局形成。
1.美国同西欧关系的演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对付苏联,稳定资本主义 阵营,美国通过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得以控 制西欧。
(2)美国在欧洲采取“冷战”政策,建立北约组织,同英、 法等许多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同盟关系。
(3)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 增强,西欧国家同美国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趋尖锐。
③不结盟 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 发展中国家 所构成的政 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④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根源在于 世界 经济力量结构 的多极化发展趋势。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 政治格局多极化 的趋势加快,暂时呈现“ 一超多强 ”的局 面,但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结束
史论形成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特点
(1)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领域扩展。
(2)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3)欧洲合作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
(4)合作的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结束
(3)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 期;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 济大国,日美经济竞争和日本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逐渐加强。
(4)日美同盟关系依然存在,但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在政 治、外交方面,日本并不完全和美国保持一致。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结束
第三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循着线索· 理一理]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结束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结束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营一边(“一边倒”), 奉行独立自主的 和 平 外 交 政 策 (“ 和 平 共 处 五 项 原 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 “非 则”),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 体现了我国外交的新胜利。 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 ”。只有中 西方大国, 在美苏争锋的两极格局下,与不结盟 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 运动等一起,冲破冷战坚冰(使两极格 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 局一定程度上受到撼动)。中法都是大 国,都有灿烂的文明。两国建交是两 严重问题。 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国际事务只有 ——新华社 2014 年 3 月 24 日讯 中国参与,才有可能真正解决。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结束
史料一 (摘自 2014 年浙江高考 T39 材料一)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 方大国。时任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 一个 “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 ”。只有 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 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 ——新华社 2014 年 3 月 24 日讯 史料二 (摘自 2014 年浙江高考 T39 材料二)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 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 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 „„ 但是它 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 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 量中心的挑战。”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