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熵

合集下载

熵与信息简介

熵与信息简介
6
• 从 4 种可能性中作出判断所需信息量为 种可能性中作出判断所需信息量为2bit。 。 例如甲持一张扑克牌让乙猜是什么花色的? 例如甲持一张扑克牌让乙猜是什么花色的 那么乙 对乙的提问甲只能回答“ 对乙的提问甲只能回答“是”和“否”, 提问次数最少而能猜中的问法应该如何? 提问次数最少而能猜中的问法应该如何? 错误问法: 是黑桃吗? (为何不能这样问?) 错误问法: 是黑桃吗?” 为何不能这样问?) “是黑桃吗 是桃吗? 是桃吗 正确问法: 是黑的吗 正确问法:“是黑的吗?” “是桃吗?” 是黑的吗? 所以, 所以,从 4 种可能性中作出判断所需要的 信息量为2 。 信息量为 bit。
在没有信息的情况下规定从两种可能性中作出判断所需信息量为例如要在是和否的概率均为12以上每种可能性出现要作出判断需1bit信息量
*熵与信息简介
1
* 熵与信息简介
信息、 一. 信息、信息价值评估 1. 信息 早年: 早年: 信息 — 消息 现代: 现代: 信息 — •人类所有的文化知识 人类所有的文化知识 •五官所感受的一切 五官所感受的一切 2. 信息价值评估 • 量的不同 • 质的差别 例如,有名的短诗与无味的小说的比较。 例如,有名的短诗与无味的小说的比较。2
4
例如,在不同信息下,要去某楼找某人: 例如,在不同信息下,要去某楼找某人: • 若只知某人住某楼(50间房),则在每间 若只知某人住某楼( 间房),则在每间 间房), 房找到他的概率为多少? 房找到他的概率为多少 • 若又知某人住三楼(10间房), 则 若又知某人住三楼( 间房 间房), 在三楼的每间房找到他的概率为多少? 在三楼的每间房找到他的概率为多少 在其它楼层找到他的概率为多少? 在其它楼层找到他的概率为多少 • 若又知某人住 301室,则在 室 则在301找到他的概 找到他的概 率为多少? 在其它房找到他的概率为多少? 率为多少 在其它房找到他的概率为多少

熵的概念及其在信息理论中的应用

熵的概念及其在信息理论中的应用

熵的概念及其在信息理论中的应用熵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最初来自于热力学领域,用于描述系统的无序程度。

然而,在20世纪40年代,熵的概念开始被引入到信息理论中,并成为衡量信息量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介绍熵的概念以及它在信息理论中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熵的概念。

在热力学中,熵代表了一个物理系统内部的无序程度。

一个有序的系统具有较低的熵,而一个无序的系统具有较高的熵。

这个概念可以通过一个经典的例子来解释:假设你有一盒子里装着100个相同的硬币,其中50个是正面朝上,另外50个是反面朝上。

如果你闭上眼睛随机取出一个硬币,你很难知道这个硬币是正面还是反面朝上,因为系统具有较高的熵。

相反,如果你知道盒子里正面和反面朝上的硬币均匀分布,那么你可以很容易地猜测每次取出的硬币是正面还是反面,因为系统具有较低的熵。

在信息理论中,熵的概念被引入用于衡量信息量。

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我们可以把信息看作是一系列的符号或者数据。

符号或数据的选择越多,信息的熵就越大。

熵的计算公式为:H(X) = -Σ P(x)log2P(x)其中,H(X)代表随机变量X的熵,P(x)代表随机变量X取某个值x的概率。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熵在信息理论中的应用。

假设我们要传输一个二进制信号,只包含0和1两种可能。

如果这两个数字以相等的概率出现,我们可以说这个信号的熵是最大的。

因为我们无法预测下一个数字是0还是1,所以我们需要传输更多的信息来表达这种不确定性。

相反,如果这两个数字中的一个以明显较大的概率出现,我们可以说这个信号的熵是较低的。

因为我们可以通过传输更少的信息来表达这种确定性。

熵在信息理论中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首先,熵可以用于衡量数据压缩算法的效果。

在数据压缩中,我们试图通过减少冗余信息来缩小数据的大小。

根据香农编码定理,基于熵的编码方法可以达到理论上的最优压缩效果。

这意味着,通过使用基于熵的编码方法,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数据的传输量。

其次,熵还可以用于衡量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

熵在信息理论中的应用

熵在信息理论中的应用

熵在信息理论中的应用信息理论是研究信息的量和质的科学领域,它为我们理解信息的传递和存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框架。

熵是信息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信息的一种度量,能够揭示系统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

熵在信息理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熵在信息理论中的应用,并介绍一些具体的应用案例。

首先,熵被用来度量信息的不确定性。

熵的概念最初由克劳德·香农在1948年提出,它可以理解为系统中信息的平均信息量。

在信息理论中,熵被用来衡量信息源的不确定度,即信息源产生的符号的不确定性水平。

对于一个具体的离散信息源,它的熵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H(X) = -∑P(x)log(P(x)),其中P(x)表示符号x出现的概率。

熵越高,表示信息源产生的符号越随机,不确定度越大。

其次,熵被用来度量信息的压缩性。

在信息传输和存储中,压缩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可以显著减小信息的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在信息理论中,通过熵的概念可以确定信息的最小表示长度,即熵越大,信息的最小表示长度越长,相应地,信息的压缩率就会降低。

而对于服从某种概率分布的信息源,可以通过霍夫曼编码来实现最佳压缩,其中信息源中出现概率高的符号分配较短的编码,而出现概率低的符号分配较长的编码。

熵告诉我们了解一个信息源的特性,有助于设计相应的压缩算法。

第三,熵被用来度量信息的冗余性。

冗余性是指信息中不必要的部分,它使得信息在传递和存储过程中存在额外的开销。

冗余性可以通过熵和实际编码长度之间的差异来衡量。

在信息理论中,通过比较信息的平均长度和熵,可以得到冗余度的大小。

信息的冗余度越高,表示信息中的冗余部分越多,可以通过去除这些冗余部分来减少信息的传输和存储开销。

因此,熵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信息中的冗余,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提高信息的传输和存储效率。

最后,熵在密码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密码学是研究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的学科,熵在密码学中被用来衡量密码的复杂性和安全性。

熵的微观解释与信息

熵的微观解释与信息

熵的微观解释与信息“熵”这个词有它自身的含义,从物理学角度看,熵是无序性的度量,它反映着一个系统物理参数状态的不确定性。

相比初始状态,随着时间和外界环境的变化,系统会有所变化,也就是熵增加。

熵的计算就是计算系统的不确定性,它的单位是 J/K (焦耳每开始) 。

另外,熵还有一个微观解释,它涉及到一些物理量之间的能量平衡关系。

比如一个不受外力影响的系统,熵会逐渐增加,直到达到热力学平衡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各个细胞内的物理量和其他细胞之间的物理量会处于动态平衡。

熵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信息学角度中的信息熵。

这也是当今研究非常活跃的一个方面。

熵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信息系统中不确定性的大小,也可以衡量一条消息的不确定性。

它的概念是,信息的熵越大,说明它的不确定性就越大,这意味着它可以携带更多的信息,因此它的信息量也就越大。

因此,熵这个概念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可以用来衡量一个系统的不确定性;从信息学角度来看,可以用来衡量一段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信息量。

在实际应用中,熵可以用来估计一段信息的潜在信息量,也可以用来估计系统的变化状态,从而可以为系统性能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实际上,熵的应用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方面。

在其他科学领域,也可以用熵来衡量一个体系的不确定性和信息量,甚至可以用熵来量化系统的复杂程度,帮助分析系统运行和演化的规律。

比如,许多学者利用熵的概念,来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甚至社会网络和社会系统。

总之,熵在物理学、信息学和其他科学领域,都有各自独特的应用,它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体系的不确定性,以及一段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信息量。

通过对不确定性和信息量的准确量化,熵对于深入理解系统的本质行为和演化规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熵和信息熵

熵和信息熵

熵和信息熵
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在热力学、信息论、统计力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物理学中,熵通常表示系统的无序程度,也可以理解为能量的分散程度,随着系统的无序程度增加,熵也会随之增加。

在信息论中,熵则表征了信息的不确定性,也可以理解为信息的平均量,随着信息的不确定性增加,熵也会随之增加。

信息熵是信息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对信息的不确定性的度量。

在离散的情况下,信息熵可以表示为:
H(X) = -Σ p(xi) log p(xi)
其中,p(xi)表示随机变量X取值为xi的概率,log表示以2为底的对数,Σ表示对所有可能取值的概率求和。

信息熵的单位通常是比特或者纳特。

信息熵具有以下几个性质:
1. 非负性:信息熵不可能为负数。

2. 最大熵原理:在概率分布未知的情况下,信息熵取最大值时对应的概率分布是平均分布,即所有可能取值的概率相等。

3. 信息熵与不确定性相关:当随机变量的取值越不确定,对应的信息熵就越大。

信息熵在信息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数据压缩、信道编码、密码学等领域中。

通过研究信息熵,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信息的本质和特点,从而更好地利用信息。

- 1 -。

信息论各种熵之间的关系

信息论各种熵之间的关系
的定义 • 信息熵 • 条件熵与联合熵 • 交叉熵与相对熵 • 各熵之间的关系
01 熵的定义
熵的起源
01
熵的概念起源于热力学,用于描述系统混乱度或不确定性的度 量。
02
在信息论中,熵被引入来度量信息的不确定性和混乱程度。
熵的概念在信息处理、通信和数据压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信息熵定义为随机变量取各个可能值概 率的负对数的期望值,即$H(X) = sum p(x) log_2 p(x)$,其中$p(x)$是 随机变量取各个可能值的概率。
信息熵的性质
1. 非负性
信息熵总是非负的,因为概率 总是非负的。
3. 可乘性
如果两个随机变量相互独立, 则它们的信息熵之积等于它们 各自信息熵的积。
03
熵的数学定义
熵是一个数学函数,通常表示为H(X),其中X是一个随机 变量。
熵的数学定义是H(X)=−∑p(x)log⁡2p(x)H(X) = -sum p(x) log_2 p(x)H(X)=−∑p(x)log2p(x),其中p(x)是随机变量取 某个值的概率。
熵的大小取决于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或混乱程度,不确定 性越高,熵越大。
熵的物理意义
1
在信息论中,熵被解释为信息的平均量,即一个 随机变量携带的信息的不确定性或混乱程度。
2
熵也可以被视为系统内部的无序程度或混乱度。
3
在通信中,熵用于度量信道传输信息的能力,即 信道容量。
02 信息熵
信息熵的定义
总结词
信息熵是信息论中的基本概念,表示 随机变量不确定性的度量。
详细描述
1. 通信
在通信中,信息熵用 于确定传输数据所需 的最小比特数。

信息论第3章信源及信息熵

信息论第3章信源及信息熵

举例
数学描述
离散信源 (数字信源)
连续信号
文字、数据、 离散化图象
离散随机变量 序列
跳远比赛的结果、语音 连续随机变量
信号抽样以后
序列
波形信源 (模拟信源)
语音、音乐、热噪声、 图形、图象
不常见
随机过程
表3.1 信源的分类
3.1 信源的分类及其数学模型
我们还可以根据各维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是否随时间的推移 而变化将信源分为平稳信源和非平稳信源,根据随机变量间 是否统计独立将信源分为有记忆信源和无记忆信源。
定义3.2 随机变量序列中,对前N个随机变量的联合熵求平
均:
HN
(X)
1 N
H ( X1X 2
XN)
称为平均符号熵。如果当N
时上式极限存在,则
lim
N
H
N
(X)
称为熵率,或称为极限熵,记为
def
H
lim
N
H
N
(
X
)
3.3.1 离散平稳无记忆信源
离散平稳无记忆信源输出的符号序列是平稳随机序列,并且
H(X ) H(X1X2 XN ) H ( X1) H ( X2 | X1) H ( X3 | X1X 2 ) H ( X N | X1X 2 X N1)
定理3.1 对于离散平稳信源,有以下几个结论:
(1)条件熵 H (X N | X1X 2 X N1) 随N的增加是递减的;
(2)N给定时平均符号熵大于等于条件熵,即
s1
si p(s j
| si )
s q
m
状态空间由所有状态及状态间的状态转移概率组成。通过引
入状态转移概率,可以将对马尔可夫信源的研究转化为对马 尔可夫链的研究。

——信息增益和熵

——信息增益和熵

——信息增益和熵在信息论中,信息增益和熵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决策树等领域。

本文将分别介绍信息增益和熵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信息增益信息增益是用来衡量一个特征对于分类问题的有用程度。

在决策树算法中,可以通过计算每个特征的信息增益来选择最优的划分特征。

信息增益的计算公式为:信息增益 = 原始熵 - 条件熵其中,原始熵指的是在没有任何划分的情况下,数据集的熵。

条件熵指的是在某个特征的条件下,数据集的熵。

信息熵是衡量数据集纯度的指标,熵越高表示数据集的纯度越低。

因此,信息增益越大表示用该特征进行划分后可以获得更高的纯度。

二、熵熵是信息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来衡量一个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

对于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其熵的计算公式为:熵 = -∑(p(x) * log2(p(x)))其中,p(x)表示随机变量取某个取值的概率。

熵的值越大,表示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越高。

当所有取值的概率相等时,熵达到最大值,为log2(n),其中n为取值的个数。

当某个取值的概率为1,其他取值的概率为0时,熵为0,表示随机变量的取值是确定的。

熵的计算方法可以扩展到连续型变量,只需将概率密度函数代替概率。

三、信息增益和熵的应用信息增益和熵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常被用来选择最优的划分特征、构建决策树,并用于分类和预测问题。

在决策树算法中,通过计算每个特征的信息增益来选择最优的划分特征。

划分特征应该能将数据集划分为纯度更高的子集,从而提高分类的准确性。

另外,熵作为熵权重的概念也被广泛应用。

熵权重是一种对特征进行加权的方法,通过对特征的熵进行加权求和来计算样本的总熵。

在特征选择和特征加权中,可以根据特征的重要性对熵进行加权,从而更准确地描述样本的不确定性。

信息增益和熵还可以用于处理缺失值。

通过计算各个特征的信息增益或熵,可以选择最优的特征来填充缺失值,从而保持数据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信息论中熵的概念

信息论中熵的概念

信息论中熵的概念信息论中熵的概念引言:信息论是一门研究信息传输、存储和处理的科学,它起源于通信工程领域,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信息论中,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衡量信息量大小的一种指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信息论中熵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

一、基本概念1. 信息在信息论中,信息是指某个事件发生所提供的消息或者数据。

在投掷一枚硬币时,正反面出现的情况就是两个不同的事件,每一个事件都提供了一个二元数据(正面或反面),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两个数据都包含了一定量的信息。

2. 熵在统计物理学中,熵是描述系统混乱程度的物理量。

在信息论中,熵则被定义为随机变量不确定性的度量。

简单来说,熵越大表示包含更多不确定性或者随机性的数据。

3. 随机变量随机变量是指可能具有多种取值结果的变量。

在投掷一枚硬币时,正反面出现的情况就是一个随机变量,因为它可能具有两种不同的取值结果。

二、信息熵的定义在信息论中,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被定义为一个随机变量所包含的信息量的期望值。

如果我们用X表示一个随机变量,x表示X可能取到的不同取值,p(x)表示X取到x的概率,那么X的熵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H(X) = -Σp(x)log2p(x)其中,Σ表示对所有可能取值进行求和。

log2表示以2为底数的对数。

三、信息熵的性质1. 非负性根据熵的定义,可以得知它一定是非负数。

因为p(x)大于0且小于等于1,在log2p(x)中取负号后一定是非正数,所以H(X)一定是非负数。

2. 极大化原理当随机变量具有多个可能取值时,它们之间存在某种不确定性或者随机性。

而熵则可以衡量这种不确定性或者随机性。

在信息论中,有一个重要原理叫做极大化原理:当随机变量具有多个可能取值时,它们之间最大不确定性对应着最大熵。

3. 独立性如果两个随机变量X和Y是相互独立的,那么它们的联合熵等于它们各自的熵之和。

即:H(X,Y) = H(X) + H(Y)四、信息熵的应用1. 数据压缩在数据压缩中,我们希望尽可能地减小数据的存储空间。

信息为什么还有单位,熵为什么用log来计算?

信息为什么还有单位,熵为什么用log来计算?

信息为什么还有单位,熵为什么用log来计算?前言学习观10里大家一定会有不少疑惑,其中之一就是那些信息到底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在该视频中得以解答。

不过最少还仍然有两个问题:•为什么网上有那么多说”熵是描述混乱或无序的?•为什么做题消耗了那么多能量,小明最后只获得了2 bits 的信息?第一个问题:牵扯到热力学熵的一种应用,然而不管考虑的是不是热力学熵,这种描述都是非常具有误导性的。

因为热力学熵就是信息熵的特例,如果不能想明白二者的关系,意味着还没搞明白。

接下来的视频会详细解释。

题外话,很多人会觉得这个概念非常难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反常识,违背你日常生活经验所构建出的模型。

多数人都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判断,从而产生抵触。

但是不要认为自己很笨,因为信息和热力学熵的关系困扰科学家们都足足一百年之久。

第二个问题:牵扯到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是最主要想讲的内容。

视频正文01—“不科学啊”上个视频学习了如何定性的判断什么是熵和信息,其中有个例子:当小明不知道选择题是 ABCD 哪个选项时:•小红告小明“D 选项是错的”,提供了 0.415 bits 的信息•再告诉小明“A选项是错的”,提供了 0.585 bits 的信息•再告诉小明“B选项是错的”,提供了 1 bit 的信息可明明每次都是告诉他一个错误选项,为什么三次提供给小明的信息量却都不相同?信息量到底是怎么计算的?信息为什么还有单位?02—“以此类推”回想一下,什么东西有单位?质量,温度等物理量。

没错,信息也是一个物理量。

要测量这个物理量,不妨回想一下我们是怎么测量质量的,“千克”最初又是怎么被定义出来的?其实最初我们并不知道千克的质量,而是选择了一个参照物,把这个物体的质量就称为千克。

当想要测量其他物体的质量时,就看这个物体的质量相当于多少个参照物体的质量。

这里的”多少个“便是千克。

如果换另一个参照物体,那么单位就会变化,比如斤。

测量信息是也是一样,既然信息消除的是不确定性,那么就选择另一个事件的不确定性作为参照事件。

第二章 信息量和熵

第二章 信息量和熵

第二章信息量和熵一、离散变量的非平均信息量1、离散变量的非平均自信息量集合{X;p(x)}中某个事件x的自信息量定义为:=—log p(x) ——表达式是唯一的;I(x)=log1()p x其中,p(x)为事件x发生的概率。

含义:完全确定事件x所必需的信息量;事件x中固有(包含)的信息量;事件x出现的先验不确定性大小。

2、联合概率事件的非平均自信息量联合空间{XY,p(xy)}中任一事件xy,x∈X和y∈Y的联合自信息量定义为:I(xy)=—log p(xy)同理:I(xyz)=—log p(xyz) 。

3、离散变量的非平均条件信息量联合空间{XY,p(xy)}中,事件x∈X和y∈Y,事件x在事件y 给定(已知)时的条件信息量定义为:I(x/y)=—log(/)p x y含义:已知y时事件x所具有的不确定性;给定y时事件x中还剩余的信息量;给定y条件下完全确定事件x所必需的信息量。

4、离散事件的非平均互信息量两个离散事件集{X ,p(x)}和{Y ,p(y)}中,事件y ∈Y 的出现给出关于事件x ∈X 的信息量定义为: I (x ;y )=log(/)()p x y p x 含义:事件x 和y 之间的互信息量;从事件y 中可获得关于事件x 的信息量。

5、离散事件的非平均条件互信息量对于三个离散事件集的联合概率空间{XYZ ,p(xyz )},给定事件z Z ∈条件下,事件x X ∈和事件y Y ∈之间的条件互信息量定义为:I (x ;y /z )=log(/)(/)p x yz p x z =log (/)(/)(/)p xy z p x z p y z 注:I (x ;y /z )应理解为:I{(x ;y )/z}含义:已知事件z 的条件下,从事件y 中可获得关于事件x 的信息量。

6、离散事件非平均信息量的性质 ● 非平均自信息量非负; I (x )=—log p(x)≥0; I (x/y )=—log (/)p x y ≥0 。

《信息量和熵》课件

《信息量和熵》课件

信息量和熵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量和熵的概念和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挑战:如何有效处理和利用大量信息,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挑战:如何应对信息泄露和网络安全问题,保护个人隐私和企业机密 挑战:如何平衡信息量和熵的关系,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THANKS
汇报人:PPT
信息增益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
信息增益用于特征选择,提高模型泛化能力 信息增益用于决策树构建,提高模型预测准确性 信息增益用于分类和回归问题,提高模型处理复杂数据的能力 信息增益用于优化模型参数,提高模型训练效率
Part Six
信息量和熵的未来 发展
信息量和熵的理论研究前景
信息量和熵在数 据压缩和信息传 输中的应用
信息增益的概念
信息增益:在信息论中,信息增益是指通 过增加信息量来提高信息传输效率的过程。
熵增原理:在热力学中,熵增原理是指在 一个封闭系统中,熵总是增加的。
信息增益与熵增原理的关系:信息增益 可以看作是熵增原理在信息论中的应用, 通过增加信息量来降低系统的熵。
信息增益的应用:信息增益在信息检索、 机器学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决 策树、随机森林等算法中都使用了信息 增益的概念。
信息量与概率分布有关,概率 越大,信息量越小
信息量与信息熵有关,信息熵 是信息量的期望值
信息量与信息传递有关,信息 量越大,信息传递越困难
信息量的数学定义
信息量公式:I(X) = log(P(X))
信息量:描述一个事件发生 的概率
信息量单位:比特(bit)
信息量与概率的关系:概率 越大,信息量越小;概率越
小,信息量越大
信息量的微观解释
信息量是描述信息不确定性的度量 信息量与概率分布有关,概率越大,信息量越小 信息量与信息熵有关,信息熵是信息量的期望值 信息量与信息增益有关,信息增益是信息量的增加量

熵与信息熵

熵与信息熵

熵与信息熵1.熵熵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物理学,一百四十年前,熵的主要用途是用于研究热机(蒸汽机、内燃机..),主要使用宏观形式(克劳修斯形式)即任何可以自发进行的过程中,恒温热Q 和温度T 的比值永远是一个正值(熵增定理它的定义是dQ dS T =,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熵描述的是一团气体分子的混乱程度,但我们所想要的是他不混乱的程度,也就是这团分子的能量所做功的潜力是多少,从一百多年前世界进入量子时代以后,研究主要使用熵的微观形式(玻尔兹曼形式) 混乱度又称为热力学几率,用Ω表示,系统在一定温度T 下,其混乱度Ω是一定的。

若系统不断吸热,分子在空间分布和能量分布的状况就要不断变化,其微观花样数将不断增大。

温度T 时的混乱度是Ω,在温度T 时系统以可逆方式吸热r Q ∂,混乱度增加d Ω。

r Q T ∂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对单位温度的分摊量,即是系统熵的改变量dS 。

d ΩΩ表示系统增加的混乱度对单位热力学几率的分摊量,称为混乱度增加率。

也就是说,在热力学过程中,系统混乱度Ω增减与系统熵S 的增减是同步的,即混乱度Ω越大,熵越大。

公式为;r Q T∂=dS ∝d ΩΩ。

加入比例系数后为dS =k d ΩΩ,对函数进行积分,S = Kln Ω+ I ,热力学第三定律说过绝对零度时熵为0,所以I=0,比例系数经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推理后被定义为玻尔兹曼常数(K=1.3806505 × 10-23 J/K )信息熵Shannon 在通信的数字原理一书中把信息定义为消除不定性的东西。

既然如此,那么信息量就可以用被消除的不定性的大小来表示。

而这种不定性是由随机性引起的,因此可用概率论方法来描述。

这就是Shannon 信息度量方法的基本思想。

离散信源的引入:如果相邻符号的选择不是独立的,其概率取决于之前的字符,则会得到一种更为复杂的结构。

在最简单的此种类型中,字符的选择仅取决于它前面的一个字母,而与再之前的字母无关。

熵与信息的关系

熵与信息的关系

熵与信息的关系一、引言熵和信息是信息论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熵是描述随机变量不确定度的一种度量,而信息则是对于某个事件发生所提供的“有用程度”的度量。

本文将从熵和信息的定义、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熵和信息的定义1. 熵的定义熵最初由克劳德·香农提出,他将其定义为一个离散随机变量X所有可能取值x的概率分布p(x)所产生的不确定度。

具体来说,设X为一个离散随机变量,其取值集合为{x1, x2, ..., xn},对应的概率分布为p(x1), p(x2), ..., p(xn),则X的熵H(X)定义为:H(X) = -∑[i=1,n]p(xi)log2p(xi)其中log2表示以2为底数的对数。

2. 信息的定义信息最初由韦纳提出,他将其定义为某个事件发生所提供给接收者“有用程度”的度量。

具体来说,设X为一个离散随机变量,其取值集合为{x1, x2, ..., xn},对应的概率分布为p(x1), p(x2), ..., p(xn),则接收到xk时所提供的信息I(xk)定义为:I(xk) = -log2p(xk)三、熵和信息的性质1. 熵的非负性根据熵的定义可知,对于任意的概率分布p(x),其熵H(X)都是非负数。

这是因为-log2p(xi)始终大于等于0,且当且仅当p(xi)=1时取到0。

2. 熵的单调性设X和Y为两个离散随机变量,其对应的概率分布分别为p(x)和q(y),若对于任意的i和j,有p(xi)>=p(xj)且q(yi)>=q(yj),则有:H(X)<=H(Y)即随机变量概率分布越均匀,其熵越大。

3. 条件熵条件熵是在已知另一个离散随机变量Y取值情况下,X的不确定度。

设X和Y为两个离散随机变量,其联合概率分布为p(x,y),条件概率分布为p(x|y),则X在已知Y时的条件熵H(X|Y)定义为:H(X|Y) = -∑[i=1,m]∑[j=1,n]p(xi,yj)log2p(xi|yj)其中m表示X的取值个数,n表示Y的取值个数。

解释熵越小,纯度越高,信息量越小的含义

解释熵越小,纯度越高,信息量越小的含义

熵的概念源于热力学,最初用于描述物质分子的混乱程度和不确定性。

而在信息论中,熵是衡量信息内容的一种指标,用来表示一个系统的不确定性或信息量的多少。

在信息论中,熵越小代表着信息的纯度越高,信息量越小。

接下来,我们将从不同角度解释熵越小、纯度越高、信息量越小的含义。

1. 热力学中的熵在热力学中,熵被定义为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或无序程度。

一个热力学系统的熵越小,就代表着系统的有序性越高,分子的排列越有规律。

而当熵达到最小值时,系统达到了最大的有序状态,即绝对零度。

在这种状态下,系统的能量分布已经没有任何不确定性,系统的熵为零。

2. 信息论中的熵在信息论中,熵被用来衡量信息的不确定性或者信息量。

在一个信息流中,如果所有的信息都是相同的或者是完全确定的,那么这个信息流的熵就会达到最小值。

这就意味着信息的纯度非常高,信息量非常小。

相反,如果信息流中的信息是完全随机的或者没有规律的,那么这个信息流的熵就会达到最大值,表示信息的不确定性非常高,信息量非常大。

3. 熵在数据压缩中的应用在数据压缩领域,熵被用来衡量信息中的冗余程度。

当一个数据流的熵比较小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个数据流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规律以及冗余,可以通过压缩算法来减小数据的存储空间。

而当一个数据流的熵比较大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个数据流中的信息比较随机,压缩率会比较低。

4. 熵在分类问题中的应用在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领域,熵被用来衡量一个分类问题的纯度。

在决策树算法中,熵可以用来衡量一个节点中样本的纯度,从而帮助算法确定最佳的分割方式。

当一个节点的熵比较小的时候,就代表这个节点中的样本比较纯,分类效果比较好。

而当一个节点的熵比较大的时候,就代表这个节点中的样本比较杂乱,分类效果比较差。

5. 总结在热力学和信息论中,熵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熵越小代表着系统的有序性越高,信息的纯度越高,信息量越小。

而熵越大则表示系统的混乱程度越高,信息的不确定性越大,信息量越大。

熵和信息理论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熵和信息理论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熵和信息理论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熵和信息理论是至关重要的概念和工具。

它们提供了对信息的量化和传输的理论基础,从而使得通信系统能够高效地传输和处理大量的数据。

本文将探讨熵和信息理论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并介绍它们在编码、调制和信道容量等方面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熵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熵是信息理论中用来衡量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的度量。

在通信系统中,我们常常需要对数据进行编码和压缩,以便在有限的带宽、存储或传输能力下传递更多的信息。

熵可以被看作是数据中的冗余度量,通过减少冗余可以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

在编码方面,熵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压缩算法中。

通信系统中的数据通常具有一定的统计特性,而熵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这些特性并进行优化。

常见的数据压缩算法,如哈夫曼编码和算术编码,都是基于熵的原理设计的。

这些算法通过对出现概率较低的符号进行编码,从而大幅减少了数据的传输量。

通过利用熵的概念,编码算法能够更高效地传输和存储数据。

其次,调制是通信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也离不开熵和信息理论的支持。

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以便在信道中传输。

在调制中,我们需要考虑信号的带宽、传输速率和误码率等因素。

熵在这个过程中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和参数设置。

调制方式的选择需要平衡传输速率和带宽利用率。

根据香农定理,信号的传输速率受限于信道的带宽和信噪比。

通过使用熵的概念,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调制方式的理论极限传输速率,并选择最适合的调制方式。

例如,调频调制和相移键控调制(VSBK)等常用的调制方式都受益于信息理论中的概念和原理。

此外,信息理论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概念——信道容量。

信道容量是通信系统中最大传输速率的理论上限。

根据香农的理论,通过加大信道带宽或提高信噪比,系统的传输速率可以接近信道容量。

熵在信道容量的计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计算数据的熵和信道的传输特性,我们可以估计出信道的容量,并对系统进行性能优化。

信息与物理中的信息熵概念

信息与物理中的信息熵概念

信息与物理中的信息熵概念信息熵是一个神秘又重要的物理和信息学概念,可以追溯到19世纪热力学理论的发展。

在物理学中,熵(Entropy) 是一个表示系统混沌度的指标,通常用于描述物理系统中的无序性或分散度;在信息学中,熵则是衡量信息量的概念,通常用来描述消息的随机性或不确定性。

尽管这两个概念的内涵略微不同,但是它们都有着相同的定量度量方式,即熵值。

本文将介绍熵的概念、演化过程,以及对现实生活和科学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I. 熵的定义和寓意熵的理论定义最早出现在热力学领域,由德国物理学家鲁道夫·克劳修斯首先提出。

熵是一个物理系统的性质,表示系统的无序程度或者说势能分布的热力学量度。

当物理系统的各部分达到热平衡时,它们的熵会达到极大值,系统就会呈现出最强的混乱或无序状态。

在信息学中,熵则表示一个消息的随机性或者不确切性。

它是一个数学概念,用信息的出现概率的负对数表示。

若一种信息有更大的概率出现,其熵就更低,因为它能带来更少的信息量。

从某种角度来说,信息熵和物理熵是类似的,它们描述的都是不确定度或混乱度的量子程度,两者都是衡量一个系统的有序度或无序度的指标。

大多数情况下,熵的值没有正负之分,而是有量级之分,这意味着更高的熵值对应更大的不确定性或无序度。

II. 熵的演化过程众所周知,热力学是熵发展的最早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对熵的演化过程进行简述。

最早,熵被定义为一个封闭系统的能量和粒子数目无法改变的措施,当系统绝热增益能量时,其熵增加。

后来,在热力学那个时代内,熵被定义为一个系统绝对温度下的统计平均值,物理熵的公式是S=kblogW,这里k为玻尔兹曼常数,W为系统的微观状态数。

根据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温度加热,物理熵增加,量子状态数量增加,由此可见,物理熵表现出了部分无序的特征。

在信息学上,熵最初被引入来描述电信工程领域内的噪声,该领域中的噪声被定义为来自于任何源头的任何干扰、失真、随机变化。

信息论各种熵之间的关系

信息论各种熵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熵是信息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表示数据集中不确定性的度量。信息增益则是机器学习中常用的概念,用于衡量 特征对分类的贡献。在信息增益的计算中,通常会用到熵来度量数据集的不确定性。通过计算每个特征的信息增 益,可以确定该特征对于分类的贡献程度,从而在特征选择和模型构建中起到关键作用。
熵与互信息
总结词
计算熵。
02
各种熵之间的关系
熵与信息熵

01
熵是系统不确定性的度量,表示系统随机变量的平均信息量。
信息熵
02
信息熵是信息论中用于度量信息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的概念,
与熵相似,但应用于信息领域。
关系
03
信息熵可以被视为熵在信息论中的特例,用于度量信息的不确
定性。
熵与交叉熵

熵是系统不确定性的度量。
熵的物理意义
熵表示系统内部混乱程度或不确定性的度量。
在信息论中,熵用于度量信息的不确定性和混乱程度,即信息的不确定性 和混乱程度越大,熵越大。
熵的物理意义还体现在热力学中,表示系统热平衡状态下的能量分布情况。
熵的计算方法
01 根据定义,计算熵需要知道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02 对于离散随机变量,可以直接使用公式计算熵。 03 对于连续随机变量,需要先进行离散化处理,再
03
信息论中熵的应用
熵在数据压缩中的应用
熵在数据压缩中用于衡量数据的冗余程 度。通过计算数据中每个符号出现的概 率,可以确定数据压缩的潜力。
数据压缩算法如Huffman编码和算术编码利 用熵的性质,将数据压缩成更小的表示,同 时保留足够的信息以重构原始数据。
熵在数据压缩中的应用有助于减少 存储空间和传输成本,提高数据处 理的效率。

熵与信息的关系

熵与信息的关系

熵与信息的关系简介在信息论中,熵是衡量信息量的一种度量标准,表示了信息的不确定性与无序程度。

熵与信息紧密相关,它们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关系。

本文将从熵的定义、熵的计算方法、熵与信息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来探讨熵与信息的关系。

什么是熵?定义熵是信息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在1948年提出。

熵反映了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或不确定程度,可以理解为信息的平均不确定度。

计算方法熵的计算方法主要依赖于概率论。

对于一个离散型的随机变量X,其概率分布为P(X=x),熵的计算公式为:H(X) = -ΣP(X=x) * log2 P(X=x),其中Σ表示求和。

熵的特点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熵表示信息的不确定度。

熵越大,信息越不确定,反之亦然。

2. 熵与概率分布密切相关。

概率分布越均匀,熵越大;概率分布越集中,熵越小。

3. 熵是一个非负值。

熵的取值范围为[0, +∞),当且仅当概率分布中只有一个事件发生时,熵为0。

熵与信息的关系信息的定义信息可以被理解为消除不确定性所需付出的代价或成本。

信息论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信息熵、条件熵、相对熵等都与信息的不确定性有关。

熵与信息的关系熵与信息量成正相关,即熵越大,信息量越大。

这是因为越不确定的事件包含的信息越多。

例如,当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为50%时,该事件所包含的信息最多,因为此时事件发生与不发生的可能性相等,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准确描述这个事件。

另外,熵也可以用于衡量信息的压缩性。

在数据压缩中,熵越大,表示数据中的冗余信息越少,数据压缩的效果越好。

熵的应用信息编码熵的概念对于信息编码非常重要。

在信息编码中,我们希望用尽可能少的比特表示尽可能多的信息。

根据熵的定义,我们可以将出现概率较高的事件用较少的比特表示,而将出现概率较低的事件用较多的比特表示,以提高编码效率。

数据压缩数据压缩是信息论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基于熵的理论,我们可以设计出各种有效的数据压缩算法。

信息的熵增定律

信息的熵增定律

信息的熵增定律
信息的熵增定律是信息论中的一个重要原理,指出信息的熵在传递过程中会不断增加。

这个定律对于我们理解信息传递、存储和处理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信息的熵不断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噪声的干扰,二是信息的复制和重复。

首先,噪声是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干扰,如信号的衰减、失真、干扰等。

由于噪声的存在,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损失和变形,导致信息的熵增加。

其次,信息的复制和重复也会导致信息的熵增加。

当信息被复制和重复多次时,每次复制和重复都可能引入一些误差和变化,从而使信息的熵增加。

信息的熵增定律告诉我们,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干扰和失真,从而导致信息的熵增加。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进行信息传递、存储和处理时,需要注意保护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尽可能减少噪声的干扰和信息的重复,以降低信息的熵增。

为了应对信息的熵增,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

首先,我们可以加强信息传递的保护措施,例如加密、压缩等,以确保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被篡改和损失。

其次,我们可以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减少信息传递的时间和成本,以降低信息的熵增。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优化信息的存储和处理方式,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以降低信息的熵增。

信息的熵增定律告诉我们,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干扰和失真,从而导致信息的熵增加。

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信息的熵增,保护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提高信息传递、存储和处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这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信息论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一个信息与熵的表达式看有序结构中信息的作用刘琼慧(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系统科学系)熵是热力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1948年申农第一次将熵概念引入信息论,从此被广泛用于信息的度量。

为了对系统组织化状态及其变化进行定量描述,人们正研究并试图建立熵-信息理论。

新的宇宙观认为,宇宙由物质(M)、能量(E)和信息(I)三部分构成,信息在宇宙进化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人类的发展由低级走向高级,从无序走向有序。

人类社会的演化是在非平衡状态下进行的,这个规律是在非平衡态和一定条件下发生的。

普里高津(I. Prigogine)就提出过“非平衡是有序之源”[1]。

负熵是系统从无序到有序所发生的必然现象。

信息对宇宙的发展起着支配作用。

量子力学的奠基人薛定谔指出:“一个生命有机体是赖负熵为生的。

”[2]非平衡态下系统在一定条件时有演化到有序状态这种趋势,不可逆演化过程中熵会变化。

近来人们对非平衡态的有序结构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其规律还有待进一步发掘。

纵观宇宙的发展,无不与信息的变化相关。

因此,有必要从信息的角度对热力学系统、自组织过程及生物系统演化等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和阐述。

一、波尔兹曼方程与薛定谔方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熵增定律,断言一个孤立系统总是从有序状态走向无序状态。

生物进化论描述的是自然界从无序趋向于有序的发展,二者的矛盾困惑着19世纪的人们。

20世纪自组织理论为化解这一矛盾打开了缺口。

第二定律只是局部地反映了不同运动形式的差异及其变化的自然趋势,对于自然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可能还得从信息角度加以归纳和总结。

玻尔兹曼对熵提出了一种精确的描述:一个系统在保持宏观特性不变的情况下,它所包含的粒子可能具有的所有不同微观状态数就是熵。

玻尔兹曼熵的表达式为S=klnW。

熵是对无序的度量。

这一定律适用条件是系统孤立。

这样的系统自发地向熵增大方向演化,越来越无序。

而生物系统的演化趋势与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的方向相反,是从无序到有序。

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系统是开放系统,与外界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例如,生物系统在生存中不断吸取负熵,使它的器官和组织越来越精细有序,不断向更高级发展。

薛定谔提出了熵的统计意义,将波尔兹曼方程表示为S = k ln D,(1)其中,k为波尔兹曼常数,D是所考虑的体系中无序的定量测量,1/D代表着有序。

因此-S = k ln 1/D,(2)带有负号的熵在此就代表有序的量度。

二、Stonier以熵作为信息的负指数函数的表达式、含义Tom Stonier利用薛定谔提出的观点,就信息与熵的联系作了大量探讨[3],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便于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地思考宇宙进化中出现有序的规律。

组织性是秩序的反映,组织性、秩序、低概率、低熵与高信息状态相关;信息与无序反相关,均衡、无序、高概率、高熵与低信息状态相关。

维纳在《控制论》一书中指出,“信息量的概念非常自然地从属于统计力学的一个古典概念——熵。

”[4]正如一个系统中信息量是它的组织化程度的量度,一个系统的熵就是它的无组织的量度。

Stonier 提出两个假设:无序度D 相当于波尔兹曼热力学几率函数W ,即D=W ;有序度(Or )与无序度(D )成反比例关系,即Or = 1 / D , (3) 而且合理地假设信息I 与有序度成正比例关系,可表达为I = c (Or ), (4) 其中,c 是一个常数。

因此可得S = k ln (c / I ) . (5)在孤立系统里,S = 0是假设它的信息量为0I ,这是最有序的状态,然而,与对物理系统的分析不同,对于一般系统,可在 0I 这个物理上最有序的状态加入信息,而使系统变得更复杂有序,就出现了负熵,这种情况在对生物系统的分析里存在,可用下式表示: -S = k ln (I / c ), (6)其中负熵,我们称之为信息熵,与信息量I 对数相关。

负熵量越大,信息量越大。

这与Shannon 熵类似,Shannon 熵H (X )=-1n i n n =∑=i i 1P 1n P ni =-∑ 从(5)式我们可以推导出I = c e -S/k , (7)这说明信息量与负熵指数相关,负熵量越大,信息量越大,且较小的负熵量的改变可引起信息量较大变化。

三、对Tom Stonier 表达式的推广首先将W 认为是一个系统演化到某一时刻存在的可能状态数,或某一状态可能发生的几率。

因为S = k ln c / I ,又假设 S= k ln W ,又可以得到I = c / W , (8)因此,系统某一时刻系统可能存在的状态数越多,越不确定,所包含的信息量越小;反之,状态越确定,所包含的信息量越大。

信息代表系统特征的确定性。

也可以说,系统的发展趋势越是一定,结构就越稳定,信息量就越大;反之,则信息量越小。

考虑极限情况:当W →1时,即存在的微观态数趋近于一个,状态几乎不会发生变化,非常确定,则具有非常显著的特征,I →∞信息量会非常大;当W →∞时,即微观态数很多、变化较多时,I →0,没有什么特征,信息量很少。

申农熵均匀分布的熵最大,因为此时最无序性即不确定性最大[5]。

微观态数最多的状态对应于申农熵均匀分布,不确定性最大,信息量最小。

由(5)式又可以推导出121212/ln /ln /ln I I k I c k I c k S S S -=-=-= (9)由上式进一步推导出,K S e I I /12/-= (10)由此可见,系统演化过程中信息量的变化与熵变成负指数关系,小的负熵变会引起较大的信息量的变化。

我们还可以由(5)式进一步推导出,dS =(I k / c )dI , (11) 从此式中可看出熵变与信息变化紧密相关。

我们再看一个封闭的系统,可知dS dU A δ≥+ (12)其中等号对应于可逆过程,不等号指不可逆过程。

对于一个适用于生命系统的普遍的系统,生物是开放的系统,与外界会有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流。

无序的能量,不再用于作功;用于作功的总能量成分为自由能。

生物系统从无序中继续建立有序,维持高度的自由能状态,自由能与表达有序程度的信息紧密相关。

生命系统的能量支配不是随意的,而是由细胞特殊部分的编码信息所指导的。

支配能量的结构和方式的演变,构成了生物进化的过程。

生命现象基本上是能量和信息之间的转换和能量和信息消耗的过程,只有在提供各种所需能量和信息的情况下,生命才能够继续存在。

将热力学里的孤立系统,推广到开放系统。

对于生命系统的研究,普里高津根据“负熵”概念,写出了熵的平衡方程,即i e ds d s d s =+, (13)其中ds 表示系统熵的增量,i d s 为系统内不可逆过程导致的熵产生,e d s 即负熵,普里高津称之为“熵流”,是我们前面所称为的信息熵。

当系统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这些物质和能量给系统带来负熵,e d s 的减小量多于i d s 的增加量时,系统的总熵变就小于零,有序度会增加,进化为更加有序和组织化程度愈来愈高的状态,信息量增加。

一切有机体乃至人类社会都是偏离乃至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所以扩展后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就完全适用于生命和社会等进化的现实。

对于系统演化的不可逆过程,和外界会有热量的交流,其实是一个开放系统,我们知道Qds T δ>, (14)可知熵的改变不只由热能的变化引起,而且有别的因素,我们将这样的因素称之为信息因素。

因此上式我们用一个新的等式来表达,如下所示Qds ds T δ'-=, (15)其中ds 为系统内熵产生,ds '-为与信息相关的因素。

我们认为总熵由无序熵和信息熵所构成,即S = k ln W + k ln c / I = k ln c W / I , (16)由玻尔兹曼熵的表达式、(11)式及(15)式可得,d S=(k / W)d W+(I k / c)d I , (17)这里前一个表达式反映了事件可能出现的微观态数越多,所蕴含的信息越少,则熵越大。

而后一个表达式反映了熵变与系统演化的状态数的变化及信息量的变化相关。

对应于(12)式中的内能U ,我们定义一个新的量,称之为信息能,用i U 表示,用i U 代替U ,将(12)式代入(11)式。

对于开放系统是不可逆的,ds > dU/T ,我们将系统里除内能和信息外的其它因素的变化用A δ'表示,因此ds =dU/T+A δ',积分可知2(1/)i U C I A β=+, (18)其中A 为与信息及能量无关的量,信息能与信息量有着平方相关,信息量与系统里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有关,这种平方关系在别的研究中也可见。

能的概念从正面表征着运动转化的能力,熵从反面表征着运动转化已经完成的程度。

[6]信息则表明了运动体的状况,例如运动的方向,运动体的结构等等。

配分函数Z 在热力学统计物理中颇具重要性,只要知道配分函数Z ,与大热源保持平衡的正则系统的全部的热力学量可以就计算出来,在此我们用信息量表达一个与之类似的新的量,我们称之为信息配分函数Z j ,并由此可计算出其它的量,2/I C i I z b e C-=, (19) 其中b 为常数,可见配分函数Z j 一方面与信息量线性正相关,信息量的增加可使之相应增加,同时,另一方面,配分函数Z j 与信息量的平方负指数相关,信息量的增加会使之骤然减小。

由上式可得另一个新的量,我们称之为信息自由能F i ,其信息量的表达式如下21/ln ln i I F Z b I Cββ'=-=-, (20) 其中b '为常数。

在热力学系统里,自由能是能作功的内能,自由能最小时,系统达到平衡态。

我们认为信息自由能是能确定系统演化特征及改变系统信息量的能量,在此可见它一方面与信息量的平方正相关,另一方面与信息量的对数负相关。

四、不可逆过程与非平衡演化中信息的作用自组织过程既是不可逆过程又是非平衡的演化过程。

有关“负熵”和信息的上述一些关系式可以从信息角度解释自组织现象中的一些信息特征。

一个绝热可逆过程,总是处于某个平衡态,熵不变,因此信息量没有变化。

系统处于平衡态,自由能保持极小值,熵最大。

在上述(16)—(20)式中,对应于平衡态与绝热可逆过程,熵最大,在平衡态时熵总是不变,信息量不变且处于最小状态,这是普遍规律。

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逆过程产生熵。

与(11)式所描述的一致,可逆绝热过程无信息产生,而不可逆过程必有信息量的变化。

复杂性、信息量增加总是伴随着不可逆性。

[7]热力学中的一切涉及热的演化过程实际上是不可逆的,普里戈金提出“不可逆性可以说就是从不稳定性中产生出来的”,这种不可逆的原因是具有无限信息容量的熵垒的存在。

不稳定性其实是一种不平衡态,会随时间演化,不可逆过程随着所加入的信息量的不同,而演化到不同的吸引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