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现状和对策

合集下载

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科目:行政法学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年级2012专业法学班级大连瓦房店学号******姓名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依法行政是现代法制国家政府行使权力时普遍奉行的基本原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标志。

只有依法法行政,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但是,当前依法行政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严重影响了依法行政进程和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保证依法行政落到实处,保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如期实现。

一、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的基本方略。

依法行政既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各界的普遍要求。

因此,立法步伐明显加快,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己经初步形成并日趋完善。

据有关资料透露,20多年来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约400个,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约1000个。

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规范和调整了社会法律关系,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但是,在实际推进依法行政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尽快予以解决。

(一)政府对依法行政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运作的基本准则。

各地方、各部门的行政首长作为本地方、本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

但从现状看,首先在省市政府的考核体系中,始终未把依法行政作为独立指标进行考核,由此使各级政府不能对依法行政产生足够的重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政府对依法行政的推进。

其次中国是世界上经历封建社会最长的国家,长期封建人治思想和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很深,在政府管理中,重人治轻法治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各级政府对行政权利的喜好还没有消除,基层政府在处理矛盾、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时偏好行政权力,而不重视依法行政。

关于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以及公正合法的方式,行使职权、履行公务、管理社会事务。

然而,在实践中,依法行政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权力滥用、程序不规范、执法不公等。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权力滥用问题权力滥用是指行政机关或行政人员在行使权力时,超越了法定权限,损害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这种问题常常出现在一些官员为个人私利而滥用职权的情况下。

要解决权力滥用问题,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加强对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可以通过建立独立的监察机构或者加强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来实现。

同时,加强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对权力滥用行为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确保行政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二、程序不规范问题程序不规范是指行政行为在行使过程中,未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导致决策失当或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这种问题多见于行政机关未依法公开听证、未进行合理程序的决策等情况。

为解决程序不规范问题,一方面,应加强行政程序的规范性建设,明确行政流程和程序要求,并加强对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的培训,提高其遵守法定程序的意识和水平。

另一方面,要加强行政监察,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程序的公正性,对程序不规范的行政行为及时纠正和追究责任。

三、执法不公问题执法不公是指行政机关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对不同的当事人采取不同的执法措施,不公正地对待不同的案件、不同的当事人。

这种问题常见于行政机关对此前有关利益关系的当事人进行偏袒或压制的情况。

为解决执法不公问题,应加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一方面,加强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行政行为的录音、录像、拍照等手段,防止执法人员滥用职权和对案件进行有失公正的处理。

另一方面,要建立公正、独立、高效的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评审机制,对执法不公行为及时纠正,并对相关责任人予以追责。

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含5篇)

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含5篇)

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含5篇)第一篇: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内容提要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活动。

它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的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利益,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依法行政。

一是依法行政的内涵;二是实行依法行政的必要性;三是目前我国在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四是做好依法行政的对策。

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马佩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

”十六届四中全会由进一步提出依法执政,以及国务院出台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均对依法行政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依法行政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因此,深入分析我国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依法治行政的研究,对于实现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依法行政的内涵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活动。

它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做到既不失职,有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实行依法行政的必要性我们的国家是法治的国家,依法治国尤为重要。

然而,依法行政与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紧密联系的,没有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很难实现。

只有实现依法行政,我们的国家权力的行使才意味着实现法治化,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人民的合法权益也才能得到切实保护,从而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因此实行依法行政至关重要。

当前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推进(tuījìn)依法行政工作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梁长海近年(jìn nián)来,在赣州市委、市政府的统一(tǒngyī)领导和上级政府法制机构的正确指导下,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大局,以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主线,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强化领导,狠抓落实,把加强依法行政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认真扎实地加以推进,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为我市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为推动全市追赶与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近年来我市依法行政工作(gōngzuò)的现状(一)强化领导,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供(tígōng)坚强有力保障我市始终坚持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政府的一项重大举措,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每年召开的市人大会议、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等重要会议上,市长都要对依法行政工作提出明确具体要求,依法行政成为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必要内容。

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经常听取政府法制工作汇报,经常过问依法行政工作。

2004年开始,市政府将行政执法工作纳入市政府目标管理体系。

同时,进一步健全了法制工作机构,充实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经费支持。

自2006年以来,我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常务副市长为副组长,人事、监察、审计、财政、发展改革、法制办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组织协调、跟踪检查、督促落实等日常工作。

各乡镇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均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并指定专人负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行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

在落实《纲要》的过程中,我市各级各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每年均制定了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做到了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推动了依法行政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和核心,也是难点和重点。

实现依法行政,要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提高行政执法的透明度,提高政府决策的公众参与度。

关键词:依法行政;行政执法;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和核心,也是难点和重点。

近几年来,随着法律的逐步健全和完善,行政执法部门的法制意识与日俱增,执法机关普遍能执法守法、依法行政。

一、近年来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1.依法行政工作制度逐步健全始终把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作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提升科学开展水平的重要举措。

一是完善依法行政工作长效机制。

二是制定相关制度,确保依法行政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加强目标考核管理。

四是进一步落实依法行政年度报告制度。

将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

2.清理行政许可事项及收费,减少行政审批结合上级关于清理取消、下放和合并的决定,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汇总。

对保存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在法定办理时限的根底上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

3.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把领导干部学法和执行人员轮训工作作为提高依行政意识和能力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学习培训力度,使广阔领导干部的法制意识和执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4.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和培训工作一是加强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依法行政宣传。

以开展大型宣传活动、报告会以及播送、电视等方式宣传报道。

二是加大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力度。

通过培训,使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领导干部自身法制观念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执法部门领导不能正确理解依法行政工作内涵,依靠老经验、老习惯等开展工作,与依法行政不相适应的“人治重于法治〞的执政理念还普遍存在。

对普法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缺乏,成员单位相互配合不够,作用发挥不明显,普法力度不大,法制意识不强,应付思想、形式主义仍一定程度存在。

2.法制队伍建设重视不够,法制机构力量薄弱由于受机构编制限制,法制办的工作力量难以保证,开展工作力不从心。

平凉市依法行政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改善途径

平凉市依法行政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改善途径

平凉市依法行政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改善途径平凉市作为甘肃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持续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平凉市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途径。

一、政府依法行政意识薄弱平凉市在依法行政工作方面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薄弱。

一些政府部门在办事过程中常常违规操作,甚至违法行事。

这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形象,也给了市民一种不敬法、不守法的示范作用。

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存在不按照规定办事的问题,对待群众态度不够友好,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和应用也比较困难。

这种现象导致政府的法治意识和能力不足,无法提供良好的依法服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平凉市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政府的依法行政意识。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政府工作程序,明确工作职责和权责,确保工作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加强政府监督和纪律建设,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惩处力度,为政府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行政环境。

二、法律知识普及率不高平凉市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法律知识普及率不高。

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等原因,平凉市的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法律知识普及率相对较低。

这导致了一些群众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深,缺乏对自己权益的保护意识。

一些地方政府和工作人员也存在不宣传法律法规的问题,导致群众对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不高。

为了提高法律知识普及率,平凉市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加大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多种媒体平台上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向广大群众普及法律知识。

开展法律法规培训和宣讲,面向政府工作人员、学校教师、村民代表等重点人群进行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其法律素养和意识。

建立法律咨询服务机构,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解答群众疑问,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运用法律法规。

三、执法监督机制不完善平凉市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执法监督机制不完善。

依法行政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与建议

依法行政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与建议

依法行政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与建议一、我国依法行政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立法活动,法制建设特别是行政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依法行政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政府依法行政的状况不断改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立法力度,为依法行政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国家颁布了许多有关行政执法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了对行政权力行使的监督、制约机制。

在行政机关外部实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群众监督、司法监督;在行政机关内部,实行审计、监察等专门机关监督、上级对下级监督;不少地方还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错案责任追究制、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行为备案审查制度等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开始从不同角度对行政执法予以监督。

然而,我们在肯定行政法制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不可否认,在现阶段的依法行政活动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缺陷和不足,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行政立法的不规范和不完善依法行政的前提和依据是要有健全和完善的行政法律体系。

(二)行政执法机构不健全。

职责不清首先,行政执法机构不健全,行政执法机关设置不完善。

其次,行政执法机构之间权限不明,职责不清。

(三)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权力必须受到监督和控制,否则就会被滥用。

(四)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低、数量少法律需要有人去实施、去操作,而依法行政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管理日趋专业化、复杂化,因此对执法人员的要求很高,不仅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法律素质。

我国执法人员的数量少,而行政执法范围广、数量大,任务繁重,这也直接影响到行政执法的数量和质量。

(五)依法行政的保障制度不健全授权不充分是保障不力的重要表现,也是导致权责不对称的重要因素。

依法行政的成本应该由国家来解决,不能由行政机关自行解决。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以上依法行政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产生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制度、历史、文化及社会原因。

平凉市依法行政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改善途径

平凉市依法行政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改善途径

平凉市依法行政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改善途径平凉市作为甘肃省的重要城市之一,其依法行政工作在推动市域经济、社会稳定及民生改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平凉市依法行政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司法独立性不够、行政执法能力不强等。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司法独立性司法独立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平凉市仍然存在一些干扰司法独立的问题。

为了加强司法独立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司法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独立审判的能力和水平。

2.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司法制度和惩治腐败机制,保障司法人员的权益,减少干扰司法独立的因素。

3.加强司法监督,建立健全司法权力审查机制,对司法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

二、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当前平凉市行政执法能力相对较弱,存在执法过程不规范、执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了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2.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规范和执法程序,加大对执法过程的监督力度,确保执法过程的公正、公平和规范。

3.加强行政执法机构的建设,完善执法设施和装备,提升执法效率和质量。

三、优化行政审批服务行政审批是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但当前平凉市的行政审批服务存在效率低、流程繁琐等问题。

为了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和时间,提高审批效率。

2.建立电子审批平台,实现线上办理,方便申请人和审批人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3.加强行政审批服务的监督和评估工作,通过激励机制和奖惩措施,推动行政审批服务的改进和优化。

四、落实依法行政责任依法行政的落实必须倒逼责任的落实,但当前平凉市在依法行政责任落实方面存在欠缺的问题。

为了落实依法行政责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政府的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2.加强对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相关的考核和奖惩机制。

3.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素质,增强市民参与依法行政的积极性。

依法行政情况汇报参考(二篇)

依法行政情况汇报参考(二篇)

依法行政情况汇报参考依法行政是指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公正执行职责、保障公民权益的原则。

做好依法行政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保障。

下面,本文将结合某地方政府的依法行政情况,进行详细汇报参考。

首先,该地方政府注重法治宣传教育,提高行政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

他们组织举办了一系列法制宣传活动,包括宣传片播放、法治讲座、法律知识培训等。

通过这些宣传教育活动,不仅提高了行政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也增强了公民的法治观念,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依法行政。

其次,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该地方政府注重依法行政的原则和程序。

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取证、依法处罚,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针对一些突出的违法行为,他们积极展开专项执法行动,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保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

第三,该地方政府注重加强政府自身的依法行政建设。

他们制定了一系列行政管理规定和政策制度,明确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和限制条件,规范行政行为,优化行政手续,提高行政效率。

同时,他们还加强了行政监督和问责机制,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进行查处和处理,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第四,该地方政府积极推动政务公开,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他们建立了政务公开平台,将政府信息公开于社会,包括预算收支、政策法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息。

同时,他们还鼓励市民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对政府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民众的监督作用。

最后,该地方政府还注重依法行政与社会治理相结合,推动依法治理的深入发展。

他们积极配合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执法司法机关的工作,加强社区治理,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形成了社会共治的局面。

总的来说,该地方政府在依法行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各项工作得到了良好的推进和落实。

然而,也要看到,依法行政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一些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主观意识强、程序不规范等现象;一些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还有待提高。

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文章标题: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引言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和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开展工作,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行政活动。

然而,在实际的行政工作中,依法行政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整改这些问题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1. 法律知识不足在一些基层政府和行政机关,存在着法律知识不足的问题。

工作人员在处理案件或者办理事务时,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够,导致执行不到位,甚至出现依法行政不彻底的情况。

2. 行政裁量权滥用一些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裁量权时,存在滥用的情况。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行政机关在执行政策时将裁量权过度放大,超越了法律规定的范围,导致依法行政的失衡。

3. 行政程序不规范在一些行政机关的日常工作中,由于程序不规范,导致了一些行政行为的不合法。

例如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过程中,程序不规范导致了一些违法行为的发生。

4. 法律责任不落实面对一些违法行为,有关行政机关对法律责任的落实不到位。

对于一些违法行为的查处和追责不力,使得依法行政意识不足。

三、整改措施1. 加强法律教育培训针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加强法律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

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严格依法行政,做到依法行政不偏离。

2. 规范行政裁量权加强对行政裁量权的监督和管理,规范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裁量权的范围和程序,避免滥用行政权力,确保依法行政的公正性和平衡性。

3. 完善行政程序加强对行政程序的规范管理,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程序性。

明确行政程序的流程和标准,做到依法行政程序合法、公正和透明。

4. 加强法律责任落实对于违法行为,要加强法律责任的追究和执行,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形成对违法行为的震慑,提高依法行政的执行力度。

四、总结依法行政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在实践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

但只要我们不断加强法律意识,规范行政行为,加强法律教育和监督,便能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依法行政向更加规范、公正和透明的方向发展。

关于地方政府依法行政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关于地方政府依法行政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 一 )地 方政 府 依 法行 政 意 识 落 后
长久 以来 ,政府集权 以及 全能政 府的形象已经扎根到 了人 们的意识 当中 ,所 以大多数 的民众是 没有政 治主体观念的。同理 ,上层的政治 权 利 者们便拥有极强 的主体意 识 ,双方如此 “ 互补” ,便 真正的 阻碍 了依 法 行政的发展与进 步。我 国 的公 务 员基本 上是 受着 两种 思想 意识 的 熏 陶 ,前者是受到列林 思潮 的影 响 ,首 先便 是将 国家 的政 治权 利 视为 专 政 ,其次才会考虑 到服 务大众 。后者 则是 长期 受 到传统 历史 文 化 的影 响 ,具有极强的专制 主义精神 和特权 主义 ,认 为 自己 “ 高 人一等 ” 。官 本位思想 的严重化使我们 意识 到当代政府的执法人员们最需 要的便是 改
变 自 己 的意 识 观 念 。 ( 二)地 方政 府受到利益驱使的现 象非常严 重
利益 的追求使得地 方政府 出现不依法行政的现象 。当拥有一个 良好 的制 度 时 ,可以起 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将公务员的私欲限定在合 法的范 围之 内, 但 真正严重的是 ,中 国并不具备这样行之有效 的监督制度 。 ( 三 )对地方政府行政权 力的监 管存在 障碍 对于地 方政府的监督 管 理存 在障 碍主 要体 现在 以下几 个 方面 ,其 人 员选 拔缺少监督 ,整 体 素质 水平 较 低。现 行 的公务 员 录用 、选 拔 、 考 核制 度 还存 在 较 大 的 弊 端 ,裙 带 关 系 还 会 在 部 分 地 方 的 公 务 员 选 拔T- 作中出现 。其二 ,行政责任追究机制不够完善 。对 于行 政责任 的制 度规范不够统一 ,且具体承担责任 的对象 、方式 、程序 等事项都无 法清 晰的明确 ,现实追责难度大 。其三 ,社会 的监督力量较为薄弱 。 三 、改 善 地 方 政 府 执 法 行 为 。推 进 依 法 行 政 进 程 的 策 略 ( 一 )深 化 体 制 改 革 。 转 变 政 府 职 能 具体而育需要做 到以下三个 方面 。第一 ,要转变 政府现有 的职 能 , 政府应 当与企业经营 、市场调控正确 的理 清关 系。不该 由政府管理 的事 情便不应 当插手 ,相反 ,必须 尤其 出面解 决 的事情 ,例如 资 源的配 置 等 ,便应 当积极 的作 为。第 二 ,加强政府信息的公开。所有 的行 政主体 都应当接受广大人 民群众 的监督 ,积极 的公开相关信 息资料 ,同时还能 拉 近 同群 众 的距 离 。第 三 ,权 力 的 运行 过 程要 公 开 且 透 明 。所 有 的 行 政 行为都应 当符合现有 的法律 规范 ,作出的具体行政行 为以及抽象 行政行 为都要有理有据 。 ( 二 )提 升 地 方 立 法 质 量 以及 决 策 质 量 地方性 的法律法 规其 实是国家法律的另一个延伸 ,因此 ,必 须要对 其质量加 以重视 。上 级部 门要 加强对地方立法的合法性审查 ,保 证其并 未违反现有 的法规制 度。此外 ,还要监督地方立法的及时性 出台 ,面对 最新 出现 的中央发令 ,地方政府必须要制定出配套的地方 细则 ,防止 中 央法令 出现 被架空 的现象 。最后还要做好地方政府的决策工 作 ,进一步 的规范决策 的程序 ,做到民主决策 ,科学决策 。 ( 三 )完 善 责 任 追 究制 度 权责必须要实现统一 ,赋予地方政府多大 的职权 ,就应 当在这样 的 基础 之上承担相应的责任 。只有责任追究机制完善 。也才能 够对公务 员 的工作起到监督约束的作用。具体而言 ,首先要有人 问责 ,调动社会公 众的监督力量 ,再结合纪检 以及 内部监察机关 的监督 力量 ,以此建 立起 有效 的监督体系。其次 还要 明确 相关 的责 任主 体 ,上 到具 体的行 政 干 部 ,下到具体办案的公务人员 ,必须要确定其承担起 自身 的责任 。 结 束 语 依 法行政是中国政府现在 以及未 来的发 展趋势 ,要 实现这 一 目标 , 玄乎了要不断的转变行政理念之外 ,还应 当坚持在立 法、执法 、监 督等 领域进行改革。 当前 ,我 国的依法 行政 建设 工作 已经 取得 了一 定 的进 步 ,相信在不断的学习和 自省的过程 中,政府 的行政理念必 定会发 生转 变。( 作 者 单 位 :四 川 大 学 )

平凉市依法行政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改善途径

平凉市依法行政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改善途径

平凉市依法行政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改善途径平凉市是甘肃省的地级市,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平凉市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在依法行政方面,平凉市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行政效率低下、行政执法不规范、行政责任不清晰等。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平凉市依法行政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途径。

1. 行政效率低下平凉市政府在办事效率方面存在明显的问题,行政审批流程繁琐,办事效率低下。

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等各项行政事务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了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速度。

2. 行政执法不规范在行政执法方面,平凉市存在着一些涉法部门执法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如行政执法程序不严谨、执法行为不公正等。

这些不规范的行政执法行为,不仅损害了公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还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3. 行政责任不清晰平凉市政府部门之间存在着职责不清、工作交叉、责任不明等问题,导致行政管理混乱,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推责现象频发,办事效率低下,政府的服务水平和公信力受到了质疑。

二、改善途径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平凉市政府应当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优化公共服务体系,推行“最多跑一次”服务,倡导“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为了明确行政责任,平凉市政府应当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权责一致的考核机制,加强绩效评估和问责机制,确保公务人员依法行政、廉洁奉公。

平凉市依法行政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行政效率低下、行政执法不规范和行政责任不清晰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平凉市政府应当加强行政管理,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规范行政执法,明确行政责任,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信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平凉市依法行政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市民提供更加高效、规范、透明的政府服务。

依法行政工作的调研报告

依法行政工作的调研报告

依法行政工作的调研报告依法行政是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进行了一次针对依法行政工作的调研,就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现状从宏观上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依法行政,明确提出建设法治型政府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依法行政为民”和“执法必须规范、公正、公开、高效”的原则。

政府部门也建立了一整套法制化的管理机制,包括全流程管理、公开透明、问责追责等措施。

从微观上看,各级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实际的依法行政工作中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制度和机制日趋健全,法律服务也日益完善。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1.法律体系还不完善。

虽然中国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但法律之间的衔接和协调还有待改善,有的法律规定还不够完善,多个法律之间还存在冲突和重叠。

2. 执行力度仍有待提高。

有的政府部门在执行工作中不够坚决果断,有的法律执行不到位,不足以保证依法行政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3. 督察制度亟需加强。

对政府部门的依法行政工作监督不到位,督察制度不完善,有些政府工作人员存在执法滥权、违法违规行为等问题。

4. 对于普通公民来说,法律申诉渠道不畅,维权渠道并不明确,对于遭受不公正对待和违法违规的人,想要获得公正维权非常困难。

5. 政府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协调不力,导致一些重大事项不得不耗费时间和资源进行多次审批,浪费了资源和时间。

三、建议1. 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法律衔接和协调。

2. 强化法律执行力度,提高工作效率。

3. 建立健全的督察制度,增强督察力度,形成检查考核制度,督促政府部门依法行政。

4. 常年开展普法宣传,加强公民法律意识的教育和培训,同时建立健全的申诉渠道和维权机制。

5. 政府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和协调,提升政府工作效率,优化决策流程。

总之,依法行政是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执政者为民服务的基本要求。

各级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应该时刻牢记法律是为人民服务的,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正和公平,加强公民法律意识教育、健全法律体系和相关制度的建设,推动依法行政工作开展得更好、更稳定、更有序,为中国建设法治国家做出新的贡献。

依法行政工作交流发言稿

依法行政工作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依法行政工作的思考和体会。

依法行政是新时代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是建设法治政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我对依法行政工作的几点认识和交流。

一、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根本要求,是我国政府治理的基本方式。

以下是我对依法行政重要意义的几点阐述:1. 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和权威。

依法行政有利于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和权威,确保法律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 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依法行政有助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使人民群众在法治轨道上享有平等、公正、高效的公共服务。

3.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依法行政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消除腐败现象,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4. 提高政府公信力。

依法行政有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二、依法行政工作的现状与问题近年来,我国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1. 部分地方和部门依法行政意识不强。

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存在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等现象。

2.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待深化。

行政审批事项较多,审批程序繁琐,影响了行政效率。

3. 政府信息公开不够全面。

一些地方政府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全面,影响了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

4. 政府执法不规范。

部分政府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问题。

三、依法行政工作的对策与建议针对上述问题,以下是我对依法行政工作的对策与建议:1. 强化依法行政意识。

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依法行政的重要性,树立法治思维,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2.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效率。

3.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确保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

4. 严格规范行政执法。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执法公正、公平、公开。

5. 强化法治宣传教育。

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法治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年依法行政调研报告

年依法行政调研报告

年依法行政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国依法行政工作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动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我国年依法行政工作的实际情况,了解依法行政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积极组织调研并发布了《年依法行政调研报告》。

本文就此报告进行分析,探讨我国依法行政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我国依法行政的总体情况《年依法行政调研报告》显示,我国依法行政发展呈现出稳步推进的态势,各地政府和行政机关普遍积极落实法律法规,依法行政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

具体表现为:1. 依法行政制度不断完善。

我国已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和以宪法为基础的行政法制,完善了依法行政制度,强调法治思想在治理国家、管理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2. 依法行政宣传教育不断加强。

政府加大了宣传教育的力度,重点推进法治宣传进单位、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等工作,不断提高广大民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3. 依法行政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行政机关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管理水平,不断推行智慧法治、数字化管理、协同办公等创新管理方式,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我国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依法行政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调研报告中指出,我国依法行政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还需时日。

虽然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宣传,但仍有不少民众缺乏法律意识,对法律宣传和法律服务的需求还很大。

2. 法律法规制定落后。

有些法律法规已不能适应这个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落后的法规制定和实施不仅不便于维护社会秩序,也容易引发社会反弹。

3. 法律法规执行不力。

地方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在执行法规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些地方部门拒不执行或是不能按期完成,导致法规形同虚设,政策实效性得不到有效保证。

三、我国依法行政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依法行政的发展和落实《全民法治行动纲要》的目标,调研报告提出了以下建议:1. 加强政府和机关的法制建设,完善和完善法律法规,打造“向法治转型的政府”。

当前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推进依法行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加快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的根本途径。

最近,我们深入部分区、县政府进行依法行政工作调研,通过召开部分区县政府领导、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街道办事处(乡镇)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等形式,就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实施六年来基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基本情况;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及基层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做了调研。

调研工作结束后,笔者重点针对当前制约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了一些分析:一、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颁布后,各区、县政府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紧紧围绕贯彻落实《西安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制定推进依法行政实施意见,落实工作措施,强化监督指导,以依法行政考核为抓手,扎实有效地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依法行政取得显著成效。

但是,区、县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还存在诸多突出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依法行政深入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的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与依法行政的要求还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与依法行政的冲突比较明显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基层政府及部门领导推进依法行政的意识不断增强,但在处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依法行政的关系上,还存在模糊的认识,没有真正认识到依法行政是国家赋予行政机关管理经济社会的主要手段,有的认为依法行政是软指标、软任务,有的甚至认为依法行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束缚,缺乏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责任感、使命感。

个别部门存在领导不重视、制度不健全、工作开展不力等问题。

比如,有的地方大力号召发展乡镇企业,而乡镇企业主为了节省成本,利益趋动,致富心切,往往违法占地,不主动先进行用地审批,部分领导为了发展经济,对这类违法行为听之任之,违法带动辐射效应,导致更多的违法占地行为发生。

平凉市依法行政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改善途径

平凉市依法行政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改善途径

平凉市依法行政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改善途径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本文将首先分析平凉市依法行政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执法不规范、行政决策不透明、执法与审批脱节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随后,将提出改善途径,包括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行政审批制度等方面的建议。

通过对平凉市依法行政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希望可以为平凉市依法行政的改进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推动平凉市法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2. 正文2.1 平凉市依法行政存在的突出问题平凉市依法行政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执法不规范、行政决策不透明和执法与审批脱节三个方面。

执法不规范是平凉市依法行政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些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主观随意、操作不规范等情况,导致执法结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

缺乏统一的执法标准和规范的执法程序也容易导致执法过程中的不当干预和滥用职权现象的发生。

行政决策不透明也是平凉市依法行政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些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往往缺乏透明度,决策的过程和依据不够清晰,缺乏必要的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

这不仅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舆论质疑,还可能导致决策结果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受到质疑。

执法与审批脱节也是平凉市依法行政的一个突出问题。

在一些行政执法过程中,执法部门与行政审批部门之间存在信息不畅通、工作不协调等现象,导致执法行为与审批结果不一致,甚至出现冲突和矛盾。

这不仅增加了企业和个人的合规成本,还影响了行政执法和监督的效果。

2.2 问题一:执法不规范在平凉市依法行政中,执法不规范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一方面,部分执法人员在执行执法过程中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导致执法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不公正性。

有些执法人员可能会根据个人偏见或利益进行执法,而非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公正执法。

这种情况容易导致执法过程中的不公正,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执法不规范也可能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如果执法人员缺乏规范性,就会给企业和个人造成困扰和不确定性,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报告

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报告

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报告依法行政是指政府依据法律规定、以法律为依据和依据规定程序,进行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活动。

依法行政是一个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要求,也是维护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为了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各地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法律体系,落实制度规范,推进信息化建设,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为了展示当前我国依法行政工作的情况,下面简要分析一下在依法行政方面的成就和问题。

一、成就1.法制建设我国政府在推进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全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规范,这些法律的颁布对于推动我国政府的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此外,2018年10月,我国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进一步加强了对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定位,为全国政府依法行政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2.制度建设我国政府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的过程中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全国各地政府部门积极推进制度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合理化。

例如,各部门对于工作流程、权力行使、审批事项、职责规范等进行明确和规范,通过推进制度建设,建立了行政管理的科学、规范、高效与透明的现代化制度体系。

这一举措不仅使政府部门更加规范化,也是为确保政府的公信力和依法行政水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公示公开公示公开是政府进行依法行政的一个着力点。

政府部门在行政管理工作中采取了各种形式的公示公开措施,推行电子政务、开展政务公开、组织专门部门接受群众电话、进行政务问责等方法,让群众了解政府部门的工作情况,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

这不仅增强了政府部门的透明度,也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二、问题1.制度建设尚需完善尽管我国政府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依法行政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例如,政府部门中存在决策权过于集中、权力滥用、审批制度不够规范,一些法律工作操作流程不够科学、精细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年论文题目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系部公共管理专业行政管理班级行管1421学号*********学生姓名李金潞指导教师龙璞职称副教授2017 年 3 月9 日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心实质是依法治“官”而非治“民”、是依法治“权”而非治“事”。

当今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政府去依法行政,其原因不仅是因为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而且是因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是因为政府有这种愿望,而且是因为人民的呼声更高。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我国基层政权组织的县(区)政府,其依法行政的现状怎么样?存在哪些问题?对策有那些?对此,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关键词:依法行政;问题;对策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任何社会个体以及相关行政部门的行为都应该受法律的约束,推进依法行政,能够从根本上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谐。

我国早在2004年就颁布了国务院颁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基于该纲要的要求地方政府在推动依法行政的进程中得到了较大的突破,但是当前地方依法行政方面仍旧存在一定的困境,相关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和具体的行政行为上都存在着一定问题制约着依法行政体制的推进,因而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相关的问题,以提高地方政府依法行政能力以及社会公信力。

一、我国地方政府推行依法行政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县(区)政府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本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认真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严格履行法定职责,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总的来看,可以概括为:“四个一”,即:一个增强、一个提高、一个完善、一个改进。

(一)一个增强,就是依法行政的意识有了明显增强。

现在,绝大多数县(区)的政府常务会议、办公会议在决定重大事项时,都能注意听取有关法律方面的意见,制发规范性文件,都进行法律审核,从而保证了决策的合法性。

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颁布实施后,县(区)除领导同志带头组织学习外,还普遍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所有行政执法人员基本上都进行了上岗前的轮训,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有了明显增强。

决策合法、执法守法、依法办事已逐步成为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的自觉行动。

(二)一个提高,就是依法行政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目前,县(区)普遍建立了重要决策法律分析和论证制度、重大决策事项报告制度、决策信息公开制度等一系列依法决策制度和程序规范。

一些县(区)还把法制机构或有关专家做出的法律分析和论证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并在出台重要措施前,通过调查问卷、座谈等多种形式,主动征求相关部门和管理相对人的意见,为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特别是自行政处罚法实施以来,各县(区)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行为,不少县(区)还通过开展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演示等活动,强化执法人员的执法程序,杜绝和纠正了过去行政执法“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

(三)一个完善,就是依法行政的制度建设有了明显完善。

各县(区)普遍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了奖优罚劣机制,完善了执法程序、错案追究等工作制度,加大了执法力度,提高了执法到位率;部分落实收支“两条线”和罚缴分离制度,进一步调整了执法的利益机制;全面实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推动了行政执法的规范化,改变了长期以来行政执法主体混乱,乱执法、执法乱的状况,行政执法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四)一个改进,就是依法行政的监督工作有了明显改进。

县(区)普遍推行执法公示制度,针对行政审批、管理、检查、收费、处罚等行政执法行为,将法律依据、办事程序、审批期限、承办机构和人员、办理结果和理由、救济途径和渠道等向当事人和社会公示,对维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知情权,建立公开、公正的监督环境产生了积极作用。

同时,有些县(区)还通过聘请行政执法监督员,邀请驻地企业给政府各执法部门“打分”等方式,积极开展执法效能监察和执法服务活动,加大社会监督力度,改善了执法服务环境。

行政复议作为行政机关内部的一种监督机制,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县(区)行政复议案件几乎占到全部复议案件的25%。

二、我国地方政府推动依法行政的困境分析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认识到,当前县(区)政府在法律对其刚性约束越来越严和群众要求依法行政的呼声越来越高的双重压力下,实施行政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工作中经常陷入依法办事困难重重,违法行政屡屡被告的两难境地。

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不适应性。

(一)行政管理的效率性要求与依法行政的时效性规定存在不适应。

行政效率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和度量,既是行政管理的起点和归宿又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各个层次、环节和程序之中。

由于县(区)政府经常处于行政工作的一线和前沿,必然将行政效率置于优先位置,在行政管理中试图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行政效果。

而基于对行政权的行使和扩张有可能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利益之考虑,立法者往往更侧重对行政相对人权利的保护,从而赋予行政相对人较长的时间以寻求司法救济。

如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一条更将其扩大为“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

由此可见,政府机关追求的行政效率与法律法规确定的时效和期限往往存在一定的矛盾性。

比如每年的夏、秋两季税费征收、计划生育检查、卫生模范城创建等等突击活动,县(区)政府从效率性考虑,总是期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其他工作。

一旦少数有履行能力的群众以这样那样的理由拒不履行法定义务,县(区)政府往往睁只眼闭只眼放任乡、村干部违法行政,以致上门砍树牵猪扒粮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影响社会稳定。

虽然对于不履行法定义务的群众,可以下达处理决定限期履行,但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为3个月,即义务人既可以在3个月届满的最后一天履行义务,亦可以在此之间提起行政诉讼,启动司法监督程序。

这样,政府一方面要投入人力、物力、精力参加诉讼,另一方面对这些群众的工作“搁浅”,不但影响工作进度,而且导致其他群众攀比观望,增加工作难度。

所以县(区)政府总感觉到在依法行政工作中约束羁绊太多,不越法律的“雷池”难以达到工作的目的。

(二)承担任务的繁重性与法律赋予其手段的匮乏性存在不适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五十九条赋予县(区)政府10项职权,但县(区)政府事实上管理的内容和范围要比上述规定大的多,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造成职权行使“虚化”和“悬空”。

现代法治以弘扬人的主体自由和理性力量为价值取向,它体现的是理性原则下的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的和谐一致,对法律设定权利义务的权威性的认同和服从,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由于少数群众对法律的片面理解,往往强调自身权利而缺乏积极的守法精神,逃避履行法定义务,县(区)政府想规范而有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法律依据,从而导致对有些社会和公共事务的管理处于不管则失职、欲管又无权、管了即侵权的尴尬境地。

例如对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规定,农民娴熟于心,县(区)政府稍有“越位”,就有可能被推上被告席。

而对于计划生育、兴修水利等应尽义务,少数群众则千方百计以种种理由能躲则躲、能滑则滑、能赖则赖。

但由于一些法律配套措施的不完善,致使县(区)政府在执行法律赋予的职权时造成处置上的失范。

与此同时,由于县(区)政府承担的大量工作任务没有法定的手段和权利相伴随,在履职过程中,超越职权也就不足为怪了,这也是县(区)政府在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中败诉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现代政府职能的定位存在不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执法和管理,而不是搞形象工程和干预经济,作为基层政权的县(区)政府尤其如此。

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县(区)政府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角色没有准确的定位和把握,越权侵权现象时有发生。

比如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少数县(区)领导干部往往抱着快速发展地方经济的“良苦用心”,片面追求规模效应,强迫农民种什么,不准农民种什么。

由于市场信息与农民的产出之间存在时间差,因而以市场为导向便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可捉摸性,一旦判断失灵,便导致农民产得出、卖不掉的情况,这种侵犯农民经营自主权的行为一旦被农民起诉,就必然要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

再比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村委会的职权范围作了明确的规定,但实际上县(区)政府往往把自己的权力向下延伸,过度干预村民选举、村级重大问题的决策、村级事务的管理等活动,分割了本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削弱了村民自治的积极性。

(四)依法行政的要求与少数干部法律素质不高存在不适应。

现实生活中相当多的行政干部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方式得心应手,而对依法行政则感到无所适从,对依法行政认识基本上仍停留在将法律作为一种行政管理的手段,尚未充分认识到依法行政不仅是要依法去管理社会,而且管理者自身也应守法,特别对行政执法的程序以及行政处理决定在下达前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要求更是知之甚少,结果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往往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

例如:一些地方在下达行政处罚或处理决定时没有向当事人送达,或送达后没有依法填写送达回执,导致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时被法院裁定不予执行;也有一些地方在下达处理决定时,凭印象、经验办事,没有充分的书面证据,当了被告后才忙着调查取证,严重违反了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期间被告不得自行收集证据的规定;还有一些地方在行政处罚或处理决定时没有告知行政相对人的诉权,使得相对人在2年内均可向法院诉讼,造成行政处罚或处理决定的效力长时间处于不确定状态等等。

(五)行政的“越位”或“缺位”与依法治国的要求存在不适应。

根据法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可以发布决定和命令。

这些规范性文件如果不与法律相抵触,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现实社会中,却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一些违法或违规行为。

比如:有的地方发布的决定和命令与有关法律相违背,地方政府用强力使之在本地区执行,其效力甚至超过了法律,实际上取代了国家的法律而成为本地的“土法律”。

再比如:有的地方误认为一些法律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行政管理的实际需要,就自行突破法律的规定而行政,以至于喊出“闯不合时宜的法律禁区”的口号,个别地方甚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无视法律的存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罚随口出”,把法律看作是可有可无的陪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