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变电站保护软压板设置规范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_设技术规范(正式发布版)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_设技术规范(正式发布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ICS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 / GDW679 — 2011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supervision and controlsystem of smart substation2011-02-07发布 2011-02-07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 I I 1范围 .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5 体系架构及功能要求 (2)智能变电站自动化体系架构 (2)一体化监控系统架构 (2)系统功能要求 (3)应用间数据流向 (6)6 一体化监控系统结构 (7)系统结构 (7)网络结构 (9)7 系统配置 (9)硬件配置 (9)系统软件配置 (10)时间同步 (11)性能要求 (11)8 数据采集与信息传输 (12)9 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12)编制说明 (13)前言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一体化监控系统是智能电网调度控制和生产管理的基础,是大运行体系建设的基础,是备用调度体系建设的基础。
为规范智能变电站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编写了《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体系架构、功能要求和系统配置等,为智能变电站设计和建设提供技术标准和依据。
(完整版)《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最新版)
为进一步规范电网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保证智能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本规范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及相关网、省电力公司相关管理标准及现场运行实际,参考各省的《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完成现《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最新版)》,供各单位参考和借鉴。
目录1 总则2 引用标准3 术语4 管理职责4.1 管理部门职责4.2 运检单位职责5 运行管理5.1 巡视管理5.2 定期切换、试验制度5.3 倒闸操作管理5.4 防误管理5.5 异常及事故处理6 设备管理6.1 设备分界6.2 验收管理6.3 缺陷管理6.4 台账管理7 智能系统管理7.1 站端自动化系统7.2 设备状态监测系统7.3 智能辅助系统8 资料管理8.1 管理要求8.2 应具备的规程8.3 应具备的图纸资料9 培训管理9.1 管理要求9.2 培训内容及要求1 总则1.1 为规范智能变电站设备生产管理,促进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智能变电站设备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依据国家和电力行业的有关法规、规程、制度,智能变电站技术标准、规范等,并结合智能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的实际而制定。
1.3 本规范对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管理职责、运行管理、设备管理、智能系统管理、资料管理和培训管理等六个方面的工作内容提出了规范化要求。
1.4 本规范合用于江苏省电力公司系统内的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
常规变电站中的智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参照执行。
1.5 本规范如与上级颁发的规程、制度等相抵触时,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2 引用标准Q/GDW 383-2022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Q/GDW 393-2022《110 (66) kV~22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Q/GDW394 《330kV~75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Q/GDW 410-2022 《高压设备智能化技术导则》及编制说明Q/GDW 424-2022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25-2022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26-2022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27-2022 《智能变电站测控单元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28-2022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29-2022 《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30-2022 《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柜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31-2022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导则》及编制说明Q/GDW 441-202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Q/GDW580 《智能变电站改造工程验收规范(试行)》Q/GDWZ414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Q/GDW640 《110 (66)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6411 《220kV 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642 《330kV 及以上330~750 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750-2022 《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国家电网安监[2022]904 号《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生[2022]1261 号《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国家电网科[2022]574 《无人值守变电站及监控中心技术导则》国家电网安监[2022]664 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份)》国家电网生[2022]512 号《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国家电网生[2022]1256 号《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管理规范(试行)》3 术语3.1 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通用规程-智能设备部分
8.智能二次设备8.1 合并单元8.1.1概述合并单元(MU)是用以对来自二次转换器的电流和(或)电压数据进行时间相关组合的物理单元。
合并单元可是互感器的一个组成件,也可是一个分立单元。
合并单元作为数据采集同步共享信息中心是一次设备向二次设备延伸的重要环节。
500kV变电站采用常规互感器与合并单元配合方式,因此合并单元配置在就地智能控制柜中,以电缆方式采集常规互感器的二次电流电压,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后,以光纤输出将间隔的电流、电压、母线电压信息综合后以IEC61850-9-2规约接入间隔层设备,为保护、测控、计量、录波系统、网络报文分析系统提供采样值。
8.1.1.1 功能要求:1)按间隔配置的合并单元应提供足够的输入接口,接收来自本间隔电流互感器的电流信号;若间隔设置有电压互感器,还应接入间隔的电压信号;若本间隔的二次设备需要母线电压,还应接入来自母线电压合并单元的母线电压信号。
2)母线电压应配置单独的母线电压合并单元。
合并单元应提供足够的输入接口,接收来自母线电压互感器的电压信号。
3)对于双母线接线,母线合并单元宜同时接受两段母线电压。
接入了两段及以上母线电压的母线电压合并单元,母线电压并列功能宜由合并单元完成,合并单元通过GOOSE 网络获取断路器、刀闸位置信息,实现电压并列功能,电压切换功能。
4)合并单元应能保证在电源中断、电压异常、采集单元异常、通信中断、通信异常、装置内部异常等情况下不误输出;应能够接收电子式互感器的异常信号;应具有完善的自诊断功能。
合并单元应能够输出上述各种异常信号和自检信息。
8.1.1.2 配置情况:1)500kV 3/2接线方式:按断路器配置两套电流合并单元,按线路(或主变)配置两套电压合并单元,母线配置两套电压合并单元。
满足智能变电站500kV线路、母线、断路器保护及电抗器电量保护均为双重化配置的要求。
2)主变压器高压侧配置两套电压合并单元,中压侧配置两套电压、电流合并单元,低压侧电压、电流合并接入MU,配置两套合智一体装置。
智能变电站软压板相关说明
智能变电站软压板相关说明一、软压板分类智能变电站大量减少硬压板的设置,只有检修压板为硬压板,保护装置广泛采用软压板。
1、保护功能投退压板:实现某保护功能的完整投入或退出,此类压板为控制保护功能的主压板。
2、GOOSE出口压板:实现保护装置动作的跳合闸信号传输。
此类压板相当于常规站保护与保护间,保护与操作箱间的配线,即:跳闸硬压板。
当单一保护停启用时,需要操作。
3、SV软压板(数据接收压板):按MU投入状态控制本端是否接收处理采样数据。
此类压板相当于以往保护欲流变、压变间的连线,正常不进行操作。
但是主变保护等跨间隔保护中单间隔MU投入压板需要在单间隔检修时操作。
如:线路检修时,需退出线路间隔MU 投入软压板,线路数据将不会进入主变保护。
4、测控功能压板:实现某测控功能的完整投入或退出。
此类压板用于控制测控功能,相当于测控装置的定值。
如:检无压、检周期等。
5、控制压板:标记保护定值、软压板的远方控制模式,正常不进行操作。
如:远方修改定值、远方切换定值区等。
二、软压板后台设置原则1、保护功能投退压板应在后台画面显示,具备遥控功能.2、GOOSE出口压板应在后台画面显示,具备遥控功能.3、单一间隔的SV软压板(数据接收压板)不在后台画面显示,压板状态在变电站投运前设置完成,投运后不得改变。
跨间隔保护的数据接收压板在后台画面显示,其压板具备遥控功能。
4、测控功能压板不在后台画面显示,其压板状态在投运前应设置完成,投运后不得改变.5、控制压板应在后台画面显示,但不具备遥控功能。
三、软压板命名按照硬压板命名原则设置,采用双重名称,即编号+名称.四、软压板操作1、运维人员操作保护功能停启用软压板应在监控后台实现,操作前核对监控画面软压板实际状态,操作后应在监控画面和保护装置上核对软压板实际状态。
2、定值区切换软压板应在监控后台实现。
3、操作票填写应按照硬压板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硬压板”改为“软压板”。
4、禁止通过投退智能终端的断路器跳合闸硬压板的方式投退保护。
变电站压板运行管理规定
变电站压板运行管理规定1总则1.1为保证变电站内二次设备的运行状态满足一次设备运行状态的需要,规范变电站压板运行和维护工作,预防压板误投切事故,特制定本规定1.2适用范围:都匀供电局所辖变电站内所有继电保护及自动装臵压板、功能切换操作把手、调度自动化装臵遥控压板(以下简称压板)。
市场营销部开闭所的压板运行管理参照此规定执行。
2名词解释2.1软压板:实际为装臵内部设臵的电子开关,通过不同定值和控制字改变其状态,实现保护回路和功能的投退。
2.2硬压板:即连接片,用于连接和接通保护回路,实现保护功能的设备。
2.3压板定臵图:按整定书要求,在正常运行方式下,反映压板的实际排列位臵和投切状态的图表。
2.4压板运行检查图:即压板状态动态图,是反映压板当前运行状态下的排列位臵和投切状态的图表。
3职责3.1生产技术部3.1.1负责压板运行的技术监督、管理工作。
3.1.2制定压板运行的管理规定、技术措施,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3.1.3参加压板运行误操作事故的调查分析,制定反事故技术措施。
3.1.4负责所辖单位的压板运行技术监督、信息反馈和经验交流。
3.2供电运行部3.2.1负责压板的运行、日常维护,压板标签的更换及命名修改。
3.2.2负责装臵投运时的压板标签验收工作。
3.2.3制订压板运行的实施细则。
3.3修试管理所3.3.1负责压板回路的检查、试验,压板功能的校验,压板标签和功能一致性检查。
3.3.2负责明确压板投切功能,并对其作用书面说明。
3.3.3负责压板标签的首次命名。
4运行管理4.1供电运行部是变电站压板的运行部门。
4.2硬压板的投入、切除应有专门记录,并保存3年;压板投切应体现在操作票中。
4.3软压板的投入、切除应由监控系统遥控操作并记录于历史事项中产生;对无监控系统的变电站,按4.2执行。
4.4调度员根据电网运行方式可对装臵压板进行相应的调度。
变电站压板投切应严格按调度令执行,不属于调度管辖的由变电站依据现场运行规程执行。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网络设计技术规范
序号
条款号
条款原文
修改后条款正文
理由
1
9.1.1.2
在全部本体试验合格后进行,将互感器本体和合并单元连接并按SCD文件相关IED配置合并单元, 检验合并单元输出SV数据通道正确性, 检查相关通信参数符合SCD文件配置。如用直采方式,SV数据输出还应检验是否满足Q/GDW 441等间隔输出及带延时参数的要求。
a) 750kV、330(220)kV电压等级应配置GOOSE网络,网络应采用星形双网结构。
根据本规范7.2.4以及其他相关规范中关于750kV变电站中设备应双重化配置的原则。
5
8.2.4
a) 500kV、220kV电压等级应配置GOOSE网络,网络宜采用星形双网结构。
a) 500kV、220kV电压等级应配置GOOSE网络,网络应采用星形双网结构。
增加测试项目:二次安全防护
对二次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全面测试,包括防火墙、智能安全防护系统等。
智能辅助系统
1
3
8.2.2
双重化配置的保护装置应分别接入各自GOOSE和SV网络,单套配置的测控装置等宜通过独立的数据接口控制器接入双重化网络,对于相量测量装置、电度表等仅需接入SV采样值单网。
双重化配置的保护装置应分别接入各自GOOSE和SV网络,单套配置的测控装置等可通过独立的数据接口控制器接入双重化网络,对于相量测量装置、电度表等仅需接入SV采样值单网。
在220kV及以上的变电站的110kV侧电压等级网络规定GOOSE网络宜采用双重化,SV网络根据实际联网装置数量确实是否组双网,若联网装置小于3台建议SV网络组单网。因为在220kV及以上网络主变保护是双重化配置的,若110kV网络采用单重化配置,当主变保护启动失灵跳110kV侧母差时,主变保护必然只有一套保护可以启动110kV母差,双套配置的保护不能完全发挥功能,并且不能保证可靠性的要求。
智能化变电站保护软压板设置规范
智能化变电站保护软压板设置规范智能化变电站保护软压板设置规范一、保护压板设置的基本要求(Q/GDW_441-2010技术规范、Q/GDW_396-2009应用模型)1、除检修压板可采用硬压板外,保护装置应采用软压板,满足远方操作的要求。
继电保护设备应支持远方投退压板、修改定值、切换定值区、设备复归功能。
2、软压板的设置应满足保护基本功能投退的需要。
保护功能软压板在LLN0 中统一加Ena 后缀扩充。
3、软压板的设置应满足保护功能之间交换信号隔离的需要,GOOSE 出口软压板与传统出口硬压板设置点一致,按跳闸、合闸、启动重合、闭锁重合、沟通三跳、启动失灵、远跳等重要信号在PTRC 和RREC 中统一加Strp 后缀扩充出口软压板,从逻辑上隔离信号输出。
4、接入两个及以上MU 的保护装置应按MU 设置“MU 投入”软压板。
5、智能终端跳合闸出口回路应设置硬压板、智能终端GOOSE接收方向可不设软压板。
5、参数配置文件仅在检修压板投入时方可下装,下装时闭锁保护。
6、继电保护设备应将检修压板状态上送站控层;当继电保护设备检修压板投入时,上送报文中信号的品质q 的“Test 位”应置位。
二、保护软压板的分类及设置原则保护软压板的设置应满足运行值班人员常规操作的需要,同时尽可能延续原有标准化典型设计的规范要求。
1、保护功能投退压板:实现某保护功能的完整投入或退出。
2、保护定值控制状态:标记定值、软压板的远方控制模式,如定值切换、修改等操作。
3、保护采样数据接收状态:按MU投入状态控制本端是否接收处理采样数据。
4、信号复归控制:信号远方复归功能。
5、GOOSE出口压板:实现保护装置动作输出的跳合闸信号隔离,可设置在信号发出端,保护功能之间的交互信号,如启动失灵、闭锁重合等信号隔离。
此类压板原则上应在收发侧串联设置。
6、测控功能控制压板:实现某测控功能的完整投入或退出。
7、逻辑状态控制压板:实现保护逻辑输入状态的强制固定,类似于保护功能投退压板。
继电保护中级习题库含答案
继电保护中级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为防止一次设备试验影响二次设备,试验前应断开保护屏电流端子连接片,并对外侧端子进行( )处理。
A、隔离B、绝缘C、短接D、拆除正确答案:C2、IEC61850-9-2 4K/s样本计数器的数值变化范围是( )。
A、1到4000B、0到3999C、负2000到1999D、0到4799正确答案:B3、根据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 )进行一次整定方案的校核或补充。
A、每月B、每年C、每季度D、每半年正确答案:B4、当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故障录波器(____)。
A、不起动B、应起动C、可起动也可不起动正确答案:B5、电压回路问题的处理。
判断电压异常是否属于( )的问题,可以将电压的外部接线解开,用万用表直接测量即可。
A、短路B、外部回路C、内部回路D、断线正确答案:B6、继电保护或电网安全自动装置定检后,以及二次回路改造后,应测量交、直流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并做好记录;在合上交流(直流)电源前,应测量( )是否有直流(交流)电位。
A、电源侧和负荷侧B、负荷侧C、电源侧D、装置侧正确答案:B7、以下( )报文传输模拟量值。
A、GOOSEB、SVC、MMS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8、零序保护的最大特点(____)。
A、只反映接地故障B、反映线路故障C、反映相间故障D、反映变压器的内部正确答案:A9、重合闸整组动作时间与整定的重合闸时间误差不大于( )ms。
A、50B、20C、60D、30正确答案:A10、智能终端目前在智能变电站中采用最多的对时方式是( )。
A、IEEE1588B、PPMC、PPSD、IRIG-B正确答案:D11、在光纤回路工作时,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防止激光对( )造成伤害。
A、人眼B、尾纤C、设备D、仪器正确答案:A12、断路器保护接收到其他保护的跳闸命令后,同时判断断路器电流,可以( )启动瞬时跟跳。
A、固定延时B、同步C、短延时D、长延时正确答案:B13、智能变电站全站通信网络采用( )。
智能变电站_220kV~750kV母联(分段)保护通用技术规范(范本)
智能变电站220kV~750kV母联(分段)保护通用技术规范(范本)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序号名称编号1智能变电站220kV~750kV母联(分段)保护专用技术规范(范本)2801008-0220/0330/0500/0750-011智能变电站220kV~750kV母联(分段)保护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1.本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技术规范“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1)改动通用技术规范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3)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技术规范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技术规范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5.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投标人逐项响应专用技术规范中“1 标准技术参数”、“2 项目需求部分”和“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专用技术规范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7.一次设备的型式、电气主接线和一次系统情况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响较大,应在专用部分中详细说明。
2目次智能变电站220kV~750kV母联(分段)保护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 (599)1总则 (601)1.1引言 (601)1.2供方职责 (601)2技术规范要求 (601)2.1使用环境条件 (601)2.2保护装置额定参数 (602)2.3装置功率消耗 (602)2.4母联(分段)保护总的技术要求 (602)2.5母联(分段)保护装置具体要求 (606)2.6柜结构的技术要求 (606)2.7智能终端的技术要求说明 (606)3试验 (606)3.1工厂试验 (606)3.2系统联调试验 (607)3.3现场试验 (607)4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607)4.1技术文件 (607)4.2设计联络会议 (608)4.3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608)4.4质量保证 (608)4.5项目管理 (608)4.6现场服务 (608)4.7售后服务 (609)4.8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609)31总则1.1引言提供设备的厂家、投标企业应具有GB/T 1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GB/T 2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GB/T 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年检记录,宜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
智能站软压板误操作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智能站软压板误操作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摘要:以阳江供电局唯一一座500千伏智能站——500千伏鹅凰站为试点,本文章通过结合现有规章制度,总结500千伏鹅凰站投运前后运行人员关于二次设备软压板验收、运维及操作情况,较为全面的分析了智能站可能存在的误操作风险,并提出一系列关于防范二次设备软压板误操作的控制措施。
为阳江电网未来更多智能站软压板防误操技术的建设推进,提供必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智能站,软压板,误操作风险,防范措施1 前言阳江供电局现有智能站较少,仅在2021年先后投运了两座智能站。
现阶段,运行人员智能站二次设备软压板验收、运维以及操作等相关经验与技能水平均存在不足,而且智能站二次设备软压板操作方面管控力度不足,存在较大误操作风险。
近期,贵州电网公司毕节供电局已出现一起因重合闸软压板漏投导致全站失压事件,突显安全生产形势之严峻。
为扭转不良安全生产局面,现结合500千伏鹅凰站投运前后的验收、运维及操作经验,进行二次设备软压板误操作风险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
2 阳江智能站软压板投退操作情况按照南方电网智能站标准化设计,智能站保护装置只设“远方操作投入”和“装置检修状态”两块硬压板,而保护功能压板、保护跳合闸出口压板等其他压板只设软压板,故运行人员无法在保护屏通过投退保护功能硬压板实现装置的保护功能及重合闸功能的投退。
虽然智能站后台监控机具备远方操作软压板功能,但是现有两座智能站内各种保护装置保护定值单均将“远方投退软压板”定值置0,导致阳江供电局运行人员只能在保护装置面板上操作软压板。
3阳江智能站软压板误操作风险分析现通过结合500千伏鹅凰站投运前后的验收、运维和操作相关经验,以具体操作对象和操作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为关注点,对可能导致误操作的风险点进行全面分析。
3.1 后台机软压板误操作风险分析运行人员对500千伏鹅凰站进行全面验收工作。
在进行保护装置压板验收工作中,发现压板投退标识方面存在较大的设备操作及维护安全隐患。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软压板投退要求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软压板投退要求摘要:随着智能变电站不断增多,规范二次设备的运行工作,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对二次设备运行和检修时的软压板投退进行相应的要求。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软压板新设备投运前验收应实际检查并确认压板,监控后台显示除常规保护、智能终端出口硬压板外的其余硬压板的实际状态,包括“远方操作”、“检修状态”硬压板,显示除备用压板外的其余全部软压板状态,包括“远方投退压板”、“远方切换定值区”、“远方修改定值”等只能在装置就地更改的软压板,可操作的压板和只监视不操作的压板应有明显区分。
运行人员在操作压板时与一次设备及其他二次设备的操作相配合压板操作顺序正确,防止误操作。
运行人员一般要求在监控后台操作软压板,正常不允许直接在保护装置上操作软压板。
操作软压板时,先在监控后台核对各软压板状态正确后,再对软压板进行操作。
运行人员在操作压板完毕后,应核对压板的位置变化是否正确。
如果因站控层网络、监控后台或保护装置与后台通讯异常,无法投退软压板时,允许运行人员进入保护装置操作投退软压板,但应加强监护,防止造成误传动、误改定值等误操作。
保护出口压板应先于其它压板退出;在投入时应后于其它压板,并需先确认保护无异常信息后再投入。
保护装置的SV接收软压板、间隔接收软压板,应在该合并单元对应的互感器一次侧不带电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否则应先采取防止保护误动的措施,再操作SV 接收软压板、间隔接收软压板。
如:某间隔停电检修,应先停运一次设备,电流互感器一次侧不带电后,再操作仍运行的二次设备对应检修间隔的SV接收软压板、间隔接收软压板;恢复送电时,应先投入运行的二次设备对应检修间隔的SV 接收软压板、间隔接收软压板,再操作一次设备。
当一次设备某间隔(如线路、母联、变压器)由运行、热备用转冷备用、检修的操作退出本间隔保护所有与运行设备关联的压板,包括跳合闸出口、失灵启动、启动远跳等本间隔保护本间隔开关的出口压板可不操作,但应在一次设备送电前检查保护状态正常。
智能变电站检修状态压板的功能及运行操作注意事项
智能变电站检修状态压板的功能及运行操作注意事项摘要:智能变电站的推广应用对电网运行、技术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阶段,智能变电站整体较短,在日常维护与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
鉴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对智能变电站检修状态压板的功能与规范操作展开分析,进一步推动智能化变电站发展。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检修状态;压板功能;运行操作;注意事项伴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智能变电站得到了广泛应用,智能变电站具有信息搜集、检测、管理、保护作用,能够结合电网进行自动化控制、调节。
常规保护检修状态压板功能为屏蔽设备故障、动作信息。
智能变电站的智能设备中都安装了检修状态硬压板,保证设备检修时的有效运行。
一、智能变电站检修状态压板分析通常系统上安装投检修态的压板,装置检修过程中把压板投上,运行过程中压板退出。
现阶段,智能变电站选用GOOSE报文与SMV报文,达到开关量信号与交流模拟量信号的输送,在保护、检测、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传送的各网络报文数据包中全部有“检修位”。
在收到报文的检修为与实际检修位相同,则可判断成有效数据;反之为无效数据。
根据智能变电站检修压板类型划分可以分为几种:第一,合并单元检修压板。
当合并单元需要检修时,利用合并单元传输至保护、测控等其他装置的SMV的报文数据为检修位1。
第二,智能终端检修压板。
检修压板指的是在开关类一次设备需要投入时,智能终端不执行保护装置的跳闸指令与遥控指令。
第三,保护装置检修压板。
当保护装置需检修时投入,保护装置就会对SMV报文信息与GOOSE报文信息集中处理。
不过,不会执行动作出口与数据传输。
第四,测控装置检修压板。
当测控装置要求检修投入时,期装置就会执行遥控指令闭锁,不执行其他指令。
二、检修压板一致性要求当合并单元检修压板投入后,合并单元就会发送SMV信息检修位置1。
在保护与测控设备收到SMV指令后,相对于主体检修,在检修位相同时为有效信息,反之为无效信息。
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软压板遥控功能设置方法的改进
-发输变电-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软压板遥控功能设置方法的改进马超(天津市大港油田电力公司,300280,天津)随着智能变电站在电网中的推广与应用,调度自动化和变电站自动化正朝着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标准化、市场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一次设备状态智能化技术不断提高,变电站运行操作技术日趋成熟。
近年来,公司逐步推行无人值守工作,开展智能化变革。
但二次保护压板的投切仍在现场操作,当方式调整、线路带电作业、装置发异常信号时,均需派人到无人值班变电站现场手动执行投切压板操作。
变电站离操作队大多较远,因路途、交通的影响,完成操作任务的时间较长,增加了系统不安全因素。
我们对变电站一次设备与自动化装置远方遥控对接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对调度自动化软件重合闸、备自投软压板动作步骤进行优化,提高了软压板远方投退的工作效率。
1调度自动化系统软压板设置存在的问题为实现软压板的远方投退功能,需要增加并使用后,效果主要体现在安全性和经济性两个方面。
在安全性方面,改进后的导板调节器只是使锯条的调节行程增加了,达到可以配合国产锯条的合理使用,在工作效率、使用方法与原装锯条完全一致。
因此,使用改进型高枝汽油锯在安全性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在经济性方面,进口锯条的市场价为170元/条,而国产的锯条市场价为70元/条。
进口锯条伐树40棵左右(直径为80mm的树或树枝)就会变钝,需要更换。
按一年用高枝汽油锯伐树、修枝的树木为3000棵估算,一年需要更换进口锯条60条,共需要资金10 200元;国产锯条伐树35棵左右(直径为80软压板的遥信、遥控点,以及遥控分画面人机操作界面、光字牌。
增加的内容:量测类型,修订采集点表,人工软压板状态量前景(关联遥信),控制类型“压板”,测点模型(关联状态量),采集模型(关联状态量)。
还要验证并发布数据库,制作软压板分图界面,关联相关数据库测点。
公司先后安排了8个变电站的新站投产,以及隐患治理改造。
作为工程的一部分,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信息录入工作是实现变电站远方监控的重要步骤。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软压板防误操作策略及实现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软压板防误操作策略及实现卜强生;高磊;闫志伟;袁宇波;宋亮亮;宋爽【摘要】从软压板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出发,分析软压板误操作给继电保护带来的影响,提出软压板防误操作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策略,并结合实际智能变电站工程给出继电保护软压板防误操作在监控后台中的具体实现方法,探讨软压板防误逻辑的表达方式和自动生成方法.【期刊名称】《电力自动化设备》【年(卷),期】2016(036)012【总页数】6页(P156-160,168)【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软压板;防误操作;逻辑策略;虚点信息【作者】卜强生;高磊;闫志伟;袁宇波;宋亮亮;宋爽【作者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13;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13;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许昌461000;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13;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13;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64;TM730 引言随着IEC61850的应用,智能变电站实现了信号的数字化、网络化,二次设备结构发生了变化,二次回路也由电缆回路变成了数字化的光纤回路,原继电保护装置功能硬压板以及回路出口硬压板也由相应的软压板替代[1-4]。
同时为了避免异常数字信号的影响,继电保护设备增设了接收软压板[5],可有效隔离异常的SV信息和GOOSE信息。
软压板可实现对装置功能及回路状态的远方遥控操作,提高了操作的效率,也为变电站无人值守和调控一体化提供技术条件,具有一定优越性。
软压板的投/退操作是智能变电站日常运维检修的主要操作任务之一,很多地区已实现了站内监控后台远方遥控操作软压板[6],并且正逐步向调控中心远方遥控操作发展[7]。
目前,软压板远方遥控操作仅受装置的“远方操作”硬压板和“远方投退压板”软压板的状态影响,没有其他闭锁条件,很可能由于操作不当而误投/退软压板,导致继电保护功能误动作或误闭锁,直接威胁电网第一道防线的可靠、正确运行。
二次保护中的软压板和硬压板
跳闸连接片在落下过程中必须和相邻跳闸连接片有足够的距离,以保证在操作跳闸连接片时不会碰到相邻的跳闸连接片;
保护软压板一般设置在投入状态, 运行人员只能操作 出口压板直接接通的是跳闸线圈,功能压板直接接通的保护装置内部的24V电压。
检查工作是一项既费时又费力的工作,也不容易及时发现错误的压板,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在技术方面有较高的能力。
压板分类
出口压板决定了保护动作的结果, 根据保护动作出口 作用的对象不同, 可分为跳闸出口压板和启动压板。
跳闸出口压板直接作用于本开关或联跳其他开关, 一 般为强电压板。
启动压板作为其他保护开入之用, 如失灵启动压板、 闭锁备自投压板等,根据接入回路不同, 有强电也有弱电。
保护压板投、退一般原那么
软压板和硬压板的区别及作用
硬压板是指用连接片之类的硬件设备来实现,也就是看 的见的。
软压板是指在软件中实现同样的功能的程序,通常看不 见的。
作用都相同,控制某个保护、闭锁等的投切。
软压板是程序,可以通过操作液晶面板在装置内部投 退;硬压板就是实实在在的一个条状物,在屏柜上的。
跳闸连接片的安装有要求
当开关在合闸位置时, 投入保护压板前需用高内阻电压表测 量两端电位, 特别是跳闸出口压板及与其他运行设备相关的压板, 当出口压板两端都有电位, 且压板下端为正电位、上端为负电位, 此时若将压板投入, 将造成开关跳闸。
应检查保护装置上动作跳闸灯是否点亮, 且不能复归, 否则有 可能保护跳闸出口接点已粘死。如出口压板两端均无电位, 则应 检查相关开关是否已跳开或控制电源消失。只有出口压板两端无 异极性电压后, 方可投入压板。
保护装置中的其他保护将失去作用。
保护压板和出口压板的检测方法
出口压板两端电压差为0,功能压板电压差为24V! 出口压板直接接通的是跳闸线圈,功能压板直接接通的 保护装置内部的24V电压。 正常我们测量出口压板用一端接地一端接触压板的方法 来测量,防止测量过程中引起的短路使跳闸线圈动作。 在测量功能压板的时候由于是内部经隔离和整流后的 24V直流电源不接地,所以必须直接测量压板上下口,电压 24V是正常的。 投入时要注意先投入功能压板,检查保护装置正常后再 投入出口压板(跳闸压板,)防止误动现象。 出口压板一般是上口为-110V下口为0V,否则就要检查 保护装置是否正常。
QGDW414—2011_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标准
ICS 29.240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414—2011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smartnessupgradeofsubstation2011-08-04发布 2011-08-04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 (4)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 ........................................................................................ . (5)1 范围 ........................................................................................ .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5)3 术语和定义 ........................................................................................ . (5)4 基本原则 ........................................................................................ .. (5)4.1 安全可靠原则 ........................................................................................ . (5)4.2 经济实用原则 ........................................................................................ . (6)4.3 统一标准原则 ........................................................................................ . (6)4.4 因地制宜原 (6)5 改造变电站的选择 ........................................................................................ . (6)5.1 110(66)kV变电站 ........................................................................................ .. (6)5.2 220kV变电站 ........................................................................................ .. (6)5.3 330kV及以上变电站 ........................................................................................ .. (6)6 技术要求 ........................................................................................ .. (7)6.1 总体要求 ........................................................................................ (7)6.2 一次设备智能化改造 ........................................................................................ . (8)6.3 智能组件 ........................................................................................ (9)6.4 监控一体化系统功能 ........................................................................................ .. (10)6.5 辅助系统智能 (12)附录A ......................................................................................... . (13)A.1 本体不更换的高压设备智能化改造技术要求 (13)A.2 智能组件技术要求 ........................................................................................ .. (13)A.3 站控层智能化改造技术要求 ........................................................................................ . (14)A.4 辅助设施能化改造技术要求 ........................................................................................ . (15)本规范用词说明 ........................................................................................ . (16)前言本规范以《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为技术指导,充分吸收了公司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设计、建设及运行经验,结合变电站改造特点、安全运行实际需求和最新研究成果而制定。
智能变电站设备检修的二次安全控制措施
智能变电站设备检修的二次安全控制措施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系统内的变电站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肩负大批量信息处理、升降压处理任务,智能化、信息化程度越高的变电站在设备检修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越多,需要更多的排除源头上的安全隐患,避免对高精尖设备造成损伤。
本文对软压板编号规则和压板操作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了讨论,希望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设备检修;二次安全控制1设备检修的安全原则现代化的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相比,安全控制的措施是有很大改变的。
传统变电站的安全控制隔离工作是使用硬压板设备以及除去接线的方法,而现代化的智能变电站中安全隔离工作是依靠检修控制的原理及软压板设备的投退,结合软件控制,实现传统电站相同的隔离效果。
检修硬件设备的隔离工作必须要有双重的安全控制方法,涉及合并单元等硬件设备。
还有母差设备的保护、SV接收过程中的软压板设备及开关的检修工作是要在一次硬件设备停止运行后才能投入压板。
当硬件设备发生异常现象时,进行检修要考虑硬件设备安全控制是否可靠。
2设备检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保护装置及软压板编号问题目前机电保护装置生产过程中所选用的软压板基本上无设计编号,且在后期使用中也未落实编号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①智能变电站软压板检修投退记录均为独立,在二次检修时,如未编号,易出现重复操作,降低效率。
②软压板是继电保护装置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规格与变压器保护、母差保护等所使用的软压板基本相似,对此,操作人员二次检修过程中,容易出现误操作,如引发错误的保护反应,很有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2.2软压板的投退顺序出错引发母差保护误动母差保护是变电站系统运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稳定设备,其灵敏性、快速性、可靠性业内共知,然而智能变电站检修和故障排除过程中,经常发生因人为导致软压板投入或退出顺序错误,导致设备所在系统中电流比、电流相位等差值出现,进而导致母差保护被错误启动,导致了更大范围的安全事故。
变电站保护软压板的安全管理
变电站保护软压板的安全管理杨小东;费仲民【期刊名称】《电力安全技术》【年(卷),期】2014(016)005【总页数】2页(P55-56)【作者】杨小东;费仲民【作者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浙江湖州 313000;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浙江湖州 313000【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在变电站中,保护功能压板分为硬压板和软压板。
硬压板以实物形式存在,目前标准统一,操作、检查方便直观。
软压板由软件实现,通过保护装置、监控系统软件画面显示,由于其显示形式标准不统一,给运行人员进行状态识别带来了困难。
从功能上来看,某些保护功能压板由硬压板和软压板组成,只有2种压板都投入时保护功能才投入,任一项退出,保护功能也将退出。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软压板缺少安全管理,导致保护拒动、误动的情况时有发生。
下文就一起因软压板误投导致的保护误动案例进行分析。
1 事故概况某220 kV变电站35 kV部分为单母分段接线,故障前运行方式为:1号主变供35 kVⅠ、Ⅱ段母线,35 kV母分开关合位,35 kV母分过流(充电)保护正常方式为退出。
事故时情况为:35 kV母分开关突然跳闸,Ⅱ段母线失电,造成用户停电,影响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检查发现:因35 kVⅡ段出线线路故障,线路保护过流保护时限大于35 kV母分保护Ⅲ段过流(充电)保护,故35 kV母分保护Ⅲ段过流(充电)保护动作,跳开35 kV母分开关,1号主变35 kV后备保护、35 kV线路保护均未动作。
该35 kV母分保护采用三段式过流保护,过流I、Ⅱ段停用,Ⅲ段整定为过流定值,仅作为充电保护用。
保护未设置硬压板,通过软压板实现过流保护功能的投退。
2 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后检查35 kV母分保护整定单,发现Ⅲ段过流压板应为退出,但检查保护装置、监控后台发现,该保护压板为投入状态,确定该软压板误投是导致保护动作的原因。
针对软压板误投的情况,必须找出软压板误投的原因及误投后又未能被发现的原因,从而在技术上、安全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浅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软压板顺控操作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Di#nqi Gongcheng yu Zidonghu2浅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软压板顺控操作王悦孙瑞(国网(忠供电公司,宁夏(忠751100)摘要:结合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操作特点,深入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软压板顺控操作的基本条件和要求、防误闭锁原则、顺控操作原则、故障及异常处理等方面相关内容,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软压板顺控操作工程的注意要点。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软压板顺控操作;防误闭锁0引言,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大规模推广应用,现场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软压板操作工作量大,且易出错。
软压板的投/操作已智能变电站护的要操作现变电站已实现了站内方控操作软压板能工软压板行操作现场运行继电保护操作工作量,提现场工作电公司智能变电站实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软压板顺控操作软压板顺控操作)。
软压板顺控操作控合操作操作顺自动保护装置和安全自动装置软压板投操作变保护装置运行程实现相关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保护运行、的自动本结合现行智能变电站二设备运行特点,深入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软压板顺控操作的基本条件及要求、防误闭锁原则、顺控操作原则、故障及异理等方面相关内容结合现场实际提了软压板顺控操作工程的要点1软压板顺控操作的基本条件和要求1.1软压板顺控操作的基本条件智能变电站要求以IEC61850作为变电站通信网络标准,作设备和的故软压板顺控操作能实现、的和通信方式"%软压板顺控操作要变电站检修和新设备启动工作涉及智能变电站线路保护、母线保护、变压器保护装置等软压板投/操作。
顺控操作的软压板包括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GOOSE和SV接或发送软压板、口软压板、功能软压板等,对于检修硬压板、出口硬压板原方行操作。
软压板顺控操作再单独设置顺控机,顺控操作主机的功能由控机实现,该机采用安全操作负责站内的采集、处理具备站内软压板顺控操作、防误闭锁、运行视等功能"現顺控操作机宜采用DL/T860站控层网采集变电站内实时发控制息控机直接与I区网关机传输软压板顺控操作实现保护装置与顺控操作机的交互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化变电站保护软压板设置规范
一、保护压板设置的基本要求
(Q/GDW_441-2010技术规范、Q/GDW_396-2009应用模型)
1、除检修压板可采用硬压板外,保护装置应采用软压板,满足远方操作的要求。
继电保护设备应支持远方投退压板、修改定值、切换定值区、设备复归功能。
2、软压板的设置应满足保护基本功能投退的需要。
保护功能软压板在LLN0 中统一加Ena 后缀扩充。
3、软压板的设置应满足保护功能之间交换信号隔离的需要,GOOSE 出口软压板与传统出口硬压板设置点一致,按跳闸、合闸、启动重合、闭锁重合、沟通三跳、启动失灵、远跳等重要信号在PTRC 和RREC 中统一加Strp 后缀扩充出口软压板,从逻辑上隔离信号输出。
4、接入两个及以上MU 的保护装置应按MU 设置“MU 投入”软压板。
5、智能终端跳合闸出口回路应设置硬压板、智能终端GOOSE接收方向可不设软压板。
5、参数配置文件仅在检修压板投入时方可下装,下装时闭锁保护。
6、继电保护设备应将检修压板状态上送站控层;当继电保护设备检修压板投入时,上送报文中信号的品质q 的“Test 位”应置位。
二、保护软压板的分类及设置原则
保护软压板的设置应满足运行值班人员常规操作的需要,同时尽可能延续原有标准化典型设计的规范要求。
1、保护功能投退压板:实现某保护功能的完整投入或退出。
2、保护定值控制状态:标记定值、软压板的远方控制模式,如定值切换、修改等操作。
3、保护采样数据接收状态:按MU投入状态控制本端是否接收处理采样数据。
4、信号复归控制:信号远方复归功能。
5、GOOSE出口压板:实现保护装置动作输出的跳合闸信号隔离,可设置在信号发出端,
保护功能之间的交互信号,如启动失灵、闭锁重合等信号隔离。
此类压板原则上应在收发侧串联设置。
6、测控功能控制压板:实现某测控功能的完整投入或退出。
7、逻辑状态控制压板:实现保护逻辑输入状态的强制固定,类似于保护功能投退压板。
8、其他压板:该部分压板设置有利于系统调试、故障隔离,如母差接入闸刀位置强制压板,
应布置在标准压板之后,正常运行操作无需修改。
三、各电压等级保护软压板标准命名
(参照浙江电网220kV继电保护标注化设计典型配屏压板布置图)
1、公用压板命名:
A、保护定值控制软压板:远方修改定值、远方切换定值区、远方控制压板
B、远方复归控制:信号复归
2、220kV线路保护
A、保护功能投退压板:纵联差动保护投入、停用重合闸
B、GOOSE跳闸出口压板:GOOSE 跳闸出口、GOOSE 启动失灵、GOOSE 重合闸出口
C、间隔MU投入压板:线路MU投入
3、220kV主变保护
A、保护功能投退压板:差动保护投入、高压侧后备保护投入、高压侧电压投入、中压侧后备保护投入、中压侧电压投入、低压侧后备保护投入、低压侧电压投入、公共绕组后备保护投入
B、GOOSE跳闸出口压板:GOOSE跳高压侧出口、GOOSE解高压侧母差复压闭锁、GOOSE 启动高压侧失灵、GOOSE跳中压侧出口、GOOSE跳中压侧母联出口、GOOSE跳中压侧分段1出口、GOOSE跳中压侧分段2出口、GOOSE跳低压侧出口、GOOSE跳低压侧分段出口、GOOSE闭锁中压侧备投、GOOSE闭锁低压侧备投
C、间隔MU投入压板:高压侧MU投入、中压侧MU投入、低压侧MU投入、公共绕组侧MU投入
4、220kV母差保护
A、保护功能投退压板:母线差动保护投入、失灵保护投入、母联1互联投入、母联2互联投入、分段1互联投入、分段2互联投入、母联1分列投入、母联2分列投入、分段1分列投入、分段2分列投入(依据主接线,无对应设备压板改为备用)
B、GOOSE跳闸出口压板:
GOOSE跳母联1出口、GOOSE跳母联2出口、GOOSE跳分段1出口、GOOSE跳分段2出口、GOOSE跳主变1出口、GOOSE跳主变2出口、GOOSE跳主变3出口、GOOSE跳主变4出口、主变1GOOSE失灵联跳出口、主变2GOOSE失灵联跳出口、主变3GOOSE 失灵联跳出口、主变4GOOSE失灵联跳出口;
GOOSE跳线路1出口、…、GOOSE跳线路n出口;
GOOSE启动线路1远跳出口、…、GOOSE启动线路n远跳出口;
C、间隔MU投入压板:母线1MU投入、母线2MU投入、母线3MU投入、母线4MU投入、母联1MU投入、母联2MU投入、分段1MU投入、分段2MU投入、主变1MU投入、主变2MU投入、主变3MU投入、主变3MU投入、主变4MU投入、线路1MU投入、…、线路nMU投入。
5、220kV母联/分段保护
A、保护功能投退压板:充电过流保护投入
B、GOOSE跳闸出口压板:GOOSE 跳闸一出口、GOOSE 跳闸二出口、GOOSE 启动失灵
C、间隔MU投入压板:间隔MU投入
D、测控功能:间隔联锁投入、遥控同期投入、允许远方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