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盐平衡与调节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精品课件 第二章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第三节 水盐平衡的调节

苏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精品课件 第二章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第三节 水盐平衡的调节
第二章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第三节 水盐平衡的调节
1.说出人体内水的来源和去向。 学习目标 2.说出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
3.说出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性。
01 考点 水盐平衡的调节
01 考点 水盐平衡的调节
知新
一、水平衡的调节
1. 人体内水的来源和去向
摄入水
肺呼出
尿液 粪便
2. 水平衡的调节机制 (1) 水的摄入量主要依赖于_神__经__调__节___,水的排出量受_神__经__和__体__液___共同调节。 (2) 相关激素:主要是_抗__利__尿__激__素___,由_下__丘__脑__神__经___细胞分泌,具有__促__进__肾__小___ _管__和__集__合__管__对__水__重__新__吸__收_的功能。
(3) 调节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以饮水不足为例)
.
.
下丘脑 大脑皮层
渴觉 饮水
上升
抗利尿激素 重新吸收水
3. 循环血量对抗利尿激素的影响 当循环血量减少时,静脉回心血量减少,抗利尿激素释放_增__多___;反之,抗利尿激素 的释放则_减__少___。
二、.水平衡的调节过程示意图如下
(1)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
2.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二者呈正相关; 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新吸收,使尿量 减少,二者呈负相关。三者关系如图所示: 技巧点拨解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简洁记忆 水盐平衡调节中5项指标的变化(记两头联 中间,即两头一致中间相反)
致用
典例 下图是抗利尿激素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多时,尿量会减少 B.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 C.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 D.下丘脑产生神经冲动传至垂体,产生抗利尿激素 [解析]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再由垂体释放,D项错误。

水盐平衡及调节

水盐平衡及调节
水盐平衡及调节
一、水平衡调节
1.水的来源和去路
来源
来自饮水 来自食物 来自物质代谢
去路
由肾排出(尿液) 由皮肤排出(蒸发) 由肺排出 (呼吸) 由大肠排出(粪便)
肾脏解剖结构
肾皮质 肾髓质 肾实质
肾盂
肾脏
输尿管
肾小体
肾单位
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尿的形成
1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2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
肌正常兴奋性上有重要意义。
(01年天津卷)将狗的双侧肾上腺切除,当 其出现症状后注射某种激素,接着测定随 尿排出的Na+、K+的量,结果如右图。注
射的激素是 C
A.抗利尿激素
B.肾上腺素
C.醛固酮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2000年上海卷)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
述中正确的是( C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排出途径
排出 特点
主要是 食盐
①主要经肾脏随尿 排出
②极少数随汗液、 粪便排出
多吃多排 少吃少排 不吃不排
(2)、钾 食物中的K+ 消化道的K+
血钾
尿K+
组织液中的K+
随粪便 排出的K+
细胞中的K+
k离子动态平衡示意图
物质
K+
来源 食物
排出途径
①主要经肾脏随尿 排出 ②未被吸收的部分 随粪便排出
(+)
渴觉


饮水 (+)
渗 透

衡 的 调
肾小管、集合管 重吸收水

高中生物—水盐平衡和调节

高中生物—水盐平衡和调节
二.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人大附中
水的平衡
正常成年人每天(24h)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
摄入量/mL
来自饮水 1300 来自食物 900 来自物质代谢 300
排出量/mL
由肾排出 由皮肤排出 由肺排出 由大肠排出
1500 500 400 100
共计
2500
共计
2500
机体通过调节排尿量,维持机体水的平衡
肾上腺
醛固酮
肾小管、集合管 吸Na+泌K+
血浆中Na+ ↑ K+ ↓
人大附中
无机盐的调节 ——醛固酮的作用
血钾
血钠
醛固酮 分泌量
肾小管与 集合管活动
含量升高 含量降低
增加
重吸收Na+ ↑ 分泌K+ ↑
含量降低 含量升高
减少
重吸收Na+ ↓ 分泌K+ ↓
人大附中
参与水盐平衡调节 的结构与物质
神经系统:下丘脑 • 激素:抗利尿激素(下丘脑神经细胞)
最低尿量需在500mL以上。
人大附中
水和无机盐衡的意义
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保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 进行。
• 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保证机体细胞,特别是心 肌细胞的正常活动。
• 使代谢废物能及时排出体外。
人大附中
人大附中
无机盐的平衡——钠盐的平衡
来源:食盐 (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 排出途径:
尿液、汗液、粪便 代谢特点:
排出量=摄入量
人大附中
无机盐的平衡——钾盐的平衡
来源:食物 (绝大多数被吸收)
排出途径: 尿液、粪便
代谢特点: 多吃多排、 少吃少排、 不吃也排

人体水盐平衡调节方式

人体水盐平衡调节方式

人体水盐平衡调节方式人体水盐平衡是指维持体内水分和盐分的稳定状态,保持恒定的内环境。

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主要依赖于多个机制的相互作用,包括肾脏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和细胞水分调节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调节方式。

肾脏调节是人体水盐平衡的主要机制之一。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排出量和成分来维持体内水分和盐分的平衡。

当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会增加尿量,排出多余的水分;当体内水分不足时,肾脏会减少尿量,保留水分。

同时,肾脏还可以通过调节尿液中的盐分浓度来维持水盐平衡。

当体内盐分过多时,肾脏会增加盐分的排出量;当体内盐分不足时,肾脏会减少盐分的排出量。

肾脏调节水盐平衡的能力主要依赖于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神经内分泌系统也对人体水盐平衡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当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发生变化时,神经内分泌系统会通过释放激素来调节体内的水盐平衡。

例如,当体内水分不足时,下丘脑会释放抗利尿激素ADH(抗利尿激素),促使肾小管重吸收水分,从而减少尿量,保留水分。

另外,醛固酮是一种由肾上腺分泌的激素,它可以促进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从而增加体内的盐分。

细胞水分调节也是维持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机制之一。

细胞内外的水分浓度不平衡会导致水分的流动,细胞内外的水分平衡由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质调节。

这些水通道蛋白质被称为水蛋白,它们可以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控制水分的进出。

当细胞内水分不足时,水蛋白会促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从而增加水分的进入;当细胞内水分过多时,水蛋白会促使细胞膜通透性减少,从而减少水分的进入。

除了肾脏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和细胞水分调节外,人体还有其他一些调节机制来维持水盐平衡。

例如,口渴反射是一种通过神经系统来调节体内水分的机制。

当体内水分不足时,口渴反射会被激活,引起口干和渴望喝水的感觉,促使人们摄入更多的水分。

此外,出汗也是人体调节水盐平衡的一种方式。

当人体运动或环境温度升高时,体温会上升,此时汗腺会分泌汗液,通过蒸发的方式散热,同时也会导致体内水分的丢失。

水盐平衡的调节1水盐调节调节中枢产生渴觉的中枢在2

水盐平衡的调节1水盐调节调节中枢产生渴觉的中枢在2

水盐平衡的调节1、水盐调节(1)调节中枢:。

产生渴觉的中枢在。

(2)调节激素:。

由下丘脑分泌,释放,靶器官:,加强对水分。

(3)参与调节的最重要的器官:。

(4)调节过程:①在的调节下,通过相关的器官的作用,使摄入量等于排出量。

②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抗利尿激素。

③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后叶释放,其作用是促进对水的重吸收。

2、产热与散热的平衡(1)、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尤以产热最多。

)(2)、人体热量的散失途径(1)主要通过、散热,其次还有。

3、体温调节的机制(1)、体温调节的结构基础温度感受器:①分布:体表、体内各个部位;②种类:感受器和感受器。

中枢:。

增加产热的激素为和。

(2)、体温调节方式:。

(3)、调节过程(1)寒冷→皮肤兴奋→下丘脑中枢→(2)炎热→皮肤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分泌加强。

4、体液调节的概念:,通过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补充资料:一.体温调节的图解特别提醒1.体温调节的有关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但主要是甲状腺激素。

2.“寒战”指骨骼肌不自主收缩,“起鸡皮疙瘩”指立毛肌收缩,二者都是增加产热的途径。

3.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速率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二、水平衡调节过程1.图示过程(说明:“+”表示促进,“-”表示抑制)2.信息解读(1)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2)神经调节:①感受器: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②神经中枢:下丘脑;渴觉中枢:大脑皮层。

③效应器:垂体后叶。

(3)体液调节:①激素名称:抗利尿激素;分泌部位:下丘脑神经细胞;释放部位:垂体后叶。

②靶器官:肾小管、集合管。

③作用:加强对水分重吸收。

④结果: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

三、下丘脑部分调节作用如图所示:(1)下丘脑地位和功能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

水盐平衡调节-课件

水盐平衡调节-课件
• 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取决于 钾盐 , 该无机盐还有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 正常兴奋性等重要作用。
• 4、调节无机盐平衡的激素——醛固酮 • (1)产生部位:肾上腺皮质 。 • (2)作用:吸Na+泌K+
无机盐的调节——醛固酮的作用
血钾
血钠
含量升高 含量降低
含量降低 含量升高
醛固酮 分泌量
增加
减少
渗透压 分泌释放量 水分的重吸 收
升高
增加

增加
减少
降低
减少
减少
增加
• 4、渗透压感受器分布于 下丘脑 ,其感受 的刺激是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 5、渴觉产生的场所 大脑皮层 。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胞 (-)
(+)
下丘脑 渗透压感受器
(-)
细 胞



大脑皮层
肾小管与 集合管活动
重吸收Na+ ↑ 分泌K+ ↑
重吸收Na+ ↓ 分泌K+ ↓
5、无机盐平衡调节
血K+含量升高、 血Na+含量降低
肾上腺皮质
(+)
(—)
醛固酮
(+)
(—)
肾小管、集合管 吸Na+排K+
血Na+含量升高、 血 K+含量降低
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 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 脏来完成的。
3、与水平衡调节有关的激素——抗利尿激素
(1)合成分泌的部位: 下丘脑 ,合成 后运往垂体 贮存,并由垂体 释放。
(2)生理作用:增加 肾小管 和 集合管对 水的通透性,促进其对水分的重吸收。

2.3水盐平衡的调节课件-高中生物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2.3水盐平衡的调节课件-高中生物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用主要是保钠排钾,人体摄入过咸食物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促进肾小管和
集合管对原尿中水进行重吸收,使渗透压恢复正常水平,B正确;摄盐过多后血钠含量升高,醛固酮的分泌量
减少,减少对钠离子的吸收,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回归稳定的过程中,醛固酮分泌量不会增加,以保证渗透压
快速恢复正常,C错误;严重腹泻时体内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钠盐),这时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和
的刺激增强,B不符合题意;脱水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
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起到保水的作用,C符合题意;脱水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
增加,进而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课堂小测
2.盐是人类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调味品,其中含有的主要元素Na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必需元



















调节方式: 神经-体液调节
水盐调节中枢: 下丘脑
渴觉的形成部位: 大脑皮层
水盐调节中的反射: 非条件反射
和条件反射
相关激素: 抗利尿激素、醛固酮
三、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性
4.水盐平衡调节的意义:
人体水盐平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水盐平衡关系到内环
境(主要是渗透压)的稳态。水盐平衡的调节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具有复杂的相
素。但医学研究表明,每日摄盐6g以上,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与Na+内流有关
B.人体摄入过咸食物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

水盐平衡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在人体内,水和盐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物质。

水盐平衡是指保持人体内外液体中水和电解质的相对稳定状态,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人体的水分和电解质需要经过精细调节,以确保细胞正常运作。

水盐平衡的调节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器官和调节系统的协同作用。

水的平衡调节人体内部的水分主要分布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间液。

机体维持水的平衡主要通过肾脏、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协调完成。

肾脏是体内水分调节的主要器官,通过调节尿量和尿液浓度来维持体液内的水分平衡。

当体内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时,肾脏会减少尿量,保留更多的水分,以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

盐的平衡调节盐在体内主要以电解质的形式存在,包括钠、钾、氯等。

体内的盐平衡受肾脏和肾上腺皮质的调节。

肾脏通过调节盐的再吸收和排泄来维持体内盐的平衡。

而肾上腺皮质激素则可以调节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从而影响体内盐的平衡。

盐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直接影响体内电解质平衡,维持正常细胞功能和生理活动。

水盐失衡的影响当体内的水盐平衡遭到破坏或失调时,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例如,失水过多会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而盐摄入过多或过少也会影响体内的盐平衡,影响血压、心脏功能等。

因此,维持水盐平衡对于维持正常的机体功能至关重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水和合理摄入盐分,保持体内水盐平衡的稳定。

结语水盐平衡的调节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机制,通过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协同作用完成。

了解水盐平衡的调节机制,合理饮水和控制盐分摄入,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只有保持良好的水盐平衡,机体各项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运作,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健康,从细微之处注意调节体内水盐平衡。

以上是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简要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维护身体的平衡状态。

生命贵在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持身体健康,迎接美好的未来。

2022-2023学年 苏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水盐平衡的调节、体温稳定的调节(40张)课件

2022-2023学年 苏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水盐平衡的调节、体温稳定的调节(40张)课件

3.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性 (1)人体的内环境和外环境之间,内环境和组织细胞之间的水和盐,可以通 过 物质交换 维持相对平衡。 (2)水盐平衡是 神经 调节和 体液 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3)水盐平衡关系到内环境(主要是 渗透压 )的稳态。 (4)水盐平衡的调节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具有复杂的 相关性 。
知识点二 盐平衡的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性
神经 系统和 内分泌 系统也参与了人体内盐平衡的调节。
1.主要调节激素——醛固酮 (1)产生部位: 肾上腺皮质 (2)化学本质:属于 类固醇
。 类激素。
(3)功能:主要作用于肾,调节 Na+和水 的重新吸收,以及K+的排出。
2.盐平衡的调节过程


减少
致病因素,恢复身体健康。
3.行为性体温调节和自主性体温调节 (1)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都具有一定的 行为性体温调节 能力。 (2)人类或其他恒温动物区别于变温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具备 自主性 体温 调节功能。 旁栏边角 想一想 人在剧烈运动后为什么会出现“面红耳赤”的现象?
提示 剧烈运动使机体产热增多,同时散热也会增多,此时毛细血管舒张,皮 肤血流量增加,所以人会出现“面红耳赤”现象。
2.医生建议,夏天在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之后,不要立即到温度很低的空 调间“乘凉”,也不能用凉水冲澡,否则容易生病。关于给出该建议的理论依 据,最合理的是( ) A.剧烈运动结束时,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不敏感 B.低温环境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影响机体散热 C.人体主要通过腺体的分泌来实现机体的体温调节 D.大量出汗后会造成机体水盐失调,进而使机体出现不适
旁栏边角 想一想 (1)一般情况下,冬天人的尿量较多,夏天人的尿量较少,原因是什么? 提示 冬天相比于夏天,汗液分泌减少,同时由于环境温度低,机体因代谢生 成的水增加,会导致尿液量增加。 (2)有的人喜欢吃清淡的食物,炒菜时放盐极少。如果长期这样,对他的健 康可能会有什么影响? 提示 长期吃清淡食物,炒菜时放盐极少,会使机体的血钠含量降低,细胞外 液渗透压就会下降,导致水盐平衡失调,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 无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休克、昏迷等情况。

水盐平衡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水盐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机体的健康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性、维持水盐平衡的机制以及水盐失衡对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水盐平衡的重要性水盐平衡是指人体内外液体的水分和电解质浓度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水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主要成分,电解质则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

水盐平衡不仅仅关乎细胞的正常功能,还涉及到体液的浓缩与稀释、神经肌肉的正常传导、血压的调控等多个方面。

因此,水盐平衡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维持水盐平衡的机制1. 肾脏调节肾脏是人体水盐平衡的主要调节器官。

通过肾脏滤过、重吸收和排泄的过程,能够将体内过多的盐分和废物排出体外,同时保留适量的水分。

肾脏通过调节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率以及尿液排泄量,来维持水盐平衡的稳定。

2. 水分补充人体通过饮食和饮水来摄入水分,从而满足水分需要。

正常情况下,当体内水分缺乏时,体内的渗透浓度会升高,刺激口渴感。

人体往往会通过喝水、食物中水分的摄入来调节水分平衡。

3. 非肾脏排泄除了肾脏以外,人体还通过皮肤蒸发、呼吸以及消化系统的排泄等途径排出多余的水分和盐分。

例如,盐分可以通过汗液的排泄来实现。

三、水盐失衡对健康的影响1. 脱水脱水是指体内水分丧失过多,造成细胞和组织的功能受损。

脱水会导致口渴、体温升高、皮肤干燥、尿量减少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起阳光中暑、中暑等危险情况。

2. 水中毒水中毒是指体内水分摄入过多,造成体内电解质浓度过稀,导致电解质平衡紊乱。

水中毒可以引起恶心、呕吐、抽搐、心律失常等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3. 盐中毒盐中毒是指体内盐分摄入过多,造成血液中钠离子浓度过高,引起电解质平衡失调。

盐中毒会导致口渴、恶心、呕吐、头痛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引起血压升高、脑水肿等危险情况。

四、如何维护水盐平衡1. 合理饮食通过合理饮食摄入适量的水分和盐分,是维持健康的水盐平衡的重要途径。

水盐平衡的调节机制

水盐平衡的调节机制

水盐平衡的调节机制水盐平衡是维持人体内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机制之一。

它涉及到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协同作用,以确保体内水分和盐分处于稳定状态。

本文将介绍水盐平衡调节的机制以及与之相关的重要因素。

一、肾脏的作用肾脏是调节体内水盐平衡的主要器官之一。

它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的过程,调节体液中的水分和盐分含量。

肾小球滤过将血液中的水、无机盐和其他溶质扩散到肾小球囊腔中,形成初尿。

随后,初尿进入肾小管,经过多次重吸收和分泌的过程,最终形成排尿。

这个过程中,肾脏可以根据体内机体的需要,调节尿液的浓稀度和盐分含量,从而维持水盐平衡。

二、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系统对水盐平衡的调节主要通过下丘脑与饱和中枢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下丘脑是调控体液平衡的中枢,它监测体液的渗透浓度和容量,根据体内的情况释放抗利尿激素或抗利尿激素,从而影响肾脏的滤过和排尿。

当体内血液渗透浓度升高时,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如抗利尿激素),促使肾脏减少尿液的排出,增加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体内水分得到保留。

相反,当体内血液渗透浓度降低时,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如利尿激素),促使肾脏增加尿液的排出,减少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体内多余的水分得以排除。

三、血浆蛋白浓度的调节血浆蛋白浓度对水盐平衡的调节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血浆中的蛋白负责维持血浆的渗透压。

当体内血浆蛋白浓度降低时,血浆的渗透压下降,导致组织间液的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从而造成水分从血管内涌入组织间液,导致水肿和低血压。

为了维持血浆渗透压的平衡,肝脏会合成新的蛋白质,调节血液中蛋白质的浓度,从而维持正常的血浆渗透压。

这种调节机制能够保证血浆和组织间液之间的水分平衡,维持正常的水盐浓度。

四、其他因素的影响除了上述提到的主要调节机制外,水盐平衡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体温的调节与水盐平衡紧密相连。

当体温过高时,人体会通过出汗的方式散热,并伴随着水分和盐分的丢失。

因此,为了维持水盐平衡,人体在出汗的同时也会调节体内水分和盐分的摄入。

水盐平衡的调节-高二生物上册(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水盐平衡的调节-高二生物上册(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7.影响抗利尿激素释放的其他因 素有哪些?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弱
循环系统的循环血量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尿量 增加
水平衡调节的过程Βιβλιοθήκη 8.引起水平衡调节的因素是什么?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或降低。
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9.调节中枢是什么?
刺激
下丘脑
细 (-)
下丘脑 渗透压感受器
(-)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也参与了人体内盐平衡的调节。
钠(Na)
钾(K)
1.来源: 食盐(主要) 2.数量: 6 ~ 10 g/D 3.吸收: 小肠(几乎全部) 4.代谢: 主要存在细胞外液 5.排出: 肾脏(主要)、汗液、粪便 6.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
不吃不排(尿钠)
食物(蔬菜等) 2 ~ 4 g/D 消化道 主要存在于细胞内 肾脏(主要)、粪便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 不吃也排(尿钾)
关性
节的意义 四
打完球赛或 者参加军训后, 拿起水杯的你, 喝矿泉水就行了, 还是应该喝淡盐 水,或者运动型 饮料?
一、水平衡的调节
(一)积极思维:人体是通过哪些途径摄入和排出水的?
(一).水来源和去路
(1)水的来源:摄入水:食__物___、饮__水__中所含的水; 内生水:细胞代谢中产生的水。
关注生活:
打完球赛或者参加军训后,拿 起水杯的你,喝矿泉水就行了,还 是应该喝淡盐水,或者运动型饮料?
大量出汗后,人体会丢失大量 的水和无机盐,淡盐水补充丢失的 水和无机盐,运动型饮料中也含有 水分和碱性电解质,二者都可以维 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二、盐平衡的调节 无机盐的存在形式: 离子状态 如: Na+、K+、Ca2+、Cl-、HCO3-等 摄入和排出 保持平衡

水盐平衡调节机制

水盐平衡调节机制

水盐平衡调节机制
水盐平衡调节机制是指人体内调节水盐平衡机构,在神经-体液-内分泌网络的调节下,保持水和氯化钠等无机盐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的动态平衡,并维持体内含量相对恒定。

水盐平衡调节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当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会产生很多的尿,将多余水分排出;相反,如果体内水分不足,肾脏就只产生少量的尿。

肾就是这样来平衡体内的水分的。

2. 人体细胞周围的液体——细胞外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无机盐,而且它们的含量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正常生活。

如果我们多喝水又不增加盐分,肾脏就会产生盐含量较低的尿液,反之则产生盐含量较多的尿液,来保持水盐平衡。

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其调节过程涉及感受器、调节中枢、渴觉形成中枢和参与激素等多个部分。

具体来说,下丘脑通过分泌抗利尿激素和向大脑皮层传递信号调节水盐平衡,而抗利尿激素其作用的靶细胞则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总之,水盐平衡调节机制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中肾脏在调节水分和盐分平衡方面发挥着重
要作用。

水盐平衡对于维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因为水和盐分的平衡对于细胞的正常功能、体液的稳定以及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都是至关重要的。

高中生物—水盐平衡和调节课件

高中生物—水盐平衡和调节课件
二.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人大 附 中
水的平衡
正常成年人每天(24h)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
摄入量/mL
来自饮水 1300 来自食物 900 来自物质代谢 300
排出量/mL
由肾排出 1500 由皮肤排出 500 由肺排出 400 由大肠排出 100
共计
2500
共计
2500
机体通过调节排尿量,维持机体水的平衡
血浆中Na+ ↓ K+ t
肾上腺
醛固酮
肾小管、集合管 吸Na+泌K+
血浆中Na+ t K+ ↓
人大 附 中
无机盐的调节 ——醛固酮的作用
醛固酮
肾小管与
血钾
血钠
分泌量
集合管活动
含量升高 含量降低
增加
重 吸 收 Na+ t 分 泌 K+ t
含量降低 含量升高
减少
重吸收Na+ ↓ 分泌K+ ↓
人大 附 中
肾 肾小体

肾小囊

肾小管
人大 附 中
原尿
l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l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终尿
l 肾小管、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较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900
70
血浆 ~ 9 3 0 ~ 8 0
1
0.3 0.04
9.0
原尿 970 微量
1
0.3 0.04
9.0
l 使代谢废物能及时排出体外。
人大 附 中
丢失K+
细胞外液渗透压↓ 、 心率加快、四肢发冷
细胞内液渗透压↓心 律失常

《水盐平衡及调节》课件

《水盐平衡及调节》课件

水盐平衡对血管收缩和扩 张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维 持健康的血压水平。
概述:细致入微的平衡状态
水分
组成大约60%的人体重量,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
电解质
包括钠、钾、氯等离子,维持细胞内外电荷平衡。
稳定均衡
水和电解质的浓度被精确调节,确保体内各组织和器官正常运作。
如何维持水盐平衡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水盐平衡及调节》PPT课件
水盐平衡的重要性 水盐平衡的概述 身体如何维持水盐平衡 水盐平衡的调节机制 影响水盐平衡的因素 水盐平衡的失调与健康问题 保持良好的水盐平衡的方法
重要性: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1 细胞功能
维持细胞内外液体浓度平 衡,促进正常细胞功能。
2 器官功能
3 血压控制
支持肾脏、心脏和神经系 统等重要器官的正常运作。
影响因素:平衡的挑战
1 气候条件
高温、高湿度或干燥环境 下,身体更容易失去水分 和电解质。
2 运动水平
剧烈运动会导致大量汗液 流失,使水盐平衡失调。
3 疾病状态
某些疾病可能影响肾脏、 肠道或饮食习惯,影响水 盐平衡。
失调与健康问题
脱水
体内水分不足引起的症状, 如头晕、口渴和尿量减少。
电解质紊乱
体内电解质含量过高或过低, 可能导致肌肉痉挛、疲劳和 心律不齐。
每天喝足够的水是维持水盐平衡 的关键。
均衡饮食
如水果、蔬菜和坚果。
通过出汗来维持体内水盐平衡。
调节机制:精密的平衡系统
1
肾脏调节
通过排尿调整水分和电解质的排泄量,保持体内稳定平衡。
2
神经调节
通过神经信号调节饮食、排尿和出汗等过程,维持水盐平衡。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尿液的形成
你还记得尿液的形成过程吗?
肾脏 输尿管 泌尿系统 膀胱 尿道 肾小球 肾 单 位 肾小体 肾小囊 肾小管
血浆、原尿与尿液成分有何不同?
三、水的调节
多喝水 失 水 过 多 或 食 物 过 咸 细 胞 外 液 渗 透 压 升 高 大脑皮层渴觉 中枢产生渴觉 细 胞 外 液 渗 透 压 降 低
尿量过少,代谢废物不能及时随尿液排出
体外,就会引起中毒而损害健康。因此,
人每天要保证饮水量。
资料
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升压素)是由下丘脑
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的肽类激素。合成后,运
输并贮存在垂体后叶的神经末梢颗粒中。受到刺
激时,就将它释放到血液当中。
抗利尿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增加肾小管和 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中水 分的重吸收,从而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强
下丘脑分泌、垂体后叶释放 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加强
什么是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
少排尿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 产生兴奋 大脑皮层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 细 胞 外 液 渗 透 压 下 降
垂体后叶
释放
神经传导
抗利尿激素
渴觉
(+)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 尿量
醛固酮还能促进肾小管对K+的分泌。这种保 Na+排K+的作用不仅发生在肾脏,在唾液、胃 液、胰液和汗液的分泌过程也存在。
盐平衡调节 1)引起调节因素:Na+↓ k+↑ 2)调节激素:醛固酮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体内物质 来源 排出 调节 ①神经调 节 ②抗利尿激 素调节
①肾脏排 ①饮水 尿 水平衡 ②食物中的水 ②皮肤排汗 ③代谢产生的水 ③肺排水汽 ④大肠排便 ①肾脏排尿 食 物 钠盐平衡 ②皮肤排汗 ③大肠排便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第三课时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夏天和冬天相比较,尿液孰高孰低,为什么?
一、水盐的来源和去路
我们每天摄入和排出的水量相等吗?
摄入量/ml 来自饮水 来自食物 来自物质代谢 共计 排出量/ml 1300 由肾以尿液形式排出 900 由皮肤以汗液形式排出 300 由肺以呼出气形式排出 由大肠以粪便形式排出 2500 共计 1500 500 400 100 2500
吸收: 小肠(几乎全部)
代谢: 主要存在细胞外液(内<外)
排出: 肾脏(主要)、汗液、粪便
特点: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尿钠)

钾(K)
来源: 食物(蔬菜等)
数量: 2 ~ 4 g/D
吸收: 消化道 代谢: 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外) 排出: 肾脏(主要)、粪便 特点: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尿钾)
此表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①正常成年人每天摄入水量等于排出水量 ②人体摄入水有三条途径,排出水有四条途径 ③人体所需水的主要来源是饮水和食物 ④人体排出水的主要途径是排尿
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

人体内的无机盐大多以什么形式存在?
离子状态 如: Na+、K+、Ca2+、Cl-、HCO3-等

钠(Na)
来源: 食盐(主要) 数量: 6 ~ 10 g/D
血浆、原尿、终尿的成分的比较 血浆 原尿 终尿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氨基酸 水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没有 没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没有 没有 没有 没有 有 有 有 有
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 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经体液 (血液、组织液等)运输。达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 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 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
吃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 神经中枢位于( B)
A、下丘脑和下丘脑 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D、口腔上皮细胞和下丘脑
正常人抽血化验,发现血钾含量增高,此时体内( ) D
A、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C、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 B、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D、醛固酮分泌量增加
神经调节:其基本过程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 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 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包括五个基本环节: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血K+升高 血Na+降低 (+) (-) 肾上腺皮质 (+) 醛固酮 (+) 肾小管 集合管 吸Na+ 泌K+ 血Na+升高血 K+降低
资料
醛固酮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
盐皮质类固醇。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肾
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在促进Na+重吸
收的同时,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也随之增加。
持人正常的血压, K+还能维持心肌细胞的
舒张,保持心肌正常的兴奋性。所以缺少
Na+时可导致血压下降,丢失了K+可出现心律
失常的现象。
Q:某同学因病剧烈呕吐、腹泻,不仅血压下降,还 出现了心律失常的现象,为什么?
例题:
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同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分泌激素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水平衡调节
1)引起调节的因素: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2)调节中枢:
3)感受器: 4)调节激素:
下丘脑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抗利尿激素
思 考
某同学为了减少睡觉期间上厕所次数而 在睡觉前吃咸菜,这有有效么?
资料:
人体内每昼夜有30~50g的代谢废物必 须要随尿液排出体外,而溶解这些代谢废
物的最低尿量应在500ml以上。如果排出的
醛固酮调节
钾盐平衡
食 物
①肾脏排尿 ②大肠排便
醛固酮调节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
缺Na+: 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血压下 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昏迷 缺K+: 机体细胞内液渗透压下降,心肌的 自动节律异常,心律失常。 溶解、排除代谢废物
水:
维持人体的稳态,保证各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资料:
Na+主要是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K+主 要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此外Na+还能维
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 作用下,主要通过(C )
A、皮肤完成 B、肺完成 C、肾脏完成 D、大肠完成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部位分别是(C )
A、肾脏和垂体 C、下丘脑和垂体 B、垂体和垂体 D、大脑皮层和垂体
人体下列平衡不受激素调控的是( C) A、水的平衡 C、CO2和O2的平衡 B、盐的平衡 D、血糖的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