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语文教案素材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四册[人教版]7 辛弃疾词两首【背景材料】一、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参加耿京抗金队伍,为掌书记。
次年南下,历任承务郎、建康通判及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
曾多次上书,陈抗金恢复大略,均未被采纳。
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罢官。
隐居江西上饶、铅山等地达二十余年,其间两度被起用,但都不长。
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又被起用,次年被派往镇江任知府,为北伐作准备,因反对韩侂胄立即出兵的计划,又被罢官。
开禧元年(1205年)回铅山隐居,两年后忧愤而死。
后来,韩侂胄不听辛弃疾劝告,于开禧二年(1206年)草率出兵,结果大败而归。
次年,韩侂胄被杀。
二、前人对辛词的评论1.毛晋《稼轩词跋》:“词家争斗秾纤,而稼轩率多抚时感事之作,磊落英多,绝不作妮子态。
宋人以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善评也。
”2.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辛稼轩,词中之龙也,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
”3.《四库全书提要·稼轩词提要》云:“弃疾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翠刻红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
”4.《词林纪事》引楼敬思云:“稼轩驱使《庄》《骚》、经、史,无一点斧凿痕,笔力甚峭。
”三、《水龙吟》简释(唐圭璋)此首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起句浩荡,笼照全篇,包括山水空阔境界。
“水随”一句,分写水;“遥岑”三句,分写山。
“秋无际”从“水随天去”中见,“玉簪螺髻”从“远目”中见,皆用倒卷之笔。
“落日”三句,写境极悲凉,与屯田之“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同为佳境。
“江南游子”,亦倒卷之笔。
“把吴钩”三句,写情事尤不堪,沈恨塞胸,一吐之于纸上,仲宣之赋无此慷慨也。
换头,三用典,委曲之至。
“休说”两句,用张翰事,言不得便归。
“求田”两句,用刘备事,言不屑求田。
“可惜”两句,用桓温事,言己之伤感。
《辛弃疾词两首》集体备课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辛弃疾的生平背景和词作特点;(2)能够分析《青玉案·元夕》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艺术特色;(3)能够鉴赏和评价辛弃疾的词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辛弃疾的词作;(2)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两首词的异同点;(3)学会欣赏词作,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辛弃疾的爱国情怀和豪放派词风;(2)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词赋的精神;(3)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辛弃疾的生平背景和词作特点;(2)《青玉案·元夕》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词意、词牌和艺术特色;(3)欣赏和评价辛弃疾的词作。
2. 教学难点:(1)辛弃疾词作中的意境和情感的表达;(2)分析两首词的异同点;(3)鉴赏词作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辛弃疾的生平背景和词作特点;(2)整理相关资料,制作PPT;(3)准备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青玉案·元夕》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了解辛弃疾的生平背景;(3)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词作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辛弃疾的生平背景;(2)引导学生了解辛弃疾的词作特点;(3)激发学生对辛弃疾词作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青玉案·元夕》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分析两首词的异同点;(2)讨论辛弃疾词作的艺术特色;(3)分享鉴赏词作的方法和技巧。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辛弃疾词作的特点和鉴赏方法;(3)激发学生对后续课程的期待。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辛弃疾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能够准确把握《青玉案·元夕》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首词的意境和主题。
(3)能够领会辛弃疾词作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豪放派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两首词的内容和内涵。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辛弃疾及其词作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文学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辛弃疾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两首词的意境、主题和风格特点。
3. 爱国主义情怀的体现。
三、教学难点1. 词中典故和意象的理解。
2. 辛弃疾豪放派风格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
2. 相关参考资料。
3. 学生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辛弃疾的生平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两首词,感受词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解读两首词的主题和风格特点,分析爱国主义情怀的体现。
4. 讲解解析针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解析,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词中的意象、典故和风格。
5. 欣赏与评价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欣赏,培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价值观。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背诵两首词。
3. 进行课外阅读,了解辛弃疾的其他词作,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延伸1. 对比分析让学生选取其他豪放派词人的作品,与辛弃疾的词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领会豪放派词风的特色。
2.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诗词,模仿辛弃疾的词风,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感情。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包括背诵、心得体会和课外阅读分享。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辛弃疾的两首词,使学生能够理解词牌的特点,掌握辛弃疾的词风,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句,感受辛弃疾的豪放词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辛弃疾的词,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辛弃疾的词风特点2. 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教学难点:1. 词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2. 辛弃疾词风的鉴赏教学准备:1. 辛弃疾的词选集2. 相关背景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简介辛弃疾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对辛弃疾有基本的了解。
2.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辛弃疾吗?他的代表作有哪些?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讲解《青玉案·元夕》的背景和创作意境。
2. 逐句解析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词意。
3. 分析辛弃疾的豪放词风在这首词中的体现。
三、课堂互动(10分钟)1. 学生朗读《青玉案·元夕》,感受词的意境。
2. 讨论:辛弃疾的词风与其他词人相比有哪些不同?3. 教师点评,总结辛弃疾的词风特点。
四、课后作业(10分钟)1. 让学生背诵《青玉案·元夕》。
2. 布置作业:请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辛弃疾词风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辛弃疾的词风特点。
2. 强调辛弃疾词中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六、导入(5分钟)1. 总结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辛弃疾的词风特点和爱国情怀。
2.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辛弃疾吗?他的代表作有哪些?七、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讲解《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背景和创作意境。
2. 逐句解析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词意。
3. 分析辛弃疾的豪放词风在这首词中的体现。
八、课堂互动(10分钟)1. 学生朗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感受词的意境。
2. 讨论:辛弃疾的词风与其他词人相比有哪些不同?3. 教师点评,总结辛弃疾的词风特点。
辛弃疾词教案
辛弃疾词教案辛弃疾词二首教案一、导入“怀”,指心有所感;“古”,指眼前能触动情怀机关的古迹和与古迹、情怀密切相关的古人古事;“怀古”,即因古而生怀,寄情怀于古。
“怀古”实在是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
二、析词作用典结合课前预习,背诵全词。
1.从全词看,作者立足京口,想到了什么? “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辞源》);结合文本注解思考。
上片先后有:①三国时,孙权曾在京口建都,并击败北方曹操的军队;②南朝宋武帝刘裕曾在京口起事,大举北伐,恢复中原并建立政权。
下片先后有:③刘裕之子、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想以北伐建功立业但因草率而致兵败;④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在狼居胥山举行封山大礼而还;⑤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刘义隆到京口瓜步山并在山上建立行宫;⑥战国时,赵国良将廉颇虽老思用。
2.结合词题看,作者为什么会想到这六个典故? 明确:成词背景与典故的联系,为后面分析打基础。
与“此时此地”有关。
南宋政权偏安一隅.但主战派一直将“王师北定中原”当做目标.京口作为抗金前线与金人劫掠后的扬州隔江相望。
典故①②⑤在空间上与作者此时立足的京(镇江)直接有关。
与“此时此地的作者”有关。
此时,作者率众南归已经三十二年,被投降派排挤而被迫退居江西乡间也已有十多年,但他从未放弃收复失地的愿望;此地,作者此前在濒临抗金前线的镇江任知府,因力促充分准备和得当用人而遭当权者疑忌以致降职,为恢复大业一展才略的愿望再次落空。
此时此地的作者空怀却又不愿空怀一腔忠贞,报国无门却又不甘心报国无门。
典故③④⑥所及人物及其境遇与作者此时的情感和抱负直接有关。
正因为以上两个“有关”。
内心沉郁却又壮怀激烈的作者立足京口想到了这六个典故。
3.结合全词看,这些典故有哪些特点? ①典故多。
全词双调104字,上片两处用典,下片四处用典。
②内容有侧重。
上片典故所及侧重“人”——曾在京口.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下片典故所及侧重“事”——与北伐抗金的需要和愿望有关的历史事件。
人教版高二下册《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人教版高二下册《辛弃疾词两首》教案导语:有的教案还列有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影、投影、录像、录音等)的使用、作业题、板书设计和课后自我分析等项目。
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带来人教版高二下册《辛弃疾词两首》教案,欢迎各位参考借鉴!【课前准备】1.结合注释明确两首词的内容,背诵两首词。
2.查找资料,了解辛弃疾及其生活的时代。
【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引领和自主赏析,体会词作的思想感情;2.探讨用典在表达中的作用,并能就诗词用典发表自己的见解;3.能有感情地朗诵。
【教学重点】1.词作的风格和情感;2.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词中的用典。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学环节】一、检查课前准备情况1.提问背诵。
2.了解学生对作者及其时代的认知情况。
教师做适当补充。
附:辛弃疾生活的时代1127年,靖康之变后,偏安一隅的南宋只保留着长江中下游的部分土地。
宋金开始了长期对峙。
靖康之变时,辛弃疾的祖父,因为家族庞大,没有跟着朝廷南渡。
1140年,辛弃疾出生时,他的家乡正受着金人的统治。
这一年,绍兴的陆游正是15岁的翩翩少年,著名词人李清照已56岁,按照现在女性的工作年龄,已经退休一年了。
一年之后的1141年,抗金名将岳飞被害死在风波亭上。
到了1161年,金主完颜亮死,金统治区的义军突起,辛弃疾投身抗金队伍,几年之后,23岁的辛弃疾,带领一万军队投奔朝廷。
可是,朝廷的主和势力很强大,安于暂时的.太平,不想与敌人争锋,即使有主战势力占上风的时候,因为辛弃疾是北方人,对他又有所猜忌,所以,辛弃疾历任建康、镇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官员,一生力主抗金,但一生抱负始终不能施展。
因此,他的许多作品中常流露出一种渴望收复失地又报国无门的感慨,《宋史》说他“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
二、深入领会诗人情意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赏析:这首词写在1174年,词人34岁,在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任上。
一说作于1168到1170年间,词人处而立之年,在建康通判任上。
辛弃疾词二首分析教案
辛弃疾词二首分析教案辛弃疾(1140-1207),是中国南宋时期的文学家、诗人、政治家。
他被誉为“辞章之极”,其词风俊逸,婉约清新,深受后人喜爱。
他的词作以写人、描景、抒情为主,旋律优美动听,意境深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本文将对辛弃疾的两首词进行分析教案,为读者展示辛弃疾词的艺术魅力。
分析教案一:《青玉案·元夕》词曲同声,乐调妍丽,文笔飘逸,史称元夕之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音乐和节奏乐曲配合词曲相得益彰,使得《青玉案·元夕》表现出了非常优美的音乐和节奏。
整首词曲变化丰富,音乐性强,读者可以听到乐曲中高潮和低潮的变化。
辛弃疾在写作这首词的时候也注重音乐性,整首词有十三句,每一句都是七个字的五言句。
每句中每个字都有自己的音乐语言,每句之间的韵味流转自然且富有变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意境和韵律《青玉案·元夕》的意境十分深刻,描绘了山河美景和人间感情。
辛弃疾在词中既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流露了对人间情感的深深忧虑。
辛弃疾用了“元夕”这样的一个意境,从中激发出了很多文化和美学的魅力。
整首词写景、抒情,深刻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写出了词人对人世苦尽甘来、珍惜时光的深刻思考,也写出了词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三、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词曲具有多层次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对生命的追求,对疾风暴雨的坚韧,对爱情的纯粹,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的憧憬。
这些思想和观念是辛弃疾在生命中产生的各种互补心灵。
他借助乐曲与韵律表达自己的理念;他在人间感情和自然景观的交织之中展示出了自己的高度文学审美;他对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形成了基础的认知和体验;他通过文字与音乐,向读者传递出了他所具有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其词作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阅读,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辛弃疾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重点:1. 辛弃疾词作的特点。
2. 对比阅读辛弃疾的词作,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 辛弃疾词作中的典故和寓意。
2. 古典诗词鉴赏的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
2. 辛弃疾词两首:《青玉案·元夕》、《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介绍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了解辛弃疾在宋词史上的地位。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青玉案·元夕》的创作背景和词作特点。
2. 分析词中的典故和寓意。
3. 引导学生体会辛弃疾的爱国情怀。
三、对比阅读(15分钟)1. 发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作。
2.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分析词作特点。
3. 对比两首词的异同,讨论词作中的意境和情感。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强调对比阅读在古典诗词鉴赏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背诵《青玉案·元夕》和《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比阅读辛弃疾的词作,让学生了解了辛弃疾词作的特点和创作背景。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辛弃疾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六、课堂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辛弃疾词作,介绍其创作背景和特点。
2. 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辛弃疾词作的艺术特色。
七、词作欣赏(10分钟)1. 播放辛弃疾词作的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词作的韵律美。
2. 引导学生关注词作中的意象和情感,体会辛弃疾的词风。
八、写作练习(10分钟)1. 要求学生以辛弃疾词作为灵感,创作一首小令。
辛弃疾词二首优秀教案
五、写作背景:《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这一年,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再返建康(今南京)。辛弃疾有“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之英雄本领。平生以英雄自称、以功业自负、以气节自许。这时他已经三十五岁了,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难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辛弃疾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思考: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借鉴刘义隆草率北伐惨败,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伐金必须作好准备。
5、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词作由前面的怀古转而伤今。有屈原“美人迟暮”的感慨。词人站在北固亭上北顾中原,还记得43年前自己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江南归,原想凭借国力,恢复中原,不想南宋小朝廷昏聩无能,使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43年过去了,自己壮志未酬,追思往事,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1、思考:“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写辛弃疾自伤不能实现理想,又叹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孤寂。抒发作者内心的孤独与痛苦。直抒胸臆,缺少知音的感慨。
2、板书:《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英雄报国无门的悲愤之作
上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意象:江天、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动作:看、拍、会、登
找典故: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孙权击败曹操,建太平伟业)
2.人道寄奴曾住(刘裕)(刘裕北伐收复中原,气势如虎)
《辛弃疾词两首》集体备课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集体备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辛弃疾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分析辛弃疾的两首词《青玉案·元夕》和《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的艺术特色。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运用朗读、讨论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辛弃疾词作的激情与豪放,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通过对词中社会背景的理解,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词人简介介绍辛弃疾的生平事迹,包括其生活年代、仕途经历等。
简述辛弃疾在词坛上的贡献和影响。
2.2 《青玉案·元夕》词歌解析解读词的题目“元夕”的含义。
分析词中的意象、情感以及运用的修辞手法。
2.3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词歌解析解析词题“丙辰中秋”背后的历史背景。
分析词中的意境、情感及艺术特色。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辛弃疾的生平背景及其文学地位。
两首词的艺术特色和情感内涵。
3.2 教学难点词中古代文化背景的理解。
词中复杂情感和哲理的把握。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方法4.1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介绍辛弃疾及词的背景。
步骤二:分组朗读两首词,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
步骤三:分析《青玉案·元夕》和《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的具体内容。
步骤四:对比两首词的异同,讨论其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步骤五:总结词人的情感态度及其对当代的意义。
4.2 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文献资料,增强学生对历史背景的理解。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尝试,加深对词艺术的认识。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活跃程度和对问题的思考深度。
5.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了解学生对辛弃疾生平、词作特点的掌握情况。
5.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态度的变化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关注程度。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篇一:辛弃疾词两首表格篇二:辛弃疾词两首的教案教学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新词,相信同学们对辛弃疾并不陌生,我们已经学过他的不少词了,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回顾一下,学了哪些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很好,看来大家对辛弃疾的词真是记得滚瓜烂熟,那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首是《水龙吟》,请同学们先想想,辛弃疾为什么要登建康赏心亭?二、背景介绍《水龙吟》作于淳熙元年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
这时,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
那是因为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
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
所以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绝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
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
于是34岁的他,就登上了建康亭。
三、学生朗读四、重点把握词人登建康亭,他的“登临意”是什么?五、具体赏析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
“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
“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
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遥岑远目:“远目遥岑”的倒装。
远目:极目远望。
“遥岑”即远山。
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韩愈在《送桂州严大夫》中说: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以玉簪来比喻苍翠挺拔的青山。
皮日休《缥缈峰》: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辛弃疾词两首》集体备课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集体备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辛弃疾的词作风格和特点。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读《青玉案·元夕》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对辛弃疾词作的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辛弃疾词作中的爱国情怀和豪放精神。
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辛弃疾的词作风格和特点。
《青玉案·元夕》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
2.2 教学难点辛弃疾词作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运用。
理解辛弃疾词作中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辛弃疾的词作风格和特点。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分析。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辛弃疾的词作和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供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引入辛弃疾的生平介绍,激发学生对辛弃疾词作的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辛弃疾词作的特点和魅力。
4.2 讲解讲解辛弃疾的词作风格和特点,包括其爱国情怀和豪放精神。
分析《青玉案·元夕》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
4.3 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辛弃疾词作的理解和感悟。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解决。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要求学生背诵《青玉案·元夕》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首词。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辛弃疾词作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5.2 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的表现,综合评价学生对辛弃疾词作的掌握程度。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高中语文《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教案两篇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目标】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词作。
2、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通过比较,加深对词中的比喻、用典、借代等艺术特色的理解。
3.鉴赏这首词的艺术手法和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的悲苦心情。
【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感受这首词的独特韵味。
2、明确词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辛弃疾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苦心情。
【教学过程】一、名句对接,激情导入。
师: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
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句对接。
(选择部分即可)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③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⑤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⑦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师: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辛弃疾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
祖父辛赞,未及南渡,仕金历宿亳沂海诸州。
辛弃疾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社生,号“辛党”。
二十一岁参加耿京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
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5篇范文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辛弃疾词两首》教案《辛弃疾词两首》教案一、词唐及五代时,已出现词这一形式,但词的成熟与发展在宋代。
词的最初特点是以诗文配上曲调,可以演唱。
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依调填词为「倚声」。
后世词一般不再演唱,基本上成为一种文学形式。
词的形式有以下特点: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
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
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西江月》《蝶恋花》等。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
《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
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欸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
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
分类:词按字数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
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按风格分两类:婉约词:婉约,即婉转含蓄。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辛弃疾及其诗歌创作背景;2. 了解辛弃疾的词作特点;3. 分析辛弃疾的代表词作《青玉案·元夕》和《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题材、艺术特色并欣赏词作;4. 提高学生鉴赏与欣赏辛弃疾的词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辛弃疾的词作特点;2. 《青玉案·元夕》和《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题材、艺术特色。
三、教学方法1. 导入法:以音乐欣赏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授法:依次讲解辛弃疾的创作背景、词作特点以及《青玉案·元夕》和《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题材、艺术特色。
3. 欣赏法:学生与教师一同欣赏辛弃疾的词作,并分析推理其题材、艺术特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辛弃疾的词作音乐《青玉案·元夕》,并请学生仔细聆听后,谈谈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2. 讲授辛弃疾的创作背景及词作特点(10分钟)辛弃疾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是南宋时期杰出的诗人和词人之一,以其豪放不羁的性格和痛苦的人生经历而闻名。
辛弃疾的词作特点主要有:抒发情感强烈、意境丰富独特、艺术熔融于情感之中。
3. 分析《青玉案·元夕》和《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题材、艺术特色(20分钟)3.1《青玉案·元夕》教师向学生介绍《青玉案·元夕》的背景:《青玉案》是元夕的意境,可知元夕当夜,春宵一刻值千金,夜幕下的喜庆景象。
教师与学生一同读诗,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进行讨论:1) 诗中的女子形象是如何描写的?2) 诗中的描写细节有哪些?给人什么感受?3) 诗中的意象如何表达元夕的喜庆景象?4)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3.2《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教师向学生介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背景:《菩萨蛮》的故事大致讲述了周秦二王害怕唐王吕洞宾的威名,派人监视其行动的故事。
辛弃疾写下这首词时,正是自己被削职贬谪到江西任官。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这是辛弃疾词两首教案,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品读吟诵和鉴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借景抒情、对比、用典的写作手法,领会词作内涵;3.能有感情地朗诵,领会作者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1.词作的内容、风格和情感;2.背诵词作。
【教学难点】词中的用典。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导入:“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辛弃疾生于乱世,胸怀抗金复国大志,可惜生不逢时未能在疆场实现自己的报负,却在词届留下了不朽的身影,他的词作以澎湃的爱国激情和豪迈的英雄气概独立高标,被后人誉为“词坛飞将军”。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两首词,领悟一下诗人豪迈的胸怀和情感。
二、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1127年,靖康之变后,偏安一隅的南宋只保留着长江中下游的部分土地。
宋金开始了长期对峙。
靖康之变时,辛弃疾的祖父,因为家族庞大,没有跟着朝廷南渡。
1161年,金主完颜亮死,金统治区的义军突起,21岁的辛弃疾聚集两千人投身抗金队伍,几年之后,23岁的辛弃疾,带领一万军队投奔南宋朝廷。
可是,南宋朝廷的主和势力强大,安于太平,不想与敌人争锋,加之辛弃疾是北方人,对他又有所猜忌,所以,辛弃疾历任建康、镇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做官,作为南宋臣民生活了40年,做官20年,曾37次频繁调动,20年被闲置,一生力主抗金,但一生抱负始终不能施展。
因此,他的许多作品中常流露出一种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未酬的愤慨之情,词作风格沉雄豪迈而又不乏细腻柔媚,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宋史》说他“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
三、学生对照注释自主阅读,然后集体诵读。
四、教师引导,学生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赏析:这首词写在1174年,词人34岁,在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任上。
辛弃疾词两首语文教案素材
辛弃疾词两首语文教案素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辛弃疾的两首词。
(2)理解两首词的背景、意象、情感和主题。
(3)分析辛弃疾的词风特点,了解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两首词的意境和内涵。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辛弃疾及其词作的兴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辛弃疾的两首词《青玉案·元夕》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背诵与理解。
(2)辛弃疾词风特点的把握。
2. 教学难点:(1)词中一些生僻字词的解读。
(2)词的意境和情感的深入体会。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辛弃疾的词作,了解其生平背景。
(2)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1)预习两首词,了解词的背景。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辛弃疾的生平事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辛弃疾的生平事迹。
(2)引导学生关注辛弃疾的词作,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两首词,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
(2)引导学生解读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分析两首词的主题和意境。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欣赏与评价(1)让学生欣赏辛弃疾的其他词作,提高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评价辛弃疾的词风特点,了解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辛弃疾词作的特点。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两首词,并选择一首进行赏析。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辛弃疾的两首词《青玉案·元夕》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 选择一首辛弃疾的词作进行赏析,可以从词的意象、情感、主题等方面入手。
3. 深入了解辛弃疾的生平事迹,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弃疾词两首语文教案素材辛弃疾词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辛弃疾豪放词的创作风格.2.熟悉了解必要的历史典故.二.能力培养目标1.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2.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三.德育渗透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强化自己的爱国情操.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2.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二.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自古以来〝苏辛〞并称,苏轼和辛弃疾分别代表着北宋和南宋的豪放风格.(板书课题)2.作者简介辛弃疾(_40 __),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_61年),参加耿京抗金队伍,为掌书记.次年南下,历任承务郎.建康通判及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liu_.曾多次上书,陈抗金恢复大略,均未被采纳.孝宗淳熙八年(_81年)罢官.隐居江西上饶.铅山等地达二十余年,其间两度被起用,但都不长.宁宗嘉泰三年(1_年)又被起用,次年被派往镇江任知府,为北伐作准备,因反对韩侂胄立即出兵的计划,又被罢官.开禧元年(__年)回铅山隐居,两年后忧愤而死.后来,韩侂胄不听辛弃疾劝告,于开禧二年(__年)草率出兵,结果大败而归.次年,韩侂胄被杀.3.写作背景辛弃疾于绍兴十年(_40)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这时距北宋的败亡已_年.他的祖父辛赞曾在金朝做官,但心怀宋室,常带着辛弃疾〝指画山河〞〝谛观形势〞,要待时机成熟,起兵抗金复国.辛弃疾_岁时,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他乘机聚集成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接着又率众投奔南宋王朝.南来后,他一再奏表进言,主张北伐抗敌.但朝廷只派他出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员及管理治安.财政的职务,并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他在担任地方官的任上,积极练兵备战的做法,不断遭到投降派的反对和破坏.朝廷对他总是起而又黜,罢而又用,他则一贯是〝招之即来,麾之即去〞,不论出仕或归隐,从不放弃自己伐金复国的政治.军事主张.但由于政敌的排挤.陷害,他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直到67岁志未遂而死去.这里所选的两首词虽作于他的早年.晚年不同时期,但其中心思想却是相同的,即都表现了他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未酬的愤慨之情.总体风格上的雄健.豪放,两首词也是一致的.只是前期词多些昂扬.激奋;晚年之作则转向了苍劲.悲壮.4.关于>>作于淳熙元年(_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那是因为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辛弃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词的上片以写景开端,清秋时节,楚天辽阔,江水悠长.眺望远山,其形状高而尖的像玉簪,大而矮的像螺髻.这些自然山水虽然多姿多彩,但是在作者的眼中,它们只能引发人的忧愁和怨恨.这时,楼头的落日.阵阵的雁啼,更增添了江南游子的愁怨.下面作者用了两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一是仔细端详抽出鞘来的宝剑;一是用手使劲拍打亭上的栏杆.这两个形体语言要表明的是:作者手握宝剑却没有用武之地;空有力气却没有地方使用,他只好用敲打栏杆来发泄自己的怒气.不但作者要赴前线杀敌和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没有人理解,就连他此时登山临水以排愁遣恨的心情也无人能领会!在上片里,作者用长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一系列自然景物,来陪衬他的游子之思,巧妙地做到了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下片抒情.作者运用了几个历史典故,来表述自己的思想矛盾和对生活道路的抉择,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忧愁.作者先写到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西风吹来,很想吃家乡吴中的莼菜羹和鲈鱼脍,便立即弃官还乡.像这样轻易地挂冠离职,辛弃疾是做不到的.又写到三国时的许汜不关心天下大事,只想着买田置产,作者更不屑那样去做.在这里他要说明的是:自己既不愿弃官归隐,又不肯去追求享受,他决定要为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理想而奋斗到底.下面作者引用了桓温〝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来说明白己心中怕的是时光如流水般飞逝,人也会在饱经磨难之后很快地老去.他想到岁月催人老,报国壮志难以实现;想到自己的苦恼并没有人能够理解,就不禁掉下了英雄之泪!在这首词里,作者虽然用了蓝天.绿水,青山.红日,甚至〝红巾翠袖〞等形象和色彩来陪衬.点染,但读后绝没有柔媚.繁缛之感.因为作者的核心思想是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所以全词始终充满着一种激昂慷慨的情调,放送出一种雄浑.高亢的声音,它们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这正是辛词艺术效果的独到之处.5.关于>>写于开禧元年(__),这之前,辛弃疾在福建安抚使任上,因政敌的弹劾而被罢官.他先居上饶,后徙铅山,先后被闲置达八年之久!直到嘉泰三年(1_)又被朝廷召入京师,并派他出任镇江知府,这首词便是在镇江任上所作.这时宰相韩惋胄想用北伐做幌子来笼络时人,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扩大自己的权势.辛弃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65岁的高龄来到镇江任职的.镇江是一个地势险要的军事重镇,他本以为到这里能有所作为,可以积极备战练兵,积蓄军事实力,准备北伐.但很快他便发觉了韩侂胄是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而朝廷则毫无北伐复国之意.于是作者深感失望和气愤!他登上了北固亭时,联想起历史上这里的人和事,再回忆自己的经历,并对照自己的现实处境,更加感到悲愤不平!便以怀古为名,借用历史典故,把自己的一腔怒气和怨恨尽情地在这首词中发泄了出来.词的上片是缅怀两位古代英雄.一是写孙权,作者感慨经历了千年的风雨侵蚀之后,镇江的高山大江依然如故,而曾在这里建都的吴国君主孙权,却已无处寻得了.当年亭台殿阁之间的流风余韵也都已被岁月洗涤净尽.二是写刘裕,传说当年刘裕就曾居住在京口的普通街巷之中.东晋时,刘裕就是从这里起兵去平定桓玄之乱,又率军北伐,战胜鲜卑等军事力量,扫平中原,建立于南朝刘宋王朝.作者对孙权和刘裕这两个历史人物的仰慕,对他们所创立的赫赫战功的赞扬,其情感是那么炽热.强烈,这正说明了作者人到老年仍旧壮心不已的精神.气概.下片先是对南朝元嘉年间一段历史的评议:宋文帝好大喜功,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贸然出兵北伐,结果是仓皇败阵,落得个无功而返.有人认为作者写这段历史是以古喻今,是针对韩侂胄的以北伐邀功而发的,他主张要有备而战,反对草率出兵.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这一说法是很有道理的.紧接着,作者的笔锋开始转向了自己,他登高远望时,竟引出了对43年前一段经历的回忆:在他_岁时,曾经穿越过那战火纷飞的扬州古道,奔驰南下.长江北岸在历史上乃是被北魏太武帝占领后建造行宫的地方,后来就成了太武帝的祠庙.那里也记录着北宋末年统治者纷纷南逃的耻辱与仇恨.可是,如今佛狸祠前却是祭神赛社,烟火不断!在这里,作者又是以古讽今,批评人们居然舍弃了被金人占领的国土,忘记了国恨家仇.这番议论正气凛然.言语犀利,正是作者爱国真情的体现.写到这里,作者不禁义愤填膺,他觉得自己来当这个镇江知府简直是被捉弄了,当权者哪里有一星半点要重用自己的诚意!他很羡慕战国时赵国的老将廉颇,廉颇因被人陷害而逃奔魏国,后来秦军攻打赵国,赵王想起老将廉颇,曾派人前去探视,看他能否再带兵出征.而自己呢?虽然雄心不减当年,仍然切望为国效力,但到如今却连个前来问讯的人都没有,所以说自己的运气还不如廉颇.这个结句是作者在叹息,在呼喊,这是极富个性的.英雄气十足的叹息和呼喊!是全词苍劲.悲壮的最高音!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朗读>和>.2.自学思考:(1)辛弃疾词好用典.词中用了哪些典故?用典的意图各是什么?(2)同一首词,为什么大量用典,是否有堆砌之嫌?【明确】(1)上片两处用典:孙权曾在京口建吴都,并打败曹军;南朝宋武帝刘裕在这里起事北伐,恢复中原.词人借歌颂孙权.刘裕表明自己抗金救国的雄图大略,写的是英雄盛事.下片写的是衰败之史:词人由刘裕自然想到他的儿子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北伐而导致失败的史实,其中又包含了霍去病大战匈奴的典故,〝封狼居胥〞是说有北伐必胜的信心.结果宋文帝不但没有胜利反而招致北魏拓跋焘大举南侵,因而从此不振.当时宋孝宗派张浚北伐,符离兵败,主和派重新得势,从此南北分裂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而稼轩的生平抱负也无从施展了.43年后,重新恢复中原民心士气,和四十三年前大不一样,叫人怎不生悲!〝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两句用意是什么?拓跋焘南侵,在瓜步山建行宫,后成庙宇,拓跋焘小字佛狸,如今祠下老百姓迎神祭祀,不会把一千年前的元魏入侵者和当今金人的入侵联系起来,这里如今全无战斗气氛,也使词人感慨良久.最后借廉颇老矣,不被赵王重用,抒发自己已老,也在统治集团的斗争中被一脚踢开的忧愤.(2)词中用典虽多,但比直接叙述和描写更为丰富,情感更为厚重,悲愤自先代已有,至稼轩处尤甚.这些典故用于此处,真乃天造地设,何须翻查!将典故中环境与现实中意境交织一处,是此诗意境构成的一大特色.3.【提问】辛弃疾在创作这两首词时,人生处境和心理状态有什么异同?【明确】>写于淳熙元年(_74)作者35岁时.当时他胸怀报国壮志,从北方率众南来已有_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朝廷从来没有给他过北上抗金的机会,所以他经常感到非常郁闷.这一年的秋天,作者登上了建康城的赏心亭,眺望辽阔的南天.远逝的流水和高耸的山峰,又看到了夕阳西沉,听到了声声雁啼,就更引发出来他的无限忧思.作者既不愿退隐江湖,又不肯贪图享受,他只是急切地希望去杀敌报国,生怕时不待人,就这样白白地老去.而他的雄心壮志却没人能够理解,这正是词人当时内心最大的悲哀!>是作者写于开禧元年(__)的作品,这时他以66岁的高龄出任浙东安抚使,镇守京口(镇江).京口是三国时吴国所置的军事重镇,又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北伐时起兵的地方.所以当作者登上北固亭时,就很自然地联想起在这里活动过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他赞美了古人孙权和刘裕,评论了南朝宋文帝草率出兵的历史,以及隆兴元年(_63)南宋将领张浚北伐失败的往事.南宋朝廷一直偏安江南,不图恢复,致使作者南归43年来,空怀报国壮志而得不到杀敌陷阵的机会.他对南宋朝廷的忘记国耻不思北伐,对自己的无用武之地,感到极大的愤慨!相比之下,辛弃疾创作后一首词时年事已高,仍旧报国无门,所以更多一些苍凉悲壮之感.4.【提问】在>词中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登临意〞的?【明确】他用对秋天里的青天.流水.远山.落日.征鸿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烘托他的〝登临意〞.又通过看吴钩.拍栏杆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登临意〞.再用张翰.刘备以及桓温等历史人物的典故来阐发自己的〝登临意〞.布置作业1.熟读背诵这两首词,进一步体味词中意蕴.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辛弃疾词两首教案(二)【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二.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三.思想教育目标根据本诗借景抒情,善用典故的特点,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四.根据诗歌学习的要求.诗歌的体裁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诗人悲苦心情.3.通过比较,加深对诗词艺术特色的理解.【教学难点】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教学方法】倾情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情感感受形象,咀嚼涵咏品味语言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课件.黑板【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入,名诗对接师: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诗对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师: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师:谁愿意为大家朗读大屏幕上这段关于辛弃疾的介绍呢?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正确注音)师:那么,你们想不想听听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示范朗读呢?2.听读 (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师:你们认为读得怎么样?那就请一位同学也饱含激情地朗读这首词.哪位同学愿意来尝试一下呢?3.抽读 (要求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师:你读得真好!读出了千里清秋的辽远空阔,读出了落日楼头的孤寂悲凉,也读出了栏杆拍遍的苦闷悲愤.我们为你精彩的朗读而喝彩!4.译读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师: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并把你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可以和你旁边的同学讨论解决,也可以和我一起探讨.5.质疑 (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四.体会感情,感受形象,师:读过辛弃疾的这首词,相信大家一定读懂了一些东西,那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呢?( 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师:是的,我和同学们一样,读完这首词心里涌动着太多的感动和感慨.让我们一起深入词人内心最深处,去触摸他的情感脉搏吧.(一)分析词的上阕师:我们先来看词的上阕.上阕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了吗?借景抒情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2.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教师提示:请大家抓住关键词 (学生讨论完成)(1)由水写到山,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2)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那么诗人愁恨为何,又因何而至?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担负.(3)〝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师:是呀,愁苦万种,万种愁苦都映衬在落日余晖的夕照里,应合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使得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此刻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凄清和冷寂.3.其中的〝游子〞指谁呢?这又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了4.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那么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谈谈你们的理解.(学生讨论完成)(1)看.拍.会.登(2)〝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以物比人,这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感慨呢?〝栏杆拍遍〞是表示胸中那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己.他太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慰藉呢?5.全体女生朗读师:女生读的如此有气势,男同学想不想和她们比比?那就请男同学激情饱满的朗读下阕.(二)分析词的下阕1.全体男生朗读师:与上阕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张翰乐于归隐许汜谋取私利刘备雄才大略桓温叹时光流逝2.师:词人对这些人和各持什么态度?张翰乐于归隐_____(正)许汜谋取私利刘备雄才大略______(反)桓温叹时光流逝3.请大家思考作者写这些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用意吗?( 1分钟后),大家不妨和你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的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1) 用〝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乡思〞与前面的〝游子〞呼应,是〝落日〞.〝断鸿〞背景里〝游子〞的真情流露.(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中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指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4.这种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呢?用典师:就本词来看,词人用典意在对比,前两个是反例,后两个是正例,正反对比表达了词人的荣辱观.价值观.可见,辛弃疾可谓是用典高手.5.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时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悲叹.亦与上阙的〝无人会.登临意〞相呼应.师: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呀!教师小结:真是〝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呀!我真的很佩服同学们的理解,很多话是老师想说的,你们都说到了.五.咀嚼涵咏,品味语言师: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往往是情感与语言的完美结合,这首>也不例外,相信词中的许多句子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现在请大家合上课本,试着回忆一下,哪些句子让你一见倾心?并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玩味着句句言近意远的诗句,一位雄才大略,襟怀磊落,忧国伤时的诗人,仿佛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是啊,锦绣河山必然哺育无数英雄,又何止辛弃疾一人呢?>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抱负远大,识度明达的苏轼.下面请同学们就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做一个简单概括.六.对比鉴赏,拓展延伸比较>和>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情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